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指鹿为马的纪纲是怎么死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7浏览:2收藏

明朝时期指鹿为马的纪纲是怎么死的?,第1张

秦二世时期,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然而在明成祖朱棣时期,也发生过一次指鹿为马的事件,这次事件的主人公,就是当时朱棣锦衣卫的指挥使,纪纲。能够做到这个职位,纪纲的能力自然不会低,那么,他为什么会做一次指鹿为马的事情,他这样做给自己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纪纲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

朱棣的皇位是他从侄儿朱允炆手里夺过来的,多少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朱棣在起兵途中,路过一个名叫宿安的地方,当地人纪纲与自己的同乡穆肃结伴,投靠军队。纪纲冒着生命危险扣住朱棣的坐骑,请求追随燕王。朱棣欣赏他过人的胆识以及娴熟的马术、弓术,于是将他收在帐下,做一名亲兵。

朱棣成为皇帝之后,派遣纪纲前去劝降高贤宁,因为二人曾经是同窗,纪纲体谅高贤宁宁死不愿背叛前朝廷,婉言相劝朱棣,让高贤宁得以释放。这件事情中,纪纲也是有自己良善的一面的。

而后,由于朱棣对纪纲的宠爱和信任,他的权力和欲望慢慢膨胀,诬陷臣子,严刑峻法,私藏美色,甚至暗地制造兵器盔甲,意欲谋反。

有一年的端午节,他吩咐亲信庞瑛,自己射箭的时候会故意射偏,要庞瑛折断柳枝,做出他射中了的假象,借此机会看看朝廷中是什么表现。庞瑛照着纪纲的话做了,围观的大臣装聋作哑,没有一个站出来反对。指鹿为马的情景再次上演,纪纲从中看到了诸位大臣的表现,更加积极地筹备谋反事宜。

但正在此时,朱棣却看出来纪纲的势力已经膨胀到了何种地步,这件事情过后,他下定决心铲除纪纲,派遣自己的贴身太监告发纪纲。明眼人都知道,太监不参与朝政,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明明就是朱棣的授意。朱棣将案件交给都察院,仅仅一天就给他定了罪,判处凌迟,他的家属大多也被处死。事情过后,他的罪证才被出示,可以说,是一个由皇帝允准的先斩后奏的案件。

1382年5月29日,朱元璋下令建立锦衣卫,从此厂卫制度一直贯穿明朝200多年的 历史 。像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机关,古今中外并不少见。像罗马帝国的弗鲁曼塔里伊,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唐代不良人,宋代皇城司,还有后世的粘杆处等等都是类似的职能部门。

但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身穿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最终也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锦衣卫是如何从皇家仪仗队。一步步把明朝带进灭亡的深渊呢?

第一和皇权共荣辱。

为什么会建立锦衣卫,其实是和明朝初年的政局密切相关,朱元璋刚刚做皇帝的时候,十分忌惮开国功臣,像丞相胡惟庸就特别难对付。这让朱元璋时常感到焦虑和无奈。

有一次,越南来朝贡并没有来面见大明皇帝,而是直接去见了丞相胡惟庸。朱元璋事后知道非常生气,思量着想要清理门户。但是问题来了,胡惟庸一个人掌握中书大权,朝中文武百官对他也无不忌惮,绝大多数都是替他说话的人。

此时只有朱元璋的个人亲兵拱卫司,能听朱元璋差遣了,拱卫司本来是用来保卫皇帝和京都的安全的。于是朱元璋赐予他们新的名字叫锦衣卫,同时给他们额外的特殊权力,可以越过丞相百官直接收集证据,逮捕罪犯,关进监狱。

有立功的人不仅可以晋升官阶,而且会赐予一件特殊的官服——飞鱼服。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高的荣誉象征,相当于清朝皇帝御赐的黄马褂。

有了这些特殊权利和利益之后,锦衣卫做起事来自然更加积极和果敢。上至朝中重臣,下至平头百姓,锦衣卫都可以毫无顾忌地搜查办案。

之后以胡惟庸为为首的丞相党和以蓝玉为首的将军党,总共几万人被锦衣卫安上了谋逆造反的罪名,尽数诛杀殆尽。将朝中不受控制或者功高盖主的大臣消灭,进一步加强了朱元璋个人地位。

