《新元史》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六(2)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8浏览:3收藏

《新元史》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六(2),第1张

  事平,诏给驿归其柩。赠推诚秉节功臣、中奉大夫、河东山西道宣慰使、护军、彭城郡侯,谥忠毅。

 阙文兴,漳州万户府知事。至元十三年,从贾万户戍漳州。十七年八月,陈吊眼聚众为乱,杀招讨使傅全,文兴力战死。其妻王氏,建康人,为贼所执,逼污之,给曰:“吾不幸至此,岂敢爱吾身,愿葬吾夫,然后从命。”贼义而许之。王氏得其夫尸,焚之,遂自跃火中,并焚死。至顺三年,赠文兴英毅侯,王氏贞烈夫人,有司立庙祀之,号双节庙。

 张桓,字彦威,真定藁城人。父木,知汝宁府,因家焉。桓以国子生释褐,授白马丞,入补中书掾,擢国子典簿。拜陕西行台监察御史,以言事不合去。未几,汝宁盗起,桓避之确山,贼久知桓名,袭获之,罗拜,请为帅,弗听。囚六日,拥至渠魁前。桓直趋据榻坐,与之抗论逆顺。其徒捽桓起跪,桓仰天大呼,詈叱弥厉,且屡唾贼面。贼犹不忍杀,谓桓曰:“汝但一揖,亦恕汝死”桓瞋目曰:“吾恨不能手斩逆首,肯听汝诱胁而折腰哉!”贼知终不可屈,遂刺之,年四十八。贼后语人曰:“张御史真铁汉,害之可惜!”事闻,赠礼部尚书,谥忠洁。

 萧景茂,漳州龙溪人。性刚直,家贫力农。至元四年,南胜县民李智甫作乱,掠龙溪。景茂与兄佑集乡丁拒之,众败,景茂被执。贼胁使降,景茂骂曰:“狗盗,我生为大元民,死作隔洲鬼,岂从汝为逆!”隔洲,其所居里也。贼怒缚景茂于树,脔其肉,使自啖,景茂益愤骂,贼遂以刀抉其口至耳傍,景茂骂不绝声而死。有司上其事,朝廷下诏旌褒,仍给钱以葬。

 侯彦直,雅州人,以骁勇仕为忠翊校尉、副千户。至元间,王虎寇雅州人。州人议分兵一路出城外,为犄角势。彦直乃将兵数百人前进,遇贼于名山县,力战二日,斩杀过当,寇尽锐来攻,彦直力疲援绝,为贼所擒。欲降之,彦直自刎死。

 布景龙,新都人。笃学有大志。举进士,授芒部路益凉州同知。贼李颇驴来寇,城中军务单弱,景龙招募壮勇为义兵拒之。救援外绝,射矢且尽,知城不能守,乃北向再拜曰:“臣力竭矣。”冒刃冲敌死。

 毛铎,南昌人,署富州学正。时士贼季明道据州治,欲胁为从事,铎叱曰:“幸托孔圣之门,敢偷生从逆!”遂延颈受戮。

 同郡祝兴可。世业儒,与寇吴娘子战,败被执,骂不辍口而死。

 樊复,亦儒士,寇攻北山,与弟文仲、侄用行率义兵拒之,俱不胜死。

 张怀德,贵州知州。成宗大德五年,遣右丞刘深将兵,由顺元征八百媳妇,供亿繁重,人心惶惑。士官宋隆济激为变,怀德募民壮,合官兵千余,与隆济死战,不敌,被执。蛮素服其名,欲降之,慷慨不屈死。

 刁代,元江路安抚使,有威望,勇胆过人。大德五年,从征八百媳妇有功,擢总管。时洞蛟为患,蛮民苦之,代挟利剑入洞。顷之,水赤,代与蛟并死。居民始得耕播。岁祀之。

 李纯,天历初为洛阳县令。陕西兵东犯,府官命其属曰:“谁能谕西人,俾臣服者”众皆股栗,纯独毅然曰:“臣死,忠义也。食焉。则避难,可乎”即单骑捧诏西行,与贼会新安,贼帅挥戈而前,命其徒斩之,遂遇害。

