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王氏家谱字辈大全,河南王姓家谱字辈:德、廷、永、长、明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7浏览:3收藏

河南王氏家谱字辈大全,河南王姓家谱字辈:德、廷、永、长、明,第1张

河南王姓家谱字辈:德、廷、永、长、明

最早出自山西汾阳一带,后迁江浙,再到福建,再到雷州半岛,属姫姓王氏

王氏家谱字辈大全谁有?

王氏出了好多望族啊,可以通过家谱来知道祖祖辈辈出过哪些名人哦。楼主说的这个就可以帮你,把现有的资料修录上去,其它的可以慢慢补,最关键的是可以在线寻找同姓氏宗亲呢,把失散的家族成员找到。

王氏家谱字辈志大全

中国王氏家谱字辈大全

1、善庆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传、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 2、太原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自、绍、玉、昆、城,经、纬、雄、才、具,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方、来、受、命、旌。…… 3、宁乡乌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4、民国三十二太原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有、章、汝、焕,式、德、聊、昌,修、礼、立、义,守、本、安、常,兴、家、成、业,锡、庆、致、祥,功、昭、道、显,声、远、名、扬。…… 5、湖南省益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器、字、辉、星、汉, 词、章、耀、锦、城,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老谱历传派语: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家、声、传、益、盛,前、武、 克、相、承。…… 河南王姓家谱中洪字辈分下是素字辈分请问素字辈分往下是什么辈分

你好,家谱志中说是新字辈

谁只到王氏家谱字辈表

1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中华族谱集成》王氏族谱简介 王氏为姓,意指源于“帝王之裔”或“王者之后”。黄帝子孙有三:其一是子姓王氏,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居于河南卫辉汲郡等地;其二是妫姓王氏,帝舜之后,居于河南陈留、山东北海等地;其三是姬姓王氏。姬姓王氏又分三派,一是周文王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毕万封于魏,为晋国诸侯,至王假为 秦所灭,时人号为“王家”,居陕西京兆、河北河间等地;二是周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王城;三是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居山西太原、山东琅琊、河南固始、福建等地,天下王氏,十之八九多尊太子晋为始祖。据历代名人数量统计,王姓名人名列各姓氏之首。琅琊王氏有王吉、王祥、王导、王戎、王衍,成天下第一望族;太原王氏也特别显赫,“天下王氏出太原”,分为两支:祁县支有王霸、王允、王凌、王玄谟、王庆父子、王通、王绩、王勃;晋阳支有王柔、王泽、王机、王永(右加日)、王沈、王浚、王浑、王济、王述、王坦之、王蕴、王国宝、王恭,唐代宰相王桂(左王字旁)、王峻(左日字旁)、王缙、王涯、王播、王铎、王溥、宋代王信、王子绍、明王琼;开闽王氏王潮、王审知;三槐王氏王祜、王旦。今谱按欧阳修、苏洵的体例编修,此为具有代表的王氏家谱二十种。 1 《新安琅琊王氏统宗世谱》,十卷,明(1560年)王应斗修,以璧公为一世祖,字大献,公元845年生,以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兵部尚书,出为祁门令,遂由江左徙居新安,王导后裔,璧祖有九子、二十三孙,人才辈出,徽州、池州、饶州、九江、安庆等地之王氏望族,多属其后。正德十年己亥岁夏四月吉旦,赐进士第资德大夫正治上卿南京兵部尚书封勅参赞机务前吏户礼三部尚书国子祭酒翰林院学士经筵国史玉牒官清浔张灿书,序文略。 2 《太原王杨氏支谱》,28册,清同治五年(1866年)王际春编修。始迁祖富春公,太原王氏后裔,隋文帝时,王杰以开国勋封安康侯,赐国姓曰杨,遂称王杨氏:“王”不忘祖,“杨”不背君,王杰十世孙王允,由太原迁居豫章,传至富春公,徙居?阳瓦屑坝,生昌国,昌国生自戎、得戎,分为二支。元末战乱,渡江来皖(汉置皖县,元改潜山县,清属安庆府),祖二公居潜之东关,祖五公徙居西门,其余子侄兄弟亦相继而来,或分居六皖,或散处邻邦,明嘉靖间,藻公出任江西新奉令,过旧宗庙,携旧谱归,与大仕公始修支谱,后,康熙、嘉庆、道光、同治年间,又多次重修。王杨氏徙潜之后,以忠信仁厚著称,文章之士亦代不乏人,遂为潜之望族。敦睦堂 3 《王氏家谱》,6卷。清道光28年(1848年)王道隆、王道彰等修。一世祖奎公,于元世祖年间由洪洞县迁寿阳县上谷村(后改上裕镇),生三子:义、和、顺,义公复归原郡。举人王道彰等远搜近考,十易寒暑,修成是谱。 4 《洪洞薄村十甲王氏族谱》,27卷,清嘉庆二年(1797年)王楷苏、王揩欧等修。一世祖子文公,明初自陕西西安府三原县徙山西平阳府洪洞县涧水东南汉太后故里薄村。名人有诰授光禄大夫镇守江南江宁等处地方总兵官前后府都督同知王玺。 5 灵石《王氏族谱》,20卷,清康熙27年(1688年)王尔康始修,乾隆55年(1790年)王梦鹏、王中极父子修,历经100余年于1790年修成,一世祖诚斋公,名实、字诚斋,元仁宗时人,望出太原,世居灵石沟营村,元仁宗皇庆年间迁本邑静升村,成巨族。 6 《王谢世家谱》,6册,王谢谱系、琅琊、太原正派、太原支派、太原别派、阳夏、琅琊世家谱。天启二年(1622年)刻本,天启壬戍端月西吴韩昌箕甫题《王谢世家序》,已人物传记为主,六朝望族,爵位蝉联,文武相继,东南半壁,力保正始;两家私谱,俱有国史,价值很高。 7 《牛皋岭下王氏宗谱》,26册,民国25年王念学等修,一世祖汉五公,以太子晋为开宗始祖,明永乐年间奉太夫人由梓里迁牛皋岭,将荒无人烟、不通舟揖之地开成沃土。 8 《黄县太原王氏族谱》,清宣统元年(1909年)王基鸿、王慕增等修,一世祖二公,太原王氏后裔,迁徙直隶长芦,元末与大公同迁黄,后大公怀旧土旋归,二公生敬礼,敬礼生胜,胜生友、信、忠、诚四大支。明中叶传抄,清乾隆、嘉庆、同治、道光年间重修。 河南(10)家谱(23)

衡阳第一家

渔溪王氏宗祠

追根溯源——

编辑:王晓钟

:

