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姓 丛氏家谱 丛姓起源 丛姓名人 丛姓的来源 丛姓简介
丛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七位姓氏,人口较集中,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
寻根溯源 丛姓来源有三:
①以地名为姓氏,源于金姓。据《池北偶谈》所载,传说西汉时车骑将军金日磾的后代迁居丛家岘(今属山东省文登县),遂以居地丛为氏。
②丛姓来自丛枝。据《国名纪》及《姓氏考略》、《庄子》等所载,相传上古帝尧时有崇、枝、胥、敖四国,其中丛枝为枝国的首领,他原本不属于帝尧的势力范围,帝尧为扩张势力,征伐这四个小国,不久即高奏凯歌,这样枝国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帝尧的势力范围,丛枝亦成为帝尧之臣。丛枝的后代为纪念故国,改原国首领名为氏,称丛氏。
③出自其他民族。如今满、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以上三种来源现考源金姓为主流,尧时丛枝之说至今未见后人,疑为传说。其它民族亦多自山东文登迁出。
得姓始祖
金日磾(mi di)。西汉汉武帝时,国势十分强盛,因上有文景之治,为其储备了丰厚的物质基础,而己有卫青、霍去病、李广、程不识等能征惯战之勇将,所以大肆征讨匈奴以除外患。时金日石单为匈奴休屠王太子,年十四岁为霍去病所掳以后为汉武帝赏识因匈奴以金人祭天所以武帝刘彻特赐其为金姓,名日磾,封为车骑将军。武帝去世时,遗诏金日磾与霍光共同辅佐汉昭帝,金日磾尽忠职守,不敢怠惰,后因功被封为(禾宅)侯。他的子孙后代从此累世在朝廷为官,传历七代,直至王莽篡权、西汉灭亡之时方衰落下去。当时像这样久盛不衰的家族还有张汤一家,被并称为“金张”,晋代诗人左思所谓“金张籍旧业,七世珥汉貂”所指即此。至汉末曹兴三国时许昌金氏世家今讳联刘返曹被曹操所害并诛连族人,金日磾之后随东迁徙居丛家岘(今山东文登),以地为氏,称丛姓,他们尊金日磾为丛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综上所述,丛姓来源有两支:一为金日磾之后,一为丛枝之后,但由于丛枝之说为传说,至今史学界、考古界也不能详尽说出其地域所在,又限于资料有限和见诸史端之丛姓人物鲜少,其繁衍播迁的进程不甚清晰,无所考据。而金氏改丛姓则充诸史料。还有一说原居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迁山东时尚有少数留居,故山东丛姓与西安的一些金姓原本是一家。后西安金姓因避仇,其裔孙后有改为丛姓者,是为陕西丛姓,但人数较少。丛姓在得姓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基本上是据地而生,即山东文登丛家岘为其繁衍中心,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兼之所历社会动荡不安,盗贼横行, 一家,致使民不聊生,丛姓人口的增长受到抑制,由于山东文登处胶东半岛一隅,三面环海,不可能进行大规模迁衍。但也有少部迁而得势者,如南北朝时期,丛姓出现了第一位影响较大的名人丛(钅番),官至滁州刺史。后还发展兴盛为许昌望族。因许昌地处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魏晋南北朝、唐、五代十国、宋、元历朝除盛唐外,战火几度焚烧这片土地,故丛姓也有随众南迁避乱于南方各地者,播迁方向应是先华东,而后中南,再西南。而世居文登之丛姓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只能在山东半岛各地小规模迁衍,当然,丛姓在华北各地的零星迁徙是存在的。明初洪武年间,因山西表里山河的特殊地理位置,分布在山西大同、阳泉等地的丛姓并未受到大的波及,故丛姓也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北、河南、湖南等地,所以如今洪洞丛姓仅十人。明代,文登丛兰官至右都御史、三边总制、漕运总督、工部尚书,丛文蔚为隆庆进士,丛叔模为诗人。