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流程图
体液免疫:指B细胞在T细胞辅助下,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具有专一性的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后完成的免役反应
细胞免疫:指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特异性结合,导致靶细胞破裂死亡的免疫反应
上边这些是最基本的概念,是一定要理解的至于流程图,我建议你最好还是仔细看看书的好
我现在提供给你一些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也是我在做题的过程中常常用到的一些理论依据:
1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各有自己独特的功能,而且还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病毒感染过程中,往往是先通过体液免疫来阻止病毒在机体内传播,若病毒已经侵染到寄主细胞中,就要通过细胞免疫这是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使靶细胞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破裂死亡
2外毒素:体液免疫发生作用
3胞内寄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物的散播感染;当寄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楚
4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也将大部分丧失(这一点很重要的哦,我做许多题的时候都有碰到这个考点)
5体液免疫的两个关键过程:(1)产生高效而短命的效应B细胞,由效应B细胞分泌抗体清除抗原(2)产生寿命长的记忆细胞,在血液和淋巴中循环,随时"监察",如有同样抗原再度入侵,立即发生免疫反应以消灭之(二次反应)
免疫反应我总结出来的重点就是这些了,希望可以帮到你
抗体(antibody)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 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它(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抗体 外文名 :antibody 性质 :免疫球蛋白 分布 :脊椎动物的血清等体液中 产生细胞 :浆细胞(效应B细胞) 构成 :以免疫球蛋白为主 介绍,命名,抗体的结构,主要功能,特性和功能,多克隆单克隆,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抗体的多样性,抗体规律, 介绍 抗体是一类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按其反应形式分为凝集素、沉降素、抗毒素、溶解素、调理素、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等。按抗体产生的来源分为正常抗体(天然抗体),如血型ABO型中的抗A和抗B的抗体,和免疫抗体如抗微生物的抗体。按反应抗原的来源分为异种抗体,异嗜性抗体,同种抗体和自身抗体。按抗原反应的凝集状态分为完全抗体IgM和不完全抗体IgG等。抗体在医疗实践中套用甚为广泛。如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上用丙种球蛋白预防病毒性肝炎、麻疹、风疹等,国际上用抗Rh免疫球蛋白预防因Rh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症。诊断上如类风湿因子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抗核抗体(ANA)、抗DNA抗体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抗 抗体用于原发性不孕症的诊断等;治疗上如毒素中毒用抗毒治疗以及免疫缺陷性疾病的治疗等。 命名 19世纪后期,V on Behring及其同事Kitasato研究发现,用白喉或破伤风毒素免疫动物后可产生具有中和毒素作用的物质,称之为抗毒素(antitoxin),随后引入“抗体”一词来泛指抗毒素类物质。抗体(antibody,Ab)是B细胞接受抗原 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功能。1937年,Tiselius和Kabat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并发现抗体主要存在于γ区,因此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随后,经1968年和1972年的世界卫生组织和圈际免疫学会联合会讨论决定,将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一命名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Ig可分为分泌型Ig(secreted Ig,SIg)和膜型Ig(membrane Ig,mlg)。Slg主要存在于血液和组织液中,行使抗体的各种功能;mlg主要构成B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受体。 