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家的族谱
第一世(始迁)文友 相传为旺公之子雅好孔子春秋元末避乱隐于巢湖之滨诗书教子不求闻达实高尚之流也因子永安永忠功赐封侯爵妣□氏子五人长永清次永坚三永宁四永安五永忠
第二世永清 文友公长子元至正年间举人明洪武初以本生子升贵赠明威将军公笃嗜诗书隐居不仕妣邵氏封大德人相传其后嗣多半徙居苏州枫桥及湖北武昌府
第二世永坚 文友公次子巢湖水军主要指挥者之一后投奔陈友谅仕汉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前四子迁回湖北其余子尚居湘阴
第二世永宁 文友公三子元至正进士候补县丞明初后裔迁回湖北
第二世永安 生于1320年卒于1366年字彦敬文友公四子洪武初封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妣林氏龚氏无子以长兄永清公子升承嗣祥
第二世永忠 文友公五子生于1323年卒于1375年妣王氏一子权又妣何氏一子志广(见广东南雄廖氏族谱)明初封德庆侯后裔散布湖北、湖南长沙、广东南雄、广西等地据传江西、四川临水县也有其裔
第三世升 永安公继子生于1335年卒于1426年荫封指挥使妣夏氏子四人长基次垕三矶四垣建文四年受侄儿镛,铭案牵连发配广西戍边公元1225年获赦还乡湖北
第三世权 永忠公子生于1347年卒于1385年妣徐氏花氏王氏明初以功臣子为散骑舍人洪武九年从冯胜练兵西安十一年从御史大夫丁玉征松叠等州克之十三年袭封德庆侯十四年从颖州侯傅友德征云南十五年领兵守毕郡寻守泸州十六年夏五月召还十七年夏四月癸已以疾卒子四人长镛次铭三钺四钟
第四世基 升公长子妣□氏子三人长子承庆次子善庆三子余庆
第四世垕 升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矶 升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垣 升公四子子嗣失考
第四世镛 权公长子生于1367年卒于1402年袭封德庆侯官至都督妣方氏据《廖姓史话》载其孙廖垂远从江西迁湖南长沙按公与弟铭同受学于方正学先生先生被难二公笃师弟谊收其尸瘗于聚宝门外山上遂同坐死并追去所赐铁卷金章母女谪发浣衣局子侄俱发充奉义金山两卫军史称被逮时母王夫人泣送之曰今日之事皆好读书所致此后家人切勿读书二子泣顾曰此事非读书人不能作传语后代儿孙益当读书云厥后金陵建方正学先生祠二公皆配享焉
第四世铭 权公次子事略同镛公妣李氏后世迁湖北潜邑黄中垸
第四世钺 权公三子袭封指挥使死于广西戍所妣□氏子嗣无考
第四世钟 权公四子隐居湖南华容
第五世承庆 基公长子袭封指挥使妣□氏子三人长奉次春三泰按公以方正学先生案株连发充广西奉义卫军田宅金章铁卷尽被追去宣德时观察某奏请清勾靖难罪名旋赦还复官职公在戍日夜哭泣竟以瞽废辞不仕复触朝廷怒发守凤阳陵寻卒
第五世善庆 基公次子卒于广西奉义卫军戍所子嗣失考
第五世余庆 基公三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奉 承庆公长子妣□氏一子赞
第六世春 承庆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六世泰 承庆公三子正统举人官山东钜野县教谕升河南河间府教授妣□氏子三人长许次谊三让按廖氏自元末迁巢湖户族流离谱牒失传公始搜订之承先启后实有大功焉
第七世赞 奉公子子嗣失考
第七世许 泰公长子妣□氏子二人长世兴次世华
第七世谊 泰公次子明廪膳生妣向氏子一人世昌
第七世让 泰公三子后裔徙居寿县安丰圹廖家老圩(详见寿春廖氏宗谱)
第八世世兴 许公长子妣□氏一子伏亨
第八世世华 许公次子子嗣失考
第八世世昌 谊公子明庠生妣韩氏子三人长伏初次伏元三伏思
第九世伏亨 世兴公子妣□氏子嗣失考
第九世伏初 世昌公长子妣□氏一子自勉
第九世伏元 世昌公次子字柳溪明庠生著有柳溪集公自凤阳陵戍所迁居寿县东乡王叶巷坊因以廖家湾名葬于本村前卯乙过峡转巽卯山酉向妣宋氏合墓一子自新
第九世伏思 世昌公三子妣□氏子二人长自成次自功
