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个山东济宁邹城的春节习俗
祭灶 扫尘 贴春联、门神 年画 倒贴“福”字 除夕夜 年夜饭(团年饭) 祭祖 守岁 回娘家 初六送穷 接财神 红包(压岁钱) 新年赠橘 新年放爆竹 拜年 迎春 1 腊月二十三(部分地区腊月二十四) 阴历小年,晚上燃放鞭炮,包饺子,送灶王,去上天言这一家子今年的好事,要烧烧纸的
2 大年三十 上午接近中午的时候,贴对联,然后准备晚上的年夜饭,基本上春节联欢晚会开始的时候,年夜饭就吃的差不多了。伴着春晚,大家一起包好饺子,象征团圆,然后等待赵本山的小品和新年的钟声;(别忘记了群发拜年短信)
3 初一 凌晨接近12点的时候,准备一挂长鞭,12点燃放,象征辞旧迎新。等春晚结束,基本也要休息一下了,白天好有精神拜年。早上起床后,孩子穿上新衣,下饺子吃(饺子吃之前先祭拜一下子,这神那神的)。之后拜年开始,家里一般留守一人,然后其他人先到周围邻居家拜年,之后开车到周围关系比较近的亲戚长辈家拜年,这一般就是初一的工作了
4 初二 日照的习俗是初二媳妇回娘家,也就是姑爷去丈母娘家拜年
5 初三到初六 假期之前的时间,大部分都是走亲访友,同学聚会
6 初六 白天,如果有过66或者80等等大寿的老人,全家老小一般都选在这一天团聚放鞭炮庆祝。初六晚上是接灶王,要烧纸放鞭炮 (年前的小年就是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7 正月十五 元宵节 早上起来吃元宵,晚上吃饺子,象征团圆,晚上一般都是去看花灯,燃放烟花。
正月初一
严格地说,春节是从初一零点开始的。家长首先起床发纸,开门前先放一挂火鞭(据说怕直接开门遇到神),然后才能说话。其他人陆续起床。起床后妇女忙着煮饺子,男人在家长的带领下进行祭拜。招远旧时的祭拜顺序是一拜天地、二拜王母娘娘、三拜灶王、四拜财神、五拜老祖,
/P>
现在一般只拜老祖。
〔吃〕
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燃放鞭炮。为了驱除邪恶、求吉利,有的地方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饭后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在有余头。水饺煮好后,先盛一碗敬天地,再盛一碗敬灶君。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两碗,意在希望人多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吃到红枣,意味着新的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百岁;吃到钱,就能发财。不管谁吃到其中的哪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
〔拜年〕
春节拜年的习俗由来已久,至今不衰。首先进行家拜,一家人中,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互相拜年;而后进行近拜,就是给没出五服的长辈拜年;最后是远拜,给出了五服的长辈和亲朋好友拜年。
旧时拜年要叩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商人拜年,除了问好外,还要互相恭喜发财。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新媳妇给公婆拜年,公婆要给相当数量的“压岁钱”。郓城等地有“春节五更乞长”的习俗。
〔吉利话〕
春节要讲吉利话是山东民俗的重要特点之一。每到年前,父母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子女,说话千万不要“走火”。即使遇到不顺利的事,也要说吉利话。胶东民间最忌讳的两件事,一是打碎了东西,绝对不能说话,要一声不响地把打碎的东西收拾干净,赶快把它扔到井里,路上即使遇到熟人,也不说话。据说这样就可以消灾;二是初一早晨煮饺子,非得煮破几个不可,但不能说破了,也不能说“堆锅里了”,而要说“挣了”。意在挣钱发财。商人之家对此最为讲究,而且有意进行对话,问好了没有?答曰好了;又问挣了没有,答曰挣了。如此这般,大吉大利。
〔家畜〕
鲁西南地区初一早上不能把鸡、鸭、鹅等放出来,有的圈一天,至少也要圈半天。据说是怕它们弄脏了年,搅乱了年(因为鞭炮齐鸣,会把家禽惊得到处乱飞),其他如牛、马、狗、猫等家畜动物,都得到优待。即墨在初一早晨,用隔年饭喂鸡,据说鸡吃一粒米,就能下一个蛋;把各种食品端给狗吃,据说狗先吃的东西,必定丰收。
〔送家堂〕
莱芜等地有初一下午送家堂的习俗。人们上坟、烧纸、鸣炮、叩头,将祖宗送回坟茔、回家以后,把家谱收起来,春节祭祖仪式遂告结束。但是,有的地区是初二送家堂,还有的地区是在初三送家堂,各地不一。
〔忌讳〕
初一忌讳很多,各地大同小异。莒南忌推磨(年前封磨,直到初五才准用磨),忌挑水,忌扫地,忌打人骂人。临沂则忌动针线,忌包饺子,忌吃荤,忌捣蒜。沂源初一晚上忌点灯,据说点了灯,老鼠就会泛滥成灾。
正月初二
胶东地区于初二日落后送年,送年时要摆供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有的在大街上摆上供桌,接连不断地鸣放鞭炮,十分热闹。有的地区于初三下午送年。
临清有初二祭财神的习俗。商人之家都供着财神的牌位,桌上摆着“钱龙”和“枣山”。祭祀时,烧香叩头,街坊邻居也带着香纸,到商人家祭财神,祝贺生意兴隆,主人则以酒肴招待,表示感谢。
串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胶东东部和莱芜等地于初二到岳父家串亲,未婚的青年男女可以代替父母去看望外祖父和外祖母。即墨于初三或初四给岳父母拜年,但初五不能去。俗话说:“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莱西串亲的顺序是“先看姑,后看舅,岳父岳母在后头”。
岳父母家对姑爷、特别是新婚姑爷要盛情招待。莱芜等地的酒席上除了鸡、鱼、肉、蛋外,一般都要摆“四顶四”,就是四个果碟、四个炒碟、四个小碗、四个大碗和四个大盘。陪客的人要轮流给姑爷敬酒。
胶东的新媳妇第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串亲,叫做“扎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扎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扎根时,外祖父、舅舅、姨妈等都要送给新媳妇压岁钱。鲁西南的新婚夫妇串亲一般都在双日,意为成双成对,大吉大利。
旧时,临清在正月十五以前一般不串亲,俗话说:“七不走,八不挪,九走死婆婆,拐弯死老天。”初七、初八、初九不能串亲,初十尚可,拐弯是指初十以后,直到十五,更不能串亲。过了十五之后,才能串亲。
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山东的一些地方称为“五马日”,并以这一天的阴晴来占当年骡马的吉凶,说这一天万里晴空则骡马兴旺。
这天又称“破五”,有些地区在初五之前妇女不能出门串亲,也不准动刀尺做针线,还不准生米、生面和生菜下锅,过了这天则不再忌讳。临清一带的“破五”,以家族为单位举行送家堂的仪式。沂南也在这天撤家堂轴子,有的还吃炸糕,扫院子,据说这天扫院子不招蚂蚁。
临沂等地妇女这天不出门、不梳头、不动针线,据说动了针线会招蝎子、蚰蜒。
这天普遍中午吃水饺,也可以吃面条,有“初五吃顿面,一亩打一石”的说法。
旧时,初五有送穷的习俗,或称“送穷媳妇”,茌平称为“五穷”,忌拜年,放鞭放炮谓之“赶五穷”。单县这天通行送瘟神,为了消除病患,家家户户都到村头或十字路口送瘟神。一大早就焚香烧纸,祈求瘟神远走高飞,让一家人康泰平安。
