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一男子家在重修族谱时,全家建议写上女友的名字,女友对此有何表示?
山东一男子在家重修族谱的时候,全家人都建议写上女友的名字。这个女友在看到家里人这个态度的时候也很感动,表示被家里面的人认可的感觉真好。这个家人的做法也是比较开放性的,毕竟在写族谱的时候很多时候女性一定要等到和男方结婚之后才会被写上名字的。所以说这个女友在还没有结婚的情况之下,都能够被家人写进族谱,也是体现了家里面的人对这个男子女友的认可。
被提议写上族谱
族谱是记载着一个家族中各个人群的姓名的一个谱子,很多地区是比较注重家族之间的联系的,所以说修族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通常情况下也是由家中的男子来主持的,就像这名山东济宁的男子在家里面续写族谱,在这个时候由于男子和女友的关系是比较好的,而且这个家里面的人对这个女友是很认可。所以即便没有过门,但是全家人依旧表示是可以把这个女友写在族谱里面的,这对于女孩子来说当然是值得开心的,也说明了自己和家里面的人关系很好,被受认可的感觉,是让人们感觉到很感动的。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了家庭关系的其乐融融,也能够让人们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之情。
提高对妻子的照顾很多时候婆媳问题以及嫁过去之后和自己的婆家之间的矛盾都是由于丈夫没有做好相关的呵护,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年轻的夫妻都是会选择不和老年人一块住的,如果说真的自己的妻子和老年人发生矛盾的话也要调解好,而且一定要积极的解决问题,如果自己什么都不做,矛盾是没有办法自己解决的,也会引发家庭的关系紧张,这个时候其实是不利于个人发展的。
总结家和万事兴,只有能够处理好婆媳以及处理好自己的妻子和家人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让整个家庭的发展更越来越好。而且家庭的氛围也会很融洽的,并且也能够让自己的妻子感觉到安全感。
纳西族的葬礼风俗
一、纳西族的丧葬风俗概况:
自古以来,纳西族以不畏死而怕不行火葬之礼闻名于世。但改土归流后,纳西族在满汉文化的强力冲击下逐步改变了火葬的习俗而改实行土葬。随着土葬的盛行,纳西族的丧葬礼仪注入了诸多的满汉习俗。但因纳西族生活的地区多在高原坝区及大江大河的河谷地带,不便利的交通,加之纳西族固有的传统文化观念,造成了各地不同的习俗。丽江拉市坝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纳西族的丧葬礼仪中既有明显的满汉丧葬礼仪痕迹,也保留了许多纳西族古老的传统。
(一)、临终前的“尽孝礼”及“放含口”接气的习俗:
纳西族十分讲究对老人的孝道,除了老人在健康时的关心照顾外,老人一旦到了花甲之年,就会为老人筹办好去世时用的棺木。棺木上好的为柏树木板,现在一般用松树木板。先制成厚重的木板形状,存在楼上通风遮荫之处,等到用时再制作成棺材。也有的人家直接制作成棺材等候使用。民间普遍认为这样做可以为老人祈求更多的寿辰。
当老人病重时,所有的子女都会回到老人身边,一起照顾老人直至含笑九泉。老人离开人世时,亲人要按照纳西人的传统习惯,进行“飒撒克”仪式,即为死者“接气”活动。一般在老人即将离开人世时,亲属就会为其准备“含口”。纳西族语叫:“飒撒”。如果死者是男性则用九根茶、大米九粒(解放前用五谷)、白银少许,如果死者是女性则用七根茶、大米七粒、白银少许。制作“含口”的材料配好后用红纸包好,再用黑线扎口拴好后即做成“飒撒(含口)”。当老者寿终正寝,张嘴咽气的瞬间将“飒撒”放到死者的舌头下,即完成了“飒撒克”这个仪式。