清康隆盛世时,广纳各族人才,大兴科举,文登丛大为、丛洞、丛坛名登两榜,江南江宁、如皋(皆属江苏)连续有丛澎、丛方函亦举进士,并在当地成为名门。元末明初丛姓以有两大支迁往河北、辽宁。晚清民国年间山东半岛诸姓渡海闯关东谋生者甚众,而文登紧邻威海等港口,出海通道便利,于是丛姓也有随众渡渤海,在葫芦岛登陆,移居关东者。 如今,丛姓分布甚广,有今之北京,上海,苏州,天津之武清,河北之黄骅,山东之菏泽、昌乐、东平、平度、平邑、辽宁之朝阳、沈阳、大连、清原,黑龙江之哈尔滨、牡丹江,内蒙赤峰、呼和浩特,吉林之长春、延吉,山西之大同、阳泉,陕西之韩城,湖南之益阳,广东之韶关,贵州之都匀,四川之合江等地,亦有少数丛姓经荣成而徙高丽(今韩国)者。当然,丛姓以山东人口为最多,其山东丛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丛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七。
郡望堂号
丛姓在长期的繁衍过程中,形成的郡望有:许昌县,三国魏时设置,治所在许昌(故城在今河南省许昌市西南),文登北齐置 。
堂号:
丛姓以“许昌”、“文登”等为其堂号。
宗族特征 ①丛姓无论是丛枝之后,还是金日石单之后,抑或他族改姓,是中华姓氏丛姓的重要一部,不可分割。②丛姓以文登为源起,历经数千年风风雨雨,如今仍大部在文登周边地区繁衍,为他姓所不可比拟,诚为罕见。③从北魏到明,丛姓见诸史册者甚少,其千余年的沉顿是何原因造成的,至今还是个谜,待有识之士去考证吧!
丛姓宗文登:丛姓是一个人口较少的姓氏,但在海内外都有分布。不过无论是哪里的丛姓人,大都会说自己的原籍是山东文登。
原文登市文化馆丛树乐:丛姓啊,它是因为在文登由金姓而改为丛姓的,所以丛姓都源于文登。不管到了哪里去,都是从文登出去的。所以天下丛氏宗文登。”
要说文登丛姓的来历,就得从西汉时匈奴人金日磾降汉说起。因为后来的丛姓,是金日石单的子孙迁到文登后改为丛姓的。
原文登市文化馆丛树乐:丛姓是金日磾的后代。金日磾呢,他是匈奴人,是匈奴休屠王的王子。在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因为匈奴不断进犯中原,汉武帝就派霍去病去征服匈奴,那么金日磾就降了汉了。降了汉以后就没入皇门养马。他14岁的时候开始养马。有一次汉武帝要阅马,就是检阅马养得怎么样。出来当时是嫔妃两侧很多,很多养马的人牵马的时候,眼神都花红柳绿的看,眼都是左看右瞧的。唯独这个金日磾牵着马很严肃,目不斜视地牵着马走过殿,汉武帝的面前。汉武帝觉得很奇怪,就问左右,问他是谁?他说他是休屠王的太子。这样汉武帝当时就把他封为马监了。马监实际就是养马的一个官了。汉武帝当时就赐姓为金,就叫金日磾。
后来,在有人试图谋杀汉武帝时,金日磾由于救驾泰有功,从马监而封侯,成为朝廷重臣。金日磾的后代在晋朝太始元年,因为得罪皇帝,被削去爵位,整个家族逐渐迁到现在的山东文登一带,从此在这里定居下来。将自己的姓氏由金姓改丛姓。丛姓在历史上出过一些著名人物,如明朝时曾当过尚书的丛兰,辛亥革命时期的英烈丛琯珠、丛琦珠、丛环珠兄弟三人等等。
《丛氏源谈谭》主编丛松坡:最有代表性的是明朝工部尚书丛兰。丛兰的一生可以概括为从少年时苦读诗书,经过考试考中进士。官到尚书后辞去官职回来了,告老还乡。就感到对这个封建王朝的失望。丛兰对姓丛的有个遗训,他告诫他的子孙,只准读书,不能做官。丛兰回来之后呢,一直到明朝之后再没有做官。诗书很有些出名的,比如说有几个诗书非常有名的名人,但做官的没有。他们都是耕读世家。
如今在台湾各地也有不少丛姓后人。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来自山东文登。在文登丛氏后人编辑《丛氏源谈》的时候,台湾丛氏后人也寄来了很多资料,一起修撰丛氏的姓氏资料。
《丛氏源谈》主编丛松坡:台湾丛氏人口,据现在他们统计要有1000多户吧。跟我们有联系的现在也有几百人。他们现在正在联系成立一个台湾丛氏分会。而且准备组团来文登,做一次祭奠祖宗的拜祭,明年春天开始。
