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称帝后还有哪些亲戚 朱元璋又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6浏览:3收藏

朱元璋称帝后还有哪些亲戚 朱元璋又是怎么对待他们的,第1张

历史上的朱元璋出身于贫民家庭,兄弟姐妹倒是不少,朱元璋是老幺,他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只不过朱元璋称帝时他的哥哥和姐姐命都不太好已经去世了,不过即便如此朱元璋称帝后还是有一些亲戚在世,下面就来说说朱元璋称帝之后,他还有哪些亲戚在世,以及他对这些在世的亲戚如何。

朱元璋建立明代后哥哥和姐姐都已经去世,只有二姐夫李贞在世

朱元璋又名朱重八,出身于安徽濠州(现今安徽凤阳)一个贫民家庭,他的父亲名叫朱五四(朱元璋称帝后给父亲改名为朱世珍),老朱家祖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而当时的人就信一句话多子多福,因此虽然朱五四并不富裕,他还是生了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其中朱元璋就是他最小的儿子。

朱元璋上面有三个哥哥,分别是大哥朱重四、二哥朱重六、三哥朱重七,还有两个姐姐,不过朱元璋的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都没福气,没看到弟弟当皇帝建立大明就都去世了。

朱元璋继位之后追封父母为皇帝和皇后,三个哥哥也都得到了追封,他将大哥朱重四改名为朱兴隆追封为南昌王,将二哥朱重六改名为朱兴盛追封为盱眙王,将三哥朱重七改名为朱兴祖追封为临淮王,追封大姐为太原长公主,追封二姐为曹国长公主。

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和父母一同在元末爆发的旱灾和蝗灾导致的饥荒中饿死,朱重四当时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但是长子朱圣保自幼夭折,因此在朱重四去世后他的妻子王氏带着次子朱文正和女儿跑回了娘家。

朱元璋的二哥朱重六当年在饥荒之后与朱元璋一起安葬了父母和大哥,然后兄弟二人为了活命不得不分道扬镳,朱重六带着妻儿要饭到他乡,朱元璋则去皇觉寺当了和尚。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多次派人去寻找二哥朱重六一家,结果却得知二哥朱重六后来还是客死他乡,而朱重六的儿子朱旺也夭折了,因此朱元璋追封了二哥朱重六为盱眙王,追封侄子朱旺为昭信王。

朱元璋的三哥朱重七早年由于家里贫困,跑到外乡当了上门女婿,但是很不幸的是婚后不久就去世了,都没有留下后人。

朱元璋的大姐太原长公主年纪比较大,很早就嫁给了外乡农民王七一,由于夫家条件并不好,因此朱元璋的大姐夫妇很少与朱家往来。后来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曾在某次战斗中被元军追杀,朱元璋走投无路下投奔了大姐和姐夫王七一,结果被胆小怕事的大姐和大姐夫拒之门外。

后来太原长公主和丈夫王七一都早逝了,也没有留下后人,而朱元璋称帝之后,他一直记恨大姐一家不肯帮助自己,因此他对外绝口不提自己还有大姐,只以二姐曹国长公主为长姐,直到后来曹国长公主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外甥李文忠向朱元璋禀告自己寻找到了太原长公主和王七一的坟墓,恳求朱元璋厚葬太原长公主和王七一,朱元璋才碍于情面册封大姐为太原长公主,册封大姐夫王七一为驸马都尉,并对外称自己一直找不到大姐和大姐夫的坟墓幸亏外甥李文忠找到,才能将大姐一家厚葬。

朱元璋的二姐曹国长公主朱佛女和二姐夫李贞则是对朱元璋最好的人,朱佛女很早就嫁给了江苏盱眙人李贞,虽然李贞是农民家庭,日子却过得不错,算是比较富裕的农民,加之李贞生性厚道慷慨,所以朱佛女和李贞夫妇早年对朱家颇为接济,尤其最疼爱老幺朱元璋。

在闹饥荒时,二姐夫李贞没少给朱元璋拿吃的,宁可自己饿一顿,也要让朱元璋吃好,对朱元璋经常是接济帮助,因此朱元璋一直念着二姐和二姐夫的好。

朱佛女虽然生性善良,但是结局很悲凉,当时江南饥荒过后,又闹起了瘟疫,朱佛女不幸感染瘟疫去世,年仅36岁。

朱佛女去世后,李贞所在的村子很多人都因瘟疫而死,导致村子荒破,慷慨豪迈的李贞眼见于此,为了拯救村子,他拿出自己家中的余财和余粮与剩下的村民一同共济难关,虽然躲过了瘟疫,但是没多久乱兵进入村镇开始烧杀抢掠,李贞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带着儿子李文忠一路要饭逃离了家乡。

