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周氏家族族谱与分支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山东周氏家族族谱与分支,第1张

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运达孝毓富祥教礼培家训信义作保章。

山东周氏(济南市济阳县)族谱辈序:师 建 传 吉 昌 培 成 瑞 吉 祥 行 家 尊 孝 友 玉 国 安 民 良。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密切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大举繁衍,曾一度成为巨族。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

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

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规模发展,唐末五代连续几十年的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逼使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唐初,有周姓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年,河南光州固始县周姓迁徙福建建瓯马伏为世居地,称为“马伏周家”。北宋太宗淳化二年又迁居福建崇安仙店。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河南固始周姓随宋南渡,迁至闽汀宁化(今福建宁化)。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这支周姓,继续南迁入广东梅县。

北宋灭亡时,山东、河南一带周姓,大批随宋高宗南渡长江,定居浙江,陆续分布于杭州、诸暨、绍兴、萧山等地。周姓入粤是北宋末年与南宋末年从中原南徙。如新会桥亭房周氏及沙富房周氏,原籍均在河南,分别是南宋初年随宋高宗南渡与南宋末年随宋少帝南徙的。

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阳地区。明清以来,周姓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周姓在台湾主要集中在台南、台北两地,大多是由北方南迁福建和广东,再由福建、广东移居台湾的。

大陆周姓移居海外,始于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主要来自大陆的福建、广东。如今周姓人口列全国第九位。

扩展资料

周氏家族的起源 :

1、出自姬姓,其始祖为周文王。黄帝的四世孙后稷,姓姬。后稷是古代周族的始祖。周公东征胜利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其中姬姓国就有53个。这些姬姓国的后人大多改以国名、地名及祖父名号为姓氏。

公元前256年,周被秦国所灭,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周宗室子孙以周为氏。如周平王之后,这一支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周姓来源的主要部分。另有周赧王之后,在唐代先天(712-713年)年间,因避唐玄宗名讳改姬姓为周姓。周公旦之后姓周。

2、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图运录法》记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时有一位叫周昌的大将,至商代又有一名叫周任的太史,这两人的后代都以周为姓氏。

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省境)、浔阳 (今属江西省)、临川(今属江西省)、陈留(今属河南省境)、沛国(今属河南、安徽、江苏省境)、泰山(今属山东省境)、河南(今属河南省境)等地。

——周姓家谱

周氏家谱信息:

周 4505河北曲阳银台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周斯亿辑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曲阳官廨刻本 一册 首图 4506河北故城周氏族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河北故城县档 4507山西代县周氏族谱六卷 (民国)周玳 周士志等创修 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 一册 美国 4508上海嘉定周氏族谱不分卷 (清)周鼎调等修 清康熙七年(1668)写本 二册 美国 台北影印《清代稿本百种汇刊》本 苏州大学 4509上海周氏家世述不分卷 (清)周琢新 周宗璜等修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修 爱莲书屋钞本 四册 美国 4510江苏周氏世系传不分卷 民国间钞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4511江苏丰县周氏家谱十八卷 (民国)周兰真纂 民国十年(1921)铅印本 江苏丰县常店乡常娄村郭庄 4512江苏丰县周氏族谱六卷 (民国)周胍盛重修 民国二十年(1931)石印本 江苏丰县博 注:谱初修于明崇祯元年。 4513江苏泰县海陵丁巷周氏支谱□□卷 (清)周彝重修 清同冶六年(1807)重修本 江苏泰县图 注:书名一作《周氏族谱》。 4514江苏江都周氏家谱六卷 (清)周玉森 周文宽等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木活字本 江苏泰州市图 4515江苏江都周氏家谱六卷 (民国)周玉秀 刘嵩泉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刻本 六册 北图(二部) 河北大学 江苏泰州市图 江苏江都县塘头乡周楼村 注:扉页作《周氏家乘》。周继濂首修于清乾隆元年。 4516江苏江都维扬江都周氏族谱四卷 (民国)周庆沛等主修 陈兴正编辑 民国三十八年(1949)活字本 四册 吉林大学 4517江苏镇江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 (清)周瀛等重修 清道光七年(1827)承敬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上海图 4518江苏镇江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 (清)周承景 周性生等重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承敬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吉林大学 4519江苏镇江润东洪溪周氏续修族谱六卷 (清)周舜全主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明洪武十一年始修。 4520江苏镇江润东周氏十二次重修族谱二十四卷 (清)周玉府等修 清光绪二十四年(1908)刊本 二十四册 美国 4521江苏镇江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 (清)周玉府 周志笃等重修 清光绪)十四年(1908)纂 清宣统元年 (1909)刻本 二十二册 哈尔滨师大 注:书名据书名页题,明万历十二年周邦奎始修。 4522江苏丹阳云阳周氏东分宗谱二十八卷首二 卷末一卷 (清)周友松修 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 二十册 中山大学 注:书口题《云阳周氏宗谱》,序目题《云阳周氏 东分十一修宗谱》。 4523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续修宗谱十卷 (清)蒋龙顺纂修 清同治八年(1869)爱莲堂活字本 十册 吉林大学 注:清顺治四年始修。 4524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续修宗谱十二卷 (清)周济棠复修 清光绪十七年(1891)爱莲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日本 美国 4525江苏常州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民国)周履云 周国梁等九修 民国四年(1915)爱莲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江苏常州市图(存五卷) 美国 (民国)周履云 周国梁等九修 4526江苏常州周氏宗谱十六卷 民国三十六年(1947)爱莲堂刻本 十八册 历史所 哈尔滨师大 4527江苏常州临濠周氏宗谱十卷 (清)周等芳 周同谷纂修 清光绪七年(1881)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于明崇桢十五年周昌言。 4528江苏常州盐濠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周虎臣主修 周锡甫编次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缺二卷) 美国 注:谱始修於明崇祯十五年周昌言。 4529江苏常州盐濠周氏宗谱十卷 (民国)周维翰主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常州周氏介福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明崇祯十五年周昌言。 4530江苏常州周氏宗谱□□卷 清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3) 注:记事止清雍正十年。 4531江苏常州山桥周氏宗谱四十卷 (民国)周绍嘏主修 民国七年(1918)爱莲堂活字本 四十册 历史所 云南图 注:宋淳熙十三年周允桥始修。 4532江苏常州毘陵 湖里周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周洪梅主修 蒋廷华主稿 民国二十六年(1937)毘陵周氏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七年。 4533江苏常州毘陵周氏宗谱□□卷 民国间爱莲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5、8) 注:卷八记事止民国十年。 4534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炳昌主修 清光绪元年(1875)新德堂 八册 北图 4535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八卷 周炳昌等重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新德堂木活字本 八册 日本 美国 4536江苏武进暹阳湖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继宝等修 清光绪五年(1879)爱莲堂木活字排印本 八册 上海图 4537江苏武进渔庄周氏宗谱二十卷 (清)周庆荣等重修 清光绪十五年(1889)永思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日本,美国 4538江西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十卷 (清)周觐扬重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五有堂木活字本 十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康熙间,此为三修。 4539江苏武进毘陵周氏宗谱十卷 (民国)周懋照等续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五有堂活字本 十册 北图 4540江苏武进毘陵邱墅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添寿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爱莲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清道光四年周考信始修。 