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解氏家谱,我是江苏徐州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7浏览:3收藏

有谁知道解氏家谱,我是江苏徐州的.,第1张

·中国家谱发布与检索中心·让你找到亲人或家谱或诸多未知内容国际搜索 查正文 查标题

·首页>>家谱总目>>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 >>〔续发此主题文献〕 〔发布属于本分类新文献〕[返回栏目] 〔精华贴列表〕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

第1篇/章/节/段·发布人: 游客 发布时间:2005-12-10 3:53:19 相关文献再查询〕〔[登陆][注册][返回栏目]

--------------------------------------------------------------------------------

欢迎来自:61152161153的访问者[代理IP后台自动抓取真实IP]

--------------------------------------------------------------------------------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使用说明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共收录家谱目录543条,由三部分组成:

1 《全国家谱总目》中收录的家谱目录400条。收藏者项标为“收藏地区+序号”。

2 陕西各地区县志中记录的家谱信息109条。收藏者项标为“线索+序号”。

3 《中国家谱综合目录》及《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中收录的陕西地区家谱34条。收藏者项分别标为“综合、上海+序号”。

读者可利用电子表格的排序功能和查找功能,从谱籍、姓氏、谱名、出版年、收藏者等检索途径进行检索。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种方法:利用电子表格的排序功能。选中全表,单击数据→排序,此时可用浏览方式检索。如将姓氏、谱籍1、谱籍2分别设为主要关键字、次要关键字、第三关键字,这时同一姓氏的家谱将排列在一起,并按地区集中。著录表项(即最末一项)为家谱著录表等相关详细资料,光标指向该列图标,指针变为十字箭头时双击,可查看有关该家谱责任者、版本、始祖、收藏者等内容。

第二种方法:单击编辑→查找→输入查找内容 →搜索方式选“按列”,单击“查找下一个”,这时将选中相关单元格,不断单击“查找下一个”,找到所需条目后,双击该条目著录表项图标,即完成一项检索。

谱籍1 谱籍2 姓氏 谱名 出版年 收藏者 著录表

陕西 米脂 常氏 [陕西米脂]米脂常氏家志四卷 1998 陕图1

陕西 横山 冯氏 [陕西横山][陕西子洲]冯家寨则•冯家渠•冯家老庄冯氏族谱(续修本) 1999 陕图2

河南 淅川 杨氏 [河南淅川]杨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1872 陕图3

河南 邓州 唐氏 [河南邓州]春风唐氏家谱一卷 1882 陕图4

四川 射洪 杨氏 [四川射洪]射洪古绳乡杨氏族谱 1901 陕图5

陕西 朝邑 杨氏 [陕西朝邑]西野杨氏壬申谱附续一卷 1891 陕图6

陕西 蒲城 李氏 [陕西蒲城]蒲城李氏先德志传彚编一卷 1932 陕图7

朱氏 [ ]四明朱氏支谱内外编二十六卷 1936 陕图8

湖南 平江 陈氏 [湖南平江]平江义门陈氏新符公家乘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1938 陕图9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滕冲]滕冲叠水河李氏家谱不分卷 1928 陕图10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滕冲]滕冲青斋李氏宗谱五卷增编一卷 1931 陕图11

云南 腾冲 李氏 [云南腾冲]腾冲叠水河李氏家谱不分卷 1913 陕图12

广东 南海 朱氏 [广东南海]南海九江朱氏家谱十二卷首一卷 1869 陕图13

江苏 常熟 邹氏 [江苏常熟]常熟小山邹氏支谱一卷 1908 陕图14

山东 济宁 公冶 [山东济宁]戊辰续修公冶族谱五卷 1932 陕图15

广东 南海 黄氏 [广东南海]南海学正黄氏家谱节本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1 陕图16

江苏 苏州 滕氏 [江苏苏州]吴门滕氏世略抄 1935 陕图17

浙江 奉化 蒋氏 [浙江奉化]武岭蒋氏宗谱三十二卷 1948 陕图18

湖南 湘潭 王氏 [湖南湘潭]湘潭泉冲王氏五修族谱本原志一卷 民国间 陕图19

陕西 潼关 张氏 [陕西潼关]张氏著存堂族谱 八卷 1908 陕图20

广西 武缘 黄氏 [广西武缘]粤西武缘起凤黄氏家乘不分卷 1934 陕图21

浙江 杭州 钱氏 [浙江杭州]钱氏家乘图像考赞不分卷 1924 陕图22

福建 福州 王氏 [福建福州]西清王氏族谱不分卷 1934 陕图23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陕图24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韩城解家村解氏家谱图 2000 私藏1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解氏家谱图不分卷 1750 私藏2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解氏家谱图不分卷 1838 私藏3

陕西 韩城 解氏 〔陕西韩城〕解氏家谱图不分卷 1920 私藏4

山西 稷山 解氏 〔山西稷山〕解氏家谱不分卷 1980 私藏5

江苏 吴县 吴氏 〔江苏吴县〕吴氏宗谱不分卷 1871 私藏6

陕西 汉阴 张氏 〔陕西汉阴〕清河堂沙坝张氏族谱不分卷 1997 私藏7

陕西 汉阴 张氏 〔陕西汉阴〕张氏宗谱不分卷 1998 私藏8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698 私藏9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812 私藏10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822 私藏11

陕西 澄城 刘氏 〔陕西澄城〕刘氏家谱不分卷 1943 私藏12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族谱一卷 1895 私藏13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族谱 1997 私藏14

陕西 华县 刘氏 〔陕西华县〕新辑大涨刘氏族谱十卷 民国间 西大1

陕西 汉中 李氏 〔陕西汉中〕西乡李氏家谱三卷 1889 西大2

福建 泉州 庄氏 〔福建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西大3

辽宁 沈阳 曹氏 〔辽宁沈阳〕五庆堂重修曹氏宗谱不分卷 1990 西大4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 1999 西大5

河南 许昌 黄氏 [河南许昌]大元后裔黄氏家谱一卷 2001 铜川1

陕西 米脂 李氏 [陕西米脂]米脂太安二甲李氏宗谱一卷 1992 铜川2

河南 郾师 田氏 [河南郾师]杜篓田氏家谱不分卷 1998 铜川3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铜川4

陕西 歧山 宋氏 [ 陕西岐山]岐山宋氏族谱续稿不分卷 清末民初 宝鸡1

陕西 歧山 崔氏 〔 陕西岐山〕北庄崔氏家谱不分卷 宝鸡2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岐山郭氏族谱不分卷 1883 宝鸡3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续增郭氏族谱不分卷 1914 宝鸡4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岐山郭氏族谱不分卷 1914 宝鸡5

陕西 歧山 郭氏 〔 陕西岐山〕岐山郭氏族谱四卷 2000 宝鸡6

陕西 扶风 王氏 〔 陕西扶风〕扶风王氏族谱不分卷 1990 宝鸡7

陕西 扶风 李氏 〔陕西扶风〕李国玉家谱不分卷 2000 宝鸡8

陕西 扶风 李氏 〔陕西扶风〕李国玉家谱存稿 2000 宝鸡9

陕西 扶风 赵氏 〔陕西扶风〕小留村赵氏家族史略不分卷 1995 宝鸡10

陕西 关中 温氏 〔 陕西〕关中温氏丛书族谱不分卷 2001 宝鸡11

陕西 千阳 罗氏 〔 陕西千阳〕罗氏家谱不分卷 1990 宝鸡12

陕西 榆林 张氏 [陕西榆林]张氏家谱 1994 榆林1

陕西 榆林 李氏 [陕西榆林]陕西省榆林城内李氏(贵庭)家谱 1998 榆林2

陕西 榆林 谢氏 [陕西榆林]谢氏家谱 1997 榆林3

陕西 榆林 叶氏 [陕西榆林]叶氏家谱不分卷 1982 榆林4

陕西 榆林 叶氏 [陕西榆林]叶氏族谱续编 1996 榆林5

福建 莆田 关氏 [福建蒲田]蒲坂关氏族谱 1998 榆林6

陕西 米脂 张氏 〔陕西米脂〕米脂开平里三甲张氏家谱 1996 榆林7

陕西 石泉 李氏 [陕西石泉]李氏家谱简续 2000 安康1

陕西 石泉 王氏 〔陕西石泉〕王氏仁顺宗谱 1998 安康2

陕西 石泉 陈氏 〔陕西石泉〕陈氏蛟龙家谱不分卷 1992 安康3

陕西 汉阴 张氏 〔 陕西汉阴〕清河堂沙坝张氏族谱 1997 安康4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鄠县]王氏族谱四卷,首一卷 1841 安康5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安康6

