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常氏的商号名称
“南常”的商号名称均带有“昌”字,号称“十大昌”。其商号遍布苏州、上海、汉口等地。
在常氏家谱的“寿序”、“墓表”、“墓志铭”中,多有常氏经商的记载。如常氏九世万达八十“寿序”中称:“翁为榆邑望族,自少英敏,具干济才,方弱冠,遂弃制举,业掭计,然术事无巨细,便能摒弃区划,悉合机宜,为老成辈所器重。中年懋迁有无阅历而话练益精,一切运筹帷幄,克壮其猷,家业日隆。”再如九世常万育八十“寿序”中也赞其经商才能说:“翁未弱冠,读书家塾,用力甚勤,人皆许其能。既乃失怙而家计甚切,母独命学陶朱术,翁因顺志北上,据先人遗资,经营二十载,家遂丰盈。”另如常万达之子、常氏十世常怀愉八十“寿序”中称“今初而课读,颖异非常,长而经商,辛苦备至。至于奇迹廛市,更有可法者,林风沐雨,以炼精神,握算持筹,以广智略。其深藏若虚也,有良贸风;其亿及屡中也,有端木风。持义如崇山,杖信如介石,虽古之陶朱不让焉。”又如常万达曾孙、常氏十二世常怿“墓志铭”中,也有“随父服贾张垣,凡筹划经营实左右之”。常氏十三世常维丰“墓志铭”也写道:“君性明敏,事宜张驰,一经裁决,立即决焉,每任一人,皆精明强干,以放生理日盛,富甲一乡。”
第一讲 关于明代移民的传说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从今天开始,我给大家讲一讲明代移民的传说和真实的历史。
一提到――山西洪洞县的移民。河北、河南、山东各省的父老乡亲,都非常关心。
在华北平原的许多省份,民间都广泛流传着“燕王扫北”和明朝从山西洪洞县往华北迁民的传说。甚至有许多人都自称“祖籍山西洪洞县”。
在华北平原的一些村子,许多乡民据说都是洪洞县移民的后裔。
民间还传说,从洪洞县迁来的移民,小脚趾的指甲上都有一个小的附甲;可见明代移民对华北地区的影响巨大。
那么,为什么民间会有这么多关于明代移民的传说呢?
今天,我们结合民间传说与有关历史资料,对明代移民的传说,作一些剖析。
第一个,要讲的就是“燕王扫北”和“燕王扫碑”的传说
民间传说,明代移民的原因,是因为“燕王扫北”,导致河北人口的减少。
其实,“燕王扫北”,是指燕王朱棣出兵北征北元残余势力的征战,这与华北地区的明代移民的关系并不太密切。
真正与大移民有关的事件,是“燕王扫碑”,也称“靖难之役”。
燕王,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也就是后来通过兵变从自己侄子手中夺取皇位的明成祖,他是明朝最有作为的一代皇帝。我们的首都北京,就是他夺取皇位后创建的首都,因位于他父亲朱元璋的都城南京以北的北部京师,所以也是从他开始,称为北京。
世界著名航海政治家郑和,就是明成祖派遣出海进行海外贸易的使者。
还有现在安葬在德州的菲律宾古代的苏录国的国王,也是为了朝拜明成祖而来到中国,因为国内发生政变而滞留中国,最后病逝在中国。被明成祖朱棣安葬在德州。
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有勇有谋,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建功勋。而且他是明朝开国功臣、大将军徐达的女婿,他在洪武三年被朱元璋封为燕王,驻守北京。
明朝灭掉元朝以后,虽然元顺帝北逃大漠,但元朝的残余势力,仍然具有“引弓士不下百万众,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资装铠仗尚赖而用。”所以,他们经常南犯。
朱元璋为了巩固北部边境,分别封两个儿子为晋王、燕王,燕王朱棣曾经多次率兵出征,并在北部边境建筑城池,驻兵屯田。譬如,洪武二十三年,燕王朱棣率傅友德等北击元顺帝余部,北元丞相咬住等投降,其部属归燕王统领。朱棣多次的北征,历史上称为“燕王扫北”。