不仅如此,锦衣卫还担任了“廷杖”官员的角色,官员犯错杖责,不仅身体受刑,还会被众太监围观,蒙受前所未有的屈辱。从此明朝官员的地位一落千丈。

第二是唱卫并行的制度。

谈到锦衣卫,我们就不得不说到他的孪生兄弟东厂和西厂。那既然大家都是特勤,何必又要再建一个东西厂呢?。朱元璋死后,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篡位成功,而后他害怕失去权力,所以在锦衣卫设又设置了镇抚司,专门管理“诏狱”。顾名思义,“诏狱”的意思就是,皇帝要把你关进监狱,你就必须无条件服从,具体关多久,什么时候赦免,全部取决于皇帝的心情,这样完全避开了司法渠道。

而此时的锦衣卫已经被太祖卸磨杀驴,办事能力远不如从前,此外朱棣后来发现,调用宫外的锦衣卫,远远不如直接使唤身边的太监来得方便,于是东厂就诞生了,接着是宪宗建立西厂,原因和职能也大体相同。

事实上,东西厂的官员大多来自于锦衣卫和其他卫所机构,从中挑出里面的精兵强将,主要负责各种调查和抓捕事宜,但是领头的太监一般由皇帝贴身的大太监担任。

这样一旦皇帝听说有人在做什么图谋不轨的事,只需挥挥手,东西厂就能立即做出反应,迅速执行调查和逮捕行动。在厂卫系统的高度监控下,明朝皇帝开启了不出门知天下事的模式,专制集权达到顶峰,最后导致明朝百姓在街市上,都都不敢随便乱讲话,生怕引来杀身之祸。

第三权力反噬。

有的人会有疑问,为什么原来锦衣卫肃清党派加强了皇权,最后又沦为宦官的帮凶。锦衣卫和东西厂都是直属皇帝本人,互相之间没有隶属关系。说起来东西厂的提督太监是四品,要远远低于正一品的锦衣卫掌卫事。不过这种官阶的虚衔,并不无法阻挡宦官野心的膨胀。如果是一个英明的皇帝,可以通过锦衣卫独揽大权。但是如果是一个无能的皇帝,就无法驾驭这一制度,最终还给宦官窃取国家提供了便利条件。

历史 上宦官王振忽悠英宗去土木堡,让他受尽屈辱,成为大明朝唯一个被俘的皇帝。而锦衣卫高管马顺,为他干爹王振开脱,憋屈的文臣们正好把他当成叛逆者活活打死。

武宗时的“首富”刘瑾,熹宗时的“九千岁”魏忠贤,用滔天的权势,调度天下兵马更是锦衣卫无法比拟的。要说到憋屈,锦衣卫其实是最憋屈的,本来是同级,却只能屈从之后,慢慢地也就成了宦官们的附属被掌控。

从古至今,像锦衣卫这样的特务情报机构是普遍存在的,比较知名的是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和英国的军情六处等。在外人看来他们都非常神秘,神出鬼没而且能力超群。厂卫制度作为明朝国家统治中重要的一环,起到一定的监察职能和刑狱职能。而且平衡了文官集团对皇权的制约。

但另一方面又无法避免权力滥用,这也最终让无能的明末政府走向崩溃。

为了巩固统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这也一定是朱元璋不愿意看到的,究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统治者只愿意信任身边的人,不断形成新的亲密机构。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历史 再一次验证了,建立这些值得信赖的机构,虽然可以让统治者获得无上的权利,但最终也会被一些野心勃勃的人所利用,反噬自身。

虽然建文帝当时掌握了天下的兵马,是明朝的帝王,可是在朱棣造反的时候并没有其他的人来帮助朱允炆,就连当时朱元璋给朱允炆留的托孤大臣梅殷都没有帮助朱允炆。还有就是朱棣自己的本事,他的能力却是要比朱允炆强很多。

虽然很多人说就算朱允炆不削藩朱棣一样会造反,可是朱棣的确是因为被削藩压迫得太紧了才被迫造反的,不然的话以他对朱元璋的尊敬,极有可能会选择不违背朱元璋的决定的。

当时朱允炆削藩是相当的狠的,在朱棣之前,朱允炆收拾了好几个藩王,这些藩王的下场要么是被处死要么就是被剥夺兵权囚禁在大牢之中。面对这样的情况朱棣是不得不反,也是因为朱允炆削藩太狠了,让剩下的那些藩王都对朱棣的造反无视,根本没有藩王愿意在此时去救朱允炆。