法律分析:国家之所以禁止修族谱是为了追根溯源,准确了解当地风俗和渊源。无论是族谱还是家谱都是记载祖宗事迹的重要资料文献,又是体现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可以因为个人主观意愿而擅自修改。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二条 国家发展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广播电视事业、出版发行事业、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其他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国家保护名胜古迹、珍贵文物和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刘氏家谱列表:
山东省齐家庄刘氏家谱--主修:刘群
刘氏家谱爱的色放--主修:敖德萨
祁邑罗口町刘氏族谱--主修:刘肖
河南夏邑县郭店乡孙破楼村杨集一队刘氏家谱--主修:刘国华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刘氏家谱--主修:刘文亮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安峰镇遛马村刘氏家谱--主修:刘志伟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刘家桥海南屯刘氏家谱--主修:刘起郡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刘氏--主修:刘新昌
贵州省长顺县营盘乡热水村冷坝刘氏家谱--主修:刘远成
河北邢台市威县陈刘庄村刘氏家谱--主修:刘更彬
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刘氏家谱--主修:刘志海
山西省永济市栲栳镇栲栳村刘氏家谱--主修:刘浩
四川省阆中市刘芳世系家谱--主修:刘洪锦
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林兴乡林生刘氏家谱--主修:刘学雨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刘氏家谱--主修:刘文亮
广西横县校椅镇横圹村刘氏家谱--主修:刘庆欢
程姓起源有五
1、出自风姓,以国为姓,是重和黎的后裔。
重、黎是古史传说中的“五帝”时期的人物。他的后裔伯符(一作乔伯)在西周前期被封在程地,建立了程国。古程国的地望在汉晋时期的洛阳上程聚,也就是现在河南省洛阳和偃师交界处。程国的居民以国名为氏,于是就产生了程氏。
传说,上古时候。民间祭祀很乱,社会很不稳定。颛顼高阳氏为了使百姓从杂乱的祭祀活动中解脱出来,安心生产,就委派他的孙子重为南正之官,掌管祭祀神灵;重的弟弟黎为火正之官,掌管民事。后来重和黎的子孙就世袭了这一官职。商朝时封重黎的孙子于程(今河南洛阳市东,也有说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建立程国,称为程伯,其子孙以国名程为姓。
北宋时欧阳修等人修撰的《新唐书》七十五卷《宰相世系表》中说:“程氏出自风姓。”南宋学者郑樵撰写的《通志·氏族略》也说:“程氏,伯爵,风姓。”由此可知,程氏源出于风姓。
除程氏出自风姓外,任氏、宿氏、须句氏、颛臾氏也都源于风姓。风姓为太昊伏羲氏的后裔。太吴伏羲氏属于东夷部族,活动范围在今河南东部、安徽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一带。河南淮阳有太吴陵,是太昊的都城所在地。
风姓的首领称风后,生活在传说中的炎黄时代,他和中华人文始祖——黄帝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西晋时人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记载,一天晚上,黄帝梦见一阵大风刮起,把地面上的尘土污垢吹得一干二净。第二天早晨醒来,寻思昨夜的梦境,说道:“风能发号施令,是执政的象征。‘垢’字去掉‘土’旁,就是一个‘后’字。难道天下有一个姓风名后的贤人吗”于是他依据自己对梦境的占解,派人四处寻找风后其人,终于在东海边上找到了他。黄帝把风后请来,拜他为宰相,帮助自己料理政治事务。