“飒”(气的意思)在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纳西族东巴经中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由“气”生成,它不仅是万物之源,同样是人的生命之源。杨杰宏先生在《溪村社会》中对学者们对“飒”(即纳西族对“气”这个概念)的研究,作了简要的归纳:“‘绍’是一种主观存在的生命初始物质,它是纳西族生命观的一个基本命题,始终是纳西族宗教的一个基本观念。它有以下三个特点:
(1)它与‘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有联系。
(2)作为特定灵魂及生命来源的标志,它意味着每一种有生命的物质都有一种特殊的同一性——灵魂不死。
(3)在不同的发展时空中,作为不同性质的生命体具有不同的灵魂特征,同时也有共融性,传承性,统一性。”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及纳西族原始宗教中对“飒”的认识,使得纳西人认为人死后,活人之“气”就会慢慢散去,如果没有亲人帮其锁住“人气”,并在死时带上通往祖居地各关口送给鬼的礼物,就会被鬼气侵袭,冲散仅存的人气成为孤魂野鬼。如果,老人死后长时间没有举行此仪式,或者说意外遇难者,都属于没有接到神“气”,锁住人“气”而无力通往祖居地,也不会被祖先的灵魂所接受的而成为到处游荡的野鬼。凡遇到这种情况,死者的尸体不能从正门入内,而要把围墙拆开一个口,从这个口子里摆运到家中。
对这类死者还要举行“艾拿艾飒余”(既用鸡来当替代死者来重新进行接气活动)这种非正常死亡的接气活动。举行这种活动时,如果死者是男性则首先要准备一只准备开鸣的小公鸡,和与上述所说到的一份“含口”。准备好后,到死者的遇难地,一边把鸡掐死一边喊着死者的名字,把含口放入鸡嘴中。然后,一路喊着:“某某,某某,我们一起回家吧!”,按先前的运尸路线,边招魂边返回死者家里。到家后,用白纸将死鸡包好,放在死者的枕头边。入棺时,将此鸡随死者一同放进棺内。为什么要用鸡来当作死者的替代物,纳西族东巴经中有关十二生肖来源的论述中说,当所有动物前去东神处要寿命时,因人晚到而只获得三年的寿命,这样人类无法完成生儿育女、起房盖等大事,以至于伤心得大哭了起来。而鸡则因为早到获得了六十年的寿命,鸡担心这样长的寿辰,会使自己的牙齿磨尽,而无法去吃食物,也伤心得大哭起来。后来,人与鸡商议对换了寿辰,两者皆大欢喜。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因此认为鸡的灵魂能使人的灵魂获得新生。
(二)、“停灵”、报丧及有关礼仪:
完成了接气活动后,就进入“停灵”阶段。在拉市海南吉余等村落,完成“飒撒克”仪式后,就会给死者穿寿衣。穿寿衣时,一般会让死者端坐在一张长凳子上,由人扶着让其象征性的左手拿着长明灯,右手拿着刀子。准备好后,由东巴或家族中精通传统习俗的老者念诵的开路祭词。而在靠近海边的海北一带的纳西族村落,则要另选吉时为死者穿寿衣。
如果家中老人去世,人们会把死者停在母房的堂屋位置。女性则略把灵柩停放在中轴的右边;男性则放在堂屋的正中位置。如果死者属于英年早逝,还有父母,则会停在侧房。停好后用白纸蒙住死者面孔,象征生者与死者已隔两界,彼此语言已经无法沟通。再在死者的腹部放一个铁犁。纳西族的传统观念中犁有翻九层地的威力,用犁压住尸体,妖魔就不敢前来侵袭,同时也有防止长期时间停尸时尸体腹部肿胀的功效。另外,民间也有借此防止家猫从死尸体上跳过,引起静电作用而惊吓生者的说法。
停好尸后,先上一桌祭品,再点上三根香和长明灯。长明灯的燃料用食用香油。祭品由鸡蛋、腊肉、香肠、腊排骨及一碗米饭五样组成。米饭上插上一根筷子,与此筷子成十字再摆上一根筷子。正堂外走廊两侧外边放上若干床草席,就成了简易的灵堂。停尸后要守孝,孝男坐灵堂的左边,孝女坐灵堂的右边,一律以席地而坐。夜晚附近亲戚会自带简易的被子到死者家通宵守灵,直至出灵。