 董文彦,临安通海人,官威楚路知事。天历间,中庆路镇将叛,引兵攻威楚。官吏皆亡匿,文彦独死守。城陷,贼欲降之,叱曰:“汝逆天殄民,恨不杀汝,乃从汝邪!”贼怒截其耳,使啖之。文彦嚼肉,血喷贼面,遂被害。

 韩心渊,武安人,以文学征入国子监,任衡水县尹。以德化民,蝗不入境。后调真定县尹。会扫地王作乱,心渊与子拒守数月,缮楼檐,修器械,昼夜不解甲,防御甚备。居民赖之,未几,贼益众,城陷,父子俱巷战死。

 又有昌黎县尹周宏者,当土寇程思忠之乱,宏率其民赴永平拒守。城陷,被执,七日不食死。

 李齐,字公平,祁州人。元统元年进士第一,历佥河南淮西廉访司事,移知高邮府,有政声。至正十一年,州人秦观保造兵仗,将图劫掠,获而诛之。十三年,泰州白驹扬亭民张士诚为乱,破泰州,淮南行省遣齐往招降,被拘久之,始纵齐归。泰州平,贼徒尚蜂聚,士戾复鼓变,杀参知政事赵琏,走入得胜湖。俄陷兴化县。行省以左丞契哲笃偕宗王镇高邮,使齐守甓社湖。夏五月乙未,贼入城,省、台官皆遁,齐还救,贼已闭门拒战。已而有诏,凡叛逆者赦之,诏至高邮,不得入。贼给曰:“请李知府来,乃受命。”行省强齐往,至则下齐狱中。齐益辩说。士诚本无降意,特迁延为城守计。官军谍知之,乃进攻城。士诚呼齐使跑。齐叱曰:“吾膝如铁,肯为贼屈耶!”士诚怒,磔齐。

也许各地的风俗不一样吧~我家的族谱历来是由嫡系长子的媳妇保管的,我也是前两年才知道,我大哥结婚那天就有这道程序据说是隔二十年要重新定制一次另,我姓黄,不是王姓的族谱这种东西是从某一代有一个有一定成就的人开始的,并非天下一个姓氏的就是一家,许多战争年代易名换姓,或是逃避仇家追杀等各种情况都有如果你一定要找的话,可以先询问家里的老人,要是不知道就去查县志,州志等,这些在地方图书馆的重要文献库都有元未河南的荒凉惨景已如前所述,自然是移民的重点省之一。我国历史文献记载,山西民迁于河南者以彰德府、怀庆府、开封府、归德府为最多,其他河南府、汝宁府、南阳府也不少。河南省移民洪武朝迁者为最多,永乐朝迁者为次,其他朝迁者为极少数。家谱碑文反映为洪洞大槐树迁豫者约95%以上,从其他县迁豫的是极少数。需要说明的是下列县市以及后面各省移民县市,是从1982年至1998年和笔者直接有联系的,其他县市移民者大约还有,自然是不完整的统计。 河南省移民分布一览表

郑州 荥阳 开封 平顶山 洛阳 焦作 鹤壁 杞县 尉氏 新郑

登封 兰考 中牟 密县 巩县 新乡 汲县 封丘 获嘉 温县

济源 博爱 辉县 原阳 武陟 孟县 沁阳 修武 安阳 范县

台前 滑县 浚县 内黄 清丰 濮阳 长垣 汤阳 林县 商丘

永城 睢县 宁陵 民权 周口 商水 扶沟 西华 太康 郸城

项城 许昌 漯河 鄢陵 郾城 襄城 鲁山 长葛 临颖 叶县

宝丰 陕县 禹县 驻马店 确山 西平 汝南 新蔡 上蔡 信阳

息县 固始 泌阳 正阳 新县 罗山 商城 南阳 方城 唐河

新野 邓县 淅川 南召 桐柏 镇平 内乡 西峡 三门峡义马

孟津 临汝 汝阳 栾川 灵宝 渑池 偃师 伊川 宜阳 洛宁

卢氏 新安河南省大量的家谱、碑文记载了移民的历史。

沁阳县东紫陵村《任氏家谱》记载:“我任氏,原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大明洪武年居河南。”