风后能文能武,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他通晓兵法,著有兵书十三篇,后人称《风后兵法》。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有一次,黄帝和蚩尤在涿鹿之野进行战争。蚩尤施展法术,使大雾迷漫,三天不散。黄帝的将士迷失了方向,无法战斗。风后接受黄帝的命令,制造了一辆指南车,使将士分辨出东西南北,终于俘获蚩尤,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到了黄帝的孙子帝颛顼时期,又有重和黎。是程氏的远祖。《国语》十八卷《楚语》记载观射父对楚昭王说:“及少吴之衰也,九黎乱德,……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尧复育重、黎之后,不忘旧者,使复典之,以至于夏、商。故重、黎世序天地,而别其分主者也。其在周,程伯林父其后也。”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百三十卷《太史公自序》中也说:“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北正黎以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林甫其后也。”这两段话的意思是:颛顼继少吴之后登上帝位,任命重为南正,管天;黎为北正,管地。尧舜时代,又让重、黎的后代继续担任分管天地的官职,一直沿续到夏、商二代。周代的程伯休父,就是重、黎的后裔。
观射父和司马迁都说,程氏是重、黎的后裔。关于重、黎的身世,古人有两种说法。一说重和黎都是颛顼的曾孙。颛顼有个儿子名叫称,称有个儿子名叫老童。老童有两个儿子,就是重和黎;另一说黎是颛顼的曾孙,重是少昊的儿子。
重、黎都是传说中很有神通的人物。颛项继少吴之后担任帝王,当时人神杂糅,祭祀混乱,灾祸频仍。颛顼让重举上天,令黎抑下地,使天和地远隔,人与神分离,称为“绝地天通”。在令人看来,重和黎当然不可能有那么大的神力。对此事可以这样理解:颛顼将祭祀上天群神和管理土地民人这两种职责分开,让重负责祭祀天神祖先,让黎负责管理土地和民人。
在古史传说中,重是一个半神半人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少昊的儿子。少昊又称金天氏,和太昊同属于东夷部族。他以乌为图腾,设置的官职都以鸟命名。他的都城在穷桑,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少吴一共有四个儿子,依次叫做重、该、修、熙。重曾担任过“木正”,他又被称作“句芒”。《山海经·海外东经》说:“东方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把他描绘成鸟身人面、身骑双龙的神人。又有人说,重是颛顼的曾孙,曾担任“火正”,人们尊他为火神,称做“祝融”。祝融的遗墟在今河南新郑。因为他活动的地域在中原地区南部,因而他的宫职是“南正”。
古人一致认为,黎是颛顼的曾孙。颛顼之墟在帝丘,就是今天的河南濮阳。黎曾担任过“北正”,一说是“火正”。黎部族主要在中原地区的北部活动。商周时期在今山西长治西南有一个黎国,可能是黎的后裔建立的国家。黎国是商王的一个重要与国,是商王朝的藩屏。因此周文王姬昌为实现灭商的大业,首先出兵攻打黎国,这就是“西伯勘黎”的故事。当时还有一个黎丘,又称黎侯城,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个黎国一作犁国,又称泥中。位于今河南浚县,汉代又称黎阳。由此可见,黎部族的活动范围是以今河南省的黄河以北地区为中心,西到今山西省东南部,东达今山东省西部地区。
重、黎是古史传说中的人物,他们所处的时代距现在相当遥远,因而他们的身世和官职,史书记载说法不一。关于重的身世.一说他是少吴的儿子,属于东夷部族;一说他是颛顼的曾孙,属于华夏部族。对于这个问题,今人已难以分辨清楚。但是古书都说,程氏出自风姓。从这一事实出发,可以认为重和少昊的关系更为密切,应该属于东夷部族。因为风姓就属于东夷部族。重、黎所属部族记载的混乱,正反映了当时东夷部族和华夏部族逐渐融合,后人已难以准确区分的实际情况。
重、黎在颛顼时分别开始担任掌管天地的官职,他们的后裔世代承袭了这一官职。到了尧、舜、禹时,又有伯益,是帝舜的辅臣。他曾经掌管火,用火焚烧山泽,驱逐禽兽。他能调驯鸟兽,又发明了掘井的技术,能凿地求水。他还和大禹一起治理洪水。大禹临死时,将帝位传给伯益。大禹的儿子启联合友党进攻伯益,将伯益杀死.自己做了国王,建立了夏朝。但是伯益的后裔在夏、商时代仍承袭掌管天地的职位,经久而无失。