停尸后当晚死者直系亲属召开家族会议,商议发放“孝布”的范围、需要去报丧的人家、制作棺材、购买有关物品等事宜。第二天,按家族会议的安排一部分人去完成报丧,一部分去购买治丧所需的物品,一部分人则留在家中制作棺材。闻讯后,亲友会前来探望,一般会带来二三十个鸡蛋和一瓶酒。死者家属会临时准备饭菜酬谢前来探望的亲友。
(三)、入棺、守孝及送魂的习俗:
死后第三天举行入棺仪式。死者的亲友都要到场参加这个仪式。拉市坝各地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入棺的时辰及方法也各有一些细小的差别。按人们的习惯,通常把拉市坝分为海南和海北两大片区。海南片区基本都在傍晚太阳刚到山岗上的时候举行,而海北一带一般都在晚上星辰出现的时候举行。拉市海北入棺前先要把棺材摆放在堂屋前的走廊上,而海南则摆放在堂屋前的屋檐滴水处,喻意为又回到水落地的地方,即落叶归根之意。摆好后,先要用青刺枝扫一下棺材,边扫边念:“生肖相冲的,都扫到外边;所有仇敌,都扫到旁边。”象征着把一切与死者有仇的敌人之魂及鬼魂全部赶走。扫完后,把孝子从九个(如死者是女性则要七家的灶灰)邻居家里要来的灶灰,均匀地洒在棺材底部。洒好后,还要看灶灰的纹路,纹路显现出像什么动物的形状,死者的亲人会认为死者的灵魂变成了什么动物。之后再铺上一层草纸,草纸上垫上被子等物即可入棺。
入棺时,由村里东巴主持有关送魂开路仪式。现在拉市坝已经没有专门的东巴祭师,但乡村里还有一些老人能主持这些仪式。主持此仪式时,先要把死者扶到一把凳子上成坐姿,让其象征性地左手抓住刀子,右手拿着油灯。一边做这些工作一边吟诵:“左手拿白铁、右手拿灯火。前面有障碍,请不要胆怯;前面有仇敌,请不要胆怯。左边来侵犯,砍了放左边;右边来侵犯,砍了放右边。行路遇黑暗,有灯来照明,一照就光亮……”。在吟诵的同时,捉一只鸡,让孝子(如孝子年幼则可由其它直系亲属代替)把鸡在装有丽江黑龙潭水的土罐里闷死(此水纳西语叫爱纳吉)。拨些鸡毛放在土罐里,然后用鸡毛沾取“安纳吉”(安纳意为黑鸡,吉意为水)水象征的行洗尸礼,并吟:“取来龙潭水,龙潭水来洗一洗就美净……”等祭词。随后用酥油来擦脸,并念诵:“酥油来擦,一擦就润泽……”。完成后念开路词:“上路不能去,上路是白鹿和马鹿路。下路不能去,下路是野鸡和雉鸡路。要走中间那条道,从下往上走,走到阿撒高,先祖会来接。此地是马累下驮子之地,此地是人累来歇脚之地,此地是不种也会绿之地,不犁也可种之地,野鸡当晨鸡之地,白鹿当耕牛之地,红虎当坐骑之地,要往此处去。如果到此地,就是你的住处了。我的送词就到这里了。”诵完后,众人七手八脚将死者放入棺材。将死者放入棺木内后再用铜钱线,校对尸体的位置。过去死者入棺后,不许孝男孝女看死者遗容。而现在除了生肖相冲的孝男女外都可以看死者的遗容,有些亲友还在道别的同时在棺材里放上一些钱物,以当作死者的零用钱(当然这仅是一种生者的心理寄托了)。入棺之前,任何人不得发出哭泣声。等到入棺盖板后,主持人就会宣传:“现在就可以开始哭了”,结果当然是一片哭声。民间认为如亲友的眼泪不小心滴到死者的面容上,死者的灵魂就会依恋亲人不能正常到祖居地而成不了祖魂。
盖上棺盖后,先由孝男象征性地用木锤边喊死者的称谓边钉木梢(“木梢子”是用来联结盖子与棺身用的。纳西族将其称之为“斯巴九”即“木青蛙之意”,与纳西族精蛙五行学说有关)。然后,众人一齐把木梢固定好并将棺材停放在中堂。摆放棺材的架子,前面用高八仙桌,后面一般用高桌子。停好棺材后摆上一桌祭品,纳西人叫“吉子好(直译为住新房子的饭之意)”。此桌祭品要有鸡、鱼等物有十碗也有十二碗不等,由孝女提供。解放前还要摆金童玉女,及左右两匹纸制的冥马(纳西语称为“神死六马”。神死,纳西语意为白纸之意,神死六马的全意为用纸做的冥马)。此类物件用白纸及竹子编扎制成。解放前摆放这些物件,布置灵堂,张贴对联,要别选吉日进行,民间称之为“悬白”。现在各个程序界线已经模糊。经济条件好的还要摆上猪及牛头等供品。猪等贵重的祭品一般由亲家来上供。村子里一般都会有专门用来摆猪等大型祭品的木盘子。用猪祭时,先把猪的内脏去刮洗干净后,做成跪式造型,嘴上再插上两朵花来做饰物。