许多商家称初五为财神生日,黄县等地或称“路头日”,这天开门营业为开市大吉。人们鸣放鞭炮,祭祀财神,吃象征元宝的水饺,希望生意兴隆,财源茂盛。这天的水饺像初一一样,也要故意下破几个,掌柜的在厨房外高声问道:“伙计,元宝挣了没有?”伙计则高声回答:“挣了!”以此来图个吉利。这天最忌讳说“赔”、“散”之类的话,吃大蒜不许吃蒜瓣,蒜泥要称“义合菜”,免得犯忌。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为人日,唐代称为“人胜节”。据说人日主人丁兴旺和人身健康。黄县、招远等地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中午吃面条以祝人们健康长寿。
有的地方人日还有祀神的活动。沂南在这天推磨压碾,送天地神,邹县祭祀火神祝融,举烛同社必至,谓之“守驾”。单县、郓城这天送火神。
人日这天,临清、济南等地忌讳妇女做针线。据说:“人日做针线,专扎婆婆眼。”单县早晨吃饺子,现包现吃,叫做“捏老鼠嘴”,晚上不能点灯,据说是让老鼠娶媳妇,不要危害百姓。
正月初八
正月初八为谷日。鲁南地区又称此日为“转八日”,简称“转八”。这天沂水家家户户吃面条,取“擀面轴子转一转,一亩地里打一石”之意,祝愿新的一年谷物丰收。沂南则完全相反,转八日是忌转的,纺车、碾磨等所有能转的工具,这天都要停转。博兴等地以谷日阴晴占丰歉。有的地方则谓八日晴,宜谷。
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传说是石头生日。这天不准搬动石头,也不准搬动碾、磨、石臼、捶布石等石制器物,恐怕因此伤害了当年的庄稼。
昌潍地区有的在这天焚香烧纸祭拜石头神。鄄城有抬石头神的习俗。郓城也有类似习俗。邹县等地十日作脯,谓之“纳福”。
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灯节。
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们往往端着灯互相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
山东花灯的种类繁多,各有特色。面灯和萝卜灯的农家气息比较浓厚,而彩灯的都市特点比较突出。旧时,胶东、鲁中和鲁西南地区习惯用豆面和玉米面做成十二生肖灯,做工细致、形象逼真。十二生肖灯的寓意在于消除病灾,使人丁兴旺。此外还有代表十二个月的月灯。月灯的寓意在于祈祷该月收获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丰收。面灯一般摆在床头、窗台、门砧和桌子上。
滕州一带的萝卜灯别具一格。过去,德州举行灯会,彩灯的花样繁多,有内容连贯的套灯,有形态各异的散灯,有端庄华丽的牌坊灯,还有变幻莫测的盒子灯。曹县有一种特别精致的彩灯,叫雪花灯。据说需要一个能工巧匠的经年之功才能制成。
博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围着枣树转六圈,同时把“嘟佬嘟佬,开花结枣”的口诀念六遍(传说嘟佬是主管枣树的老公公)。据说照了枣树,枣子就能得丰收。
费县玉皇庙会在元宵节这天举行“送驾”仪式。滕州一带元宵节“打花”更是令人倾倒。鄄城的姑娘们在元宵这天制作花树和花姑娘,意在希望棉花取得丰收。
个别地方妇女有“看了娘家灯,要死老公公”的忌讳,有的地方新媳妇则必须回娘家去躲灯。[祭灶] [扫尘] [吃灶糖]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接玉皇][赶乱岁][照田蚕][千灯节]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间人间无神管辖,百无禁忌,民间多嫁娶,被称为“赶乱岁”。乱岁是民众为自己设计的调节社会生活的特定时段。岁末年终,人们有了闲暇与积蓄,对于平时难得有精力操办大事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好时机。
[洗 浴]
传统民俗中在这两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气,准备迎接来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谚语。腊月二十六洗浴为“洗福禄”。
[小除夕] [过赶年]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们往来拜访叫“别岁”。焚香于户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
[贴门神][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
[放爆竹][祭祖][给压岁钱]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拜年][开门炮仗]
[占岁][贴画鸡][聚财]
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春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所以又称“三朝”。中国不同的历史时期曾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更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祭财神][财神的传说]
北方在正月初二祭财神,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财神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吃馄饨,俗称“元宝汤”。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小年朝,即天庆节。宋代宫廷节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因传有天书下降人间,真宗下诏书,定正月初三日为天庆节,官员等休假五日。后来称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
[祭财神][路头神][送穷][开市]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北方叫“煮饽饽”。妇女们也不再忌门,开始互相走访拜年道贺。新嫁娘在这日归宁。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传说女蜗初创世,在造出了鸡狗猪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汉朝开始有人日节俗,魏晋后开始重视。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因是人日,所以在古代这日还有不行刑的风俗。
[谷日][顺星]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天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石头生日][贺老鼠嫁女][新年十日歌]
旧时民间在正月举行的祀鼠活动,亦称“老鼠嫁女”“老鼠娶亲”。具体日期因地而异,有正月初七、有正月十七,有正月二十五,不少地区是正月初十。各地祀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
[元宵节][送孩儿灯][迎紫姑]
[走百病][偷菜节][巴乌节]