4541江苏武进毘陵周氏谱六卷 (清)周寿宝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904)新德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美国 4542江苏武进毘陵十里牌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邦俭等纂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集义堂木活字本 八册 美国 4543江苏武进塘桥洪庄周氏宗谱十一卷首一卷 (民国)周全德 周根孝纂修 民国八年(1919)爱莲堂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4544江苏武进宜庄周氏族谱十二卷 (民国)周祖望修 民国十一年(1922)世德堂木刻本 十二卅 河北大学 美国 4545江苏溧阳周氏十二修宗谱十六卷 (民国)周颐 周保珍等纂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亦政堂活字本 五十二册 历史所 注:宋淳熙上年始修。 4546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四卷 (明)周十贤纂修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刻本 吉林大学 4547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八卷 (清)周复源等续修 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刻本 八册 北图 4548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二卷 (清)周瑞川修 周鼎元等纂 清同治十年(1871)活字本 一册 江苏苏州市图 4549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祠祀全编十六卷 (清)周荣增纂修 清光绪十三年(1887)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4550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十六卷 (清)周万兴 周士谟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二部) 历史所 中央民院 吉林 大学 云南图 注:明万历三十八年周维新等始修,此为六修。 4551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六卷 (清)周履道续辑 清同治九年(1870)至德堂活字本 二十册 北图 4552江苏无锡锡山周氏世谱十二卷 (清)周德森等修 清光绪七年(1881)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4553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二卷 (清)周屏甫等纂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光霁堂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4554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大统宗谱七十四卷 (民国)周翰 周士青总纂 民国八年(1919)光霁祠活字本 七十四册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明万历三十八年周维新等始修。 4555江苏无锡锡山王牧周氏宗谱十二卷 (清)周增福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怀德堂活字本 十三册 人民大学 日本(附三卷) 美国 4556江苏无钢周氏族谱□□卷 学志堂木活字本 江苏苏州市博(存卷之2-5,8-10,14) 注:记事上於光绪二十一年。 4557江苏无锡锡山周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周景濂续修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享叙堂木活字本 辽宁图 注:周维新首修於明万历三十八年。书名页作 《周氏宅基支谱》。 4558江西无锡锡山周氏世谱九卷首一卷附光霁祠 徽信录 (清)周耿坤等修 清光绪二十三年(1907)活字本 十三册 北图 人民大学 4559江苏无锡周氏家谱一卷 (民国)周钟毓修 民国二十六年(1937)石印本 复旦大学 注:封面题《周氏小园里家谱》。 4560江苏江阴澄江华庄周氏宗谱六卷 (清)周志云主修 清光绪元年(1875)爱莲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清康熙四十八年廷璋公始修,此为五修。 4561江苏江阴澄江华庄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维一主修 清宣统元年(1909)爱运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康熙四十八年廷璋公始修,此为六修。 4562江西宜兴黄干周氏宗谱八卷 (清)周茂氾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集贤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嘉庆十五年廷华公始修。 4563江苏宜兴山溪周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周璜主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诵芬堂活字本 八册 历史所 注:清乾隆二十四年周文兴始修。 4564江苏吴县周元公世系遗芳集 (明)周与爵辑 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刊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注:附万历四十二年跋刊宋濂溪周元公先生集。 4565江苏吴县周氏家谱十卷 (清)周德昂 周克豫等创修 清嘉庆元年(1796)木刻本 上海松江县博 苏州大学 4566江苏吴县吴氏家谱十卷 (清)周德我 周尚志续修 清道光十二年(1832)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4567江苏吴县木 周氏家谱二卷 (清)周孝刻等修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伦叙堂刊本 科图 美国 4568江苏吴县洞庭东山周氏支谱不分卷 (民国)周昌耆纂修 民国五年(1916)石印本 四册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清道光十九年周奕钤始修。 4569江苏吴县周氏续修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周楚吉纂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仁厚堂活字本 二十九册 吉林大学 4570江苏吴江周氏家乘二卷首一卷 (清)周一士等续修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刊本 二册 南开大学 住:始辑於明天启间。 4571江苏吴江周氏族谱九卷 (清)周永肩纂修 清钞本 江苏苏州市博(存五卷) 4572江苏吴江周氏家乘摘录不分卷 (清)周元理辑 清荷生钞本 一册 江苏吴江县图 4573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四卷 (清)周元礼辑 民国十六年(1927)印本 江苏吴江县图(存三卷) 4574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四卷 (民国)孙岐纂 民国十六年(1927)刻印本四册 江苏吴江县图 4575江苏吴江周氏家乘□□卷 民国间铅印本 苏州大学(存卷2) 4576江苏吴江周氏宗谱不分卷 钞本 二册 江苏苏州市博 4577江苏吴江周氏宗谱八卷 周凤奇修 活字本 八册 中央民院 注:清康熙年间初修。 4578江苏吴江周氏族谱不分卷 传钞本 四册 上海图 4579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 (清)周大棻编纂 清嘉庆十年(1805)刻本 十六册 人民大学 4580浙江杭州汝南周氏族谱十卷 (清)周恒 周祖濂纂修 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木刻本 五册 天一阁 4581浙江杭州周氏宗谱不分卷 (清)周之錀等重修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写本 一册 日本 美国 4582浙江杭州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 清光绪十六年(1890)纯德堂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4583浙江杭州汝南周氏家谱一卷 (清)周建权辑 清光绪间稿本 南京博 4584浙江杭州汝南周氏信字支第七房小宗谱不分卷 民国钞本 一册 浙江图 4585浙江临安临水周氏宗谱四卷 (清)周荫堂等修 清光绪六年(1890)汝南郡木活字本 四册 美国(二部)