摆好棺材后,要发孝布。孝布由白布制成,一般分八尺孝布和一丈孝布。前者发给比死者辈份小的一般亲属。后者则发给死者二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如死者已有重孙,则重孙辈一律要发红孝,以取四世同堂大吉大利之意。如果该领到的人没有领到孝布或者晚发,人们就会认为此种孝布是不吉利的孝布,纳西语称之为“孝慢”,即晚发的孝布之意。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死者家属及领到这种孝布的人之间没有人及时沟通说明事情的原由,常会引起不小的纠纷,甚至于一辈子不相往来。凡领到布孝的人,要当场把孝布戴在头上,并向死者的灵柩行跪礼。孝布发完后,亲友可以各自回家。
(四)、守孝及“鸡鸣哭祭”:
灵柩停在家里期间,还要举行“鸡鸣哭祭”(纳西语称为“艾局巴达批”)。民间认为,人死后不能复生,生者无法与死者交流,但在出殡前每天夜里,在凌晨鸡鸣时分,生者可以通过“哭祭”的方式与死者的灵魂进行交流,于是就产生了这个仪式。纳西人通常运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寄托人们哀思。更为可贵的是,哭祭者运用传统的纳西族传统的“哭祭调”,对死者生前的生平事迹进行回忆,使亲友永远不忘死者的丰功伟绩和优良品德,从而也具有民族传统道德教育的作用。“鸡鸣哭祭”一般由妇女完成,有个别的人家也有由男子去哭祭的。“鸡鸣哭祭”有约定俗成的开场白,开场白是这样的:“夜深乌云黑,鸡已鸣叫了。我的某某啊!你的爱女(或爱儿媳)儿,给您打来洗脸水,给您送来了饭。尽管您已不能吃,您已不喝,但请您来享用。世上有传闻,黑夜鸡鸣时,能与您交心,能与您倾诉。如您能听到,请来听我说……”。说完这些开场白后,哭祭者就死者劳作一生,但苦尽甘来时却过早的离开了亲人,让孝男女来不及尽孝心就离开了人世的角度,及死者的生平事迹进行哭祭。哭祭时,还要在天明前,煮一土罐由米、油、盐煮成的祭品,纳西语为“巴达好”。“鸡鸣哭祭”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不容易的原因有三个:第一,难在哭祭者运用典故时,不能有半点差错;第二,难在祭者要对死者的生平十分熟悉;第三,祭者的情感要真挚,要真哭但又不能以难过的心情来影响表达的流畅。有些哭祭者,因为心里压力大,加上极度悲伤,刚道了开场白就出了错:“鸡也叫起来了,狗也叫起来了”(“狗也叫起来了”此时是不能用的,如用也就变成了笑话了)。听到这些的哭祭,有些爱开玩笑的就会在被窝大声喊到:“错了,错了!”哭祭者一听,心头一惊,顺口说:“错了吗?”马上就起身逃之夭夭,成了别人笑柄。这种场面,使那些睡在床上想静听哭祭调子的亲友,暂时忘了失去亲人的痛,换来会心的一笑,悲剧也就变成了短暂的喜剧。
(五)、出殡、丧宴及有关礼仪:
在出殡的当天,亲友们会带上大米、玉米等谷物及钱等物品前来祭奠,在进死者的家门前,还要放上一串鞭炮。将祭品放在灵前后要行以跪拜礼。行跪拜礼后,将钱和谷物拿到挂礼处一一登记。纳西人讲究礼尚往来,登记礼物是为了便于主人家当别人有事时前去看望还礼。亲友来上祭时,孝女要在灵前大放悲声,并用传统的哭调,感谢亲友,告慰亡灵。大意是“某某人来看望您了,如您还能看见,请您帮我,把小辈们托付给他们。”讲究的人家会安排一名主持,主持人拉长声调念唱:“献茶——,献饭——,献酒——”等祭词,逐一完成亲友的“上祭”活动。
死者家属要备丧宴,以酬谢前来吊唁的亲友。丧宴多则近百桌,少也有二三十桌不等。因各家的经济收入不同,所做的菜肴也各不相同,但有几道菜是必备的:第一道是“豆芽煮五花肉片”,这是丧宴的标志性菜肴;第二道菜是大肉,此道菜红白事都用,只是白事时不能上色;第三道是鱼,一般做成酸辣味;第四道是蛋,一般用鸡蛋,经济条件好的也用鸭蛋。开宴前的第一桌饭要祭献给死者。完成祭献后,方能开丧宴。丧宴的最后一桌饭称之为“灵前饭”,死者的直系亲人要在死者的灵柩前席地而坐就餐,以示亲人与死者共进的最后一餐饭。灵前饭后,进入出殡的仪式。如果家里去世的老年过九旬,甚至是百岁老人时,死者的家属要准备比正常丧宴多几倍的小碗。因为拉市人与其它地方纳西族一样,参加这样高龄老者的丧宴,人们会把宴席上用的小碗悄悄“偷”走。民间的说法是这样做能分享到老者的福气,求得长寿安康。
