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柯姓,是分布在晋江哪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7浏览:3收藏

晋江柯姓,是分布在晋江哪里,第1张

晋江柯姓,是分布在晋江的罗山的塘市、上郭、林口、缺塘;磁灶的官前、下坂、湖头;安海;英林的下柯坑、柯村、沪厝垵、下伍堡、加排、埭边;内坑的东村、丘厝;东石的柯村、潘山;还有青阳等。人口共12000多人。

历史来源

柯姓出自姬姓,始成于春秋。黄帝后裔仲雍的五代孙吴国国王名叫相,因与诸侯会盟柯山,故号柯相。吴国柯卢是柯相的曾孙。他的后代遂以"柯"字承接作为自己的姓氏,遂成柯姓。

历史名人

柯萼:代南安人。进士出身,官员外郎。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983年)遇一僧人,同往万岁山,僧人指一古松,掘得一石篆,乃宝公记述帝王之位的文章,缠绵悠长。

柯九思:元朝人、勤读书,能诗文,善书画。尤精画枯木、墨竹、师法宋代文同、苏轼。又善于鉴别古代钟鼎器物。元朝宫廷所藏书法名画,多由其鉴定。

柯维骐:明朝历史学家。专心研究宋代历史。合《宋史》、《辽史》、《金史》为一书,以宋朝为正统,附以辽、金,积20年之力撰成《宋史新编》。对元人所修宋史的错误和疏漏,多有补正。

泉州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的最新发现——他从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发现: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这一说法在泉州文史界引起了极大争议。此间不少专家认为,此说纯属故作惊人之语,与史不可信。但也有不少人持将信将疑的态度:“没有记载,怎能一概否定?”

“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之说,到底有几分可信,请看跟踪报道。

发现纯属偶然向记者报料的泉州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最初是怎么知道这个情况的呢?

原来,今年初,台湾学者一行来泉州考察古窑址,其中一位学者是刘的朋友,他在来之前和刘通了电话。刘说:“当时,我正在准备郑和研讨会的论文资料,就顺便问问,台湾有没有有关郑和研究的书籍。”

不久,台湾的那位学者就为刘带来了陈水源写的《杰出航海家郑和》一书。

“没有想到,收获很大。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一说,简直就是一个全新的说法!”刘表示,当时他就打算把此观点提交到郑和研讨会上。

随后,他又翻看了其他资料,在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一书中,再次发现相同说法。“这本书是2003年我在泉州晓风书屋买的,当时好几家书店有售,现华侨历史博物馆资料室有收藏。”刘说。

出处扑朔迷离“出处很含糊!”“此书的作者在学界有权威性吗?”……专家、学者纷纷质疑此说的出处。

据台湾学者陈水源书中介绍,有关建文帝的记载,他是从一美国学者处获悉的,而这位美国学者则是从日本书籍《大航海》中获得的。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则没有标明出处。遗憾的是,目前在泉州,没有人表示看过日本书籍《大航海》。李玉昆在泉州海交馆藏书中仅找到日本另一位学者井泽实的《大航海夜话》。

“不过,确有此书。”李玉昆表示,他曾在一论文上看过有作者引用《大航海》一书的观点。

那么,从中引出相关观点的两位作者又是何许人也?记者查出,陈水源是台湾彰化人,管理硕士,农学博士,兼任大学讲师、副教授。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的资料则暂时没有找到任何记载。

泉州开元寺不可能收容建文帝?

有读者提出疑问:

假设明代建文帝确实在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当过和尚,那此时的泉州开元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情形?它和台湾、日本两学者的说法相符吗?

泉州地方史专家、泉州师院原历史系主任吴幼雄教授表示,明朝初期,从全国范围来看,泉州开元寺不过是个中型的寺庙,主要是东西塔和戒坛比较出名。戒坛是密宗受戒的地方,全国除了北京、杭州的寺庙有戒坛外,就只有泉州开元寺有。

据《泉州府志》中有关记载,明初开元寺地处泉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到了明朝中后期,泉州开元寺开始没落。曾有军队驻扎在寺里,而且士兵们还在此冶炼兵器。

“由此,我否认明代建文帝来过开元寺一说!”吴教授表示,一方面,在当时的大背景下,收留建文帝要冒着杀头的危险,泉州开元寺这个中型寺庙何苦要冒这个风险?另一方面,泉州开元寺地处当地政治中心,泉州府和晋江县的办公地点都在附近,建文帝真要到此也极不安全,还不如到偏僻深山中的寺庙去。此外,明朝泉州港已不如从前繁华,建文帝为什么非要从泉州外逃?

“日本学者一说的出处究竟何在?我们现在无从考证。即便确有证据,也不能凭一家之词。日本人还说杨玉环最后跑到日本去呢,单方的说法,谁承认啊!”吴教授说。

“建文帝自焚说”站不住脚?

据有关著述,“靖难之役”后,关于建文帝的下落史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为建文帝外逃为僧说,一为自焚说。“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之说要成立,其前提必然要是“自焚说”不成立。记者昨日在查阅史料时发现,文史专家对“建文帝自焚说”也大多持否定态度。

据永乐年间的《实录》和《明史稿》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多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已分不清面目。其继位称帝后,“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然而,在《明史·姚广孝传》里却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

《明史·郑和传》也记载:永乐帝怀疑建文帝逃亡海外,所以让郑和和王景贤下西洋寻找其下落。此外,明代史籍如许相卿的《革朝志》等也明确记载着郑和下西洋的这一隐秘目的。

建文帝最终经泉州逃往印尼?