1、 黄帝,少典之子,有熊氏,本姓公孙,名轩辕。生于寿丘,长于姬水,故又以姬为姓。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蚩尤伏诛,诸侯尊轩辕为天子。黄帝即位后,会诸侯于釜山,经略四方,融炎、黄为一炉,开中华一统之局面,遂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始祖。黄帝居轩辕之皇,娶西陵之女嫘祖,是为正妃。嫘祖生二子,长子玄嚣遂为尧、商、周之祖

2、玄嚣,即少昊,黄帝之子,嫘祖所生。居于江水

3、蟜 (jiao) 极,玄嚣之子。

4、帝喾(ku),即高辛氏,娶陈锋氏之女,生尧;娶有戎氏 女简狄。生契,商族祖。

5、姬后稷(ji),帝喾之子,邰氏女姜原所生,名弃。弃好农耕,懂稼穑,帝尧举以为农师,封于邰,号后稷,别姓姬氏,是为周之祖。约生于公元前1450年。

6、姬不窟,后稷之子。太康时失官,窜于戎狄之间。

7、姬鞠 ,不窟之子。

8、姬公刘,鞠之子。率族人迁居 (今陕西彬县境内)。开荒治水, 发展农业,周室之兴由此 始。《诗经·大雅》有专章颂之。

9、姬庆节,公刘之子。

10、姬皇仆,庆节之子。

11、姬差弗,皇仆之子。

12、姬毁隃,差弗之子。

13、姬公非,毁喻之子。

14、姬高圉[yǔ] ,公非之子。

15、姬亚圉,高圉之子

16、姬公叔祖,亚圉之子。(从庆节至公叔祖这八位首领都是父死后子继位)

17、姬亶父,公叔祖之子,即周太王。为避戎狄侵扰,他率族迁到岐山下的周原。此处土地 肥美,宜农稼。亶父率族人在此筑城邑,建房舍,设宗庙,奠定了周室强盛的基础。

18、姬季历,亶父幼子,周室开国之祖,亦称王季,臣属于殷。屡伐戎狄,战功卓著。后被殷王文丁所杀。

19、姬昌,季历之子,继父位为周族领袖。商纣时为西伯,亦称伯昌。一度被纣囚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后率族从周原迁都至丰(今陕西西安境内),享国五十年,史称周文王。(在位从公元前1182年——公元1133年。)

20、姬发,姬昌之子。周王朝建立者,史称周武王。姬发继承父志,联合诸侯在牧野(今河南淇县)大败商军,终于灭商建周,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境内)。在位从公元前1133年至公元前1116年。

21、姬诵,姬发之子。姬发灭商后在位二年而死,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因成王年幼,叔父周公旦执政。成王时期开始推行分封制,并营建东都成周(今河南洛阳)。在位从公元前1116年至公元前1079年。

22、姬钊,姬诵之子,继父位,史称周康王。在召公、毕公辅佐下使天下大治,史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在位从公元前1079年至公元前1053年。

23、姬瑕,姬钊之子,即周昭王。多次率兵伐楚,最后溺于汉水。在位从公元前1053年至公元前1002年。

24、姬满,姬瑕之子,即周穆王。曾西征犬戎,南伐九江,相传曾“周行天下”,《穆天子传》即写他西游故事。在位从公元前1002年至公元前947年。

25、姬伊(翳)扈,姬满之子,即恭王,一作共王。在位从公元前947年至公元前935年。

26、姬囏(jiān),姬伊扈子,即周懿王。从镐迁都犬丘(今陕西兴平境内)。戎狄入侵中原,周王室渐衰。(注:姬故世后,其弟姬辟方继位,在位5年,是为孝王,孝王过世后,姬囏禧之子姬燮继位)在位从公元前935年至公元前895年。

26、姬燮,姬囏之子,即周夷王。对诸侯恩威并施,对戎狄重兵攻剿。在位从公元前895年至公元前877年。

27、姬胡,姬燮子,即周厉王。实行虐政,遭国人反对,公元前842年被逼奔彘(今山西霍州),十四年后病死。在位从公元前877年至公元前841年。

28、姬静,姬胡之子,即周宣王,公元前828至前782年在位。滥杀无辜,频频对戎狄用兵,人力物力耗费颇巨。共和(一说为皇君姬和摄行天子政)前841年—前828年

29、姬宫涅,姬静之子,即周幽王,公元前782至前771年在位,周谄臣,宠褒姒,废太子,攻戎狄,最后被杀于骊山下,西周灭亡。

30、姬宜臼,姬宫涅之子,即东周第一个国王周平王,公元前771至前720年在位。他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靠晋、郑支持立国,史称东周。

31、姬孤,姬宜臼之子,曾在郑国作人质,未即位而死。

32、姬林,姬孤之子,即周恒王,共在位23年。在位从公元前720年至公元前697年。

33、姬佗,姬林之子,即周庄王,共在位15年。在位从公元前697年至公元前682年。

34、姬胡齐(僖),姬佗之子,即周厘王,在位5年。在位从公元前682年至公元前677年。

35、姬阆,姬胡齐之子,即周惠王,在位25年。在位从公元前677年至公元前652年。

36、姬郑,姬阆之子,即周襄王,公元前651至前619年在位,曾一度失国于叔带,后在晋文公帮助下复位。

37、姬壬臣,姬郑之子,即周顷王,在位6年。(注:姬壬臣故世后,长子姬班继位,是为匡王。公元前607年匡王故世,姬壬臣之子姬瑜继位。)在位从公元前619年至公元前613年。

38、姬喻,姬壬臣之子,即周定王,在位21年。在位从公元前607年至公元前586年。

39、姬夷,姬喻子,即周简王,在位14年。在位从公元前586年至公元前572年。

40、姬泄心,姬夷之子,即周灵王,在位27年。在位从公元前572年至公元前545年。

41、太子晋,东周灵王姬泄心长子,被立为太子,人称“太子晋”。后因直言敢谏触怒灵王,废为庶人。但晋深受百姓拥戴,虽然最终没能登上王位,人们仍尊称其为“王子晋”,称其家族为“王家”。后来,晋的后人便以王为姓,尊晋为系姓始祖。

42、王宗敬,子晋之子,曾任周司徒。因周室衰微,天下大乱,宗敬遂告老致仕,避居太原,成为太原王氏始祖。宗敬死后,葬于晋阳城北五里,人称“司徒冢”。配妻姜氏系司隶校尉姜元女,生子凤,一名仕蠲。

43、王仕蠲[juān] (一名凤),宗敬长子,封彭城开国男。配妻太原守郭显女,生子覃、石,覃生渠;石生诩(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号“鬼谷子”)。