抗体的结构 一、抗体的基本结构 经x线晶体衍射结构分析发现,Ig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各肽链之间南数量不等的链间二硫键连线。Ig可形成“Y”字型结构,称为Ig单体,是构成抗体的基本单位。 (一)重链和轻链 天然Ig分子含有四条异源性多肽链,其中,分子鼍较大的两条链称为重链(heavy chain,H),而分子量较小的两条链称为轻链(Light chain,L)。同一Ig分子中的两条H链和两条L链的胺基酸组成完全相同。 1.重链分子量为50 000~75 000,由450~550个胺基酸残基组成。重链恒定区的胺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12分为5类(class),即IgM、IgD、IgG、IgA和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μ链、δ链、γ链、α链和ε链。不同类的Ig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链内和链间二硫键的数量和位置、结构域的数量及铰链区的长度等均不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一类的Ig,其铰链区胺基酸组成和重链二硫键的数量、位置也不同,据此又可将同类Ig分为不同的亚类(subclass)。例如,人lgG可分为四个亚类,包括IgGl、IgG2、IgG3和IgG4;人IgA可分为IgAl和lgA2两个亚类。 2.轻链分子量约为25 000,由214个胺基酸残基构成。轻链可分为两种,分别为kappa(κ)链和lambda(λ)链。据此,可将lg分为两型(type),即κ型和λ型。一个Ig分子上两条轻链的型别总是相同的。不同类Ig既存在κ型,也存在λ型。同一个体内可同时存在κ型和λ型的Ig分子,不同种属生物体内两型轻链的比例不同。正常人血清Ig的κ:λ约为2:1,而在小鼠则为20:1。lg的κ与λ的比例异常可以反映免疫系统的异常。根据λ链恒定区个别胺基酸的差异,又可将λ链分为λl、λ2、λ3和λ4四个亚型(subtype)。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分析不同Ig重链和轻链的胺基酸序列发现,重链和轻链靠近N端的约1 10个胺基酸序列变化很大,其他部分胺基酸序列相对恒定。因此,将Ig轻链和重链中靠近N端胺基酸序列变化较大的区域称为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分别占重链和轻链的1/4和1/2;将靠近C端的胺基酸序列相对稳定的区域,称为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分别占重链和轻链的3/4和1/2。 1.可变区 重链和轻链的V区分别称为VH和VL。VH和VL中各含有3个胺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高度可变的区域,称为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或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ing region,CDR), 包括HVRl(CDRl)、HVR2(CDR2) 和HVR3(CDR3),其中,HVR3(CDR3)变化程度更高。VH的3个高变区分别位于29~31、49~58和95~102位胺基酸,而VL的3个高变区分别位于28~35、49~56和91~98位胺基酸。VH和VL的3个CDR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antigen-binding site),决定抗体的特异性,是抗体识别及结合抗原的部位。在V区中,CDR之外区域的胺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相对保守,称为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FR)。VH或VL各有四个骨架区,分别用 FR1、FR2、FR3和FR4表示。 2.恒定区 重链和轻链的C区分别称为CH和CL。不同型(κ或λ)Ig的CL长度基本一致,但是不同类Ig的CH长度不同,例如IgG、IgA和IgD包括CH1、CH2和CH3,而IgM和IgE则包括CHl、CH2、CH3和CH4。 (三)铰链区 铰链区(hinge region)位于CH1与CH2之间,富含脯氨酸,易伸展弯曲,从而改变抗原结合部位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抗体结合位于不同位置的抗原表位。铰链区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水解,产生不同的水解片段。不同类Ig的铰链区不尽相同,例如人IgGl、IgG2、IgG4和IgA的铰链区较短,IgG3和IgD的铰链区较长,而IgM和IgE无铰链区。 二、抗体的结构域 Ig分子的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都可摺叠成数个球形结构域(domain),每个结构域行使其相应的功能。轻链有VL和CL两个结构域;IgG、IgA和IgD的重链有VH、CH1、CH2和CH3四个结构域;IgM和IgE的重链有五个结构域,即多一个CH4结构域。每个结构域由约110个胺基酸组成,胺基酸序列具有相似性,其二级结构是由几条多肽链摺叠形成的两个反向平行的β片层(anti—parallel β sheet)构成的,两个β片层中心的两个半胱氨酸残基由一个链内二硫键垂直连线,形成一个“β桶状(βbarrel)”或“β-三明治 (β sandwich)”结构,这种折式称为免疫球蛋白摺叠(immunoglobulin folding)。