元宵节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东郊迎春][春帖子][春牛][咬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山东的习俗:
1、胶州秧歌
“胶州秧歌”发展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流传在山东即墨、黄岛、胶南、高密等地区。胶州秧歌原有“地秧歌”、“跑秧歌”、“三道弯”、“扭断腰”等名,建国后为了与其他地区的秧歌相区别,因主要活跃在胶州市郊范围内而统称为“胶州大秧歌”。
2、“石敢当”习俗
“石敢当”信仰习俗分布地区十分广泛,以山东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和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
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以禁压不祥。
3、风筝习俗
山东潍坊是中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后来,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
潍坊风筝主要有3种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简形,其中以龙头蜈蚣最突出。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现在潍坊已成为国际风筝节的固定举办地。
4、胶东花饽饽
山东胶东花饽饽是一种源自民间、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民间习俗,流行于胶东地区一带。胶东花饽饽以面为原料,用简单的工具捏塑成千姿百态的形象,胶东花饽饽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演变,不仅继承了传统文化,而且还表现出了时代的精神。
5、济南面塑
济南面塑色彩鲜明,手法细腻,应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制成的人物形象,衣饰容貌逼真传神,特别是对中国古装戏剧人物的塑造尤为专业。
济南市民俗艺术馆刘馆长介绍,现代面塑的发祥地就是山东,代表人物是董风歧,尤其擅长人物像。“面塑的最高极限就是微塑,董风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一厘米高。”
山东胶东半岛蓬莱、即墨、烟台、权氏先祖原来是在云南打完仗后迁来海防的军户
通过地图查找,在胶东半岛的烟台、威海、青岛范围内,只找到三个村名以权字开头的村庄,一个是青岛平度的权家村,剩下两个都在烟台市的福山区,分别叫做权家和权家山。如今平度那个权家村,权姓已经相当少(零星几户);而福山的权家和权家山村,则仍有较多的权姓人。在平度和福山之外的其他县市区,关于权姓的记载也不多。
烟台福山的权家村和权家山村,都位于张格庄镇境内。根据《福山区地名志》记载,权家山建村较早,相传,明洪武年间,权、王二姓相继由“云南” 迁此建村,因村周围皆山,权姓人支兴旺,故名权家山。权家村的权姓为明中期从权家山析出。除了权家这一分支之外,权姓在相邻的文家村以及福山城关也有分布。
百度山东青岛市蓼兰镇权家村:明朝洪武二年(1370年),胶东半岛洪水泛滥,南海与北海连成一片,洪水过后,政府移民,权姓始祖权平南由云南迁来建村,取名权家村。
权平南,顾名思义,因征讨云南叛乱而改名。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也有很多的战士为了表示决心,改了名。
明朝初年,朝廷为了防御倭寇,认识到了“登莱濒海要地有三,而胶为最”(《灵山卫志》),于是在胶州湾两侧密集设置了大量的卫所,海湾以东有浮山所、鳌山卫,海湾以西,则有灵山卫,一东一西呈犄角之势,控遏胶州湾海防。
明代初期,青岛地区来自云南的移民数量较多。这些移民既不是云南土著汉人,更不是少数民族,而是受朱元璋派遣出征云南的汉族军士及其家属。
据《明史》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派傅友德、蓝玉、沐英统兵13万出征云南。洪武十五年平定云南全境,便命沐英率军镇守,设卫、所分置军士,设军屯实行屯垦,自此,许多从征军士便在云南安家落户。云南文山权氏始祖权起龙就是因此落户当地,但是不是所有的都就地落户了,陆陆续续的来了,也有呆了几年就移防到山东胶州半岛驻军屯垦,护卫海防的,这就是今天胶东权氏的来源。而征南的权氏先祖们,根据分支的信息判断,归根结底还是从山西大槐树迁到中原的移民,所以,也可以说是大槐树的迁民。
(一) 提及云南移民,由于史籍不载,源流无考,许多难解之谜不仅历代志书无载,在当代编修地方志书中亦未涉及。囿于习惯说法,许多人便把青岛地区的云南移民统统归到了山西省洪洞县那棵大槐树下。今青岛市所辖的5市7区中,几乎都有云南移民,所不同的是数量多寡而已。现据有关史料记载,即墨市的1000多个村庄中,约有225个是由云南省移民立村的。如段村镇单家疃之《单氏族谱》:“明永乐二年(1404年),单氏自云南凤仪县迁至段村东偏北立村。”凤仪县明代属大理府,设有洱海卫,清末时改为凤仪县,因该族谱修于清末年间,故用凤仪县之名。再如华山镇牛齐埠之李姓,于永乐二年从云南威宁州迁来立村,到清代该州已隶属贵州省,而其族谱修于清代,故其族籍记为贵州省大定府威宁县。胶州市的800多个自然村中,由云南移民建村的达112个。其中,建于洪武二年的16个村,显然与云南移民无关,因朱元璋派兵征云南是在洪武十五年,在此之前,云南由元朝所封的梁王和大理国统治,不可能向山东移民。其余的80多个村庄,大多为永乐年间来胶州屯垦的军户。胶南市的1104个自然村中,由云南移民建村的有349个。其中创建于洪武二年的51个村,肯定不是云南移民,其余近200个村庄,大多集中在滨海的几个乡镇。平度市的云南移民尚无法统计,仅知明初在这一带有大嵩卫、鳌山卫和浮山所设置的许多军屯,其大多集中在平度的南部和东部。黄岛区的143个自然村中,由云南移民建村的有23个。这些村庄的云南移民,大多与明初灵山卫设防有关。青岛市的市南、市北、四方和李沧4个区现有的或已撤销的村庄中,半数以上是由云南移民创建或是后来迁居至此的。如市南区的青岛村、会前村、田家村、辛家庄,市北区的杨家村、夹岭沟、埠西村,四方区阎家山的阎姓、香李村的李姓、湖岛村的王姓、沙岭庄的曹姓、保儿村的王姓和河西村的袁姓等,都是来自云南的移民。李沧区由云南移民建立的村庄达半数以上。
青岛境内的明代卫所城墙,以即墨雄崖所保存相对完整,其余大多已经难寻古迹,灵山卫现今也看不到多少要塞痕迹,唯独在部分地名当中,还能看出历史的尘埃。
(二) 云南移民在青岛地区分布的地域大多在沿海一带。如即墨东部沿海的金口镇、田横镇和温泉镇一带,胶南的王台镇、红石崖镇、灵山卫镇和隐珠镇一带。特别是环胶州湾沿岸,云南移民的村落更为稠密,大多靠防倭之卫、所。崂山区王哥庄靠近“鳌山卫”,这里有云南移民居住的村庄34处,占总村庄的三分之一。崂山区的中韩靠近“浮山备御千户所”,这里的40个村庄中,有30个是云南移民创建的。云南移民的祖籍已不可考,已查实者大多来自乌撒卫。“卫”是明代的军事单位,乌撒卫的治所在今贵州省威宁县。据《登州府志》附录中之《乌撒考》中记载:“明永乐二年,朝廷曾将乌撒卫的大批汉族军士和军户调往山东,他们从陆路到重庆,乘船渡三峡顺流而下,直抵江苏的扬州,然后转大运河北至淮阴,弃舟陆行,取道赣榆、诸城、胶州而达即墨各地。”所谓云南移民乘船来山东,即指此而言。城阳区肖家村之《肖氏族谱》中亦有类似记载。有些云南移民并不是直接到达青岛地区的,如城阳区流亭村之胡姓和白埠村之杜姓,皆从云南乌撒卫迁往青州,然后又从青州迁来。崂山区乌衣巷村的徐姓,是从云南昆山迁居上海徐家汇,后又北上至崂山老鸹巷立村的。城阳区古庙头村的云南移民是从诸城迁来的。