第十世自勉 伏初公子妣□氏二子长必登次必选
第十世自新 伏元公子字守畦明庠生附葬伏元公墓左侧妣刘氏合墓子三人长严次秀三实
第十世自成 伏思公长子妣□氏一子必春移居怀远廖家巷
第十世自功 伏思公次子子嗣失考
元朝统治者把全国人民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是蒙古人,社会地位最高;第二等是中亚细亚人(色目人),社会地位次之;第三等是汉人,即原属金国统治下的中原人;第四等是宋王朝的遗民,蒙古贵族称之为“南人”,地位最低。铁木真曾规定:凡杀死豪古人的,须偿命;杀死色目人的,罚80两白银;杀死一个汉人或南人的,只要交一头毛驴就可以了。蒙古贵族统治者将“汉人”和“南人”每20户编为一“甲”,首长叫“甲主”,由元“政府”派蒙古人担任,这20户人就是“甲主”的奴隶,财产和妇女任由“甲主”享用。蒙古统治者还禁止“汉人”和“南人”打猎,不准“汉人”和“南人”练武术和持有兵器,连赶集做买卖、拜佛集会、夜间出门行走也被禁止。蒙古贵族又特别崇拜喇嘛,任他们为所欲为,于是这些以“慈悲为怀、普渡众生、救苦救难的活佛”,却是“汉人”和“南人”的灾难。他们所到之处,随从如云,或强占民宅,或强占民女,或勒索财物,或挖掘坟墓**金银珠宝……。为避乱,文友公举家辗转来到巢湖水边。适值江淮大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为反抗元鞑的暴虐统治,也为保一方平安,文友公五子永清、永坚、永宁、永安、永忠在巢湖建立水寨,训练水兵,扯起义旗。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5月,朱元璋义军驻和阳,欲渡江发展而苦无舟楫。永安兄弟和俞廷玉父子相约投奔朱元璋,元璋大喜,曰“天助我也!”亲自迎接永安等于巢湖水寨。得到这千余艘战船,万余名水兵,特别是永安兄弟和俞通海兄弟皆才勇之将,长于水战(明史称永安为水杰),朱元璋的起义军如虎添翼,声威大振,攻城掠地,所向披靡。终于摆脱“高筑墙、广积粮”的被动防守局面,转入积极进攻阶段。
从1355年到1368年的十三年中,永安、永忠任正、副水军统帅(永安陷吴后,永忠任水军统帅),协同徐达、常遇春、汤和等陆军将领先后打败元中丞蛮子海牙,灭掉汉陈友琼、吴张士诚,又讨降方国珍、陈友定进克福州。使得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朱元璋的势力范围。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了明王朝。
洪武元年(1368年)永忠拜征南大将军,由海路取广东。东莞伯何真归降,至广州又降元将卢左丞,擒海寇邵宗愚而杀之,广人大悦,广东悉平。接着进军广西,在梧州降元达鲁花赤拜住,继而攻克南宁、象州,广西悉平。洪武三年,永忠从徐达北征,攻克察汗脑儿。洪武四年,从汤和帅舟师伐蜀,败夔府守将郭兴,智取瞿塘关,擒同佥蒋达等八十余人。继而帅舟师直捣重庆、铜锣峡,蜀主明升投降,又招谕成都守将戴寿、向大亨等归降,蜀地悉平。洪武五年,从徐达北征,收复和林。洪武六年帅舟师扫荡盘据在沿海岛屿上的倭寇(日本海盗)大胜而归。
由是可见,永安、永忠兄弟的战迹几乎遍中国,尤其在长江流域,华南、西南诸省战功最为显著,堪为开国元勋。朱元璋曾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赐之悬于门上。又在“平蜀文”中褒其功,有“一傅二廖”之语(傅是傅友德、廖即廖永忠)。洪武初封永安为楚国公后改封郧国公,封永忠为德庆侯。一时廖家成为应天(南京)的名门豪族。
事态有变。永安攻打张士诚部和徐达攻克宜兴,乘胜深入太湖与吴将吕珍战时,战船搁浅,后续部队迟来一步,永安被俘。张士诚爱永安文武全才,欲招降之,不从而被囚,八年后死于吴,吴平后,灵柩运回南京,太祖迎祭于郊。葬于钟山,因功配享太庙。
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永忠“功超群臣”,为何不封公爵而只封了次一级的侯爵呢?
