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的办学历史
学校始建于1957年。
2001年8月升格为“无为县示范高中”。
2003年8月升格为市级示范完中。
2006年3月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安徽省高中新课程改革实验样本校。
2008年4月15日,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升级为省级示范高中。
无为县名“始于城口置无为军,思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
夏朝末年,成汤将桀流放到古巢国,也就是今天的无为境内。
春秋战国时,无为县境属楚居巢。东周时(周顷王四年起),楚国和吴国多次在此交战。起初楚国在争夺中占优势,于灵王二十四年占领了巢国全境,后于景王七年灭巢。但此后吴国于景王八年敬王元年、二年、十一年、十二年多次击败楚国,并最终于吞并巢国。
战国期间,无为属楚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九江郡居巢县。
西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属淮南国居巢、临湖、襄安县。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属庐江国居巢、临湖、襄安县。景帝四年(前153年)罢庐江国为庐江郡。东汉初平四年(193)属庐江郡居巢、襄安县。
三国时属吴庐江郡濡须。
晋太康元年(280)属庐江群居巢、临湖、襄安县。咸和四年(329)属豫州。太元(376-396)中,在县境西北侨置扶阳县。
南朝时,梁太清元年(547)属南谯郡蕲。
隋开皇元年(581)属庐州襄安县,县治在今巢湖市区东北25公里处。始设无为镇(今无城镇)。
唐武德三年(620)以襄安县地置巢州,又在县境西北置开城、扶阳县。七年(624)废开城、扶阳县,改巢州为巢县,无为镇属之。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无为军,领巢县、庐江二县。熙宁三年(1070)析巢、庐江二县地置无为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无为军为无为路,属江淮行省。二十八年降为无为州,领无为、庐江、巢县三县。
明洪武元年(1368)无为州领巢县1县,属中书省。不久复属庐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无为州不领巢县,与合肥、舒城、庐江、巢县同属庐州府。
清咸丰三年(1853)9月6日(农历八月初五)太平军攻克无城。是年 太平军占领无为州后,与清军交战于裕溪、运漕、黄雒,清军大败。运漕的16万石存米被太平军运到南京。咸丰十一年(1861)10月(农历九月) 太平军与清军大战,失无城。是年太平军扼守泥汊、神塘,阻止清军沿江东下。清军掘开凤凰颈大堤,水淹太平军,太平军失利。
民国元年(1912)4 月,改无为州为无为县,仍属庐州府。
民国3年6 月属安庆道,民国17年废道,直属安徽省。民国21年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民国27年7月属第五专署,10月属第三专署。民国29年4 月属第一专署 。
1927年8月,中国***开始在无为建立组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无为县委组建苏维埃政权,领导无为县人民举行“六洲暴动”,揭开了无为人民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领导抗日军民独立自主地开展武装斗争,使无为发展成为全中国十九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皖江抗日根据地的中心区。全县计有无为、临江、湖东、无南等4 个县行政区和1个准县级的江流行政办事处,隶属皖江行政公署领导。
解放战争时期,无为全境仍按照抗战时期区划一分为四,共辖21个区(镇),隶属皖西第四专员公署。此期,全县人民掀起“支前参战”热潮,“渡江第一船”率先自无为泥汊江岸发出。1949年1月21日无为县解放。1949年7月,无为全境的4 个县级行政区正式合并,成立统一的无为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无为县始属皖北行署巢湖专区。1952年1 月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65年7月复属巢湖专区,2000年隶属新设立的巢湖市。
2005年9月13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77号)调整芜湖市部分行政区划:(1)撤销芜湖市新芜区、镜湖区,设立新的芜湖市镜湖区。将原新芜区、镜湖区的行政区域和鸠江区的荆山街道以及湾里镇的广福、莲塘2个居委会划归镜湖区管辖。镜湖区人民政府驻北京东路。(2)设立芜湖市三山区,将马塘区的三山、保定2个街道和繁昌县的峨桥镇划归三山区管辖。三山区人民政府驻三华路。(3)马塘区更名为弋江区。将芜湖县火龙岗镇划归弋江区管辖。弋江区人民政府驻利民路。