44、王知瑜(王智),(一名覃,凤之子)曾任周司徒,娶温氏。

45、王 恙,(一名渠,覃之子)曾任周司徒,娶刘氏。

46、王 昱,(一名丰,渠次子)家谱载:为智伯家臣,智伯灭,随入东都,为封人。

47、王 颖(王硕),(一名芝,丰之子)家谱载,任东都城守,娶钟氏,生子亿。

48、王 荣,(一名亿,芝之子)曾任周司徒,娶戴氏。

49、王 错,周赧王时任大将军,封于魏。后仕魏为上将军,官至上军大夫。

50、王 坟,错之长子,宰相世系表作贲,家谱云:魏中大夫,配范氏,子渝。

51、王 渝,坟之子,魏上将军,配妻上官氏,生子息、景。

52、王 息,渝之长子。仕秦,官至司寇,卒封忠烈侯。生子恢、愤。

53、王 恢,息之长子。仕秦,娶刘氏,封伊阳君。

54、王 亢(王永、王瓦),字典羽,恢之子。仕秦,官至中军大夫。后辞官退隐,屡召不就。

55、王 颐,亢之子。素有才志,累召不仕。

56、王 翦,颐之子。仕秦,为大将军,北征燕,东平楚,南击百越,攻无不克,战功显赫,始皇时与蒙恬齐名。武城侯。《史记》中有《王翦、白起列传》。

57、王 贲,字典武,翦之子。仕秦,为大将军,封典武侯。生子离、武。

59、王 离,字文明,王贲之子,娶孙氏。秦末蒙恬失兵权,王离任大将军,与项羽战于巨鹿 ,兵败自殉。称陵武侯。生子元、威。

59、王 元,离长子,因避秦末之乱,迁居琅邪皋虞城(今山东即墨),为琅邪王氏始祖。王元之弟王威留居晋阳,汉代曾任扬州刺史,子孙散居各地。(时间段处在公元前206年左右)

从太子晋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郁疾而终。太子晋之子、周灵王之孙姬宗敬长大成人,官至司徒,见周室衰落、天下大乱,心灰意冷请辞官位、避居太原,改姬姓为王姓,开创了中华大地上龙兴一支太原王氏。

王宗敬第二十代孙王离,封秦二世时大将军。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钜鹿之战,王离失败被俘,军营副将遭敌军杀害,家族亲人受朝廷追杀。王离的儿子王元得到消息后,深夜起程,举家逃迁至山东半岛琅琊郡(今山东省胶南),并在此落脚开基,被后世尊称王氏琅琊祖。经秦汉两晋、历南北朝,一千多年的岁月长河中,琅琊王氏一族于山东、河北、河南一带开枝派叶,繁衍生息。隋唐以后,琅琊王氏不断往南迁徙,开户荫槐,遍及安徽、江苏、江西、福建、湖南各地,衡阳王氏均系琅琊王氏的后裔。

“一源正派分燕北,百世宗枝衍楚南”,至北宋,琅琊王氏真定系后裔王绍冕,北直真定灵寿(河北正定灵寿)人,世代为官,祖父王志松,字继周,后周授安徽青阳县令。父亲王定忠,字邦靖,宋正五品奉政大夫,王绍冕本人宋建隆元年进士。绍冕公长子王万庄,字敬斋,北宋太宗雍熙三年(公元九八六年)科取进士,授文林郎,宋涥化四年(公元九九三)任湖广宝庆邵阳县令来到湖南。曾因公事往返于邵阳和衡阳,并娶衡阳长平乡周姓女子为妻,亲眼所见衡岳巍巍、丘壑连绵、水重山复,乃钟灵毓秀之地,因早就仰慕“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的诗家化境,一颗“暮天飞旅燕,故国在衡阳”的归心,油然而生。

万庄公请风水先生即刻前往衡阳长平乡,堪察地相,遴选佳址。

穿山渡水掷金轮,八卦周易测乾坤。风水先生不负所托,踏破铁鞋,终于觅得一吉祥之地。此地背山有靠,山青发秀接衡岳之神韵;面水有照,水环泉抱聚湘支之灵气。山水之间平野宽阔,气清云仪,为有福之貌。而站在远处城基峰上瞭望,九道水口向外奔涌,竟似倒流回归,呈“九龙捧圣”之势,实帝王天相。万庄公激动不已,当即北上真定灵寿县,接来父亲绍冕公和胞弟万滨与万韬。父子四人仔细校察。虽无意帝王之说,但见这里山可狩猎、水可捕捞,渔米皆丰,适宜子孙生存,确乃藏积万金、发人振业、光宗耀祖之吉地也,万庄公非常高兴,买下此地——这就是当时的衡阳府长坪乡大渔塘,现在的衡南县栗江镇大渔村。

万庄公任邵阳县令致仕(退休)后迁家带小定居大渔塘枞杨堂。大弟王万滨也慕名而来,选了一块好地,定居衡阳太平乡沙塘(今衡南县近尾洲镇义仁村); 小弟王万韬追随二兄,迁居衡阳怀节乡荷叶坪(今衡南县松江乡荷叶坪村)。衡阳渔溪王氏自北宋王万庄卜居大渔塘,至嘉祐六年(公元一零六一年)永贤公始建祠堂,大门悬挂“楚南第一家”横匾,称“崇本堂”。尊王万庄父亲王绍冕为衡阳琅琊王氏始祖。三宗谓称:渔溪王氏,沙塘清溪王氏,荷溪王氏。三兄弟合祠通谱,定子孙班辈歌,三宗后代照此排序,不得更改,四世之后各宗立祠,分修谱笺。“后乌衣巷而兴秀钟南岳,继黑头公以起望重东山”,衡阳历史不可替代的家族从此兴起——渔溪王氏。

字辈联歌:

志定绍万载,邦永思汝德,宗原仕伯添,文世大梦宁,朝端启嘉庆, 俊秀继芳诚,一元余运会,安本乐宽平,厚道传典训,显扬集华英, 昌隆才必贵,顺迪吉恒盈,承祖联科第,崇儒肇盛名,楚良开泰景,远代信丰亨