湖南周姓有多支,其中几支的辈分中都有贤字辈。还有一些外省迁来的周姓,辈分中也有贤字辈。

湖南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 贤 继 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湖南湘潭周氏字辈:“顺良廉正纪德重胜临卿傅名敷万国允代振家声大启昌期远宏开福祚长诗书承世泽忠厚迪前光创业恩先哲守成在后 贤 谟 猷贻奕叶科第庆绵聊”。

湖南益阳光齐堂字辈:“典雅思从维治学文学文高尚志习武建熏猷德立家之本名扬士以 贤 诗 书庭有训忠厚世其傅”。

辽宁沈阳沙塘周氏字辈:“应添益思永尚万世继承宗伯亿兆大时与元开达懋哲芳能希 贤 克 绍美德光前允惠嘉显才彦瑷英辅翼鸿骏纲纪文明”。

周氏双贤堂字辈:“昌梦代玉培锡渑以焕祖思仲廷万大宗启世文光荣先维继述裕后乐英 贤 秩 序本天定彝伦自人全谟烈由今绍功勋藉前傅家乖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周氏汝南堂一支字辈:“龙虎榜中文麟显大魁名楚南昭盛业崇本振兴隆上明祜应远良 贤 显 大邦文章扬国泰光辉耀凤祥京士永光文世其昌与人家国忠义名扬”;老序:“学禹德光荣家声光治平典谟昭道化制作启休明”。

周氏敦睦堂字辈:“枝有志单邦益启金汉房先与金同受房国与金同”;新序:“世兴锡本立业敦诚远昭祖泽大振家声 贤 能 应连忠孝余英永聊宗谊代会隆平”。

周氏早期主要在河南发展繁衍。居住在河南临汝的周氏,部分人于秦代迁往沛郡,成为当地著姓,西汉大臣周昌、周勃、名将周亚夫即属此支。东汉末年,京师遭董卓之乱,汝南安城周氏有一支迁居今安徽庐江。西晋永嘉年间,中原士族随晋室同渡,有一支周氏迁往姑熟[又称姑孰、南洲,今安徽当涂]。唐高宗总章年间,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人员中有周姓将校,这是周姓入福建最早者。唐僖宗时,河南周氏族人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的。南宋大臣周必大,自称其先祖为郑州管城人。汝南周氏有一支直接迁往福建宁化石壁乡,还有一支徙居永定。清朝康熙、乾隆年间,闽、粤周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唐代元和年间,除沛国周氏、长安周氏为周赧王的后代,河南周氏为鲜卑族改姓外,大都是西汉汝坟侯周仁的后裔。周仁5世孙周燕,子孙繁盛,分衍出许多支脉,如周燕之子周忠因任太山太守而在当地定居,形成太山周氏。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有汝南周氏遍天下之说。

沛国郡: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的周震。

2、堂号:

细柳堂:汉文帝六年冬,匈奴6万兵马犯汉。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劳军。走近军营,只见甲兵森严,个个持刀执戟,张弓挟箭,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传报,营兵却直挺挺地站着,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文帝只好交出天子的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才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骑兵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才不慌不忙地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回头看了看,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北宋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一生最爱莲花。曾作《爱莲说》,通篇百余字:“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他把莲花比成君子,推崇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

家乘谱牒:

湖南:濂溪周氏七修族谱共八十九卷。 江苏:周氏族谱六卷、周氏家谱十八卷、润州周氏重修宗谱十卷、江都周氏家谱六卷、润东周氏族谱三十二卷、蒋湾桥周氏宗谱十四卷 浙江:周氏家谱不分卷、周氏宗谱不分卷、武林周氏家乘不分卷、余邑周氏宗谱三卷、汝南周氏宗谱四卷、姚江孝义周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 周氏宗谱、谷阳周氏族谱十六卷首一卷、周氏族谱一卷、周氏续修家谱十一卷首一卷、周氏四修族谱十二卷、小云南周氏宗谱一卷

轩辕黄帝-1世玄嚣-2世乔极-3世帝喾-4世后稷(弃)-5世不窟-6世鞠-7世公刘-8世庆节-9世皇仆-10世差弗-11世-毁喻-12世公非-13世高圉-14世亚圉-15世公叔祖类-16世古公檀父-17世季历-18世文王姬昌-19世武王姬发[参考《史记》中的《三代世系表》]-20世成王诵-21世康王钊-22世昭王瑕-23世穆王满-24世共王系扈-25世懿王喜-26世孝王辟方-27世夷王燮-28世历王胡-29世宣王静-30世幽王宫-31世平王宣臼-32世姬烈-[参考《中国通史》]-33世姬懋-34世姬文-35世姬升-36世姬兴-37世姬晏-38世姬安-39世姬宏-40世姬明-41世-姬隐-42世姬寿-43世姬容-44世姬休-45世姬雄-46世姬辉-47世姬宽-48世姬员-49世姬成-50世周邕[他生于周末,跨越秦朝十五年至西汉初,从他起正式姓周]-51世周秀-52世周仁-53世周勃-54世周亚夫-55世周艮-56世周谯-57世周灵-58世周琪-59世周嘉-60世周纡-61世周理-62世周机-63世周仿-64世周景-65世周忠-66世周异[东汉末年人]-67世周京-68世周智[东汉两晋人]-69世周人-70世周球-71世周应-72世周道[晋末南北朝初期人]-73世周约-74世周燕-75世周表[南北朝末隋朝初期人]-76世才卿[归仁、隋朝人]77世贵珠[唐朝初期人]-78世文颍-79世安时-80世如锡-81世宏谦-82世崇昌-83世禹公-84世惟箭-85世环公-86世彦朴-87世虞公-88世宾公-89世从远[唐末人]-90世智强[五代后晋人]-91世辅成[怀成/宋朝人]-92世敦颐[濂溪夫子]-93世寿公-94世虞仲-95世兴复-96世时泰-97世南翰-98世德贞-99世富叟-100世明善-101世子美[周家开村公]-102宗杰-103世先公、潮公。(湖南省嘉禾县石桥镇周家村 腾讯号:1057575544) 家谱序言 清朝中叶,钱大昕撰的《周氏族谱序》,它介绍了明代上海周氏与清代嘉定周氏的源流。该序说:“周氏之先,自上海之周浦迁居嘉定,百余年来,本支蕃衍。”这段话,对于后人考察上海周氏与嘉定周氏,提供了重要线索。此序赞扬了上海嘉定周姓族谱:“今观周氏之谱,详其所当详,略其所当略,缺其所当缺,洵(xun),实在)可以为后嗣法。”