既然“建文帝自焚说”史家有颇多疑问,建文帝会不会真如台湾和日本的这两位学者所言,确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最终经泉州潜逃往海外呢?对此,有读者向本报提供了相关的肯定证据。

“最近在印尼发现了建文帝的后代!”该读者向本报出示了1997年第四期的《光华》杂志,上面介绍:

人们发现,在印尼苏门达腊岛东海岸,有一个遗世独立的偏僻小村落,那里世代居住着一群华人,多年来依然保持着古老浓厚的华人习俗,在印尼这个3000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他们很可能是建文帝的后代。

还有很特别的一点,他们只懂华语,不晓印尼话,多以捕鱼为生。每年农历五月十六日这天,这里举行罕见的隆重祭拜“皇爷”仪式,其中以焚烧龙船节目最为隆重。而这一天,正是建文帝当年的登基之日。当天除了村中男女老少全出动外,也吸引了邻近小岛村民来观看这一年一度的盛典。

“皇爷”究竟是何方神圣?无人知晓。耐人寻味的是,这里的华人大多姓“洪”。而明太祖朱元璋和建文帝的年号均为“洪武”。

据说,这是建文帝及其随从们逃遁到印尼后,为了表示对故土的忠贞和怀念,因此改姓洪。

建文帝到过泉州文史界早有传闻

“明代建文帝是否到过泉州,这个问题,两年前故宫博物馆有一位研究员曾告诉过我,他听过相关传闻。”在泉州市委政法委工作的洪泓昨日向记者透露。

“可是,我翻遍了泉州图书馆的所有相关书籍,都没有找到相关内容。”洪泓说。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也表示没有发现相关记载。

“没有记载也有可能,当时,建文帝如果逃到泉州肯定是个秘密,哪能轻易让人知道?”李玉昆认为,“但是台湾学者陈水源提到的泉州开元寺住持念海按照常理应该要有记载”。

遗憾的是,李玉昆在《开元寺志》里只查到,明洪武三十年六月,正映和尚担任泉州开元寺住持。到永乐元年,他到福州雪峰寺,随后又到南京的灵谷寺。随后记载的本源和尚,担任开元寺住持时已经是永乐十八年正月。

这中间17年里,泉州开元寺的住持到底都有谁?台湾、日本学者提到的念海住持是否是其中一位?史料上的记载一片空白。

“明代开元寺到底有多少住持,至今我们也没有完整的资料。”李玉昆表示,即使现在有人补写《开元寺志》,但因为年代久远,完整性、全面性也得打个问号。

“所以,不能一概否认。”泉州市海丝办曾庆生主任表示,对一个新生的观点质疑,这是人之常情。只有在经过一番考证后,才知道它究竟是否站得住脚。

读书文摘

题目:“建文帝到泉当和尚”再添佐证?

作者:陆烨垭

书报刊名:《海峡都市报》2004年10月17日A4版

纯属文史戏笔还是确实可信?连日来,“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一说,引发文史界大争议。有人肯定,有人否定,有人将信将疑。就在各方展开激烈争论之际,昨日,最初报料者刘志成又“爆”新猛料:泉州柯姓宗谱有收留建文帝的记载,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相关记述于史可考——“建文帝到泉当和尚”再添佐证?

核心提示:

连日来,一股硝烟弥漫在泉州文史界,焦点直指——明代建文帝是否曾到过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在大部分文史专家质疑的情况下,泉州海交馆研究人员刘志成昨日又向记者出示了新的猛料——泉州柯姓宗谱中记载,有祖先在明代收留过建文帝!

这和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杰出航海家郑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所记述的“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一说,是否可互相印证呢?

当天,刘志成还向记者透露,《郑和下西洋》一书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也添了新佐证,书中附上的一资料在泉州海交馆就能找到实物!

随着有关史料和记载的相继浮出水面,“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一说似乎有了往肯定方向发展的迹象。这一段困扰了中国文史界600多年的明史遗案难道真能就此在泉州找到突破口?

柯姓宗谱记载:祖先收留过建文帝

当时他把建文帝藏起来,很有可能把建文帝引荐到泉州老家。

“这一说法,早年泉州文史界就有人研究过!”刘志成说,曾在泉州海交馆和泉州文管会任职的王洪涛老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王洪涛是泉州地方史早期拓荒者之一,由他所著、华星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的《晚蚕集》一书里对此有相关记载。

记者昨日翻看了《晚蚕集》中《柯姓宗谱中有关建文帝下落的记载》的章节(1975年元月所写),里头有一段文字:

柯循庵所编《清源文献纂续编》中“清源旧事流墨篇”有记载,文称:“明靖难之变,建文出亡事即为传疑,我柯氏旧家谱载,族叔祖世隆公为江宁府句容县尉,以匿建文君,其家歼焉!亲属仅奉其下体归葬……为建忠勇祠祀之……”

意思是“靖难之役”后,建文帝的下落是个谜团。而柯氏旧家谱里有记载,家族中有一叔祖世隆公是当时南京句容县尉,当时收留建文帝,全家被杀。

据《晚蚕集》介绍,柯循庵是晋江塘市人,清朝道光年间的进士,著作颇多,《清源文献纂续编》为其中之一,其稿藏于解放前培元中学,1953年晋江地区文物展览时被发现,并作为展品,因过去保护不周,书中有的地方被蛀损,后送福建师院图书馆,成为该馆的珍本藏书。

“可见世隆公是亲建文帝派,当时他把建文帝藏起来,很有可能把建文帝引荐到泉州老家。建文帝在开元寺当一段时间和尚掩人耳目后,再从泉州外逃。”刘志成说。对此,泉州民间考古爱好者萧祖绳也持相同观点。

两学者著作:于史有据可考

一个学者有必要花十年时间来戏说历史?

