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陈百万是陈氏哪一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7浏览:2收藏

新化陈百万是陈氏哪一支?,第1张

始祖伯万公,行顶一,字金峰,唐中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甲戌三月初七日午时生(邵东陈氏三修谱,浮丘陈氏谱均有载),官都督,江西吉安府泰和县淑林人氏,奉旨於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公元924年)甲申,年逾七十偕妣赵氏恭人暨三子,长元和(后唐同光间历官太守)次亨和、三利和,孙羯、羝、羖并元之孙名诩(翔之子)者,(翔时任山东博州知州,后为河朔人)带术人董保兹等,逾越险阻,由江西来荆湘,历沔阳过潭州(今长沙),经龙城(今湘乡)至邵州(今邵阳),高坪(即今新化),卜居三都黄阳山(今横阳山)鹅塘屯梅子湾(即今鹅塘村)。天福十二年(公元947)丁未,万祖夫妇接逝,同葬鹅塘金台山。元、利二公,葬黄阳山禾仓岭。亨率子羖分居沔阳(今湖北仙桃市),利之子朔往湘乡。

不是

陈伯宣是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人物,生平不详,只知道在开元19年,他命他的孙子陈旺迁徙到江西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开创了义门陈氏。开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731年。

陈伯万公公元854-947年享年93岁,是南朝陈国陈宣帝-昙顼的13世孙,行名顶一、号金峰。江西吉州太和淑林人也,官授都督,后唐荘(庄)宗李存勖(公元923-936年),同光二年公元924年一世祖陈伯万公70岁时奉旨过湖广开基,历沔阳(今仙桃市)三湘等处仆新邑居之,今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西河镇横阳山鹅塘而居之,妣赵氏系出江西太和,生子三:长子元和次子亨和三子利和。陈伯万祖妣赵氏仙葬鹅塘老屋后金台山合墓。

也就是说两人的年纪至少相差了100多岁,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两人都是陈朝后裔,可能是同辈不同支系的。

以上数据均来自百度

论程氏家谱

湖南省华容县程氏(义门堂)字辈 本家十四世以前没分派名。约于康熙五年前,由十四世本,十一世大宗等先辈组织族人商议,确定用: 国(15世)运(16世)庆(17世)其(18世)远(19世),

学(20世)正(21世)斯(22世)可(23世)传(24世)。

启(26世)家(26世)惟(27世)忠(28世)孝(29世),

祥(30世)发(31世)在(32世)咸(33世)贤(34世)。

以上是二十字为派名,周而复始。到了1993年程氏族谱第八次续修时,商议确定新增派名为:

盛(35世)世(36世)民(37世)康(38世)乐(39世),

清(40世)平(41世)祖(42世)德(43世)延(44世)。

育(45世)新(46世)重(47世)培(48世)本(49世),

腾(50世)达(51世)永(52世)向(53世)前(54世)。

从此,我程氏带循轮派,以郭一之宜,则蔗乎“义门”两字可永垂於世。

试述先祖陈克让改姓程氏之谜

陈程氏禹支二十一代孙正北

元朝末年,经过长达二十余年的农民战争和军阀混战,战争频繁的中原地区、湖广地区,“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大量的田地荒芜。在湖南、受兵灾最深的地方,如长沙、岳阳、常德、益阳、湘潭等地,至明初时,一片废墟,几无人烟。

明王朝建立后,恢复生产,巩固政权是朱元璋的当务之急。朱元璋采纳大臣苏琦、刘九泉、宋纳的建议,推行“移民屯田”,将“窄乡人口,迁往宽乡”。

朱元璋于洪武年初下令,组织人多地少的江西人迁往湖南、湖北等地,亦即“江西填湖广。”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迁移。“迁令初颁,民怨即沸。”尽管有很多的优惠政策,如发移民路费,由官府提供牛具、种子,垦荒归己,三年免征等。人们还是不愿背井离乡,朝廷只好出动大批兵勇,强行搬迁。“惧之以戒,胁之以劓刑”。一时间,长江上西行的船只,陆路上拖家带口的移民络绎不绝。但无论是船上的还是陆上的都被反捆着双手,由官兵押送。途中内急要方便时,须先呼押送官兵解开手上的绳索。于是“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一直袭用至今。

