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排白氏回族家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7浏览:2收藏

怎样排白氏回族家谱,第1张

回族白姓出自改姓由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而来。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金冠姓。出自赐姓如元时西域纥城人察罕,明时元人北斗努、阿都拉、伯嘉律等人被赐姓白;又元代回回世家伯笃那丁,“其子察汗,赐姓白氏”。

  在北京,老家岫岩岭沟,与哨子河马岭的白姓是一支。听大伯讲是正黄旗黑牛录。

  春节回老家,在大伯家抄了家谱(大伯家的家谱应该也不是最老的版本,可能是从我爷爷或太爷搬出马岭时抄的)。因为没有带相机,时间匆忙,从第四世开始,只抄了本支的简谱,因为家谱上写的是字而不是名,所以上几代的范字我也不知道,如我太爷的名字叫白连盛,但是家谱上只写了万三,同样另外两个太爷哥哥的名字白连发、白连财也是我爸爸告诉我后我填写上的。从我太爷的名字看,可能还能与其他本家的一样,为“连”或“廉”,而自我爷爷(第10世)开始重新排字为:“永俊文明远,景兴恒云昌”。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哨子河和岭沟和白家堡子,满族白姓还有几支,可能是与我们本家,但是分支太久,范的字也不一样。如树、俊、景为同一辈,文和国为一辈,明和旭为一辈等。另外,不知道白格格说的老家白家堡子是不是这个白家堡子??

  同样,我也问过老家的人,唐家崴子的地址,但是也只是得到了一个大概的位置,并且说,应该都是本家白姓。

  从家谱上看,如果我没有抄错的话,论坛里有本家与我们是在第三世上开始分支的。其它的不详。

  我也一直想知道白姓的满族老姓和迁徙的历史,但是,从网上看,一直没有确切或者是详细的出处和说明。我已经让老家的人帮我留意查找更老点的资料,不知道哪位本家能说说或交流一下你们的家史?

  回答者:morpheus83101 - 试用期 一级 6-7 14:15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我家的家谱,在文革时烧掉了,我很是苦闷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1 个人评价

  好

  100% (1) 不好

  0% (0)

  相关内容

  • 百家姓 白姓的由来

  • 满族正黄旗白姓

  • 白姓的由来是什么啊

  • 满族 姓善

  • 我是满族人姓铁,正黄旗,其他就不知道了,很想知道祖辈

  查看同主题问题:满族

  对最佳答案的评论 共 11 条

  我也是岫岩的白姓满族人,听爸爸说我家好像是满族正黄旗的一个分支,我们这支有一本非常详尽的白姓家谱,是我们的一们爷爷辈的白姓人走了好多地方,查了好多资料编写的.遗憾的是我是女孩,虽然一直对家谱好感兴趣,但管家谱的长辈不让我看,所以只能给您提供一个查找资料的地址,我们这支白姓人在辽宁岫岩龙潭北台大队,听说去年哈尔滨还去过一批白姓人查找家谱呢!

  评论者: bairongfen - 试用期 一级

  伯宗:(?-前576) 春秋时晋国人。大夫。贤而好直言。晋景公六年以“鞭之长,不及马腹”谏止晋攻楚。每朝,其妻常戒之。后终以直谏恶郤锜、郤至等,被谗杀。

  评论者: bx198596 - 魔法学徒 一级

  二、系出姜姓夷。起源于西周初年。武王伐纣时,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曾经扣马拒谏,请求停止武力伐纣。武王不听,一举攻灭殷商,建立周朝。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于首阳山,采食野菜树果,终被饿死。伯夷是孤竹国君的长子,其后以行次为姓得伯姓

  评论者: bx198596 - 魔法学徒 一级

  我来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其他回答 共 1 条

  白:

  现行常见姓氏。今北京,河北之尚义,山东之平邑、龙口、淄博,新疆之乌鲁木齐,湖北之监利,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云南之泸水、河口、马关等地均有分布。汉、满、蒙、回、白、朝鲜、彝、壮、土、哈尼、傣、土家、苗、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拉祜、基诺、锡伯、东乡、撒拉、裕固、布依、水、纳西等多个民族皆有此姓。《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一、《姓氏考略》注引《元命苞》云:“‘炎帝臣有白阜,怪义之子,为神农通水脉’,当为白姓之始”。

  二、《唐书宰相世表》云:“白氏出自姬姓。周太王五世孙虞仲封于虞,为晋所灭。虞公族有进伯奚,媵伯姬于秦,受邑百里,因号百里奚。奚生视,字孟明,古人皆先字后名,故称孟明视。孟明视生二子:一曰西乞术;二曰白乙丙,其后以为氏。”

  三、或系出芈姓。《姓氏词典》据白居易自序《家状》注云:“以祖辈名号为姓氏。源于芈姓,出于楚太子建(平王之子)白胜公。”