据台湾学者陈水源书中介绍,《杰出航海家郑和》是他花十年心血才完成的,其中大部分时间花在查阅史料上。

“由此可见,作者是经过一番研究后才落笔的,绝不可能是‘戏说’。”刘志成表示,“你想想,一个学者有必要花十年时间来戏说历史?”

该书中,“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追根溯源是来自日本学者的《大航海》一书。据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表示,学术界引用《大航海》这本书的不乏其人。既然有那么多人引用,一定有其历史价值。

记者所见的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一书,图文并茂。“书中的资料都是有证可考。举个例子,文中附上的一块碑刻拓片照片,就是出使波斯(现伊朗)的泉州官员墓碑中的一块,现在该墓碑就藏在泉州海交馆。”刘志成说,前几年,正是他本人受命于泉州海交馆把墓碑拓下来,随后馆里有人把这寄到日本去。

“所以,尽管该书的出处没有说明,但真实性不值得怀疑。”泉州民间考古爱好者萧祖绳表示。

“而且,国外很多地方存有中国失传的文史资料。”萧祖绳进一步介绍说,打个比方,被视为韩国国宝的《祖堂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禅宗史料总集,是泉州招庆寺(原隶属于开元寺管辖,位于清源山中部的碧宵岩附近,后战乱被毁)庙静、筠二禅师编集,可是为什么之前泉州乃至中国都失传了呢?最后在日本翻印出版后,《祖堂集》才重新传回中国。

“一些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从国外获悉也有先例,早期泉州和海外学术界就有过交流。《泉州府志》中有记载,从唐代开始,日本、朝鲜等国就派专门学者来泉州收集书籍和文史资料。而且,明代时泉州有和尚到海外去传经讲课,也可能带去一些当地的书籍和资料。在泉州大开元万寿禅寺编印的《木庵禅师行迹系年》里也记载,明代时木庵和尚就是其中一位去过日本的高僧。”萧祖绳如是说。

“所以,不能因为在中国失传就轻易否认海外学者的新发现。”刘志成表示。

郑和到泉可佐证建文帝到泉

但这要建立在“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这一隐蔽目的上。

“如果‘建文帝在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一说得到证实,则必然为‘郑和下西洋到过泉州’添一佐证。”泉州文史爱好者郑梦彪表示。反之,如果后者说法成立,对前者是否也是一种印证呢?

目前,泉州海交馆研究员李玉昆等大部分文史专家持肯定“郑和来过泉州”之说,“有郑和行香碑和《泉州府志》为证”。

“当然,这两者的关联性要建立在肯定‘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这一隐蔽目的上。”刘志成表示。

国内有学者研究表明,郑和下西洋一方面打着宣扬国威和扩展海上贸易的幌子,另一方面当代朝廷又实施“海禁”政策,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而且,随着郑和下西洋的结束,“海禁”更加严格,这必然有其隐蔽动机,那就是——寻找建文帝的踪迹。这在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而且流传最早、最广。

许立群在《中国史话·三宝太监下西洋》一节中写到:“永乐帝派郑和航海的目的是寻找建文帝,因为永乐帝篡了建文帝的帝位后,建文帝失踪了,永乐帝怕他逃到国外,将来回来复辟,所以派人去找他。”其他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吴晗的《明初对外政策与郑和下西洋》等也认为,郑和下西洋除了经济方面因素以外,还带着皇上的秘密使命,这秘密使命就是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读者反响:

此说对提升泉州知名度有帮助

文史爱好者郑梦彪:

我认为“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很有可能:1对历史上的疑案的新解不能以思维定式给予轻易否认。如能找出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的有关记载,不就成为新解了吗?2不能否认郑和下西洋任务之一是寻找建文帝,此说不会是空穴来风。更何况“自焚说”也拿不出使人信服的佐证。但是从“正史”找资料收效甚微,应征集民间传说。3此说值得讨论,对提升泉州的知名度有帮助。如果确有此事,对郑和下西洋到过泉州也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曾在泉州开元寺拾到明代玉佩

热心读者林先生:

看了《海峡都市报》报道,它勾起我26年前的一桩往事。1978年我在泉州工作,一天我在开元寺东西塔的东塔游玩,在一个龙眼树的土围旁我发现了奇迹:脚下一块和田白玉“龙纹带板”。长8厘米、高6厘米、厚08厘米,重量约80克,白玉质,通透,玉感强,极有气势,为多层镂空雕。主题为飞龙,左右上方为朱雀、蝙蝠。下方为法器(香炉、雨伞),下方中央为“桥”,下层雕卷草纹。工极精细,犹如一张紧密花格,立体感强。当时被尘土所遮盖,我洗了好久。今年上半年将该物由省博物院专家“掌眼”认定为明代物品。该物是否能佐证明代建文帝到过泉州开元寺?

相关背景:

明代“靖难之役”

《明史》中记载,公元1398年,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继位。继位后,他和亲信大臣实施“削藩”政策。他先是派兵奇袭开封,逮捕周王朱肃,废为平民,贬谪云南。接着又拿岷王朱便(分封湖南、武冈)、湘王朱柏(分封湖北江陵)、齐王朱博(分封山东益都)、代王朱桂(分封山西大同)等开刀,或废为平民,或囚禁高墙。朱柏得到消息,全家自焚而亡。各地亲王十分恐慌。

建文帝在位第二年,分封北京的燕王朱棣,举起“清君侧”(清除建文帝身边的坏人的意思)大旗,发动“靖难之役”。建文帝发兵讨伐。开始朱棣大败,几乎被灭。中央军本来占有各种优势,后因用人不当等原因,二年后(公元1402年)被朱棣打败,南京城破。当时宫中大火,建文帝不知去向。有人从瓦砾堆中翻出一具烧焦的尸体,指认为建文帝,朱棣以天子礼草草葬之。之后,他当上了皇帝,史称明成祖。