出殡的这天,要跳两次“热热舞”(属于纳西族传统的“哦热热”的一个种类),分别在出殡前和出殡的路上唱跳。出殡前,主持人会请在场的所有在场的男子一起唱跳热热舞。跳“热热”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跟合。出殡之前的唱词是(以男性为例):“喂——他已经逝去了——喂;逝世的是您的父亲——喂;一定要到上方去——喂;送就要送到上方去——喂,送到上方去——喂;音达(纳西族丧家的尊称)这一家的主人,已经去世了——喂,您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因喂;请来这里吧——喂,一起都来送灵——喂!”[4]场面往往十分热烈,当到达群情振奋的高潮时,主持会手起刀落,将摆放在灵前的碗砍碎,大喊一声:“起!”,众人一起用力把棺材抬起,正式出殡。抬灵柩往坟地的路上,还要在路上抬着灵柩唱跳“热热舞”。也是采用一人领唱众人跟合的方式进行。唱词是(以男性为例):“您父已逝去——喂,逝世是您父——喂;起尘土——喂,一脚起尘土——喂,两步起尘土——喂,您父已逝世——喂;送到上方去——喂,三步送上去——喂,送到上方去——喂”。在送灵柩到坟地的全程中,棺木不能落地,要一直抬到挖好的坟坑前,方能停下来。在整个行程中,还是一人领唱众人合的方式,迈着沉重稳健而富有热热舞节奏的脚步缓缓行到坟地。这对前来送葬的人们的身体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同时也在考验着这个家族,甚至这个村子人们聚集力。当灵柩抬到坟附近时,没有抬棺材的人则一律要在附近找一块石头,抬到坟坑旁边,用于建坟墓。送灵路上,每遇到有桥的地方或者交叉路口都要放上一串鞭炮,以示驱逐来侵袭死者的野鬼。凡路过死者的两代以内直系亲属家门时,亲属还要准备一桌糖果,纳西语称之为“打尖”,与汉语同意。“打尖”有两个意思:一为祭奠挽留死者之意,二是酬谢抬灵柩的人们。灵柩出发后,直系“孝男孝孙”要在离家门口不远的地方,跪成一线,让灵柩从头上经过,俗称“搭桥”。孝子由两人搀扶走在送灵队伍的最前面,并抬一招魂幡,之后为抬花圈队,接下来是抬灵柩的队伍,灵柩之后跟亲友队伍。孝女们则在人们在家门口捆梆棺材,准备抬棺时提前到离家门口较远的地方,准备“搭桥”。灵柩从她们头顶经过后就地哭祭,直至有人前来苦苦劝说时为止。妇女们不上山,第二天“复山(丧)”时才能上山祭拜。“打尖”、“搭桥”、“招魂幡”这些习俗主要来源于满汉的土葬习俗,也借鉴了佛教的文化成分。
(六)、入葬、复丧及其它礼仪:
坟坑在灵柩到达之前要挖好。挖坟坑的人要由死者家属去请,被请到帮忙挖坟坑的人,一般不能拒绝。挖坟坑的人一般是与死者没有亲戚关系的,同村世居的村民。在要出殡的当天早上,他们要自己准备好挖坑所需的工具,按主人预先的要求到坟地挖坑。拉市坝的坟墓,准心都对着丽江的象山。在挖坟坑的时候。孝男还要把一撮土藏好,并把这撮土当作棺材入地后盖上的第一撮土。放这撮土的方法是:孝男卷起上衣后背将此土放好后,背着这撮土按逆时针方向洒向棺材,一边洒一边喊对死者的称呼,直至洒完为止。完成这个仪式后,众人一起合力盖上土,周围砌上石头,就做成了坟墓。有条件的可以立上墓碑,碑上刻上家谱及死者的姓氏。立墓碑对于死者亲戚来说,又是一件大事,应另选吉时进行,并宴请亲友。墓建成后,前往坟地的人们,逐一行以跪拜礼即回。其中值注意的是,从拉市坝的墓碑上的刻字看,最早的也只是在清代,这也说明纳西族只有受到满汉文化深刻影响之后才有了“建坟立碑”的习俗。