长门始祖居怀庆府河内县紫陵镇。

二门始祖居济源县留养镇。

三门始祖居温县西虢镇。

四门始祖居孟津县邢家园。

五门始祖居济源县薛庄镇。

鹿邑县生铁家乡《刘多家谱》载:“始祖原籍山西省洪洞县枣林庄,明洪武二十年迁至河南省归德府鹿邑县西南二十五里褚固堆村居住。”刘氏家族已发展到1000余户,分布几个县十几个村。

温县祥云镇,道光三十二年续写的《王氏家谱》记载了王海迁居的经过:王海与妻郎氏,明洪武初,由山西洪洞县携其四个孩子,迁到巩县河渡,王海意见先不安居,留妻、长子、次子寄居此地,他同三子四子北渡黄河找地方定居于温县西南王镇,后去巩县搬家眷时妻子与两个孩子已不愿再迁,所以王家就分别定居于巩县中渡和温县西南王镇。

王诰是河南省西平县人,明嘉靖二年进士,先任行人,接着升为户部郎中,在平定大同军队哗变事件中,他与吏部尚书李默互相支持,取得了成功,李默得到嘉靖帝的嘉奖,而他也是记功在册,被提升为山东按察司副使,后又擢升为佥副都御史兼漕运总督。到明嘉靖三十五年,他出任南京户部侍郎,李默认为他是能独当一面、平定倭寇的干才,慷慨陈词,全力推荐,结果是王诰得以胜出,而严嵩与赵文华的力荐遭到否决。

  王诰怀揣圣旨,兴冲冲地从北京出发,沿京杭大运河直奔杭州。他的官船刚到山东德州,突然间,一群锦衣卫将他截住,宣布朝廷撤销了他的职务。他没有坐上总督的坐椅,从宣旨到撤销只有13天。他是第六任总督,是任期最短的总督。他被撤销职务,根本原因是他的恩师――吏部尚书李默被扳倒了,扳倒李默的就是严嵩与赵文华。

李默死后,受李默举荐的王诰被视为同党,被撤消了职务。他被勒令回乡闲住,但在家得以善终,终年六十有八。他是七任总督中结局较好的一个。

《河南通志》记,明王诰墓“在西平县城西三十里,汝河北岸,诰右都御史。”“王诰故里在县西王寨保下里老王庄”。王诰墓东西长55米,南北宽35米,1970年发掘,出土有铜香炉、墓志、金簪等。墓志盖长805厘米,宽795厘米,厚12厘米,志石长81厘米,宽81厘米,厚12厘米。明代所刻,明资政大夫南京户尚书洛阳孙应奎小篆题书:“明故资证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史棠溪王诰墓志铭”,铭文46行,1549字。

王诰墓志铭,于1970年在西平县谭店乡王吉白庄王诰墓地出土

墓志铭原文:“王诰,字公遇,号棠溪,西平县谭店乡王吉白庄人,明嘉靖癸未进士,曾任山东按察使副使,陕西布政司使,都察院左都御史、都察院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镇抚淮南地方,时值倭夷猖獗,之初淮杨驰备日之内外戒严,膺是悄心即上请给旗牌节制兵马诸将,股票埔奋巢力斩倭寇靡,有只舰之返者未儿,而淮海稳定,漕渠通运如常,捷奏钦堂公银一镒……。所著有《河西稿》、《淮南奏议》、《西平县志》、《东满集》等,于嘉靖丁已(公元1558年)冬十一月二十二日卒于宫,归葬西平。

石刻《明故资政大夫都察院右都御吏棠溪王公墓志铭》在西平县文物管理所保存。拓片藏西平县档案馆。

固始县陈氏将军祠实际是欺骗世人和国家、盗名欺世的造假产物。实际原为山西会馆、王氏宗祠。

一、固始县自称陈集乡有“陈氏将军祠”。那么请问:陈氏将军祠从何而来?《固始县志》古籍有记载吗?

