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历史概论土族的政治变迁是怎样的?
土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据史料记载,1227年成吉思汗的将军杰勒德灭西夏时,曾率领3000名蒙古军队来到互助县威远镇。因为这是祁连山脚下的军事要塞,杰拉德的部下后来就住在这里。到13世纪中后期,吐谷浑后裔的蒙古化倾向更加明显,民族特色基本形成。根据明清两代的记载,明代的土族已经成为一个稳定的群体,有自己的居住区。元明时期,土耳其的经济也由畜牧业向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转变。
元朝时期,土耳其归元朝政府授予的地方官管辖。明朝统治者继承了元朝的“封官”和“礼尚往来”的政策,命令他们这样做。“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部落要听从征兵、镇守、纳贡、守塞的命令”。
清朝和明朝灭亡后,土耳其所有的酋长都相继加入了清朝。清朝继承了明朝的制度,给他们发了很多纸印,允许他们继承,像以前一样成为土司。清顺治十二年,土司的弟弟李华敖被封为李土司。据清代一些史料记载,甘肃、青海共有18个土司,其中青海有16个,分别是:土司、西齐土司、东丽土司、西丽土司、季土司、那土司、陈土司、赵土司、辛土司、阿土司、叶土司、甘土司、朱土司、腊土司。甘肃卓尼有三个原始的少瓦部落,在藏族史书中称为少瓦部落。从明清到解放前夕,少瓦图人一直处于土司阳的管辖之下。它们是商朝三旗中的华少旗。他们由七个民族组成:李悟、泰拉、莉莉、谢轩、萨迪和帕拉。
自清朝雍正、甘龙以来,土司的权威被削弱。清朝末年,土司名存实亡。明清时期,藏传佛教格鲁派传入土耳其后,青海互助土族地区的地方官制度与封建土司制度并存,是西藏地方神权政治制度的延续和发展。
明清时期,土耳其的经济和生产发展迅速。土族从一个以畜牧业经济为主的民族发展成为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从事畜牧业和手工业的民族。由于河湟地区良好的农业基础和中原先进农业技术的不断传入,促进了该地区土耳其农业经济及其伴随的手工业的发展。明清时期是土耳其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为以后土耳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辛亥革命后,随着马家军集团在甘青地区的不断扩张和发展,除少数突厥人仍受封建首领统治外,大部分突厥人被马家军集团所控制。1929年1月,青海省成立。1930年,青海土族聚居的人民互助社、门源社等地相继建县。这个地区的土族社区开始由县政府管理。1931年8月,南京国民政府下令废除土司制度。就这样,延续了300多年的地方官制度被彻底废除。
1938年,土耳其村庄组织成组,实行保甲制度。在当时,他们担任总督、保护人和高级士兵,仍然被旧***、地方官员或强大的精英所控制。在此期间,由于马家军门实施的种族压迫和歧视政策,土耳其人被迫要么隐藏自己的种族身份,要么移居国外,导致土耳其人口急剧减少。此外,明清以来,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土耳其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土耳其人信佛,把孩子送到寺庙出家,也影响了土耳其人口的正常增长。据调查,1930年以前,青海土司人口只有38万人。1933年青海突厥人仅3万余人,其中互助县约1000户近7000人,民和县2000户1万人,乐都县312户6300人,大通县约5000人,共和县89人(祝丘《青海民族移民源流考》,新亚5号
为了摆脱马家军阀的统治,土耳其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斗争。1945年,部分土耳其士兵参加了勒加湾反马步芳的叛乱。
1949年9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西宁,统治青海各族人民近40年的马家军政权被彻底摧毁。
1954年2月17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土耳其第一个自治区——互助土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改为互助土族自治县。1985年11月6日,根据青海土族的生活特点,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青海省民和县,建立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撤销青海省大通县,成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到目前为止,获得区域自治的土耳其人约占总人口的71%。此外,在土耳其一些人口相对集中但较少的地区建立了土耳其城镇。