(三) 明代的云南移民,对青岛地区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功不可没,特别是军民并肩屯垦戍边、同仇敌忾、共守海防的事迹,书写了明代青岛历史上最闪光的一页。明初,倭寇7次入侵青岛,使青岛百姓苦不堪言。从洪武二十一年(1382年)起,青岛沿海设置卫、所后,军寨、墩堡星罗棋布,形成了固若金汤的海上长城,使倭寇不敢轻易来犯,纷纷窜往浙、闽沿海一带。城阳区小寨子村的张姓,是从云南乌撒卫迁来的,在其族谱中,记有张徽、张清兄弟二人分别在鳌山卫和浮山所任军职,分守海隅。即墨市留村镇大村之《邵氏族谱》中,也记有邵氏兄弟自云南乌撒卫来山东。由于明代云南移民的大量定居,使青岛地区的人口规模迅速扩大,据新编《即墨县志》记载,仅明代因建立卫、所和军屯而迁入的军户达7万余人。丰厚的人口资源不但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也为明清两代青岛地区的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青岛地区云南移民的祖辈都是跟随朱元璋起义的农民,他们的祖籍大多为安徽、江苏等地。这些移民带来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与青岛地区当地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风貌。青岛地区的某些方言、民俗与江淮地区极为相似,如咸菜在苏北称“盐渍”,而青岛地区的萝卜咸菜因是挂起来晾晒,所以称为“挂渍”(用方音读为“瓜荠”)。再如胶东的民间秧歌花鼓,颇有安徽凤阳花鼓的韵致。由于云南移民的特殊经历和处境,逐渐影响并形成了青岛地区敦厚、友善、睦邻、节俭的民风,并且铸就了青岛人讲义气、重友情的性格。
黄济显、李景智在《寻根追源即墨人》一文中称,从公元1127年到公元1368年这241年间,不仅即墨,整个山东地区人口锐减。明朝建立之后,即墨地区人口的减少主要牵扯三件事,一是靖难之役,二是永乐扫北,三是唐赛儿起义。
移民主要来自云南乌撒卫
朱元璋力主休养生息,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运动,山西成为重要的移民输出地。很多山东人的口头禅都是,“问我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而事实上,大多数即墨移民并非来自山西,而是云南。
据《即墨县地名志》记载,来自山西的移民仅有三个宗族,如王村镇坦村的张姓,据传,其祖先来自山西的蒲州。华镇梁家疃《田氏族谱》记载称:“田氏祖籍山西阳高,永乐二年,与董氏同时迁来此地立村。”黄济显、李景智在文中称,以上三姓均属于零散移民。
《即墨县志》副主编孙鹏在《明朝初期即墨移民初探》一文中称,明代初期,移民即墨的主流是来自云南的军户。鳌山卫镇有37个自然村是明洪武、永乐时建村的,其中23个村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明初建村数的62%。田横镇明初建村35个,其中25个村的族谱记载其先祖是从云南移民来的,占71%。
很多宗族的族谱也进行了记载,说是来自云南乌沙卫或是乌撒卫,这两处应为同一地方,因发音相似而混用。比如,金口镇南阡、古阡村的《金氏族谱》称,其先祖来自云南乌撒卫乐歌屯。而北阡村《房氏族谱》则称,其始祖来自乌沙卫之乐古屯 。“乐哥屯”和“乐古屯”应该也是同一地方。而四舍村的《武氏族谱》记载,他们的始祖来自于云南乌撒卫的银子桥。这些军户应该是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朝廷设立鳌山卫时,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入即墨的第一批移民。而如今即墨通济街道办事处的张家西城、窑头等村的张姓的始祖就这一年从云南乌撒卫调到鳌山卫或浮山所,来担任卫指挥使和百户的。
孙鹏称,另一批来自云南的军户是在明永乐初年(1403年),因为“靖难之役”后的军事调动而迁来即墨。比如,如牛齐埠的《董氏族谱》记载称:明朝永乐二年,始祖董志清由贵州大定府威宁州,迁居即墨牛齐埠。而威宁州的治所正是在乌撒城。如今华山镇小埠《李氏族谱》记载称:明朝永乐二年,由由小云南毕阳县(当为今之毕节县)东门里 ,迁居即墨北乡万华山前小埠疃。另外,店集镇青山西村的《邵氏族谱》记载称: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邵九公由云南从徐辉祖来援山东,留戍雄崖所,永乐二年邵课士携家来青山之前 。这里说的徐辉祖就是明朝的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儿子,这一记载正说明了迁徙是因为“靖难之役”。
据明朝万历年间的《即墨志》记载,万历初年,即墨县总户数为11231户,其中军户为6290户,占总户数的56%。岛城文史专家侯文程考证称,据有关史料记载,即墨市的1000多个村庄中 ,约有225个是由云南省移民立村的。这些军户并非少数民族,而是汉族士兵极其家属。他们很可能在云南娶了当地少数民族为妻并生子,也带来了当地的生活习惯。
学者张彩霞在《明初军户移民与即墨除夕祭祖习俗》一文中称,在即墨有关于“高祖公”和“高祖婆”的传说,说的是一场洪灾之后,人类灭绝,一对兄妹在仙人指点下结为夫妻,成为人类始祖。这一故事与云南地区瑶族等少数民族传说结构相同。而在过去,即墨人过年祭祖时,所供奉的就是“高祖公”和“高祖婆”。另外,当老人去世后,即墨人还流行说“人死了是回云南老家”,祷告亡灵时说“吃饱了,向西南走吧”。
判断是丹阳权氏被派驻云贵军屯的后代,与文山权氏始祖权起龙有关。
清朝中后期闯关东到东北的大多是基本是胶东半岛的分支,半岛山多田少。
个人搜集整理资料,仅供参考
从小年到年三十的年风俗大全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来由
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民间称为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灶”的话。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中雷即土神。另一说为门、井、户、灶、中雷;或说是行、井、户、灶、中雷)。祭灶时要设立神主,用丰盛的酒食作为祭品。要陈列鼎俎,设置笾豆,迎尸等等。带有很明显的原始拜物教的痕迹。
传说
灶君本人,早期有炎帝、祝融之说。后来又衍生出许多说法。中国道教兴盛之后,曾借《经说》之论,将灶神说成是一位女性老母。“管人住宅。十二时辰,善知人间之事。每月朔旦,记人造诸善恶及其功德,录其轻重,夜半奏上天曹,定其簿书”。后来就发展成了既有灶君爷爷,又有灶君奶奶之说。在不同的地区里,灶君夫妇又由不同的人选来充当,同时伴随着当地流行的民间传说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两个神仙。大神仙叫大年,小神仙叫小年。大年心眼好,爱惜人。每到五谷不长的寒冷季节,大年怕饿坏人,就把天上的白面撒下来让人们吃。小年虽说是大年的亲兄弟,心眼却坏透了。他用邪术把大年撒给人的白面变成雪籽,吃下去不治饿还冻坏肚子。等到把人们病倒了,他再变成巨齿獠牙的猛兽下来吃人。当他吃人吃饱了肚皮,就躺下睡觉,一觉能睡三百六十天,醒过来还吃人。人们虽说知道它三百六十天下来一回,可是藏到哪儿也躲不过去。只好烧香磕头,请求大年给作主。
大年正为白面变雪、人烟稀少的事胡猜乱想哩,一听人间祷告,才知道是小年作的恶。他气狠狠地去找小年,小年却满不在乎地说:“你行你的好,我吃我的人,碍你啥事啦”大年看他不讲理,气得抬手去打他。谁知小年心恶劲大,竟反手把大年打倒在地,还恶狠狠地说:“不念一母同胞,我连你也吃了!”