燕王扫北,对河北平原的人口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只是从长城沿线向河北中部平原,迁移了少数边地的贫民。因此,这一点,民间传说不符合历史的真实。
另一种传说,是“燕王扫碑”。就是到南京城祭扫朱氏的祖宗碑。还相传明朝河北这一带有“红虫”把人吃光了,才从洪洞大槐树处往这儿迁民。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为了使朱家天下永固,先立长子朱标为太子,作为他的继承人。可惜朱标短命,死在了他的前面。朱元璋又立朱标之子朱允文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大臣们立允文为帝,史称明惠帝,因为他的年号“建文”,所以俗称为“建文帝”。
朱允忟为帝,燕王朱棣心中不服,加上建文帝生怕诸王的势力强大,难以控制,就采纳了近臣的建议,决定削藩。
民间传说,燕王借机起兵,声称打进南京“清君侧”,要为建文帝“靖难”并到南京祭扫父皇功德碑。他率军南下,发动“靖难之役”。先攻河北,次攻河南,接着攻山东,然后南下江苏,沿途受到忠于建文帝的明军抵抗,双方大战数年,终于攻下了南京。由于长期的战乱,造成华北地区“千里无人烟”的局面。相传,由于燕王的军队都头戴红巾,所以百姓们都称之为“红虫”。“红虫”含有瘟疫的意思,所谓“红虫”吃人的传说,实际上就是“靖难之役”的战争,民间又称为“燕王扫碑”。
燕王攻克南京后,建文帝自焚,他即位以后,由于正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大臣不拥护他,他就诛灭了方孝儒等建文帝要臣的十族,又实行了“瓜蔓抄”,把反对他的人和同村的人也全部杀光。不久又把都城迁到北京,并下令向华北平原移民,开荒种田,发展经济
2 明代河北移民的传说与历史(与宣化有关)
“燕王扫碑”的靖难之役,确实是导致华北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也是明成祖朱棣向华北移民的因素之一。但并不是明朝移民的唯一因素。在明天的节目中,我将详细分析明朝移民的真正原因。
第二个传说,就是山西洪洞县移民的大槐树
我们都知道,“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是一首在山东、河北、河南、江苏、安徽一带流传很广的民谣。
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棵古老的大槐树,每年,这里都游人不断,名声传遍五湖四海。这就是许多华北平原移民后裔传说中祖宗的“故乡”——洪洞古大槐树处。
这棵古老的大槐树,西面就是汾河。据《洪洞县志》记载,明朝时,洪洞县有一座广济寺,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山门左侧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古槐,阳关古道从树荫下通过。老鹳在古树上构巢垒窝,到了冬季树叶凋零之时,古树上的老鹳窝甚为壮观。明初移民时,官府在广济寺和大槐树下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并发给“凭照川资”。当移民起程时,依依惜别,不忍离去,走了好远回首之时,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鹳窝。因此,大槐树和老鹳窝就成了梦绕魂牵的家乡标志,几百年来传来传去,有的甚至把老鹳窝误传为村庄了。
据说,明初树移民,都不愿离开自己的家,这时官府广贴告示,欺骗百姓说:“不愿迁移者,到大槐树下集合,须在三天内赶到。愿迁移者,可在家等待。”人们听到消息,纷纷赶往古槐树下,晋北、晋南、晋东南的人都来了。第三天,大槐树四周集中了十几万人。突然,官兵包围了百姓,官员宣布:“大明皇帝敕令,凡来大槐树之下者,一律迁走。”