还有就是朱允炆比较的仁慈,他不想杀掉朱棣,甚至因为这一原因还下达了:“不准杀死朱棣”的荒唐命令。也正是因为有这样命令的存在,让朱允炆手下的这些士兵投鼠忌器,害怕将朱棣杀死了。之后朱棣也是借着这个机会成长了前来,最后反而是将朱允炆赶下了皇位,最后更是葬身于火海之中。

还有就是朱棣这个人的原因,要知道朱元璋的这么多个儿子当中最像朱元璋,能力最强的一个儿子并不是一开始的太子朱标,而是燕王朱棣。对于朱棣的能力满朝文武都是能够看得出来的。可是朱元璋却坚决要将朱允炆立为新帝。朱允炆的能力是根本比不上朱棣的,所以朱棣能够击败朱允炆是很有可能的。

野心更多些,也有被逼的成份。因为从朱元璋的时代起,朱棣就大捞政治和军事资本。而朱元璋死他南京祭祖后,他更是偷偷操练军马打造兵器,还通过装疯来麻痹拖延对手。所有人都能看出朱棣的野心。但我觉得他没可能那么早就谋反的。原因在于建文元年的形势于他太不利了。首先道义上他缺乏理由,“清君策”是自我安慰而已。政治上他连北平城都没有控制;后方有重兵的辽、晋、宁等藩王态度不明朗;从平民到士大夫阶层大都不支持他。这些还是其次,最重要一点是军事上太为不利了。他的亲兵应不过十万(明初藩王最多三卫,每卫二到三万人)。后方有藩王虎视、蒙古搔扰。距南京遥远、最近也有两千里,且沿途多坚城,同时操心大本营北平的安危。如果舍近求远则后援更是问题。朱棣不可能没考虑这些问题。且后来这些问题都一一验证了。朱棣济南城下一筹莫展,北平只差一步就被偷袭得手。我估计要不是最后他孤注一掷绕开山东直奔南京赌了一把,他早被灭了。所以我认为,导致他谋反的根源还在于他的野心和实力,但建文元年就起兵似乎条件太不成熟。直接原因是为建文所迫的。

说起朱允炆与朱棣,一文一武两皇帝之争,还要先从朱元璋立太子说起。

话说朱元璋登基之后,用严政酷刑稳定朝政之后,就开始考虑立太子。他众多儿子中,只有四子朱棣文韬武略厚黑之道,与他最为相似甚至过犹不及。可是朱元璋属于马上得天下以武治国,他希望守成之君应是以仁德服天下,因而他立嫡长子朱标为太子。

要说朱标也确实文治武功威望俱佳,其宅心仁厚与朱元璋迥异,如果能登大宝也应是能服众的一代英主。只惋惜朱标天不假年,死在了朱元璋前边。

朱元璋这次也曾考虑过立朱棣为太子,只因朱棣前边还有哥哥,不适合立嫡立长之说。他只得隔辈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太子,这位朱允炆比他老爹朱标更加孝顺宅心仁厚。

朱元璋为孙子也是煞费苦心,他请名家大儒教导朱允炆,并将其他儿子皆分封各地为藩王,其中朱棣驻守北京。朱元璋又将淮西猛将勋贵皆杀之,为孙子执政扫除障碍才撒手人寰。

且说朱允炆登基后,因削藩激怒朱棣以清君侧之名,发动靖难之役。朱允炆在平叛大军出征前,却莫名其妙的下了一道旨意,说其不想担负杀叔罪名,致使两军对垒,平叛之军对朱棣缩手缩脚,朱棣以少胜多夺了朱允炆之位。

那朱允炆为何要下这样一道圣旨呢其实这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之战,理想终也斗不过现实。

一,梦想行仁政恪守儒教的理想主义者。

要说朱允炆确实聪慧过人,熟读经书,其品德在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位儒家大佬教导下,也是无可指责,但其却有些太追求儒家完美的迂,这亦是三位大儒教育的结果。

朱允炆一登基就改年号建文,以示自己行仁政的决心,并将爷爷制定的严刑峻法一律推翻,以宽待臣民,又推行轻徭薄役,崇文抑武。其锐意进取的“建文新治”确也带来了短暂的欣欣向荣之像。

朱允炆甚至在方孝孺的教导下,梦想着复古改制逆时代而行,建立人人平等的乌托邦。怎么看朱允炆及三位大儒都是书生意气,没有习得真正的帝王之术。

就在朱允炆改革方兴未艾之时,黄子澄用汉景帝时七王之乱比喻众藩王在外终是心头大乱,应该削藩。朱允炆一想确实如此,尤其是四叔朱棣年龄最大,能力最强,如果不除必成后患。

