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天还是放牛娃的刘盆子,为何第二天就当了皇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7浏览:1收藏

头天还是放牛娃的刘盆子,为何第二天就当了皇上?,第1张

因为刘盆子的身世不是简单的放牛娃这么简单,他有皇室血统和背景。而且在唐宋时期,要求宗室实行降爵制,几代之后的子孙有能力的能当官,没有能力的只能当平民。

汉代宗室为了弘扬恩典而执行诏令,世世代代都成了和普通人一样的人。刘发的后代,汉法景帝的儿子,来到了他父亲的刘钦那一代,他只在济阳县生活只是个小官吏。刘秀只能靠种植生活。如果不是西汉王朝的衰落,刘秀本来就能是农民,或者说是平庸一生。

刘盆子是刘邦的子孙刘章的后代,祖父刘邦之后,他只是一个牧民。唐宋皇族通过世系等级,几代人之后,他们就和平民一样。他们有本事的可以当官,没本事的只能是一个平民自力更生。比如唐太宗五孙李宙因政绩突出,入伍之初只能是一个初级军官,最后却也只能能当上刺史。李承乾亲王的后代李再义只能从一个小战士做起,李宗闵是李渊的儿子滕王的后代,因为家境贫寒,成了老百姓。由于求知欲强,最终通过科举当上了官吏。

而那些住的比较偏远、没有价值、没有权利的宗亲,过着平民一样的生活。此外,李隆基还修建了16座皇宫,以容纳帝国的宗室,但只能控制近距离,远地成本与平民一样。宋朝的宗室也实行这种政策。

但是朱元璋对所以朝臣的待遇最低,但是对宗室的待遇最高。他的后代享有一切特权。由于他给予皇室更高的经济优先权。有些朝代的宗族几乎成了土豪劣绅,为了自己的特权,甚至为了地方官吏,欺负百姓杀人,比如朱华奎因为一己私欲杀了当时的一为地方官员,如果按照汉代的制度,朱华奎的家族已经成为一个普通人,但由于朱元璋的制度,朱华奎仍然可以享有特权,因为朱元璋的政策把明朝宗族变成了最辛福的王朝,但这也成了人民的苦难。

首先注意到抚顺地区可能存在刘邦后人这一课题的是一位对抚顺地方史颇有研究的高其昌老先生,他目前受聘于抚顺市高湾开发区管委会,专门研究高湾地区历史。

高其昌在高湾生活多年,熟知高湾地区有一大泗水村和一小泗水村,同时还有汉代长城遗址。众所周知,泗水之所以著名,是因为在泗水河边出现了一位著名的人物——汉高祖刘邦,而东北地区的地名形成普遍为近现代,像这样的地名很少见。

在进一步调查中,高其昌发现,大泗水和小泗水的地名形成与当地的汉代长城建成几乎在同一时间,这引起了高其昌的巨大兴趣,他怀疑这里面存在着某种联系。

就这样,经过高其昌的不懈努力,在查阅了大量典籍之后,1900多年前的一段历史终于得以向后人展示。

据高其昌老先生介绍,公元115年,汉安帝刘祜之孙刘宗和刘元作为钦差,被派遣到辽东地区督修长城,同时也代表汉政权抵御少数民族的入侵。当时的刘宗和刘元所驻地点就在现在的抚顺市高湾开发区附近,刘宗和刘元到任不久,汉顺帝刘保即位。而长城完工后,由于某种原因,汉顺帝刘保并没有召回刘宗、刘元,而是任其在辽东高湾地区赋闲居住。

当时,陪同刘氏兄弟来到辽东的一位大臣姓高,为兄弟俩选择了一处行宫,地点就在高湾附近,而兄弟俩把自己居住的地点分别命名为大泗水和小泗水,以纪念汉高祖刘邦。

直到今天,刘氏兄弟的后人还在高湾附近居住,并聚居在一个地点,名为刘家沟。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加上历次战争的破坏,这个村子居民的家谱已经无法找到,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能回忆起曾听过典籍中记载的这个故事。

前不久,高其昌曾和有关人员带着相关资料来到江苏沛县,参观了当地的泗水亭,并与当地的刘邦研究人员进行了交流。从他们口中,进一步证实,汉代的确派遣过几名皇族成员来到东北。