2006年2月9日,芜湖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调整芜湖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05]77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芜湖市部分行政区划的通知》(皖政秘[2005]118号)、《关于同意将芜湖县清水镇划入市区的批复》(民地字[2004]49号)、《关于同意芜湖市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民地字[2004]156号)和《关于同意芜湖市马塘区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民地字[2005]86号)的精神,对行政区划作如下调整:(1)撤销新芜区、镜湖区,设立新的镜湖区。将原新芜区、镜湖区的行政区域、芜湖县原荆山镇区域、鸠江区广福、莲塘2个居委会划归镜湖区管辖,区政府驻北京东路。(2)设立三山区,将繁昌县的原三山镇、峨桥镇划归三山区管辖,区政府驻三山镇三华路。(3)马塘区更名为弋江区,将芜湖县火龙岗镇划归弋江区管辖,区政府仍驻利民路。(4)将芜湖县清水镇(不含原荆山镇区域)划归鸠江区管辖。2月10日,芜湖市正式对市辖区部分行政区划实施调整。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芜湖市区面积由原来的231平方千米扩展到720平方千米。人口由原来的707万增加到1005万。(1)原来的芜湖市新芜区、镜湖区面积均为16平方千米,人口分别为253万和1754万,合并成新的镜湖区后,由于增加了原芜湖县荆山镇、鸠江区广福、莲塘两个居委会,面积增加到58平方千米,人口也增加到4391万。街道办事处也变为14个。(2)原来的鸠江区面积为153平方千米,人口为1643万,调整后的鸠江区由于将芜湖县清水镇(不含原荆山镇区域)划入,面积增加到232平方千米,人口增加到2342万,街道办事处由原来的5个变为8个。(3)原马塘区面积为46平方千米,人口1179万,调整后改称弋江区,由于将芜湖县火龙岗镇划入,面积增加到154平方千米,人口也增加到1875万。(4)新设立的三山区,由原繁昌县的三山镇和峨桥镇组成,面积为276平方千米,人口1442万。(5)芜湖县面积由原来的943平方千米变为730平方千米,人口由5343万减少到3813万。(6)繁昌县面积由原来的880平方千米变为604平方千米,人口由4603万缩小到3161万。
2011年7月14日,《国务院关于同意安徽省撤销地级巢湖市及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国函[2011]84号):将原地级巢湖市管辖的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区划调整后,芜湖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
2013年3月,经省政府同意,省民政厅批复同意芜湖市鸠江区与无为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将无为县的二坝镇、汤沟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4月1号芜湖市正式宣布将无为县二坝镇汤沟镇划归鸠江区管辖)。调整后,无为县辖21个乡镇,面积2206平方千米,人口1308万人;鸠江区辖3个镇和7个街道,面积697平方千米,人口482万人。
襄安镇地处无为县西南,面积110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3个社区,人口65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集镇,有“无为县首镇”之称。盛产稻米、油菜籽,席草12万吨,水产品1000多吨。农副产品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尤其是席草,草质柔软,清香宜人,深受消费者青睐,为全国四大席草基地之一。
截至2017年末,无为县下辖20个镇,分别是无城镇、襄安镇、陡沟镇、石涧镇、严桥镇、开城镇、蜀山镇、牛埠镇、刘渡镇、姚沟镇、泥汊镇、、福渡镇、泉塘镇、赫店镇、红庙镇、高沟镇、鹤毛镇、十里墩镇、昆山镇、洪巷镇。具体介绍以下几个镇:
1、无城镇
无城镇,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地处皖中,位于无为县境内,南濒长江,北依巢湖,处于长三角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紧邻芜马铜经济开发带,是皖江北岸一颗璀璨的明珠。
2、襄安镇
襄安镇,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地处无为县西南,面积110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2个社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集镇,有“无为县首镇”之称。
3、陡沟镇
陡沟镇,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位于无为县东北部,因集镇中心过去有陡门和沟堑,后筑土坝,取名“陡沟坝”。它东临汤沟镇,南接白茆镇,西连无城镇、福渡镇,北隔裕溪河与含山县运漕镇相望。
4、蜀山镇
蜀山镇,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位于无为县西南部,是原蜀山区公所所在地,省道军二路横贯东西,市道银岗路竖穿南北,境南西河与黄金水道长江相连,素有无为县西大门之称。
5、泉塘镇