元代至正十二年(1352年)腊月,在逃跑途中的李贞听闻小舅子朱元璋在红巾军领袖郭子兴麾下当将军,于是走投无路的李贞就带着儿子李文忠跑到了滁州投靠朱元璋。

尤其是李文忠见到朱元璋就如同见到母亲一般,扑到他的怀里就大哭说母亲没了,朱元璋被外甥哭的是肝肠寸断,于是他就对李文忠说:“舅舅就如同你的母亲一般,你虽然没有了母亲,但是你还有舅舅,以后你的生活就有了依靠。”

当即朱元璋就收养了外甥李文忠为养子,李文忠本来名字叫李保儿,朱元璋为其改名为朱文忠,当儿子一般养在自己家中由发妻马氏照顾,而二姐夫李贞也被朱元璋安置下来。

此后朱元璋聘请名师教导李文忠,很快李文忠就逐渐成长为了朱元璋打天下的得力帮手,在攻灭另外的起义军领袖陈友谅和张士诚时,李文忠立下赫赫战功,朱元璋后来由于生育了长子朱标,算是有了自己的血脉继承人,于是以李文忠战功显贵,令其恢复本性,因此李文忠就从朱姓恢复成了李姓。

后来李文忠在朱元璋一统南方建立明代之后,又跟随大将常遇春北征元代,最终攻克了北京将元顺帝驱逐出去,常遇春病逝后,李文忠又接替了常遇春的位置,继续追歼北元残余势力。

此后李文忠在明代更是出将入相,不仅掌兵权,后来朱元璋还让他与明代的开国谋臣李善长共议国事,可见对他的器重。

而李文忠的老爹李贞在朱元璋建立明代后更是享福,朱元璋就是各种对二姐夫李贞好,自己吃的、用的、穿的都会让人照着给二姐夫李贞来一套,李贞也是朱元璋称帝后唯一在世的同辈亲人。

朱元璋称帝后对姐夫李贞简直犹如父亲一般孝敬,最初先是加封李贞为恩亲侯、驸马都尉,但是没过多久,朱元璋觉得姐夫李贞只封个侯爵太低了,于是又加封为曹国公、驸马都尉,并且在当皇帝之后,朱元璋还特意允许姐夫李贞可以穿和自己一样的五爪龙袍,还允许李贞入朝免跪,没事不用上朝,见到自己不用称臣,可以称呼自己为重八(朱元璋本名朱重八)。

李贞后来年纪大了不方便,朱元璋为了每天能给姐夫请安,于是特意在皇城中给李贞安排了一处豪宅,让李贞住了进去,这样不仅朱元璋自己方便每天去看望姐夫,他还让太子朱标每天都要带着留在京城内的弟弟们去给姑父请安。

从朱元璋对待二姐夫李贞来看,简直是非常好了,李贞也没有想到小舅子朱元璋会这么厚待自己,他为此感慨自己和儿子李文忠侥幸逃生,现在能得到如此厚待,真是犹如重生一般。

朱元璋越是对李贞好,而李贞却不像历史上其他的外戚那样仗着皇帝恩宠恃宠而骄,李贞反而理解朱元璋创业不易,即便朱元璋厚待于他,他依然保持着当农民时期的简朴勤劳的精神,衣食住行还是以简朴为主,朱元璋赐给他的豪华衣服他都不舍得穿,而是一直穿着带补丁的旧衣服。

李贞不仅自己依旧保持勤劳俭朴的精神,他还时刻告诫自己的子孙,自己当初都是穷苦人出身,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子孙后代也依旧保持勤劳俭朴的精神。

洪武十一年(1378年)李贞病重将死,朱元璋去与姐夫李贞诀别,他拉着李贞的手问还认识自己吗,李贞当时已经病重的说不出话来,但是李贞使劲的拉着朱元璋的手泪流不止,眼中充满了对朱元璋的不舍和感激,这也感动的朱元璋当场痛哭流涕。

不久李贞就去世了,享年76岁,在李贞去世后,朱元璋追谥李贞为陇西王,并赠其三世为王,而李文忠也在李贞去世后承袭了曹国公爵位。

李贞去世后,朱元璋对李文忠更好,李文忠在当时基本上已经位极人臣,但是李文忠却没有遗传其父李贞的长寿基因,在洪武十六年(1383年),年仅46岁的李文忠就病逝了。

由于李文忠英年早逝,因此朱元璋怀疑给他治病的太医在他药里下了手脚害死了他,于是朱元璋下旨将给李文忠治病的太医们及他们的妻小全部诛杀。朱元璋此举虽然显得他好猜忌和残忍,但是也展现出他对外甥李文忠的喜爱和关心。

李文忠死后,曹国公爵位就传到了他的儿子李景隆这里,作为舅姥爷来说朱元璋对李景隆十分器重和欣赏,在李景隆年纪轻轻的时候就把他作为留给皇太孙朱允炆未来的主要军事干将培养。