大年打不赢小年,只得亲自下凡对人们说:“小年生来怕雷怕火,等他再来了,你们用油松干柴烧青竹,围成圈子,点上火,人们坐在中间,它下来就吃不着人啦。”人们记住大年的话,小年下来时,干柴油松烧得青竹“砰啪”乱响,烈火烤人,急得它转圈磨牙没办法,只好空着肚子回去了。他知道这是大年的主意,就去打大年,大年没法,也跳到人们烧的火圈里。小年恨得咬牙切齿地说:“等我练好了火功,把你们吃个孩娃不留!”
日出日落,草青草黄。凶狠的小年三千五百九十九天没睡觉,终于练成了火功,再过一天又要下去糟践人啦。
大年呢,也早已作好了准备。他也是三千五百九十九天没睡觉,整天没明没夜地熬气力,练武艺,再过一天也要下山和小年大战一场,保护人类不受残害。
正好到三千六百天中午,大年小年在半空中迎头碰上。小年知道不除掉大年自己吃不安生,就动手打起来。大年毫不示弱,二人打得黄风滚滚,云雾遮天。这就是后来春天风多雾多的原因。
一口气打了三十二天,小年急了,张嘴要吞掉大年。大年急忙举起手心雷,谁知小年纵身一蹿躲到了高处。大年追着他往上打,他就一直往上蹿。这就是二月二打闷雷的原因。
大年又追了七十四天,看手心雷打不住他,就放手不打了。小年却认为哥哥的雷放完了,一翻身冲下来抓大年。大年闪身躲开,抬手从背后拉出一条雪白的长虫。只见那长虫口吐烈火,直冲小年烧去。不等小年躲避,大年又口吐轰天雷。小年闪身躲开,张口喷出一股黑水,虽浇不灭火,湿不了雷,可也保住了他自己。大年追,小年跑,震得天摇地动,大雨倾盆。这就是夏季扯闪打雷下暴雨的由来。
小年打累了,一头扎进海里睡去了,大年急忙放出太阳,催熟五谷,免得因为他和小年打仗叫人们挨饿。
小年一气歇了一百天,抖擞精神又来和大年打仗。大年二话不说,接手就打。这回小年学精了,先施出他练的冷气灭火功夫,一张嘴,阵阵冷风朝大年刮去。大年一哆嗦,急忙纵身往高处去。小年也急忙赶上去,撵得大年没处躲藏,就变成一个小石头落到地下。小年找不着大年,气得嗷嗷乱叫,驾着冰冷的狂风乱翻乱找,实在找不着,就下起漫天大雪,要冻死大年。其实,大年早已躲到了人们藏身的山洞里,人们给他生火烤,热饭吃。大年暖和透了,还要来松脂橡油,把身上抹了一层又一层,准备和小年决一死战。
又是到了三百六十天头上。小年预料大年被冻死了,就大吼一声冲下来要吃人。只见大年一滚,带着满身大火蹿到半空。等小年刚下到树梢上时,大年一头钻进小年嘴里,顺喉咙下到肚里,放火烧起来。疼得小年手扳树枝,两脚乱蹬。不一会儿,小年手一松,身子横到了树杈上。只见他的身子上热气腾腾,烧得只剩下了一张皮。大年和小年都死了。人们齐刷刷地跪在当院,哭着给大年磕头。并把装着大年身子的小年尸体永远挂在树上。往后,人们每隔三百六十天就在院里的树下给大年烧香,说大年是火神,有香火就有神通。能保佑世代平安。
后来。朝里的能人推出三百六十天是春夏秋冬四季一循环。这一循环起个啥名哩大家都说。大年为咱舍了命,咱永远也不能忘了这个大恩大德。够一个循环,就算过一年吧。人们还根据大年烧小年的办法,仿着小年剩下的那个空壳壳,做了一个又一个灯笼。每年过节就挂在树上,驱魔镇邪。
腊月二十四,除陈布新日。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在严冬腊月二十四“扫房”,开展全民对庭院内外进行彻底的大清理,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即是保护了民族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中华先民智慧和进步的标志。
关于扫房除尘的由来,民间流传着一个颇为诡异的'传说:古人认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个三尸神,他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人的行踪,形影不离。三尸神是个喜欢阿谀奉承,爱搬弄是非的家伙,经常在玉帝面前造谣生事,把民间描述的丑陋不堪。久而久之,在玉皇大帝的印象中,人间简直是个充满罪恶的肮脏世界。一次,三尸神密报,人间在诅咒天帝,想谋反天庭。玉皇大帝大怒,降旨迅速查明人间犯乱之事,凡怨忿诸神、亵渎神灵的人家,将其罪行书于屋檐下,并让蜘蛛张网遮掩。玉皇大帝又命王灵官于除夕之夜下界,凡遇着有记号的人家,满门斩杀,一个不留。三尸神见此计即将得逞,乘隙飞下凡界,不管青红皂白,恶狠狠地在每家的屋檐墙角做上记号,好让王灵官斩尽杀绝。正当三尸神在作恶之时,灶君发觉了他的行踪,大惊失色,急忙找来各家灶王爷商量对策。经过一番讨论,灶王爷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命令人们于腊月二十三送灶之日起,到除夕接灶前,每户人家必须把房屋打扫的干干净净,哪户不清洁,灶王爷就拒不进宅。于是大家遵照灶王爷升天前的嘱咐,清扫尘土,弹去蛛网,擦净门窗,把自家的宅院打扫的焕然一新。等到王灵官除夕奉旨下界查看时,发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灯火辉煌,人们团聚欢乐,人间美好无比。王灵官找不到表明劣迹的记号,心中十分奇怪,便赶回天上,将人间祥和安乐、祈求新年如意的情况禀告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听后大为震动,降旨拘押三尸神,下令掌嘴三百,永拘天牢。这次人间劫难多亏灶神搭救,才得幸免。为了感谢灶王爷为人间除难消灾、赐福张祥,避免灶王爷离开后再遭恶神算计,所以民间在送灶后的“腊月二十四”总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久而成为习。
另外,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前大扫除本身也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即把一切“穷鬼”、“晦气”统统扫出门,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从腊月二十五日到腊月二十八日,人们主要是为过年准备各种年货。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我国制作和食用豆腐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考证,豆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南宋朱熹在其《豆腐》诗中写道:“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南术,安坐获泉布。”并自注“世传豆腐本乃淮南王术”。明代李时珍亦认为“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20世纪5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密县打虎亭发掘了两座东汉晚期(公元2世纪左右)的墓葬,其墓中画像石中就有生产豆腐的场景。因此,豆腐起源的时间被确定为汉代。在民间,尤其是普通农民过年时买不起大鱼大肉,但豆腐物美价廉,容易制作,不管是招待客人还是自己食用都不错,所以都会在冬天做一锅。同时冬天天气寒冷,做出的豆腐也不易变质,便于保存。
