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氏家谱辈分顺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8浏览:3收藏

毕氏家谱辈分顺序,第1张

一世

鼻祖毕公高系周文王第十五子武王十乱臣(治乱之臣,毕丁仁注)之一弼亮四世康王命保厘东郊夫人轩辕氏生子嘉。

二世

嘉公为武德将军恭人尹氏生子辅。

三世

辅公妣何氏,生子廷椿廷冬。

四世

廷椿公妣吉氏,生子逢龙。

五世

逢龙公为邑令,淑人胡氏,生子恕。

六世

恕公字道远习父职后为县令妣姜氏生子登。

九十四世

世荣公(以下按辈份排列)

世道应以逢,言大存启然。

祖高继万,开国承家,人文代起,玉树同华。

诗书衍庆,孝友嘉祥,科甲联续,显达瓒勨。

这里有我们的家谱。我父亲是永字辈的,我是开字辈的,我下面是国字辈的,应该是开国承家,但是我父亲的又对不上????我是湖北襄樊市谷城县的,我记得我还小的时候有过山东的来续过家谱,但是后来又没有消息了。

归在不同的系派,辈分不一样划分

山东桓台毕氏字辈:“汝梦斯廷远承先德于以作征清本家学传世其荣树毓允昌循法守铭宗章克保宏业振升”。

山东青州毕氏字辈:“海右启家嗣宗衍庆义方式谷慎行贻令云裔其昌宾王利用”。

山东汶上毕氏字辈:“玉庆先德于士研经洁白”。

山东临朐毕氏字辈:“吉绪永利世云”。

山东淄川、巨野、莱芜毕氏字辈:“自际盛世海岱丰凝远承先德于耜研经杰辈家第昭旷堂亭温良恭俭苗裔嗣(思)铭”。

安徽六安毕氏字辈:“廷明照如昌善(景)良”

安徽合肥毕氏字辈:“春永守金权文章为纯粹张教治家祥”。

吉林、辽宁毕氏字辈:“所以召世序庶可鉴重明远应鸿大也永茂于文登”。

浙江鄞州毕氏字辈:“大任保厘镐东志襄瑞冶”。

河北涿鹿毕氏字辈:“进义(玉洪)学(旭)博(傲)”。

河北固安毕氏字辈:耀、庭、庆、少、继、振、曾

河北献县毕氏字辈:“炜士深根煌增”。

河北乐亭县毕段村:“中永学元(丽)承(雅)。

内蒙敖汉毕氏字辈:“先有席卫万庚广连占魁”。

湖南毕氏一支字辈:“承家仁才代启”。

云南毕氏一支字辈:“亨顺永发克敬乘先书练册守孝友丛员”。

陕西米脂毕氏字辈:“万照凤华台银河龙门开”。

毕氏一支字辈:“世守恩锡(赐)永记相传”。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毕氏

一、姓氏来源

上古周文王(公元前十一世纪)将自己的第十五子姬高封于毕(地名,在今陕西咸阳西北)。后来姬高建立了毕国,人称毕公高。后毕国“为楚所灭,而降为庶人”。其子孙就以国为姓,世代相传至今,已越3000年之久。

二、郡望堂号

公元前772年平王带部、氏族东迁河南洛阳,毕姓自始在洛阳繁衍生息,日渐强盛。我们严溪毕氏郡望即出自河南偃师郡。毕姓即使从唐·垂拱年间(公元685 688年),河南偃师的憬公算起,至今也有2770多年历史。从宋·乾德丁卯年(公元967年),毕氏婺源始祖文进公迁居严溪起,毕氏在婺源已生息了1035年。

三、历代名人

1、毕宏——唐朝朝京光人,寓居于蜀。善画山水,古松奇石,著名当世。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中有“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会韦偃少”的诗句。

2、毕升——北宋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还研究过木活字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

3、毕沅——字绍荡,号秋帆。清朝江南镇洋人。留心经史文学,旁及舆地金石之享。尝谓“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史谏水先生最长。”以好士知名,学人如钱大听、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先后在幕中。所著《续资治通鉴》220卷,集钱、邵、章等诸人之力而成。诗文有《灵岩山人诗集》、《文集》。