建置: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在邛都置越嶲郡,于今姜驿设三绛县,西至石碑山、雷依、跨膀、仁和;北至通安、攀枝花、腊拉;东至己依、万德、东坡、他真;南至雷窝、能禹、洒止、帕郎一带。汉书补注载:“三绛今会理州东南,跨金沙江,江以东之巧家,江以南元谋、禄劝县北撒甸诸处皆是。”王莽政权时,越嶲郡改集嶲郡,隶属不变。后汉改三缝县,《华阳国志校注》载:“绛为‘缝’之讹,‘绛’与‘逢’通,‘逢’古读如蓬,故晋人读‘三逢’如‘三播’”。又称小会无,“道通宁州,渡泸得青岭县……”,西晋时,裁县治。属越嶲郡会无县,唐武德七年(624),三绛地江北设七部县,江南设磨豫县,属西豫州辖。贞观三年(629),西豫州改靡州都督府,二县仍属之。贞观六年(632),靡州及县属划归戎州都督府。《资治通鉴》载“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废靡州都督府,其地域于麟德元年(664)前,曾属郎州都督府,是年,归姚州都督府。龙朔中,废姚州入靡州,姜驿属之。大理政权前期,乌蛮仲牟由之衣裔阿坛绛始居閟畔部,其孙阿罗仕大理国主高泰。阿罗挟高氏之势,攻拨龙纳城,遂以祖名曰“绛”,为绛部,隶会川节度,后改隶会川都督府。大理后期,原绛部东南地域为閟畔部侵占。蒙古宪宗五年(1253),閟畔部改閟畔万户府,绛部地属之。至元八年(1271)五月,绛部地被落兰部部酋建蒂所坡。九年平之,遂隶会川。至元十一年(1274),建立云南行省,下设路、府、州,设驿站以利邮传,姜驿设姜站。至元十六年(1279),姜驿为和曲县地,至元二十六年(1289)和曲县为州,同隶武定军民府。洪武十五年(1382),武定军民府改武定府,隶属不变。嘉靖四十四年(1565),当地民族从武定凤继祖叛乱,土舍安纳平之,安氏至三世改姓李,姜驿遂为武定环州李氏土司的世袭领地,隶武定府。康熙三十八年(1699),黎溪土司自必仁与环州土司李宗唐,发生争夺姜驿齐(七)嘎等19村的官司,历经数年,经查历代滇志,终以自土司败诉,李土司胜诉,并勒石姜驿为据。康熙二十八年(1689),江北属和曲州地,隶武定府,乾隆三十五年,武定府改为直隶州。民国元年,金沙江设分县,姜驿属其域。民国7年(1918),金沙江分治为县佐(也称分县),治所从江边移江北镇(今姜驿街)。民国19年(1930),裁分县为武定县第6区。民国29年(1940),武定县设8镇11乡,原第6区分为环江(今江边乡)、江北2镇,1950年1月,成立江北镇解放委员会,武定县临时人民政府建立后,原环江、江北两镇及滔谷乡并建第五区,7月,改称环江区,镇不变。1951年复称第五区,原江北镇改设姜驿、贡茶、以都拉3乡。1955年11月13日,原第五区的江边、姜驿、芝麻、卡莫、阿卓、骂拉莫、贡茶、以都拉8乡并元谋县,为江边乡。1958年3月,裁区设姜驿、贡茶2个县辖乡。10月,建立金江人民公社(驻江边),原2乡分设金元、白果、益平、金马、新民、华峰、石头村、姜中、胜利、联民、马腊、以都拉、海新、新海、太平、贡茶16个大队(管理区),隶江边。1961年10月29日,正式分建姜驿人民公社,设姜驿、阿洒姑、画匠、马腊、贡茶、以都拉6个管理区。1962年,公社改区,大队改(小)公社。1969年,原区复改姜驿公社,(小)公社复改大队。1973年,调整社队规模,大队调为8个,即阿洒姑、羊腊席、姜驿、水平石、半箐、新海、画匠、贡茶。原以都拉、马腊2大队归新建的丙弄公社。1979年,丙弄公社裁并。姜驿公社下设姜驿、水平石、阿洒姑、羊腊席、新海、画匠、半箐、贡茶、以都拉、马腊、石头村,阿谷租、太平13个大队。
1984年体制改革,姜驿公社改为姜驿区,领1镇10乡,即姜驿镇和糯拉鲊、水平石、半箐、新海、画匠、贡茶、太平、以都拉、白果、阿谷租乡。乡镇下设59个行政村。1988年,区改乡,乡人民政府下设镇改为行政村,但规模未变。村下设63个村民委员会。1995年,全乡辖11个行政村,8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2000年7月,首次村级体制改革,乡人民政府下设11个村委会:糯拉鲊、姜驿、水平石、半箐、画匠、新海、贡茶、太平、以都拉、白果、阿谷租。村下设63个村民小组。
2004年2月,姜驿乡第二届村级两委换届选举,同时对四个村委会进行撤并,即撤销新海村委会,并入贡茶村委会,设贡茶村委会;撤消阿谷租村委会,并入白果村委会,设白果村委会。共8个村委会,56个村民小组。
多了点,慢慢看o(∩_∩)o
辽朝、金朝、宋朝版图女真(或女贞与女直),亦作女真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 汉朝-晋朝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隋-唐称“黑水靺鞨”,辽-金时期称“女真”、“女直”(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
“女真”在明朝初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依接近汉化程度及活动区域南北:多汉化程度、南境者为熟女真,少汉化程度、北境者为生女真。
清朝以后,“女真”一部份融和其他民族称为“满洲”,后通称为满族至今。
金,是朝代,由女真人建立的,女真人的领袖完颜阿骨打在1115年统一了女真族各个部落,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攻打下了辽国的北方首都上京。然后入侵并占领了汉人宋朝的大部分土地,并建立了齐,楚等傀儡政权。稍后,建立按照汉人的习惯建立叫做金的国家。 女真人用家乡anchuhu河的名字命名他们所建立的金朝(黄金,女真文anchuhu相当于后来的满洲语 aisin - 金的,黄金)。
