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全:陶村的传说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7浏览:19收藏

民间故事大全:陶村的传说,第1张

  在武陟县县城西三十里,沁河南岸,有一个2000多口人的村庄叫陶村。村中有1600多口人姓陶,分为两个祠堂,其中西祠堂有700多口人,家谱上说是明初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东祠堂有800多口人,声称属本村原住民。据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怕董永后人出朝廷,为了斩断董氏龙脉,下令对大董村的董永后裔挖坟灭族,进行血洗。大董村南邻就是陶村,两个村子紧挨着,杀红了眼的兵丁不问青红皂白,对陶村的老百姓也进行了血洗,杀了个鸡犬不留,只剩下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小忍藏到了碾盘底下,他从围圈缺口处往外一看,街上血流成河,尸首遍地,吓得闭上了眼睛,昏死了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醒过来一看,发现没了声音,感到饥渴难忍,于是大着胆子爬了出来,发现血洗已过,侥幸捡了条小命。这个小孩原先并不姓陶,为了混入山西洪洞移民陶氏之中不再被官府追查,也为了纪念自己死里逃生的难忘经历,于是就姓了陶(逃),陶小忍长大后娶妻生子,人丁兴旺,就成了陶姓东祠堂的始祖。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追剿汉室后裔。有一天,刘秀被追杀到了陶村村北的卧龙坡下,四周的王莽追兵云集,杀声越来越高,刘秀无处可躲。仓皇间发现道旁蓬蒿丛中有一间破烂不堪的小土地庙,就想了又想,然后小心翼翼地缩着身钻了进去,藏在了土地公公塑像背后,瞬间,小庙门被一个大蜘蛛网罩住。原来,是一个红色大蜘蛛悄悄躲在远处,静等猎物进网,似睡非睡,正在打盹,猛然感觉蛛网震动了一下,来不及细看,当是逮住了大食,很快就能饱饱美餐一顿,高兴得又蹦又跳,赶紧把蛛网缺口密密地封了起来,正要进去查看战果,只听得马蹄声碎,兵丁声喧,一看大事不妙,赶紧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仓皇远遁。大蜘蛛懊恼不已,认为它的行为荒唐之极。其实它也不会想到,就是它这个密封蛛网的举动,带来了它天大的荣华

 富贵,被封成了神仙,此话暂且不表。单说王莽追兵齐至,四顾不见刘秀踪迹,象梳子一样反复搜查,只见小土地庙门口上的蛛网完好无损,庙内空间太小难以藏人,遂移兵它去。刘秀等天黑后向北逃到了大董村董永家里,得到了董永的救治和接济。第二天天明,村中百姓发现树梢上挂满了河里的杂草,沁河已改了道,从北山根经空中飞落到了大董与陶村之间,河水滔滔,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王莽追兵,给了刘秀休养生息机会。

 刘秀灭了王莽,在洛阳登基坐了天下后,为了报答当年陶村小土地庙救驾护佑之功,于是派人扩建了原来的破土地庙,庙中供奉土地公公和蜘蛛大仙。

 建武二十五年,刘秀已到了晚年,有一次重提此事,一心腹大臣上前奏道:“陛下,蜘蛛大仙俗称不雅,一定是天意护刘,玉皇大帝差了张天师下凡,相助吾主。您想,‘张’开‘天师(丝)’大网护佑吾主,岂不是‘张天师’吗董永也不是凡人,也是天意所使,才得与吾主相见。臣恳请圣上降旨敕建‘护国寺’,以酬谢二位神仙救驾护卫之功。”刘秀听了大喜,立即传旨敕建护国寺。寺中除了供奉佛像外,还隆重敬奉张天师和董永。护国寺规模宏大,有三座大佛殿,再加上东西廊房、套房和山门等,共有建筑二十七间,一色的筒瓦青兽,彩釉屋脊,南北长175米,东西宽162米,占地面积28350平方米,合425亩。北宋绍圣年间、明嘉靖41年、清康熙、乾隆年间又多次重修,气势辉弘。现在护国寺又修复一新,为武陟县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珍存有明、清两代石碑五通。这些古老碑刻记述了两千年来陶村护国寺的沧桑巨变和社会变迁,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

清代陶村贡生陶涤曾有诗云:“岩前芳草绿溪喧,是处桃源别有源。不见当年余相国,麒麟高冢卧荒原。溪流一带水潺湲,自昔家声与共喧。近来种遍陶潜柳,不见桃花满树繁。”诗中所讲的就是现在桃溪镇驻地陶村当年的情景。

世居桃源宗五柳

桃溪古系丽水之二十七都,环溪风光宜人,有桃千树而故名桃溪,北距县城约30公里,村周围群峰环绕,丘陵绵延,山清水秀,古木葱葱,桃源乡情,民风淳朴。村居五山中间,有五龙抢珠之形胜,桃溪南边饭甑坛与北峰后龙山对峙,西为石景山,东则田龙岗和景公岩齐辉。