毕姓在历史上出了不少英才:古代有状元毕万初、毕子季、毕构、毕彦祯;进士毕炕、毕文进;丞相毕宪;御医毕中;护国将军毕贤臣;还有毕志安,和寇准一同辅佐宋朝皇帝;中国四大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升;祖孙均进士的毕士安、毕良史;父子皆使君的毕祖晖、毕义云;诗画家毕慧、毕本;监察御史的毕曜;因尽孝,受皇上封赏的毕皆赞等等。

明代新城(桓台)工部尚书毕亨,万历淄川人户部尚书毕自严(毕际有之父),户部尚书安徽人毕锵等。清代大文学家、《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坐馆的馆东南通州知府毕际有,海州知州新城人毕秀等。其中淄川在明清两代出了五个进士,新城出了四个进士,这些都是我毕氏同宗的知名人士,应当引以为荣。

现代毕氏家族更步入辉煌,名人辈出:如电子学家毕德里、陶瓷美术家毕渊明、文学翻译家毕修勺、联合国副秘书长毕季龙、漫画美术评论家毕克官、眼科专家毕华德、公共卫生学创始人毕天民、中央电视台记者毕福剑、中央电视台编导毕晖、 少将毕皓、毕庆堂、中将毕占云、无线通讯的CDMA的先驱——美国贝尔试验室院士毕奇等,都是我毕氏杰出代表。

毕姓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姓氏,分布很广,如北京,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沧州尚义、黄骅、阜平,山东之平邑、龙口,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崇仁,广西之田林,广东之吴川,云南之河口,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毕姓在全国汉族人口中约占011,居第一百二十五位。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等省多此姓,三省毕姓占全国毕姓人口的70。

四、姓源考: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全世界华人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或“炎黄(炎帝与黄帝)子孙”。在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氏。 中国的宗法制度很注重长子嫡铮簿褪堑障底铀铮频鄣牡障岛笠岢て谝岳幢3肿拧凹А毙眨渌堑障底铀锊辉傩铡凹А薄据《说文》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统一了全国。黄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祖。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改为其它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王朝——周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华 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时期较多,到了汉代各个姓氏已渐趋固定。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 伟,避侯景讳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 和许多著名的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的血统加入。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据说便是当时的鲜卑人。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发展过中,以及创造华夏文明上贡献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奭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方面贡献很大。 毕姓的始祖,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以国为姓,是为毕姓的由来。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当年的毕国,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塬或咸阳塬,在周朝初年, 受王室十分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均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一直显赫于世。毕公高春秋时代的后裔毕万,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后代魏文侯,后来“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当年始祖毕公高后裔的显赫情形。 在春秋时改姓魏的毕姓后裔,仅仅是毕公高的众多子孙中的一支。其余的子孙,虽然以后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 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结果都一致。《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炕乃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可以这样说,毕姓源于姬,始于毕地。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远远地迁徙到山东的东平郡,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相国庄我始祖兴公正是由东平郡所辖的潍县迁来,这就证明相国庄毕氏一族为始祖毕公高之嫡系子孙。

全国毕公裔宗谱,(民国)毕恩普等修撰,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开文石印局排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

全国丰润毕氏支派家谱,(民国)毕恩普等编辑,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全国毕氏宗谱,(民国)毕恩普等编辑,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开文石印局排印本。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有二部)、辽宁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北深泽毕氏家谱,(清)毕恩普等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江苏无锡锡山毕氏重修宗谱四卷,(清)毕觐扬等重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淅江鄞县鄞东下林岸毕氏宗谱二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留余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鄞县鄞东毕氏宗谱,(民国)毕东阳纂修,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浙江兰溪毕氏宗谱六卷,(民国)毕钟壬纂修,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女埠乡。

安徽徽州新安毕氏会通族谱十七卷,附录一卷,(明)毕济川修,毕鬰等纂,明正德四年(公元15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徵州毕氏家谱,(清)毕兆登修,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徽州毕氏宗谱五卷,首一卷,(清)毕振选等修,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徽州市博物馆。

安徽石台毕氏宗谱四卷,(民国)合族裔孙同撰,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安徽省石台县县志办公室。

安徽桐城皖桐毕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民国)毕启蒙辑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承启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东淄博淄川毕氏世谱,(清)毕岱熞重修,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东淄博淄川毕氏七修世谱,(清)毕文铎、毕岱舆等撰,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东淄博淄川毕氏世谱,(清)毕芳撰,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东淄博淄西毕氏世谱六卷,(民国)毕抚远纂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图书馆。