起源主要有四:①出自周昌、周任之后。《河图运录法》载,远古黄帝轩辕氏有大将周昌,商代有太史周任,两人后代均以周为姓氏,分散于古时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带)、庐江(今安徽、湖北境)、浔阳(今属江西)、临川(今属江西)、陈留(今属河南)、沛国(今河南、安徽、江苏境)、泰山(今属山东)、河南(今属河南)等地。②出自姬姓,始祖后稷。后稷母亲为姜螈,父亲为帝喾。西周初年人们就把后稷奉为周族的始祖,后稷的裔孙古公亶父(即周太王)为狄所逼,率领族人自邰迁徙至陕西岐山下周原,从此称为周族。到文王姬昌时,以国为氏。周姓主源另有一说,即东周时期周公黑肩(即周桓公),曾率军协助周桓王讨伐郑国。后周王朝因王位继承问题发生内乱,周公黑肩卷入其中被杀,后辈子孙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③少数民族改为周姓。《魏书·官氏志》记载:“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次兄为普氏,后改为周氏。”唐朝上元年间,少数民族有“暨佐时”(音译)三字姓改为周氏。代北(今山西东北部)复姓“贺鲁”氏,改为周氏,贺鲁氏是由“夷”(少数民族)变为周姓。④他姓改为周姓。唐朝先天、开元年间,姬姓为避唐玄宗名讳,改为周姓。五代后梁成油死后被梁太祖朱温赐姓周。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苏姓改姓周,并迁移台湾新竹。清朝初年,明朝长沙藩王吉王子孙在明亡后逃往宁乡周家,为避祸改姓周。 始祖:后稷。迁徙: 周姓最初发源于今陕西渭河平原地区。周姓由西向东迁徙繁衍,与周王朝都城由陕西向河南东迁有密切关系。自平王东迁洛阳后,周氏得到大举繁衍,曾一度成为巨族。战国秦汉时期,秦灭六国时对各国贵族的迁徙,以及秦末战乱,为周姓发展、扩散提供了条件。这一时期周姓迁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苏北部等地,并在当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国周氏。魏晋南北朝时,因北方长年战乱,出现了第一次民族大迁徙,周姓族人也随从中原的士族大举南迁。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规模发展,唐末五代连续几十年的军阀混乱,特别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与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这几次大战逼使河南、山东一带的中原周姓大量南迁,主要迁往福建、浙江、广东。唐初,有周姓族人随陈元光入闽开基福建漳州。唐朝末年,河南光州固始县周姓迁徙福建建瓯马伏为世居地,称为“马伏周家”。北宋太宗淳化二年又迁居福建崇安仙店。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河南固始周姓随宋南渡,迁至闽汀宁化(今福建宁化)。南宋末年元朝初年,这支周姓,继续南迁入广东梅县。北宋灭亡时,山东、河南一带周姓,大批随宋高宗南渡长江,定居浙江,陆续分布于杭州、诸暨、绍兴、萧山等地。周姓入粤是北宋末年与南宋末年从中原南徙。如新会桥亭房周氏及沙富房周氏,原籍均在河南,分别是南宋初年随宋高宗南渡与南宋末年随宋少帝南徙的。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阳地区。明清以来,周姓比较集中的省份是江苏、浙江、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周姓在台湾主要集中在台南、台北两地,大多是由北方南迁福建和广东,再由福建、广东移居台湾的。大陆周姓移居海外,始于鸦片战争以后的晚清时代,主要来自大陆的福建、广东。目前周姓人口列全国第九位。 郡望: 汝南郡 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周平王少子烈的后代,其开基始祖为周平王少子姬烈裔孙周跋扈邕。 沛郡 汉时置郡。此支周氏,其开基始祖为汉代汾阴侯周昌。 陈留郡 西汉时置郡。此支周氏为汉代周仁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晋代周震。 浔阳郡 治所在今江西浔阳 临川郡 治所在今江西南城。 庐江郡 治所在今安徽庐江西南。 