福建 莆田 关氏 [福建莆田]莆坂关氏族谱 1998 安康7

陕西 商南 刘氏 〔陕西商南〕刘氏宗谱三卷 1992 商洛1

陕西 商南 张氏 〔陕西商南〕全城章氏谱不分卷 1997 商洛2

陕西 商南 蒋氏 〔陕西商南〕蒋氏宗谱•陕西省商南县红庙分支(九修)二卷 1999 商洛3

陕西 商南 冀氏 〔陕西商南〕冀氏宗谱不分卷 2000 商洛4

安徽 潜山 蒋氏 [安徽濳山]濳山县蒋氏八修宗谱三十二卷,首一卷 1904 商洛5

陕西 洛南 童氏 [陕西雒南]雁门郡童氏宗谱三卷 1964 商洛6

陕西 洛南 李氏 [陕西雒南]陇西郡李氏宗谱二卷 1963 商洛7

陕西 洛南 杨氏 [陕西雒南]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1963 商洛8

陕西 洛南 刘氏 [陕西雒南]刘氏宗谱不分卷 1963 商洛9

陕西 洛南 罗氏 [陕西雒南]罗氏宗谱一卷 1963 商洛10

湖北 黄冈 陈氏 [湖北黄冈]陈氏续修合谱八卷,首三卷 1901 商洛11

陕西 商南 罗氏 [陕西商南]罗氏宗谱 一卷 1954 商洛12

陕西 商南 李氏 〔陕西商南〕商邑李氏家谱 二卷 1999 商洛13

陕西 商洛 [陕西商洛][ 氏四修家谱 ]不分卷 1987 商洛14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商洛15

陕西 洛南 汪氏 〔陕西雒南〕舒邑晓天汪氏宗谱 六卷 1991 商洛16

什木罕 [ ]什木罕家谱一卷 清末 市档案1

陕西 洵阳 〔陕西洵阳〕〔?氏〕廷辉公续修支派一卷 1911 市档案2

日本 奈良 原田 〔日本奈良〕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不分卷 1939 市档案3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第十二修王氏族谱三卷,首一卷 1996 市档案4

陕西 户县 仝氏 [陕西户县]仝氏族谱第三谱不分卷 1999 市档案5

陕西 户县 杨氏 [陕西户县]户县庞光镇炉丹村西堡杨氏族谱一卷 2001 市档案6

陕西 户县 贾氏 [陕西户县]牛东贾氏宗谱(车门支系)一卷 1993 市档案7

江西 弋阳 刘氏 [江西弋阳]彭城刘氏福四公裔重修族谱三卷 1826 市档案8

陕西 户县 姬氏 [陕西户县]姬宗世谱录不分卷 市档案9

陕西 户县 王氏 [陕西户县]王氏族谱四卷 清 市档案10

刘氏 [ ]刘氏宗谱一卷 1889 省档案1

江苏 盐城 陆氏 [江苏盐城]盐城陆氏宗谱八卷 1989 省档案2

江苏 盐城 陆氏 [江苏盐城] 盐渎堂陆氏宗谱一卷 1989 省档案3

王氏 [ ]王氏宗谱十八卷 1859 省档案4

陕西 榆林 叶氏 [陕西榆林]叶氏族谱一卷 1982 省档案5

刘氏 [ ]刘氏世系图一卷 1957 省档案6

湖北 黄冈 方氏 [湖北黄冈]方氏宗谱十二卷,首四卷 1901 省档案7

陕西 商州 周氏 〔陕西商州〕商山周氏家乘不分卷 1934 省档案8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白河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9

陕西 白河 钱氏 [陕西白河]双溪常系谱钱氏宗谱四卷 1927 省档案10

湖北 蕲春 程氏 [湖北蕲春 ] 蕲阳程氏宗谱六卷 1823 省档案11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2

江西 九江 陈氏 [江西九江]义门陈氏宗谱十五卷 1876 省档案13

江西 庐陵 周氏 [江西卢陵]新修周氏族谱四卷 1940 省档案14

福建 厦门 庄氏 [厦门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省档案15

陕西 紫阳 伍氏 [陕西紫阳]伍氏宗谱 1934 省档案16

山东 黄县 丁氏 [山东黄县]丁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1909 陕师大1

江苏 苏州 文氏 [江苏苏州]文氏族谱续集不分卷 1929 陕师大2

江苏 吴县 王氏 [江苏吴县]洞庭王氏家谱二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1 陕师大3

福建 闽县 王氏 [福建闽县]西清王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4

山东 滕县 生氏 [山东滕县]滕县生氏族谱四卷,卷首一卷 1936 陕师大5

江西 婺源 朱氏 [江西婺源]紫阳朱氏宗谱二十五卷,卷首一卷 1925 陕师大6

河南 安阳 朱氏 [河南安阳]朱氏家谱不分卷 1906 陕师大7

河北 交河 李氏 [河北交河]李氏族谱不分卷 1937 陕师大8

湖南 汝城 朱氏 [湖南汝城]大村朱氏族谱四卷 1931 陕师大9

山东 乐陵 宋氏 [山东乐陵]乐陵宋氏族谱不分卷 1935 陕师大10

辽宁 海城 李氏 [辽宁海城]李氏宗谱一卷 1901 陕师大11

浙江 绍兴 杜氏 [浙江绍兴]会稽杜氏家谱十二卷,卷首一卷 1899 陕师大12

浙江 绍兴 阮氏 [浙江绍兴]越州阮氏宗谱二十二卷,卷首一卷 1928 陕师大13

陕西 蒲城 屈氏 [陕西蒲城]屈氏族谱不分卷 1984 陕师大14

河北 营城 邵氏 [河北营城]邵氏宗谱不分卷 1939 陕师大15

江苏 吴县 周氏 [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周氏支谱不分卷 1916 陕师大16

多罗钟端 宣宗成皇帝位下多罗钟端郡王家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17

四川 井研 胡氏 [四川井研]井研胡氏族谱不分卷 1936 陕师大18

江苏 镇江 唐氏 [江苏镇江]京口唐氏重修族谱二卷 民国 陕师大19

江苏 吴县 秦氏 [江苏吴县]洞庭秦氏宗谱五卷,首四卷,末一卷 1873 陕师大20

河北 沧州 孙氏 [河北沧州]渤海孙氏家谱不分卷 1921 陕师大21

章氏 章氏会谱德庆初编三十卷,二编四卷,三编十六卷,四编十卷 1919 陕师大22

浙江 杭州 许氏 [浙江杭州]高阳许氏家谱二卷 1849 陕师大23

天津 静海 马氏 [天津静海]马氏族谱一卷,世系表一卷 民国 陕师大24

江苏 常州 张氏 [江苏常州]毘陵张氏宗谱十二卷 1929 陕师大25

河南 项城 张氏 [河南项城]项城张氏族谱十二卷 1936 陕师大26

满洲 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八十卷 1735 陕师大27

四川 云阳 程氏 [四川云阳]云阳程氏家乘四卷 1919 陕师大28

河北 南皮 杨氏 [河北南皮]杨氏族谱不分卷 1933 陕师大29

平江 叶氏 平江叶氏族谱十二卷,卷首一卷,末一卷 1935 陕师大30

江苏 吴县 叶氏 [江苏吴县]叶氏祖谱不分卷 民国 陕师大31

江苏 常州 卞氏 [江苏常州]胜西卞氏族谱十六卷 1940 陕师大32

江苏 常熟 归氏 [江苏常熟]京兆归氏世谱十二卷 1913 陕师大33

江苏 无锡 荣氏 [江苏无锡]荣氏宗谱三十卷 1935 陕师大34

河北 丰润 赵氏 [河北丰润]浭阳赵氏西门统谱七卷 1932 陕师大35

辽宁 开原 颜氏 [辽宁开原]颜氏支谱一卷,附优复恩例一卷 1935 陕师大36

上海 潘氏 [上海]上海潘氏家谱六卷 1935 陕师大37

山西 汾阳 韩氏 [山西汾阳]汾阳韩氏支谱四卷 1884 陕师大38

河南 荣阳 郑氏 [河南荣阳]郑氏族谱二十卷,卷末一卷 1932 陕师大39

浙江 临安 钱氏 [浙江临安]钱氏家乘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0

浙江 武进 钱氏 [浙江武进]钱氏宗谱十六卷 1878 陕师大41

江西 婺源 吴氏 [江西婺源]环溪吴氏家谱四卷 1904 陕师大42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世谱稿不分卷 1925 陕师大43