至宋仁宗时期,皇帝赵祯重文抑武、宽容治国,开创了国富民强的“仁宗盛治”。仁宗时期人才辈出,留芳百世的有包青天包拯、欧阳修、范仲淹、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司马光、柳永等等,全是些文章千古、忠肝义胆的名士。渔溪王氏不落窠臼,也出了文化名人——王永贤(王万庄公第四代孙),永贤进士出身,谦虚恭谨,为观文殿学士,得皇帝、宰辅以及同僚的赏识。有一次,他参加御史林悦组织的笔会,仁宗驾临,写了一首这样的诗赠给林氏家族,诗曰:长林派出下邳先,移入闽邦远更延。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故家乔木盘根大,新出猗兰奕叶鲜。上下相承同纪载,三千年所万千年。这首诗赞美林氏家族忠孝门第,子孙贤能,并表达了殷殷祝福。王永贤从中感知宋仁宗是多么仰先贤遗风、爱忠孝子民。想到自己王氏家族自古以来皆满门忠孝,贤才辈出,是时候也该修谱正史,以励后人奋发图强,报效国家。见贤思齐,王永贤开始启动王氏宗祠修谱工作,谱序请上司恩师两部尚书(兵部、刑部)、大文豪、翰林学士欧阳修撰写,欧阳修在序中言:乎文学如王君,心津津乎循理,文浸浸乎跻华,则夫亢宗昭祖而光启后人,盖有日矣。赞美王永贤文章灿烂、才华超群,足可以光宗耀祖并启迪后人。又言:昔汉名儒系谱以贤传;唐宰相系表以贵传。斯谱也安知不若昔之贵且贤者而并传欤。 这是欧阳修在预言,王氏家族将不断涌现贤达显贵并代代相传。王永贤效法林悦,也组织了一场笔会,邀请状元、榜眼、探花,文坛才子、名流大家,题联作诗,书赠墨宝。永贤自己也题一序,一并将这些珠玑文墨送回家乡,交族人刻于宗祠、印在谱上。光华灿烂的衡阳渔溪王氏第一谱成时, 正是宋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

“培根深百尺,槐荫庇千秋。”话说王万庄公生有三子,名王载兴、王载文、王载武。长子王载兴又生二子,名叫王邦甸、王邦匀,从始祖绍冕公算起,邦字辈正是第四代,按族规可以立支祠了,王邦甸在衡阳江东酃湖立了祠堂,称载兴户,在此娶妻生子、定居传后。他的弟弟王邦匀随父亲王载兴回到祖籍地河北真定去了,在北方生根开花也不忘源出衡阳渔溪一脉,1999年,王邦匀的后裔回来认宗祭祖。王万庄的第三个儿子王载武,因官任江苏,婚配江南,定居在苏州吴县洞庭山。清同治十一年,王载武的后人、吴县县令、一个叫王昌期的子孙,来王氏宗祠认祖归宗,并敬匾一块,曰“世德昭垂”。万庄公第二个儿子王载文,一直留守渔溪,耕读传家,王永贤就是他的嫡孙子。王载文之后分祠开户:

宗福户、宗寿户、宗瑞户、宗尧户、庶叔户、庆叔户、宗志户、才叔户、忠叔户、雍和户、铭孙户、嗣孙户、胜夫户、通叔户、顺夫户、隆叔户、宝叔户、庆夫户、祥夫户、立夫户、寿夫户、宁夫户、益叔户、汝富户、庚叔户、荣甫户等。

三槐世系的介绍

  三槐王是太原王氏的又一衍派。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祐,是为三槐王氏始祖。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卒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祐公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后晋天福年中,以书见桑维翰,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至后周,仕为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宋太祖即位,擢拜监察御史,后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至宋太宗时,知河中、开封二府,以病请告,拜为兵部侍郎。祐公生逢五代战乱,历事后晋、后周和宋朝,皆以文武忠孝而显名。祐公宦居于汴梁城东时,筑室于仁和门外,尝手值三槐于庭院中,言称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王祐裔孙因之而称为“三槐王氏”。

  王祐有三子:长懿,字文德,励志为学,举进士,太宗至道年间为袁州知州,有政绩;次旦;季旭,字仲明,真宗咸平年间为殿中丞,因兄旦官居宰辅,避嫌不任,后由判国子监出知颍州,卓有成绩。旦卒,由兵部侍郎出知应天府。

  王旦,字子明,祐公次子,生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卒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旦公幼时沉默好学,有文采,深为乃父器重。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后历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太保太尉兼侍中。旦公辅弼真宗,竭忠尽智,事嫂爱弟,深致众望。三槐王氏自旦公而始显。

  旦公亦有三子,长雍,仕为两浙转运按察使;次冲,宋赞善太夫;季素。

  王素,字仲仪,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以父遗恩为太常寺太祝,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官至屯田员外郎。后因事败,出知鄂州,仁宗思其贤敏,擢知谏院,迁天章阁侍制,淮南郡转运按察使,旋为龙图阁直学士。后知成都,为政务合人情,蜀人号其为“王公导断”。复知开封。治平初,西夏寇边,召拜端明殿学士。熙宁初以学士知太原府,入知通进银台司转工部尚书,卒谥懿敏。素公承秉家风,侍从仁宗三十余年,颇有名望。

  素公有九子:厚、固、坚、巩、本、硕、凝、常、奥。其中巩公采风流,为一时所宗。与苏轼友善,苏轼因之作“三槐堂铭”,铺陈其事,极言三槐王氏枝繁叶茂,槐荫满庭。

三槐王氏自祜公以后,簪缨相继,历世为官,子孙分任各处,足迹遍于浙东之宁、绍、温、台等地。

三槐王氏世系渊源争议论述要录

                   王 听 兰

  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子孙散布于海内外。就本会成员中,大多数是三槐堂或自称是三槐堂后裔。因此,研究三槐世系具有重要而普遍的意义。三槐世系在五代末和北宋时期的王言至王巩的六代世系人物,无论从史书或谱牒资料上看均比较完整和详尽,这与当时北宋政权社会稳定,三槐王氏处于鼎盛时期有关。因此三槐世系研究重在北宋前和宋南渡后。北宋之前的五代时期政权更换频繁、门阀显贵乱套、多数姓氏世系出现断层。三槐王氏世系上朔虽有延绵,但存在二个分岐要点。一部分是认为三槐世系要挂在王元之后的琅琊世系,另一部分认为应挂在王威之后的太原世系。至于北宋灭亡,宋室南渡至今的三槐王氏,由于许多后裔随宋室南渡,也有不少北迁或留守中原,以后元、明、清各朝四处播迁,枝繁叶茂,史书难于记述,各方谱牒纷说不一,所以至今约900年历史的三槐世系也难于理清。

  针对三槐世系研究有以上二个难处,本人认为:第一、对三槐世系历史渊源的挂属问题,分清争议要点,开展适当讨论,必要时举办研讨会讨论,能统一认识就统一,不能统一的各自保留观点,求同存异。第二、我们研究的重点是从开基祖王言的三槐世系进行尽可能详尽的调查、清理、完善。编绘出较为完整的三槐世系总图。这对研究和发扬三槐文化,开展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首先从已经掌握的资料中,就三槐世系的分岐认识的论述,摘录刊登主要论述言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摘自王大良所著的两本书中,他是站在中间角度论述有琅琊、太原两种说法,莫衷一是,至今悬而未决。第二部分是太原市小店区政协(小店区即太子晋故居地古晋阳地)所著《太原王氏遍天下》文史汇编中张海瀛的文章,从《三沙王氏全谱》及三槐南迁后裔的宗谱记载资料,总结认为三槐世系应挂属在太原世系。第三部分是山东莘县政协所著《槐荫千秋》文史汇编中杨巨源的文章,论述三槐世系应挂属在琅琊世系。供大家研究参考,作为三槐世系研究的开始。