百姓们都惊呆了,但一切都无济于事。官兵强迫人们登记,发给凭照,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子在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以防逃跑。所以至今,许多明代移民后裔的脚小趾甲都是复形,据说就是砍了一刀的缘故。
移民离别大槐树时,为了告诉子孙后代不忘故里,特意量了一下古槐的树身,当时没有尺子,只好几个人手拉着手围树量,七个男人连起来又揸了八揸,当时正好有一个年青媳妇站在空当处,这就是流传至今的“七搂八揸一媳妇”的传说。
由于数以万计的民众都自称祖先是大槐树移民,近年,山西人干脆在此创建了规模宏大的寻根旅游建筑群,得到全国许多移民后裔的支持,如今不仅成了效益可观的名胜,而且还建立了网络存根的网站,大肆宣传大槐树移民的史实,极力炒作明代大槐树移民的传说,引发了规模宏大的寻根热潮。
这种狂热的形象,源于现代人对民间传说的盲目迷信。
其实,华北地区的明代移民决非都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而且官方组织的山西移民,也决不都是象民间传说中的那么残酷。实际上,有很多明代的山西移民是自愿到华北地区垦种的贫民。洪洞县的大槐树和广济寺,也只是永乐年间办理移民官谍的机构。
后面,听我讲完明代移民的来源,大家就明白了自家祖宗迁居河北的真实身世,不必都去盲目充当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子孙。要知道明代移民的详细历史,明天接着听我讲移民的背景和移民的来源及类型。
今天,我要讲的第三个传说,就是关于“解手”一词的来历。
在华北地区的许多村庄,民间把去厕所,称为“解手”,这种特殊的民俗语言,相传也是来自明代官方组织的山西迁民.是从那时候才开始的。
民间传说认为,明朝政府的迁民,都是强制性的,人们穷家难舍,故土难离,用各种方法反抗着。移民官员和押解的差人,怕移民半路逃跑,在编队定员之后,便把他们捆绑起来,编队上路。先是大绑,即绑住两条胳膊,行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又改用"小绑"每人只绑一只胳膊,几十个人连在一条绳子上,相互牵连在一起、一人要动,牵动别人,谁也跑不脱。因此,无论在行路当中,还是晚上歇息的时候,如果有人要行方便。就必须恳求押解的差人,给他们解开捆胳臂的绳子。最初时,人们的话说得比较完整:"请大人把我的手解开,我要方便”。后来说得多了,渐渐就把原来的话简化了。先是说:“给我解开手”,就知道他是要大小便;后来干脆简化成“解手”。只要有人高声喊“解手”,那就是他要方便了。一路如此,天天如此,“解手”之声,充斥耳鼓,大家说顺了,用的也习惯了。
山西有个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元末明初,丰北鱼南战乱频仍,水疫连绵。我先祖们在这块万户箫疏的荒芜土地上创家立业,农时耕耘播种,暇闲读书纺织,代代生息,辈辈繁衍,我常氏遂为丰北鱼南一大望族。然因天灾连年,战乱频生,无数先人不得不在啼饥号寒中辗转迁徙,或星散丰、沛、肖、砀、鱼台、金乡和微山,或絮飘东北、新疆和海外。常氏辅祖茔座落于村东,追祀碑立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后因破损,多次重修。原有碑楼、石桌、华表,文革时毁于一旦。家祠始建于清光绪丙申春(1895),门匾书“孝思堂”三字,后又增设补建,已具规模,一九四二年遭日寇毁烧,致使俎豆不设。解放后复修,从此春露秋霜,祖茔家祠年年香火不断。《常氏家谱》为九世祖文明公创修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后世加修续,代有补辑,现已完成十三次续修,遂致宗绪弗坠,承祧可寻。家谱采用苏式,上有始祖追祀碑文,历次修谱序文、族约歌、世系表、世系图、氏族分布图及人物传记。2008年续修时,又增添人文类照片数帧。 