许多膜型和分泌型的蛋白质分子也含有这类独特摺叠的二级结构,因此,这类分子被统称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superfamily,IgSF)。 三、J链和分泌片 Ig轻链和重链除上述基本结构外,某些类别的Ig还含有其他辅助成分,如J链和分泌片。 (一) J链 J链(joining chain)是一条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浆细胞合成,其主要功能是将多个Ig单体连线为多聚体。2个IgA单体由J链相互连线形成二聚体,5个IgM单体由二硫键相互连线,并通过二硫键与J链连线形成五聚体。IgG、IgD和IgE常为单体,无J链。 (二) 分泌片 分泌片(secretory piece,SP)又称为分泌成分(secretory component,SC),是分泌型IgA分子上的一个辅助成分,为一种含糖的肽链,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以非共价形式结合于IgA二聚体上,使其成为分泌型IgA(SIgA),并一起被分泌到黏膜表面。分泌片能保护SIgA的铰链区不被蛋白水解酶降解。 四、抗体分子的水解片段 在一定条件下,Ig分子肽链的某些部分易被蛋白酶水解为不同片段。木瓜蛋白酶(papain)和胃蛋白酶(pepsin)是最常用的两种Ig蛋白水解酶,并可籍此研究Ig的结构和功能,分离和纯化特定的12多肽片段。 (一) 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 木瓜蛋白酶水解Ig的部位是在铰链区二硫键连线的两条重链的近N端,可将Ig裂解为两个完全相同的Fab段和一个Fc段。Fab段即抗原结合片段(fragment antigenbinding,Fab),由一条完整的轻链与重链的VH和CHl结构域组成。一个Fab片段为单价,可与抗原结合但不产生凝集反应或沉淀反应;Fc段即可结晶片段(fragment crystallizable,Fc),由Ig的CH2和CH3结构域组成。Fc段无抗原结合活性,是Ig与效应分子或细胞相互作用的部位。 (二)胃蛋白酶水解片段 胃蛋白酶作用于铰链区二硫键所连线的两条重链的近c端,水解Ig后可获得一个F(ab’ )2 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 ’。F(ab’ )2 是由两个Fab段及铰链区组成,由于Ig分子的两个臂仍由二硫键连线,因此F(ab’ )2 片段为双价,可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与抗原结合可发生凝集反应和沉淀反应。由于F(ab’ )2 片段既保留了结合相应抗原的生物学活性,又避免了Fc段免疫原性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于制备生物制品,如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均是经胃蛋白酶消化后精制提纯的生物制品。胃蛋白酶水解Ig后所产生的pFc 7最终被降解,无生物学作用。 右图是抗体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功能 抗体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同一抗体的V区和c区的胺基酸组成和顺序的不同,决定了其功能上的差异。不同抗体的V区和C区在结构变化上具有一定的规律,又使得其在功能上存在共性。V区和C区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一、中和毒素和阻止病原体入侵 识别并特异性结合抗原是抗体的主要功能,执行该功能的结构是抗体的V区,其中CDR部位在识别和结合特异性抗原中起决定性作用。抗体有单体、二聚体和五聚体,因此结合抗原表位的数日也不相同。抗体结合抗原表位的个数称为抗原结合价。Ig单体可结合2个抗原表位,为双价。SIgA是二聚体,可结合4个抗原表位,为4价。IgM是五聚体,理论上可以结合10个抗原,应该是10价,但由于立体构象的空间位阻,使lgM一般只能结合5个抗原表位,故为5价。 抗体的V区与抗原结合后,借助于c区的作用,在体外可发生各种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有利于抗原或抗体的检测和功能的判断;在体内可中和毒素、阻断病原体入侵、清除病原微生物;B细胞膜表面的IgM和IgD构成B细胞的抗原识别受体,能辅助B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分子。 二、激活补体产生攻膜复合物使细胞溶解破坏 人IgG1~3和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因构象改变而使其CH2和CH3结构域内的补体结合点暴露,从而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系统,产生多种效应功能,其中IgM、IgG1和IgG3激活补体系统的能力较强,IgG2较弱。IgA、IgE和IgG4本身难以激活补体,但在形成聚合物后可通过旁路途径激活补体系统。通常情况下,lgD不能激活补体。 三、调理吞噬和ADCC IgG可通过其Fc段与表面具有相应受体的细胞结合,产生不同的生物学作用。 