(一) 渊源归属至今悬而未决

达良著《中华姓氏通书-王姓》1993年2月第一版,第169-170页;和王大良著《中华姓氏通史-王姓》,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88页。两书都是王大良所著。观点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三槐王氏族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

  三槐王氏兴起于唐末五代之世,初居大名府莘县(今山东莘县)。但关于三槐王氏的来源,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唯一共同的是都承认三槐王氏为太原王子晋之后,开基始祖是王言。

一种说法认为三槐王氏为琅邪王氏分支。如清修《三槐王氏宗谱》所录王国栋《修谱辨异》及《世系源流》说:"三槐王氏,系出琅邪。"琅邪王氏数传至晋丞相导,"导九世孙褒,江陵陷,奔后周,封石泉公,家渭南,为石泉王氏,褒十二世孙抟,相(唐)昭宗,封鲁国公。遭蓝田之祸,其子言遂占籍魏郡之莘亭,别称太原人。"此说主要流传在南方及海外王姓宗族中。

  与此说相近的一说也认为三槐王氏为琅邪王氏的分支,但认为是王羲之的后裔。如四川巴县南龙乡《王氏族谱》所载《王氏小引》即说:"稽我王氏系出姬姓,籍贯太原,自周灵王太子晋逊位景王,住迹缑山,别姓为王。……至羲之公,徒居会稽山阴县,十数传至佑公……以直道不容于时,尝手植三槐于庭。"

  另有一说与此大不相同,认为三槐王氏系出太原王氏,为隋代文中子王通之后,原属河汾龙门王氏,与王抟及其琅邪王氏无关。这一说多流传于北方地区,以山西太原,河南密县等地王姓族人为主此说的代表。

  此三说互相矛盾,因而关于三槐王氏族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

  三槐王氏的开基始祖,是唐朝黎阳令王言。据北图所藏《王氏世谱》所载赵孟頫《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王言的父亲名叫王乾,而非他谱所称的宰相王抟。王乾大概是个普通平民百姓,因而文献上只提到他的名字,而未提他的官职。王乾之子王言,始定居于山东大名府莘县。史称王言官唐末黎阳县(今河南浚县)县令,是个七品地方官,后以子孙贵,追赠许国公。其妻姚氏。

  (二)属于太原王氏世系

  太原市小店区政协编的《小店区区文史资料-太原王氏遍天下专辑》,张海瀛著《三槐王氏史略》论文的第二部分"历史渊源"中,依据三槐堂嫡系南渡后裔所编的《三沙王氏全谱》等家谱记载,得出结论是三槐王氏源于太原世系。

  三槐王氏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这是毫无异议的。但自太子晋传到王离以后,是出自王离的长子王元即琅琊王氏呢,还是出自王离的次子王威即太原王氏呢,则有不同的记录。

据《王氏通谱》记载,三槐王氏出自琅琊王氏,是王元的后裔。《王氏通谱》一0六卷首二卷,清王庸敬修,光绪二十年(1894)槐政堂活字本,原装八十二册。该谱三槐王氏部分记载王祜是王弘直的后代。从王弘直至王祐,其世系如下:弘直―林―光辅―宠―仲连―绍―玙―及―某―抟―言―彻―祐

在这个世系谱中,从弘直至抟,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完全相同,唯独关于抟之子的记载,则大相径庭。《新唐书》卷116《王抟传》关于王抟经历和遭兰田驿之祸的记载,与《王氏通谱》的记载,大致相同。但《王抟传》中没有关于其子的任何记载。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王氏世系表中,明确记载王抟有三子:长子名倜 ,字垂光;次子名倓,河南府文学;三子名伦,校书郎。这里并没有提到王言的大名。说王言是唐昭宗时宰相王抟的儿子,在史籍文献中找不到任何依据。所以,三槐王氏正宗后裔的族谱,都不承认唐末宰相王抟与三槐王氏先祖王言是父子关系。这也就是三槐王氏后裔不承认他们出自琅琊王氏的症结所在。

  三槐王氏传到王旦时,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皇室的显赫家族。传到王皋时,又以护驾宋高宗南渡之功,揭开了三槐王氏在江南发展的新篇章。王皋居官因与时政不合,遂隐居苏之获扁,是为三槐王氏南迁之一世祖。皋公三子:长曰易,字吾置,袭授殿帅府太尉,徙居昆山沙头,是为东沙王氏始祖,子孙散居海虞、太仓、澄江等处,旧谱称公有启圣开灵之德,耕钓不求闻达,坦然有肥遁之风;次曰铎,字吾伍,官尚书郎,守太博公遗业,居苏获川,为中沙王氏始祖;三曰允(又作胤),字吾曾,官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徙居无锡沙头,是为西沙王氏始祖。东沙、中沙、西沙,合称三沙王氏。这支王氏乃是三槐堂王氏的正宗。记录这支王氏的族谱,在王氏族人特别是三槐王氏后裔的心目中,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族谱。

  《王氏三沙金谱》,又称《王氏三沙统谱》(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九至十三册,巴蜀书社1995年出版),清代王钟、正承烈、王锡骥等修,始修于咸丰五年(1855),完成于光绪五年(1879),历时24年。该谱记载了东沙王氏51支,中沙王氏28支,西沙王氏152支,原装122册,是一部规模宏伟、支派繁多、取材广泛、内容翔实的大型三槐王氏族谱。

  王皋,字子高,以太尉护宋高宗南渡有功,封柱国、太傅,为《王氏三沙全谱》之第一世祖。长子王易,为东沙始祖,该谱尊为东沙二世祖;次子王铎,为中沙始祖,该谱尊为中沙二世祖;三子王允(又作胤),为西沙始祖,该谱尊为西沙二世祖。该谱认为,三槐王氏是太原祁县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代,文中子王通在该谱中占有异常显赫的地位。诸如,该谱的诰敕部分,开篇便是明嘉靖九年(1530)皇帝制曰隋儒王通配祀孔子庙庭的敕命。在始祖像赞部分,第一世祖,是周灵王太子晋的画像;第二世祖,是周司徒宗敬的画像;第四十二世祖,便是先儒文中子王通的画像,并有薛收、魏征、房玄龄撰写的像赞。该说在卷首部分,还载有《文中子世家》,由杜淹撰写,长达1600余字;接下来就是《文中子本传》,长达1000余字。