当然有人会留一些豆腐渣在年节时吃,因为传说灶王爷上天汇报后,玉帝会派人到下界来访查,看一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爷所奏的那么好。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表示清苦,以瞒过玉皇的惩罚。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那么多粮食吃,同时也是农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当然富人来凑热闹吃豆腐渣,那恐怕就是忆苦思甜了。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早在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即便到了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都可以吃到肉,但腊月二十六置办点大肉也是许多人保留至今的老传统。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
年瑶称:“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是说这一天除了要宰杀自己家养的家禽,还要上店赶大集,集中采购。一般情况下,这是年前最后一个集,商家的任何商品都要尽可能在这一天卖完,否则就只能到来年正月初六以后了。所以 商家容易让价,大家容易买到便宜货,同时这是年前最后一个集,即使贵也得买,没有选择和拖延的余地。这一天主要买卖的是年节物品,如鞭炮 春联,神马 香烛 赠送小孩的各种玩具礼品 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礼品,总之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各地春节前 这天都十分红火热闹。
有的地方在腊月二十九也赶集,俗称懒汉集,破烂集。民谚称“二十九,天下有”,即二十九这一天天下到处都赶集,商家会抓住最后机会卖掉商品,买方可以买到较便宜的货,由于商家处理的都是货底子,所以叫破烂集。买方拖到今天还买东西,所以叫懒汉集。
由于民间传说,正月里不能剃头 ,剃头会死舅舅,因此一般都在腊月二十七之前剃头理发,俗谚称:“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所谓正月剃头死舅舅之说源于清代,满族入关以后,强迫汉人剃头留辫子,如果违抗就格杀勿论,并声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因此每当剃头时就会勾起汉人对明朝的“思旧”之情,久而久之,“思旧”讹传成“死舅”,才传成这种“正月剃头死舅舅”的怪异说法。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民谚称:“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这天主要有以下几项活动。
打年糕:年糕是黏米面或粟米面加大枣或豆蒸制的食品。为春节期间制作的糕就称之为“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愿。
蒸馍在山东地区来说主要指蒸饽饽,在胶东地区最为有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面点文化。巧妇俊女竞相献技,把面食做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成了比美比巧的活动。像许多巧手的妇女,在饽饽上做成各种面塑,有花卉、龙凤、雀蝶等。出锅后,再用各种颜料染得五颜六色,特别的喜庆。有的还做面猪头,面鱼 神虫 放入粮仓上供。也有用枣做成枣饽饽,用以供奉祖先。这些用来祭祀的面点食品,不仅选料精细讲究,造型优美,以表达虔诚和尊敬,即是人们追求艺术享受的心理反应,也是迎接新年的一种喜庆心理写照。
做饽饽时有很多讲究,即这一天不能随便乱串门,尤其饽饽上锅蒸的时候,若是串门不小心碰上要赶紧给人家的灶塘里添些柴(财),以让锅里的饽饽发的更好。揭开锅盖若是饽饽蒸裂了一定要说“今年一定发,饽饽都笑了”。
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对联、窗花和各种神码。这一天人们要在清洗一新的门窗,炕头,廊柱,甚至日用品上贴上对联、 窗花以及“抬头见喜”、“福”等吉庆吉言和各种年画,挂起红灯笼,同时还要贴上天地、土地、财神、门神等各种祭祀的神码,把家里家外装扮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到处充满喜气和春意。
春节为什么要贴福字福的含义是什么首先,福字是会意字,古代的意思就是一人有其田,不愁吃和穿。也就是说,首先物质生活需要解决了才算有福。其次民间盛传的“五福”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老而善终谓之考)。《说文·示部》说:“福,佑也。”说明福字有保佑的意思。
为了讨得“福到了”的口彩,人们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并希望过往行人见了念叨几句“福到了、福到了”,以图吉利。倒贴福字在中国有两个传说,一是朱元璋当年使用倒福字作暗记,准备杀死哪些背后议论皇帝的人,马皇后知道后让全城百姓都贴一个倒福字,朱元璋无法,只好取消杀人的命令。为了纪念马皇后,每逢春节,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以求新年吉利。二是据说一年春节前夕,清朝恭王府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挖空心思,在恭亲王最宠爱的妃子“福晋”的名字上做文章。于是,他请人写了很多福字,叫仆人贴在王府一些平日王爷和福晋最容易看到的地方。可偏偏有一个粗心的仆人在忙乱中竟把福字贴倒了。王爷和福晋大怒,欲惩罚这个粗心的仆人,大管家害怕连累自己,连忙跪拜说:“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到(倒)了,此乃祥瑞之兆”。王爷和福晋顿时转怒为喜。后来人们都仿效,春节倒贴大大小小的福字,以祈求新年有福运
春节期间有的家庭为了增添春节的喜庆气氛,还要在窗户上贴上五彩缤纷的窗花。我国的剪纸艺术据说来源于唐代的剪纸招魂的风俗,如果有人在路上遭受惊吓生病,可用剪纸召回其丢失的灵魂。杜甫《彭衙行》中写道:“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描写的就是这种剪纸招魂的风俗。但现在窗花主要是为了节日的喜庆气氛。窗花以其夸张的手法,独特的造型,鲜艳的色彩,通过人民喜爱的形象,把心中美好的愿望表现的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的五彩缤纷、喜气洋洋。