今固始县陈集乡陈氏将军祠,实际上是1987年将原清代富商王天义建山陕会馆(俗称山西会馆)和其中的王氏祠堂改造成为陈氏将军祠。目前,当地民间一部分王氏宗亲还在积极组织向陈集乡索回王氏资产、王氏祠堂,极力声讨某些人篡改历史的行为。

山西会馆、王氏祠堂如何改头换面成为陈氏将军祠的呢?《光前裕后将军祠》一文以及新编《固始县志》详细记述了将军祠、云霄庙的诞生经过: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山西富商王天义买下此地,建设为“山西会馆”;“文革”期间,会馆建筑又遭破坏。1987年固始县与福建省云霄县结为友好县前后,当地乡政府和群众曾数次集资筹建陈氏将军祠。县财政也先后投入修资金数十万元。2004年,在省政协陈义初副主席的直接关怀下,省财政拨专款30万元用于修缮,使将军祠焕发了新颜。与此相关的大山奶奶庙,县林业局系统干部职工筹资近500万元,于2003年也进行了重建,更名云霄庙。陈元光祖祠现存房屋31间,建筑面积740平方米,构型为四合大院,分门楼、正堂、配祀、左右厢房及耳房。整个建筑为……有着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1987年被县政府确定为固始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被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陈集乡陈氏将军祠历史文献无载

有人狡辩是拿山陕会馆改造成为陈氏将军祠的不假,而之前是陈元光祖祠。那么世人不禁要产生疑问,有文献依据吗?

陈元光是唐初儒将、岭南行军总管、漳州刺史、开漳圣王。固始坚称陈元光是固始县人,陈元光在固始县应该算是重要的人物吧?唐代至今祭祀陈元光及其祖先的家祠,在固始县也该是重要的名胜古迹吧?这么重要的人物、这么有名的古迹,1300多年的历史,不说《大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河南通志》《汝宁府志》,至少《固始县志》古籍总应该有记载吧?

可是,让大家失望的是,从古到今、从中央到河南地方,包括固始县文献典籍,历代各级河南地方文献均没有所谓的“固始县陈氏将军祠”一星半点记载。

元朝末年,由于统治阶段的残酷压迫和剥削,加之天灾不断,最终引起全国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经过十余年的战乱,中原大地一片荒芜,人口稀少。朱元璋建立明政权以后,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大规模移民,即从地窄人密地区向地广人稀地区迁徙人口。此次移民时间长,包括地区多,迁出地主要是山西,迁往地主要是豫、冀、鲁、皖等省。河南洛阳自然是移民的重要地区之一。因此,至今在洛阳城乡流传着“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的歌谣,祖籍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已成为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共同根源。那么,移民与大槐树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需要从元朝末年说起。