辽,是朝代,是契丹人耶律阿保机所建,在我国北部,初名契丹,947年(一说938年)改称辽。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柔然部。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它以原意为镔铁的“契丹”一词作为民族称号,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历史文献最早记载契丹族开始于公元389年,柔然部战败于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其中北柔然退到外兴安岭一带,成为蒙古人的祖先室韦。而南柔然避居今内蒙古的西喇木伦河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在战事动荡的岁月中,各部走向联合,形成契丹民族,907年,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创建契丹国。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契丹王国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1125年,辽为金所灭,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
史学界只能推测几百万契丹人的命运大致有三种:
第一,居住在契丹祖地的契丹人渐渐忘记了自己的族源,与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
第二,西辽灭亡后,大部分漠北契丹人向西迁移到了伊朗克尔曼地区,被完全伊斯兰化。
第三,金、蒙战争爆发后,部分“誓不食金粟”的契丹人投靠了蒙古,并在随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扩散到了全国各地。
据考证,目前的达斡尔族可能是契丹族的后裔,另外在中国西南有家谱的家族中,有根据家谱记载,是随蒙古军队出征而留在当地的契丹后裔,已经汉化和当地居民融合了。达斡尔、阿、莽、蒋氏“本人”都是契丹后裔。云南“本人”犹如湖南桃源县的维吾尔族人均是元代不同民族的官兵落籍于当地而保存着原来民族的记忆。
西夏,是朝代,指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于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西部建立的一个封建政权。西夏政权国号为“大夏”,因在当时宋朝的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党项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属西羌族的一支,故有“党项羌”的称谓。 据载,羌族发源于“赐支”或者“析支”,即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一带。汉代时,羌族大量内迁至河陇及关中一带。此时的党项族过着不知稼穑、草木记岁的原始游牧部落生活。他们以部落为划分单位,以姓氏作为部落名称,逐渐形成了著名的党项八部,其中以拓跋氏最为强盛。此外还有黑党项、雪山党项等部落。
还有一说,拓拔氏是鲜卑族的后裔,西夏开国君主李元昊就自称是鲜卑后代。
隋开皇四年(584)有千余家党项羌人归属隋朝,唐初武德中(618~626)党项相率归属唐朝。唐贞观九年(635),任命归附的部落首领作刺史,以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受松州都督府节制。唐朝末年,党项平夏部首领拓跋思恭参与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的军事行动。唐朝以夏州为定难军,以拓跋思恭为节度使,封爵夏国公,再赐李姓。历经五代,党项拓跋部利用藩镇争战、朝代更替的机会,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到后周末年,已经形成一个以夏州为中心的地方割据势力。
宋初赵匡胤削藩镇的兵权,引起李氏的不满。虽然他们一开始服从宋的命令,但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1032年李德明之子李元昊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宋。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宋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公元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
公元1227年,蒙古灭西夏,党项人遂成为蒙、元属民,系色目人之一种。蒙古语译党项为唐兀(《元朝秘史》译作唐兀惕或唐忽惕),故元代以唐兀氏指称党项人及其所建立的西夏。因西夏领土主要在黄河以西,汉文文献称之为河西,自蒙古语转译,又作合申,故拉施特《史集》谓“蒙古人称做合申的唐兀惕地区”。但元人所说的河西人是泛指所有的西夏遗民,不专指党项族,故河西又有“蕃河西”和“汉河西”之别,《新元史》卷二九《氏族表》(下)曰:“其俗以旧羌为‘蕃河西’,陷没人为‘汉河西’。”有的学者认为,在西夏统治的近二百年间,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元代用“唐兀人”、“河西人”、“西夏人”来指称这个民族共同体,而“党项”之名却再也不见于载籍。[31]我不能同意这种说法。党项一名之所以绝迹,不过是因为蒙古人已将党项改称为唐兀罢了,唐兀和河西虽然都可以用来指称西夏,但在指西夏遗民时,唐兀人与河西人、西夏人还是有所区别的。由于党项族的族称在各个历史时期颇有歧异,为了行文的统一,本文仍采用其初始名称党项,以党项遗民来指元代的唐兀人,以党项遗裔来指元以后的党项人后裔。
西夏亡国后,党项人失去了其共同生活的地域,不得不与其他民族间错杂居,从而渐渐为汉、藏、蒙古等族所同化。本世纪以来,学者们对西夏亡国后的党项遗裔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从中可以看到这个民族是怎样经历民族融合而最终走向消亡的。