  四、或出自氐族。《三国志注》转引《魏略西戎传》曰:“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自汉开益州,置武都郡,排其种人,分窜山谷间,或在福禄,或在研、陇左右,其种非一。称盘瓠之后,或号青氐,或号白氐,处中国,即其服色而名之也。”白氐,当即氐族之白姓。

  五、或为白亚氏所改。《中国姓氏大全》注“白亚”云:“历史上罕见姓,《魏书官氏志》记载,西河讥胡有白亚氏,后改姓白。”“讥胡”,《姓氏考略》、《姓氏词典》皆引作“饥胡”;“西河”,在今山西之汾阳。

  六、或以地为氏。《姓氏考略》云:“又,或以地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书》中云‘白民之国’。”白州,在今广西之博白,此当出自南夷。

  七、据《五代史》载,吐谷浑亦有此白姓。吐谷浑酋长有白承福,庄宗赐姓李;又陈永贵,胡人,本姓白,为行军总管;李可久,为吐谷浑宁、朔两府留后,本姓白氏,赐姓李。

  八、又,为赐姓。《续通志氏族略》载:元代有西域巴喇哈纥城人察罕,出生时月白如昼,当地人称白为察罕,因以名之。仁宗赐姓白。

  九、或国清代满族姓氏所改。《满洲姓氏录》载:满族之瓜尔佳氏、纳喇氏、巴雅拉氏、拜佳氏、伯蔡特氏等姓,皆有改从单字姓“白”者。

  十、今蒙古族之白姓来源有二:或为察干氏所改,蒙语“察干”汉语意为“白”,取其汉意而以“白”为姓;或为伯颜氏所改,此则取其首音而谐“白”而为单姓。

  十一、鄂伦春族有白依尔“哈拉”(氏族),或以为姓,后或取其首音谐“白”而为单姓。

  十二、基诺族之白姓,则取自人名。基诺族生子女常请巫师起名,而巫师往往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之。若巫师名“白腊”,则男孩或名“白腊腰”,女孩则名为“白腊吕”(腰,男性;吕,女性)。故基诺族多名“白腊义”者。或取其首音谐“白”而为姓。

  十三、哈尼族之白姓,居云南之绿春。相传清初有车苗、车山、车者三兄弟,父母双亡,流落他乡,老二车山到得元阳孟弄白土官家任要职,后遂以白为姓。

  十四、锡伯族之白姓,则由巴雅喇、伯佳氏所改。

  十五、土族之白姓,则由“巴颜—孔”所改。本民族名,意为富豪之家,或以之代姓,或取首音谐“白”以为姓。

  十六、裕固族之白姓,则由巴依亚提氏所改。巴依亚提为户族名,以之代姓。

  十七、回族白姓为大族。其源不一:或为名字所改,回回从阿拉伯习俗多以“以卜拉欣”为名者,其后或取其中之“卜”音,谐其音近之汉字“白”而为姓。《元史世族表》云:“伯笃那丁,居极纥城,亦回回族也,其子察汗,仁宗赐姓白氏。”或称广西回族白姓,为伯龄之后。明初,伯笃那丁之孙伯龄,游至广西,落户桂林,遂改“伯”为“白”,繁衍生息,渐成广西一大姓。

  十八、撒拉族之白姓,则由回民、汉民连同其姓氏一并融入

  

参考资料:

《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

凤城满族白姓有很多。关键得知道您家在凤城的具体地点。凤城宝山乡大营子白姓为白雅剌 氏 清康熙31年由沈阳迁驻而来,为清代凤凰厅督统衙门下驻防军,其子孙散居当地,分属佛满洲正红,正黄,镶黄,等旗。凤城的宝山乡关门山屯白姓为吴扎拉 氏,康熙26年由北京移驻凤凰城。隶属佛满洲镶白、正黄、正白 等旗。后世子孙分取:白、吴、张、等姓。散居于:吴家四沟,黄花甸,关门山,东沟,毛甸子,等地。凤城哨子河乡大岭后白家堡白姓为那塔拉 氏,康熙26年自北京拔驻凤凰城。隶属佛满洲正黄、正白两旗。后世子孙分散居:教场沟,玲沟,北沟,南黄旗沟,边门屯,等地。凤城沙里塞镇白姓为拜都 氏,祖上本为土默特蒙古人,崇德元年归附清朝从此融入满族,隶属蒙古正蓝旗。康熙17年自沈阳拔驻凤凰城。后世子孙散居:小土门,庙沟,荒地村,等地。

同一个白,每个地方不一样,看你是哪一支,每一支有自己的排辈顺序,我们这就是经凤树桂,我是桂字辈。但是现在基本都不用文字辈起名了,我们这一代40岁以上的还用桂字,下面年轻的就不用了,小一辈的字辈更是连排出来都没排。