陶村在元代至明洪武年间(1368~1398)均属丽水县。明景泰三年(1452)属宣平县,民国属宣平县。现为桃溪镇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武义最大的行政村,由陶村、西山下、下库王三个自然村组成,共1350户3600余人。村民以陶姓为多,桃溪陶姓约占全村姓氏之40%左右,次为王、郑、邹、徐四姓,全村人口姓氏共有71个。陶氏源出有二,一以地名为姓,《姓苑》载:上古有陶唐氏,居于陶邑(今山东宛陶县西北),其后乃有陶氏;二以职业及官职为氏,《左传》载:陶氏,即掌管制作陶器的工匠。又《元和姓纂》载:周初,虞忠为陶正,即掌管陶器制作的官职,其后遂有陶氏。历史上陶姓出过很多名人,如先祖第15代孙陶侃(259--334),东晋庐江寻阳人,字土行,大将军,都督八州诸军事。第18代陶渊明(376--427),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江西九江人,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镇前参军、彭泽令等,后去职归隐,绝意仕途。他是我国古代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他的作品语言朴实自然而又颇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闲情赋》都很有名。由于陶侃、陶渊明相继登仕,著名当世,世居浔阳,陶氏遂以浔阳为郡望。浔阳郡,晋代置,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

桃溪陶氏分东陶和西陶,东陶指街路片和上下畈心等居民,西陶指西山下村的陶姓。追溯他们的始祖都是陶渊明,又都从处州缙云县而来,只是迁徙时间不同,但令人称奇的是他们祖宗的名字都叫陶善。桃溪东陶的陶氏在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始祖六评事,名善,字孝良,由处州缙云县陶滩析派而来。《桃溪东祠陶氏宗谱》云:“桃溪陶氏宣阳之世家也,其始祖六评事公,讳善,字孝良者,先由缙云陶滩析派,因赘余相公(讳静,字善卿,宋政和间历仕太师兼总五军都尉,典赠忠肃公)之女,由东床(即女婿)斯土,见山川景物之秀,土沃民淳,遂就居其地,名曰桃溪,是始迁为第一世祖。”陶善因其父亲官“评事”,故以官称名,余太师女为驮娘,生六子。余太师即陶涤诗“不见当年余相国”中的“余相国”,其为宋代人,何以在桃溪,死后又墓在延福寺西侧山坡,因缺史料,已无从考证。其墓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至今“余太师”一名在陶村仍口口相传相当有名气,因为他毕竟是陶氏先祖的姻亲故旧。而西陶由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从处州陶山迁徙而来,始祖陶善。

桃溪的第二大姓王氏,主要分布在陶村的下街头和上畈心片。王氏家谱迁徙时间未有记载,仅得知原二十六世崇进公迁徙丽水陶山,后来九星九皇兄弟二人分居后,长者九星公迁今乌石后村居住,为本族始祖。九皇公仍居丽水。九星公迁乌石后,形单影只,筚路褴褛,白手起家,在深山峻岭荒无人烟的山间,披荆斩棘,开垦田园,兴建屋舍,艰苦创业。六世时,纷纷外迁,鼎林公迁居陶村,鼎灏公继子佛林迁居项弯村,独立建祠,并陆续迁往西塘、下库王、西云岗等村。

桃溪郑氏自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从午溪(柳城曹门)迁来,故午溪郑氏为大宗,桃溪自称郑氏为小宗。午溪始祖郑如岳,其十八世孙郑源之父郑镛生四子,溁、泽、濎、源。前三子居午溪,惟第四子源成为桃溪郑氏始祖。《桃溪郑氏宗谱》收有明代成化丁亥(1467)刘云叙的一篇序:

处州一府十邑,闻于天下。宣慈白马山午溪郑如岳居第在焉,著在《栝苍志》。宋欧阳公修,为郑氏撰谱,自桓公始,隐耀昭然。所谓谱者,著录也,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

郑氏族谱以午溪名之,又名桃溪者,由午溪之分为小宗谱,效先世南郑、北郑义也。

午溪郑如岳公之十八世孙,讳源,字立本者,为桃溪之始祖。初在午溪好读书,尚礼让,循循孝悌,青年蜚英。于是,应和乡桃溪陶公永韶氏,家殷,惟一女,闻其贤,欲赘为婿。父镛遣之曰:“今桃溪之陶,为汝外家,往奉养之如吾可也。”遂事陶,欢乐、葬、祭、哀,慕过于礼。立身好古,利济于人,培养植德为子孙计。槐溪王公原彩,高而敬之作林下,文人歌以写其行实,著在谱中。享年七十有三,临终易箦,谓子棨曰:“吾欲易郑姓,以继陶。弗当以娶陶也,既娶陶,则陶犹吾父母。孔子曰:‘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父母天地也,其可废其一乎汝今而后以陶外祖,与郑世世合祠,而祀之庶不忘吾继祀报本之意。”

棨贤能,敬承继道,斵琴积书,综理质直,好义行仁,家声益振。

嗣子爆,字尝茂,而善缵之德,益茂盛。利物济人,恭谦信义,士气凛然。署其门曰:“誓笔不题僧道疏,积书惟教子孙儒。”又曰:“门无俗,辙清如水,家有藏,书富似春。”贤者嘉之。自唐以来,罕此高致。诗礼流芳,遐迩向慕。成化丁亥(1467)云诣其宅,甲第翚飞,林泉环列,挹光霁如。旧识见其三子,曰墀,曰圭,曰城。端庄英俊,崇儒雅富书画,俾序画册,题林泉十二景,间出桃溪之谱,曰:“吾祖父行义若是,为我序之郑氏前谱,午溪者名公序之详矣,今桃溪之谱,谱小宗也。”因其言而述之,匪敢曰文也,于是乎书。