河北 满城 宋氏 [河北满城]清苑宋氏宗谱四卷,卷首一卷 1923 陕师大44

陕西 兴平 赵氏 [陕西兴平]赵氏壬午年谱不分卷 1932 陕师大45

陕西 长安 罗氏 [陕西长安]罗氏族谱二卷 1938 陕师大46

陕西 泾阳 王氏 [陕西泾阳]宝田堂王氏家乘八卷附特命录一卷 清 陕师大47

蒙古 蒙古世系 1979 陕师大48

河南 洛阳 白氏 [河南洛阳]白居易家谱 1983 陕师大49

广西 田阳、忻城 岑氏 [广西田阳][广西忻城]广西土官岑氏莫氏族谱 1965 陕师大50

广东 花县 洪氏 [广东花县]洪氏宗谱 1982 陕师大51

云南 晋宁 郑氏 [云南晋宁]郑和家谱考释 1937 陕师大52

爱新觉罗 爱新觉罗宗谱 1938 陕师大53

吉林 他塔拉氏 [吉林]吉林他塔拉氏家谱九篇 1989 陕师大54

孔氏 孔子世家谱卷首,初集六十二卷,二集34卷,三集10卷,四集12卷 1990 陕师大55

广东 台山 赵氏 [广东台山]浮石赵氏族谱(增订初编 续编 补遗 附录)二十四卷,卷首一卷 1966 陕师大56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 1999 陕师大57

上海 嘉定 周氏 [上海嘉定]嘉定周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8

浙江 杭州 陈氏 [浙江杭州]陈氏宗谱不分卷 清 陕师大59

古氏 新编古氏宗谱 1994 陕师大60

福建 泉州 庄氏 [福建泉州]泉州桃源庄氏族谱汇编六卷,卷首一卷 1999 陕师大61

苏氏 新编苏氏大族谱 1994 陕师大62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1 咸阳1

山东 曹县 闫氏 〔山东曹县〕〔陕西三原〕闫氏族谱一卷 1983 咸阳2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张氏家世一卷 1981 咸阳3

陕西 礼泉 张氏 [陕西礼泉]张氏家谱四卷 1809 咸阳4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旬邑族谱一卷 1963 咸阳5

陕西 旬邑 马氏 [陕西旬邑]马氏世系考一卷 1920 咸阳6

陕西 旬邑 蒙氏 [陕西旬邑]蒙氏家谱底稿一卷 1973 咸阳7

陕西 长武 马氏 〔陕西长武〕马氏家谱三卷,末一卷 1990 咸阳8

陕西 长武 鱼氏 〔陕西长武〕鱼氏宗谱二卷 1996 咸阳9

陕西 永寿 张氏 〔陕西永寿〕张氏宗谱稿三卷 1984 咸阳10

陕西 永寿 任氏 [陕西永寿][任氏影]一幅 咸阳11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影]一幅 咸阳12

陕西 永寿 王氏 [陕西永寿][王氏影]一幅 咸阳13

陕西 旬邑 吴氏 [陕西旬邑]吴氏族谱一卷 1995 咸阳14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一卷 1869 咸阳15

陕西 长武 师氏 〔陕西长武〕师氏家谱五卷 1997 咸阳16

陕西 长武 魏氏 〔陕西长武〕魏氏族谱一卷 1987 咸阳17

陕西 三原 李氏 〔陕西三原〕〔李氏家谱〕一卷 2000 咸阳18

山东 郓城 张氏 〔山东郓城〕张氏族谱一卷 1997 咸阳19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北岳王庄王氏宗谱一卷 1987 咸阳20

陕西 旬邑 李氏 〔陕西旬邑〕〔李氏影〕一幅 1996 咸阳21

陕西 旬邑 第五氏 〔陕西旬邑〕〔第五氏影〕一幅 咸阳22

陕西 旬邑 刘氏 〔陕西旬邑〕〔刘氏影〕一幅 咸阳23

陕西 长武 张氏 [陕西长武]张宅家谱一卷 1825 咸阳24

陕西 长武 刘氏 [陕西长武]刘氏族谱一卷 1957 咸阳25

陕西 三原 毛氏 [陕西三原][毛氏影]一幅 咸阳26

陕西 旬邑 何氏 [陕西旬邑][何氏影]一幅 咸阳27

陕西 旬邑 申氏 [陕西旬邑][申氏影]一幅 咸阳28

陕西 旬邑 王氏 [陕西旬邑][王氏影]一幅 咸阳29

陕西 旬邑 李氏 [陕西旬邑][李氏影]一幅 咸阳30

湖南 衡阳 武氏 [湖南衡阳]武氏七修族谱二十卷 1942 咸阳31

湖南 衡阳 武氏 [湖南衡阳]武氏六修族谱十五卷 1914 咸阳32

湖南 昭阳 陈氏 [湖南昭阳]宝庆墨溪陈氏五修族谱三卷 1993 咸阳33

河南 孟津 郑氏 [河南孟津]郑氏家谱一卷 1996 咸阳34

陕西 富平 董氏 [陕西富平]董氏族谱一卷 2000 咸阳35

陕西 永寿 尚氏 [陕西永寿]尚氏宗嗣环形世系一览图一幅 2000 咸阳36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朱家寨张文奎家族家谱一卷 2000 咸阳37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庞东村张氏族谱一卷 1999 咸阳38

陕西 乾县 黄氏 [陕西乾县]乾县城关黄氏宗谱一卷 1997 咸阳39

陕西 乾县 郑氏 [陕西乾县]郑氏家族简谱一卷 1998 咸阳40

陕西 乾县 董氏 [陕西乾县]陕西省乾县阳峪镇冯市村东窑董氏家族家谱一卷 1999 咸阳41

陕西 咸阳 刘氏 [陕西咸阳]刘古愚家谱一卷 1990 咸阳42

陕西 咸阳 任氏 [陕西咸阳]咸阳市周陵乡豆家村任氏家族家史一卷 1999 咸阳43

河南 邓县 习氏 [河南邓县][陕西三原]习氏宗族家谱一卷 1998 咸阳44

安徽 休宁 汪氏 [安徽休宁][陕西咸阳]汪氏宗谱一卷 2000 咸阳45

湖北 丹江口 孙氏 [湖北丹江口][陕西三原县]湖广省均州石鼓关孙氏家史一卷 1994 咸阳46

陕西 彬县 徐氏 [陕西彬县]徐府家谱初稿一卷 Mar-05 咸阳47

陕西 咸阳 刘氏 [陕西咸阳]玖德堂[刘氏]世谱一卷 1987 咸阳48

陕西 彬县 纪氏 [陕西彬县]纪氏宗谱一卷 1998 咸阳49

陕西 彬县 胡氏 [陕西彬县]胡氏宗祖家谱一卷 1996 咸阳50

陕西 乾县 梁氏 [陕西乾县]梁氏族谱三卷 1995 咸阳51

陕西 彬县 王氏 [陕西彬县]三槐堂王氏家谱一卷 1992 咸阳52

陕西 乾县 宁氏 [陕西乾县]宁氏家谱一卷 1994 咸阳53

河南 洛阳 郭氏 [河南洛阳]郭氏家谱一卷 1998 咸阳54

山东 东明 李氏 [山东东明][山东曹县]李氏族谱一卷 1995 咸阳55

陕西 三原 张氏 [陕西三原]张氏家谱一卷 2002 咸阳56

陕西 三原 张氏 [陕西三原]张世泰堂一卷 1981 咸阳57

浙江 黄岩 王氏 [浙江黄岩]黄岩西桥王氏谱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2002 咸阳58

陕西 三原 阮氏 [陕西三原]阮氏宗谱一卷 2000 咸阳59

陕西 旬邑 文氏 [陕西旬邑]西极[文氏]家世一卷 1987 咸阳60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洛阳翟泉王氏家谱一卷 1992 咸阳61