程氏得氏之前的远祖,黄帝时有风后,颛顼时有重、黎,舜、禹时有伯益。程氏的得氏,是在西周时期。
2、以地名为姓。
传说,周宣王之时,重黎的裔孙程伯休父入朝为大司马,后又因攻占徐方(今山东滕县东南薛故城)有功,被封到程邑(今陕西咸阳市东,也有人说在今洛阳市东),他的子孙有一部分人以地为姓,称程姓。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公元前11世纪时,周公 旦公封诸侯,周文王第10子(一说第17子)受封于郇(近山东省临猗县),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其子孙以原国名郇为氏,后去邑旁,加草头为荀氏,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正平县西),其后以邑名荀为氏。又据《左传杜预注》所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以邑为氏,称程氏,是为山西程氏。
西周后期,周厉王好利。他以荣夷公为卿士,拼命对百姓进行搜刮。他的奢贪暴虐,激起了国人的不满。他又派卫巫监视国人,一旦发现有非议时政的人就加以杀害。在这种专制高压之下,国人在路上见面不敢互相打招呼,只好用眼睛示意。国人忍无可忍,终于拿起武器围攻这位贪暴的国君。厉王逃到彘(今山西霍县)邑,不久死去。他的儿子姬静继承王位,史称周宣王。
宣王在位时,周公和召公辅政,整饰政务,诸侯来朝,史称“宣王中兴”。周宣王在 国力有所恢复之后, 曾亲自领兵征伐东南方的淮夷,程国的国君程伯休父也参加了这场战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大雅·常武》篇记载了这场战争,写道:“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 绪。”诗句的意思是,周宣王亲自领兵征伐时叛时服的淮夷,派遣大臣尹吉甫为使者任命程伯休父为大司马。让他在左右摆布 阵势,监戒军队。程伯休父随周宣王出征, 在对淮夷的战争中建立了显著的功勋。后来程伯休父到达都城镐京,在朝廷中担任大司马,封地改在咸阳附近的程邑。
程伯休父担任大司马以后,他子孙中的一部分又以他的职宫——司马为氏,于是形成了司马氏。因此,程伯休父是程氏和司马氏共同的得氏始祖。
程伯休父徙封的程邑,汉代为安陵县,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程邑,又称“毕程”或“毕郢”,是上古时代毕程氏的遗墟。商末周文王姬昌曾在这里居住过。后来密人降周,也迁居于此。因而它不可能是当时程国的都城。
宋代人陈彭年等编纂的韵书《文韵》中有目“以国为姓”,说:“周宣王时程伯休父入为大司马。封于程。后遂为氏,与司马氏同。”《帝王世纪》曰‘文王居程,徒都丰’,故此加为上程。”
3、出自商、周之际的伯符之后。
据资料记载,伯符是程姓的始祖。由于伯符向周王敬献“泰山之车、井中之玉和双穗之禾”这“三异之瑞”有功,被周王封在广平的程地,后世子孙以国为氏,称程姓。实则伯符是重和黎的后代。
程氏因程国而得名,先有了程国,程国的居民后来就称程氏。至于程氏在何时何地得氏则诸说纷纭。就程氏得氏的时间而言,有西周初年、成康之际和宣王时期三种不同说法;就程氏得氏的地点而言,也有广平(今河省北鸡泽)、洛阳上程聚和安陵(今陕西省咸阳东)三种说法。
程氏的得氏始祖名伯符,又称乔伯。他是重、黎的后裔,生活在商、周之际。《河南程氏正宗世谱》中有一首《迁徙歌》,写道:“古有重黎氏,程族由发初。历夫周兴际,伯符广平居。”这首歌概括了程氏始祖伯符初封广平的事。
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关中地区有一个周国,在文王姬昌的管理下,政治清明,蒸蒸日上。姬昌得到了许多方国的拥戴,号称西伯。他在位时,已经奠定了灭商的基础。姬昌死后,儿子姬发即位,史称周武王。他继承父亲未竟的灭商大业,领兵东伐,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南、卫辉市北)打败了商王纣的军队。纣自焚而死,商朝宣告灭亡。