明朝移民律还规定:凡同宗同姓者,不得迁居一地。因“条款具备,律森严”,同宗同姓的兄弟,为了能在一地,不得不隐姓埋名,改名换姓。如当时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义门陈鼎、陈鼐二兄弟,于洪武二年迁居河南唐河县,其弟便改郭姓,繁衍后代,建郭庄。后寻根问祖,称之为郭陈氏。还有很多家族分成多个姓氏的。如一些地区,魏姓改马姓、改刘姓的,陈姓改邵姓的,周姓改单姓的,金姓改余姓的……。都有史料记载。

据《陈程氏家谱》记载:我祖克让公于洪武年初携弟友谦、友信(友谦、友信估计当时未成年)迁居华容,“逐波为渔,芟苇而稼”。这很符合明初“移民屯田”的史实。是否还有其他族兄同路迁来,家谱上未明。但同时期迁来华容的有义门陈姓宗亲,却是不争的事实。克让公是否因此而改姓?不言而喻。

民国时期,华容城南还保存有陈、程两族祠堂(现华容人武部址),两祠门对门,均称义门。曾有合族合祠一说,不知因何故未成。我先祖克让公与义门“抱耳陈”先祖是何宗亲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行不改名,坐不更姓”是中国文化崇尚的一种人格风骨。明初时“移民屯田”,是在朝廷的强权高压下执行的。长达五十余年的移民政策,给众多的移民心灵上造成深深的伤害。他们往往把这一政策,归咎于政治原因,从而和陈友谅扯到一起。如传朱元璋“议诛陈姓九族”,对陈友谅及其旧部的后人,一律贬为“疍民”、“贱民”加以迫害。“九渔户”的故事更是传得家喻户晓,有声有色。他们以这种方式,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怨恨。

其实,朱元璋对陈友谅的家人是优待的。对陈友谅的儿子、父亲、兄长,均有公、侯封号。虽是些虚职,还是保全了他们的名位。对陈友谅旧部,也是怀柔政策,正史上从未有过加害之说。

还有编歌谣骂朱元璋的。被强迁于安徽凤阳的商人,就编有“说凤阳、唱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以此贬低朱元璋。不过其曲子流传下来,成了有名的凤阳花鼓调。(见吴晗·朱元璋传)。

这里还提及一下陈友谅。现经本人反复考证:汉帝陈友谅系南北朝宜都王陈叔明之后,唐朝节度使陈伯万十九世孙。汉帝陈友谅不属义门派,世居祖地湖北沔阳,与江西祖籍无关。

据明代的《华容县志》记载:我二世祖陈安泰,是江州(今江西九江)的孝义之门。元朝时任荆州路总管,携家带口迁居荆州(今湖北江陵)。三世祖克让,于明洪武年初,从荆州迁居华容。

综上所述,我祖克让公改姓程氏,不存在“政治避难”的因素。极可能是明初的“移民屯田”政策造成的结果。先人们为了同宗同姓的兄弟居于一地,以改姓的方式,对抗朝廷移民政策的高压,是一种无奈的抗争。

是不是这个呀 ?

湖南省新化县西河镇(陈家山)是你的先祖辈名叫(陈伯万)有祠堂,你到那问人人都知道,新化陈氏家族的基本出于那里。那里是你的根,走到哪都不要忘记。你自己是什么辈份的你说下我也许知道一点点。

新化陈百万是陈氏哪一支?

始祖伯万公,行顶一,字金峰,唐中宗大中九年,(公元855年)甲戌三月初七日午时生(邵东陈氏三修谱,浮丘陈氏谱均有载),官都督,江西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