陕西 长武 高氏 [陕西长武]高氏宗谱一卷 1998 咸阳62

陕西 兴平 张氏 [陕西兴平]张氏家谱二卷 1929 咸阳63

陕西 旬邑 马氏 [陕西旬邑]马氏五门家谱一卷 2000 咸阳64

河南 温县 董氏 [河南温县]河南温县杨门董氏族谱次门一卷 1987 咸阳65

陕西 三原 胡氏 [陕西三原]胡氏宗谱一卷 咸阳66

庾氏 [庾氏志](赣粤湘桂卷)一卷 1999 咸阳67

陕西 咸阳 陈氏 [陕西咸阳]下底王村陈氏谱牒一卷 2000 咸阳68

河南 洛阳 王氏 [河南洛阳]王氏族谱河洛支脉一卷 2000 咸阳69

河南 温县 苗氏 [河南温县]苗氏家谱温邑三陵村一卷 1991 咸阳70

陕西 咸阳 刘氏 [陕西咸阳]陕西咸阳渭城区北杜乡肖杨村刘姓人家家谱一卷 2000 咸阳71

陕西 旬邑 孟氏 [陕西旬邑]陕西省旬邑县排厦乡榆林村树德堂孟氏家谱一卷 1998 咸阳72

陕西 彬县 杜氏 [陕西彬县][杜氏影]一幅 咸阳73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4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5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6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7

陕西 彬县 孙氏 [陕西彬县][孙氏影]一幅 咸阳78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79

陕西 彬县 张氏 [陕西彬县][张氏影]一幅 咸阳80

陕西 彬县 韩氏 [陕西彬县][韩氏影]一幅 咸阳81

陕西 彬县 曹氏 [陕西彬县][曹氏影]一幅 咸阳82

陕西 彬县 刘氏 [陕西彬县][刘氏影]一幅 咸阳83

陕西 彬县 介氏 [陕西彬县][介氏影]一幅 咸阳84

陕西 彬县 刘氏 [陕西彬县][刘氏影]一幅 咸阳85

陕西 商县 王氏 [陕西商县]王氏家族谱 不分卷 咸阳86

陕西 乾县 胡氏 [陕西乾县]胡氏世系家谱 一卷 2000 咸阳87

陕西 彬县 纪氏 [陕西彬县][纪氏宗谱] 一卷 1945 咸阳88

陕西 彬县 纪氏 [陕西彬县]纪氏宗谱 一卷 1719 咸阳89

浙江 淳安 方氏 [浙江淳安]银峰方氏家谱 一卷 1990 咸阳90

陕西 咸阳 解氏 [陕西咸阳]解氏家谱 一卷 1946 咸阳91

陕西 乾县 宋氏 [陕西乾县]乾县城内柴市巷宋氏家族近代家谱清末—今 不分卷 2000 咸阳92

陕西 泾阳 吕氏 [陕西泾阳]船头村吕氏族谱 六卷,首三卷 1948 咸阳93

陕西 大荔 杨氏 [陕西大荔]西野杨氏壬申谱 一卷 1890 咸阳94

山东 即墨 张氏 [山东即墨]浮山所百户寨张氏族谱 二卷 1908 咸阳95

山东 诸城 公冶 [山东诸城]戊辰续修公冶族谱 五卷 1928 咸阳96

甘肃 天水 张氏 [甘肃天水]秦州西厢里张五甲张氏族谱 三卷,末二卷 1908 咸阳97

湖南 宁乡 黄氏 [湖南宁乡]宁乡黄氏四修族谱 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1889 咸阳98

陕西 武功 田氏 〔陕西武功〕田氏族谱一卷 1928 咸阳99

陕西 礼泉 卢氏 [陕西礼泉]卢氏族谱 七卷 2000 咸阳100

江苏 延陵 吴氏 [江苏延陵]延陵[吴氏]家谱 三卷 1843 咸阳101

陕西 户县 杨氏 [陕西户县]杨氏族谱 一卷 2000 咸阳102

江苏 延陵 吴氏 [江苏延陵][陕西彬县]延陵[吴氏]家谱续集 一卷 2000 咸阳103

山西 垣曲 安氏 [山西垣曲]马村安氏族谱 一卷 1992 咸阳104

山东 章丘 焦氏 [山东章丘]焦氏家谱 一卷 1893 咸阳105

山东 成武 李氏 [山东成武]李氏六修族谱 五卷 2000 咸阳106

河南 孟县 乔氏 [河南孟县]孟县缑村乔氏族谱 二卷 1988 咸阳107

陕西 三原 王氏 [陕西三原]王氏家谱 不分卷 1942 咸阳108

陕西 咸阳 李氏 [陕西咸阳][李氏影]一幅 咸阳109

陕西 咸阳 路氏 [陕西咸阳][路氏影]一幅 咸阳110

陕西 三原 吴氏 [陕西三原][吴氏影]一幅 咸阳111

陕西 兴平 郭氏 [陕西兴平][郭氏影]一幅 咸阳112

陕西 咸阳 张氏 [陕西咸阳][张氏影]一幅 咸阳113

陕西 咸阳 魏氏 [陕西咸阳]魏氏族谱一幅 咸阳114

陕西 咸阳 郭氏 [陕西咸阳][郭氏影]一幅 咸阳115

陕西 彬县 石氏 [陕西彬县][石氏影]一幅 咸阳116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族谱一卷 1895 咸阳117

陕西 长安 柏氏 [陕西长安]长安柏氏家谱一卷 1892 咸阳118

陕西 泾阳 周氏 [陕西泾阳]银台周氏家乘不分卷 1899 咸阳119

陕西 旬邑 万氏 [陕西旬邑]二门万氏家谱一卷 1794 咸阳120

陕西 旬邑 杜氏 [陕西旬邑]杜氏世系一卷 2002 咸阳121

陕西 彬县 强氏 [陕西彬县]强氏宗族谱一卷 1870 咸阳122

陕西 旬邑 万氏 [陕西旬邑]万氏家谱一卷 清 咸阳123

陕西 旬邑 万氏 [陕西旬邑]陕西省旬邑县西牛家万氏家谱(长门)一卷 清 咸阳124

山西 洪洞 马氏 [山西洪洞]马氏长分族谱一卷 2002 咸阳125

陕西 旬邑 王氏 [陕西旬邑][王氏家谱]一卷 1927 咸阳126

陕西 旬邑 第五氏 [陕西旬邑][第五氏世系]三卷 1949 咸阳127

陕西 三原 马氏 [陕西三原]马士俊族谱二卷 1891 咸阳128

湖北 阳新 袁氏 [湖北阳新]袁氏宗谱 1865 咸阳129

湖北 阳新 袁氏 [湖北阳新]袁氏宗谱 1801 咸阳130

袁氏 袁氏宗谱 1888 咸阳131

袁氏 袁氏宗谱一卷 1996 咸阳132

陕西 三原 扶风 温氏 [陕西三原][陕西扶风]关中温氏族谱一卷 1939 咸阳133

陕西 扶风 温氏 [陕西扶风]再续温氏族谱扶风支谱及附录一卷 1946 咸阳134

山东 桓台 耿氏 [山东桓台]耿氏世谱二十二卷,首四卷,末一卷 1920 咸阳135

陕西 旬邑 申氏 [陕西旬邑]申氏族谱一卷 1942 咸阳136

湖北 旬邑 何氏 [陕西旬邑]何氏世系图二卷 1825 咸阳137

山西 临猗 王氏 [山西临猗]王氏族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 1916 咸阳138