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 指IgG抗体(特别是IgG1和IgG3)的Fc段与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相应的Fc受体结合,从而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例如,细菌特异性的IgG抗体可通过其Fab段与相应的细菌抗原结合后,以其Fc段与巨噬细胞或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的Fc受体结合,通过IgG的Fab段和Fc段的“桥联”作用,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 指具E有杀伤活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面的Fc受体识别包被于靶细胞表面抗原(如病毒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上的抗体的Fc段,直接杀伤靶细胞。 NK细胞是介导ADCC的主要细胞。抗体与靶细胞上的抗原结合是特异性的,而表达Fc受体细胞的杀伤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四、介导 I 型超敏反应 IgE为亲细胞抗体,可通过其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高亲和力Fc受体结合,使其致敏。当相同的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可以直接与致敏靶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结合,促使这些细胞合成和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I型超敏反应。 五、穿过胎盘屏障和黏膜 在人类,lgG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胎盘母体一侧的滋养层细胞可表达一种特异性的IgG输送蛋白,称为FcRn。IgG可选择性地与FcRn结合,从而转移到滋养层细胞内,并主动进入胎儿的血循环中。IgG穿过胎盘的作用在于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机制,对于新生儿抗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另外,sigA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的黏膜,在黏膜局部免疫中发挥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 特性和功能 一、IgG IgG于出生后3个月开始合成,3~5岁接近成人水平。IgG是血清和体液中含量最高的抗体,占血清总Ig的75%~80%。人lgG有4个亚类,根据其在血清中浓度的高低排序,分别为IgG1、IgG2、IgG3、IgG4。IgG的半衰期为20~23天,是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主要抗体,其亲和力高,在体内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免疫效应,是机体抗感染的“主力军”。IgG1、IgG2和IgG3可以穿过胎盘屏障,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IgG1、lgG2和IgG3能通过经典途径活化补体,并可与巨噬细胞、NK细胞表面Fc受体结合,发挥调理作用、ADCC作用等;人IgGl、IgG2和IgG4可通过其Fc段与葡萄球菌蛋白A(SPA)结合,借此可纯化抗体,并用于免疫诊断。某些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核抗体,以及引起Ⅱ、Ⅲ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也属于IgG。 二、IgM IgM占血清Ig总量的5%~10%,血清浓度约为1mg/ml。单体IgM以膜结合型表达于B细胞表面,构成B细胞抗原受体,只表达mlgM是未成熟B细胞的标志。分泌型IgM为五聚体,是分子量最大的Ig,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一般不能通过血管壁,主要存在于血液中。五聚体IgM含有10个Fab段,具有很强的抗原结合能力;含有5个Fc段,比IgG更易激活补体。天然血型抗体为IgM,血型不匹配的输血,可导致严重的溶血反应。IgM是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合成和分泌的抗体,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能产生IgM,故脐带血lgM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或巨细胞病毒等感染)。IgM也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先头部队”;血清中IgM升高,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 三、IgA IgA分为两型:血清型为单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仅占血清Ig总量的10%~15%;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为二聚体,由J链连线,含内皮细胞合成的分泌片,经分泌性上皮细胞分泌至外分泌液中。SIgA合成和分泌的部位在肠道、呼吸道、乳腺、唾液腺和泪腺,因此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泪液。SIgA是外分泌液中主要的抗体类别,参与黏膜局部免疫,通过与相应病原微生物结合,阻止病原体黏附到细胞表面,在局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SIgA在黏膜表面也有中和毒素的作用。