自郑源成为“陶家”的女婿之后,所生子女也姓陶,到郑源临终前,他要求儿子改回姓郑,遵循儒家的“事父母如事天”的伦理,并要儿子视陶祖宗如郑祖宗一样,不要忘本。桃溪郑氏的由来有着非常人性化的变易,而他的后代爆及爆的三个儿子成长后个个谨遵孝道、读书教子,成为郑氏史上一段佳话。

邹姓居民大部分在陶村的后山脚靠北一侧,称“邹家”。邹氏宗祠坐东朝西,明间檐柱上边沿刻石记载:“邹翁步洲本闽人也,自其祖父迁居吾邑山徐(陶村西北侧,约距8千米,高山小村),历有数世,至翁于同治年挈家桃溪,经营生业和□近人兼饶心计,其家益裕。今年届六旬,有子八人,皆婚配成。”北侧边沿檐柱上:“双手创宏规辛苦艰难,始深箕裘遗孙子,立孙曾绕膝致足乐也,顷念客居极本追远无由而建,爰购地庇材独力建家祠。”其间为楹联:“闽海溯宗支千里购地建祠父作还期子述,桃溪营庙祀百被务追远极本他方何异故乡。”明间檐柱亦联:“双手创宏规辛苦艰难始得箕裘遗孙子,身肩大任经营缔造独成家庙慰祖宗。”这些记载表明,邹姓祖宗在清代中后期从福建来到高山小村山徐村,几世之后迁到桃溪定居,独力建宗祠,发展成族,几多不易。

徐姓则分别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咸丰年间(1851~1861)、光绪年间(1875~1908)陆续从武义履坦、永康槐树店、兰溪迁来定居。

陶村共有六座宗祠,同处一村,蔚为大观,在县内村落中也是十分罕见的,形成了一种强烈的“祠堂文化”。其中陶姓3处,邹、徐、郑各1处。陶村上畈心在清朝道光年间,建起了陶氏祠堂(又称陶氏东祠)为中心祠堂,坐西朝东,面积达500多平方米,部分两层砖木结构。中堂大厅,方形石柱之上,镌梁刻柱,花团锦簇,充满富贵气。西山下和下畈心祠堂为西陶祠堂。邹、郑祠堂建在后山脚片,两座祠堂门对门,两祠仅隔约30米。徐氏宗祠坐落于徐家地段内,坐北朝南。六座宗祠建筑都为四合院,并建有既与门厅后檐相连又相对独立于门厅的戏台,牛腿挑檐,飞檐翘角。后厅明间采用台梁式构架,柱子多为截面方形抹角的石柱,前厅后檐、后厅及厢廊前檐普遍施牛腿托挑檐檩。硬山两坡顶,粉墙黛瓦,五花山墙,外墙檐下绘有壁画。

在中国古代,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祠堂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的建于唐宋时期。到明代嘉靖年间,“明世宗采大学士夏言议,许民间皆得联宗立庙”,允许庶民建宗祠,老百姓有了专门祭祖的地方。到了清代,宗祠大量出现,清雍正皇帝在《圣谕广训》中说:“立家庙以蔫蒸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家庙即祠堂,设家塾、置义田、修族谱等宗族大事,往往通过祠堂议事来完成,陶村的中心祠堂自民国时办学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供本村和外村的子弟读书求知识。

文武人才辈出

陶村人历代以耕织为治家兴族之本,重视文化教育。据不完全统计,陶村在宋、元、明、清四朝共出进士、贡生、廪生、庠生近百名,人才辈出。

陶德义(—1450),明代中期浙西南矿工起义领袖,曾与陈鉴湖一起建太平国。起义失败后解京遇害,陶村民众曾在村南水口立殿纪念,现遗址尚存。

祝凤仪(1824-1865),号韶堂,清拨贡。好学多才,作诗朴实清晰,直追唐人;对篆刻六书多所考究,镌刻图章,体式取意古拙;所作山水画,颇具米家风采。经朝考授直隶州州同,候补江苏,然未及补缺而卒。诰封奉政大夫。

祝凤梧(1828-卒缺),字峄山,号廉溪。清咸丰辛酉科拔贡,候选温州教谕。与祝凤仪为同胞兄弟,诰封五品衔,吏部官员赠诗勤勉:“静坐读书各读半日,清风明月不用钱分”。

郑树标(1840-1917),乳名元选,字锦堂。自幼爱武习艺,以120斤大刀练武受赞誉,大清同治庚午(1870)科由国学生中式第十四名武举人,为陶建勋传授武功中进士而闻名。他的120斤大刀至今还保存在陶村。

郑如璋(1859-1911)乳名挺珪,字可珍、廪生。自幼勤奋好学,与邹家箴均为一时俊秀。曾任宣平鳌峰书院山长,务本学堂主教。他悉心研究新学,致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在劝学所总董任上,筹款创设简易识字学熟十五所。为文深刻精警,著作多所散失,今存古风《鳌山怀古》、七律《宣阳八景》及《福缘桥碑记》一篇。