 元朝自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原,至元顺帝从大都(今北京)败逃塞外,历时不足百年,虽也曾盛极一时,但其内部矛盾重重,冲突及自相残杀不断。从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到顺帝即位(1333年)的25年中,元朝九易其主,故有“席不暇暖”之说。 特别是到元朝末期,由于蒙汉地主阶级对农民残酷剥削压迫,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农民不断流亡,造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加之黄淮多次决口泛滥,农民无法生存,揭竿而起反抗压迫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1351年终于爆发了元末最大规模的红巾起义,韩山童、刘福通在颖州起义。随后,郭子兴、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纷纷响应。经过十几年的征战,朱元璋逐渐消灭了其它势力,推翻了元朝统治,并于1368年建立了明政权。 但是,以朱元璋为首的明朝统治者面临的是一个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的局面。由于多年的战乱,战争最惨烈的中原地区土地荒芜,人口锐减,死的死,逃的逃。据清乾隆《偃师县志》记载,早在“至正五年(1345年),伊洛河泛滥,淹没千家,生灵涂炭,十室九空”,“至正廿二年(1362年),洛阳、偃师、孟津大旱,人相食”。天灾人祸并至,遂致河南、河北、山东、皖北等地区“道路皆榛塞,人烟渐绝”((明太祖实录)卷廿九)。而这个时期,相对远离战区的山西却是另一番景象,“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比较繁荣,所以人丁兴旺,并逐渐出现了地窄人密的矛盾。 针对这一现状,为了尽快恢复生产,发展经济,首要解决的便是劳动力与土地的矛盾。明太祖朱元璋果断地从洪武初年开始了大规模移民,山西就被指定为最主要的移民迁出地。令“疏散山西两府(平阳、太原)五州(汾、辽、蒲、潞、沁)五十一县之民遣送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陕甘等广大地区”,使生产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好景不长,接着又发生了“靖难之役”,战乱达四年之久,天下被破坏的程度,甚于明太祖时代,结果造成“中原田多荒”(《明史、食货志》),再次加剧了中原地区地广人稀的荒凉局面。于是,明成祖朱棣不得不继续大量移民,补充人烟稀少的地方。因此,移民高潮历三朝五十年,这在我国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 明初移民的事实,在《明史》、(明实录)、《续文献通考》、《日知录》等文献中都有记载。大致情况是这样的:政府对移民采取了鼓励和奖励政策,被迁徙的老百姓每户发给银锭二十两,作为安家费,使其置耕牛、种子、建房等,并免其三年或五年的赋役。 那么,山西迁民,为什么仅洪洞大槐树影响最大呢这是由于山西人口之稠密,首推晋南,而洪洞县正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它地处南北交通咽喉,北达幽燕,东接齐鲁,南通秦蜀,西临河陇,且是晋南平阳一带人口最为稠密之县。明代迁民虽不是专迁洪洞人,但作为迁民重点是很自然的。 洪洞县西周为杨侯国,秦汉置杨县,隋代改为洪洞县至今。在县城北郊贾村西,有一处公园式建筑。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朝时,这里是广济寺,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往来不绝,唐宋以来,又建有驿站,房舍宽广,常驻驿官,办理公差。在广济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阳关古道即从树下通过。 为此,明政府便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移民“凭照川资”。 元末河南的大部分地区因天灾战乱,造成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中原地区又是明政府的重要根据地,所以,河南必然成为移民的重点。据有关资料的不完全统计,河南全省63个县有移民。我国有关历史文献记载,“山西迁民于河南者,以彰德府(今安阳)、怀庆府(今沁阳)、归德府(今商丘)为最多,河南府(今洛阳)、汝宁府(今汝南)、南阳府(今南阳)也不少。”洛阳所在的河南府中,据记载永宁(洛宁县)、孟津、偃师、洛阳县山西迁民为数不少。据一些氏族家谱、碑文上看,都记载有迁民的历史。从时间上看,多数正是在洪武、永乐年间迁来,虽然有些村庄氏族无所记载,但他们都知道是来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明通化《河南通志》记载:明初洛阳县有人口82841人,永乐十年(1412年)83124人,成化十八年(1482年)85124人。《偃师县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3961户,29125人,永乐十年(1412年)4017户,30000余人。这些都是迁民以后的数字。 现就看到的部分家谱、石碑所记载的情况,摘录如下:偃师山化乡游殿村道光二十三年十月续写的(滑氏家谱)载:“吾滑氏聚族邙上,自明初洪武六年由山西迁徙而来,至今四百余年。