第二天,要举行复山(复丧),并行之以清明上坟时的全部礼节。之后,死者家属还要以七天为一个祭日,行以一七、二七、三七之礼。祭日直系亲戚都会到死者家行以祭礼。祭礼分为接死者之神位进行供养和送死者之神位回祖地两道程序。死者家人还酬备五桌酒席以谢前来祭拜的的亲友。前来祭拜的亲友会带上一到两瓶酒。酒一律要摆有死者的神位前。在送死者的神位时,孝女还要行以哭祭之礼,并分批焚烧死者的遗物。四七为大祭,死者家人要酬办几十桌宴席把死者的三代以内的亲戚请来,一起祭奠。四七过后,基本上意味着亲戚对死者的祭奠活动告一段落。直到三年斋期满时,则白事变红事,完成了对死者应尽的孝道。有些人家也在做七七四十九天祭、百日祭,但为数很少。过去拉市坝纳西族一律行之以火葬,在各自家族的火葬场行以火葬后,认为已变成祖先神,也就没有此类的祭礼活动。这主要是改土归流后学习满汉土葬习俗之后的产物。当满汉都已在简化这种习俗的时候,拉市坝却依然还完整的保留了这种守孝习俗,并随着经济的发展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改土归流后,拉市坝普遍实行了土葬,吸纳了满汉及佛教等众多外来文化因素,但改造后的葬礼中,依然还保留着本民族的传统习俗,使拉市坝纳西族的葬礼成了各民族多元文化交容的民族文化盛典,成为了纳西族坝区文化、山地文化和现化文明交容、冲突后产生时代产物,浓缩了纳西族传统文化在各个时期产生发展和演变史。
二、丽江地区纳西族的丧葬风俗:
纳西族自古以来通行火葬,这在元代李京《云南志略》等史籍中即有记载。经过清代初年改土归流之后,丽江城镇、坝区逐渐改为棺木土葬,但丽江山区及中甸三坝、维西山区、宁藻永宁等弛,仍实行火葬之俗。
纳西族每家都有一块坟地,坟地是要讲风水的,一个家族有一个公共的墓地,严格按照辈份和大小排行划地安葬,夫妻是合葬的。
老人们在50来岁时就准备好了棺木。棺木纳西话叫“han bao”,棺木是不用钉子的,这样不吉利,全部用榫口和木活鞘组装,用松香水灌接缝,外面用松香水或土漆(既天然漆)漆成黑色,如果超过八十岁才去世,顶端就可漆成红色。
按照丽江纳西的规居,老人病重不治之后,亲朋好友以及街坊邻居们都要来慰问守侯,子女和亲戚连日昼夜守护在旁,就是为了“绍沙垦”,就是接气的意思。要准备好少许碎银(现在用铜钱)、米粒和茶叶,男病人用九数,女病人用七数,用一点青梅纸(红纸)包好,放在病人床头。
待病人将咽气时,有一家族长者要手持“绍沙”,作好投放的准备。并由一个熟知家庭历史的才者(农村有的是东巴经师)为其指路,告诉他回老家的路线,以及先逝的父母名字,或早逝的配偶和先亡的子女名字。说“他们早走了,他们会招呼您。”并告诉他面前有三条路,上面一条是神路不能去,下面一条是鬼路也不能去,中间一条是人类去的路,您要走那条路。一咽气,要迅速把“绍沙”放入口中,并轻托一下下巴,按一下上眼皮,使口眼闭合。传统习俗认为老人家病逝于家中,又得“接气”(放“绍沙”),叫做“好好的去逝”,既寿终正寝。如果死在外面,又不得“接气”是不好的。
老人去世后,要停尸于正屋,设一个灵堂,头和身上盖白布或毯子,头边放供桌,要点上香、油灯和八大碗供品。家人穿孝衣,近亲戴孝布。人去逝后,要立即告遍亲友,并明确告诉他们出殡请客日子(一般是第三天),要请人料理各种丧事。小时候就是在这里听到了纳西古乐,那是一种很悲凉的音乐。
入棺一般是第二天晚上,所有的亲属要在旁向死者最后告别,然后封棺孝子钉上活木鞘祝老人无牵无挂地去,此时,女亲属们哭声大作。
第三天是开丧出殡,来吊丧的客人一般除了钱以外,还会送一蓝(盘)米,花生米等。一一都在灵前点唱祭祀。孝子跪在灵的两边还礼。
开过追悼会后,炮竹响了,要出殡了。棺材抬至大门用绳子捆绑好用8个人抬走,孝子要背着饭、肉、由人带着走在前面,棺材要从他们头上抬过,以后每过一座桥孝子都要跪送。希望逝者能平安的过奈何桥。
到了墓地后放棺材于坑内后,孝子用衣角捧起土,象征性先撒第一把土,然后众人垒坟,坟头上要撒一些五谷种子。
次日亲属又到坟地再去修整一下,称为“复丧”,一七、二七、三七、四七都要祭,四七是女儿主持。还有百日、三年斋都有祭。此后正式列入祖先里去了,只是过年过节才祭了。
