辈分怎么排的
辈分是祖先编制作家谱,或者分支从族谱上续谱的时候确定下来的,排列常常体现在人名中,使用辈分用字便于在同族中排行辈,认辈分,也便于修宗谱。一般而言,以字定辈分者,都将这些辈分字置于姓之后,如张学良、张学思、张学铭。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有辈分。
但是,普通老百姓的辈分不是特别讲究,如小说《白鹿原》中白嘉轩的儿子白孝文、白孝武兄弟,这个“孝”字是取忠孝之类的用字,没有特别严格的辈分用字沿革。再如,我们的父辈名中,辈分用字一般取寓意较好的字来使用。
在这种宗族观念下,一般排辈分主要体现在男丁中,女子不入宗谱,故不采纳。现今,许多家庭中的姐妹看似有使用辈分字的,但一般只是任选一个相同的字用在姊妹中,以表示姐妹关系,并无序辈之意。行辈字是宗族内部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并不是父母或本人可以随便选用的。
宗谱的行辈字派用以加强宗法制度,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目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孝、福、禄、吉、祥、贤等;
第二类是希望宗族延续和昌盛的字,如:永、传、昌、盛、兴、延、继、承等;
第三类是怀念先祖和歌颂皇天恩德的字,如:泽、祖、显、荣、恩、锡、启、先等。
家谱的行辈字派是家谱中尤其重要的内容,一般由家庭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订,编成几句吉祥话,有的文人甚至将其写成诗,比如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扩展资料:
背景
儒家文化对论资排辈的强调,源于农业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中国人的这种特点与儒家文化几千年来的影响有关。孔子本人就是一个非常注重“礼”的人,而礼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形式。在孔子认可的礼中,大多都是在强调身份的重要性。
《论语乡党》整篇都在讲礼,包括士人在各种场合、面对各种人的时候应当遵循何种规矩。孔子讲的礼有两个维度的内核,一个是以亲疏作为判定依据的“孝”,一个是以尊卑作为判定依据的“忠”。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论语为政》)。
孝的第一要义是要听话,而且要和颜悦色(色难),这才算礼数周到。对于君主,要“事君尽礼”(《论语八佾》),才能算忠。有了这两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平等的了,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一种论资排辈的表现。
-辈分
1、安徽无为县鹤毛乡一支邢氏字辈为:“鼻达满计昌、一可守其有”。
2、安徽无为牛埠镇一支:世庆希必达,臣子茂继昌;一可守其有,万应登朝邦。
3、安徽芜湖市邢氏字辈为:连盟清正、广祚宏昌、景承天道、定保家长。
4、安徽庐江县一支:“圣朝有道、冶绍周邦、应时运达、德业延长”。
5、安徽无为县的一支(邢宽后裔):万世尚文学、家修献朝廷、光前崇大道、予后必明经。
6、海南邢氏字辈:咸丰乙卯年(1855)续增字辈:“天保定谷; 诒福孔(益)增; 维日受禄; 恒升茂承”。
这个得看你是什么地方的……很多小地方的氏族家谱排列除了本族的没有多少外人知道,而且新中国成立后新增的谱字也越来越少
看你这排列中有“凤”、“纪”,挺像是天津的一支,“凤、纪、维、恩、广、宪、耀、震、家、兴”
清朝登州府文登县东甲西舍邢家庄,甲社在清朝前期设立,后改为都里,但已经失传,在当地历史典籍中没有任何记载。明万历时由岛集东北30公里迁入高村坤龙邢家庄坤龙邢家中邢家
北邢家位于高村镇北部8公里,坤龙水库东岸,耕地面积578亩,人口430人。邢姓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由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丘子山前五坡岭航海迁入泽头望岛,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迁入泽头岛集邢家岛;明朝万历年间,邢姓由泽头岛集东北迁徙31公里迁来此处安村。村西青龙河好象一条母龙伏卧于此,结合姓氏,命名坤龙邢家。明中后期赛纳裔孙由荣成靖海卫迁入。于姓迁入。1961年修建坤龙水库,把该村分为三个自然村,本村居北,称北邢家。
中邢家位于高村镇北部6公里,坤龙水库东岸,耕地面积974亩,人口751人。邢姓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由安徽凤阳府定远县丘子山前五坡岭航海迁入泽头望岛,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迁入泽头岛集邢家岛,明朝万历年间,邢姓由泽头岛集东北迁徙30公里来此处安村。村西青龙河好象一条母龙伏卧于此,结合姓氏命名坤龙邢家。明中后期赛纳裔孙由荣成靖海卫迁入,清乾隆时孙姓由大水泊岭上孙家青石岭迁入。1961年修建坤龙水库,把该村分为三个自然村,本村居中,称中邢家。邵姓、林姓先后迁入。坤龙邢家传统大型文艺活动“串黄河”名震方圆几十里。
山东郯城蒲坦、郯城、苍山等地吴氏字辈
据吴冶庄家谱记载,先祖自皖南歙州迁苏之东海,
明初84世祖兄弟两又从莒南官地迁郯城,一居郯西蒲坦,
吴氏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自郯城县吴蒲坦迁居城西南五里处定居
元朝永庆,福兴绍清,士传善继,克富维宗,开昌景太,志学佃庭,加怀成瑞,敏慎培英,
辈分怎么排的
本文2023-12-06 21:54:4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33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