陕西 旬邑 文氏 [陕西旬邑][文氏]家

四川庄氏

这个可敬的姓氏,家世的源流也十分悠长,早在距今两千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得姓。这一点,熟悉历史的人士一定都很清楚。因为,在历史上的先秦时期,庄氏家庭就已经人才辈出,大名鼎鼎,像长久以来在传统学术界举足轻重的伟大思想家庄子,便是最为显著的例子。 这么一位了不起的思想家,根据考证,是春秋时代楚庄王的后裔,像《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在介绍庄姓时就指出:“庄姓,楚庄王之后,以谥为姓,楚有大儒庄生,六国时为蒙漆园吏;庄周,著书,号庄子;齐有庄贾,周有庄辛”,把庄周的身世源流,记述得清清楚楚。 实际上,庄氏家庭正是这样来的。追本溯源,他们是楚国公族的芈姓后裔,而芈姓则传自上古的颛顼帝。换言之,两千多年来千千万万以庄为姓的人,毫无疑问都是最为光彩的炎黄子孙。 在庄氏的悠久历史中,曾经发生过两次对整个家族影响极为深远的大变动。一次发生于战国末期,一次发生于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明帝时。 原来,战国末期,当秦始皇以强大的军队横扫诸侯时,有一位楚庄王的后裔庄峤,在楚威王的座前官拜将军,受命经略巴、黔中以西诸地。庄峤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将领,他把势力扩展到滇池,以兵威把这块地方纳入楚国的版图。可是,当他准备归报这番功绩时,正好楚国的巴郡和黔中郡都被秦国所袭夺,塞断了他的归路,不得已,庄峤只好率其众在滇称王,一直到秦始皇灭诸侯。楚国的这一支后裔仍然为西南夷的君长。逍遥于暴秦的*威之外。后来,刘邦统一天下,他们终于降汉,其地并被置为益州郡,重回母亲的怀抱。 这是史实,说明了后来历史上所谓的西南夷之中,有一部份是楚国的后裔,而且是由庄氏的先人带过去的。 庄氏和第二次大变动,影响更大,曾经造成了整个家族长时期的没没无闻。这项变动,就是《姓氏考略》所明载的:“汉明帝讳庄,故庄氏或改为严氏。”

姓氏简介

在过去的专制时代里,当皇帝的人是“天子”,为了避天子讳而改换人民的姓氏,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一部分庄姓正是在这种情形之下,改姓了严,并且自庄光(后改严光)开始,长时期为严氏所掠美。不过,庄、严二氏的一家人关系,倒是一直被公认不讳。

姓氏源流

庄(Zhuāng 庄)姓源出有三: 1、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楚国王族之后,以谥号为氏。据《急就篇》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楚国君王芈旅去世后,谥号为“庄”,即历史上的楚庄王。楚庄王德支庶子孙,以祖上谥号为姓,成为庄氏。 2、出自子姓,春秋时宋国戴公武庄之后,以祖字为氏。据《姓氏考略》和《资治通鉴音注》所载,春秋时宋国国君宋戴公名武庄,其后人即以其字为姓,成为庄姓一支。庄姓形成以后,曾于汉代出现过一次易姓。汉明帝名刘庄,讳庄字。庄姓在汉明帝以后改为严姓。魏晋南北朝时,有的严姓复祖姓仍为庄姓,故历史上有“庄严一家”之说。庄姓望出天水(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 3、出自他族改姓而来。今回、满、台湾土著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楚庄王。又称荆庄王,姓芈名族,春秋时楚国国君。公元前613六年至公元前591年在位。即位后,申张王权,并采取果断措施,平定权臣若敖氏的叛乱。又重用孙叔敖改革内政,兴修水利,加强战备。由于楚庄王知人善任,终于使楚国迅速强大。公元前606年,北伐陆浑之戎,陈兵周郊,使人问九鼎轻重。公元前597年,在邲(今河南省荥阳东北)大败晋军,迫使郑、宋等国归附,成为代晋而起的春秋五霸之一。他死后谥号“庄”,带有严肃、敬重之意,故史称楚庄王。他的后代中,有一支以其谥号为氏,称庄姓。他们尊楚庄王为其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先秦时代,庄姓已经向各地播迁。时齐有庄暴、庄贾,越有庄舄,楚有庄豹、庄蹻、庄辛、庄善,宋有蒙人庄周。这些史实表明当时齐(今山东省)、楚(今湖北省)、越(今浙江省)、宋国蒙(今河南省与安徽省间地)都有庄姓人物居家生活的踪迹。据《史记·西南夷传》所载,庄王苗裔庄蹻(一作庄豪)率军略巴蜀黔中以西,直至滇(今云南滇省池附近),因黔中被秦攻占,已无归路,庄足乔遂在滇称王是历史上第一个云南王。汉武帝时,始归顺汉朝,时任滇王者率其家族入益州(今四川省成都)。这就说明,庄姓在先秦时代已经向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传播。秦汉之际,庄姓依旧以湖北、河南为其繁衍中心,此际庄姓有庄青翟入朝为相,另有吴(今江苏省苏州)人庄忌,为庄姓杰出代表。东汉明帝时,因明帝名刘庄,避讳改庄为严,自庄光(后改严光)开始,庄姓长时间为严姓所掠美。魏晋以后,有严姓复本姓,从此庄、严二姓并行全国。十六国时期,庄姓子孙纷纷从今湖北、河南分散各地,先后迁居今甘肃的天水、浙江的绍兴、山东和江苏间地,后来发展成了庄姓天水郡望、会稽郡望和东海郡望。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庄森(王潮外甥)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落籍永春桃源里蓬莱山,是为庄姓入闽始祖。宋末元初,庄森长子庄韦之后裔庄诏迁广东陆丰上沙乡开基;四子庄甲之后,入闽第八世庄元吉为桃源锦绣本派始祖。另有裔孙庄哲迁居同安,哲弟庄光徙潮阳。庄元吉长子名翼,其重孙庄孙迁居青阳开基;三子名晦,其重孙庄同迁惠安云头乡开基;四子庄夏,其孙庄弥渊迁潮安开基;弥渊重孙庄才翁迁同安开基。明初,山西庄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甘肃、湖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明、清两代,庄姓人渡海到台湾者,以南靖庄三郎派下居多,其中农民起义军首领庄大田由福建漳州平和迁居台湾凤山(今高雄县治)竹仔港庄。亦有庄姓入迁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如今,庄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江苏、浙江、台湾等省为多,上述四省之庄姓约占全国汉族庄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庄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三十八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三。

历史名人

庄 周:即庄子,宋国蒙(今河南省商丘)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做过漆园吏。著书十余万言,往往出以寓言,主张清静无为,在思辨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著有《庄子》,唐代改称《南华真经》。 庄 忌:吴(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西汉道家、文学家。其思想倾向老庄,提出退身穷处,除累返真的人生哲学。认为现实生活混浊黑暗,一无是处。 庄 徽:扬州江都(今属江苏省)人,北宋官吏。进士出身,历任徽猷阁待制、平江太守等职。居官有令名,无秋毫之累,以通奉大夫致仕。 庄 夏:庄元吉四子,泉州永春(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大臣、学者。进士出身,官至兵部侍郎、焕章阁待制。有《礼记解》、《典故备记》、《国史大事纪》等。 庄 绰:泉州惠安人,宋代官吏、学者。最高职任过鄂州、筠州知府。其学有渊源,多识轶闻旧事。有《鸡肋篇》、《杜集援证》、《炙膏肓法》、《本草蒙求》等。 庄 昶:字孔旸,号定山。应天府江浦(今属江苏省)人,明代官吏、学者。进士出身,曾任翰林检讨,后谪桂阳州判官。沦落三十年,以讲学为务。官至南京吏部郎中。刻意为诗,而喜用道学语言。有《庄定山集》。 庄青翟:高祖时大将、武强侯庄不识之孙,汉代大臣。文帝时袭爵武强侯。武帝时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后任相三年,于官场争斗中自杀。 庄际昌:福建省永春人,明代大臣。万历年间状元,因不愿依附魏忠贤,还家不出。后起为国子祭酒。 庄有恭:广东省番禺(今广州市)人,清代大臣。乾隆四年状元,授修撰、历任江苏、浙江、福建等省巡抚、刑部尚书、官至协办大学士。曾主持浙江海塘工程,又疏清大修三江水利。工书。有《三江水利纪略》。 庄存与:江苏武进人,清代官吏、学者、经学家、教育家、常州学派的开创者。乾隆十年榜眼,官至礼部左侍郎。不斤斤计较于文字训诂,提倡今文经学,又兼治古文经学。有《毛诗说》、《周官记》、《周官说》、《味经斋遗书》等。 庄培因:庄存与弟,清代官吏、学者。乾隆十九年状元,授修撰,历官侍讲学士。以诗文名,而恭和御制诗居大半。有《虚一斋集》。 庄述祖:庄培因子,清代官吏、经学家。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官山东潍县知县、桃源同知、旋辞官养亲,著书十六年。治经能传伯父存与之学,以研求精密著称。有《夏小正经传考释》、《尚书今古文考证》、《毛诗考证》、《五经小学述》等。 庄棫:字中白,江苏丹徒人。治易、春秋,兼通纬候。先世业鹾,后家中落,校书淮南、江宁各官书局,以光绪四年(一八七八)卒。著有《蒿庵遗稿》,词甲、乙稿及补遗附焉。棫自序谓:“向从北宋溯五代十国,今复下求南宋得失离合之故”,足见其词学渊源所自。与谭献齐名。朱孝臧合题二家词集云:“皋文说,沆瀣得庄、谭。感遇霜飞怜镜子,会心衣润费炉烟,妙不著言诠。”(《彊村语业》卷三)据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后劲也。