7805山西新绛古绛陶氏家谱五卷 (清)陶起盛等重修 清道光七年(1827)木活字本 五册 日本 美国 7806江苏江宁西阳陶氏宗谱十卷 (清)陶汝先等重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燕翼堂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7807江苏溧水陶氏宗谱不分卷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五柳堂木活字本 十册 江苏溧水县云台乡下桥头村西垫里 注:此谱初修於清雍正。 7808江苏镇江润东顺江洲陶氏族谱四卷 (清)陶秀资等修 清道光元年(1820)木活字本 四册 北图 7809江苏镇江润东顺江洲陶氏重修族六卷 (清)陶荣等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活字本 六册 北图 7810江苏镇江陶氏族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陶凤编辑 民国十九年(1930)五柳堂铅印本 六册 历史所 江苏镇江市博 注:民国二年陶恒等始修。 7811江苏句容陶氏宗谱不分卷 (清)熊飞纂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木活字本 二十册 江苏句容县档 注:谱始纂於清康熙三十七年。 7812江苏常州陶氏宗谱□□卷 (清)陶士谣纂修 清光绪八年(1882)常州陶氏五柳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2、卷末) 7813江苏常州溧阿陶氏迁常支谱四卷首一卷 (清)陶湘等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铅印本 北图 科图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辽宁图 日本 美国 7814江苏无锡陶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文苑阁排印本 一册 河北大学 7815江苏无锡金匮陶氏支谱四卷 (清)陶光济编辑 清宣统元年(1909)锦初堂木刻本 江苏档(存卷2) 7816江苏无锡陶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附录一卷 (民国)陶世凤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活字本 吉林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7817江苏苏州陶氏家谱六卷 (清)陶惟纶等修辑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刻本 北图 历史所 中央民院 南京大学 江苏苏州市图 苏州大学 日本 美国 注:清康熙三十二年陶超宗始修。 7818江苏苏州陶氏宗谱六卷 (民国)陶怀照 陶谋嘉等续修 民国九年(1920)刻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人民大学 辽宁图 吉林大学(二部) 江苏苏州市博 日本 美国 注:陶超宗首修於清康熙三十二年。 7819江苏常熟浔阳陶氏家谱四卷 (民国)陶文炯重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四册 北图 北京大学 吉林大学 江苏常熟市图 美国 注:陶贞一首修於清乾隆时。 7820浙江泰顺池村陶氏族谱一卷 (清)林鄂等撰 清道光间重修刊本 浙江泰顺县文博馆 7821浙江嘉兴陶氏家谱不分卷 忠孝堂 待修草稿本 一册 浙江嘉兴市图 注:内有陶葆廉修改批注。 7822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卷 (清)陶元藻重修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刻本 北图 吉林大学 上海图 日本 美国 7823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不分卷 (清)陶元藻纂修 清乾隆四年(1639)序留井草堂拙苍氏钞本 二册 浙江图 7824浙江韶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陶际尧增修 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 北图(二部) 历史所 北京大学 人民大学 中央民院 美国 注:明万历三十六年克斋翁始修。 7825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陶柳溪纂修 清光绪五年(1879)修钞本 八册 河北大学 7826浙江绍兴会稽陶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陶在铭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木刻本 二十四册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 滨师大 日本 美国 注:明万历间克斋翁怿长始修。 7827浙江绍兴会稽陶氏东长房分谱不分卷 清人纂钞本 四册 浙江图 7828浙江浦江浦阳陶氏宗谱□□卷 (清)陶成福等纂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活字本 十册 北图 7829浙江浦江浦阳陶氏宗谱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刻本 十二册 浙江兰溪县白沙乡陶宅(七部) 7830浙江临海陶氏宗谱□□卷 清同治八年(1869)木活字本 浙江临海县博(存卷3) 7831浙江缙云五云陶氏宗谱十一卷 (民国)陶汉龙总理 陶树子等协理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活字本 浙江缙云县档 7832浙江松阳浔阳郡陶氏宗谱二卷 民国二十九年(1940)木刻本 浙江松阳县联溪乡徐山村 7833安徽南陵陶氏宗谱二卷 清光绪十一年(1885)纂修本 安徽南陵县档 7834安徽巢湖陶氏族谱四卷 (清)陶国良纂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刻本 安徽巢湖市图 7835江西南昌昌邑陶氏族谱一卷 清活字本光绪三十三年钞补 一册 江西档 7836湖北陶氏宗谱四十四卷 (民国)陶守珩 陶守照等编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陶氏五柳堂刻本 四十四册 武汉图 注:此书包括湖北各地陶氏宗派。首修於明万 历十一年。 7837湖北新洲六甲支谱陶氏八卷 (清)陶早棋 陶早茂续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7)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桃花乡桃花寨村 7838湖北新洲陶氏宗谱三十卷 (民国)陶旭斋 陶凤笙合修 民国十八年(1929)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桃花乡桃花寨村 7839湖南宁乡陶氏支谱不分卷 (清)陶汝鼎等纂 清乾隆十五年(1889)刻本 一册 湖南图 7840湖南宁乡陶氏四修家谱九卷首三卷末一卷 (清)陶藻洲等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7841湖南宁乡陶氏六修家谱十二卷 (民国)陶昭荃 陶文森等修 陶昭萼 陶瑞 班纂 民国三十六年(1947)活宇本 湖南图(存卷1) 7842湖南宁乡靳水双江陶氏五修家族谱二十二卷 (民国)陶美清 陶铸尧等修 陶美济 陶懋熙纂 民国十六年(1927)印本 湖南图(存卷15-22) 7843湖南湘潭陶氏四修支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陶世慈 陶成学纂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田紫荆堂木刻本 十册 河北大学 7844湖南湘阴陶氏七修族谱□□卷 (清)陶达烈总修 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湖南图(存卷1、首) 7845湖南安化资江陶氏族谱□□卷 清同治八年(1869)刻本 辽宁大连市图(存卷首之二、卷一之七) 7846湖南去化资江陶氏七修族谱提本九卷 (民国)陶叔惠修 陶东佛纂 民国二十八年(1939)活字本 九册 湖南图 7847湖南安化资江陶氏七修族谱□□卷 民国间活字本 湖南图(存卷3、7) 7848广东新会松友祖家谱不分卷 (清)陶杰杨等辑 影清光绪九年(1883)序钞本 二册 美国 7849四川简阳陶氏族谱不分卷 (清)陶厚魁等修 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 二册 南京大学 7850四川陶氏族谱五卷 (民国)陶启金 陶宗钧等纂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排印本 一册 四川图 7851 浔阳陶氏支谱十六卷 (清)陶宣炡辑 清咸丰七年(1857)录成钞本 五册 北图 注:道光二十二年初稿,二十七年再辑,咸丰六 年重定。