  该谱在《王氏太原合谱前编》中写道:

"王氏自子晋受姓至汉,元封琅琊、威封太原,二派特著。吾宗太原也。今或采史传、或本世家、或按旧谱,自受姓至宋南渡,为世五十有五"

接下来排列了周灵王太子晋至南渡始祖皋公的五十五代世系。按世系排列,隋代文中子通列为第四十二代,所以被尊为第四十二世祖。由隋代文中子王通至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祜,共九代,其一线世系如下:

文中子通―福郊―元暕―景肃―政―仲舒―哲―言―彻―祐

王祐次子王旦,相宋真宗,赠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所以《三沙传芳谱旧序》云:

"余赏遐稽文中子世家,知其为周家之裔。比观文正公旦家传,又知其为文中子之十世孙。其裔散处中原,不可胜述。"

  总之,记载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祐后裔的这部大型《王氏三沙全谱》,以浓墨重彩的笔法确认,三槐王氏乃是太原祁县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裔。

  此外,其它三槐王氏族谱亦有同样的记载。例如,清光绪《延政王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王庆洪等修,昆陵西宅刻本,原装二十七册。该谱以希古公为一世祖。希古公,名贤,字希古,是三槐王氏始祖王祐的第三子王旭的后裔。该谱在卷首的《原姓》中写道:

"吾姓王氏按遗谱周灵王子晋,二传之后,以爵为氏。其在太原者,皆姬姓。……至晋有右军将军,隋有文中子……后唐之黎阳令言,乃太原之正派,迁大名莘邑,生彻,举进士,为拾遗;彻生祐,后晋天福中为司户参军;又事后周,为南乐令。宋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尝以家之百口,保符彦卿之无异意……吾姓之所自来,起自太原,迁自莘邑。如水之有源,木之有限,不可紊也。苟有背而之他者,谓之灭宗。"(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七册第5-6页)

  又如,清光绪《高仓王氏族谱》十卷,王佐柳等修,三槐堂刻本,原装十册。该谱以仕魁公为一世祖。仕魁公乃三槐王氏始祖王祐之后裔。仕魁公生于元末,明洪武时,自江西泰和徙居高仓,是为高仓王氏始迁祖。该谱在《旧序》中写道:

"吾族系出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元封琅琊郡,元弟威守太原……凡二十一望,唯太原、琅琊最著。我肇基祖仕魁公,乃太原之后也。"(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六册第20页)

由此可见,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祐后裔所修的族谱都认为,王祜的祖父黎阳令王言,是由太原之正派迁到莘邑的。也就是说,黎阳令王言是太原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裔,同琅琊王氏唐末宰相王抟没有父子关系,因而,不属于琅琊王氏系统。

  (三)属于琅琊王氏世系

山东莘县政协编《槐荫千秋》2004年1月第一版,第27-28页,杨巨源所著论文《三槐王发祥莘县地》中,根据《新唐书》及《安徽滁州三槐王氏家谱》中记载的唐代王练在王言之前曾任莘县尉,因而确认三槐王氏源于琅琊王氏(该文在《通讯》4期第12页刊登)。

唐代,姬姓王氏后裔王练出任莘县尉,携家迁居莘县(《初篆王氏家乘受姓源流序》:"方则,光禄卿,再传至练,为莘县尉,遂徒莘。历数传,至言公,令黎阳。"此事《新唐宰相世系表》亦有记载)。

  关于姬姓王氏移居莘县的时间,史有两说。范仲淹为三槐后代王质所撰的墓志铭中说"其先太原人",至王言时才"占籍大名"。元代赵孟頫为王言撰写的简历《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亦说自王言起定居大名莘县。这是"王言迁莘说"。欧阳修和宋祁主持纂修的《新唐书》和《三槐王氏家谱》则认定王练任莘县尉时携家居莘,这是"王练迁莘说"。王练和王言均为唐代人,王言是王练的六世孙。王练迁莘说见于正史,安徽滁州三槐王氏家谱中又有其先祖王练任莘县尉并携家居莘的明确记载,此说应十分可信。王练官职不大,其后代却不乏位高爵显之人。大官携家在外任职,其祖籍莘县并不为人知晓。至王言出任滑州(今河南滑县)、黎阳(今河南浚县)令时,距莘县不足三百里,老家莘县才渐为人知。至王旦成名时,人皆知其曾祖父王言是莘县人,曾任黎阳令,以上各代情况不详,更不知王练曾任莘县尉之事,故范仲淹给王旦的侄子王质写墓志铭时,敢于断言王家由王言那一辈"占籍大名"。至元代赵孟頫给王言撰写简历时,距王旦所处的时代已近三百年,并没有注意到《新唐书》中关于王练曾任莘县尉的记载(县尉这官实在是太小了),而是对范仲淹的结论深信不疑,这也是情理之中。如此一误再误,王氏迁莘的时间便由王练时期变成了王言时期,阴差阳错地被推后一百多年。

编者按:感谢为此文呕心沥血的王听兰先生。

信息来源: 三槐王氏网

1 文言文翻译尹师鲁墓铭志

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世上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至于说到他的忠义之节,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博学强记,通知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处境艰难而死。

师鲁年少时考中进士,做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的官职、做伊阳县知县。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担任馆阁校勘,又调任太子中允。天章阁待制范公被贬到饶州,谏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师鲁上书,说范仲淹臣是他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又调往唐州。这时,父亲去世了,守孝期满,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西夏赵元昊造反,陕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复师鲁担任经略判官。以后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师鲁调往濠州任通判。过了很久,韩公上奏朝廷,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又调泾州任知州,渭州任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的官职。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二篇文章流行于世。他主张的军事备战的主张,述述了作战、守卫成功失败的要义,全是当时利害所在。又想训练土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都未能施行。等到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处戒备,师鲁离开现职,他的言论主张也得罪了一些权臣。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

开始的时候,师鲁在渭州任职,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予部将,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有病,缺少医药,抬到南阳求医。病好了,依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没有疼爱的表情,和宾客谈话,最终不涉及他的私情。享年四十六去世。

2 关于朋友铭的文言文

1高山流水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2朋党论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利禄也,所贪者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喂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立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治乱兴亡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3包惊几笃于友谊

包惊几笃于友谊,与吴东湖善。吴卒,抚其家甚至。后方嫁女,闻吴女将适人,贫不能理装,即以其女之奁具赠之,己女后一载始嫁。时论称之。

3 古文中小石潭记,爱莲说,陋室铭,和哪篇古文合称记说铭志

记铭说志四篇:小石潭记、陋室铭、爱莲说、寒花葬志(一)《小石潭记》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

