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七望和关陇八大家是什么?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五姓七望和关陇八大家是什么?,第1张

综述:

五姓七望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关陇门阀八大姓分别是:陇西李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弘农杨氏、兰陵萧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士族、势族、世家、巨室等。

东汉的累世公卿,经学世家等豪强世族,魏晋时期有特殊地位的地主阶层是门阀的前身。曹魏行九品中正制使其取得政治特权,西晋的占田制又使其取得经济特权,遂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典型门阀制度。这种制度在东晋达到鼎盛。

门阀制度确立后直到唐代,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形成了中国特点的官僚选拔制度。

话说隋炀帝的这位萧皇后,忒有名的就是那个“身历六帝宠不衰”的传说了。至于萧皇后是不是真的侍奉过六朝帝王,谁又能说得清呢?毕竟连野史都不曾这么绘声绘色传闻过的事,何以小说家就能够如此言之凿凿的。而且萧皇后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够在“身历六帝”后还保持着“宠不衰”?

乍一看似乎问题不仅多,且无解。不过莫急,就算我们无法穿越回那个时代一探究竟,但仍可以从现存的史料中一窥真相。

传说中的萧皇后是历经了隋炀帝、宇文化及、窦建章、突厥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兄弟以及唐太宗这六位帝王,所以算下来时间跨度是48年。而能够在48年的时间里保持长宠不衰,想来萧皇后绝对得是驻颜有术的高手才对。你问为什么?那么好,我们就先来看看萧皇后的生年为何。

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而直接地记载萧皇后究竟是何年所生,不过只要有心,仍能从现存史料的蛛丝马迹中推测出萧皇后大致的年龄。

《北史·隋炀帝本纪》中曾提及:“炀帝愍皇后萧氏,梁明帝岿之女也。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后以二月生,由是季父岌收养之。未岁,岌夫妻俱死,转养舅张轲家。”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信息:

1、萧皇后是二月份生的。

2、萧岌夫妇收养了这个侄女不到一年便死了。

那么萧岌是何年去世的呢?

《北史·梁萧氏列传》:“岌,詧第六子也。性和,位至侍中、中卫将军。岿之五年,卒。赠司空,谥曰孝。 ”

可见萧岌是在萧岿登基后的第五年过世的,也就是566年。这样一来,萧皇后最迟也得是566年农历2月出生才符合实际情况。换言之,萧皇后出生的时候隋炀帝还未出生。你又问为什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隋炀帝又是何年出生的。

不同于萧皇后,《隋书》对隋炀帝的生年记载得很明确:“开皇元年,(杨广)立为晋王,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

开皇元年就是581年,这时候的隋炀帝是13岁,但古时候的人都喜欢算虚岁而不是周岁,所以隋炀帝实际的生年应当是569年。又根据《北史·梁萧氏》的记录:“开皇二年,隋文帝备礼纳岿女为晋王妃。”可见隋炀帝娶萧皇后的时候实岁才十三岁,而萧皇后至少十六岁了,很明显是“女大三抱金砖”的组合。而这二人的年龄差距正好与《萧氏族谱》中所说的,萧皇后要比隋炀帝大三岁的情况相吻合。

等到开皇二年正式嫁给了隋炀帝,萧皇后一生的命运算是彻底踏上了一条不归路。虽然小说中的萧皇后有着一代妖后的嫌疑,不过正史给予萧皇后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

《隋书·后妃列传》:“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高祖大善之,帝甚宠敬焉。及帝嗣位,诏曰:“朕祗承丕绪,宪章在昔,爰建长秋,用承飨荐。妃萧氏,夙禀成训,妇道克修,宜正位轩闱,式弘柔教,可立为皇后。”帝每游幸,后未尝不随从。时后见帝失德,心知不可,不敢厝言,因为《述志赋》以自寄。”

不仅《隋书》,《北史》中也说萧皇后的性情为人都很不错,小时候寄养在舅舅家,因为贫困还亲自劳作过。只可惜遇人不淑所嫁非人,摊上了隋炀帝这么个败家子,不仅自己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还连累自己的妻子辗转贼人之手。

宇文化及杀了隋炀帝后,就将隋炀帝后宫的一干人等全部据为了己有,其中就包括萧皇后。《隋书·宇文化及列传》:“化及于是入据六宫,其自奉养,一如炀帝故事。”