先前,朱元璋起义初期,因羽翼未丰,多次得到明王救援与庇护,朱元璋便拜明王为主而称臣,后来明王日渐式微,无奈之下,遣使谕元璋欲移驾应天,到元璋的地盘上来。元璋一面“恭迎”来臣,一面派永忠驾舟迎驾。至瓜步,船翻,小明王韩林儿淹死。这件事有些蹊跷。永忠舟可渡海作战,怎么会在太平水域翻船?永忠加害小明王自己又能落得什么?无论将来是明王称帝还是元璋称帝,永忠都只能是一个臣子。所以,明眼人一看便知究竟。由于只有永忠最了解内情,恐怕也就埋下了隐患。果然不出所料,如果“故止封侯而不公”也就罢了,洪武八年(1375年),终以“坐僭龙凤”被赐死,年仅五十三岁。当然,当年的功臣名将在朱皇帝坐稳天下后都没有好下场。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猎狗烹”是也,火烧庆功楼在所难免了。
永忠死后,子廖权于洪武十三年嗣侯,十七年卒。权公子廖镛以嫡子为散骑舍人,累官都督。建文时惠帝常与议兵事,宿卫殿庭。可见廖镛在朝廷中的地位。不久,燕王朱棣兵变,攻克南京,建文逊国。忠于先皇惠帝的一班臣子一个个被杀。大学士方孝儒首当其冲,灭九族。廖镛与弟廖铭曾就学于方孝儒门下,见方横尸暴野,便收其遗骸而葬之,也被论死。灭九族,又加上学生一族,成为历史上“祸灭十族”的先例。这一次灾难非同小可,不仅田产宅第均被没收,还追回皇家先前赐予的铁卷、金章、第钺,所有男丁如三弟廖钺等一律充军边陲,妻女谪发浣衣局,沦为皇家奴。从此金陵廖家再无踪影。
廖家经过两次杀身之祸,死的死,充军的充军,能逃的则逃,又加上不断迁徙和军旅生涯居无定所,便形成后来支脉数省的罕见局面。
(一)廖承庆迁居凤阳,安徽廖氏家族
永安公无子,兄永清公子廖升过继而嗣之。升随永安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永安死后,升嗣公爵,授予指挥佥事。侄儿镛、铭惨案后,升公也受牵连,虽年事已高,仍被发配广西戍边。1425年,仁宗继位(年号洪熙),谕礼部:“建文诸臣,已蒙显戮,家属籍在官者悉宥为民,还其田土。其外亲戍边者,留一人戍边,余放还。”这该是建文时殉难诸臣家庭命运的一次转机。这时廖钺已死于边塞。升公除留下长孙廖承庆继续戍边,其余子孙皆获释为民,得以返回故里。宣德年间(1426—1435),宣宗为安抚死难诸臣的后裔,颁诏赦免诸臣,承庆公感慨先祖们的悲惨遭遇,终日恸哭,对恢复官职已心灰意冷,婉言拒绝了皇家的任命,这下又触怒朝廷,以其积怨未消,再贬凤阳守皇陵,从此便在这里扎下根。
经过数世繁衍生息,九世祖廖伏元(字柳溪)深感生口日繁居所紧缺,便将自己这一支及弟伏思一支迁到当时寿州东乡,现在的淮南市廖家湾,聚族而居,成为当今的淮南廖氏家族。大概与此同时,七世祖廖让公的后裔迁到寿州南乡,今寿县廖家圩定居,形成寿县廖氏家族。十世祖廖自功又自廖家湾迁到怀远县廖家巷成为淮南廖氏的一个支脉。十三世祖廖应桢迁到今日长丰县水家湖,后裔成为淮南廖氏又一支脉。自一世祖文友公起,在安徽的后裔到目前已传至二十二世到二十八世,其中人口最多的当属二十五世。
(二)湖北永清公永坚公永宁公永忠公后裔
