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下落如何?传国玉玺为何会神秘失踪?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6浏览:3收藏

传国玉玺下落如何?传国玉玺为何会神秘失踪?,第1张

传国玉玺并非普通玉玺,而是在秦朝时期由秦始皇下令,李斯奉命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传国玺。据说传国玉玺造型精致,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还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是此后各朝皇帝都想得到的国之重器。不过如此珍贵的东西却在历史上突然消声灭迹,无人知道其下落,这究竟是为何呢明朝朱元璋就曾派大军寻找传国玉玺的下落,可惜最后还是无功而返。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派遣大将徐达率军十万深入漠北,名义上讨伐漠北的元朝残余势力。当时的元顺帝苟延残喘,朱元璋还派十万大军,是不是过于兴师动众了正如后来明成祖让郑和下西洋,暗地里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寻找建文帝。

朱元璋让徐达深入大漠深处,是不是也有不可告人的秘密朱元璋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要从元顺帝那里夺回一样宝物,秦朝传国玉玺。不过,徐达最终没能带回这件宝物,让朱元璋遗憾一生。

秦朝传国玉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让朱元璋如此挂念“玺者,印也;印者,信也。”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宣称皇帝印才可以称为“玺”,是奉天命的象征,并命人用和氏璧雕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玉玺,史称“传国玉玺”。

当时形成一个规定,“嗣后,历代帝王皆以得此玺为符应,奉若奇珍,国之重器也。得之则象征其‘受命于天’,失之则表现其‘气数已尽’。”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刘邦直逼咸阳,秦三世子婴出城投降,并献上了玉玺。刘邦建立汉朝后,把这枚玉玺作为汉朝的国印,以示汉代秦天命所归。王莽乱政时,发现传国玉玺上坏了一角,他命人在用黄金镶嵌。

东汉末年,传国玉玺落入曹操手中。曹丕称帝后,命人在传国玉玺肩部刻上“大魏受汉传国玺”。这里插一句,在两汉时期,传国玉玺是镇国之宝,以象征意义为主。皇帝经常使用的印玺著有一共六枚,“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俗称六玉玺。”

此后,传国玉玺一直在历朝历代皇帝手中流转,直到元顺帝。明军攻入远大都后,俘获诸皇室王子六人,缴获玉玺两枚,元成宗玉玺一枚,但元朝共有11个皇帝,其它皇帝玉玺均没有发现,更重要的是没发现传国玉玺。

当时有人就说了,朱元璋在明初有三大遗憾,高帝谓天下一家,尚有三事未了:

一、少传国玺;

二、王保保未擒;

三、元太子无音问。

于是,我们就看到朱元璋派徐达深入漠北,希望能找到传国玉玺,可惜最终空手而归。至此,传承一千五百多年的传国玉玺淹没在慢慢历史长河中。

明清时期,偶尔有传国玉玺出现的消息,但都是谣言或者仿造的赝品。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山西有人意外得到一块玉印,据称为传国玺,献给明孝宗,但明孝宗对此深表怀疑,没有采用。传国玉玺究竟在哪至今没人能回答。

作为中国古代皇权象征的传国玉玺的丢失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在唐朝灭亡的时候就丢失在了洛阳。第二种说法:元朝灭绝后被带入了蒙古。

传国玉玺其实是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用和氏璧铸造而成的,在这个玉玺上面刻了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所以从此之后玉玺就变成了天子的代表,不管后面如何改朝换代,每一个君王都会拿走这个传国玉玺。

秦朝灭亡的时候,传国玉玺就被秦子婴带过来献给了刘邦,汉王朝时期玉玺就一直放在长安。后来王莽想要谋权篡位,想要找当时的保管玉玺的太后王政君拿,但是这让她非常生气,一怒之下就把玉玺给摔了,所以玉玺的一个角就磕破了。但是王莽还是把玉玺拿了过来并且找人用黄金修补好了。

再后来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有人说玉玺就在洛阳战乱中丢失了。也有人说孙坚当时在洛阳救火的时候从一口枯井里面找回来了。然后孙坚被袁术抓到以后,把传国玉玺抢了过去,但是等到袁术死了以后,玉玺最终还是回到了汉献帝的手上。

后来玉玺又几经波折,直到隋朝再次统一全国以后,玉玺才最终又到了隋文帝的手上。但是隋朝晚期的时候又出现了天下大乱的局面,玉玺一度被突厥人抢走了,是李世民派兵攻打突厥人才抢回来。后唐时期,李从珂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所以也就抱着玉玺自焚了。玉玺就没有下落了,明清时期肯定是没有传国玉玺的,乾隆把玉玺封起来也是因为手上这个是假的,这也说明那个时候真的传国玉玺已经不知去向了。