之后萧皇后便跟着宇文化及逃到了聊城,等窦建章攻陷了聊城后又被窦建章带走。谁知窦建章的妻子是个妒妇,容不下隋炀帝的这些美人,就将她们安置在了武强县。不久就有突厥的处罗可汗派人来迎接萧皇后与她的孙子杨政道。可惜处罗可汗也不是个长久的主,没过多久就死了,等他的弟弟颉利可汗上台后,便顺理成章地全盘接受了萧皇后一干人等。

《北史·后妃列传》:“及宇文化及之乱,随军至聊城。化及败,没于窦建德。建德妻曹氏妒悍,炀帝妃嫔美人并使出家,并后置于武强县。是时突厥处罗可汗方盛,其可贺敦即隋义城公主也,遣使迎后。建德不敢留,遂携其孙正道及诸女入于虏庭。”

所以小说中说萧皇后“身历六帝”,虽然夸张了点,但未必没有事实于其中。正史中对萧皇后的这段遭遇说的比较含蓄,很有可能是因为萧皇后的族人——比如她的亲弟弟萧瑀,在唐朝可是重臣,所以那些史官算是笔下留情了。

但是史官放过了萧皇后,小说家却没能放过这个可怜的女子,而是继续臆想萧皇后最终是在唐太宗的后宫中颐养天年了,还顺便混了个昭容当当。如此说来,既然萧皇后最后还能与唐太宗谱出一段姐弟恋,那么她与唐太宗之间的年龄差距以及究竟有无可能,我们自然也有必要了解一下。知道唐太宗的父亲李渊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吗?

《册府元龟○卷二◎帝王部·诞圣》:“唐高祖以后周天和元年十一月丁酉生于长安。”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公元566年农历11月,李渊在长安出生。

还记得萧皇后是什么时候生的吗?根据前面我们的推论,萧皇后最晚得在566年农历2月出生。也就是说,萧皇后至少比李渊大了9个月,比唐太宗更是至少大了33岁!原来萧皇后谱得不是姐弟恋而是黄昏恋啊!因为等到贞观四年(630年)萧皇后归唐的时候,李世民32岁,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时候,而萧皇后至少65岁了。

要知道萧皇后被宇文化及接收的时候至少53岁了,因为《隋书·炀帝本纪》中说过:“上崩于温室,时年五十。”如果说萧皇后五十来岁的时候还能勉强认为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存,那么此时已六十多岁饱经磨难的萧皇后,就算再怎么驻颜有术也难逃岁月的侵蚀吧。而诸位觉得面对这样一位比自己的父亲还要年迈的老太太,唐太宗能对她产生什么旖旎的想法呢?

而萧皇后最后究竟是否住进了唐太宗的后宫之中,《北史·后妃列传》则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大唐贞观四年,破突厥,皆以礼致之。归于京师,赐宅于兴道里。二十一年,殂。诏以皇后礼于扬州合葬于炀帝陵,谥曰愍。”

看到没,正史中说的再清楚不过了,萧皇后从突厥返唐后,唐太宗将其安置在了兴道里,即长安城朱雀门外的东边第一坊。

所以纵观萧皇后的一生,抛开那些小说不谈,根本就是一个可怜女人的颠沛流离的一生。不仅生前饱受屈辱,死后也要惨遭无良YY。萧皇后又是何其的无辜!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一的是李世民的小舅子,司徒、赵国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初唐正台上位尊权重的人物,其权力超过了其他二十三功臣,历出仕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为相三十余年。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显赫一时的宰相,却被高宗贬于黔州,最终自缢而死。

长孙无忌的败亡,从其名字中就能看出来,当然他在太宗朝时“有忌”的,而到了高宗朝就“无忌”了。

唐太宗临终之前告诉太子李治:“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然而等到唐高宗君临天下以后,“无忌与褚遂良同心辅政,上亦尊礼二人,恭己以听之。”这句话直白点讲,就是朝政都是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说了算,李治只有听话的份。

然而作为一个皇帝,显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局面,唐高宗登基一年,就已经开始策划夺权行动了。永徽元年十月,监察御史韦思谦劾责辅臣之一的褚遂良“抑买中书译语人地。”当天,唐高宗就做出了处罚,把褚遂良赶出了朝廷,改任同洲刺史,这是唐高宗的第一次反击。

而长孙无忌是高宗的亲舅舅,暂时撼动不了他在朝中的势力和威望。而长孙无忌见褚遂良被贬,出言顶撞高宗,自此两个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