明故宫真的有地道

关于建文帝下落的各种记载数不胜数,用“汗牛充栋”来形容并不为过。不少建文帝“出亡说”都认为建文帝从明故宫的地道逃跑,比如明史专家黄云眉教授在《明史考证》所引《马生龙凤凰台记事》一文中称:“宫中阴沟,直通土城之外,高丈二,阔八尺,足行一人一马,备临祸潜出,可谓深思熟虑矣。”因此,找到这条地道,对于佐证建文帝出逃,将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据悉,上世纪80年代,南京市考古工作者在明故宫基建施工过程中,的确挖掘出一条“大阴沟”的故道遗址,此沟可能就是御沟暗道。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季士家研究员也表示,太平门外,确有一条明故宫延伸出来的排水道,内中宽阔,能够容人通行。

皇帝来泉有过先河

“皇帝来泉州有过先河!”泉州退休教师吴庭辉向记者透露,宋代的最后两个皇帝就曾到过泉州。这一点,很多泉州人都知道。

据查,《泉州府志》、《晋江县志》、《福建通志》里都有记载,宋端宗(1276年~1278年在位)在元兵袭击时,和弟弟宋卫王逃到泉州,打算把泉州作为抗元根据地。结果,当时担任泉州地方长官的蒲寿庚见他们大势已去,紧闭城门,宋端宗只好往广东方向走。

“有先人为鉴,所以建文帝落难时,来到泉州也不是不可能。”刘志成说。

读书文摘

题目: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作者:陆烨垭

书报刊名:《海峡都市报》2004年10月15日A15版

这有可能是今年泉州文史界最具争议的惊人发现。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研究人员刘志成向本报报料:他从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的《杰出航海家郑和》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两本著作中发现——明代建文帝曾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

核心提示:

明代建文帝朱允炆曾到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而郑和下西洋的一个隐秘目的竟然是为了追寻建文帝的下落?

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却有书为证。

据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研究人员刘志成介绍,台湾学者陈水源所著的《杰出航海家郑和》(2000年12月版、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2003年5月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两本书都如出一辙地记载了这一内容。

建文帝果真到泉州开元寺当过和尚吗?他又缘何而来?或者,这仅仅是江湖传闻?

建文帝下落曾是历史“四大谜案”之一

据史料记载,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被立为太子,不幸英年早逝。其后,朱元璋便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时年21岁,开始登基称帝。

不过建文帝继位仅4年,就被自己的叔父、后来的永乐帝朱棣夺取了皇位,这就是历史上的“靖难之变”。之后,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是自焚而死还是削发为僧?甚或流落海外?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而使这一悬案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谜案”之一。

建文帝到泉州是为了待机外逃?

据《杰出航海家郑和》和《郑和下西洋》两本书的记述和刘志成的介绍,建文帝落难前,明太祖朱元璋曾留给他一个铁箱子,让他在大难临头时打开。“靖难之变”时,建文帝打开铁箱,发现里面放着度牒(这是做僧人的身份证明)、僧衣、剃头刀和一些白金。

于是,建文帝按照明太祖的指点,和随从装扮成僧人模样外逃。

建文帝和随从从南京顺着长江来到武昌罗汉寺。罗汉寺的住持达玄和尚是全国的知名高僧,当时泉州开元寺的很多僧人是他的弟子,其中包括至今仍难以确证的时任泉州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达玄看过建文帝的度牒后,赶紧把建文帝及其随从引进寺内,并联系泉州开元寺住持念海,让建文帝等人过去。

随后,建文帝经江西鹰潭等地一路南下,于永乐元年(1403年)底到达泉州。在开元寺当了一段时间和尚后,漂洋过海。有人说,建文帝到泉州开元寺当和尚,就是为了等待时机外逃。

明成祖曾派人四处搜索建文帝?

明成祖永乐帝登基后,心中一直担心建文帝未死而外逃。在派郑和下西洋之前,就已在内陆地区追查建文帝的下落。而郑和下西洋除了宣扬国威、扩大中国海上贸易外,其中一个隐秘的目的就是要追查建文帝的下落。

永乐二年正月底,永乐帝派郑和旧友李挺赴武昌,追查建文帝的踪迹。李挺从武昌罗汉寺证实,永乐元年(1403年),曾有两位僧侣到访,一位年约三十,另一位则二十几岁,温文有礼,白面书生气质,面容略显疲惫。而按照推算,当时建文帝年龄应该是25岁左右,倘若出家,是正当年轻的僧侣。

据服侍过这两位僧侣的小坊主回忆,曾听到过这两人的对吟,其中年轻僧侣诵吟:“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年长僧侣则回应以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诗句:“浔阳江头夜送客”。

李挺从诗中听出二人似乎往浔阳(古名江州,即今九江)方向前进,立刻前往浔阳。他在当地寺庙逐一查问,终没有发现建文帝下落。最后找到一位水运业者,被告知:“去年(永乐元年即公元1403年)九月间,曾有二位僧侣结伴在江州南部星子镇之江原寺漫游,后二人搭船往鄱阳南下。”李挺随即也南下,途中又获闻:“二位僧侣由鄱阳湖东岸进入鄱江,并在仙山寺逗留。之后,又雇船到信江。”

李挺辗转赴信江流域,尽力探寻建文帝下落。他在信江流域的街镇、聚落、鹰潭的山腰等处,都查了个遍。无意中得知,永乐元年,曾有一卖盐商人陪伴二僧侣,由江西鹰潭向南出发,可能往福建方向而去。

郑和下西洋是奉令寻找建文帝?