不过很惋惜李景隆是个绣花枕头,在后来朱棣与朱允炆叔侄的靖难之役时,李景隆带着朱允炆的期望和全部大军家底和朱棣作战,结果李景隆在兵力远超过朱棣的情况下被打的一败涂地,他也喜提了“建文战神”的外号,导致了朱允炆最终惨败并失踪,从此明代皇位由老四朱棣这一系继承。

虽然李景隆后来投降朱棣,但还是被朱棣找茬削除爵位圈禁而死,在朱棣之后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家族的曹国公爵位一度被废除,直到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时期,李文忠的六世孙李性获封世袭罔替的临淮侯爵位,才算是恢复了李家的封爵,不过比之原来的公爵还是低了一级,此后李贞和李文忠父子的后人一直世袭临淮侯爵位直到明代灭亡。

朱元璋称帝时还有一个亲侄女和一个堂侄女以及一个侄孙在世

上面说过虽然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英年早逝,但是已生育有两儿一女,朱重四死后妻子王氏带着儿子朱文正和女儿回到娘家,后来王氏的娘家也遭饥荒和瘟疫家破人亡,王氏只得带着一儿一女以乞讨为生。

后来王氏听说小叔子朱元璋成为起义军大将,于是带着一儿一女前来投靠小叔子朱元璋,王氏找到朱元璋之后不久就染重病而死,临死前恳求朱元璋照顾好自己的一双儿女,朱元璋极为怜悯大哥朱重四留下的这一儿一女,将他们交由发妻马皇后抚育,并给侄子改名为朱文正。

当时由于朱元璋还没有生育儿子,因此朱元璋一直把侄子朱文正当成长子,把外甥李文忠当成次子,朱元璋对朱文正的教育极为上心,给他聘请老师教导他读书。

后来朱文正逐渐被朱元璋培养成有勇有谋的大将,在屡立战功后,朱元璋曾问朱文正想当什么官随便选,朱文正却回答:“叔叔成了大业,侄子何愁不富贵,但是现今大业未成,叔叔却想着给侄子封官恩赐,何以服众!”

朱文正这句话让朱元璋十分高兴,更加器重和喜爱这个侄子,此后朱文正逐渐成为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在元代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朱元璋改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为大都督府,就任命侄子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内外诸军事人马。

后来朱文正更是创造了以4万大军死守洪都府(现今江西南昌)85天,最终击退了带领60万大军来攻打洪都的陈友谅,取得了洪都保卫战的胜利,也使得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鄱阳湖展开了终极决战。

在鄱阳湖水战中,朱文正又从洪都率军包抄陈友谅,截断了陈友谅的粮道,最终使得朱元璋取得了鄱阳湖水战的胜利,陈友谅战死在鄱阳湖。

洪都保卫战之后,朱元璋没有立刻封赏朱文正,这使得朱文正有些心态失衡,认为朱元璋对待自己不公,于是心生怨恨,甚至有了背叛朱元璋投靠张士诚的想法。

很快朱元璋就了解了侄子朱文正有不轨的想法,于是亲自把他抓了过来,问他到底想干什么,朱文正到最后对朱元璋的态度极其不好,认为朱元璋对自己不公,使得朱元璋极为生气,当时朱元璋就想将朱文正杀掉,幸好发妻马皇后出言劝慰说:“这孩子只是个性刚强而已,你就这么一个侄子,你难道真忍心杀了他”

马皇后这么一说,朱元璋心也就软了,于是朱元璋将朱文正解除职务圈禁起来,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朱文正被圈禁不久就抑郁而亡,年仅30岁。

别看朱文正没有活到朱元璋建立明代,但是他的儿子朱守谦却得到了朱元璋的封爵,朱文正去世时儿子朱守谦当时名为朱铁柱年仅5岁,得知父亲被叔爷爷朱元璋囚禁而死后,他很害怕,朱元璋特意把他接到身边,安抚他说:“你父亲不听爷爷的教诲才落得如此下场,但是爷爷不会因为你父亲而责怪你,等将来你长大了,爷爷给你封爵,不会因为你父亲而对你不好,你也应该努力上进,不要辜负爷爷的期望。”

于是朱元璋就把侄孙子朱铁柱改名为朱守谦,并接到自己身边聘请名师教导他。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宣布册封朱守谦为靖江王,建藩于广西桂林,而且朱元璋对这个侄孙子极为重视,虽然靖江王只是郡王爵位,但是朱元璋却破例允许朱守谦享受亲王待遇,朱守谦到桂林就藩之后,他的一切仪仗护卫都与朱元璋的儿子相同。

不过朱守谦却最终让叔爷爷朱元璋失望了,他到桂林之后骄纵不法,横征暴敛,纵容手下欺压百姓,朱元璋多次警告他都不听,后来朱元璋不得已之下褫夺了他的爵位,将他安置在凤阳老家,让他体验一下祖辈当农民的滋味。