长孙无忌在高宗朝独揽大权,他对李氏宗族尤其是有才能者尤为忌恨,寻机制造理由加以迫害。唐初宗室里最能打的,李世民的好战友好兄弟江夏王李道宗,因为跟长孙无忌不和,最终被其牵连到房遗爱谋反一案中,诬陷李道宗与房遗爱结交,致使李道宗被发配象州,最终在路上病死。还有深得唐太宗喜欢的吴王李恪,当然李恪之死,显然有唐高宗的影子在里面。

长孙无忌最终招致杀身之祸,还应该归因与在武则天立后之事情上对唐高宗的反对。当然,这并不是一件小事,而是一件关系到当时皇权与世家豪族的政治斗争。李治为什么立武则天为后,很多野史或者戏曲小说中说,是因为李治被武则天迷惑了,其实不然,这里面有很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李治的后宫有这么两个人,一个王皇后,一个萧淑妃,王皇后出自五姓七望的太原王氏,而萧淑妃出自江南四姓的兰陵萧氏,是当时一等一的豪门,她们不仅仅是李治的后宫,还是初唐皇权与士族政治的妥协。

李治想要大打破这种局面,废后立一个没有世家背景,且家道中落的武则天,显然很符合他的利益。然而,这种做法是无法得到他舅舅长孙无忌的支持的,因为长孙无忌代表的是最后一代关陇门阀,长孙无忌如何在高宗朝大权在握的?说到底,除了他的资历威望以外,还有站在他身边的政治集团,造就唐朝的关陇集团以他为首,北方传统士族集团山东士族通过王皇后的关系与他站在一起,而南方士族代表的萧氏,通过萧淑妃也与他取得了政治联盟,等于说,唐高宗要面对的是三大集团的压力。

没有皇帝喜欢士族政治,东晋就是极好的例子,皇帝搞得毫无权威,跟个橡皮图章一样,这是唐高宗不愿意见到的局面,废后的目的不仅仅是清除后宫士族力量,也是借此机会,打击关陇集团。

一个立后事件,不仅仅倒下了一个长孙无忌,还有背后的关陇集团,抓了一大批人,最终整个关陇集团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长孙无忌的败亡,其实从他站在皇帝对立面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除非他真能完全架空皇权,成为像霍光那样的权臣。

萧氏祠堂名联

常州孟河镇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程协润

到今朝年青的萧氏这一代,谁也没有见过真正的萧氏祖宗祠堂。听兰陵老家的族人说,兰陵萧氏老家祠堂里曾经有两幅楹联,记得是:“相传八叶衣冠第,文著六朝仕宦家”。“酇侯相业,宗老徽称”。酇侯是汉相萧何,宗老是六朝时代的贵族萧琛。文著六朝当然是指编《文选》的萧统。我一天在网上浏览,忽然看到这两幅楹联正是用的这联。可见萧氏家族的族人记忆没有错。我贴出来与网友分享。

佐西汉以开基,荐信筹粮功第一;(何公)

扶大汉以救生灵,约法定三章,浩浩恩波流万古;

辅盛唐而安社稷,家声传八叶,巍巍阀阅著千秋。

八叶衣冠第;六朝仕宦家。

两朝天子开齐梁;一代贤丞法门开。

百代孝慈高仰止;万年支派永渊源。

水源木本思先泽;春露秋霜感兰陵。

据梁朝而定乱,除残去暴德无双。(衍公)

文著六朝本本脉源昭日月;相传八叶矫矫忠骨贯虹霓。

相叶著家声,两汉勋名归辅弼;祠宗流世泽,六朝文藻待权衡。

世泽肇兰陵,世胄宏开太史弟;德音传相国,德辉透映秘书家。

正气名门世代兴家久;清风望族子孙达福长。

系溯兰陵,祖德流芳百世;荣封汉代,功业永著千秋。

约法三章,功业曾昭汉代;流芳八叶,勋猷独著唐朝。

克昭先人,流芳八叶世业;且喜后裔,祥钟三瑞家声。

宗庙之礼,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于以报功而昭德;

君子之道,孝焉事父,弟焉事兄,于以敦本而叙伦。

西汉著奇勋,萧想当年,位冠良平,

烈争闳散,土胙茅分,开国功臣推第一;(何公)

相业即家声,治定功成,竹帛千秋垂律令;(何公)

皇朝绵世泽,龙行虎步,儿孙万古溯渊,

南朝恢骏业,政失宝卷,思尔义起襄阳,

人从天应,丕基令主本无双。(衍公)。

溯一脉之流传,汉相梁皇皆是金枝玉叶;

萃三房而首构,承先启后成欣孝子贤孙。

祭不遗乎燕毛,岂五服至亲,才要推尊长者?