春节期间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桃符”。《山海经》 、《风俗通》等古籍都有与之相关的记载。据说东海之中有一座风景美丽的度朔山,山上有一棵巨大无比的桃树,盘曲方圆有三千多里,这棵桃树的东北枝叫东北鬼门,是万鬼出入的地方,桃树上住着两位神仙兄弟,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两位神仙是万鬼的统帅,如果有害人之鬼,就用草绳捆起来喂老虎。
皇帝根据这个故事创制了大傩驱鬼仪式,在门前树立桃人,并把神荼,郁垒手拿苇索的形象和虎的形象画于门上,用以驱鬼辟邪。同时人们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到汉代,已将门神 “神荼”、“郁垒”人格化了,因此出现了在桃木上刻画神荼、郁垒的形象。或干脆把桃木刻成人形挂在门上辟邪,这是门神的雏形也是春联的雏形。唐朝也非常盛行春节时在门上挂桃符,以驱鬼驱邪。
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源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孟昶因为大臣们新年题词不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幅春联。孟昶的题词改变传说中桃符的内容和性质,使桃符由原来驱鬼的桃木牌变成表达某种思想的特殊文体——联语,这是我国最早的一对题在桃符上的联语,(这时还不叫春联),但从此以后,除夕于门户挂题写联语的桃符却盛行起来。
王安石《元日》诗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户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宋朝挂题写联语的桃符已非常盛行。
春联的正式命名并改用红纸书写开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璋酷爱对联,有一年除夕,朱元璋下令不论公卿士家还是寻常百姓,门上必须张贴一幅用红纸书写的春联,称为“万年红”。因为“红”与“朱”同意,意味着朱姓子孙永远统治天下。正月初一,明太祖微服出巡,看见金陵大街小巷红彤彤的一片,交相辉映的春联让人目不暇接,感觉十分高兴。但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竟然没有贴春联,便派人去查问究竟。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屠户,自己目不识丁,别人又不愿意为他写春联。于是朱元璋当即挥毫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这户人家。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大力提倡,用红纸书写的春联才开始兴盛起来。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清朝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春联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春联的意蕴也逐渐由驱鬼辟邪转化为春节喜庆娱乐的一种载体。尽管春联已产生多年,历经世代的变迁。但直到今天,春联仍以其雅致的韵味,喜庆的情趣和富有文字智慧的特色,作为年节喜庆表达和渲染文字的符号成为年节节俗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春联凝结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展示民族追求,凸显民族价值,必将承载并焕发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融合今人对未来的美好祝福而长存人间,永远散发着诱人的馨香。
门神早在先秦就已产生,汉代为神荼,郁垒。到了唐代,由于秦叔宝和尉迟敬德曾经为唐太宗守护宫殿,唐太宗觉得二人辛苦,绘二人画像悬于门上,出现了以秦琼 敬德为门神的习俗。随着钟馗传说的完善,后来也有以能打鬼的钟馗为门神的。精美的春联和各种门神不仅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的祈盼和驱除邪恶的信念,也是一种艺术欣赏和享受。由大量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而演化的年画和窗花,即是渲染节日气氛所需,也是节日期间茶余饭后家长们借图释意对子孙们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教育的题材。
从这一天开始,家庭主妇也开始在每餐前给神袛上香举供,表达对神灵的尊敬和对来年的祈盼。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中国农历有大小月之分,所谓大月是三十日 ,小月只有二十九日。所以遇到腊月为小月,二十九这一天就是这一年最后一天。那么腊月二十九就是除夕了,即使不是小月,次日就是除夕,所以过年的各种准备活动都要在这天进行完。在整个年节中,二十九这天可以说是最忙碌的一天,除了筹备年节中的各种衣食祭品,还有一项极其重要的活动“上坟请祖”。所以年瑶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对于祖先的崇拜,在我国由来已久。事死如生不仅是孝道的重要标志,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因此每逢节庆,都要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春节是大节,上坟请祖仪式也就格外庄重和重要。上坟请祖的时间,大多数地区在二十九日清晨请祖,少数地区在除夕日下午到黄昏时请祖。
早在汉代,我国的祭祖活动,已经是春节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活动。在我国历史上,有祠堂的大户,年终祭祖就要在祠堂中进行,而没有祠堂的普通人家,则需上坟请祖。但不管是大户小户,穷户富户,上坟请祖都是一项很庄重严肃的活动。按照程序,请祖前要先把写有历代去世先人的家谱在正房偏墙上挂好,备好祖案和香炉、油灯、长线、纸表、供品、鞭炮等才开始请祖。早饭后到祖坟各个坟头烧纸,一边烧纸一边念叨“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喽”。烧完纸便起身回家,到大门前再烧纸表,鸣放鞭炮,面向大门叩头,并念叨“爷爷奶奶回家过年喽 请门神让路”,然后迈步进门,点燃明烛,彻夜不熄。进了大门以后,在门口横放一根木棍,叫做“拦门棍”,最好是桃木的,以示拦住凶神恶鬼不准进门。待到正月初二晚饭后(有的地区为初二下午),持族谱送祖至村外,将香纸焚化,然后将族谱收起,名为“送年”。
自今日开始,家中每顿饭前都要用最好的食物和菜肴先供奉各位神灵和先祖灵位,然后全家人才能食用。其意表示对祖先的尊敬和不忘先辈传衍抚育之恩。
三十晚上,熬一宿