朱元璋让朱守谦当了一阵农民之后,觉得他会改过自新,于是重新恢复他靖江王爵位,将他的封地改到了云南大理,结果朱守谦到了大理之后依然故我,不仅对叔爷爷朱元璋毫无感恩之心,还公然对朱元璋口出怨言,并且由于他在大理横征暴敛,甚至激起了大理少数民族的叛乱。

朱守谦如此不成器让朱元璋十分失望和愤怒,盛怒之下,朱元璋废除了朱守谦的爵位,并削除了朱守谦皇室宗亲的身份,将他贬为庶人囚禁于凤阳老家。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守谦在凤阳病逝,年仅32岁,朱守谦死后,朱元璋不希望大哥朱重四的后人失去皇室身份,于是朱元璋恢复了朱守谦的靖江王爵位,并命朱守谦的长子朱赞仪承袭了靖江王爵位。

曾侄孙朱赞仪又被朱元璋接到皇宫中亲自教育培养,在朱赞仪年长后,朱元璋特意让他去各处封地拜访就藩的藩王皇子,朱元璋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多和朱赞仪走动,多教导他如何成为合格的藩王,果然朱赞仪没有辜负朱元璋的期望,他长大后谦恭有礼,斯文好学,与父亲和祖父截然不同,此后靖江王世系一直承袭到明代灭亡之后,直到顺治七年(1650年)清代的定南王孔有德攻克桂林,末代靖江王朱亨歅被孔有德缢杀,靖江王才彻底废除,至此靖江王爵位传承了280年,也是中国历史上传袭时间最久的藩王爵位。

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除了朱文正这个儿子之外,还有一个女儿,当时也和朱文正一同被托付给了朱元璋,在朱元璋建立明代之后,按照礼法皇帝的侄女可封为郡主,但他特意封侄女为福成公主,并将侄女福成公主嫁给了福州卫指挥使王克恭,此后福成公主事迹没有记载,不过想来她的结局应该还是很不错的,毕竟被叔叔朱元璋当成女儿一样。

除了亲侄女和亲侄子之外,朱元璋建立明代时还有一位堂侄女在世,朱元璋就把她和亲侄女福成公主一同册封为公主,朱元璋的堂侄女被封为庆阳公主。

庆阳公主的爷爷是朱元璋的老爹朱五四的亲弟弟,也是朱元璋的亲叔叔,她的父亲是朱元璋的堂兄朱重五(关于朱元璋堂兄名字还有一说为朱重四,朱元璋的亲大哥名字为朱重五,此处历史上有争议,暂且不论),朱元璋建立明代之后连自己的堂兄朱重五都没忘了封赏,追封其为蒙城王。

当初朱元璋封两个侄女为公主时,就曾被礼部官员劝告过,礼部认为皇帝的侄女只能封郡主不能封公主,朱元璋为此驳斥了礼部官员,他称自己家族人丁凋零,只有这么两位自幼就失去父亲的侄女,自己不疼爱她们,谁还来疼爱她们,因此朱元璋坚持将两个侄女封为公主享受与自己的女儿同等的待遇。

后来庆阳公主被朱元璋嫁给了千户黄琛,不过到了朱元璋去世,他的孙子建文帝朱允炆继位之后,朱允炆还是将庆阳公主降爵成了庆成郡主,有意思的是朱允炆把庆阳公主爵位降了之后,在靖难之役爆发时,朱棣的大军攻到南京城外时,朱允炆却央求庆阳公主去朱棣军中求和。

这庆阳公主人品确实没得说,侄子朱允炆这么对自己,她还帮着朱允炆说话去朱棣大营指责堂弟违背朱元璋的意愿,就不应该造反推翻朱允炆的皇位,虽然朱棣不同意求和,但庆阳公主一番义正词严说得朱棣哑口无言。

虽然庆阳公主指责了朱棣,但是靖难之役成功后,朱棣登基为帝,他并没有为难堂姐庆阳公主,反而恢复了她的公主身份,还对她礼遇有加,直到永乐二年(1404年)庆阳公主去世,朱棣还十分悲痛,为她缀朝一日,还为她举行了隆重的丧礼。

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家族的亲戚还有在世的吗

上面说的都是朱元璋建立明代之后的本家亲戚,那么他的妻子马皇后在建立明代后还有亲戚在世吗

其实严格的来说马皇后当时已经没有亲戚了,马皇后的母亲在她出生不久就去世了,父亲马公生性乐善好施,喜好打抱不平,后来因打抱不平惹了人命官司,于是把独生女马皇后托付给了生死之交郭子兴自己跑路了,结果后来他却客死他乡,郭子兴得知好兄弟客死他乡之后,怜悯马皇后父母双亡,于是收养她为义女。

因此如果说马皇后家的亲戚那就得算是郭子兴家族的亲戚了,郭子兴是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也是朱元璋的伯乐,他极为欣赏器重朱元璋,因此以义女嫁给朱元璋。

郭子兴一生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郭某(姓名已失传),在起义时被元军击毙战死沙场,次子郭天叙,后来在与元军作战时被叛徒出卖牺牲,三次郭天爵,后来企图与朱元璋争权,被朱元璋所杀。