孝莫大于睦族,徜一门多故,便为触怒先人。

读战书畏兵,读律书畏刑,读儒书兵刑不畏;

耕尧田忧水,耕汤田忧旱,耕心田水旱无忧。

庆衍三章,忠厚传家绳祖武;芳流八叶,诗书继世贻孙谋。

烛火辉煌,酧祖德而光祀典;灯花灿烂,报宗功以荐馨香。

序昭序穆,子孙一堂分位次;酧德酧功,春秋二度荐馨香。

不公不正不法,纵富贵何颜入庙?能孝能悌能忠,虽贫寒有志成人。

祀祖祈神祷祉祥福禄;维纲绍纪绸缪缵绪纶。

立业维艰,一丝一粟无忘先泽;

守成匪易,六行六艺不坠家声。

文光灿烂辉煌,俨然火树星桥堪夺目;

心术清明磊落,自此云梯月殿可徐登。

三代以还谁输墨;六经而后此传书。

汉则相,唐则元,试问三代以下孰乎右?

齐之高,梁之武,且看六朝中世济其昌。

三杰标名独起图书继世;八朝辅政迁为社稷良臣。

汉代谈名臣详宗未远;河南景世胄奕叶留芳。

大业著千秋,商为君,宋为公,汉为侯,

齐高梁武,芬芳传八叶,科甲蝉联家声远;

心传贯万代,庚有诰,微有纪,何有律,统选云书,词藻擅六朝,礼乐文章世泽长。

大心德泽传万载,庆今朝玉牒功成,代代枝繁叶茂;

祖宗恩波沐千秋,观来日金榜名标,房房虎跃龙骧。

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安邦柱国,鞠躬尽瘁万民额手赞丞相;

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解危济困,兴政扶农千载接踵颂兰陵。

三瑞名门,历代衣冠承雨露;

八朝良弼,传家忠孝焕文章。

三瑞泽犹存毋忘矩范;八叶风尚在务绍箕裘。

兰陵壮万古,桐梓荣千年

光荣耀祖传万代,名扬四海荣千古。

“组豆重新八叶丝纶棉相系,山川依崔万家烟火聚相连”。

“状元及第光绪钦点状元肖锦忠”

“铁石梅花丞相府,山川香草状元家”

汉阙动犹未烟想当年约法三章垂创相丞真本领

刺封诗礼犹存看此地统传八叶续成名世大经论

五姓七望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望,或五姓七家。

关陇门阀八大姓分别是:陇西李氏、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弘农杨氏、兰陵萧氏、太原王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

在我国古时候关陇地区人才辈出,这期间形成了不少的名门望族,其中关陇门阀八大姓最受人关注。

扩展资料:

隋唐时代是身份制的社会,世家大族在社会上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地位。在所有尊贵的世家大族中有五支最为尊贵,即五姓。

陇西李氏源自于颛顼孙皋陶之后,世为理官,到了周朝时相传有道家鼻祖老子李耳;赵郡李氏,是李姓第二大分支,仅次于陇西李氏。赵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

中国最后的贵族

中国历史上的士族政治,萌芽于东汉中期,亡覆于唐朝末年。于是,在一种感觉上认为:士族政治,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随着经济上的“占田荫客制”和政治上的“九品中正制”两大特权的消失,而呈逐渐削弱消亡的局面。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误解。因为,就历史事实看,中国士族政治时代有两个阶段最为辉煌,一是两晋北朝,二是唐朝。唐朝时,尤其是中晚唐,士族政治不仅没有暗淡;相反,却再次奇异地辉煌起来---这并非简单意义上的“回光返照”。