据我谱载,永忠“其裔半在庐州府,龙池支谱载其子迁居湖广武昌府及四川顺庆府临水县或亦有所据也。”近查“湖北仙桃市廖氏谱(光辉和利和于2007年元月4日去湖北调查,复印仙桃市廖氏宗谱首卷一册),使我们对这一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二世祖廖永清(派名道清号永德字子芳)元至正举人,分发湖北侯补粮捕府,二世祖廖永宁(派名道恒号永定字竹斋),进士,侯选县丞。见江汉之间田肥美,民殷富,便在梅子山前(今武汉市境)建立家园。我谱载文友公“雅好孔子春秋,诗书教子,实高尚之流也”。可见当时廖家是书香门第、功名之家。时值元末大乱,地方上的土匪盗贼乘隙横行乡里,生灵涂炭。为避乱,“乃至父母兄弟各异”。我们知道便有了文友公举家迁徙巢湖之举。明初大定,社会秩序大大好转,洪武二年,永清、永宁年事已高(1355年永安兄弟投奔朱元璋时,最小的永忠已三十二岁,到明朝建立时已四十五岁,可想永清、永宁这时都很大了。)便又回到湖北的家园隐居起来。永坚公曾在陈友谅部下做过事,汉灭后,隐居湖南湘阴。永坚公前四子后来也迁回湖北。仁宗大赦时,廖升率子孙(廖钺已死于边塞)也是回到湖北,当今湖北廖氏人中,很多都是他们的后裔。
据湖北八县廖氏联谱记载,后裔分布如下:
廖永清(湖北谱记为兰山,派名道清,号永德)生子六:瑾、瑜、瓒、瑨、瓘、琛。瑾、瑜不知去向。瓒(即廖升,永安嗣子)生子六:辅显、辅谟、辅翰、辅贤、辅明、辅仁,后裔散居汉川、沔阳(仙桃)、天门、潜江、监利、应城、荆门、嘉鱼、蒲坼、钟祥、孝感、汉阳等地。总人口最多的为仙桃市,人口最集中的是天门市。瑨公的后代聚居于潜江渔洋镇。瓘公的后裔居于潜江的袁硚和周矶。琛公后裔居于监利新沟镇。
廖永坚生子六:远、逵、通、达、遂、运。前四子后来由湖南湘阴迁回湖北。远、逵、通的后裔分别聚居京山、潜江、当阳。达后裔居荆门、钟祥等地。
廖永宁(湖北谱记为旭山,派名道恒,号永定)生子三:玮、璜、玺,后裔分别居于天门市的渔薪镇北千弓、石河镇海湾村、汪场之廖家河岭,还有一支迁襄阳。
(三)湖南永忠公和永坚公后裔
永忠公和永坚公在湖南的后裔,现已清楚的有六支:
一是永坚公的第五、第六两子遂和运没有回到湖北,其后裔居于湘阴。
二是永忠孙镛、铭、钺、钟的后裔,聚居于华容东山乡及湘阴等地。
三是永忠的六世孙,廖镛曾孙廖垂远,明正统年间由江西吉水县迁居湖南长沙市湘春门北门正街,形成一个廖永忠世系。其中第十世廖国遴,明朝末年官户部给事中,国遴的侄子廖远度是文学家。
四是郴州市宜章县栗源镇廖氏。据该地谱载:廖永忠有子三:邦佐、枚佐、从佐。邦佐始封御营指挥。洪武九年随黔国公平云南,公出力建功,奉召镇守长沙兼摄茶陵卫,殁于王事。妣符氏、马氏、许氏、阳氏,生子六:则斌、则善、则卫、则和、则忠、则华。后裔聚居于栗源镇石波潭村等地。历代功名鼎盛。早年建有永忠公祠,2008年重建。
五是永安公后裔,明洪武时迁长沙城,随迁长县白箬乡长冲及城南外烂泥冲。至1949年族人已有12000余人。宗祠设河西长冲。
六是永忠公后裔,明洪武年间由江西南昌徙居湘阴黄谷县,至1948年已传23代,共有4000余人。分布于归义乡丝塘、河市乡。宗祠在黄谷乡。