郭子兴的一个女儿自幼与马皇后关系极好,情同亲姐妹,她倒是活到了明代建立,朱元璋为了报答郭子兴的知遇之恩,于是在建立明代后娶了她当贵妃,也就是朱元璋后来的郭惠妃。

朱元璋与郭惠妃先后生育了十一子蜀王朱椿、十三子代王朱桂、十九子谷王朱橞以及第十二女永嘉公主和第十五女汝阳公主。而朱元璋建立明代之后还追封伯乐兼老丈人郭子兴为滁阳王。

写在最后

所以朱元璋在建立明代称帝之后,他的本家亲戚还有二姐夫李贞、外甥李文忠、侄孙朱守谦、亲侄女福成公主以及堂侄女庆阳公主五人在世,朱元璋对他们封赏还是比较高的,尤其是对二姐夫李贞最好,毕竟李贞当年在朱元璋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

而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本身是孤女,其养父郭子兴的儿子在明代建立前都死光了,而朱元璋为了报答当年郭子兴的知遇之恩,又娶了他的女儿郭惠妃,并且对其极为宠爱。

总得来看朱元璋在建立明代后亲戚并不多,主要还在于他的元末时期的饥荒和瘟疫,使得朱元璋的亲戚大部分都死光了,这也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拼命纳妃生孩子的原因,他认为老朱家人丁不兴旺,于是他就要承担起为老朱家开枝散叶的责任。

因此朱元璋最后生育了26个儿子和16个女儿,到了明末时期,朱元璋的后代已经繁衍出了20多万人,这20多万皇室成员也给大明的财政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使得明末帝崇祯皇帝朱由检头疼不已,明代灭亡也与皇室成员过多给国家财政造成负担过重有一定关系,朱元璋万万不会想到自己希望的多子多孙多福居然成为大明灭亡的原因之一。

历经艰辛二十载胡氏寻根出“七说”

市家谱研究会副理事长、原铁西区区志办主任胡忠奎,可谓是“小云南”调查者中的集大成者。他奔走辽宁、北京、山东等各地,耗时近20载,翻遍了有关的多种史志、资料,综合各家之长,将“小云南”的出处梳理成“七说”:

“小云南”在云贵边界说

胡忠奎认为,“小云南”在明代的乌撒卫即今云南和贵州两省交界一带的可能性较大。

据了解,“小云南”应该是云贵边界一带的俚称、俗称,不是真正的地名。据鞍钢建设公司李凤昌的《李氏世谱》(清同治九年本)记载:“始祖小云南乌撒卫人也,遭红巾之变徙居长清大河迤西五里许,相土而居,以姓名庄,遂为李家庄。”另据《蓬莱县志》(1988年《蓬莱县志稿》)载:“元末明初,山东为元明争夺要地,明将常遇春血洗山东,山东半岛人口被杀戮殆尽,残存土著极微。明朝建立后,开始向半岛大批移民,当地人口多为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及永乐二年(1404年),两次由‘小云南’的乌撒卫迁入。”

“小云南”在山东说

在胡忠奎老人多年的调查中,“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有一些资料佐证此说。据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1651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则这样介绍:“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载:“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说

在两下蓬莱探访“小云南”时,胡忠奎从当地县志办获悉,“蓬莱县志办领导曾就此事专访了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于教授认为明洪武年间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村移民至蓬莱”(《辽阳县志》1994年版)。抚顺市蒋本瑛说,他的邻居杜某的《杜氏家谱》有祖坟的石碑记载:“杜氏祖先是山西洪洞县人氏,又名‘小云南’”。

关于明代从山西洪洞县向外省移民之事,许多文献多有记载。明初的大规模由山西向外部移民大约开始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移民所到的地区主要是河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湖北、湖南等地,移民者都要到洪洞县北二里的广济寺办理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由于故土难离,大家也不愿走。传说官府就张贴告示限定某日之内,愿迁者到广济寺大槐树下报到,不愿迁者也需到大槐树下等候裁定,那日,成千上万的民众聚于大槐树下,一律捆起迁走,众人一步一回首,看着渐渐远去的广济寺里的大槐树和大槐树上的老鸹窝,心中无比留恋,大槐树和老鸹窝也就成了泣别家乡的标志,这些移民也就把洪洞县大槐树作为老家,写进家谱。

山西运城“小运南”说

有资料认为,“小云南”在晋西南的运城地区,那里有条小运河,“小运之南”渐渐演变成“小云南”。沈阳侯育明先生《“小云南”之拙见》一文载:“唐宋以前,为运送粮食和木材开凿了运城(明清称安邑属解州)至永济的漕运水道(低档运河),它把汾河与黄河联结起来,成为唯一重要的交通线,当时水运繁忙,人群聚集,一度驰名辉煌省内外,所以人们习惯地把晋西南称为运河南,后泛指今运城市所辖各县广大地区。历经数代口头传诉,因乡音俚语以讹传误,将‘运’换作‘云’,故‘小云南’即‘小运南’。”