泉塘镇,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位于县境西南,距县城25公里,东以永安河与襄安镇为界,南与洪巷乡、刘渡镇隔西河相望,西与蜀山镇接壤,北邻六店乡,全镇总面积111平方公里。
-无为县
-无城镇
-襄安镇
-陡沟镇
-蜀山镇
-泉塘镇
电流表的内阻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看成一根导线的电阻,将电流表并联入电路,就会形成短路,瞬间产生巨大电流。这样大的电流加载在电流表上,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电流表就会烧了,而不能再继续工作。
无为县,隶属于安徽省芜湖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北依巢湖,南与芜湖市、铜陵市隔江相望。始建制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而治”之意,宋代曾与临安、扬州、寿春并称“全国四大名城” ;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无为是皖江抗日根据地中心区和“渡江第一船”始发地。
无为县总面积243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015年常住人口1033万。粮棉油及水产品产量均居中国百强行列,是传统的“鱼米之乡”,“长江三鲜”、无为板鸭、剔墨纱灯等中国闻名。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有泊山洞、米公祠、黄金塔、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等自然人文景观。历史上书画家米芾曾在此任知军,涌现出抗日民族英雄戴安澜、诗人田间等一大批名人,当代有王传福、姜纯等名人。无为是中国闻名的“电缆之乡”、“劳务之乡”,“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无为县名“始于城口置无为军,思天下安于无事,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
夏朝末年,成汤将桀流放到古巢国,也就是今天的无为境内。
春秋战国时,无为县境属楚居巢。东周时(周顷王四年起),楚国和吴国多次在此交战。起初楚国在争夺中占优势,于灵王二十四年占领了巢国全境,后于景王七年灭巢。但此后吴国于景王八年敬王元年、二年、十一年、十二年多次击败楚国,并最终于吞并巢国。
战国期间,无为属楚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属九江郡居巢县。
西汉高帝四年(前203年)属淮南国居巢、临湖、襄安县。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属庐江国居巢、临湖、襄安县。景帝四年(前153年)罢庐江国为庐江郡。东汉初平四年(193)属庐江郡居巢、襄安县。
三国时属吴庐江郡濡须。
晋太康元年(280)属庐江群居巢、临湖、襄安县。咸和四年(329)属豫州。太元(376-396)中,在县境西北侨置扶阳县。
南朝时,梁太清元年(547)属南谯郡蕲。
隋开皇元年(581)属庐州襄安县,县治在今巢湖市区东北25公里处。始设无为镇(今无城镇)。
唐武德三年(620)以襄安县地置巢州,又在县境西北置开城、扶阳县。七年(624)废开城、扶阳县,改巢州为巢县,无为镇属之。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无为军,领巢县、庐江二县。熙宁三年(1070)析巢、庐江二县地置无为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无为军为无为路,属江淮行省。二十八年降为无为州,领无为、庐江、巢县三县。
明洪武元年(1368)无为州领巢县1县,属中书省。不久复属庐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无为州不领巢县,与合肥、舒城、庐江、巢县同属庐州府。
清咸丰三年(1853)9月6日(农历八月初五)太平军攻克无城。是年 太平军占领无为州后,与清军交战于裕溪、运漕、黄雒,清军大败。运漕的16万石存米被太平军运到南京。咸丰十一年(1861)10月(农历九月) 太平军与清军大战,失无城。是年太平军扼守泥汊、神塘,阻止清军沿江东下。清军掘开凤凰颈大堤,水淹太平军,太平军失利。
尤其是席草,草质柔软,清香宜人,深受消费者青睐,为全国四大席草基地之一,并初步形成了基地、公司、农户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全镇拥有集体、个体织席机1200余台,成立了无为县草制工艺品实业总公司,引进自动编织机械,生产麻经席、间花席、榻榻米席、挎包、凉鞋、太阳帽等10多个系列、几十个品种,畅销国内外。商品流通日趋活跃,现已基本形成四大市场,即肖庄肥猪市场、耕牛市场、席草草席市场和小商品市场。投资环境良好,襄安镇境内有一江(长江)、三路(军二路、土襄路、襄开路)、三河(永安河、西河、花渡河),水陆交通十分便捷。
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的办学历史
本文2023-12-06 13:42:2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31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