此讯息令李挺想到,建文帝可能想到福建,而后逃往海外。

而福建泉州,位于福州以南的闽南,旁归晋江与洛阳江交合河口,自宋代以来是中国最大的港埠,别名“刺桐港”。如果建文帝逃到海外去,从泉州走,最方便不过。

李挺于是迅速抵达泉州。他首先走访达玄弟子、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据告,永乐元年年底,有两位男子搭乘阿拉伯航线的船通往印尼,后商船在广东搁浅,漂到海南岛。李挺获此信息,迅速搭乘便船赴海南岛的琼州(今海口)探察。前后走访了一个多月,足迹深入到南端的崖州,确实看到一艘破损的阿拉伯船。其间有人告诉他,曾看到一位貌似建文帝的年轻人,在崖州等候搭乘通往印尼的便船。建文帝可能坐船到海外去了。

待李挺向明成祖汇报后,明成祖就令其同郑和一起下西洋,继续寻找建文帝。郑和下西洋曾经来过泉州,这已是泉州大部分文史专家的共识,有圣墓的郑和行香碑等实物为证。

如果这是史实为何开元寺无记载?

台湾学者陈水源和日本学者上杉千年两书中的记述权威可信吗?

据陈水源书中介绍,有关建文帝的记载他是从一美国学者处获悉的,而这位美国学者则是从日本书籍《大航海》中获得。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的《郑和下西洋》则没有标明出处。“但是这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翻译出版的,出版肯定有其历史价值可考。”刘志成认为。

对此疑问,记者13日到泉州开元寺拜访了几位专家和高僧。

大家表示,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明代建文帝到过泉州开元寺当和尚”这一说法。泉州文史界专家对此也持怀疑态度。一方面,开元寺里没有相关的记载;另一方面,这一说法必须建立在否定“建文帝自焚说”的基础上。但永乐帝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据说又有一定的历史根据。

记者13日连同几位高僧一同翻查了《开元寺志》,并未发现与此事有关的记载;就连《杰出航海家郑和》中提到的明永乐元年间的开元寺住持念海和尚,也没有找到相关记载。对此,刘志成表示:“《开元寺志》是明朝时写的,主要记载唐、五代及其宋、元开元寺的高僧,对明代的高僧并无多少记载。”

泉州佛教博物馆的李悌仁老人拿出他近日重新增补的《开元寺志》,里面补充了明代之后的开元寺高僧的名单,及《泉州府志》、《晋江县志》《闽书》等曾记载过的高僧。“应该说,这些资料已经很全面了,开元寺里的高僧基本上都不会遗漏。”李老伯说得肯定。但是仍没有念海的名号。“所以,念海和尚是否确有其人,还要打个问号。”李老伯说。

而无法确证念海此人,又怎能让人相信有关建文帝在泉州当和尚的事是事实呢?

姜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老的姓氏之一,有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32位。姜姓源自炎帝神农氏,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姓。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发源地。另外,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例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姜姓在当今以人口排名的中国百家姓氏中居于第60位。

目录

姜氏起源

迁徙分布

姜姓名人姜子牙

姜小白

姜维

姜夔

姜才

姜立纲

姜肱

姜彭

姜宸英

姜宜

姜思周

姜炳璋

姜桂题

姜镜堂

姜东

姜亮夫

姜姓郡望

姜姓堂号

姜姓辈分

姜姓诸氏姜氏起源

迁徙分布

姜姓名人 姜子牙

姜小白

姜维

姜夔

姜才

姜立纲

姜肱

姜彭

姜宸英

姜宜

姜思周

姜炳璋

姜桂题

姜镜堂

姜东

姜亮夫

姜姓郡望

姜姓堂号

姜姓辈分

姜姓诸氏

展开 编辑本段姜氏起源

  姜姓起源有三: 1、炎帝神农氏。《说文》曰:“神农居姜水,因以为氏。” 传说中的炎帝,即 炎帝神农氏

神农氏,相传为中国历史上最远古的“三皇”之一。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氏。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发源地。姜姓始自炎帝。 2、出自桓氏改姓。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亘庭昌唐上元中准制改为姜氏。”唐代上元时有桓姓者改为姜姓。 3、出自其他民族改姓。据《宋书·吐谷浑传》所载,宋时有羌人改姜姓;另有清满八旗姜佳氏改为姜姓;除此以外,今满族、侗族、瑶族、彝族、蒙古族、土家族、保安族、白族、俄罗斯族、朝鲜族等民族均有此姓。

编辑本段迁徙分布

  (1)、虞夏之际,炎帝裔孙、四岳始祖伯夷,辅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吕(今河南南阳县),建吕国,复赐以祖姓姜,以续炎帝香火。炎帝部分子孙,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易为其他姓氏,姑且不论。夏商以来,姜姓,分为齐、许、申、甫四国,世显诸侯,居戎狄者为姜戎氏,系古戎一支,为 姜姓