新生儿易患呼吸道、胃肠道感染可能与IgA合成不足有关。婴儿可从母亲初乳中获得SIgA,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过程。 四、IgD 正常人血清lgD浓度很低,仪占血清Ig总量的02%。IgD可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间产生。5类lg中,IgD的铰链区最长,易被蛋白酶水解,故其半衰期很短(仅3天)。lgD分为两型:血清型IgD的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膜结合型IgD(mlgD)构成BCR,是B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标志,未成熟B细胞仅表达mlgM,成熟B细胞可同时表达mlgM和mIgD,称为初始B细胞(naive B cell)。活化的B细胞或记忆性B细胞表面的mlgD会逐渐消失。 五、IgE IgE是正常人血清中含量最少的Ig,血清浓度极低,约为5×10 - 5 mg/ml。IgE主要由黏膜下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分泌。其重要特征为糖含量较高。IgE为亲细胞抗体,其CH2和CH3结构域可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上的IgE高亲和力Fc受体结合,引起I型超敏反应。此外,IgE与机体的抗寄生虫免疫相关。 多克隆单克隆 抗体独特的生物学活性使其在疾病的诊断、免疫防治及基础研究中发挥作重要作用。早在19世纪后期,人们就开始使用特异性抗原免疫动物制备相应的抗血清。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建立了单克隆抗体(monoclonai antibody,mAb)技术,使规模化制备高特异性、均质性抗体成为可能。然而,鼠源性mAb在人体反复免疫后出现的人抗鼠抗体(human anti—mouseantibody,HAMA)很大程度上限制了mAb的临床套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已经可以通过抗体丁:程技术制备人一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或人源抗体。 多克隆抗体 天然的抗原分子中常含有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以该抗原 机体的免疫系统可同时激活多种B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中会含有多种针对不同抗原表位的抗体,因此称之为多克隆抗体。多克隆抗体主要从动物免疫血清、恢复期患者血清或免疫接种人群的血清中获得。多克隆抗体的优势是:作用全面,具有中和抗原、免疫调理、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ADCC等重要作用,而且来源广泛、制备简单。其缺点是:特异性不高、易发生交叉反应,不易大量制备,因而限制了其套用的范围。 单克隆抗体 解决多克隆抗体特异性不高的理想方法是制备识别单一表位特异性的抗体。如果能获得仅针对单一表位的浆细胞克隆,并使其在体外扩增分泌抗体,就有可能获得单一表位特异性的抗体。然而,浆细胞在体外的寿命较短,难以培养。为克服这一缺点,Kohler和Milstein将可产生特异性抗体但短寿的B细胞与不产生抗体但长寿的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了可以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从而建立了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通过该技术融合形成的杂交瘤(hybridoma),既具有骨髓瘤细胞大量扩增和永生的特性,又具有免疫B细胞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能力。每个杂交瘤细胞由一个B细胞融合而成,而每个B细胞克隆仅识别一种抗原表位,因此经筛选和克隆化的杂交瘤细胞仅能合成和分泌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其优点是结构均一、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血清交叉反应少、制备成本低;缺点是鼠源性mAb对人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反复免疫人体后可诱导产生人抗鼠抗体,从而削弱了其作用,甚至导致机体组织细胞的免疫病理损伤,因此需要进一步通过抗体工程技术制备人一鼠嵌合抗体、人源化抗体或人源抗体。 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ab)技术是20世纪免疫学技术的一项里程碑式突破.该技术将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生成杂交瘤细胞,这种杂交瘤细胞核内含有双亲细胞的染色体,继承了亲代细胞的特征.它既具有瘤细胞在体外培养中迅速增殖的能力.又具备免疫脾细胞合成和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特性。随后用适当方法把杂交瘤细胞分离出来,进行单个细胞培养,使之大量繁殖,在培养液中形成单个杂交瘤细胞的克隆(也称细胞系)。由于每个B淋巴细胞只有合成一种抗体的遗传基因,所以单个杂交腐细胞的克隆也只能产生一种专一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这种制备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技术被称为单克隆抗体技术。 