目前,高湾刘家沟的居民已经在刘家沟附近树立了一块纪念泗水亭碑,以纪念跨越千里来到东北的先人。

据日本有关资料记载:汉献帝刘协被废黜之后,居于山阳邑(今河南焦作市东),称为“山阳公”。经几代,至其玄孙阿知,正值中国处于西晋王朝统治之时。有一日阿知召集旧臣商议:“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知日本境内较中国安定,决定率其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阿知于西晋太康十年(公元289 年)率其子都贺、舅舆德及族人刘国鼎等2040人离开中国,飘洋过海,“经几多之艰难”终于到达日本。于日本应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来到日本。阿知王到达日本后,被日本天皇赐号东汉使主,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在今天日本的奈良县桧前村和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现在都有"阿知宫",是后人祭祀阿知王的场所。

00上岸后,阿知等最初可能居住于今日本的奈良县,后迁至冈山县。在今日奈良县的桧前村,仍建有“阿知宫”,在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现也存有“阿知宫”,这两座“宫”虽为后人所建,但在郁郁苍苍的丛林之中,显出其古朴风格,反映了对祖先的追忆,如今皆为当地的神社。

00阿知一族在日本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原田家族。原田家族的族名与平定一次日本国内叛乱有关。940年,刘秀第45代孙春实在平叛中立了大功,立功后在九州原田筑城,其后裔便一直生活在这里。1131年,这支刘氏后裔正式以原田为姓,直到今日。原田家族的成员明确宣布自己是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的后裔,并一代一代地记人族谱之中。

00原田家族在日本很受人们尊敬,日本史称阿知为 "使主"。或 "东汉使主",称其子都贺为 "都贺王"。原田家族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先,1988年原田先生还特意率其家人专程从日本来中国为其祖先刘邦、刘彻祭陵。

00日本史书上将其尊为“使主”或“东汉使王”称其子都贺为“都贺王”,反映了人们对阿知家族的厚爱。此后,这支家族就在日本生息繁衍,扎根于这块美丽的地方。更有意思的是:日本的原田家族始终未忘记祖先,去年原田先生还特意率其家人专程从日本来到中国,为其先祖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祭陵,以示对祖先的缅怀和表达日、中友好之情。

00据日本史籍记载,刘姓最早到达日本是两汉时期。当时,中国与日本有使节往来,东汉初,日本还派使节到中国朝见,汉朝光武皇帝刘秀就曾赐给日本天皇"汉倭奴国王"的金印。这个时候开始,就有一部分汉朝皇室成员因出使、避难等原因开始渡海来到日本。

00历史上最有名的刘氏开拓日本人物,是今天日本原田、高桥、大藏等家族的共同祖先阿知王。阿知(也写作阿智)王,又称阿知使主,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玄孙。

00据记载,当年随阿知王来日本的,还有段姓、郭姓、李氏、多姓、皂姓、朱姓、高姓等7个姓。阿知来日本后,又奏请日本天皇,派遣使都前往高丽、百济、新罗等国,将许多流落在这些地方的同乡族人招来日本。因人多地狭,日本天皇政府又将他们分置各地。

00日本大化《新撰姓氏录》记载,阿知使主的儿子刘贺都,后被日本雄略天皇赐姓为直,子孙因此以直为姓。他的儿子山木直,是兄腹祖也,本名山猪;次志努直(一名成努直),是中腹祖也;次尔波伎直,是弟腹祖也。其中,山木直又是日本民忌坟、桧原宿祢等25个姓氏的共同祖先。尔波伎直则是山口宿祢等8个日本姓氏的共同祖先。志努直的后裔后来也衍生出数十个日本姓氏。

00《新撰姓氏录》还记载有如下出自刘姓的日本姓氏:

文宿弥氏,出自汉高皇帝之后鸾王。

文忌寸氏,与文宿弥氏同祖,是宇乐古首之后。

武生宿弥氏,与文宿弥同祖,是王仁孙阿浪古首之后。

伊吉连氏,出自长安人刘家扬雍。

本津忌寸氏,后汉灵帝3世孙阿智使主之后。

常宗忌寸氏,出自后汉献帝四世孙山阳公。

丹波史氏,后汉灵帝8世孙孝日王之后。

桑原村主氏,出自汉高祖7世孙万德使主。

下村主氏,出自后汉光武帝7世孙慎近王。

坂上大宿弥氏,出自后汉灵帝之子延王。

桧原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是都贺直孙贺提直之后。

内藏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东人直之后。

册品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黄直之后。

平田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5世孙色夫直之后。

佐太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3世孙兔子直之后。

谷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宇志直之后。

亩火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3世孙大父直之后。

樱井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东人直之后。

高村宿弥氏,出自鲁恭王刘馀之后青州刺史刘琮。

台忌寸氏,为汉孝献帝之子白龙王之后。

桧前村主,出自汉高祖庶长子齐王刘肥。

若江造氏,出自后汉灵帝苗裔奈率张安力。

桑原直氏,与桑原村主同祖,都是汉高祖7世孙万得使主之后。

真神宿弥氏,出自汉福德王。

丰冈连氏,出自汉祖苗裔伊须久牟治使主。

下日佐氏,出自汉高祖庶长子齐王刘肥之后。

火抚直氏,为后汉灵帝4世孙阿知使主之后。

河内忌寸氏,汉孝献帝之子鲁国白龙王之后。

志贺忌寸氏,出自后汉孝献帝之后。

台直氏,出自汉释吉王之后。

八户史氏,出自后汉光武帝孙章帝之后。

高安造氏,与八户氏同祖,为尽达王之后。

春井连氏,与下村主同祖,后汉光武帝7世孙慎近王之后。

河内造氏,与春井连氏同祖,慎近王之后。

武丘史氏,与春井连氏同祖,慎近王之后。

广原忌寸氏,出自孝献帝之子孝德王之后。

池边直氏,阿知王之后。

火抗直氏,阿知王之后。

栗栖直氏,阿知王之后。

凡人中家氏,与山代忌寸氏同祖,白龙王之后。

志贺穴太村主氏,后汉孝献帝之子美波夜王之后。

尾津直氏,汉高祖5世孙大水命之后。

00作为汉朝皇族的刘氏移民日本一事,在日本史书《日本书记》、《古语拾遗》、《续日本纪》上都有记载,因此应属历史事实。(当然,在部分日本史学家中,对此事还存在着较大的怀疑。)这部分刘姓族人拓殖日本后,大都没有继续使用"刘"的姓徽,而是完全融入了日本的大和民族,衍变成新的日本姓氏。他们移民日本,带去了当时中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极大的促进了日本文明的发展。因此,他们以其固有的文化素质,很快成为日本社会中地位尊高的新贵族。如阿知使主的儿子刘都贺就将当时中国的纺织技术传入日本,他因此被称为都贺王。特别是到日本朱雀天皇时代(公元930--946年),阿知王后裔、汉高祖刘邦的第45代孙大藏春实(此据日本原田家谱,而日本高桥家谱则说春实是刘邦第39代孙,两者谁是谁非,尚待考证)官任征西将军,为平定当时日本发生的"天庆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朱雀天皇天庆三年(公元940年)五月初三受到天皇的巨大嘉奖和赏赐,被赏赐锦御旗、皇族纹章、军配。当此之时,这支刘氏皇族后裔"恩宠伟大,威势极盛"。 自从大藏春实之后,大藏家族一直任长门守、太宰大监等显要职务。

00 当年刘阿知归化日本后,被赐姓为"东汉使主"。到仁德天皇六十年(公元372年)四月八日,阿知的后裔被赐姓"坂上",再到雄略天皇十六年(公元471年)十月初一,阿知的后裔又改赐姓为"大藏"。

00 大藏春实因功被封为征西将军后,曾在日本九州原田筑城。此后,他的后裔就世代居住在原田城。到日本天承元年(1131年),这支居住在原田的刘氏后裔正式以原田为姓,形成今天日本社会中的著名姓氏--原田。

00到今天,原田家族已传衍到刘邦的第93代。这支源出中国刘姓的日本原田家族,在日本九州福冈市建立了汉太公庙。他们至今保存着代代相传的族谱,注明自己的刘邦的后裔,而且按照传统的礼节到太公庙对刘邦等刘姓远祖进行定期祭祀。

00 据刘邦第71代孙、日本高桥通泰先生提供的《岛田高桥家系图》记载,这支加入日本大和民族的刘姓后裔,传到大藏春实的第9代孙大藏种直,生有5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别形成5个新的姓氏:太郎大藏赖种,移居高桥城,以高桥为氏,后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桥氏;次郎大藏幸种,移居江上城,以江上为氏,后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三郎大藏种雄,以秋月为氏,是为大藏秋月之祖;四郎大藏种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为氏,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五郎大藏种景,以波多江为氏,成为大藏波多江氏的开姓始祖。到今天,由中国刘姓繁衍而成的日本高桥氏,已传到刘邦的第73代。