(一)西夏故地的党项遗民 :白滨、史金波认为,现今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北麓一带的裕固族,可能是包含着党项、回鹘、蒙古血统的一个新的人们共同体。另外有学者指出,在甘肃南部的迭部地区,至今居住着一个语言和风俗习惯与周边各族都不相同的民族,故怀疑他们是党项遗裔或鲜卑吐谷浑的原始居民。
(二)四川的木雅人:本世纪二十年代,英国人伍尔芬敦(SNWalfenden)曾赴西康地区进行实地调查,根据当地部分居民的语言特征,认为他们有可能是西夏亡国后南徙川康的党项人的后裔。1944年,四川大学邓少琴先生应西康省通志馆之邀,对西康地区进行历史考察。他从木雅一带居民口中听到了关于“西吴甲尔布”(即西吴王,“甲尔布”乃藏语“王”之意)的传说,说是西吴王曾为北方汉地之王,所居之地曰“木雅”,后来南迁此地建立新邦,遂亦称此地为木雅。邓少琴先生根据这一线索,以当地遗迹和历史文献相印证,写成《西康木雅乡西吴王考》一书。[36]他认为西吴就是西夏的对音,[37]西吴王(即西夏王)是西夏皇族亡国之后南来此地建立的一个边裔小政权,并将它与辽亡后耶律大石所缔造的西辽相提并论。他还指出,藏语的“木雅”一词源自宋元时代汉文文献中的“木纳”、“母纳”、“密纳克”等,原是指西夏国都兴庆府地,党项遗民南来后把这个名称带到了川康地区。自此以后,人们始知木雅人是党项人后裔。
(三)安徽的党项遗裔 :对安徽党项遗裔的探索主要是围绕着余阙及其后裔展开的调查。余阙为元朝唐兀人,先世居武威,其父沙剌臧卜因在庐州(今安徽省合肥市)做官,遂定居于庐州。余阙以科举出身,元末为安庆守帅,城破死节,由此名声显于后世。
1981年,史金波和吴峰云根据从地方志里获得的线索,同赴安徽调查余氏后裔。根据他们的调查结果,并参证访得的两部《余氏宗谱》,弄清了自元末余阙至今已延续二十七世的传承关系。调查结果表明,在安徽合肥和安庆等地共有余氏后裔约5000馀人,他们今天都已彻底汉化,只有少数有文化的老者才知道自己是党项人的后裔。[40]这一调查结果为研究入居内地的党项人与汉民族融合演变的历史提供了典型的例证。
(四)河南的党项遗裔
从元代文献来看,当时移居河南的党项遗民数量相当可观。1985年,任崇岳、穆朝庆根据河南省濮阳市城东柳屯乡杨十八郎村发现的《大元赠敦武校尉军民万户府百夫长唐兀公碑铭》所提供的线索,前往濮阳考察党项后裔,以他们查访到的杨氏族谱及记载杨氏事迹的《述善集》等资料与碑铭相印证,得知现今居住在濮阳市柳屯乡十馀个自然村里的3500多位杨姓居民均为党项遗裔。杨氏的先祖唐兀台世居西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市),西夏末年归附蒙古,从军征战多年,后其子闾马定居濮阳,易姓杨氏,至今已传二十八世。[42]杨氏子孙虽然聚族而居,但因长期生活在中原地区,其语言文字、生活习俗已与汉族毫无二致,他们今天申报的民族均是汉族,但私下却自称为蒙古族,我想或许他们的先人在元朝时曾经冒称过蒙古人吧。
此外,近年任崇岳又根据元吴澄《吴文正公集》卷三三《故浚州达鲁花赤追封魏郡伯墓铭》和1974年在河南浚县出土的《中义大夫汉阳府墓志》的记载,推断在今天的浚县应该有一支党项人后裔,但从浚县的乡土资料中却找不到任何痕迹,估计他们也已经彻底汉化了。[43]
(五)河北的党项遗裔
1962年,在河北保定韩庄出土两座明代西夏文石刻经幢。七十年代,西夏史研究者对经幢上的西夏文进行了解读,得知它是一批党项人的后裔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为兴善寺亡僧而立的胜相幢,两幢上共刻有八十多个党项人姓名。[44]过去人们一般认为西夏文的使用下限是元末,完成于至正五年(1345年)的居庸关过街塔洞壁的西夏文石刻被认为是现存最晚的西夏文资料。三十年代初,陈寅恪先生在柏林国家图书馆见到该馆所藏据称为明万历写本的藏文甘珠尔,上面偶有西夏文字,因而推测当时“或尚有能通解其文字的人”。[45]保定韩庄出土的西夏文经幢,证明迟至明代中叶,还有党项人的后裔在河北境内聚族而居,并且仍在继续使用他们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六)青海的党项遗裔
西夏亡国时,末帝李睍为蒙古军所杀,此后便再也没有关于西夏皇族的任何消息。1995年,原青海河湟地区李土司的后人李培业,根据他所保存的从乾隆到民国间的十部族谱资料,提出李土司是西夏皇室的直系后裔,并称居住在今河湟地区的李氏后裔人口达十馀万之众。[46]这一说法已经得到某些西夏史专家的首肯,认为它揭开了西夏皇族失踪之谜。
在对这个问题略作考究之后,我觉得上述结论是很值得怀疑的。首先,所谓河湟地区的十馀万李氏后裔,当是指原属李土司统辖的土族人(1982年的统计数字为15万馀人),土族的族源,现在人们一般认为是出自鲜卑支系吐谷浑,与党项毫无关系。[47]不过,土司的族属和土族的族源是两码事,关于李土司的来源,自明代以来就有沙陀李氏和党项李氏两种不同说法,现存最早的《李氏家谱》[48]即称为沙陀李氏之裔,后来有的族谱则干脆将这两种说法揉合到一起:在沙陀李氏建立的后唐亡国之后,续以党项李氏,在西夏末帝李睍之后,续以李土司之始祖李赏哥。我认为李土司出自沙陀李氏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唐末曾有一部分沙陀人迁居河西,在西夏统治时期,他们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当时人们称他们为“小李”,“以别于西夏国姓”。[49]后人可能因为他们是西夏遗民,就误认为是党项皇族李氏,而将李赏哥附会为西夏末帝李睍之子,其实并没有什么可靠的证据。这个问题颇为复杂,容另文讨论。