由杂交瘤单细胞克隆所产生的单克隆抗体只能特异性地与抗原分子上的一个抗原决定簇结合,抗体成分均一,抗体的结构、胺基酸顺序、特异性等都是一致的,且在培养过程中只要不发生变异,不同时间内分泌的抗体都能保持同样的结构和功能。用这种技术可按需要生产大量很纯的单一抗体,这些是用普通血清学方法所不能达到的。 单克隆抗体的发展经历了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嵌合性单克隆抗体、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和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四个阶段。特别是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其可变区和恒定区都是人源的,这类抗体药物具有高亲和力、高特异性、几乎没有毒副作用等优点,克服了动物源抗体及嵌合抗体的各种缺点,成为治疗性抗体药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单克隆抗体技术在临床套用中为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新手段,作为治疗用药物,单克隆抗体主要套用于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及病毒感染等领域。单克隆抗体也可用于肿瘤的导向治疗,将针对某一肿瘤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与化疗或放疗药物连线,利用单克隆抗体的专一性识别结合特点,将药物携带至靶细胞并直接将其杀伤。由于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纯度高、均一性好等优点,大大促进了单克隆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发展,在病原微生物、肿瘤、免疫细胞、激素及细胞因子的检测诊断中广泛套用。若将放射性标记物与单克隆抗体连线,注入患者体内后可进行放射免疫显像,协助肿瘤的诊断。在亲和色谱中单克隆抗体是重要的配体,若将单克隆抗体固定到一个惰性的固相基质上,则可用于特异性抗原分子的高度纯化。 抗体的多样性 人血清中的抗体多种多样,B淋巴细胞可产生的抗体种类在10 8 以上,可与众多不同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1.外源性因素环境中抗原种类甚多,每种大分子抗原又有多种抗原表位,每种抗原表位均可选择激活体内一个B细胞克隆,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 2.内源性因素抗体多样性的另一个原因是由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特征所决定的。编码人Ig重链及κ、λ型轻链的基因分别位于第14、2、22号染色体上。其中编码Ig重链的基因包括编码可变区的V、D、J及编码恒定区的C基因;编码Ig轻链的基因包括编码可变区的V、J及编码恒定区的C基因。每种基因片段是以多拷贝的形式存在,其中编码重链V区的VH、DH和JH的基因片段数分别为50、23和6个;编码K轻链V区的Vx和JK基因片段数分别为60和5个,编码入轻链V区的VX和J入基因片段数分别为30和7个。这些基因在胚系阶段以分隔的形式存在。在B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中,这些基因片段发生重排和组合,从而产生数量巨大、能识别特异性抗原的BCR。每种具有特异性BCR的B细胞克隆可识别相应的抗原,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Ig基因重组是B细胞合成无数特异性抗体的主要原因。 抗体规律 凡能产生抗体的高等动物(包括人类),当注入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进行免疫时都有着相同产生抗体的规律,即存在初次免疫应答(primary immune response)和再次免疫应答(secondary immune response)。初次免疫应答是指机体第一次接触某种抗原物质引起特异性抗体产生的过程。其特点是潜伏期长(一周以上),产生的抗体滴度(效价)低、维持的时间短,产生的抗体以IgM为主;再次免疫应答是指机体以后再次接触同样的抗原后所产生的抗体应答过程。其特点是产生抗体的潜伏期短、抗体滴度高,维持的时问长,产生的抗体以IgG为主。 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抗原)引起的体液免疫由于不产生记忆细胞,因此只有初次免疫应答,没有再次免疫应答。
(1)图中B是浆细胞; 物质e是淋巴因子.
(2)巨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在非特异免疫中直接吞噬消灭各种病原微生物,在特异性免疫中能吞噬处理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的结合物.因此被称为非特异免疫过程的编号是④⑩.
(3)体液免疫过程为: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反应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因此称为体液免疫的生理过程编号是①②③.
(4)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可检测到三种抗体,其原因是乙肝病毒含有三种有效抗原成分.