00 附:日本大藏高桥氏岛田高桥家族世系表:

00汉献帝刘协→石秋王→阿智王(阿知使主)→阿多倍(高尊王)→山本直→高市大领→桧前领主→家主→泉→横佩→岩三→村主→大藏春实→大藏种光→大藏种材→大藏种资→大藏种连→大藏种持→大藏种茂→大藏种忠→大藏种直→高桥赖种→高桥泰种→高桥时种→高桥经种→高桥祐种→高桥光种→高桥义种→高桥持种→高桥教种→高桥政种→高桥长种→高桥鉴种→高桥统种→高桥统昌→高桥义种→高桥义宗→高桥昌行→高桥胜昌→高桥昌德→高桥元治→高桥元胜→高桥富昌→高桥昌治→高桥晃→高桥章仁、高桥正尚、高桥通泰、高桥正刚(生于1932年)。

00日本刘姓成员除上述完全融入大和民族并改为新的日本姓氏都外,还有一部分则继续保持着"刘"这个姓氏血缘徽标,成为真正的日本刘姓。这一部分日本刘姓,主要是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国门打开后因留学、经商、做工、避难等原因移民到日本的华人华侨中的刘姓成员。这些刘姓成员,有的已经加入日本国籍、有的还保留有中国国籍,他们大都还保留有比较浓厚的中国文化传统。

汉朝历史顺序:西汉---王莽篡政---宗室自立---东汉。

1、西汉皇帝按年代排列: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大帝,      刘煓,前281-前197,太上皇刘太公,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之父,不算皇帝。

高皇帝,   刘邦,前202——前195 

孝惠皇帝,刘盈,前195——前188 

少帝,      刘恭,前188——前184 

少帝,       刘弘,前184——前180 

孝文皇帝,刘恒 ,前180——前157 

孝景皇帝,刘启,前157——前141 

孝武皇帝,刘彻,前141——前87 

孝昭皇帝,刘弗陵,前87——前74 

废帝,      刘贺,前74 ,在位27天 。

孝宣皇帝,刘询,前74——前49 

孝元皇帝,刘奭,前49——前33 

孝成皇帝,刘骜,前33——前7 

孝哀皇帝,刘欣,前7——前1 

孝平皇帝,刘衎,前1——6 

公元6年,王莽自称假皇帝、摄政,公元9年,自立为帝,国号“新”,至公元23年。

2、宗室自立:

姓名      在位时间

刘玄      23——25     汉景帝刘启之子长沙定王刘发之后,光武帝族兄

刘圣      23               汉景帝刘启后裔

王昌      24               自称汉成帝之子刘子舆

刘永      25——27     梁孝王刘武八世孙,梁王刘立之子,玄汉梁王

刘盆子   25——27     齐悼惠王刘肥次子,城阳景王刘章之后,式侯刘萌之子

卢芳      25——37     假称汉武帝曾孙刘文伯

3、西汉皇帝按年代排列:

谥号             姓名     在位时间

光武皇帝,   刘秀,  25——57

孝明皇帝,   刘庄,  57——75 

孝章皇帝,   刘炟,   75——88

孝和皇帝,   刘肇,   88——106 

孝殇皇帝,   刘隆,   106 ,在位220天

孝安皇帝,   刘祜,   106——125 

少帝 ,         刘懿,   125, 在位206天 

孝顺皇帝,   刘保,   125——144 

孝冲皇帝,   刘炳,   144——145

孝质皇帝,   刘缵,   145——146

孝桓皇帝,   刘志,   146——168 

孝灵皇帝,   刘宏,   168——189 

少帝,          刘辩,   189 ,在位136天 

孝献皇帝(魏明帝曹叡谥)或孝愍皇帝(昭烈帝刘备谥),刘协,189——220。

扩展资料

严格说蜀汉和汉赵已不属于汉代。

蜀汉:刘备与刘禅,时间221----263。

汉赵:刘渊 ,刘和 , 刘聪, 刘粲, 刘曜 ,时间304----329。

参考资料:

:汉朝君主

有的,汉献帝的后裔。最近还来过中国祭祖。

====================================================

据日本《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即原田族谱)记载,汉献帝刘协被废黜之后,称为山阳公。他有一个玄孙刘阿知,第四世山阳公刘秋的兄弟辈,于刘秋袭爵为山阳公时,见当时天下混乱之象已生,遂于是年五月初一召集家臣商议对策。

刘阿知说“我久在此地,恐有覆灭之祸,闻东国于日本,有圣天子”,遂决定率家族东渡,前往日本避难。这样,刘阿知便率领他的儿子刘都贺、舅舅赵与德和族人刘国鼎、刘涛子、刘鹤明、刘信子等男女共2040人,离开中国本土,飘洋过海,几经艰难,于日本应神天皇二十九年九月五日到达日本,成为刘姓在日本的始祖,并被后世尊称为“阿知王”。

阿知王到达日本后,被日本天皇赐号东汉使主,奉命定居于大和国高市郡桧前村。在今天日本的奈良县桧前村和冈山县仓敷市妙见山顶。

当年随阿知王来日本的,还有段姓、郭姓、李氏、多姓、皂姓、朱姓、高姓等7个姓。阿知来日本后,又奏请日本天皇,派遣使都前往高丽、百济、新罗等国,将许多流落在这些地方的同乡族人招来日本。因人多地狭,日本天皇政府又将他们分置各地。

刘阿知一族在日本繁衍生息,逐渐形成了一个大家族-原田家族。

到今天,原田家族已传衍到刘邦的第93代。这支源出中国刘姓的日本原田家族,在日本九州福冈市建立了汉太公庙。他们至今保存着代代相传的族谱,注明自己的刘邦的后裔,而且按照传统的礼节到太公庙对刘邦等刘姓远祖进行定期祭祀。日本的原田家族始终未忘记祖先,去年原田先生还特意率其家人专程从日本来到中国,为其先祖汉高祖刘邦和汉武帝刘彻祭陵,以示对祖先的缅怀和表达日、中友好之情。

  

据刘邦第71代孙、日本高桥通泰先生提供的《岛田高桥家系图》记载,这支加入日本大和民族的刘姓后裔,传到大藏春实的第9代孙大藏种直,生有5个儿子,他们的后裔分别形成5个新的姓氏:太郎大藏赖种,移居高桥城,以高桥为氏,后裔形成今天日本的大藏(姓)高桥氏;次郎大藏幸种,移居江上城,以江上为氏,后裔日本的大藏江上氏;三郎大藏种雄,以秋月为氏,是为大藏秋月之祖;四郎大藏种成,分居原田城,以原田为氏,后裔形成日本的大藏原田氏;五郎大藏种景,以波多江为氏,成为大藏波多江氏的开姓始祖。到今天,由中国刘姓繁衍而成的日本高桥氏,已传到刘邦的第73代。

   附:日本大藏高桥氏岛田高桥家族世系表:

  汉献帝刘协→阿智王(阿知使主)→阿多倍(高尊王)→山本直→高市大领→桧前领主→家主→泉→横佩→岩三→村主→大藏春实→大藏种光→大藏种材→大藏种资→大藏种连→大藏种持→大藏种茂→大藏种忠→大藏种直→高桥赖种→高桥泰种→高桥时种→高桥经种→高桥佑种→高桥光种→高桥义种→高桥持种→高桥教种→高桥政种→高桥长种→高桥鉴种→高桥统种→高桥统昌→高桥义种→高桥义宗→高桥昌行→高桥胜昌→高桥昌德→高桥元治→高桥元胜→高桥富昌→高桥昌治→高桥晃→高桥章仁、高桥正尚、高桥通泰、高桥正刚(生于1932年)。

《新撰姓氏录》还记载有如下出自刘邦后裔的日本姓氏:

文宿弥氏,出自汉高皇帝之后鸾王。

文忌寸氏,与文宿弥氏同祖,是宇乐古首之后。

武生宿弥氏,与文宿弥同祖,是王仁孙阿浪古首之后。

伊吉连氏,出自长安人刘家扬雍。

本津忌寸氏,后汉灵帝3世孙阿智使主之后。

常宗忌寸氏,出自后汉献帝四世孙山阳公。

丹波史氏,后汉灵帝8世孙孝日王之后。

桑原村主氏,出自汉高祖7世孙万德使主。

下村主氏,出自后汉光武帝7世孙慎近王。

坂上大宿弥氏,出自后汉灵帝之子延王。

桧原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是都贺直孙贺提直之后。

内藏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东人直之后。

册品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黄直之后。

平田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5世孙色夫直之后。

佐太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3世孙兔子直之后。

谷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宇志直之后。

亩火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3世孙大父直之后。

樱井宿弥氏,与坂上大宿弥氏同祖,为都贺直4世孙东人直之后。

高村宿弥氏,出自鲁恭王刘馀之后青州刺史刘琮。

台忌寸氏,为汉孝献帝之子白龙王之后。

桧前村主,出自汉高祖庶长子齐王刘肥。

若江造氏,出自后汉灵帝苗裔奈率张安力。

桑原直氏,与桑原村主同祖,都是汉高祖7世孙万得使主之后。

真神宿弥氏,出自汉福德王。

丰冈连氏,出自汉祖苗裔伊须久牟治使主。

下日佐氏,出自汉高祖庶长子齐王刘肥之后。

火抚直氏,为后汉灵帝4世孙阿知使主之后。

河内忌寸氏,汉孝献帝之子鲁国白龙王之后。

志贺忌寸氏,出自后汉孝献帝之后。

台直氏,出自汉释吉王之后。

八户史氏,出自后汉光武帝孙章帝之后。

高安造氏,与八户氏同祖,为尽达王之后。

春井连氏,与下村主同祖,后汉光武帝7世孙慎近王之后。

河内造氏,与春井连氏同祖,慎近王之后。

武丘史氏,与春井连氏同祖,慎近王之后。

广原忌寸氏,出自孝献帝之子孝德王之后。

池边直氏,阿知王之后。

火抗直氏,阿知王之后。

栗栖直氏,阿知王之后。

凡人中家氏,与山代忌寸氏同祖,白龙王之后。

志贺穴太村主氏,后汉孝献帝之子美波夜王之后。

尾津直氏,汉高祖5世孙大水命之后。

1、刘邦之后的皇帝是汉惠帝,名叫刘盈。是刘邦和吕后的儿子,刘盈他是西汉王朝的第二位正主,十六岁的时候,惠帝刘盈就继位了。

2、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帝。

3、汉高祖刘邦一共八个儿子,刘盈为吕后所生,虽然比齐悼惠王刘肥年幼,但却是汉高祖的嫡长子,故于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立为王太子。及刘邦称帝后,立为皇太子。

4、在刘盈幼时,刘邦为亭长,母亲吕雉常携其与其姐鲁元公主耕于田中。一次,其母耕田时,有老翁路过其田求水喝,吕后与之。老翁对吕后说:夫人乃天下贵人啊。于是吕后把两个孩子拉过来请其相之。老翁对吕后说:夫人尊贵,皆因此男。又相鲁元,皆贵。刘邦回来后,吕后为对刘邦说相面之事,刘邦急追老翁,老翁对对刘邦说: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

如果按“王子”这个身份范畴来说,那么整个西汉王朝可以拥有这个称呼的人就太多太多了,西汉自高皇帝刘邦,至孝元皇帝刘奭,几乎代代皇帝都有或多或少的皇子,皇子们又各自开枝散叶,诞育大批后代。

广义范畴上,皇帝亲子,一般都会封王,而各诸侯王的儿子,也能称王子。只要不是早夭、或者犯法被废,诸王及其男性子嗣都能获取或大或小的封地,成为一方诸侯、国家亲藩,富贵荣华享用不尽。

要是把这些广义上的诸侯王孙们都算上,那将会是一个庞大的数字,罗列出来洋洋洒洒、啰嗦繁琐,例如孝景帝第九子刘胜,居然有一百二十多个儿子,这一百多人,广义上都可以称王子,如果一一列出,既难于查询编写、又没有多少人有兴趣看,几乎是一篇枯燥的刘氏皇族家谱。

所以,为了方便起见,同时也为了让人有阅览的欲望,本文只将自高皇帝刘邦开始,到孝元皇帝刘奭结束,每一代皇帝所诞育的皇子及其封地列举出来,加以叙述,以便节省篇幅,提高大家浏览兴趣。