陶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 ; 以地名为氏。据《姓苑》所载,上古有陶唐氏 ( 尧帝 ),居於陶邑 ( 山东定陶县 ) ,其后有陶氏。

二 ; 以官为氏,据《左传》所载,周初,武王弟康叔受封为卫侯,分到「殷民七族」,其中有「陶」氏,即掌管制作陶器的工匠。又据《元和姓纂》所载,周朝初年,虞阏之父虞思为陶正,即掌管陶器制作的官职。其后有陶氏。

家族名人

陶侃 (259~334)晋代名臣,浔阳(今湖北省黄梅县北)人,字士行,明帝时拜征西大将军,都督荆襄军事,平定苏峻之乱,初为广州刺史,每日搬运砖块以锻链体力,为人忠顺勤劳,时人比之诸葛亮。

陶弘景 (452~536)南朝秣陵人,字通明。工草隶,好道术;齐高帝时,为诸王侍读,梁时隐於句曲山,自号华阳隐居;武帝时,礼聘不出,然朝廷大事,无不谘询,时称为「山中宰相」;卒赠大中大夫,諡贞白先生。著述甚多,其本草集注一书,是将本草经依药性与种属重新整理而成。

陶潜 (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陶侃的曾孙,一名渊明,字元亮,安贫乐道,尝作五柳先生传以自比,世称靖节先生,诗名尤高,堪称古今隐逸诗人的宗师。

地望分布:河南济阳郡,安徽丹阳郡,江西浔阳郡。

陶姓起源参考之二:帝尧封陶、子孙为姓

陶姓的起源已有4300多年的历史了。说起陶姓的始祖,就要说到我国历史上远古时期的帝尧陶唐氏。

陶唐氏是帝尧的封号,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按当时的习惯,尧的后人有的就以陶为姓,有的就以唐作为自己的姓氏。

而80年代在山西省临汾市郊区发现的陶寺遗址。也和另一支源自舜帝的陶姓有着直接的联系。

中国谱牒研究会副会长张海瀛:“咱们现在站的这个遗址,叫陶寺遗址,这个遗址在咱们国家的考古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个遗址与陶姓的起源关系也非常大。传说帝尧开始被封于陶地(山东定陶),后来又改封到唐地(河北唐县),所以,帝尧的号就叫陶唐氏,帝尧的后代当中,有一支就是以他最初的封号以陶为姓的,这就是咱们中国陶姓的起源。另据记载:帝舜的后人当中,有一支是负责制造陶器的,给了他个官衔,叫做陶正,是以制陶为职业的,这支后代以职业为氏,也姓陶。”

也就是说,陶姓有一支是源自帝尧的后代,有一支是源自帝舜的后代,但不管是源自尧还是源自舜的陶姓,他们实际上是一脉相传的一家人。因为尧把娥皇和女英两个女儿嫁给了舜,所以,舜帝后裔的体内也流着尧帝的血液。

有一句关于娥皇和女英的对联是这样说的:、父帝王夫帝王父夫帝王,姐皇后妹皇后姐妹皇后,由此,我们更可以看出这两支陶姓的血缘关系。

我国历史上的陶姓名人可谓数不胜数,晋代时期,陶姓人氏曾一连出现过好几位了不起的人物,如以珍惜光阴而著称的陶侃,他的格言是,人要珍惜每一分光阴,由于他办事认真、勤奋,曾先后出任晋朝八个州的都督,并统率军队四十年之久。而陶侃的曾孙陶渊明,更以不朽的诗歌作品而千古留名,一篇《桃花源记》已被历代学子视为必读之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也被人们传诵了千百年而不衰,而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更为后世志趣高洁的读书人奉为座右铭。陶渊明四十一岁时曾任江西彭泽县令,仅八十多天就弃官归隐,从他的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诗句中,我们仍可看出他归隐后经常和邻居们一起争论并分析历史上的往事。

据《姓氏考略》记载,陶姓人氏很早就由最初的发祥地山东定陶、河北唐县及山西临汾等地向各地迁徙,陶姓繁衍到后来,就在江苏镇江及丹阳一带形成望族大户、而早在东汉时期,陶姓就已在江西九江县成为名门望族。