三、纳西族的禁忌:
纳西族性格热情开放。有着知书识礼、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 在公共场所忌高声喧哗、说粗话,骑马到寨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堂的地方;
◎ 不能登踏三脚架,不可跷二郎腿;
◎ 进入纳西人家时不能打主人家的狗,不能主动进入老人、女人的卧室和女孩的“花楼”,不能询问“阿夏”的情况,也不能翻弄灶里的灰;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 忌在门槛上坐和用刀斧在门槛上砍东西;
◎ 有的地方 还忌在家里唱山歌,吹口哨;
◎ 吃饭时忌敲碗筷、翻菜、连续夹菜;
◎ 禁止污染水源、砍伐水源林,和猎杀入家宅的小动物;
◎ 不许杀耕牛、驮马和报晓的雄鸡;
隋唐五代以后,修谱之风从官方到民间更加盛行,家家都有谱,层出不穷。每一次都成为同姓同族人之间的盛事,每一次都成为宗族交流的盛事。
族谱中记载的祖先对众人的教诲,是我们祖先的教诲,是我们文化的结晶,是我们家族的光荣和原则。比如,诸葛亮给全家人立的规矩。君子之行,静以修德,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成为诸葛世家子孙的行为准则。
家谱是一种民俗文化,家谱,就是家信,就是家史。家谱越老,意义越大。孔家的家谱绝不仅限于孔家,而是关系到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影响的历史。山西乔氏家谱反映了山西发展史的一部分,也反映了山西乃至中国商业史的一部分。历朝历代的官员和鸿儒的家谱,是哪个时代的官史记载的参考史。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家庭和家族来说,其作用没有那么大,那么重要。但它也是反映当地情况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反映家庭内部的传统教育。从这个角度看,建立家谱是必要的。这不是政府的事。乡镇和县城的档案,甚至局级以上单位的大事,以及国家大事,都是各级政府的事。家谱是老百姓的事。如今,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民族重视修家谱、建新谱。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们。
丧事的操办可以说各地各民族大不相同,先声明一点,只要你在你父亲生前尽了孝道,其它的事情,都无所谓,以后的人,也不会记着那么多的规矩了。
我经常看一些民俗的资料,可以说,每个民族,每个地区,包括世界各国,对亲人的丧事办理大不一样。人就是这样的,在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又在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
我们这儿的农村,在亲人咽气的那一刻,一般来说,亲人都要守在旁边,看看将要辞世的人,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在咽气后,亲人或本家去亲戚朋友或生前好友去报丧,报丧是为了让未知道死者辞世的人,前来吊咽或帮忙。以中国为例,中国人讲的,红事要叫,白事要到,也就是说,去吃饭要三番五次的请,而白事,要自觉的前往帮忙。所以,在咽气后,街坊邻居或要主动的去送东西,一般送的是花圈和烧纸。