故答案为:
(1)浆细胞 淋巴因子
(2)④⑩
(3)①②③
(4)乙肝病毒含有三种有效抗原成分
单细胞测序技术能够揭示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状态,反映细胞间的异质性,发现新的稀有细胞类型。当前单细胞测序技术的一个限制是需要组织解离,导致空间信息的丢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空间转录组学平台则保留了空间结构,从而允许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分析肿瘤与肿瘤微环境的相互作用。
下面分享一篇在 Cancer Discovery 上发表的题为:Single-cell atlas of lineage states,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subtype-specific expression programs in gastric cancer 的研究论文。
科学问题
胃癌(GC)是导致全球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其表现出高水平的患者间和患者内的异质性。通过前期群体测序已知每个胃肿瘤样本都具有独特的表达谱。然而,我们对肿瘤微环境(TME)中各细胞类型如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等驱动 GC 表型的机制的理解仍处于初级阶段。
技术方法及路线
主要结论
1、scRNA-seq 识别异质性细胞群、细胞命运轨迹和稀有细胞群
40 个样本的 152,423 个细胞降维,分成34 个群(图 1B),5 种细胞大类,各细胞类型在组间占比不同(图 1C)。浆细胞群的单细胞拟时序分析表明了浆细胞分化和成熟的不同阶段(图 1E)。此外,鉴定到一种新型稀有细胞类型 STF4。STF4 细胞群表达 PLVAP (内皮细胞标志物)和 RGS5 (成纤维细胞标志物),暗示了一种罕见的混合谱系群体(图 1F)。作者也使用双色 RNAScope 技术验证了 PLVAP/RGS5 双阳性群体的存在。STF4 细胞群可能突出显示经历内皮-间充质转化(EndoMT)的细胞,这是一个内皮细胞获得间充质或肌成纤维细胞表型的过程。 综上,这些结果展示了 scRNA-seq 揭示异质性细胞群、细胞命运轨迹以及稀有细胞群的能力。
2、scRNA-seq 识别胃癌细胞特异性转录
与正常组相比,肿瘤中上皮细胞的比例较低,骨髓细胞较高。淋巴样、血浆和基质细胞的比例没有差异。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相关上皮细胞表现出更高致癌基因特征表达(图 2B)。GC 癌基因(如 CEACAM6 、 EGFR 、 MET 、 CCND1 和 KRAS )的表达在 EpiInt1 肿瘤上皮细胞亚群上调最大(图 2C)。与正常相比,肿瘤相关上皮细胞表现出显著异常 CNV(图 2D)。比较同一细胞类型组间(肿瘤组和正常组)差异显示,“主要细胞”和“肠型细胞”差异最大(图 2E)。LIPF 和 PGA3 在肿瘤中下调(图 2F)。 使用 DSP 空间转录组技术,作者证实了与正常样本相比,肿瘤上皮细胞(PanCK+)中 LIPF 的下调表达(图 2G) 。成纤维细胞细分三个亚群(图 2H)。综上,在 GC 肿瘤生态系统中,来自上皮和肿瘤微环境的不同细胞表达不同的致癌转录组学特征 —— 每种特征都是不同癌症所必需的,并最终会混合以产生复合肿瘤分子图谱(图 2I)。
3、scRNA-seq 揭示弥漫型胃癌中 KLF2 相关的浆细胞富集
与肠型 GC 相比,弥漫型 GC 中浆细胞相对比例更高,上皮细胞较低,淋巴、骨髓和基质细胞群没有差异(图 3A)。使用 IRF4(浆细胞标记物)免疫组化(图 3B)证实了弥漫型肿瘤中浆细胞水平的增加。重新分析 TCGA 中群体转录组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弥漫型 GC 中浆细胞水平的增加(图 3C)。单细胞数据表明弥漫型 GC 中浆细胞的富集主要由浆细胞簇 PL4 和 PL5 驱动(图 3D)。 KLF2 是一种先前显示可调节多发性骨髓瘤中浆细胞归巢的基因。作者观察到浆细胞比例与表达 KLF2 的上皮细胞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图 3E)。这一发现表明,高表达 KLF2 的上皮细胞可能与弥漫型 GC 中的浆细胞募集有关。ChIP-seq 和群体转录组测序发现弥漫型 GC KLF2 H3K27ac 启动子水平和基因表达均高于肠道 GC,启动子信号和基因表达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分析 TCGA 群体转录组测序数据进一步证实与肠型肿瘤相比,弥漫型肿瘤 KLF2 表达增加(图 3F)。 为了探索空间环境中 KLF2 的差异,作者使用 DSP 空间转录组技术来分析 KLF2 在上皮细胞(Pan-CK+)中的表达。结果证实与肠型上皮细胞相比,弥漫型上皮细胞中的 KLF2 转录水平更高(图 3G)。此外,作者观察到与远端上皮细胞相比,靠近浆细胞的上皮细胞中 KLF2 表达更高(p = 0096)(图3H) 。进一步作者通过人源化小鼠模型及细胞共培养体外迁移实验证明肿瘤上皮细胞中 KLF2 表达与宿主浆细胞之间的关系(图 3I-J)。总之,研究结果确定了弥漫型 GC 中浆细胞募集,上皮细胞 KLF2 表达作为浆细胞募集的潜在驱动因素。