从隋唐时期开始至后来的历朝历代,陶姓族人就从中原陆续迁徙到福建安家落户。

台湾的陶氏族人,大部分是明清时期从福建迁移过去的。

台湾陶氏出版社董事长陶宗翰:“这次回来能够到我们陶氏的发源地来寻根,是一件令人很开心的事情,陶姓在台湾的分布还算是平均,根据现在的统计,大概有一万多人在台湾。”

如今,台湾的陶姓人氏,大部分都居住在台北、新竹和彰化等地。

陶姓起源参考之三

陶姓在台湾和大陆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陶姓最早的起源是,上古时代的帝王陶唐氏(即唐尧)在今天的山东定陶一带制陶,尧帝的后代子孙就有以“ 陶”为姓的。 发展和演变:有一支陶姓起源于子姓,是商朝后裔。左传上说,周文王第九子康叔受封为卫侯,负责管理商朝遗民,其中就有“陶”姓,据说是制造陶器的工匠。另外一支陶姓也起源于在周代,虞思担任周朝的陶正(管理制造陶器的官职),其子孙也以陶为姓。陶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丹阳,济阴,洵阳三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陶姓世称丹阳望,济阴望,洵阳望。

具体参见中国家谱网http://wwwchina-stemmatacom/dir_searchphpxing=%CC%D5&location=&pu_name=&writer=&house=&tang=&imagex=37&imagey=6

群望:不详

来源:失考

人口分布:一万多人,分布在广东高州,罗定,广西容县,芩溪,苍梧京南狮寨 昭平马江,为梧州市长洲沙庄大系。广西贺州市大平,水口乡,苍梧沙头,六堡,石桥镇为日隆公大系。贺州市开山,桂岭镇为启通公大系。(三公或为父子,叔侄兄弟资料不详)。贺州市富川县富阳镇,钟山县清塘镇大约有五百至一千人口。(没有联系) 湖南省江华县,广东省斗门县乾务镇。四川省均有陀姓族人,没有联系。以上调查均为陀梦庚先生编陀氏族谱资料提供。

二 查大量网上资料(陶吧资料)大概与陶氏(陀阔洛氏)有一定的渊源改为陶姓。

三 根据昭平五将镇骆姓所说骆姓与陀姓不分家,均为同姓。

四 陀氏人口稀少,没有叱咤风云的人物,所以来源失考,望族中兄弟和他姓有识之士帮忙查找线索来源。

资料参考:

东北地区

满族陶氏 一支原籍上海,明洪武年间,犯罪罚遣关外绥中县,明末已发展成一大家族。当明、清交战之际,陶家56人死于战乱之中,其余陶姓族人,被迫投充旗下,编入旗籍(汉军八旗)。解放后八十年代大多改为满族。 另一支亦迁自南方,明朝时充军到东北,世居伊苏(吉林敦化)长白山二道沟。康熙十三年(1674)归降满清,改为双字姓陶佳氏,驻京师、盛京、广宁及义州等地,编入满洲正白旗第三旗,世袭佐领。蒙古正黄旗陶佳氏,世居察哈尔。 再一支陀阔洛氏(托活洛氏、托和罗氏)原系长白山西错草沟人,康熙3年拨到广宁西山板石沟,又于康熙8年转到旧站屯西居住。陀阔洛氏、陶国浑氏、那图拉氏、绰络氏、托谟氏,分别于清末民初改汉字姓为“陶”。

陶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

寻根溯源

陶姓来源有六:

1、出自唐尧。据《元和姓纂》和《姓苑》所载,尧担任部落首领之前,以制作陶器为业,其后子孙有以其职业技艺命氏,称陶姓。

2、亦出自唐尧。据《辞源》所载,相传尧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氏。

3、出自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子虞阏承袭父职,其后子孙以官为氏。

4、以职业为姓。据《风俗通》所载,商朝七族中有陶姓,都是以陶治(陶工和铸工)为职业,从事制陶的庶民也有以“陶”技为姓的。

5、避讳而改。据《宋史本传》所载,宋有陶谷,原姓唐,避晋祖讳,改姓陶。

6、出自他族改姓。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今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唐尧。上古圣帝。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称陶唐氏。尧开创了禅让制,死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舜。尧贤明民主,为世所敬重。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或以封地为氏,称陶姓。他们尊唐尧为陶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由上可知,陶姓最初是以山东定陶为发祥地。周以前,陶姓于史书不显。春秋时才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即以节义传论千古的女性陶婴。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后经繁衍发展,形成了陶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西汉时,有陶舍、陶青出仕长安,而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家于当地。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如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今安徽宣城)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开始南迁江浙,而原居苏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赣。此期在江南一带涌现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东晋侍中太尉、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陶侃,其后迁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诗人陶渊明即为其重孙。南朝宋孝昌相陶贞宝,晋安侯陶隆均为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后经不断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众,子孙昌盛的局面,于是后世陶姓以丹阳、浔阳为其郡望堂号。宋代以前,陶姓发展依旧以上述两地为主源,在江南各地缓慢播迁,并有陶姓一支进入湖南。宋代时,陶姓在北方得以发展,陕、豫、鲁、晋、冀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带狼烟四起,陶姓有播迁于湘、鄂、闽、粤、桂之地者。明初,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而两湖之陶姓则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高原。清时,陶姓已广布全国,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陶姓分布以江苏、上海、浙江三省为多,三省陶姓约占全国汉族陶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