以上所述党项遗裔问题,有的尚未得到证实,即使是可以确认为党项遗裔者,也大都已被其它民族彻底同化了,以至于我们今天只能通过族谱资料去识别他们。只有木雅人算是一个例外,由于他们所处的环境较为封闭,其民族特征至今尚未完全泯灭(比如语言)。对于研究民族演变和民族融合的过程来说,木雅人具有它特殊的价值,应该成为西夏史研究者今后的主要致力方向之一。
提[提,读音作读dī(ㄉㄧ),不可读作tí(ㄊㄧ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勇士提弥明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提弥明去世后,其后裔念其忠义,便将全族人等的姓氏均改为“提”,称提氏,但读音作读dī(ㄉㄧ)。
第二个渊源:源于匈奴族,出自汉朝时期匈奴族挛提氏大单于冒顿,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汉朝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曾说匈奴人有名无姓,而在史籍《汉书·匈奴传》中却又说单于姓挛提氏,为古匈奴族的王族姓氏。本书认为,“挛提氏”原非匈奴姓氏,应为部族或氏族名称,后来仿学汉制,遂以部族名称为氏。
自冒顿单于开始,匈奴的单于一般都是由挛提氏担任的,近似于汉王朝的世袭制,不过其不一定是父死子继,经常是兄终弟及。挛提氏一族在匈奴最为贵重,其次是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四大贵姓,常与单于婚姻,例如在汉王朝的和亲政策实施后,王昭君一个女儿就叫须卜居次云。
在匈奴族被汉武帝击溃后,挛提氏族人有逐渐融合于汉族中者,有人以原部族名称的汉字谐音为姓氏,称提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汉朝时期象林县功曹区连之子区逵,属于汉姓夷化又汉化改姓为氏。
源于姒姓,出自汉朝时期象林县功曹区连之子区逵,属于汉姓夷化又汉化改姓为氏。
根据广东新会《区渭泉祖家谱》记载,夏少康封少子无余于会稽,伺奉大禹的宗祠,因为夏禹埋葬在这里,食粟于欧山,因而以“欧”为姓。
春秋的时候有匠人叫欧冶子,因为他居住在欧余山,又以冶炼锻造兵器出名,所以以欧冶为姓。欧冶子后来移居到福建的闽侯县冶山,为越王铸造过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钩等五种利剑。名噪一时。后来又于徒弟为楚王铸造了龙渊、太阿、工布三把利剑。欧冶子的后代以祖先的名字做为姓氏,形成了欧氏。
到了汉朝时期,欧氏族人欧安是一位富商,他乐善好施,深得人们尊敬,汉景帝很赏识他的为人。有一天,汉景帝对他说:“卿才德兼备,何欠之有,应去欠为区。”在封建时代,皇帝赐姓给臣民或叫臣民改姓,是一种荣誉,表示皇帝关心他的臣民,只有乖乖接受。这一来,欧安便改姓为“区”,成为区安。从此,他的子孙便成为“区”氏族人了。《区渭泉祖家谱》提到区、欧、欧阳同一衍派,一概不通婚。
到了公元192年(一说为公元137年),东汉朝象林邑(象林县,一称林邑)功曹区连之子区逵(一作区达,自称释利摩罗),杀了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占城国王自己独揽大权,区逵及其后历代君主,一直力图向北扩张,经常与当时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向中国 朝贡,以进行贸易。公元十~十三世纪,占城国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
明洪武三十五年(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安南国(今越南)夺取了占城国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
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安南国后黎朝的黎圣宗率军亲征占城国,攻陷首都,“生擒”了占城国王区茶全,设置了交南州(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今归仁一带。
明朝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农历7月,安南国再次攻破占城国的都城,立其国人提婆苔为占城国王,使占城国成为越南的属国。但占城国故王之弟区古来不服,派使臣向明朝 奏称提婆苔为伪王,请求明王朝依正统体制进行干涉。明王朝对占城国王位的继承问题很重视,明宪宗朱见濬(朱见深)与大臣专门就提婆苔是否为伪王,区古来是否是正统继承者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诏令抚谕提婆苔,使纳原降国王印,宥其受伪封之罪,仍为头目。
但提婆苔拒不受命,明宪宗遂派大臣给事中李孟旸、行人叶应册封区古来为国王。李孟旸奏说:“占城国险远,安南的军队还在其国内,提婆苔又已经窃据其地,稍或不慎,反损我大明国威。宜令来使传谕区古来,先让他在广东受封,并敕安南悔祸。”明宪宗觉得有理,遂从之。因此,区古来自老挝挈家赴崖州(今海南三亚崖城镇),李孟旸对其竣封后,返回北京。之后,区古来又躬诣阙廷,奏安南国之罪。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明王朝总督宋旻建议传檄安南存亡继绝,迎古来返占城国,明宪宗遂命南京右都御史屠滽至广东,即传檄与安南国,宣示祸福。同时征募健卒二千人,驾海舟二十艘,护送区古来还国。安南国由于不敢与明王朝直接对抗,当屠滽大臣奉特遣来占城国时,因不敢反对,区古来乃得入城,恢复其国王地位。
此后,提婆苔只得下台,但毕竟当过三年国王。其子孙后代虽以为荣,但毕竟已无法在占城国立足,因而纷纷北迁,亦有迁徙入中国者,乃以其名的汉字谐音为姓氏,称提氏,读音亦作读dī(ㄉㄧ)。
各支始祖:
提 兴:原籍杨州府仪真卫。提兴甚骁勇,曾随明太祖朱元璋灭元朝,定都金陵,以功封武德将军,授河间(今河北沧州河间)、大同、沈阳三卫都指挥使,因而迁居河间,为沧州提氏始祖。
二迁徙分布:
今黑龙江省黑河市,吉林省长春市,山东省烟台市提家村、定陶县田集刘庄寨、枣庄市台儿庄区提楼村,河北省廊坊市北旺乡大枣林庄、泊头市双狮赵乡齐埝村、沧州市河间大布村等地,均有提氏族人分布。
三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在今山西省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河东郡:古代河东郡有四:一是指今整个山西省。二是秦朝初期(公元前221年)置郡,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夏县、临汾市、万荣县、永济市、闻喜县一带地区。东晋时期移治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镇)。隋、唐两朝为蒲州河东郡。隋朝时期又分蒲坂,置河东县为治所。在明朝被并河东县,划入蒲州。三是唐朝时期有河东道,又设河东节度使,道治在蒲州,节度使治所在太原(今山西太原)。四是宋朝时期有河东路,治所在并州(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北以内长城为限,而兼有今陕西东北角。大金国时期分为河东南路、河东北路,南路的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北路的治所在太原府,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明朝时期并河东县入蒲州。
占城国:印度支那古国,即占婆补罗(补罗,梵语意为城),汉译为占婆、占波。古占城国位于印度支那半岛东南沿海地带,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因陀罗补罗(今越南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林邑,从公元八世纪下半叶至唐朝末期,改称为环王国。五代时期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其始终自号占婆。占城国为占国人所建。占城国人的语言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占城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使用南天竺文字,从印度传入婆罗门教和佛教(后改信奉 教),崇拜湿婆和毗湿奴等神,采用种姓制度。后从中国传入筑城、制造武器和生产技术,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占国出产象牙、犀角、乌木等珍奇异物,其地在当时为中国连接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海路要冲,主要从事中国与东南亚、印度、西亚的海上中转贸易,获利甚大。占国人多为剽悍的航海者。占国故地原是中国汉朝时期所置日南郡的象林县。公元192年(一说为公元137年),象林县功曹区连之子区逵(一作区达,自称释利摩罗)杀了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占城国王自己独揽大权,区逵及其后历代君主一直力图向北扩张,因此经常与当时统治越南北部的中国封建王朝发生频繁的战争,但也向中国朝廷朝贡,以进行贸易。公元十~十三世纪,占城国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公元1402年安南国(越南)夺取了占城国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广南、广义地区。公元1471年,安南国后黎一朝的黎圣宗黎思诚亲率大军征伐占城国,攻陷首都,生擒占城国国王区茶全,并设置交南州(广南道),使越南领土扩张到今归仁一带。公元1693年,南阮政权的元帅阮有镜领兵大举入侵黎朝,擒占国国王及皇亲大臣,公元1697年,占城国灭亡。
四历史名人:
提 索:(生卒年待考),安南郡人(今越南归仁)。著名元朝安南土司。
据史籍《招捕总录·元·佚名》记载:元朝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农历1月,云南罗匐甸官禾者阿禾必绍降归元朝军队。农历10月,云南省调蒙古爨僰诸军,征讨白衣和泥一百九寨,土官匍思叛溪七溪等投降,元 得户四万。
之后,元军又攻金齿落落、广甸、瑶甸,元军杀掠甚多。又攻斜乌蒙秃老蛮、高州筠连等州十九处。乌蒙阿谋归旧侵藤串县地。是月,与安南邻者七十城门、国主答公,遣其人名摩耳者来乞降,后又有提吕、提邦两部族来降。
当时发生饥荒,云南行省发廪赈之。不久,提吕之子提达量,为提索所擒,云南行省给榜招提索,及使释放提达量,提索听命。
提 桥:(生卒年待考),河北河间人。著名清朝大臣。
明朝天启年间进士,进入清朝后,曾出任刑部侍郎。