也是唐代以来山水游记中的名篇,本篇以传神之笔,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环境的清幽美妙,潭水的清澈空无和游鱼的活泼生趣,同时也寄托了作者谪居荒远之地的孤寂、幽愤心情。 全文分五段。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潭的结构特点及周围的景物。文章一开始先写小石潭的方位和悦耳动听的泉水声,正因此吸引了读者寻声而往,使作者游兴大增,接着有“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看见“水尤清冽”作者心里增添了一层喜悦。

接着写出小石潭的结构特点“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这一句既说明了此潭命名的由来,也说明了潭水清澈的原因。“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三句描绘景物,分别从颜色、样貌、动态等等角度体现景物的生动形象,绚烂多姿,妙趣横生。

第二段主要描写潭中游鱼。犹如特写镜头,尽显游鱼之态,先写了鱼之静,后补以动,动静相生,惟妙惟肖。

其中“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最能衬托出水之清。“似与游者相乐”一句再次体现出了作者心下之喜,这句将人、鱼并写,情味无穷。

第三段写潭水的源头。写水的源流用了一系列精妙的比喻,既写出了水流之势,又描摹了溪岸的形象。

第四段写作者游览的感受。“坐潭上”八句,不仅写了小石潭的气氛幽深冷寂,更突出了作者触景生情产生的孤凄悲凉之感,委婉地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孤寂苦闷的心情,并交代了离此而去的原因,行文至此体现了作者情绪由乐转忧的变化。

第五段附记同游者的姓名。 本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

肖其貌,传其神。文章先写所见景物,然后写自己的感受,再次突出小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全文寂寞清幽,郁郁落落,形似写景,实则写心。写优美动人之景,寄寓了作者欢快和乐之情;写清凄幽寂之景,寄托了作者悲楚忧伤之情。

作者被贬到永州,内心十分痛苦,所以移情山水,正是为了排遣这悲苦和忧伤的情绪。(二)《陋室铭》 陋室,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期间(824~826)在当地构筑的简易房子,作者为它作铭,主要是为了表述自己的节操和志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讽刺现实的意味。

铭,原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通常是用韵的,读来铿锵有力,音韵谐美;篇幅短小,文辞简约,最短者不足十字,与格言颇相似。

本文虽只有81字,却是铭辞中的长者。一般的铭辞因为目的在于使人知所警戒,所以往往只提观点,不作论证;本文则夹叙夹议,不但有观点,有论证,而且在论证过程中还简要而生动地描述了这间“陋室”内外的情景。

全文分三层:开头六句为第一层,运用类比立论,点出全篇主旨——“惟吾德馨”。开头四句用诗歌手法以山水起兴,作者以神来之笔写出山的高低和水的深浅与“名”“灵”的关系,着力突出“仙”“龙”的重要,有以“仙”“龙”比喻品德高尚的人、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之意,“惟吾德馨”是全文的纲领。

第二层为“苔痕上阶绿”以下八句,主要说明“德”能使陋室不陋的原因。主要从陋室周围景色、陋室主人交往之人、室中生活之事三个角度对陋室进行描写,着重表现陋室环境的清幽雅致,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的高雅,以此突出陋室主人之不俗,身居陋室能够与鸿儒谈笑,能够鼓弦而歌,作者洁身自好,安贫乐道之情已溢于言表。

第三层为最后四句。引用古贤之名室名亭和圣人之语来证明陋室不陋,再次点明了题旨。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是例证,联系上文可看出作者有自况之意;再引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这几句引经据典,其意不言自明,从中可见作者虽幽居于此,但有和古贤一样的抱负和理想。

本文是托物言志的佳作,作者借为陋室作铭言情述志。全文反向立意,不写陋室之陋,而写陋室之不陋,一步步论证了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陋室之不陋实际上是对陋室主人品德高尚的颂扬,表明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本文写于作者在政治斗争中失败遭贬谪期间,能表现出这种情操实难能可贵。(三)《爱莲说》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又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作者周敦颐是北宋著名的哲学家,人品极高,胸怀洒落。曾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省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文章。

本文章法极为严密。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总提,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

接下来,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作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作者心意,这就是入题了。循此继进,自然说到莲的种种可贵之处。

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

4 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一种文体,míng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多见于青铜器,墓碑,石等载体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内容大多数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铭文常由生活中一些小事上升到对生活的哲理性认识,言简意赅,雅俗共赏。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铭不仅是古文字研究的内容;而且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对历史研究意义重大多记载当时君主的功过以及当时社会的方面如交易,律法,祭祀等

铸、刻或写在器物上记述生平、事迹或警诫自己的文字:铭刻。铭文。铭志。墓志铭。座右铭。

在器物上刻字,表示纪念,永志不忘:铭记。铭心。铭骨。铭诸肺腑(喻永记)。

中国古代用于铭刻的文字逐步形成的一种文体,如《文心雕龙》有《铭箴》篇。

5 写一个托物言志的文言文

爱书说

人各有所嗜,各有所好。或好音律,或好书法,或好花草,或好琴棋。予独爱书也。

书者,吾良师益友也。赵恒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老者、壮者、少者、幼者,皆可读书。可以之不出寒舍门,便知天下事。可以之增长知识。书,精神食粮也。不读书者,安能称之为“真君子”焉?

予谓好音律者,善通音韵也;好书法者,精通书法也;好花草者,亲近自然也。好琴棋者,生活雅趣也。则好书者,博学多识、精通百道、视野开阔也。刘向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予谓书:书犹烛也,善读之可以亮途;书犹师也,善读之可以博学;书犹友也,善读之可以明理。吾以书为镜,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得失。呜呼!好读书者,乃人中真君子也。

吾之屋中,书者繁多俨然。吾可一日不食,不可一日无书矣。及国庆八天,一人、一桌、一椅、一书而已。读书时,乃迷于书中,不闻不问。兴起之时,乃手舞足蹈,趋于屋中;怡然之时,乃持书于手,放声诵读。及母呼吾膳,仍兴致盎然。

噫!书中自有真乐矣!书中自有真知矣!