姜姓,原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炎帝出生的姜水,姜姓的发源地,姜姓得姓则是在今河南南阳一带。姜尚建立的齐国,表明姜姓又发源于山东淄博一带,田和灭齐后,姜子牙的后代子孙散居各地。金学孟曰:“其中一支西迁甘,史误为姜戎,其实为中原炎帝部落后裔”。 (2)、“春秋时期五霸之一的齐国,创建始祖是吕国的吕尚(潘承祥语)”。史书记载说:“吕尚,姓姜名牙,掌四岳有功,子孙从封姓。”吕尚,既为神农氏的后裔姜太公姜子牙,因他治四岳有功,被封于吕,故从封姓改叫吕尚。和封底其子孙世袭齐国国君,历29世。后来齐国在战国时被田和所灭,齐国变为田氏政权,其子孙后代分居各地,多以吕为姓。也有姜姓《左传-桓公十八年》述其事(此为《左传》中第十五项用“通”记载之事):“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申曰:女有家,男有室,无相渎也,谓之有礼,易此必败。公会齐侯于泺,遂及文姜如齐,齐侯通焉。公谪之,以告。夏四月丙子,享公,使公子彭生乘公,公薨于车。”这些婚外恋活动,《春秋》载作“纯客观报告”状。如“夏,夫人姜氏如齐师”。 (3)、战国时期(据史书记载),田和灭齐姜子牙后代西迁移西戎---姜戎一支,东渐入陕,公元前368年,为秦所迫,迁至晋南。约于公元前638年由其首领迁至晋南,属于晋国。西汉以前,姜姓,其后代继续东归河南等地,不断繁衍发展,已发展成为关东(今河南灵宝县函谷关以东地区)大族,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省境内的姜氏,到了汉代已发展成为一大望族。西汉初,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的姜氏在西汉以前已发展成为关东大族。西汉为充实关中人口,时刘邦采纳娄敬建议,迁六国贵族后裔的关东豪族于关中,关东大族迁至关中,姜氏望族被迫从关东迁徙至关中,此后遂世居天水(今属甘肃),又返回西戎故地,故族人便以“天水”为郡号。 (4)东汉末、三国---姜维盛于甘肃天水。后姜氏已有徙居到今四川者,姜诗盛于广汉(今四川谢洪南)。姜维降蜀后,其后裔居川。汉代到唐代,天水一直是“姜氏发展繁衍中心(姜方语)”。两晋南北朝时期---为避战乱,姜族纷纷从中原徙居江南各地。但“四川姜族远隔中原,故历千余年长盛不衰,代有显官(张友茂语)”。 (5)、唐代,四川姜族一支,出蜀北,转汉中,入天水,继续融入姜姓发展繁衍中心地。便是蜀国北出汉中,西迁甘肃天水的那支,姜方为三国名将名臣----姜维后裔。其中天水姜维后裔,乃唐舒州刺史姜神翊的先人。姜神翊嫡孙姜公辅在唐德宗时任宰相,后贬为泉州刺史,当是姜姓最早入闽者。神翊后裔,为保血脉,继续远迁蛮荒之地,发展成中派天水分支---九真姜姓,因其族人仕途而南移福建,后沿海岸线西迁广西。 (6)、南宋末期---姜氏河南。姜方的先人,因忽必烈军团,远征大理国,姜族一部自广西北还中原故里---河南,融进当地姜族土著居民之中。明洪武年间---此支系继续在豫繁衍生息,复成望族。清---其一脉,就是姜世良11世孙于清乾隆年间由内地移居台湾。其一脉,迁往海岸城市青岛等地,暂居齐鲁境内。 (7)、其族人居小青岛,以捕鱼为生。德国侵占青岛后,将小青岛改名为“阿克那岛”。1898年夏,改名为“青岛百合”,或“百合绿岛”。姜先人退出该岛,去海岸内定居。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侵占了青岛,地名全换成日文名称。姜方曾祖父,因抗拒日本黑暗的殖民统治,而投身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活动---参加了中国同盟会,牺牲。其祖父,于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一律将日文的名称改为中国的名称)前夕,“西返中土河南故地,形成现代姜方的河洛近祖(日不落语)”。当代,全国已形成四川西部、山东东部、东北、河南四大块姜姓聚集区。 姜姓图腾

据史书记载,早在春秋时期,西戎也有以姜为姓的,故称姜戎,原在瓜州(今甘肃敦煌西),后逐渐东迁,约于公元前638年由其首领迁至晋南,属于晋国。居住在今山东、河南省境内的姜氏,在西汉以前已发展成为关东(今河南灵宝县函谷关以东地区)大族。到西汉初,为充实关中人口,姜氏从关东迁徙至关中,此后世居天水(今属甘肃),故族人便以“天水”为郡号。到了汉代,姜氏已有徙居到今江苏、四川者。但是,直到唐代,天水仍是姜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唐、宋时期,姜氏还分布于今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安徽、山东等地方及广东琼山。到了明、清时期,姜氏有的居住到今山西、陕西、湖南、贵州、湖北等地。据姜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年间,有一位姜世良迁至福建漳州龙溪县红豆村,并在此发迹。其后代子孙繁衍,又有分支徙居广东陆丰盐墩乡,继续繁荣发展。后来姜世良11世孙于清乾隆年间由内地移居台湾。此后,闽、粤姜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有的又远播海外。

编辑本段姜姓名人

姜子牙雕像

  姜姓名人,最早的是周时的姜子牙。此后,历代不乏杰出人物。东汉的隐士姜肱,史书称其“家世名族”,他不仅学问高,而且与二弟姜仲海、姜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兄弟相互友爱, 姜子牙

常同被而眠,后人常用“姜被”比喻兄弟友爱。东汉还有姜诗,与其妻以事母至孝闻名,其后发展成为姜氏较为繁盛的一支。 三国时有蜀汉的姜维,天水人,本为魏将,后归蜀,得到诸葛亮的信任。曾继诸葛亮之后继领其军,后任大将军,是位有名的大臣;唐代,有两位姜姓宰相,除姜公辅外,还有唐高宗时宰相姜恪;南宋有著名词人、音乐家姜夔,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工诗,精通音乐,满腹经论,可惜由于当时秦桧当政,因姜夔唾弃他的为人,后隐居;南宋还有名将姜才;明代有书画家姜立纲;清代有文学家姜宸英,曾参与纂修《明史》,所作的《刑法志》揭露了明代“厂卫”之害,善工书法,能诗文,被誉为“江南三布衣”之一。近现代有皖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姜镜堂等。