泰山郡 治所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淮南郡 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 永安郡 治所在新城县(今河南光山西)。 河间郡 治所在乐成县(今河北献县东南)。 临汝郡 治所在梁县(今河南临汝)。 华阴郡 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 河东郡 治所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 清河郡 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 江陵郡 治所在江陵县(今属湖北)。 长安郡 治所在今陕西西安一带。 河南郡 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 昭州郡 治所在今广西平乐西。 武功郡 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以东。 堂号: 细柳堂 汉文帝六年冬,匈奴六万兵马犯汉。文帝令周亚夫驻兵细柳(今陕西咸阳西南)。几日后文帝御驾亲往劳军。走近军营,只见甲兵森严,如临大敌。当令门岗传报,营兵却一丝不动,并喝令车驾停住,说:“军中闻将令,不闻天子令!”文帝亲自来到营门,又被哨兵拦住,只好交出天子符节,让哨兵进帐回报。亚夫验了证件,下令开门放入车驾。一面嘱咐:“营内不准跑马。”车驾和随从只好按辔徐行。进入营门,亚夫出帐迎接,文帝慰问后,一出营门,兵士仍关上营门,严整如故。文帝高兴地说:“这才是真将军呀!象亚夫这样的将军,和他练的兵,才使敌人无缝可钻呀!” 爱莲堂 哲学家周敦颐,一生清正廉洁。酷爱莲花,把莲花比成君子,夸它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艳。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汝南、沛郡、陈留、浔阳、临川、庐江、泰山、淮南、永安、河间、临汝、华阴、河东、清河、江陵、长安、河南、昭州。②自立堂号:世德、亦政、诵芬、清白、继述、绍濂、世善、大本、承志、景濂、雍睦、惇叙、忠厚、敬爱、集贤、永思、承思、濂溪、敦稼、孝思、叙伦、笃祐等。 字辈: 益阳大泉周氏字辈:贵文祖志一,永兴万代天,仁学宏宗益,世守绍前贤,继述声名显,由来达孝全,振起三以让,令德庆悠绵。 广东普邑周氏字辈:开基宏远猷,笃庆光前悠,孝友承先德,萃宗衍范畴,合家宜睦顺,守理重经修,奕世永绳武,千秋恒作裘。 广东潮阳泗水周氏字辈:多士敬宏毓,英资衍芳绪,勤修昭厚德,翊赞耀明良,攸子崇伯钦,淑宪绍懿徽,植本宗永健,嗣典运开祥。 琼州周氏字辈:缵绪成德,经世安邦,家修朝献,万奕其昌。 湖南益阳汾湖周氏字辈:志肇宏昭列,时旺玉堂轩,国字必尚义,言方定泽之。 湖南湘潭周氏老派语:顺良廉正纪,德重胜临卿,传名敷万国,允代振家声。旧派语:大启昌期远,宏开福祚长,诗书承世泽,忠厚迪前光。新派语:创业恩先哲,守成在后贤,谟猷贻奕叶,科第庆绵聊。 湖南资江周氏政毅族老派语:政承嗣朝,尚国允兴,邦文昌皆,显达升廷。政庄族老派语:政承嗣朝,尚国永兴,邦文昌开,世运绍述。新派语:原起均姬胄,后来锡祚膺,莲香盈宇宙,味厚合缁渑,道学渊源达,图书德泽宏,萧韶欣并奏,衽席庆同登。 沙塘周氏老派语:应添益思,永尚万世,继承宗伯,亿兆大时。新派语:与元开达,懋哲芳能,希贤克绍,美德光前,允惠嘉显,才彦瑷英,辅翼鸿骏,纲纪文明。 双贤堂周氏老班行:昌梦代玉培,锡渑以焕祖,思仲廷万大,宗启世文光。新班次:荣先维继述,裕后乐英贤,秩序本天定,彝伦自人全,谟烈由今绍,功勋藉前传,家乖恪遵守,祥发永绵延。 益阳周氏老派语:典雅思从,维治学文。续派:学文高尚志,习武建熏猷。新派语:德立家之本,名扬士以贤,诗书庭有训,忠厚世其传。 汝南堂周氏字辈:道启玉光嘉,在文才世美,宏学慎修为,发荣良有以。原派语:必子尚一,士孔世维,令文宗正,永思志伟。 北文堂周氏创立派行:存伯念思大,惟济显宗方,万年常镇世,国泰永安康。续立派行:英才逢景连,良士应时昌,文经聊武纬,耀祖辅朝纲,忠孝传家远,诗书衍庆长,后人资积累,历久愈荣光。 敦睦堂周氏新订派语:世兴锡本,立业敦诚,远昭祖泽,大振家声,贤能应连,忠孝余英,永聊宗谊,代会隆平。 至德堂金江周氏派行:文邦思有道,学士重才良,本化成家政,高明照国光,谦和常锡庆,敦叙自申祥,景连逢时泰,培之佑万方。

山东周氏家族族谱与分支

山东周氏族谱山东省周氏字牌辈序:~隆、茂、庆、传、长、广、生(升)忠、厚、嗣(世)、志、永远、祯(元)、正、方。后又续序:志德开宏...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