6 《张子野墓志铭》文言文全篇翻译

原文:

子野为人,外虽愉怡,中自刻苦;遇人浑浑,不见圭角,而志守端直,临事敢决。平居酒半,脱帽垂头,童然秃且白矣。予固已悲其早衰,而遂止于此,岂其中亦有不自得者耶?子野讳先,其上世博州高堂人,自曾祖已来,家京师而葬开封,今为开封人也。铭曰:嗟夫子野,质厚材良。孰屯其亨?孰短其长?岂其中有不自得,而外物有以戕?开封之原,新里之乡,三世于此,其归其藏。

欧阳修《张子野墓志铭》(欧阳修集 卷二十七 居士集卷二十七)

译文:

张子野这个人,外表虽然外表虽然快乐愉悦,但内心刻苦进取;待人浑厚纯朴,为人低调,才干不外露,而且坚守原则和志向,始终不渝。他遇到事情,不乱分寸,果断处理。平时宴饮间酒至数巡,他脱下帽子,垂下头发,我突然发现他青春已逝,头顶半秃,头发斑白了。我固然遗憾他未老先衰,但也仅此而已,难道他内心有痛苦不能自得其乐吗?子野的祖上,是博州高堂人,从他曾祖父以来,都在开封安家,死后都安葬在开封,现在算是开封人了。在他的墓志铭上写道:子野,向来浑厚纯朴。谁阻碍了他的通达吗?谁削减了他的优势吗?难道是他内心本来就不开心?还是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生于开封,故归开封,三代人都安葬于此,也算是一个归宿了。

7 古文《三槐堂铭》的全文翻译

一、全文翻译如下:

上天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为什么贤德的人不一定富贵,仁爱的人不一定长寿?难道上天不一定会展现他的意愿吗?但行善仁爱之人一定有好的后代。这两种说法哪一种是对的呢?我听申包胥曾经说过:“人为的因素可以改变天命,天命胜于人为因素。”世上议论天道的人,都不等上天的意愿完全表现出来就去责求,因此认为天是茫茫无知的。善良的人因此而懈怠,邪恶的人因此而放肆。盗跖可以长寿,孔子、颜回却遭受困厄,这都是上天还没有表现出来他的真实意愿的缘故。松柏生长在山林之中,起初被蓬蒿围困,遭牛羊践踏,但最终还是四季长青,经千年而不凋零,这就是上天赐予它的天性。关于对人的善恶报应,有的要一直到子孙后代才能表现出来,这也是上天确定已久的。我根据所见所闻来验证,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这是明白无疑的。

国家将要兴盛时,必定有世代积德的大臣,做了很大的好事而没有得到福报,但此后他的子孙却能够与遵循先王法度的太平君主,共享天下的福禄。已故的兵部侍郎晋国公王佑,显赫于后汉、后周之间,先后在太祖、太宗两朝任职,文武忠孝,天下的人都期盼他能出任宰相,然而王佑由于正直不阿,不为当世所容。他曾亲手在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世子孙将来一定有位列三公者。”后来他的儿子魏国文正公(王旦),在真宗皇帝景德、祥符年间做了宰相,当时朝廷政治清明,天下太平,他享有福禄荣耀十八年。

现在如果把东西寄存在别人处,第二天就去取,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了。但晋国公自身修养德行,以求上天的福报,在几十年之后,得到了必然的回报。如同手持契约,亲手交接一样。我因此知道上天的意愿一定会展现的。

我没来得及见到魏国公(王旦),却见到了他的儿子懿敏公。他事奉仁宗皇帝时直言敢谏,出外带兵、入内侍从三十多年,这种爵位还不足以和他的德行相称。上天将再一次使王氏兴盛吗?为什么他的子孙有这么多的贤人呢?世上有的人把晋国公(王佑)与李栖筠(唐代贤相)相比,他们两人的雄才大略、正直气节,确实不相上下。而李栖筠的儿子李吉甫,孙子李德裕,享有的功名富贵和王氏也差不多,但忠恕仁厚,则不如魏公父子。由此可见,王氏的福份正旺盛不衰啊!懿敏公的儿子王巩,跟我交游,他崇尚道德而又善诗文,以此继承了他的家风,我因此把他记了下来。铭曰:

“啊,多么美好啊!魏公的家业,跟槐树一起萌兴。辛劳的培植,一定要经过一代才能长成。他辅佐真宗、天下太平,回乡探家,槐荫笼庭。我辈小人,一天从早到晚,只知窥察时机求取名利,哪有空闲修养自己的德行?只希望有意外的侥幸,不种植就能收获。如果没有君子,国家又怎能成为一个国家?京城的东面,是晋国公的住所,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啊,多么美好啊!”

二、扩展知识:

1、作品简介:三槐堂,即三槐王氏的堂号。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是太原王氏的一衍派。三槐堂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

2、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

3、作品赏析:

本文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为学生王巩家中“三槐堂”提写的铭词。三槐堂,是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佑家的祠堂,因王佑手植三棵槐树于庭而得名。古代传说,三槐象征朝廷官吏中职位最高的三公。而王佑正是王巩的曾祖父。

文章主题在于歌颂王佑的品德和功业,分五段进行。第一二两段,从天命的有常立论,肯定了善善恶恶的因果报应,提出“仁者必有后”的观点,为全文的理论基础。第三四五层,记叙了王佑手植三槐的经过和期待,以及王佑子孙后代多有仁德贤能者的事实,说明王佑仁爱厚施、积善成德,因此才子孙多贤,福祚绵绵不绝,从而论证了观点,突出了主旨。

全文贯穿着天命有常、因果报应思想,崇尚仁厚忠恕的德行。认为“善恶之报,至于子孙”,显然带有惩创人心、引为鉴诫的良苦用心。文章叙议兼行,挥洒如意。文字简洁,自然流畅。

8 写一篇关于铭的诗或文言文或短文

、陈蕃愿扫除天下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

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文言文,百度可以搜索)

9 仙逆的那篇铭志是他自己写的吗

是耳根的原创

原文:

铭志,囚封天之道,众生需渡无量劫,离开深狱一执念,奉至修真行

铭志,众生亦于无量前,解今茫世,脱困天之念,取来生道,奉至修真行

铭志,锁亡天之运,印冥朝,众生之所不得真道者,常沉苦海,永失真道,奉至修真行

铭志,天道不仁,灭天之道,取天之血,断天之翼,融天之魂,得道今生,奉至修真行

铭志,众生之所不得真道者,难舍生死,难了因果,难渡轮回,奉己修真行

铭志,天道恒长之,众生欲得真道,须舍生死,了因果,渡轮回,奉己修真行

铭志,众生难舍生死,而困落海,亦困难一生,众生须励志得真道,奉己修真行

铭志,人若残,无生,无魂,无神,无道,当渡轮回,奉己修真行

铭志,道分道再分道,无道可自成一道,立千道之上,众生皆为门徒,得真道,奉己修真行

这个太牛,我写不了。

10 古代题目中带"铭"和"说"的文言文

1、《陋室铭》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

河南王氏家谱字辈大全,河南王姓家谱字辈:德、廷、永、长、明

河南王姓家谱字辈:德、廷、永、长、明 最早出自山西汾阳一带,后迁江浙,再到福建,再到雷州半岛,属姫姓王氏 王氏家谱字辈大全...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