湖北浠水薪水雨河毕氏族谱八卷,末二卷,(清)毕开等修,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十册。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浠水县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北江陵续修江陵毕氏族谱六卷,(民国)毕承绶等续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敦义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

广东花县毕氏家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毕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博物馆。

毕氏家乘一卷,附南村毕氏家谱一卷,(清)毕奎麟纂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毕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姓氏来源

来源于封地:上古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自己的弟弟姬高封于毕(在今陕西咸阳县西北),后来建立了毕国,人称姬高为毕公高。他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毕。

二、郡望堂号

望出河内、东平、太原。 汉置河南郡,现在河南省洛阳市。

三、历代名人

1、 毕宏——唐朝朝京光人,寓居于蜀。善画山水,古松奇石,著名当世。杜甫《戏韦偃为双松图歌》中有“天下几人画古松?毕宏已会韦偃少”的诗句。

2、 毕升——北宋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他还研究过木活字版,活字可以多次使用。为世界最早的活字印刷。

3、毕沅——字绍荡,号秋帆。清朝江南镇洋人。留心经史文学,旁及舆地金石之享。尝谓“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史谏水先生最长。”以好士知名,学人如钱大听、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黄仲则等先后在幕中。所著《续资治通鉴》220卷,集钱、邵、章等诸人之力而成。诗文有《灵岩山人诗集》、《文集》。

四`姓源考:

在我国数以千计的姓氏当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是黄帝的嫡系后裔,这个姓氏具有将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 全世界华人都自称是“黄帝的子孙”或“炎黄(炎帝与黄帝)子孙”。在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过程中,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黄帝的子孙很多,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他们分封在各地,多数以地名为姓氏。 中国的宗法制度很注重长子嫡孙,也就是嫡系子孙,黄帝的嫡系后裔长期以来保持着“姬”姓,其他非嫡系子孙不再姓“姬”。 据《说文》记载,起初黄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远古时代,黄帝是轩辕氏部落的首领,他与炎帝都出自少典氏,这两个部落经过一场坂泉之战(坂泉在今河北涿鹿东南,又称涿鹿之战),炎帝败,合并为炎黄部落。于是中华民族自称“炎黄子孙”。接着,黄帝领导的炎黄部落打败了九黎族的首领蚩尤,统一了全国。黄帝率领的炎黄部落都姓姬,他们是今天炎黄子孙的远祖,也是姬氏族人的远祖。 后来,黄帝的家族越来越大,他的后裔陆续分封在各地,改为其它姓氏,构成中华民族的主流。黄帝嫡系子孙(长子、长孙)世世代代仍旧以姬姓相沿袭,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继承着祖传的姬姓,建立了中国最长王朝——周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间伦常关系以及封建制度。 中华 民族姓氏的变动,以先秦时期较多,到了汉代各个姓氏已渐趋固定。不过,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在唐朝开元年间,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长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逊由于避讳唐明皇的名字,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与“基”同音)。这一来,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在较早的南北朝时期,本来以周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据《姓氏考略》记载:“梁(梁朝)周弘正,谄事王 伟,避侯景讳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 和许多著名的姓氏一样,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的血统加入。南北朝时,在北魏为桓、穆二帝效劳,征伐有功,官至信义将军,封为楼顿侯,后来归顺晋朝的姬澹,据说便是当时的鲜卑人。 作为黄帝嫡系子孙的姬氏族人,在中华民族发展过中,以及创造华夏文明上贡献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奭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礼》,对缔造中华文明,提升中华民族的素质方面贡献很大。 毕姓的始祖,为周文王的第十五子毕公高。毕公高,是《书经》上列名的历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临天下之后,把他封在毕国,以国为姓,是为毕姓的由来。周康王曾命他保卫东郊,因而作了《书经》上的那篇《毕命》,“康王命作册毕,分居里,成周郊,作毕命。” 当年的毕国,在今陕西省长安、咸阳两县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这个地方,又称为毕陌、毕塬或咸阳塬,在周朝初年, 受王室十分重视,因为大名鼎鼎功在国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后,均葬在此地。 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间,周文王的这一支毕姓子孙,一直显赫于世。毕公高春秋时代的后裔毕万,当了晋献公的大夫,被晋国封在魏,成了后世魏姓的始祖,而毕万后代魏文侯,后来“三家分晋”,与韩、赵两家瓜分了原来的晋国,自立为诸侯,且国势强盛,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当年始祖毕公高后裔的显赫情形。 在春秋时改姓魏的毕姓后裔,仅仅是毕公高的众多子孙中的一支。其余的子孙,虽然以后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孙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毕姓,并且历代相传,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后的今天。 关于毕姓的姓源,历来有关姓氏的古籍,考证结果都一致。《姓氏考略》上说:“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以国为氏,望出河内、东平、太原”;《唐书宰相世系表》则指出:“毕炕乃毕公高之后”;《万姓统谱》上也记载说:“《左传》有毕万,《晋语》有毕阳”。 可以这样说,毕姓源于姬,始于毕地。 发源于陕西的毕氏,后来主要繁衍于河南和山西境内黄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汉代则有一支远远地迁徙到山东的东平郡,并且繁衍成为当地的望族,相国庄我始祖兴公正是由东平郡所辖的潍县迁来,这就证明相国庄毕氏一族为始祖毕公高之嫡系子孙。