“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来天下一统,嬴政称始皇帝,将和氏璧存入墓中(和氏璧说法不正确,和氏璧那么薄而且中间有圆孔,怎么可能雕成一块大玉玺)。选了一块蓝田玉,命李斯鸟篆书(越国一种文字),仿成龙、鸟、鱼、蛇形状“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令咸阳玉工王孙寿将蓝田玉精研细磨,雕琢为玺,传国玉玺乃成。

据传,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龙舟过洞庭湖,风浪骤起,龙舟将倾,秦始皇慌忙将传国玉玺抛入湖中,祈求神灵镇浪。玉玺由此失落。八年后,华阴平舒道有人又将此传国玺奉上。传国玉玺复归秦。

秦子婴元年(前207)冬,沛公刘邦军灞上,婴跪捧玉玺献于咸阳道左,秦亡。传国玺得归刘汉。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

及莽兵败被杀,禁卫军校尉公宾得传国玺,趋至宛,献于更始帝刘玄。

更始帝刘玄三年(公元25),赤眉军杀刘玄,立刘盆子。国玺易主刘盆子。

后刘盆子兵败宜阳,将传国玺拱手奉于汉光武帝刘秀。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灵帝熹平六年,袁绍入宫诛杀宦官,段珪携帝出逃,玉玺失踪。

至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某日辰时,兵士见城南甄宫中一井中有五彩云气,遂使人入井,见投井自尽之宫女颈上系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传国玉玺。孙坚如获至宝,将其秘藏于妻吴氏处。

后袁术拘吴氏,夺玺。

袁术死,荆州刺史徐璆携玺至许昌,时曹操挟献帝而令诸侯,至此,传国玺得重归汉室。

汉献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以证其非“篡汉”也,实乃欲盖弥彰。

魏元帝曹奂咸熙二年(公元265),司马炎依样而行,称晋武帝,改元泰始,传国玺归晋。

晋永嘉五年(公元311),前赵刘聪俘晋怀帝司马炽,玺归前赵。

十九年后,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玺。更别出心裁,于右侧加刻“天命石氏”。

又二十年,再传冉魏。

后冉魏求乞东晋军救援,传国玺为晋将领骗走,并以三百精骑连夜送至首都建康(今南京),由此,传国玺乃重归晋朝司马氏囊中。

南朝时,传国玺历经宋、齐、梁、陈四代更迭。隋一统华夏,将传国玺收入隋宫。

大业十四年(公元618)3月,隋炀帝杨广被杀于江都(今扬州),隋亡。萧后携隋炀帝孙杨政道及传国玺遁入漠北突厥。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无传国玉玺,乃刻数方“受命宝”、“定命宝”等玉“玺”,聊以自慰。

贞观四年(公元630),李靖率军讨伐突厥,同年,萧后与隋炀帝孙杨政道背突厥而返归中原,传国玺归于李唐,太宗龙颜大悦。

唐末,天下大乱,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废唐哀帝,夺传国玺,建后梁。

十六年后,李存勗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

又十三年后,石敬瑭引契丹军至洛阳,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玺就此失踪。

后周太祖郭威时,遍索传国玺不得,无奈镌“皇帝神宝”等印玺两方,一直传至北宋。

北宋哲宗时,有农夫名段义者于耕田时发现传国玺,送至朝廷。经十三位大学士依据前朝记载多方考证,认定乃始皇帝所制传国玺。而朝野有识之士多疑其伪。至北宋末年,徽宗好风雅,增刻印玺十方,时人有画蛇添足之讥,其实徽宗似有淡化传国玺地位之深意在其中也。

宋靖康元年(公元1126),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传国玺”被金国掠走,此后便销声匿迹。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世祖忽必烈崩。“传国玉玺”忽现于大都,叫卖于市,为权相伯颜命人购得。

后伯颜曾将蒙元收缴各国之历代印玺统统磨平,分发给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传国玉玺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测。

元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元廷弃中原而走漠北,继续驰骋于万里北疆。明初,太祖遣徐达入漠北,穷追猛打远遁之残元势力,其主要目的便是索取传国玉玺,然最终还是无功而返。

明清两代,时有“传国玉玺”现身之鼓噪,然皆附会、仿造之赝品。如明孝宗时,曾有人进献所谓“传国玉玺”,孝宗认定其为赝品而未采用。

皇太极灭了蒙古林丹汗,其后裔献出所谓元朝“传国玺”,上面刻着“皇帝之玺”。至清初时,紫禁城藏御玺三十有九,其中一方就是皇太极之“传国玉玺”。而乾隆时,清高宗皇帝颇好考据,钦定其为赝品。但权且以假当真,聊以充数,亦无深究者。后来清末,此玉玺存放沈阳故宫,不知所踪。

后来,开修黄河获得一块玉玺进献乾隆皇帝,乾隆考证为赝品。

民国成立,清廷退位,但依优待条件,仍盘踞紫禁城而称孤道寡。直至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11月,末代皇帝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此“传国玉玺”复不见踪影。当时冯部将领鹿钟麟等人曾追索此镶金玉玺,至今仍无下文。

就此,玉玺失踪于世,皇朝至此完,又将中国推入了新世纪。历经两千余年风风雨雨、扑朔迷离,“传国玉玺”数隐数现,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

玉玺在封建社会里是最高权力的象征,拥有玉玺几乎可以号令天下,为争夺玉玺曾掀起了多少场血雨腥风,许多人是志在必得,然而这样一件宝物在历史上也是几经沉浮,在经历了千年之后竟神秘地失踪了,这是为什么呢?