周武王让商王纣的儿子禄父 (又称武庚)留在殷商故土,继续管理殷商遗民。在其周围建立了卫、鄘和邶三国,分封武王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以监视武庚,史称“三监”。又下令释放被商王纣关押在监狱里的贤人和百姓,将商王纣聚敛的 钱财、粮食散发给贫民和奴隶,然后班师西归。
周武王回到关中的镐京 (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后,为了统治原商朝的广袤的土地和众多的人民,推行分封制度,将自己的同姓、灭商的功臣谋士和古代圣王的后代封在各地,建立国家。伯符也是古圣贤的后裔,因而被封在广平,于是伯符带领本家族人等,在那里建立了国家。
广平是伯符的始封地,也成为程氏的发祥地之一。后来广平发展成为程氏的首要郡望。但是广乎不是程地,也不是程国。因此,它不是程氏得以命氏之地。槐塘《程氏世谱叙》转引西汉司徒程泰修撰的族谱说:“臣上世祖伯符先封广平,后得封程国,遂氏焉。”
4、出自姬姓是荀氏后裔以邑为姓而改。
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晋国荀氏的支子(非正妻长子或妾生子)食采于程邑(今山西省新绛县东北),其后裔以邑为姓,称程姓。
春秋时期晋国出现了一些势力强大的姓族。荀姓就是其中之一。荀姓在西周时聚居在今山西省临椅县南部,后来迁到新绛县西。苟林父、荀宾、荀家、荀会等人都是晋国著名的卿大夫,是对晋国政局有一定影响的人物。晋国大夫荀骆的采邑就是程邑。有人说这个程邑就是关中地区咸阳东北的程邑。但是当时咸阳附近应该属于秦国的领地,晋国虽曾拥有“河西八城”,它的领地也难到达咸阳附近。因此我们认为,作为苟驩采邑的程邑, 应该在今山西省境内。因为驩的采邑名叫程邑,他的子孙就以邑为氏,改姓程氏。
5、别的民族和姓氏改为程姓。
程姓修谱
早在春秋时期,晋国人程本曾经修撰程氏家谱。到了西汉元帝时期。司徒程泰奉诏“编修姓望”,这是程姓较早的谱牒。三国时期程昱的儿子程建曾“归郡修谱”。晋室南迁以后,在江南有所谓;《百家谱》,程姓也在其中。
唐代有个程淘,始考订《程氏谱》,考载详明,堪称信史。宋代鄱阳(今江西省鄱阳)人程祁,字忠彦,曾修撰程氏《世谱》。南宋时;人程晟,是著名理学家程颐的孙子。他很有;才学。曾编次《伊川文集》八卷,并修撰《伊川家谱》一卷。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史定之任池州(今安徽贵池)知事,曾将程氏谱系上呈朝廷,于是皇帝降旨,将程颐四世孙程观之补官登仕郎。元代程氏家谱屡有修撰。但宋元以前的程姓家谱,大多亡佚不存。
明代修撰的程氏家谱较多。现存的价值较高的家谱多为明代后期嘉靖、隆庆、万历年间所修。比较重要的有《新安程氏统宗世谱》、《河南上程谱》《河南程氏正宗世谱》《程氏家乘》等。这一时期的修谱,已从某一地区的家族门派发展到大范围乃至全国性的“统谱”。
清代和民国时期所修续的程氏家谱现.存数量较多,并且大多经刊印或手抄,流传至今,不再一一述及。
建国以来,由于宗法观念的破除,家族的分土析居,修续家谱较为罕见。21世纪初,在有些地区又有续修。例如广东五华、河源纯刚公系《程氏族谱》,就是1996-1997年新续修的程氏谱书。
现存的程氏谱书,除了部分散布民间,由私人珍藏外,大多收藏在各地的图书馆;文化馆或档案馆中。全国最大的图书馆——北京图书馆收藏程氏谱书四十多种,上海图书馆也有较多收藏。《中国家谱目录》一书(山西人民出版社199Z年版)中著录程氏谱书三十九种,计二百二十二册。这些谱书如按地区分,以安徽省数量最多,达二十四种,其次是江苏省,有六种,湖北省有四种,湖南、山东两省各一种,其他一种。我国现存程氏谱书远不止这些,不少程姓人群居住较为集中的省份,如河南、河北、山西、浙江等省的许多谱书,都没有被收入。
王姓始于周朝共和年间(约前841—前828年),周平王即位后,封太子晋为太原郡晋阳王,父爵子袭。到第三代时以王为姓,名王道行,此为王氏始祖。王氏宗族,兴盛与晋代,衰败于明代。自周至明在朝为官者170余人,其中晋代就有66人。
著名者有官至西晋太保,名列二十四孝的王祥;东晋重臣、南迁士族首领,时称“王与马共天下”的王敦、王导兄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则为书法家。