我常氏一向尊师重教,旧时延名师办私熟,一九零五年十八世祖怀苓公率先在村中建高等小学堂,族家子弟大多就近读书,常庄村因之被誉称为丰北文化村。解放后,族人中人才济济,从中央至地方,从政法、国防、科研、金融到文教卫生,数以百计的常氏后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建功立业。现在常庄小学有教学楼两幢,设有电脑室、仪器室、图书阅览室,二十四个教学班,师生近千人,教育事业日新月异,蒸蒸日上。 常庄村分前后两个自然村,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比邻欢口镇区,村西有丰鱼大道,村南有欢朱公路,交通便利,人杰地灵。改革开放后,村内房舍俨然,家家丰衣足食。现在基本完成土地流转,养鸭基地初具规模,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常氏后裔继承弘扬先祖的开拓精神,正在为家乡建设再创新的业绩。 忆往昔峥嵘岁月列祖列宗披荆斩棘建家园,看今朝和谐社会常氏后裔继往开来谱新篇。先祖恩德天高地厚,后世子孙永志不忘。 收回飞越的思绪,我虔诚地伫立在几度枯荣的大槐树下,耳边响起流转数百载的民谣:“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我临风怀想:当年一批又一批的移民队伍 就是从这里集结开拔,移民后裔遍及神州华夏,这儿分明就是古槐后裔的根,千万华人的家。
众所周知,姓氏的分布具有地域性。袁义达先生在《中国姓氏:群体遗传和人口分布》(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里把中国当代前100个大姓按地区分为12组,即华北东部、华北北部、华北中西部、东北、华东南部、华东北部、西北东部、西南北部、华中东部、华中西部、华南东南部、华南南部。该书还研究了宋、元、明三朝姓氏分布,这为当今姓氏地理提供了进一步的解释。胡阿祥先生的《中古时期郡望郡姓的地理分布》研究了两晋南北朝和唐代的郡望郡姓,也是一篇重要文章。
当代前百位大姓的地理分布格局不是几百年间形成的,而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基础。下面按华北(含东北)、西北、西南、华中、东南(含华东、华南)五个地区叙述,各区按姓氏来源比例定名。
●华北夏、狄混合区
华北是华夏族的发祥地,东北汉族主要是近百年内从华北迁去的,所以和华北实为一区。
春秋时代的齐国,国君开始是姜姓吕氏,齐国大族有国、高、崔、田等,后来田氏篡齐。中古时崔姓郡望有博陵(今河北安平)、清河(今山东临清),所以姜、吕、高、崔、田是华北大姓,近代以来又扩散至东北。春秋时山东有淳于国,后代以淳于为姓,唐朝时为避宪宗李纯的讳,改姓于;《后汉书·东夷传》记载九夷有于夷,汉代东海、琅邪的于姓出名,有于定国、于吉,所以今山东、东北多于姓。鲜卑勿忸于氏等改姓于氏,增加了华北的于姓。孙武、孙膑都是齐国人,中古郡望有乐安、琅邪、太原,今仍集中在华北。
儒家的祖师孔子、孟子都是鲁地人,所以山东多孔、孟二姓。孔子祖先是宋国人,宋姓源自宋国(今河南商丘),所以宋姓主要分布在华北东部。
三晋是韩、赵、魏,这三姓主要还在华北。韩(今山西河津)、魏(今山西夏县、河南开封)、董(今山西万荣)、贾(今山西临汾)、虢(今河南三门峡市)等小国都是春秋时被晋国吞并的,虢、郭同音,郭由虢来。所以郭、贾等姓主要分布在华北中西部。范氏原为晋国六卿之一,后来逃亡于齐国,在古范县(今山东梁山)繁衍开来。战国末年,韩国上党太守冯亭降赵,冯姓源自韩国冯地(在今河南荥阳)。《左传·昭公九年》记载“周甘人与晋阎嘉争阎田”,阎也是晋地,阎一直是晋地大姓。张姓源自晋国张城(在今山西临猗),所以战国秦汉之际张姓都在三晋,张仪、张苍、张耳是魏人,张良是韩人,今日张姓仍然主要在华北。李姓也源自三晋,赵有李牧,魏有李悝,中古时期赵地与陇西李氏最贵,但直到李唐之后,李才成为第一大姓,其中包括突厥、契丹、波斯、高丽、回鹘、党项等很多民族。