  我们现在把新年的第一天称为“元旦”。“元”字原是“第一”和“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但在历史上,元旦到底指哪一天,各朝各代都有不同的规定。1911年,始将大年初一由元旦改称为春节。虽统称“春节”,但山城泰顺的乡民们仍习惯称春节为“过年”。

  元旦佳节是中国人最为看重的一个节日。各地百姓们欢度春节的同时,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年节风俗。它们有的已消失了,有的仍然存留,延续至今。泰顺各地的年节风俗总的来说是大同小异。据调查掌握的资料来看,依笔者“井底蛙”之见,县内年节风俗之所以有差异之处,是否主要是受始迁地、民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而产生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年的经历,但对于过年风俗有过调查和研究的,却不会有太多。作为山城泰顺大山之子,我们是否应当了解或者调查、研究与我们的生存家园血脉相、不可分割的乡土文化。我私底下想,只要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去做一些调查,不用几年,我们就可以收集到一大批宝贵的乡土文化资料了。

  笔者的这些调查文字实属粗俗之作。俗话有“抛砖引玉”之说,那么,恐怕我的这些文字连块“砖”都称不上的。不过,我却又心存有“过分”之嫌的念头,那就是希望能引动大家,一起来调查、研究我们的乡土文化。

  如果我的这份调查资料可以让您耐心地读完,在感谢之余,我还有个希望得到您指教的愿望!

  壹 年前扫尘

  “有钱没钱,洗洗过年”。 无论贫穷富有,在年前,家家户户都要全家出动,将厨房、厅堂等处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箱笼橱柜、墙角床底也要除去积年尘垢,这就叫做“扫尘”。扫尘时特别要将烟囱掸干净,因为灶神在二十四日回归天庭时,是化作一道青烟从烟囱走的,当然得将他的“行走”这路打扫干净。

  据载,扫尘这一春节习俗,在我国已有四千余年历史。到唐宋,年终扫尘已成为家家户户必做之事。南宋吴自牧《梦粱录》裁:临安过春节,“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明代的《大戴礼》中,还把岁末防尘规定为一种礼节。旧时,再忙人家也要做清洁,将室户垃圾一扫而光,寓扫除晦气和霉运,迎接新年的好气象。

  据县内一些地方的传说,认为灶神走后,人间门户的事情并非没有天神掌管,玉帝又会派神下来代灶神打理几天“政务”,而这位天神非常讲究洁净,如果怠慢了他,他也会像灶王一样回去向玉帝打小报告,人们则要受到玉帝的处罚。所以在灶神上天,天神到来之前,一定要将门户打扫干净。

  扫尘的日子视祭灶神的日期而定,如三魁、雅阳、龟湖、岭北是在腊月二十九祭灶神的,一般在腊月二十四左右扫尘。下洪等地,在腊月二十四祭灶神,则从腊月十六开始就要进行扫尘。总的来说,必须要在灶神回天过年之前,进行一次扫尘。

  扫尘这天,泰顺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关于除旧迎新的习俗。下洪贝谷在扫尘这天,如果是年家里小孩不大平安,即俗语说的“不听话”,就要在衣柜中翻出一顶孩子戴过的帽子扔到山头上去。洋溪、司前一带则找一套孩子穿过的衣服扔到溪里随流漂走。希望旧岁能带走不吉利的事情,在新春来临之际,让好运降临。

  扫尘习俗,虽然很多内容都充斥着人们意愿中对美好祈求,但也不乏现实意义,经过打扫,灰尘脏物四布的宅院顿时变得窗明几净、纤尘不染,显得气象一新,非常有利于人体健康。

  贰 办年货·过年食俗

  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非春节莫属,饮食也最为丰盛。山城乡民在小年过后,着手置办年货。泰顺各地赶集的日子不一,有的地方是逢三赶集,有的地方则每七天赶一次集。但是在腊月二十八日这天是专门为大家置办年货而设立的赶集日。山外的南北货、山里的土特产等等,可谓是堆积如山,人流如潮涌,过年的气氛随着置办年货的热闹场面已越来越浓。

  商家店铺一般在腊月二十九下午就早早地关门打佯,回家过年了,一直到正月初六、七才恢复经营,所以家家户户都要在年前准备好过年用的必须物品,如鱼肉果蔬、烟酒糖茶、香纸蜡烛。小孩们也要拉着大人的衣角,跟他们到集市上缠着要买自己喜欢的糖果,然后抱回一大袋,足够解馋一段时间了。对于小孩来说,他们之所以喜欢过年,或许除了在正月里可以不受大人的打骂外,最高兴的就是有自己喜欢的“过年货”可吃了。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的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年节饮食更是形成了丰富的饮食民俗。我国南方以种植水稻为主,米粮是人们的主食。泰顺乡民更是在“米”上大做文章,创造了具有地方风味的食品。如罗阳的婆饼,泗溪、三魁一带用免子熏制的腊肉,龟湖一带用猪肉熏制的腊肉,仕阳、雅阳等地麦芽糖,等等。

  大凡到过山城并上过山城饭店酒楼的人,无不盛赞山城那独具风味的亦饭亦菜的“婆饼”。据说,制作婆饼很费功夫,须先将上等大米浸透,磨成浓淡适度的米浆,摊在烧热的平底锅上煎成一张厚薄均匀的完整饼皮,然后取出一张饼皮摊平,披上一层由碎精肉、香菇、木耳、虾仁、干贝、花生、芝麻、蛋丝、葱白等做成的馅心;再重上一层饼皮,又放上一层馅心;再重上一层饼皮,又放上一层馅心,如此反复数遍,然后卷成长条,压扁,置于平底锅上文火煎烤,于是就有一种悦耳的“”吱吱响声发出,令人食欲大增。等烤到通体金黄,喷香酥脆时,便可取出切段,摆放在浅口大盘中,端到席上,才是一道香气四溢、叫人垂涎且名播遐迩的婆饼。

  食用婆饼也有讲究。夹取须用羹匙兜舀,用浅盆或薄碟子承接,小心别让它散开。否则,馅心就会从饼皮中脱出,皮馅分家,失去婆饼特有的风味。这样,就会如同打击乐中锣鼓铙钵分开打,不成调调。用时更忌性急,须缩唇嘴牙,小心啃下一小块细嚼慢咽。否则,就会烫嘴伤喉,憋出眼泪,使你当众狼狈尴尬,也有伤风雅。

  婆饼又叫薄饼、包饼、烙饼。相传很早很早以前,在山区一些单门独户的人家,白天男人们下地耕作,青年妇女也去帮忙,只留下老妪看家。她们闲得无聊,就想弄点东西打牙祭。而在那时候,穷人家掏不出银两买副食的,况且在那边远山区,即使有钱也没地方买。老婆婆们“馋中生智”,就地取材: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儿米量出一升半升来磨成浆,于是米浆饼里裹菜肴便成了婆饼的雏形。再后来,又经人们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提高。因为这道菜的“发明专利”是属于老婆婆们的,因而便称之为“婆饼”。(田心《“婆饼”考》)

  泗溪、三魁、龟湖、新山一带的腊肉,在做法上大同小异,只是原料不同而已。原料如果是免子,则要取去肥肠和内脏,整只熏制。猪肉作原料的,则取其精瘦部分。用猪肉作原料的腊肉制作方法是,先在灶锅中锅放入大米一斤(按熏制十斤猪肉算),然后在大米之上纵横架设木枝,上放猪肉。灶里烧起柴火后,大米焦而生烟,起到熏制猪肉的作用。十几分钟的时间即可熏制完成,然后凉在通风处,一两天即可食用。