“小云南”在安徽凤阳说

另有资料认为,“小云南”在安徽省与河南省交界的濠州与凤阳地区。《所城刘氏家族》(刘树厚1988年手稿)记载:“胶东追祖有二说,一说是从四川移民而至;二说是从“小云南”移民而至。通过考察,“小云南”之‘云’应为‘运’。古时山西运河南部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元时全国战争频繁,各地人口不均衡,采用移民方法把我们刘氏祖先移民到安徽省与河南省交界濠州与凤阳地区。为了纪念刘氏自己的故乡,山西运河以南,故把新生落户的地方安徽地址称作‘小运南’,后人们讹传‘小云南’。”

山西北部“云中之南”说

有的资料认为“小云南”在山西北部大同一带,因为古地名有云中、云州、云岗和云阳的名称,都带“云”字,统称云南,为区别云南省,称这一地区为“小云南”。这一观点来源于1936年出版的《牟平县志》:“洪武四年,山后徙民事,谓:阴山之南,恒山之北,自昔即以云称。战国赵曰云中,秦汉置云中郡,北周置云中县,隋置云内县,金元皆置云州,其地俱在今晋察绥三省之交。则云中、云州之南,或云岗(在大同西,为名胜地)、云阳(谷名,在左云县)、云泉(山名,在张家口西)之南,其人必有以云南称者。登莱迭遭金元之乱,居民死亡殆尽,于是移民来此。其先至者领地开垦,为占山户,后至者购熟地耕种,为买山户,而迁者不忘旧居,故传称云南。又以非云南省,故别之为‘小云南’。”

“小云南”在云南省祥云说

也有资料认为“小云南”在今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祥云县。大连《甘井子区志》(1995年版)载:“康熙时期,迁入境内的汉族人口中大多数来自登州府,尤以蓬莱、文登、莱阳、福山等县为多,其中一部分如住周水子街道王家桥从福山迁来的王姓其祖籍是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原云南县)俗称‘小云南’”。铁道部十九工程局王跃《“小云南”与“大槐树”》载:“祥云县位于大理州东部,汉武帝无封二年设云南县,县治在东30里的云南驿镇云南驿村,在这以后的历史发展中又先后设立了云南州、云南郡等地方政权,直到1929年才由民国时的云南县改称祥云县,因此,史学者总称祥云县为‘古云南’,而民间则称这一带为‘小云南’”。

马氏观点:山西大同、云南大理祥云史证充分

鞍山还有一位古稀老人———马文清,十几载痴心不改,多次到北京、南京及山西等地,寻访调查“小云南”这一未解之谜。他认为,“小云南”可能在山西大同,抑或在云南大理祥云一带,跟胡忠奎老人梳理出的后“两说”观点类似。

1984年,马文清不止一次听老邻居提起,自己的老家在一个叫“小云南”的地方,可具体在哪儿,却没一个能说清楚。1986年,调入民委工作后,工作之余,他开始潜心对得到的各种“小云南”线索逐条分析,有的干脆还进行实地考察。十几年间,老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多个省市村镇。根据史料佐证,他的“小云南”山西大同、云南祥云两说,内容渐渐丰满起来。

山西大同古称“小云南”

不久前,马文清获悉这样一条信息:公元前325年,雁北盆地中心始设云中郡(今大同)建制,而置云中、雁门、代郡。云中郡成为边陲要地。后来不同朝代对这里的郡或州或府或路均简称为“云”。云中、云州、云岗、云阳、云泉之南地区当地人俗称“云南”,防止与“大云南”重名,故在云南前加一“小”字,称“小云南”。

今年9月16日,马文清出席银川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学术研讨会归来,专程前往大同市考察。接待单位请来两位年逾八旬的老人马升、谷玉泉及文史界李大钧等5位先生召开座谈会。据他们介绍:“小云南”在当地山区农村仍有流传。当大家驱车前往市区南郊,瞻仰元代24座古墓时,管理墓园的老者说:“我们这儿就叫‘小云南’,但那是老老年的事了。”

多年寻访中,马文清还了解到,山东莱西县后村《王氏族谱》记载着:“王氏于明洪武年间由山西‘小云南’雀头村迁莱阳亭儿山。至万历年间(1571-1620)迁埠后村落户定居。”登州府蓬莱县龙山店镇井家湾《周氏家谱》记有:“原始祖先也是由陕岐而山西‘小云南’移来,在蓬莱城大土地庙之左安家落户。经六世分系,老祖又到龙山山麓安家。”

云南大理祥云史称“小云南”