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除夕对于所有华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一家人要在一起吃一顿热热闹闹的团圆饭,这就是过年回家的意义,与家人在一起便是最大的幸福。除夕这天的风俗习惯有很多,各家各户也有区别。
;那是家谱的一种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内容单一。魏晋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家谱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第三部分是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份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份,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全国各地都有许多很有凤趣的习俗和传说,青岛地区也不例外。
农历的腊月三十,各家就把过年的一切准备好了。室内、庭院打扫得干干净净,窗上贴上窗花,门媚挂上挂笺(过门钱),炕头贴上年画,院门、屋门、粮囤、箱相等处贴上春联和“福”字。一派吉祥欢快的节日气氛。 旧时,各家还要在院里搭“天地棚”,供“天地神”。在甬路上铺谷草,说是为已故祖先来家过年喂马用的,大门口内要挡上木棍,供祖先拴马,现在这些习俗多已废弃。
>接年
莱西称“请神”。即在除夕日落前,由家中男性青少年提着马(纸吊儿)到坟莹或村外,接已故祖先回家过年。焚香烧纸后,口喊:“爷爷、妈妈(奶奶)回家过年了!”然后回家,算是对祖先尽了 孝。接年之后,直到初二夜里便不能扫地了,扫地意味着对祖先不恭,也会扫走财运。现在,有些农村此风俗还在流行。
>守岁
接年后,人们便开始守岁了。
守岁是春节最热闹的时候,屋内灯光通明,一家人欢聚一堂,喝团圆酒,吃年夜饭,男女老少,尽情欢乐。年夜饭中,鱼是不能少的,取“连年有余”之意,但没有鳞的鱼不能上席。驴肉、马肉、兔子肉等所谓“杂乱肉”也不能上席。
年夜饭中饺子是主要的,饺子馅里要放上花生、枣、栗子、硬币、糖果、年糕等,谁吃到这些东西就要说上一句有关的吉庆话,如吃到一块糖则是“有甜头”,吃到一枚硬币便意味着“有钱花”。
守岁时禁忌最多,说话做事都要十分谨慎。“破”、“坏”、“散”、“死”、“赔”、“病”、“输”、“痛”等下吉利字眼都不能出口,不能骂人,不能打骂孩子。饺子破皮了,要说“挣”了,蒜要叫“义和菜”,打碎了器具,要赶快说一声“岁岁(碎碎)平安”或“越打越发”。胶州民间过年,打碎了碗碟,要将碎片扔到井里,路上遇到任何人都不能说话,这样才可以消灾免难。所以民间就有了“大年五更死了个驴,下好也说好”的俗语。 守岁要守到新旧年交接的时刻,也就是俗话说的“大年五更”。这时还要祭天地、敬祖先、吃滑扎(饺子)、放鞭炮,至此,就算是辞别了旧岁,迎来了新春。
近几年,在青岛市区,守岁习俗已淡化,除全家欢聚一起喝团圆酒、吃团圆饭以外,最主要的活动就是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了。
>拜年
辞了旧岁,接着给长辈拜年。先从自己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拜起,叫“家拜”。再出门给本家中的长者拜年(一般属未出五服者),叫“近拜”。长辈要拿出钱来分给未成年的孩子们,叫“压压腰”,城市习惯叫“压岁钱”。大年初一给家族中长辈拜年,称“元拜”。有时,还由本族长者率领到外姓家拜年或互相集体拜年,以加深感情,叫“团拜”。
>送年
正月初二日落以后(有的在深夜),各家各户相继来到村头或墓地,点燃蜡烛、香纸、鞭炮,向祖圭叩拜,送祖先回茔,表示大年已过,此情现在农村某些地区仍有流行。
>走亲
走亲是春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平日走亲叫“出门”,正月走亲叫“出正月门”走亲的顺序各地下尽相同,一般都是初二开始·未结婚的外甥代表父母到外祖父家拜年,因为出嫁的女儿在初二未“送年”前是不能口娘家的。即墨、崂山和青岛市区多在初三到岳父母家拜年,叫做“走丈人家”。初五不能去,说是“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莱西走亲则是“初一初二看姑姑,初三初四看丈母”,叫做“先看姑,后看舅,丈人丈母在后头”。新女婿到岳父母家特别受款待。农村规矩一般是住若干天,本家亲友轮流请客,叫做喝“轮缸酒”。
走亲时都要带礼物。旧时,农村贫困,走亲的人一般是挎着篓子,里面装上饽饽(馒头)、馃子(油炸的面鱼)。主人收到后要留下一点,再换上几样物品,叫“压着篓”。不能把礼品全留下,留下是表示断亲或绝交,这样,走一个正月的亲,一份礼物也就够了。前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走亲时多携带点心、罐头;近年来,则多半是名酒和滋补品了。
正月的节令很多,从正月初一到十五,几乎天天都有,如初五“五马日”、初六“人节”、初八“转八日”(谷节)、初十“石王生日”、十一“庄稼生日”等。这些节令都有民俗活动和禁忌,还伴以相应的节日食品。所以胶州、胶南等地就有“正月里节令多,活活喜煞馋者婆”的俗语。
>请狗
正月初一,即墨有“请狗”的习俗。这天早晨,各家把用五谷杂粮做成的各类食品摆在院内供狗食用。“请狗”来源于一个有趣的神话故事。传说原来人间的麦而是从根部长到顶的,人们收的麦子堆成山,就不知道爱惜粮食了。可天上粮仓里的麦子却越来越少,王皇大帝差天神到人间察访。天神化作一个要饭的走州串县,发现到处是霉烂的麦子,一些顽童竟坐在一张大饼上玩耍。天神回禀了玉皇大帝,王皇大帝大怒,吩咐将麦子全部收回,多亏仙狗盗出一粒麦种,才使人间有了饭吃。后来仙狗被贬下凡界变作人间的狗。人们为了感谢狗的恩情,每年大年初一都要请狗吃顿好饭。 >送神节
旧说除夕日接进家门的各路神灵都要在正月初二三更夜被送回各自的神位,于是,胶州一带定正月初三为“送神节”,为众神归位。这一天,各家饭菜都很丰盛,大吃大喝一天,从各户供奉的1200尊神纸像看,众神共1200位,在旧时真不知道如何安排那么多的神灵。
>龙王生日
传说正月初四为龙王生日。龙王是管水的最高神灵,人若冒犯了它,轻则大旱3年,颗粒不收,重则连发洪水,吞噬人们的生命财产。为了不惊动龙王,胶州、胶南等地正月初一到初三禁忌到井里取水,正月初四取第一桶水时要先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祭奠龙王。如今,许多农村都用上了自来水,人们也不再到井边祭祀了。
>轮七日
民间将正月初七、十七、二十七分别称为“小轮七日”、“中轮七日”、“老轮七日”。这几日早起观天象来预测人体健康,如初七早晨晴空无云则可保少儿一年无恙,也叫“收小人”,而十六日主壮年,二十六日主老年。这些并无科学依据的习俗,至今仍在一些老年人头脑中残存,如二十七七日晨阴云密布、狂风大作,便会给他们增加心理负担,于健康不利。
>麦子主日
在山东鲁南等地区
写个山东济宁邹城的春节习俗
本文2023-12-07 10:46: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37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