姜子牙

  本名吕尚,姜姓吕氏,(公元前1128年-公元前1015),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姜小白

  即齐桓公,姜子牙的后裔,姜姓吕氏,春秋五霸之首,他任命管仲为相,在“尊王攘夷”的旗帜 姜小白

下,南征北战,树立霸主威望。

姜维

  (202年—264年)字伯约, 汉族,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省甘谷县东南)人。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军事家、军事统帅。

姜夔

  (jiāng kuí 1155?-1221),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南宋词人。

姜才

  (-1276)南宋末抗元将领。濠州(今安徽省凤阳县,位蚌埠市东南))人。宋德元年(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集中全国兵力,以伯颜为统帅,大举南侵,姜才率部迎战,因寡不敌众,退守扬州。元军尾随而至,姜才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先战三里沟,战败元军,再战扬子桥,又获胜。激战中,姜才肩部中箭,他拔箭挥刀,所向披靡。

姜立纲

  (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他是中国明朝一位书法家,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

姜肱

  字伯淮,东汉彭城广戚人也。家世名族。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恋,不能别寝,以系嗣当立,乃递往就室。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士之远来就学者三千余人。诸公争加辟命,皆不就。二弟名声相次,亦不应征聘,时人慕之。肱尝与季江谒郡,夜于道遇盗,欲杀之。肱兄弟更相争死,贼遂两释焉,但掠夺衣资而已。既至郡中,见肱无衣服,怪问其故,肱托以它辞,终不言盗。盗闻而感悔,后乃就精庐,求见征君。肱与相见,皆叩头谢罪,而还所略物。肱不受,劳以酒食而遣之。后与徐稺俱征,不至。桓帝乃下彭城使画工图其形状。肱卧于幽暗,以被韬面,言患眩疾,不欲出风。工竟不得见之。中常侍曹节等专执朝事,新诛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欲借宠贤德,以释众望,乃白征肱为太守。肱得诏,乃私告其友曰:“吾以虚获实,遂藉身价。明明在上,犹当固其本志,况今政在阉竖,夫何为哉!”乃隐身遁命,远浮海滨。再以玄纁聘,不就。即拜太中大夫,诏书至门。肱使家人对云“久病就医”。遂羸服间行,窜伏青州界中,卖卜给食。召命得断,家亦不知其处,历年乃还。年七十七,熹平二年终于家。弟子陈留刘操追慕肱德,共刊石颂之。

姜彭

  江苏扬州人,清初著名书画家,画翎毛当时盛称第一,于山水则法明代唐寅,花卉宗元人,老而益精。

姜宸英

  浙江慈溪人,清初书画家、文学家,被誉为“江南三布衣”之一。能诗文,工古文,善画墨,精书法,行草尤入妙,年七十始中进士,曾参与纂修《明史》,所作的《刑法志》揭露了明代“厂卫”之害。有《湛园文稿》、《苇间诗集》等,后人辑有《姜先生全集》。

姜宜

  如皋(今属江苏)人,清代女书画家,善墨兰及竹石,工诗。

姜思周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画家,擅长牡丹,钩勒、设色俱绝。嗜酒,醉后逞笔。

姜炳璋

  象山(今属浙江)人,乾隆进士,石泉县知县,多善政,民有“慈父母”之称,又署江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修建“姜公堰”。

姜桂题

  安徽亳县人,清军将领,早年效力僧格林沁麾下,后投左宗棠,历任直隶提督、热河都统、兼毅军军统,袁世凯称帝后,封一等爵,袁死后,归附皖系。

姜镜堂

  近现代有皖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等。

姜东

  当代著名画家、“江山行”画家组主持画家、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姜亮夫

  国学大师、著名的楚辞学、敦煌学、语言音韵学、历史文献学家、教育家。

编辑本段姜姓郡望

  姜姓在长期的发展繁衍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 1.天水郡:西汉置郡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移治上圭阝(今甘肃省天水市); 2.广汉郡:西汉治所在乘乡(今四川金堂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 3.河南郡 :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堂号:姜姓以“天水”、“龙泰”、“稼穑”、“渭滨”、“敬睦”、“云磬”、“森阳”等为其堂号。 4.渭川郡:姜子牙的后裔,分布未详。江苏连云港赣榆县志里面记载,姜姓,石桥镇居住,乃是姜子牙的后裔。