白逸宇肇安后,繁衍生息,子孙主要聚居于安溪6个乡镇,以龙门镇最多。

1 榜头村白氏

据安溪榜头《白氏族谱》载:开安始祖白逸宇,卒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二世祖温泉“幸生五子,分派五宗”,不愿远离桑梓以弃父母坟墓,留守故居。不久因福海后林僻居,挈眷移居榜头华汤。后因人丁兴旺,耕地、宅基地有限,后裔除聚居该村坂头、福海、崎头、宫兜(约1200人)等角落外,大批宗亲陆续向近乡邻村和邻县外省徙居蕃衍。

2 寮山村白氏 

四世白蕃(坪山)、白丙(梧山),徙居山坪,兴建三厅祖祠。五世白居帑(字迪用,号行斋),移居赤岭山;白居生(字迪荣,号顺坪),移居寮头。八世白阳春(字学丰,号安亨)、白芳春(学郁),移居尾头桥。十世白贺(中乐)、白任(桥道),移居寮头。现聚居该村12个角落,有白姓2434人。

3 榜寨村白氏 

六世白祖崇(国圣)、白祖瑗(爱田),分别移居后窟和下寨;八世白玉珵(建盈)、白宠(标选)和武魁白士鳌、太学生白龙登,分别移居前墘、牛角湾、石墩等地。现聚居该村9个角落。有白姓2605人。

4 美卿村白氏 

六世白显祖(字国俊,号依峰),移居坑内;七世白琛(字文琅,号肖峰),移居坑头;七世白高(字汉明,号学照)、白忖(予心),分别移居后窟和大湾;八世白朝圭(字耀职,号述所),移居顶崎;九世白士然(光甫),移居湖仔;九世白居瑗、白居汴(标祉),移居坑头;十世白竹(华隐)、白周(盛节),分别移居大份和后垅仔。现聚居该村26个角落,有白姓2195人。

5 龙门村白氏 

六世白显基(字国成,号玉波),移居下埔;七世白希瑜(文琼)、白于哀(字文恒,号立峰)、白于复(字文金,号次峰),分别移居溪尾和松柏林;八世白复翱(字学腾,号随台)、白复业(学广)、白复道(学忠),分别移居溪东、溪尾和田中央。现聚居该村8个角落,有白姓1582人。

6 和平村白氏 

五世白润(字庆明,号纳斋),移居龟山;六世白球(松崖),移居石峰口;九世白衷赤(字汉及,号丹石),移居田当。现聚居该村12个角落,有白姓2050人。

7 白芸村白氏 

六世白恋(露中)、七世白于志(字文尹,号振峰)、九世白酉(标实)、白启所、白启助和十世白嗣嶷(庄甫),移居坑墘;十世白文,移居白芸。现聚居该村10个角落,有白姓1107人。

8 金狮村白氏 

十世白光,移居上汤。现聚居该村5个角落,有白姓1102人。

9 湖山村白氏 

五世白惠生(裕斋),移居芼岭脚。现聚居该村4个角落,有白姓64人。

10 观山村白氏 

五世白玄生(敦斋),移居观兰山;十一世白遹(成轩)、白迦(遵轩),移居福地厝。现聚居该村6个角落,有白姓995人。

11 大生村白氏 

聚居该村寨顶、维新后、大坋、厝烧仔、顶坑、福海坂等10个角落,有白姓659人。

12 其他 

龙门镇光孝村山脚、山头村垟当、翠坑村翠坑,官桥镇莲兜美村、上苑村、官桥居,城厢镇南英村,虎邱镇双都村,西坪镇西坪村,凤城镇凤山、南街、北石、朝阳、东岳、凤明、上西7个居委会等地,亦聚居着白姓人。

安溪榜头白氏族大丁众,根据榜头《白氏族谱》等记载,自明朝起不少宗亲迁徙外地开拓。

鸟载曰飞行 与皇同义

图腾释义:白姓是以皇鸟为图腾的风姓分支,由“鸟”和“白”(曰出汤谷)组成,义为鸟载曰飞行,与皇同义。传说炎帝臣白阜为白氏之祖。 1“白”有纯洁之义,亦象征品德之高洁,白姓族人莫不以此严于律己,以家规家训克己昌明,世代流芳。

2白姓名人古以有之,文坛多俊秀,“居易倡文合时事,长庆集中载功德”为其写照。

3白姓虽历经迁徙,但仍为一典型北方姓氏。

4白姓字行辈份亦文采飞扬,字字珠玑。如白方坚所撰《白氏家谱》中河北沧州白姓一支字行为:“玉寿克显,云亭松平,品宏茂令。”

怎样排白氏回族家谱

回族白姓出自改姓由易卜拉欣之后裔,分别取其祖辈名字中的每一个字立姓而来。因易卜拉欣,亦译伊白来金或伊白拉金,故后裔多以伊、白、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