4、scRNA-seq 揭示了不同的成纤维细胞亚群和 INHBA-FAP 作为肿瘤成纤维细胞调节因子
作者根据临床分期和组织学亚型比较了 scRNA-seq 中的肿瘤成纤维细胞亚群(STF1-3),结果表明三个亚群都呈阶段性增加(图 4A)。STF1 和 STF3 簇表现出 FAP 、 ACTA2 、 TAGLN 的上调,STF2 簇仅表现出 CSPG4 的上调(图 4B)。据报道,TGF-β 超家族信号会影响其他癌症类型中的肿瘤成纤维细胞(CAF)的功能。因此,作者选择研究 TGF-β 通路的主要组成部分激活素-抑制素信号传导模块,包括 9 个经典基因。在这 9 个基因中,与正常相比,只有 INHBA 在肿瘤相关的 STF2 和 STF3 簇中表现出显著上调(图 4C)。 INHBA 与STF3 中的 FAP 呈显著正相关,而与 STF2 中的 CSPG4 未发现相关性。空间 DSP 数据分析表明 FAP 和 INHBA 在肿瘤成纤维细胞(SMA+)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图 4D-F),并且在肿瘤成纤维细胞中 FAP 和 INHBA 共表达水平存在很强的相关性(图 4G)。作者进一步通过体内外系列功能实验表明 INHBA 正调节胃癌 STF3 成纤维细胞群中 FAP 表达(图4H-J)。研究还发现从正常到 IV 期 STF3 中 FAP 和 INHBA 表达增加(图 4K)。通过 INHBA 表达水平对 TCGA 样本进行的生存分析显示,具有高 INHBA 表达的肿瘤样本的生存率显著降低(图 4L)。
5、胃癌类器官的 scRNA-seq
为了研究与体内原代肿瘤相比,体外类器官培养条件对转录状态或整体细胞比例的影响,作者将来自患者类器官(PDO)的 scRNA-seq 数据集与原发肿瘤进行整合分成五个主要的细胞群(图 5A)。与正常 PDO 上皮细胞相比,肿瘤 PDO 上皮细胞表现出癌症相关模块和 GC 相关基因的上调(图 5B)。对正常和肿瘤 PDO 中上皮细胞的轨迹图分析表明,来自肿瘤类器官的上皮细胞相对于正常上皮细胞具有多个分支,这与正在经历普遍和持续分化或去分化的肿瘤 PDO 上皮细胞一致(图 5C)。研究者进一步揭示了原发肿瘤和 PDO 之间的差异(图 5D-G)。总之,这些结果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除了上皮细胞外,PDO 培养也可能影响与肿瘤相关的其他细胞类型的转录谱。
总结
该研究对超过 30 名具有不同亚型和阶段的胃癌患者的扩展队列进行了 scRNA-seq,跨越大量细胞(>200,000 个细胞)生成了全面的胃癌单细胞图谱。共鉴定到34个细胞群,包括新的稀有细胞群。观察到弥漫型肿瘤中浆细胞比例增加,以及以高 INHBA 和 FAP 共表达为特征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亚群的分期积累。单细胞分析比较了患者来源的类器官(PDO)和原发性肿瘤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通过 DSP 空间转录组学、独立的群体 RNA-seq 以及体外和体内模型的功能实验来补充这些发现。该研究提供了跨不同胃癌亚型的患者内部和患者间单细胞高分辨率分子图谱。
(1)造血干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①;摄取、处理、呈递 (3)AB (4)增殖分化;抗体 (5)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抗原经吞噬细胞、T细胞呈递给B细胞;记忆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 |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流程图
本文2023-12-06 20:23:0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330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