东汉末年至魏晋时代,汉族士人讲求门第出身,这种影响波及胡人政权,以至于鲜卑建北魏,出于与汉人高门达成政治合作的考虑,亦极重视门第,在孝文帝时代,曾十分隆重地对汉人腹地——“山东”地区的士族进行排名:“魏主(孝文帝)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这里的“山东”(崤山以东),主要囊括今天的山西一部、山东、河北大部与河南。在时人眼里,“山东士族”最高门也即天下士族最高门了。排姓氏时,陇西李氏担心不在尊位,故乘驼星夜赴洛阳,但到时“四姓高门”已定: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没有陇西李氏。其实,在当时,陇西李氏亦十分显贵,孝文帝定士族,陇西李氏(虽然当时其房支已内迁至“山东”各地)虽未列“四姓高门”,但其李宝一支亦被定为甲族,最终也成“四海大姓”之一。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崔、卢、郑、王名列“四姓高门”,与当时掌握重权的陇西李冲有密切关系:“陇西李冲以才识见任,当朝贵重,所结姻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特别是太原王氏,更是得到李冲的推荐。但王家的影响力在北魏时已减退,至唐时更是大衰,“太原王氏,四姓得之为美,故呼为‘鈒镂王家’,喻银质而金饰也。”故唐时新“四姓”已为崔、卢、李、郑。

崔、李均有两支,所以唐时“四姓”中的崔、李到底是指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中的哪两支一直为后世所争议。就崔氏而言,曹魏前,清河崔氏的影响力低于博陵崔氏,但自曹魏时起,清河崔氏开始赶超,因至北魏时出现崔宏、崔浩、崔鸿这样的人物而使家族名望达到顶峰,一举超越了博陵崔氏。当时,清河崔甗对范阳卢元明说:“天下盛门唯我与尔,博(陵)崔(氏)、赵(郡)李(氏)何事者哉?!”但到了唐朝,博陵崔氏影响日深,再次超越了清河崔氏。唐初作《氏族志》,以出身博陵的黄门侍郎崔民干为天下第一门户,且整个唐朝,来自博陵的宰相也超越了来自清河的宰相,博陵崔氏遂被“天下推为士族之冠”。至于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在北魏时,前者的地位要高于后者,同是到了唐朝,后者亦反超前者。在北魏时,赵郡李氏和博陵崔氏并肩前进:“(帝)纳陇西李冲女为夫人,纳崔、卢、郑、王‘四姓’女充后宫。赵郡李氏人物尤多,各盛家风。世言高华以五姓为首。”有唐一代,赵郡李氏更为显赫,出宰相17人,于世家大族中为最多。博崔、赵李之荣盛,是依整个唐朝而综观的,若按传统理解,唐初时的“崔、卢、李、郑”,仍指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荥阳郑氏。不过,由于自唐起博崔、赵李已正式成为超级豪门,所以有唐一代更流行下面的新说法---“五姓七家”:博陵崔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

“五姓七家”的概念在唐朝时的广泛流向,使得自魏晋而建立起来的唐朝士族实际上呈上升趋势,尤其是自中唐开始,人们世家大族的观念进一步深固,士庶高寒之间仍有着极深的鸿沟。“五姓七家”,“恃其族望,耻与诸姓为婚”,傲慢地进行着内部通婚,以保持高贵的血统。如按北魏以来的传统,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世代为婚姻;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世代婚姻,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世代婚姻,他们不屑与其他姓氏为婚。于是有盛唐宰相薛元超的一叹:“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薛家已属以韦、裴、柳、薛为成员的“关中四姓”之一,但仍如此仰望“五姓七家”,足可见其影响。贞观中,太宗皇帝无法忍受世家大族的傲慢,说:“比有山东崔、卢、李、郑四姓,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每嫁女他族,必广索聘财,以多为贵,论数定约,同于市贾,甚损风俗,有紊礼经。既轻重失宜,理须改革。”当时,太宗多次发出包含迷惑与愤怒的质问:“吾实不解山东四姓为何自矜,而人间又为何重之?!”于是,命重臣修《氏族志》,但在初稿中,编修者无视皇室,而将“山东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为天下第一。后在太宗的干预下,《氏族志》抬高了皇室,对“山东士族”进行了压制,但却没取得实际效果。

实际上,唐朝皇帝在抑制“山东士族”时是极不自信的,因为同时皇室又自称其祖出自陇西李氏且以此为荣。高宗时代,依旧打压世家大族,并以法律的形式颁布禁婚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卢浑、卢辅、清河崔宗伯、崔元孙、前燕博陵崔懿、晋赵郡李楷等子孙,不得自为婚姻。”结果依旧不如意,不但不能禁止他们互相为婚,反倒在无形中增加了这些大族的资本:“其后天下衰宗落谱,昭穆所不齿者,皆称‘禁婚家’,益自贵。”他们不仅蔑视诸姓,即使皇室也不能入其眼(皇室虽自称出自陇西李氏,但受怀疑,且有胡化之风,不为崔卢所重)。唐文宗时,皇帝向宰相郑覃求婚,希望郑覃能把孙女嫁给皇太子,但郑覃宁可把孙女嫁给时为九品官的崔某。为此文宗无语:“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耶?”即使是到了文宗时代的晚唐,人们的门阀观念不仅没有减弱,相反更为严重。