虽然“小云南”的山西大同说,一度使马文清老人备感惊喜,但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纳为信教授协助提供的《云南省云南县志》又让老人增加了疑惑。该县志记载着:“云南者小云南也。曷小乎尔?云南置郡昆池之阳,大府所治行省旌麾驻焉。(盖)云南乃在苍河间为大理,不隶于大府而为云南得名所治。区别之曰小云南尔。”另据该志卷三“建制沿革”载:“汉置云南县,梁荒废。南诏国、大理国为品甸坦。至元十一年,赛典赤以元中书宰相行省云南驻大理时‘初置郡县’。在此置云南县。至元十三年开设云南行省治昆明之后,祥云县便有‘小云南’之称谓”。“小云南”在云南祥云东云南驿镇云南驿村。马老还搜集到这样一个佐证:2001年12月26日,云南昆明《春城晚报》“大观”栏目编发“六城古地———‘小云南’的考证作品,祥云县农村自由撰稿人胡子龙先生在文中记述,云南古城位于祥城东15余公里的今云南驿镇云南驿村。经考该城筑于唐天宝年间。唐代樊绰撰《蛮书》载:“云南城,天宝中阁罗凤所规置也。历经元代动乱洗礼,到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明朝除把大理总管段氏和蒙古贵族迁往北方省份安置外,又移民实边,开展军屯、民屯、商屯,大批汉族从内地移居云南。”“明中叶以后,汉族开始成为云南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主体民族”。这种线索侧面证明,云南的人口鼎盛为居民外迁提供了可能。

元末明初,连年混战,给山东、河北等中原地区人民带来了灭顶之灾,“民不聊生,日甚一日”,《明史》载,战后“淮北鞠为茂草”。战争使运河从南到北的人民惨遭涂炭,山东、河北广大地区成为无人区域。大批来自“小云南”的兵士及民工被迫迁居于此。

繁衍生息数百年后,山东一带地区的人丁兴旺起来。据考:清顺治八年(1651年)清廷曾由登州向辽东半岛移民。辽阳府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载:“其应招之垦民,官给地亩,牛给口粮,而招揽民户者,则励以官爵。”还规定:“招百名垦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招六十名以上者,文授州判,武授千总;招五十名以上者,文授县主簿,武授百总;招民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之民每月口粮一斗,地一饷,种子五升,每百名垦者给牛二十头。”由于清政府采取一系列农垦政策,鼓励汉人来此开垦荒地,使直、鲁大批移属迁入辽东半岛。康熙七年(1668年),废除其《开垦条例》移民暂停。康熙二十八年(1760年)周人骥请禁各省流窝人民入川,高宗(乾隆)不准,并谓“承平日久,生齿繁多,在籍难以维持生计之人口,移民别地乃情理之常。”又谓:“古北口外,内地人民前往耕种者达数十万户。”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高宗谓,“热河之地,数十年来,见该处户口日增,民生富庶,且农耕藩殖,市肆殷阗”。乾隆五十七年(1796年),放宽了贫民出关禁令。嘉庆、道光年间,又颁布了特别许可令,移民逐渐起动,上述史证表明,清定鼎后的200年间,关内各省向东北移民,无论是有组织或逃荒,下关东谋求生路,始终未能停止。乘船渡海、推车挑担步行出关的“先民之路”。古时水路东起庄河的青堆子、皮口、旅顺的都良镇、复州城的北海和海城牛庄的**庙等码头上岸,分流东北各地。

20世纪80年代,《东北地方史稿》(1987年四期)、《东北地方史研究》(1989年三期)、《东北民族是史略》对辽宁省一部分汉族先民祖籍“小云南”,进行过多次讨论,尤其《本溪文史资料选辑》刊发“本溪县的小云南人”之后,《满族研究》于1999年第一期,发表了夏树藩先生的“试论历史上的‘小云南’与‘小云南’人”。综合史家观点是,“三藩之乱”被评定后,其残部由云南拨发山西;二是吴三桂余部直遣山东聚居。他们为了纪念自己是云南人,后将山西(或山东)居住地称为“小云南”。两说涉及的历史事件便是“三藩之乱”后移民迁徙史的记述。据史载“”三藩之乱”事发于康熙十二年十二月,因清政府发出撤藩旨令,激怒平西王吴三桂发动叛乱。《中国通史》图文版说:“平叛后,康熙先后撤去了三藩建制,就地就近安排藩属”。余部谪遣戍边。