朱允炆自以为已经参透历史,其实他并未真正读懂历代帝王厚黑之术,他还是被框在儒家教条,干什么事总想找到完美借口。如果他想削藩,他完全可以雷厉风行打众位叔叔一个措手不及,或是杯酒释兵权逐渐削弱叔叔们的权利。可他偏偏想找叔叔们犯罪的证据,大张旗鼓的削藩。

而朱棣在蕃地的言行并未有可以治罪之处,他只得先从几个较弱的叔叔下手。他按罪先处置了其他叔叔后,又派人到北京接管了朱棣的大军,他看似很周密的计划,其实是错上加错。

我们且看他优柔寡断,拖泥带水的行动早就警醒了朱棣。可是朱棣因三个儿子在南京当人质而不敢轻举妄动,朱棣就天天装疯卖傻请求朱允炆放回儿子。傻傻的朱允炆就照办了,他不容别人说自己不仁义。

朱允炆放虎归山,朱棣立刻不疯不傻了,迅速扣押了朱允炆派来之人,并自称马皇后嫡子,以发兵清除侄子身边挑唆叔侄关系的坏人为名,发动靖难之役。

二,高估形势,仁义大旗扛得太高了。

朱棣当日起兵时,其府内只有八百亲兵,他凭其旧日威信迅速令旧将倒戈回归,集结了十几万人马,可是这与朱允炆集全国之力的几十万人还是相差甚远。

也许朱棣就是一个福将,朱允炆主动送其一个护身符。朱允炆在大将耿炳文出征前,特意下旨不能杀朱棣,不想背负杀叔之名。

曾有人说,朱允炆已经把别的叔叔或流放贬为庶民,或逼其自焚,其狠毒昭然若揭,他说不杀朱棣其实是暗示耿炳文直接杀之,让耿炳文背负罪名。

我却不这样认为,朱允炆厚黑并未学到家,他对几个叔叔削藩都是拿住了其行为不端的把柄,自认削藩很正义。他却一直未找到朱棣漏洞,他觉得自己兵力强大,只想抓住朱棣,令其自行认错,然后再杀之,好给天下人一个完美的解释。

要不怎么说朱允炆太迂呢,朱棣连母亲都可以假借,以显清君侧的正义,他只会实打实不会找个虚假的诛朱棣的借口。叔侄二人厚黑权术高下立见。

我们再来分析朱允炆自大之处。虽说他有几十万兵马,可是真正能率兵打仗之人,除了耿炳文与盛庸并无他人,因为悍将早被朱元璋杀光了。还有一个徐光祖确实是猛将,但他是朱棣小舅子,朱允炆对其并不信任。而朱允炆最重用的李景隆,就是个赵括级别的纸上谈兵之辈。至于三个大儒更是空谈治国之略的酸儒,并无军事指挥才能。

朱允炆并未认清形势,他梦想完胜早已久经沙场的朱棣,确实有些托大了。不过如果他不下那道不杀令,他还真有希望得胜。

我们再来分析,本来这次大战就是其家族内部矛盾,谁胜了也是老朱家人当皇帝。本来朱允炆的兵将打的就不起劲,又有朱允炆的不杀令,他们看见朱棣真的没有下死手。

可是朱棣并不管这些,他得知侄子的旨意后,更是无所顾忌,一马当先冲在前边。其实有几次朱棣已被围困,皆因朱允炆的旨意,使朱棣得以逃脱。

靖难之役打了三年,朱允炆还在和方孝孺探讨乌托邦,并等着朱棣自己认罪呢。他却未想到朱棣会在山东受阻后,灵机一动绕过盛庸,直取南京。他最信任的李景隆,直接开城门把朱棣迎进城。朱棣进城之时,皇宫一把大火朱允炆不见踪影,其生死至今还是谜。

我们只能为朱允炆叹息,两军对垒生死较量,他却下如此命令,其迂腐的仁义大旗,直接把江山拱手送给了朱棣。

斯人已逝,是非功过自由人说。

明朝时期指鹿为马的纪纲是怎么死的?

秦二世时期,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我们都知道,然而在明成祖朱棣时期,也发生过一次指鹿为马的事件,这次事件的主人公,就是当时朱棣锦衣卫的...
点击下载
上一篇:历姓的由来?下一篇:于氏族谱字辈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