回顾历史,可以看到,盛唐时,“五姓”在朝廷上并无绝对优势。原因一是,当时建唐的功勋---“关陇军事集团”仍有很大势力;二是皇帝有意压制;三是大力推行的科举考试制度导致不少庶族朝臣出现,而当时“五姓”多以门荫入仕,不适应且不接受科举考试这种新的出仕方式;四是寒门出身的朝廷权臣的嫉恨(如武周时宰相许敬宗和李义府所为)。但“安史之乱”后,唐朝政治中枢进行了重建,“五姓”借助于科举制度而重新抬头,比如荥阳郑氏,盛唐时为宰相者难寻身影,而自中唐开始,连续出现了十多位宰相和重臣,遂有“郑半朝”之说;又如清河崔氏,有唐一代,其支房南祖房、清河大房、清河小房、青州房共10人出任宰相,“安史之乱”前任宰相的仅有2人,事变后进入中唐,则陆续有8人为宰相。世家大族之所以重新崛起,与掌握了科举权有密切关系,再有就是在适应了科举考试制度后,世家大族深厚的家风与知识传统使他们在考试中占有特别的优势。如范阳卢氏,有唐一代尤其是自中唐起,中进士者超过百人,这一数量令人惊异。要知道,唐朝时科举考试中的进士考试是最难的,录取人数又少,卢氏能有此成绩,自是借助于家风与知识之厚。但高门大族中亦有始终蔑视科考制度而秉持中古贵族观念的,比如以荫入仕的宰相赵郡李德裕和荥阳郑覃,李德裕“耻与诸生从乡赋,不喜科试”、“尤恶进士”,荥阳郑覃更是建议废除进士制度。

但无论是北魏时,还是唐朝时,天下士族,崔氏始终排在第一位,在北魏时代,于中国北方,唯一可于之抗衡的是范阳卢氏,后来的“崔、卢、郑、王”、“崔、卢、李、郑”、“崔、卢、李、郑、王”、“崔、卢、王、谢”,都是崔、卢排在前两位。而郑氏,或排第三,或排第四,始终在“四姓”与“五姓”之内,只有王、李二姓在排列中有变化。综观“五姓”,自北魏至唐的名望与实力,以5分为制:博陵崔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6位宰相);清河崔氏呈小幅下降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范阳卢氏呈中幅下降趋势,打3分(9位宰相)。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荥阳郑氏呈中幅上升趋势,打4分(13位宰相);陇西李氏呈持平趋势,打4分(12位宰相);赵郡李氏呈大幅上升趋势,打5分(17位宰相);太原王氏程大幅下降趋势,打2分(10位宰相)。唐朝时,虽在“五姓”,但作为郡望——“太原王氏”这几个字的影响力有限,在整体上已大大次于崔、卢、郑、李。原因除了缺乏标杆人物与重臣外,还有自北魏时起就家风不显有关。

在唐时,次于“五姓七家”的士族,是京兆韦氏(16位宰相)、河东裴氏(17位宰相)、河东柳氏(3位宰相)、河东薛氏(2位宰相)、弘农杨氏(11位宰相)、京兆杜氏(10位宰相)。前四个为“关中四姓”。而京兆韦氏更是“关陇集团”的重要核心成员;河东裴氏则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家族,“懿夫百家郡望,四姓为先;天下氏族,莫如裴氏!”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东晋南朝四大侨姓王、谢、袁、萧中的一员,兰陵萧氏累世与隋唐皇室联婚,而成为“关陇集团”的重要成员,作为特殊分子,竟出了10位宰相,贯穿唐朝,其力量也不容忽略。

依唐时上面诸姓之实力与名望,排名为京兆韦氏、河东裴氏、兰陵萧氏、京兆杜氏、弘农杨氏、河东柳氏、河东薛氏。

五姓七望和关陇八大家是什么?

综述:五姓七望即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其中李氏与崔氏各有两个郡望。所以称之为五姓七...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