郡望堂号

陶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1、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山东东明南;

2、丹阳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3、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

堂号:

“丹阳”、“爱菊”、“浔阳”、“五柳”、“寸阴”等。

宗族特征

1、陶姓南迁要早于其他姓氏。早在两汉时期,陶姓已有人渡过长江并繁衍发展。

2、陶姓多品性高洁之人。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山中宰相陶弘景,率众起义的陶峙岳,不同流合污的陶铸等。

名人精粹

陶侃: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东晋名臣,为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性聪敏,笔翰入流,为政慎密。人称其书法肌骨相媚。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大诗人、文学家。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其诗更卓然高标,别树一帜,影响深远。代表作有诗歌《读山海经》、《咏荆柯》、《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辞》等。有《陶渊明集》。陶弘景: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陶隆之孙,南朝梁道教思想家、画家、医学家、书法家。入梁不仕,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谘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善琴棋,工草书,精图画,隶书不类常式,骨体遒媚。有《图象集要》。陶守立:池阳(今安徽贵池)人,五代时南唐画家。长于释像鬼神、庭园殿阁、子女奴隶、车马山水、靡不精妙。陶弼: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宋代诗人,以功授阳朔县主簿,后任邕州东上阁门使。有《陶邕州集》。陶裔:京兆户(今陕西户县)人,宋代画家。精于花竹翎毛,选翰林待诏,其笔法与黄荃相似。陶复亨:新昌(今属浙江)人,宋末元初诗人。元初充兴国军教授。以文行名,有《梅花百咏》。陶宗义:浙江黄岩人,元末明初书学理论家、文学家,号南村。能诗工书,工小篆,著有书学理论书《书史会要》。另有《南村辍耕录》、《南村诗集》。陶成:江苏宝应人,明代画家。多才艺,诗文古朴,书善四体,擅画花鸟人物,芙蓉称神品,为世所珍。陶澍:湖南安化人,清代大臣。嘉庆进士,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陶窳:湖南湘潭人,清代书画家。工诗文,精书法及篆刻,尤长画花卉。陶峙岳:湖南宁乡人国民党爱国高级将领,一九四九年在新疆起义,一九五五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一九八八年逝世。陶勇:安徽霍丘人,中共高级将领,作战勇猛,一九五五年授中将军衔,文革中含冤而死。陶铸:湖南祁阳人,中共高级***,解放后任广东省委书记,文革中为文革小组成员,因不愿与林江反革命集团同流合污,被迫害致死。陶行知:安徽歙县人,近代教育家。最早注意到了乡村教育问题,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著有《中国教育改造》、《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

在武陟县县城西三十里,沁河南驼背老老心疼死了。岸,有一个2000多口人的村庄叫陶村。村中有1600多口人姓陶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个地方也很多被外人发现了,由于此地有这户守坟人,大家就把这个地方称为"家子"。,分为两个祠堂,其中西祠堂有700多口人,家谱上说是明初从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东祠堂有800多口人,声称属本村原住民。据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生怕董永后人出朝廷,为了斩断董氏龙脉,下令对大董村的董永后裔挖坟灭族,进行血洗。大董村南邻就是陶村,两个村子紧挨着,杀红了眼的兵丁不问青红皂白,对陶村的老百姓也进行了血洗,杀了个鸡犬不留,只剩下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小忍藏到了碾盘底下,他从围圈缺口处往外一看,街上血流成河,尸首遍地,吓得闭上了眼睛,昏死了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醒过来一看,发现没了声音,感到饥渴难忍,于是大着胆子爬了出来,发现血洗已过,侥幸捡了条小命。这个小孩原先并不姓陶,为了混入山西洪洞移民陶氏之中不再被官府追查,也为了纪念自己死小筏子搁浅了,岸边个汲水的姑娘看见他,跑回村子,告诉了村里的人们。大家争着来看,见他头戴柳枝围成的圈,盘膝端坐在筏子上,那模样很象尊天神,便问:"你从哪儿来的?"布库里雍顺指江上头,说:"从上边来的。"大家鸭是说他从天上来的,布库里雍顺想起讷讷嘱咐的话,就势说:"我是天女生的天童,来管理你们的。"大家见他英俊魁伟,确实与众不同,就相信了他的话。布库里雍顺又指着汲水的姑娘说:"是她先看见我的,我就到她家去了。"大家把他让进了姑娘家,姑娘的父母听说布库里雍顺还没澹台远最擅长画的就是烟雨湖波、江河浩瀚。他听罢刘府台求画的要求,当即慨然应允。成家,就把"原来是这么回事哟!"财主说,"呶,再见吧!我谁知马失前蹄

迎面而来的那条狼只是诱敌

背后的群狼竟向他偷袭而来

条狼的两只前爪已悄悄搭上了他的双肩!听人讲要是遇上个独狼

你可头向后仰顶住它的下颚背着它走

待遇着大石头

便把它越过头顶狠狠地朝前掼去

纵摔不死它也能折断它的腰骨。但此刻群狼已在左臃视

时刻会对他发动攻击

他只好用足力气

抓住狼爪就狠朝扦

又迅速操起蜡木杆

对准尚未来得及落荒而逃的狼腿扫去。狼的两条后腿被打断了

躺在雪地上撕心裂肺地嗥叫。该回家了!"姑娘许给了他。几位穆昆达⑤也认为这样合适,就做了主婚人,当天举行了婚礼。他们将猪在祖先前领了牲,在院子里架起火堆,全村的人都来上礼,通宵唱歌跳舞,从此以后再不打仗了。里逃生的难忘经历,于是就姓了陶(逃),陶小忍长大后娶妻生子,人丁兴旺,就成了陶姓东祠堂的始祖。