编辑本段姜姓堂号

  中华姜氏堂号大汇集 这是本人多年来收集的姜氏堂号:(目前已知堂号有56个,以下未尽录入) 堂 号 分布地 天水堂:湘阴姜氏始祖:[后周]姜松年; 先祖:姜应麟、福建漳州姜世良公后裔、广东、香港、台湾等地姜姓 稼樯堂:湖北、四川、福建 渭水堂:江苏沭阳、福建。山东盐城姜姓始迁祖伯六,明洪武三年奉诏自姑苏迁徙、合肥姜氏始迁祖永贵,明洪武初自句容迁合肥东乡浮槎山。 渭滨堂:浙江淳安官川姜氏族。 孝友堂:江西九江瑞昌市井泉庄,为汉姜肱、季江、伯淮三兄弟孝友传世,大被流芳。 敬义堂:为孝友堂分支,湖南湘潭中湘姜兴禄、添恩、添佑派下、四川、湖北阳新、大冶、武汉等地以及浙江遂安城西敬义堂、新定渭川姜氏。 寅清堂:为孝友堂分支,为孝友堂分支,湖北华荣郭店姜姓 表海堂:为孝友堂分支,湖北武汉黄陂姜家湾2500人,江苏赣榆县石桥镇人近6000人。 孝思堂:福建石狮市姜厝姜姓,目前135户,男丁300余人。 敬睦堂: 敬胜堂:浙江馀姚、江西南昌 敬德堂: 浙江象山 三孝堂:湖南 森荫堂:湖南宁乡 森阳堂: 龙泰堂: 云磬堂:湖南长沙明嘉靖三十年崖山公、宁乡始迁祖:[后唐]姜德厚 瀚静堂: 河北 始迁祖浩,清道光间自河北盐山县姜家庄迁天津大沽口。 渭璜堂: 安徽安庆地区和湖北黄梅地区 宝璜堂:湖北湖北汉阳、打虎庄16庄、 崇本堂:浙江鄞县姚江姜氏、鄞东梅墟姜氏、浙江慈溪 慈东青林姜氏 经草堂:东禅来经草堂,浙江黄岩,黄城姜氏 松柏堂:安徽桐城 馀庆堂:(余庆堂)安徽桐城皖桐姜氏,江苏丹阳滕村 敦本堂:江西南昌城塘姜氏、江西婺源姜氏、安徽池州姜氏 敦睦堂:山东莱阳姜氏 孰乐堂:湖南宁乡 敦伦堂:湖南邵回 瀚静堂:始迁祖:[清]姜浩 清道光间自河北盐山县姜家庄迁天津大沽口 致远堂:昌邑姜氏 享典堂(惇典堂):浙江金华姜氏 贻安堂:凰林姜氏 聚仪堂:浙江省龙泉市城北乡,字辈“洪、昌、乾” 东海堂:山东 仁德堂 : 山东烟台福山肖家沟,始迁祖姜苛 忠仪堂:山东 贵三堂:清朝年间,姜洪令、姜申令、姜玉令带领姜贵春、姜贵林、姜贵芝,在辽宁庄河县鼓山沟,开办的以抬钱生意为主。后因枪支官司和经营不善而关闭。 善庆堂(善庆堂) 开阳姜氏 获胜堂(获胜堂) 养拙堂 山东峄县姜氏 始祖姜垒于清乾隆年间由滕县迁入 700人 (现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西集镇,堂号系清咸丰帝所赐) 璜瑛堂 湖北枣阳,明代从江西迁移到枣阳 峝支堂:山东海阳,始迁祖:[元]姜朝阳,字桐臣,元时自海阳猪湾村迁居同邑槐树底。 寿世堂:浙江江山文溪姜氏,始迁祖:[宋]姜屿; 先祖:[宋]姜璿。以及潭源姜氏、嘉湖姜氏 飞熊堂:先祖:姜东道; 先祖:姜东述; 先祖:姜东遐 叙伦堂:浙江兰溪泽口姜氏,始祖:[明]姜文二。 乐颜堂:延令姜氏始祖英四,原籍江西南昌之沙湖,明嘉靖时,其子真九[明]、先三[明],迁居当涂洪山,真九之子後归南昌,先三子孙落籍当涂,清初,其後裔再徙泰兴 追远堂:江苏武进西林姜氏始迁祖宗扬,谱称明永乐初自濑水(或云云阳)迁武进西林 鲁文盛堂:湖南岳阳巴陵姜姓始祖松年,北宋初人。始迁祖十三世孙时升,宋嘉定间由江西分宁县陂山迁巴陵一都梅田。

编辑本段姜姓辈分

  姜姓字行辈分严谨有序: 《唐姜公辅主修姜氏统总谱合大成派系50世》 世运承先泽 光华继后如 家国文明远 廷贤任尔思 一邦登政仕 永绍吉人图 三伯从公久 天壁可为谟 子能辉前志 兆泰俊良储 井泉庄姜氏为接“储”字辈下延 储文茂胜永 大守志兴启 贤能道仲时 金常必正家(之) 迁至北京的姜姓氏族字辈,接“家”字辈下延: 书文仲永严 才丰志训贤 侯武德秀昌 丁书相信唐 英双乔如坦 祖士育卞恒 义全工画炽 海言东慧婵 姜姓合大成统一字派如下: 孝友本厚 俊秀芬香 前传衍庆 勋烈降昌 肇基建业 丹书训详 英才左汉 忠信相唐 封侯赐爵 祖武留芳 姜姓特殊的字辈: 1.循环用字字辈 2.按五行“金木水火土”作为偏旁部首的字派来进行循环 赣榆石桥镇姜家辈分:(……开知银 守先启厚 同月效贤 天伦红日…………)始于元时端祖,我辈厚字,祖父讲从姜太公算起,我是117代。

编辑本段姜姓诸氏

  在秦代以前,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经考证,从姜尚起到现在,历史上共有102个氏都是从姜姓繁衍而来,有的姓氏还有别的起源,但是姜姓却是他们最初或最重要的起源。其中包括吕姓、许姓、谢姓、齐姓、高姓、国姓、雷姓、易姓、章姓、方姓、文姓、申姓、卢姓、柴姓、庆姓、贺姓、纪姓、丘姓、薄姓、赖姓、盖姓、丁姓、査姓、封姓、邱姓、崔姓、卢姓、骆姓、左姓、充姓、郦姓、逄姓、连姓、向姓、谷姓、聂姓、尚姓、焦姓、柯姓、饶姓、景姓、浦姓、厉姓、强姓、斜姓、晏姓、檀姓等64个单字姓氏和淳于、东郭、高堂、子雅、雍门、申屠、公牛姓等38个复姓。[1] 如果自炎帝算起的话,姜姓的分支姓氏则达到247个。[2]

晋江柯姓,是分布在晋江哪里

晋江柯姓,是分布在晋江的罗山的塘市、上郭、林口、缺塘;磁灶的官前、下坂、湖头;安海;英林的下柯坑、柯村、沪厝垵、下伍堡、加排、埭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