一、高皇帝刘邦 皇子八人

长子刘肥,是高帝年轻时和家乡曹氏外妇婚外所生,高帝称帝后,将庶长子封到齐地,册立为齐王,封地齐国辖七郡七十余城,是当时诸侯王中,封地最为广大之国。孝惠帝六年(前189年),刘肥去世,孝惠帝赐谥号悼惠,称齐悼惠王。

次子刘盈,为高帝和吕太后之子,高帝唯一的嫡子。汉十二年(前195年),高帝去世,刘盈继位为帝,他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以皇太子身份继位的皇帝,开创了一个记录。孝惠七年(前188年),刘盈去世,谥号孝惠皇帝。

三子刘如意,高帝宠姬戚夫人所生,深得高帝宠爱,先册立为代王,后改为赵王,封地河北邯郸。晚年高帝有改立其为太子的打算。高帝驾崩后,刘如意母子遭到吕太后忌恨报复,刘如意在孝惠元年(前194年)被吕太后自封地召回长安,毒死在皇宫中。死后追谥隐,称赵隐王。

四子刘恒,始封代王,封藩河北蔚县,吕太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去世,群臣诛灭吕氏,迎代王入长安继位,即孝文帝。孝文帝是中华历史上第一个以藩王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孝文帝后七年(前157年),孝文帝去世,年四十七。

五子刘恢,先册立为梁王,藩地山东定陶。六弟赵幽王去世后,刘恢被改封赵王,迁赵地邯郸。吕太后七年(前181年),被吕氏压迫欺凌的刘恢自杀,谥号共(恭),称赵共王。

六子刘友,首封淮阳王,就国安徽淮北。三兄赵隐王去世后,刘友改迁赵地,继立为赵王。吕太后七年(前181年),刘友的王后吕氏嫉妒刘友宠爱其他姬妾,向吕后诬告刘友谋反。刘友因此被招进长安,软禁而饿死在住所,死后谥号幽,称赵幽王。

七子刘长,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淮南王,年幼未就国。因自幼由吕太后抚养长大,所以未受吕氏迫害,平安长大。孝文帝继位后,兄弟中只有刘长尚在,所以优容溺爱。遣其前往安徽淮南封国。后因为刘长骄纵不法,并蓄谋作乱,所以在孝文帝前六年(前174年),孝文帝废黜刘长王位,流放蜀地,途中刘长忧愤自杀,孝文帝追谥“厉”,称淮南厉王。

八子刘建,高帝十二年(前195年)册立为燕王,封地燕国蓟城(今北京)。吕太后七年(前181年),刘建在封地去世,吕太后杀死她的独子,废黜燕国。刘建死后谥号灵,称燕灵王。

孝惠皇帝刘盈 皇子七人

长子刘恭,孝惠七年(前188年)在孝惠帝去世后继位,即前少帝。因与祖母吕太后产生矛盾,在吕太后四年(前184年)被废,然后暗害于皇宫。

次子刘彊,吕太后元年(前187年)被册立为淮阳王,年幼未就国。吕太后五年(前183年)去世,谥号怀,称淮阳怀王。

三子刘不疑,吕太后元年(前187年)被册立为恒山王,年幼未就国。吕太后二年(前186年)去世,谥号哀,称恒山哀王。孝文帝继位后,为避讳,改称常山哀王。

四子刘弘,吕太后元年(前187年)被册立为襄成侯,吕太后二年(前186年)恒山哀王去世,刘弘改立为恒山王,年幼未就国。吕太后四年(前184年)前少帝被废,刘弘被立为皇帝,即后少帝。吕太后八年(前180年),吕太后去世,群臣迎代王刘恒继位,为消除后患,后少帝刘弘及其尚在世的兄弟都被诬陷为不是孝惠帝子嗣,全部杀害。

五子刘朝、六子刘武、七子刘太,在吕太后元年(前187年)分别被册立为轵侯、壶关侯、昌平侯。之后分别晋封为恒山王、淮阳王、济川王,都因年幼未就国。吕太后八年(前180年),在孝文帝即位后,群臣为了消除隐患,将三王和后少帝刘弘一起,杀害在各自府邸。

头天还是放牛娃的刘盆子,为何第二天就当了皇上?

因为刘盆子的身世不是简单的放牛娃这么简单,他有皇室血统和背景。而且在唐宋时期,要求宗室实行降爵制,几代之后的子孙有能力的能当官,没...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