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位,追剿汉室后裔。有一天,刘秀被追杀到了陶村村北的卧龙坡下,四周的王莽追兵云集,杀声越来越高,刘秀无处可躲。仓皇王桐林找到个避风的地方,支开帐篷,架好炉灶。间发现道旁蓬蒿丛中有一间破烂不堪的小土地庙,就想了又想,然后小心翼翼地缩着身钻了进去,藏在了土地公公塑像背后,瞬间,小庙门被一个大蜘蛛网罩住。原来,是一个红色大蜘蛛悄悄躲在远处,静等猎物进网,似睡非睡,正在打盹,猛然感觉蛛网赶回家看,娘已哭瞎了眼。他就说:"葫芦好宝,给我药,给娘治好眼睛。"他的手里真的变出了药水。他把药水点到娘的眼里,娘的眼睛立刻重新看见了。震动了一下,来不及细看,当是逮住了大食,很快就能饱饱美餐一顿,高兴得又蹦又跳,赶紧把蛛网缺口密密地封了起来,正要进去查看战果,只听得马蹄声碎,兵丁声喧,一看大事不妙,赶紧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仓皇远遁。大蜘蛛懊恼不已,认为它的行为荒唐之极。其实它也不会想到,就是它这个密封蛛网的举动,带来了它天大的荣华

富贵,被封成了神仙,此话暂且不表。单说王莽追兵齐至,四顾不见刘秀踪迹,象梳子一样反复搜查,只见小土地庙门口上的蛛网完好无损,庙内空间太小难以 ,遂移兵它去。刘秀等天黑后向北逃到了大董村董永家里,得到了董永的救治和接济。第二天天明,村中百姓发现树梢上挂满了河里的杂草,沁河已改了道,从北山根经空中飞落到了大董与陶村之间,河水滔滔,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挡住了王莽追兵,给了刘秀休养生息机会。

刘秀灭了王莽,在洛阳登基坐了天下后,为了报答当年陶村小土地庙救驾护佑之功,于是派人扩建了原来的破土地庙,庙中供奉土地公公和蜘蛛大仙。

建武二十五年,刘秀已到了晚年,有一次重提此事,一心腹大臣上前奏道"给你个月的时间。"国王说,"多天也不行。":“陛下,蜘蛛大仙俗称不雅,一定是天意护刘,玉皇早在炎黄的时代,有有两个名不经传的神人,个叫做黄神氏,个叫做(彳巨)神氏,都是心的修道隐士。黄神氏在东汉的时候,托生在大将钟离章的家中,由于他生下来就有岁小儿般大,而且顶圆额广、唇脸如丹、乳比臂长,连日昼夜不啼,至第日突然口吐人言,他父亲认为此子自幼知轻视重,长大必有般大作为,便给他起了个名子叫做钟离权。大帝差了张天师下凡,相助吾主。您想,国王十分惊异地看着磨石工心想:"他怎么能如此准确地知道我在想什么呢?""不过,国王陛下,"磨石工说:"请你宽恕我的大胆,冒昧,我不是修道院长,我是个干粗活的磨石工。而您的那位修道院长是个大草包,他因为答不出您的问题,根本不敢来见您。"说完,脱去了修道院长的外套,扬长而去。‘张’开‘天师(丝)’大网护佑吾主,岂不是‘张天师’吗董永也不是凡人,也是天意所使,才得与吾主相见。臣恳"大人,小的现在也无处可去,愿意返俗追随大人服侍鞍前马后!"请圣上降旨敕建‘护国寺’,以酬谢二位神仙从此,西湖留下个奇妙的景致:每年中秋节夜里,人们划船到湖中央去,在炉脚上那面透光的圆洞洞里点烛火;烛光映在湖里,就现出了好几个月影。后来这地方便叫"潭印月"。救驾护卫之功。”刘秀听了大喜,立即传旨敕建"你哭什么?"马问猎手。"国王命令从海底取出公主的婚礼服。"护国寺。寺中除了康熙皇帝想到这里,很快明白了切,随口说:"莫非您就是龙宫圣母。供奉佛像外,还隆重敬奉张天师和董永。护国寺规模宏大,有三座大佛殿,再加上东西廊房、套房和山门等,共有建筑二十七间,一色的筒瓦青兽,彩釉屋脊,南北长175米,东西宽162米,占地面积28350平方米,合425亩。北宋绍圣年间、明嘉靖41年、清康熙、乾隆年间又多次重修,气势辉弘。现在护国寺又修复一新,为武陟县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珍存有明、清两代石碑五通。这些古老碑刻记述了两千年来陶村护国寺的沧桑巨变和社会变迁,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见证。

考研逃犯古代玄武门秦王春秋司马相如卓文君韩信经典

民间故事大全:陶村的传说

  在武陟县县城西三十里,沁河南岸,有一个2000多口人的村庄叫陶村。村中有1600多口人姓陶,分为两个祠堂,其中西祠堂有700多口人,家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