1、王祥(184年,一作180年-268年4月30日),字休徵。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西孝友村)人 。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
王祥于东汉末隐居二十年,在曹魏,先后任县令、大司农、司空、太尉等职,封爵睢陵侯。西晋建立,拜太保,进封睢陵公。泰始四年(268年)去世,年八十五(一作八十九),谥号“元”。有《训子孙遗令》一文传世。
王祥侍奉后母极孝,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有“孝圣”之称。
2、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小字阿黑,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东晋将领、权臣。
王敦出身于琅琊王氏,在西晋时期官至扬州刺史,永嘉之乱后消灭江州刺史华轶、镇压荆湘流民起义,与堂弟王导一同辅佐晋元帝建立东晋,担任大将军、江州牧,封汉安侯。他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自收贡赋,对东晋政权造成极大威胁。
永昌元年(322),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在武昌起兵,攻入建康,诛除异己,被拜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他还屯武昌,后又移镇姑孰,自领扬州牧。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再次起兵攻建康,不久病逝于军中,时年五十九岁,其叛乱不久便被晋明帝平定,自己亦被剖棺戮尸。
3、王导(276年-339年9月7日),字茂弘,小字赤龙、阿龙。琅玡郡临沂县(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王导出身于魏晋名门“琅邪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
咸康五年(339年),王导去世,年六十四。成帝举哀于朝堂,遣使追谥“文献”。葬礼规格同霍光、司马孚,为东晋中兴名臣之最。
王导善书法,以行草最佳。他学习钟繇、卫瓘之法,而能自成一格,在当时有很高的声望。有草书《省示帖》、《改朔帖》传世。
4、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是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5、他的儿子王献之书法也很好,人们称他们两为"二王",另一个儿子王凝之官至左将军,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兰亭序》等。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冶于一炉,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被后人誉为“书圣”。
扩展资料:
王羲之族谱发现地
1991年,两当县志办公室在征集名人族谱时,退休干部罗建堂先生提供的线索,在本县太阳乡火神庙村村民王文信处发现《王羲之族谱》,一套共十四册,其中总谱一册,分谱十三册。
该族谱是清仁宗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由湖北通山人王福利送至两当,接谱人为王福明,王文信为王福明的六世孙。据推测,王福明鼓励可能在湖北通山,因事居留两当。
《王羲之族谱》除了记载王氏源流系世外,对明末王氏各宗族分布地区也做了详细记载,是研究王羲之家族历史的珍贵资料。
现存于两当文化馆。
—王祥(魏晋时期大臣)
—王敦(东晋将领、权臣)
—王导(东晋政治家、书法家)
—王献之
—《王羲之族谱》
丛姓 丛氏家谱 丛姓起源 丛姓名人 丛姓的来源 丛姓简介
本文2023-12-07 08:06: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36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