一、“吴”字是怎么来的 答:吴字是象形字,据《说文解字》:吴者,哗也。古时先人在狩猪时,发现大兽后,一边奔跑,一边回头呼喊。这种大呼大叫的动作形象一个“吴”字。这种人,当时就叫吴人。吴人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有个大臣叫吴权,黄帝的母亲叫吴枢。上古时吴人及其源流已无可考。今天的吴姓及其源流是清楚的,与上古的吴人不是同一回事。 二、吴姓的郡望是什么 答:宋代《百家姓》明确记载吴姓的郡望是延陵。延陵是今江苏常州市附近地区。周朝的封国——吴国,有个季札公按父亲的意愿和当时国民的要求,他应继承王位。但他为了不当国王躲到延陵乡下耕种。后他的哥哥诸樊当上了国王,将延陵封给季札。后世为了纪念他将吴姓郡望定为延陵,其后裔将姓氏前冠以“延陵吴氏”,将祠堂冠以《延陵堂》。慈利吴氏是札公的第五子吴木熹(化名永贵)的后裔,是嫡裔延陵吴氏。 三、吴姓的图腾是什么 答:吴姓的图腾是 ,此图为句芒玄鸟图腾,像是挂起来的一支鸟,表示吉祥、富贵。 四、吴姓祠堂有的叫《三让堂》、《至德堂》是什么意思 答:周太王生有三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周太王见季历贤能,加之儿子昌有圣王之兆,欲立季历以传昌。太伯、仲雍知道父亲的意思后,借口采药逃到句吴(今江苏芜锡一带),创业建国。孔子对此赞曰:“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后世吴人就以孔子的“至德”、“三让”作为宗祠的堂名,以示纪念。当然,后世也有把太伯、仲雍、季札(季札也是躲到延陵而出让王位)加在一起,称为“三让”的。 五、吴姓在全国姓氏中按人口计算占第几位 答:吴姓在当代100家大姓中,按人口计算占第10位。前十位按顺序名次是: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 六、吴姓在全国总人口中占多少 答:吴姓在全国总人口中占205%,约2600万人左右。 七、为什么说吴姓源于姬 答:因为吴姓的远古初祖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西北部),故以姬为姓。 八、吴姓的远古初祖是谁,又是怎么传承的 答:吴姓的远古初祖是黄帝。黄帝娶有四位贤淑的妻子,生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个,后就形成14个部族。黄帝正妻嫘祖生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他俩都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吴姓就是玄嚣这一支系传承下来的。 九、吴姓的开氏始祖和血缘始祖各是谁 答:吴姓的开氏始祖是吴太伯。他是《史记》记载的天下第一世家——吴太伯世家。吴太伯是吴姓的第一人,但无嗣,所以叫开氏始祖。仲雍是太伯的弟弟,继承了他的位子传承下来。所以,仲雍就是吴姓的血缘始祖。 十、太伯到句吴后,建立的第一座城市在哪里 答:第一座城市建在今江苏芜锡市东南梅里。太伯建吴之时,正是殷商末年,诸侯混战。太伯怕战乱涉及吴地,因此建立了这座城池。相传此城的内周长三百步,外城周长达三百余里,人们在城内耕种、生活,不受外界干扰。 十一、太伯、仲雍各葬在什么地方 答:太伯葬在无锡梅里,今无锡市东的鸿山(又名梅里山),仍存墓址,并存有唐代诗人陆龟蒙凭吊的诗文:“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仲雍葬在吴国虞山,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山腰间,俯视前古吴地。墓门是乾隆皇帝提的“ 建先贤仲雍墓门”。墓门前有三道牌坊,在第三道牌坊正面横额刻有“先贤虞仲墓”,石柱两侧刻有“一时逊国难为弟,千载名山还属虞”。这两处墓地,至今成了吴姓子孙寻根问祖之地。 十二、你知道父母死后,后人披麻戴孝的来历吗 答:太伯到句吴后,叫人们种麻。太伯去世后,吴人就在太伯出葬的那天头缠麻丝,腰束麻条以示哀念。后来,就形成了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习俗。 十三、吴、虞为什么是一家 答:仲雍传到第四代周章时,周武王已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周武王为了寻找太伯、仲雍的后裔,找到了周章和他的弟弟虞仲,封周章为吴国国王,封虞仲在虞地(今山西省平陆县境内)建立虞国(又称北吴),其后人以虞为姓。所以吴虞是一家。 十四、慈利吴姓的始迁祖是谁 答:南宋末年,因为战乱,吴统志同弟继源公举家从江西吉水迁居慈利周皋坪(今永定区官仓坪),距今七百多年了。 十五、继源公在什么地方发展,其后裔分布在哪些地方 答:继源公在元朝初年“乃占宅于九都道湾峪”,即今金岩乡境内。其后裔散居于本县金岩、洞溪、溪口、高桥、金坪以及桃源的牛车河、芭茅洲一带。 十六、统志公锡命宣尉都元帅,传承六世。宣尉都元帅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答:宣尉都元帅,在元朝军职中是介于省县之间的一种军职,相当于今天的军分区。但它可征收赋税,处理刑狱,既带兵又管民,世袭相承,在元朝官职中属正四品。 十七、明清时的千户官、百户官是个什么样的官职 答:千户官是掌兵千人的武官名称。百户官为“百夫之长”,隶属于千户所。我县明、清时的千户官、百户官主要是朝庭用来对付蛮夷土酋的一种地方性军事组织,“官兵世袭”,“官不请俸”,“军不支饷”,“自备器械”,“驻扎山峒”,“永镇诸夷”。吴恭亨先生曾批评这种军制时说:“……孰有儿戏于此。土司职,世官、世兵,而不世饷者,邪!” 十八、七世祖亮公曾授光禄大夫、左柱国史,这是个什么官职 答:光禄大夫是官名。汉武帝时设有光禄大夫,相当二千石官阶,与谏议大夫同。唐宋时作阶官之号,为从二品。元明朝时升为一品,为文臣最高之官阶。左柱国史是一种勋官的名称,清朝时废除。 十九、忠房载升当过总兵,行房名善候补总兵。总兵是一个什么样的军职 答:总兵隶属于提督,为绿营兵之高级统将,正二品。分设于各省区,统辖本标官兵及分防之各协(副将衔所辖之军事组织为协),统兵多者二三十营,少则三四营。 二十、吴姓行房在明清时世袭曲溪隘、拦刀隘,隘府设在何处各有多少人马征收多少军费 答:曲溪隘牙所原建在杉木桥吴家塔,后迁平溪,今国太桥乡境内。拦刀隘建牙处在距雄磺矿下七里两溪交汇的山隘处,今石门兰溪境内。