……考《明史》洪武朝户部郎中刘元皋上疏,古狭乡之民,迁于宽乡,欲地无余利,人无失业也。上从其言,迁山西泽、潞民于河北,屡徙浙西及山西民于滁……则滑氏之来偃,其在明初无疑矣!”游殿村西滑氏老坟有一碑载:“自山西洪铜(洞)迁来……”。 偃师寇店韩寨《赵氏族谱。引》:“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于河南府洛阳县东南路偏五里孙贺庄,后改名杨裴屯。”韩寨{大明处士张公大老之墓碑}载:“大老系张氏始祖也,原籍山西长子县南和村人也,因国祸世乱,随母到偃师县治。” 洛阳《王氏祠堂碑》载:“洪武元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处,迁到河南省洛阳府北窑天华岭……明中期由洛阳北窑迁到洛阳府高崖寨。” 清道光廿四年所修偃师山化乡王窑村《王氏家谱·序》载:“吾王氏聚族邙山角下,洛河北岸,自明初洪武三年山西长子县迁移已来至四百余年。”山化乡关窑《王氏家谱·序》及祖茔碑文均记载:“祖讳贵,原籍山西阳城县大王庄人,于明洪武初年迁偃,至今六百余年。” 宜阳县城关乡河下村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所立《创修谷氏祖庙碑记》载:“明初,谷氏仁美公自山西洪洞迁居宜阳县寿安之左,迄今四百余年。” 据宜阳《裴氏家谱》载:其先祖于明洪武二年自山西闻喜迁来,当时是裴成夫妇携五子,现已繁衍到2700多人,分布于三乡的可乐湾、杨圪塔、赵堡乡的油路口及盐镇等地。 宜阳《许氏老八门家谱》载:先祖于明洪武七年由山西迁入宜阳鱼泉,至今已繁衍至19代。 宜阳莲庄《王氏家谱》载:王氏先祖于明初由山西夏邑小李庄迁入。当初仅为母子四人,现已繁衍到1927人,分布于宜阳县的莲庄、张坞、韩城、盐镇、石陵、赵堡等乡。明嘉靖年间兵部尚书王邦瑞即为此支王氏之名人。 东赵保(张氏祖茔碑文)载:始祖友谅公系山西洪洞县八政村人,于大明永乐年间迁至河南省宜阳县东赵保。” 新安县《陈氏宗谱》载:先祖于明代由蒲坂迁至河南省新安县窨兴村。六百年来,人口繁衍流迁,今分布于宜阳、新安、济源、渑池、孟津、洛阳、嵩县、卢氏等地。 由以上所列资料看,洛阳一带在明初有许多山西迁民,说明大槐树处集中迁民是确凿无疑的事实,但究竟有多少人,则无从查考,有待于进一步调查考证。也许有些已不知由山西何处迁来,但大家公认是大槐树处迁民的后裔。迁民到了新的居住点后,他们大多在新居的院子里或大门口栽种槐树,借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总之,明朝初年大规模迁民,客观上缓解了土地与人口的矛盾,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生产逐步得到恢复,社会秩序渐趋稳定。因此,迁民政策应该说是一项成功的政策。 有关当时大槐树迁民,还流传着不少传说故事,其中“复形小脚趾甲”、“背手走路”、“解手”的来历最为生动形象。 “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形。”据说凡是洪洞迁来之民,脚小趾甲中都有一裂缝好象是两个小趾盖。据说明朝政府为实行迁民垦田政策,也实行了优惠政策,如发给川资盘缠及安家费,但人们故土难舍,谁不留恋自己的家,而去千里迢迢投奔异乡因此,明政府在迁民前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日内赶到。愿迁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后,晋南、晋东南、晋中的人都来了。第三天,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他们拖家带口,暗中祈求神灵保佑平安无事。突然,一大队官兵包围了大槐树下手无寸铁的百姓,一大官员在官兵簇拥下宣布:“大明皇帝敕令,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这道命令犹如晴天霹雳,他们这才明白上当受骗了。人们哭着、骂着、呼爹唤娘,混乱一片。但这都无济于事。接着,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者脱掉鞋子,用刀子在每只脚小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因此,至今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被砍一刀的缘故。 在押解迁民时,为防止逃跑,被迁者都用绳反绑,然后用一长绳联结起来。人们一步一回头,大人告诉小孩子:“这里就是咱的老家,这里就是咱的故乡。”由于移民的手臂长时间被捆着,胳膊逐渐麻木,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以后迁民们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一习惯。 在押解过程中,由于长途跋涉,路上自然要经常有人要大小便,这时,只好央求官兵:“老爷,请解手,我要拉便。”次数多了,这种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化,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就明白了。以后,“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

《新元史》卷二百三十·列传第一百二十六(2)

  事平,诏给驿归其柩。赠推诚秉节功臣、中奉大夫、河东山西道宣慰使、护军、彭城郡侯,谥忠毅。 阙文兴,漳州万户府知事。至元十三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