任氏源自任国(今济宁),中古郡望有乐安、蜀、西河、江夏,乐安郡任氏多数可能是任国后裔,西北任氏可能有其他来源,《史记·秦本纪》有秦人任鄙。
据《元和姓纂》卷五,常氏源自卫国常邑。《汉书》卷七十记载汉初的常惠为太原郡人,唐代郡望有怀州(河内郡)、德州(平原郡),奠定了今日常氏的华北分布基础。
武氏在先秦主要在中原,《史记》有陈(今河南淮阳)人武臣、盱眙(今江苏盱眙)人武涉,后武臣自立为赵王。山西武氏在唐代又出了武则天,武氏今主要分布在华北。
据唐代林宝《元和姓纂》卷十,郝氏出自赫胥氏。《后汉书》郝氏人物在上党、太原、云中,辽西乌桓有郝氏,《周书》记载匈奴别种稽胡有郝氏,所以今郝氏主要分布在华北。《晋书·匈奴传》匈奴贵族四姓有乔氏,《晋书》卷九十乔智明为鲜卑前部人,今乔氏主要在华北,这和乔氏中来源于匈奴、鲜卑的一部分有很大关系。据《魏书·官氏志》,匈奴族贺赖、贺兰部改姓贺,使得今贺姓主要分布在华北的西北部。南方的浙东也是贺氏集中区,但这是六朝的会稽贺氏之后,不是北族所改。
除了明确记载外,还有大量塞北民族通过各种方式默默无闻地融入北方汉族多个姓氏,这里无法详述。
●西北戎、夏混合区
西北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和西域交通的门户,大量西域移民来到中国后定居西北。他们以原先的国名或姓氏为姓,来自中亚曹国的姓曹,来自石国的姓石,来自康国的姓康,来自米国的姓米,来自史国的姓史,来自安国的姓安(这六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所以今天中国西北的曹、石、康、米、史、安等姓多是西域移民的后代。还有其他多个民族改姓为上述几姓,比如《魏书·官氏志》记载,鲜卑乌石兰氏改石氏,后晋石敬瑭为沙陀族。
唐朝曹姓郡望有谯(今安徽亳州)、高平(今山东微山)、济阳(今河南兰考)、乐安(今山东高青),都在东方。唐朝史姓郡望有临淄、北海(二郡在今临淄、潍坊一带)、京兆(今西安),前二者源自东方的史官,后者可能是西域移民,如开元年间突厥阿史那氏改姓史氏。
中古时期,河东薛氏最出名,河东薛氏出自西南的蜀族(刘淑芬:《北魏时期的河东蜀薛》,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所以今薛氏主要在西北。
秦姓源自秦国,杜姓源自杜地(今西安),马氏无疑来源产马的西北地区,汉代著名的有扶风马氏,这些姓氏仍然以华北为多。
●西南夏、蛮混合区
西南第一大姓是杨,杨姓出自杨国(今山西平阳),为什么主要分布在西南呢这要从秦国说起。秦灭巴、蜀,迁徙关中、山西的移民去开垦那时还比较蛮荒的四川。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记载了汉魏时期的西南各郡大姓,我们从来源上可以把这些姓分为四组:(1)来自秦地的白、甘、杜、任、秦等;(2)源自晋地的杨、赵、韩、魏、董、蒲、蔺、冯、马、范、阎、郭、翟、狐、柳、隗、张等;(3)源自楚地的景、邓、陈、谢、何、楚、蔡、黄、吴等;(4)土著姓氏相、雷、爨、镡等。晋系最多,主要因为晋人临近秦国,是最早被秦人征服的外族,且河东人烟稠密,需要移民。
如果说杨姓还是遍布全国的大姓,那么罗、唐、邓、曾则是地道的西南四大姓。罗姓源自罗国(先后在今湖北宜城、枝江、湖南汨罗),唐姓源自唐国(在今湖北随州),邓姓源自邓国(今湖北襄樊),曾姓源自曾国(今湖北随州),这四国在湖北北部,都灭于楚国。这四国在春秋时处于华夏分布区的西南边缘,所以在华夏族从中原向四方扩散后,这四个姓进一步扩散到今西南地区。罗氏、曾氏很早就进入湖南,所以在中南地区也是大姓。《后汉书》卷八十六的板蛮七姓第一是罗,说明罗姓中很早就有蛮族。
历史
榆次常氏的商号名称
本文2023-12-06 17:44: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32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