两隘年收银39262两,隘粮50745石(米);隘丁56名,无事归农,遇警从征;义丁69口,随营办事,不准远离。 廿一、统志公在慈利的后裔,在这次修谱前叙过几次谱 答:从现存资料看,在此次修谱前叙过四次。第一次是明正统年间,距今五百多年修过一次谱,现无正式谱书存世。第二次是清道光二十八年开始修谱,咸丰三年成书出版,距今150多年。谱书全套四卷,今仅见首卷。第三次是行房单独修谱,同治三年出版了《延陵吴氏族谱》,距今141年。第四次修谱是民国十九年,即公元一九三○年,距今75年。 廿二、道光谱关于世系派字是怎么定的 答:道光谱关于世系派字,分三个部分组成。 1、历代世系名: 延陵世系古今传 统毓秀恭敬代前 邀铭洪宸均道后 通真二祖共荣先 (注:打横线的为派字,通真为一个派字,共计十二个派字。) 2、叙前二十派( 盰 指道光谱前) 3、叙后二十派: 贤仁辉祖学 友爱迪前光, 积善敦元化 敬先受运昌。 廿三、吴恭亨先生对道光谱的派字是怎么评价的民国谱又是如何制定新派字的 答:吴恭亨先生在民国谱《世略》中写道:“惟道隆公传次一十三世都不系派。汔十三世以下始署二十派字,即曰汝、曰载等衍派是也,其累为句,仍是曲阜孔氏吉祥字,臃肿、堆垛;命派之尾声,非无可非,刺又无可刺。顾亦不能不追认之。今拟截至二十四世能字( 盰 :不是能,应是仁)派止。别取《尚书》各篇集句三十四文立为派字,兼示命诫,凡二十五世以下,即依而命之。文如下:若古有训,民生在勤,农殖嘉谷,敬敷五教,用孝养,满招损,谦受益,佑启我后人,其宁惟永。”这个派字意思很好,就是 殖、损、我、人 等字作为派字,可能不好取名。 廿四、同治谱为行房新立的派字是什么 答:新立派字是:祚绪开鸿业,哲嗣启俊英,悠久天锡泽,登朝佐治平”。这二十个派字因民国谱而同时被废止,一个字也没采用。 廿五、吴刚怎么住到月宫上去了 答:据传吴刚是汉朝人,修道学仙,因有过被贬谪到月亮上砍伐桂花树(引自同治谱)。 忠房三十世孙 秋盛 二○○五年元月于慈城 转裁自:吴氏族谱网http://wwwwushicncom
郑氏主要源流:
1、源于姬姓,以国号为氏。出自周宣王之弟姬友的封地郑国,远祖为郑桓公。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制(今荥阳西)、祭(今河南郑州东)、陈(今河南淮阳)、宋(今河南商丘)等地,为纪念故国,郑国人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2、源自子姓。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一方国。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附近。
3、源自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后。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周穆王夺西郑为下都,姜姓郑国灭亡。国人姓奠井氏,或为郑井氏,亦即郑氏。
4、源于地名,以居邑名称为氏。出自古褒国附庸之邑南郑。韩哀侯灭了郑国后,郑国王族、国民逃迁至陕西汉中地区,以故国之名再建了一个小方国,史称南郑,并以故国名为姓氏,称郑氏。
5、源于改姓而来:
①朝鲜族改郑姓:朝鲜半岛上的新罗国第三代国王朴儒理执政时期,开始仿汉制分封授姓,其中的珍支部被封郑氏。
②蒙古族改郑姓: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蒙古族宝里吉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多为郑氏、宝氏、李氏、吉氏等;蒙古族正讷鲁特氏,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
③裕固族改姓郑姓:裕固族增斯恩氏,原称增斯恩氏、赠坷斯氏,因姓氏过于繁复,后多简化成汉姓为郑氏。
④哈尼族改姓郑姓:明朝弘治初年,知府陈晟把《百家姓》中开始两句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八个姓氏分别让当地的土司使用,哈尼族从此才有了郑氏。后来,一些哈尼族人在与汉族的交往中,受汉文化的影响,也在自己的名字前加上汉字“郑”,成为哈尼族郑氏的新成员。
⑤满族改姓郑姓:满族济礼氏,亦称纪里氏,世居驽宜(今俄罗斯萨哈林岛)、长白山区、占尼河(今吉林梨树叶赫河支流)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郑氏;郑佳氏,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逐渐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沈阳,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郑氏;弼噜氏,亦称碧鲁氏、必禄氏,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乌喇(今吉林永吉)、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黑龙江沿岸等地,后多冠汉姓为郑氏。
郑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具体的可参考zhengshren,郑氏族谱家谱!
土族历史概论土族的政治变迁是怎样的?
本文2023-12-07 02:30: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34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