东北史家在研讨清代移民时认为,发生在康熙二十年(1681年)九月以吴世�于昆明自杀为界定的移民迁徙,是历史上更具代表性的发遣戍边。据《沈阳回族》载:康熙帝将三藩余部发遣至东北各地充当台丁、站丁或官庄壮丁。他们开荒垦地发展农业生产、负担守卫、传递情报和运输货物任务。吉林境内的宁古塔、吉林乌拉、三姓、伯都纳等地方,为流人(罪犯)、发遣者落脚和安插之地,还有被破例“恩赐”到吉林占荒开垦者。他们或者被编入官庄充当壮丁,或发送船厂充当造船匠役,有的调水师营充当水手。时被发至38个驿站充站丁者850名,27个柳条边台的台丁约4050人,以及从事驰送文报、查边立栅修壕差者若干人。据东北民族源流研究会副理事长、原吉林省考古队分队长、考古副研究员李松岩先生介绍说,守卫我国南方云南地区反清部将兵丁约有近10万人。除按朝诏旨就地安置部分藩属外,大部分发遣戍边、屯垦开荒于东北。其中大批余部遣赴黑龙江,安置在渔村(今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间一带,落籍垦荒,守卫东北边疆者数目不小。以泰康(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为集中安置点,建戍边垦植站多处,他们称自己为“站人”。人数较多的戍边站为嫩江东部垦区的多耐站,人数达5000人左右,其中信仰佛教的汉族站人来到北国与当地满族通婚,世代传宗,后将萨满教融入自己信仰之中。但他们的后裔至今仍然承认自己祖先是吴三桂部下,从云南移来黑龙江。“康熙十五年从直鲁等省有40余户回回被强制迁往黑龙江省地区,在齐齐哈尔等地随军当差,承种旗地”。据吉林《唐氏族谱》引清廷《书札》诏曰:“兵部为钦奉上谕事,康熙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奉上谕事,马永荫差来赉奏,段应龙发往起程之时,预先奏闻:‘应给札赏,赉交兵部,钦此’查,据马承先供内既称,段应龙原系伪游击,相应授以游击,札付户部取缎二匹,赏给可也,等因。马承荫、马承先曾随父马雄附乱吴三桂,朝廷平叛后率军归顺,被宽大处理。段、唐、于、张四姓回族兵士,遂由川、滇一带随军发往吉林省九台县蜂蜜营扎根,随旗当差,种官地,听从国家调用。上述史例说明,吴三桂余部发谴戍边东北各地。他们的后裔至今仍承认自己的先人是从“小云南”过来的。从移民迁徙角度考证,吴三桂部卒移入东三省者不在少数,仅《奉天通志》所载,即有“八百八十四户”。

http://freedns2008cn/bbs/ccb/topic_viewcgiclass=2&forum=2&article_id=0202050528165912&publishtime_id=0202050528165912&quote=1

是的,朱元璋家里世代都是农民。

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未时,朱元璋出生于濠州钟离县东乡(今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寺村),排行第三。朱元璋先世家沛”(今江苏沛县),后徙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市)达百年之久。

朱元璋的祖辈生活在古泗州(今江苏省盱眙县)。父亲朱五四(后改为世珍),母亲陈氏为濠州钟离县(今安徽省凤阳县)人。朱元璋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所以叫朱重八。

根据朱元璋自己写的《朱氏世德碑》碑文载:朱世珍的宗族,出自金陵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市),家住朱家巷,地属通德乡,朱家几代人都以农业为生。

扩展资料:

朱元璋的祖父叫朱初一,父亲名字叫朱五四,叔叔叫朱五六,哥哥叫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读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朱元璋一家名字都好特别。其实,历史上的元朝时期,尤其后期,普通老百姓很多是没有名字的,朱家已经算好的了。

从朱元璋的五世祖开始说起,他的世祖叫朱仲八,膝下有三子,分别叫朱六二,朱十一,朱百六。四世祖朱百六娶胡氏,有二子,分别叫朱四五,朱四九。而这位朱四九正是朱元璋祖父的老爸,朱四九娶了侯氏,生有四子朱初一,朱初二,朱初五,朱初十。

这里的朱初一就是朱元璋的祖父,娶王氏,生二子。分别叫朱五一,朱五四。而这里的朱五四就是朱元璋的父亲。朱元璋的几个哥哥分别叫朱重四、朱重六、朱重七。

实际上,从朱元璋家人的名字就知道,明太祖朱元璋出身有多贫寒。明朝人郎瑛的《七修类稿》收集了一篇明太祖即位后御撰的《朱氏世德碑》,里面就详细的记载了朱家人的姓名。

另一个方面来说,元朝后期,政 治黑暗,天下大乱,朱元璋能够成为一方霸主,进而灭掉陈友谅,打败张士诚,除掉方国珍,这都说明朱元璋这位布衣天子胸怀韬略,深谋远虑,善于驾驭战争,掌握主动权。

由于元代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够重视,也不重视教育。所以,这就导致大量底层人民都没机会学文化,文盲那就是一堆一堆的啦。

相反,数字就比较简单,因此元代很多底层穷苦百姓都是以数目字为名。当然了,也不单朱元璋一家这样,陈友谅原名就叫陈九四,祖父叫谢千一。

——朱元璋

朱元璋称帝后还有哪些亲戚 朱元璋又是怎么对待他们的

历史上的朱元璋出身于贫民家庭,兄弟姐妹倒是不少,朱元璋是老幺,他上面有三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只不过朱元璋称帝时他的哥哥和姐姐命都不太...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