毕氏出人头地,历代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毕升,一介布衣,北宋庆历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毕士安,北宋时曾任礼部、吏部侍郎,后与寇准同拜平章事(宰相);毕沅,清朝大臣,官至湖广总督,总纂了“续资治通鉴”。东平的毕氏亦是人才济济,三国时在曹魏与创清谈风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齐名的名士毕轨;南北朝时一家四代皆为州刺史的毕众敬;以及唐代安禄山反叛时,死节殉城的广平太守毕炕等。

明代新城(桓台)工部尚书毕亨,万历淄川人户部尚书毕自严(毕际有之父),户部尚书安徽人毕锵等。清代大文学家、《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坐馆的馆东南通州知府毕际有,海州知州新城人毕秀等。其中淄川在明清两代出了五个进士,新城出了四个进士,这些都是我毕氏同宗的知名人士,应当引以为荣。

先 祖:始祖:[唐]毕师远; 先祖:[唐]毕衍; 先祖:[唐]毕衡; 先祖:[唐]毕卫; 先祖:毕烈; 先祖:毕文龙; 先祖:毕文虎; 先祖:毕世仁; 先祖:毕神; 先祖:毕才; 先祖:毕宗胜; 先祖:毕纶; 先祖:毕绩; 先祖:毕纬; 先祖:毕绍; 先祖:毕经; 先祖:毕景镇; 先祖:毕景安; 先祖:毕汝霖

居 地:安徽毕氏家谱 > 歙县毕氏家谱 > 新安毕氏家谱

版 本:[出版时间不详], 清钞明正德4年(1509)刻本

摘 要:始祖师远,唐乾符间由河南偃师出仕新安,卒葬篁墩。三子:长子衍之子徙池州石埭,仲子衡世守庐墓而家篁墩,幼子卫之子烈而衢州而信州弋阳。衡二子:文龙、文虎。文龙曾孙世仁迁休宁碧溪,世仁孙:神护、才护,才护九世孙宗胜迁休宁双溪。神护五子,纶、绩、纬仍居碧溪,绍徙休宁陈村,经迁歙县长陔。经曾孙景镇由长陔迁休宁闵川,景安迁歙县城北市。文虎四世孙汝霖迁歙县石耳,又数世复迁邑之嘉田。是谱即统休宁、歙县、弋阳、池州之族而编成。卷首谱序、凡例、执事名单、居里方位,卷一至八世系,卷九至十一仕宦、隐德、文士人物传,卷十二、十三贞节传、寿考传,卷十四居处山川形胜附题盳,卷十五祠堂、书院、水榭楼亭,卷十六、十七族人诗文。附录卷为墓图。是谱纂者毕济川官翰林院编修,所记明代史事多可徵信

毕氏家谱辈分顺序

一世 鼻祖毕公高系周文王第十五子武王十乱臣(治乱之臣,毕丁仁注)之一弼亮四世康王命保厘东郊夫人轩辕氏生子嘉。 二世 嘉公为武德将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