家人一般女性去世是女儿或儿媳妇换衣服,一般是里外一起换,男性是由儿子,没有儿子的女婿代为换,没有子女的,要本家里的同性别的小辈换。换好后,就要抬到床上,床是普通的单人木板床,把死者放在厅堂里,脚朝北,头朝南的放着,身上盖着一个**的衿,连脸也被蒙住了。死者的头前放着桌子,上面有死者的遗像,桌子上面有供品和香纸,桌子下面是盆子,用于烧一些纸。死者儿子要坐在死者的左右,看着香一柱一柱烧完后,再继烧,不分白天夜里连续烧。晚上,死者的孩子要在死者的遗体前,彻底的守着,这叫守灵。在农村,院里晚上还必须有一个人,看着房屋上不能猫,如果有猫,要早早打跑,以防“起尸”,这是第一天,第二天要请殓,就是死者入棺材,现在通常是租来的。一般时间在中午,要放鞭,要给死者净面,就是亲人用湿巾给死者擦脸,这是亲人最后一次可以接触到死者,因为入棺后,就再也不能打开了,即使再想看,也不能打开棺材了。然后是晚上“认庙”,认庙就是把死者生前的衣服烧掉,送他去西天,通常要准备一些纸品,有纸扎成的马,人抬的轿,现在有些孝子还扎出了电视机,轿车、手机,甚至女人。去“认庙”的过程,要找一个大“十”字路口,把地上用沙子和棍撒出庙的形状,然后亲属和本家抬着轿子(抬轿的要给点糖和小费),亲属朋友拿着纸糊的笼子,马,到撒好的城中去烧,当然还有一些祭品,这时,死者才算是真正的从这个家里,骑马西去了,也就是送魂,送去了西天。
关于认庙,民间有那多说法,有人说,小孩没脱鬼眼,尤其是六七岁以前的,有些小孩会看见,一个人骑着马,在天上向西奔去。认庙时把死者所有的衣服,随身物品,照片(家里可能只留一张),包括死者的枕头,被子,都要烧掉,但不能烧死者的衬衣(因为衬衣俗称“褂子”,谐音是怕死者“挂念”家里)。在火光熊熊中,亲人在旁边站着,总是忍不住大声哭,因为此时,死者才算是灵魂脱离了这个世界。
回家后,亲人要断续守灵,方式跟原来一样,只是棺材放在厅堂里,亲人不停的抹泪,续香,直到第天亮,期间熬不住了,会由其他亲人替换着守。但不能睡。
天亮以后,就该出殡了,出殡因地区不一样,有在早晨八点的,也有地区在中午,某些地区甚至是晚上。但多数的在上午,上午要提前预定好拉灵柩的车,在大门口,两边列满花圈,灵柩车的前方,要安放供桌,照片,供品,蜡烛(白色)的,要放在整齐,桌下多了一个陶制的盆,里面有烧的纸灰,死者有几个儿子,便在盆边放几块石头。没有儿子的不放。这时死者的棺材由亲戚朋友抬往灵柩车,儿子们儿媳妇们和内亲要失声痛哭,拦住棺材不让抬,以示舍不得离开亲人,棺材上车后,女婿要进行客吊,包括女儿女婿,还有堂女婿,凡是跟死者亲近的女婿,不管是不是至亲,都要进行吊唁,吊唁中,死者的儿子要跪立在两旁,吊唁完毕后,有一个人,多数是聋哑人或没有正当职业的,要端起盆子,用力磕向盆边的石头,这时,死者的儿子,要上车,在灵柩的旁手抚棺材去火葬厂,火葬厂到了后,排队等待,简单的告别仪式后,推进火化炉,半小时后拿出的骨灰,就是死者唯一留给亲人的身体一部分,通常由长子,没有儿子的由长女,去纪念堂或公共墓地安葬。在农村,这个骨灰盒将安置在自己家责任田。立碑,上香,跪拜,然后回家。请帮忙的父老乡亲吃饭。从死者辞世的第一天,每七天为一个“七”,一共七“七”,每次烧七,直系亲人都要去,烧纸,烧香,
七七满后,到死者的生日,要烧祭日,每年的清明,阴历十月一,春节,都要给死者坟前烧纸祭奠。如果家里有家谱,要在春节家谱拿下来挂的时候,把死者的名字写在上面,三年后,新坟变旧坟。
顺便说几句,这些都是给活着的人一些安慰,人有旦夕福祸,好好孝顺一下,那些都是形式上的。多尽一些孝道,不要等着人老了,才去想起来孝顺。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容易,尤其在现在社会,为人父母都不容易,你父亲早早辞世,那是去享福了,你可以把更多的孝心,都尽在你母亲身上,以告慰你父亲在天之灵。
不是为了加分,自己打了这么多字,也希望你节哀顺便。
山东一男子家在重修族谱时,全家建议写上女友的名字,女友对此有何表示?
本文2023-12-06 15:28: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31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