  仕阳、雅阳等地的麦芽糖也是当地乡民们过年的必须品。制作方法如下:先将蒸熟的糯米饭稍凉,温度降到20度左右,再拌入浸过温水的大麦芽,过一夜后,大麦芽中的酵母已将糯米饭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呈粥状。第二天一早,将它放入糖栳(大草包)中,用绞架绞出糖水,分离出糖渣。再将糖水放锅中加热,经过水分的不断蒸发,糖水渐渐粘稠,等到有丝状糖油时,即取出拔拉就成软糖。若煎的时间再长些,糖油就更浓,可拔拉成酥糖。除此之外,还可用糖稀拌上炒米花、花生米、芝麻,制成又香又甜又脆的“炒米糖”、“油炸果”、麻花(绕藤糖)等。

  县内各地农家过年食品虽略有差异,但年糕和汤圆却是乡民都要在年前制作准备好的食品,成为山城乡民过年最主要的地方食品。制作年糕先取大米入饮甑蒸熟, 然后倒入石臼里,用石碓捶打。 粉团需不断地翻动、洒水,以免粘在石臼、石碓上。将米粉团打透后,就把它放到门板上,切取搓成条状,一般为自家食用。或用木制印花板印成块状,印花板雕有花鸟等,年糕上也就印有这些吉祥图案了。此种印花糕贴上红笺后,作为正月拜年用。还有一种冥斋尖,呈“金”字状,作为祭祀用。

  汤圆,是用糯米粉制作的食品,县内又有“丸子”“团子”等名称。因“汤圆”与“团圆”谐音,春节吃汤圆又有“家人相聚,团团圆圆”之意。这是谐音衍化来的寓意,关于吃汤圆为祈愿团圆之意,还有个传说。相传嫦娥奔月后,后羿由于日夜思念而成疾卧床不起,正月十四日夜,有一童子求见,对羿说:“我是夫人(嫦娥)派来的,夫人知道你日夜思念她。明日是十五月圆之夜,夫人让你用米粉作丸子,团团如月,然后将丸子放在室之西北角,夫人便可降临。”百姓人家为了祈求家人顺利安康,年年团圆,便也在春节食丸子。制作汤圆,首先将糯米用水浸泡后磨成浆,盛在布袋里压在石磨下将水滤下,然后将粉块搓捍成汤圆。三魁一带不作馅,俗称“丸子”;罗阳一般要在汤圆里放油麻、糖等馅料,称“汤圆”。吃起来,有一股清香味,粘而不稠,甜而不腻。

  叁 小年祭灶神

  泰顺有句俗语:“先生不吃冬至丸,长年不吃廿四饭”。说的是在 古时,教书先生在冬至前就要散馆回家,而帮人家做长工的“长年”也要在小年——腊月二十四之前回家开始准备过年。小年,又叫“小岁”、“小年夜”,是相对除夕而言的。小年的日期,南北略有差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两天。有些地方则更早,有“过了腊八便是年”的说法,也就是过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东汉崔寔《四民月令》云:“腊月日更新,谓之小岁,进酒尊长,修贺君师。”这表明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人们过小年尊师敬长的风俗已经形成。

  小年最主要的是祭灶神。灶神,亦称灶君,唐以后又称灶王。它是中国民间受到普遍信仰尊崇的神灵,上至天子下达庶民,家家户户都有供奉。汉代以前的人,有把灶神作为火神的观点,因为灶的功能主要是用火烧熟食物。而把炎帝、祝融看成火神和灶神,则是后来的说法,因为这两个神话人物乃是战国以后才被确立的人化神。把灶神作为火神,其信仰都是从灶的自然属性及它对人们生活的实际作用而产生的。在当时,人们认为灶神是受到敬仰的炎帝、黄帝,是火神祝融变来的,于是把灶神当作掌管饮食的神。

  灶神成为“一家之主”始于汉以后,由掌饮食,进而掌握人们的寿天祸福。人们祭灶,一方面是想通过这一祭祀活动得到幸福,另一方面也是怕灶神给他们带来灾难。《敬灶全书·真君劝善文》曰: “灶君乃东厨司命,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每逢庚申日,上奏玉帝。终月则算,功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福寿。过多者,三年之后,天必降之灾殃。”这样,灶王成为玉帝派到各家的督使,专门监视各家各户的言行、大小过错,一旦发现令它不满的行为,就暗地里记一笔帐。待到腊月二十三,它回到天上向玉帝作一次总汇报。

  泰顺关于灶神的传说不太多,流传较广的一种是说有一个叫二丁的穷人以乞讨维生,后来家境渐好,娶了妻子。但他的妻子虽然贤惠,可是长得很丑。时日一长,二丁就嫌弃她了。家里渐富后,二丁就将妻子休掉了,迎娶了村内一个曾与他勾搭成奸的女人。此事被玉皇知道后,放了一把火烧了二丁的所有家产,他的后妻也在火灾中丧生。二丁从此又过上了讨饭的生活。一日讨到一户人家,二丁饿得走不动了,敲了一声房门后,终于由于饥饿过度,晕了过去。凑巧的是,他的前妻就是改嫁到这户人家的。二丁醒后见到自己的前妻,觉得自己很对不起她,便纵火死了。天上玉皇知道后,觉得二丁有羞愧之心,尚未泯灭人性,便封他为灶神,掌管凡间的香火事务。

  泰顺民间祭祀灶神的日子大多在腊月二十四日,如下洪、筱村等地。也有的地方在腊月二十九(大年则三十,下同),如三魁、雅阳、龟湖、岭北等地。祭灶神一般在白天举行,龟湖有些地方则在年夜饭后祭灶神。灶神的神龛安在厨房墙壁上,一般在民居主体建造完工垒灶后安灶神位,仪式要请尪师主持。尪师要向灶神汇报户主家人的情况,请他保佑平安。灶神龛外的墙上用红纸书写“灶君上天奏好事,香烟落地地生财”,也有写“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神龛内左右两边书“担柴童子,挑水童郎”。当中写“奏善堂”三字。

  龟湖有些地方祭灶神还有不许女人参加的习俗,这可能跟一个传说有关。据说,灶神是玉皇大帝的第三个儿子,由于太贪恋女色,被玉皇贬到凡间当灶神。所以,女子们都不祭祀灶神。泰顺民间祭灶神,普遍是用三牲福礼(鸡蛋、猪肉、鱼)和茶、酒、年糕等。祭祀时,主人一边添酒,一边还要祈求灶神归天庭后要多说好话,不能将家里的丑事汇报于玉帝。为了能让灶神说好话,有的人家还用糖祭祀,意谓吃了甜,嘴巴甜,说的当然是动听的话了。也有的说,用糖祭灶神目的是为了粘住他的嘴巴,不让他乱说话。据说,用年糕祭灶也有“糊口”之意。这一切都是源于灶神是“一家之主”,人们之所以要祭祀他,当然有惧怕他的意 思。

  相传本有皇帝命的罗隐当年也是被灶神奏上天庭才变成“金口乞丐身”的。民间故事是这样讲的:罗隐本有帝王命,未登上宝座前,母子二人以乞讨为生。罗隐的母亲脾气非常暴燥,有一次为罗隐去村里借物品而村人不借而大发雷霆,恶语谩骂说,如果罗隐日后能成大事,邻里的鸡犬都得见血。此话被灶神听到了,在年底回天庭时便向玉皇大帝告发。玉皇大怒,当即下令废除罗隐的帝王命。天兵天将立于云端要收回罗隐的帝王命,而此时罗隐并不知道自己有帝王命,他见天上雷雨交加,赶紧躲到了床底下,慌乱之中被尿壶堵了嘴,才留下“金口”。

  在下洪一带还流传着另外一个故事,说梁山一百单八将本是具有帝王命的罗隐的部下,由于罗隐未当成皇帝,一百单八将最后也落个不好的下场。

  灶神回天庭向玉帝汇报凡间事务后,便要回到凡间打理“政务”。在泰顺,迎接灶神回凡间的日子并不一致。有些地方是在腊月二十四送灶神回天,然后在腊月二十九迎接灶神回凡间。但绝大多数地方都是在正月初四这天迎接灶神。迎灶神的日子虽然有异,但迎灶神的场所却都是一致的,都是在宅子的二楼神龛中摆上三牲等物重新祭祀灶神,期望他在新的一年里能保佑家人平安。