所谓传国玉玺就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为了显示权威,命令李斯所铸造的那尊玉玺,用来表达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君权天授的权威性,为此李斯还在上面亲笔刻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传国玉玺作为一尊巨大的玉玺,那必然是一块整玉雕刻而成,而用来雕刻的玉石也是相当有来头的,正是当年名震九州的和氏璧。

无论是乱世还是盛世,传国玉玺不知道易过多少次霸主之手,总能完好的传承,因为在大家眼里这就是无价之宝,人们对他怀有敬佩之心,都尽心保护,唯一一次受伤是拜王莽所赐,篡位的王莽因为没有发号施令的玉玺,就派人向孝元皇太后王政君逼要,皇太后很生气,用玉玺砸王莽手下的奴才,玉玺掉落到地上碎了一个角,王莽得到了这至高无上的护身符,于是找高人用黄金修补了玉玺的缺角,这玉玺就成了金镶玉。

三国初期,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东吴孙坚带兵攻破洛阳城,在一口枯井中宫女脖子上的匣子里得到了传国玉玺,要不是孙坚找到,恐怕这传国玉玺就不见天日了。

直到曹操统一了北方,这传国玉玺才再次回到汉献帝手中,而曹操及后来的司马家族也都通过暴力手段拥有过传国玉玺。

隋炀帝的老婆萧皇后在隋朝灭亡后带着玉玺逃往突厥,经过一番周折后完璧归赵,李世民开心的不得了。

要知道玉玺去哪儿了,就要弄清楚玉玺最后时刻在谁的手里。

据史书记载,玉玺最后是被后唐皇帝李从珂抱着自焚的,以后就杳无音信了。

唐末天下大乱,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立,传国玉玺再一次经历天下之乱,后唐皇帝李从珂被后晋大兵包围,李从珂遂与后妃于天星楼自焚而死,据说李从珂当时携带者传国玉玺,可是大火过后人们从灰烬中却不见玉玺的踪影,从此人间蒸发。

那李从珂为什么要自杀呢?这都是石敬堂给逼的,儿皇帝石敬堂勾结契丹人篡夺李从珂的江山,并用燕云十六州作为敬契丹人的报酬,李从珂是石敬堂的小舅子,被妹夫夺了江山,李从珂吃了哑巴亏,索性连同玉玺同归于尽,石敬堂非常懊悔,亲自拣了李从珂的尸骨厚葬。

说这玉玺被烧了,那修补的一角总还在吧,看来似乎是被石敬堂给顺手牵羊了,当时国内动荡不安,契丹更是虎视眈眈,石敬堂怕招来横祸,活该石敬堂点背,做了六年皇帝就挂了,当事人一死,契丹找机会灭了后晋,石敬堂的王朝昙花一现,契丹灭后晋肯定也是奔着玉玺来的。

在宋、辽、金三国抗衡的时候,辽国肯定不敢说自己拿走玉玺,后来蒙古灭了宋,成吉思汗纵横天下,玉玺在他眼里只不过是一块石头,成吉思汗传位给窝阔台,而其他三个儿子也是野心勃勃,如果把玉玺给了窝阔台,那就是给了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哪天就被兄弟给黑了。

成吉思汗也逃不过一死,蒙古人都是密葬,不给后人盗墓机会,目前还没有挖到元朝的墓,正是因为流传蒙古皇帝不用陪葬品的说法,成吉思汗也不用害怕有人盗他的墓,用玉玺陪葬是最安全的,成吉思汗的墓也是简简单单的,埋下以后用战马踏平,和其他帝王一样把知道秘密的人全部杀掉,这世界上就没有人知道墓地的具体位置了。

其实最信服的说法,这个玉玺就是随着李从珂一起烧掉了,如果真的被后人得到了,他也没必要掖着藏着,这种身份象征的东西,他肯定要拿出来显摆显摆。

后面的皇帝没办法,只好自己刻个高仿品,将就着用,你也刻,我也刻,就这样留下了一堆的高仿品。

皇权早就没有了,传国玉玺的下落也是个迷,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就让它和那个腐朽没落的时代一起消失吧。

传国玉玺下落如何?传国玉玺为何会神秘失踪?

传国玉玺并非普通玉玺,而是在秦朝时期由秦始皇下令,李斯奉命用和氏璧雕刻而成的传国玺。据说传国玉玺造型精致,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还...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