  肆 春联·门神·倒福

  春联,起源于桃符。“桃符”是指周代始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

  山城泰顺,春联的内容非常丰富,可贴的地方也很多,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斗方等。在很多地方还流行贴“花字”春联,所谓“花字”就是依据动、植物形体来书写。“花字”春联不仅字名内 容有喜庆内涵,而字之形体亦有吉祥的象征。

  春节期间,还有贴门神的习俗。有的是贴门神画,简单些的则将门神的名字写在红纸上。山城门神信仰一般为神荼与郁垒,或秦叔宝和尉迟敬德。神茶、郁垒是传说中能捉鬼的神灵。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 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茶、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到了唐代,又开始奉秦叔宝和尉迟敬德为门神。这当中有个故事,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心情不好,常常听到卧房外面拖砖掷瓦,鬼魅呼叫。闹得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夜不安,他很害怕,把这事告诉了群臣。秦叔宝出班奏道:“臣生平杀敌如切瓜,收尸像聚蚂蚁,还怕鬼魅吗?愿和尉迟敬德全副武装立宫门外把守。”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为了免除他们两人每天守夜不睡觉的辛劳,于是画两人全身像,手持玉斧,腰系鞭、链、弓、箭,威风凛凛,一如平时,贴在各层左右门上,邪祟从此绝迹了。后代沿袭这个办法,把二人画像也当了门神。

  春节贴“福”字的习俗在山城泰顺较为普遍。“福”字一般写在红纸上倒着贴,取“福倒(到)了”之吉祥寓意。“福神”也是广受民间乡民崇拜的神灵。洋溪、洲岭等地有个传说,一个善良人连走霉运,便在腊月寒冬时一连好几天在树根底下祭祀福神,到了二十九晚,在回家的路上,他捡到了一罐银子。村里有个恶霸,施计骗走了善良人的银子后,也跑去祭福神,由于懒惰不想走路,便让人抬着轿子,自己则趴在轿中,伸出头来沿路寻觅银子,结果被路上的一块石头碰死了。第二天,那位善良人路经此地,没料到福神又将此块石头化成银子赠给了他。可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了。

  伍 祭百神·头轮香

  我们把十二月称为“腊月”,是有其来源的。商朝时,曾把过年称为“祀”,即指在过年时要祭祀祖先和自然诸神,祭祀活动又称为“腊”和“蜡”。到了周朝,则把“腊”和“蜡”分开来了,“腊”指祭祖先,“蜡”则专指祭祀山川百神。到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才把祭祀祖先和众神统称为“腊”。古人认为“万物有灵”,自然界的各路神灵各司其职。如此这般,不好好祭祀他们,必将影响到自己的生存劳作。所以,日常生活中,哪方面不顺了,备上供品祭祀一番,希望得到保佑,祭祀的日期并没有专指哪一天。不过,在腊月的二十九左右,家家户户必备牲礼对村内所有神灵进行祭祀。在受祭拜的神灵中,有具有一定声名广受各地乡民信仰崇拜的,也有的只是流行于地方之间的小神。

  在泰顺,乡民们对有宫庙的神灵要用供品祭礼,没有神位的如门神、天地神等,则插几柱香代替。对于有宫庙或有宅户中有神龛的神灵,一般是在腊月二十九上午祭祀,如三魁要祭祀五显大帝、杨府星君,泗溪等地要祭陈十四娘娘,罗阳要祭千斤岩(灵石),筱村等地要祭忠训王,等等。祭祀祖先的供品要在锅中烧熟,而祭百神则可以用未下锅的祭品,其中缘由,流行于下洪等地的说法是,神有超自然的力量,可以把生的食物化熟了再吃,而阴界祖宗则没有这种“法力”,自然要烧熟了再吃。

  白天的祭神活动,各地是纷繁不一,各路神灵也是行色匆匆,忙于赴宴而弄得不可开交。可是到了二十九日晚,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人们纷纷把祭祀对象转向了路头神。关于路头神的来历,也是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路头神是财神,而财神又分五路,掌管各种财务,所以民间都在二十九日夜里,到叉路口去祭财神,以祈财源茂盛、财运亨通。祭祀时,要在叉口处沿着每条路插“香”,将香火延伸到几十米外。而下洪一带的乡民则认为路头神指“相公爷”,是个乞丐头,手下有三十六徒弟,七十二徒孙,还有“街头牵猴先师”“街尾拉狗先师”“锁喉将军”之称。既是乞丐神,所以在祭祀时最利碰到乞丐,往往倾其所有祭品给乞丐,有的人还在身上准备红包相赠。

  祭路头神,又最忌被路人撞见,才有在半夜祭祀的习惯。如果赶夜人远远看见有人在祭路头神,懂得其中的规矩的,就尽量少发出声音,就算跟祭祀人是亲友的,碰面时也是视如陌路人,各管各的。

  除了在二十九日祭神灵以外,人们心里想,在当天祭祀的人这么多,神灵未必能记住我而授予福祉,便有了正月初一烧“头轮香”的习俗,认为能烧上第一柱香的,求福必多。烧“头轮香”的人惟恐迟于别人,往往在半夜就动身赶路。老者囿于脚力不支,无法山中寺院、“仙翁洞”去求神拜佛的,就到村里小宫小庙中烧“头轮香”。小宫庙中烧“头轮香”的人会少些,赶到大寺院中的烧香的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往往是“途为之塞”,人多得“几无立身之地”,再加上香烟弥漫,呛得人直流眼泪。每一处宫庙,“头轮香”只有一柱,亦可谓是“僧多粥少”了,但烧“头轮香”却是人们对神佛虔诚的写照。

  陆 除夕祭祖

  除夕祭祖,这是流行于中国广大地区的年节风俗。人们认为,祖先的神灵会保护子孙,使之兴旺发达。另一方面亦来自传统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中的“慎终追远”、“百善孝为先”的思想。古人的祖先崇拜主要表现在建庙立祠上,老百姓家中亦设有先祖神龛。每逢除夕,都要把二楼神龛中祖先神位前的香炉请到厅堂中,在八仙桌上摆起羹饭祭祀,以示孝敬和怀念。

  除夕祭祖一般在下午举行。下洪等地的说法是下午属阴,而祖宗也是阴界的人,理所当然要在下午祭祖,如果在属阳的早上祭祖,祖宗是吃不了羹饭的。而交洋的曾氏却沿袭祖居地泉州的风俗,要在除夕上午祭祖,缘由是曾氏的先祖卒于早上。

  祭祀前,同房派的人家各备一份羹饭摆在八仙桌上,一般有三牲福礼(猪肉、鱼、鸡蛋)、米饭、年糕、茶、酒等。祭祀食物也有讲究,龟湖的王氏不许用豇豆祭祖;下洪的徐氏禁忌用田螺祭祖,如果犯忌,后辈生孩子相貌将极其丑陋,目大如螺。在禁忌方面,下洪徐氏还有祭祖时不许小孩哭闹的讲究,这当中有个传说。相传在某年的除夕午后,徐氏的一个先祖便到阳间来赴宴了,可这家的男人在外还没赶回来过年,妇人正在厨房准备羹饭,小孩无人照顾而哭闹不停。这位祖宗便哄劝起小孩来。待摆上羹饭开始祭祀后,妇人又忙其他事情去了。这位先祖只好一边哄孩子,一边就餐。一柱香时间过去了,这位徐氏先祖此时还没吃饱哩。无奈羹饭已撤下,只好饿着肚子回去了。几天后,他托梦给阳间后人,交待以后祭祖千万别让孩子再哭闹了。

  祭品的摆法,各地稍有差异。下洪贝谷要在八仙桌北边摆一只装满米的大碗,碗内置油盏,米中插香,大碗旁放两大碗茶。洋溪富家洋的庄氏族人,则在楼厅祭祖,祭祖有不摆筷子的习俗,因其祖上迁自平阳,据说此俗传自平阳。雅阳塔头底的季氏族人在祭祖时还要请出祖宗画像,挂在太师壁上,为庄重的祭祀活动添加了一份肃穆的气氛。

  在点燃香烛后,要在酒杯上加上酒,然后每隔几分钟再加一次酒。一般要加三遍酒。有些地方也有加五遍酒的

有谁知道解氏家谱,我是江苏徐州的.

·中国家谱发布与检索中心·让你找到亲人或家谱或诸多未知内容国际搜索 查正文 查标题 ·首页>>家谱总目>> 陕西地区收藏家谱临时目录...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