(四)广东永忠公后裔
广东廖氏这一脉主要有三个支系:
一是南雄支系。1368年(洪武元年)征南将军廖永忠帅舟师抵达广东,东莞伯何真率众官出迎,见永忠真英雄豪杰之士,便将女儿嫁给永忠。广东平后,奉太祖令进军广西,按当时制度,妻女不准随军,便将何氏寄在东莞,此时何氏已怀孕,后生子名志广。1375年,永忠死时,志广才七岁,何氏贞节不再嫁,携幼子定居南雄,志广成年后修祠于南雄珠玑巷,到1988年已传至23世,成为一个典型的廖永忠世系。
二是清远支系。据清远市《永忠廖公宗支族谱考》记载,广东清远市即今清新县珠坑坪杉树嘴又名雷公潭有永忠墓,清远滨江池水岭背村有永忠祠。公有夫人康氏、何氏、吴氏等。其中康氏生三子:尚英、尚俊、尚奉,后裔聚居清远。传到四世祖国谅后,陆续有部分后裔播迁广州市、韶关、黄埔、乐昌、越南等地。
三是怀集支系。明朝成化年间,永安、永忠后裔登宝等人由湖南邵阳迁来,至今已传二十五世,聚居于怀集县西北的兰钟镇。在后岗村曾建有宗祠一座。
(五)广西永忠公后裔
明初,南方岑伯颜不服明朝统治,仍坚持元朝体制,待广东平定后,征南将军廖永忠奉命进军广西,降服岑伯颜。至此,明朝基本上统一了全中国。洪武三年(1370年)永忠班师回朝,这次征南共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广西期间,永忠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安民兴业,民感其惠,为之立祠。永忠的部分后裔也便在广西安家落户。子孙昌盛,遍布南宁、武鸣、隆安、平果、田阳、上林、天等各地。先祖廖以庄官云南大理寺少卿,廖受珍官监察御史,廖应先官至中宪大夫。
另外在广西平南县东华乡也聚居有廖永忠后裔,据史料记载其始迁祖是日正。日正的祖辈是廖广,号君门,封千总军门提督。日正四兄弟:日正、日照、日闪、日升。日正生于明末清初乱世之中,为避战乱,随祖母来到阆口三甲落籍。日照后裔分布于安怀镇、官成镇、怀城镇、思旺镇以及柳州、象州等地。日闪嗣子其昌的后裔除居住平南县东华乡外,大部分分布在藤县大黎镇、东荣乡以及蒙山县陈塘镇等地。
又据广西平乐县廖氏族谱载:廖源广(1450~1528),字泰弦,号绍堂,明代人,永忠曾孙,奉旨率师统兵进伐九洲楠木洞(今广西东部一带),镇剿苗民叛乱。平定叛乱后,被皇上封为廖太尉征南将军昭灵太师金毗六殿显惠侯王,受命镇守九洲楠木洞。因爱此地山水秀丽,遂于弘治五年(1492)带领兄弟子侄从湖南衡州府清泉县珠玑巷(原名猪鸡巷)迁居昭州(今广西平乐县)东乡里榕津仙宫寨立寨创业。至今已生殖繁衍了22代后裔,分支遍布平乐、钟山、荔浦、恭城、贺县、昭平等六县的五十多个村庄,人口约有三万余。
(六)云南廖永忠后裔
云南板桥廖氏是廖永忠后裔,开基祖是应寿,由四川泸州迁至云南镇雄不受县平坝立业。应寿一子尚珍,尚珍生七子:明忠、明时、明政、明义、明和、明孺、明智。从应寿至今已传13代。字辈是:应、尚、明、君、联、启、发、仁、正、万、天、国、元、延、绵、永、世、洪、忠、怀、文、凤、登、朝、彩、兴、德、顺、祯、祥。
700年间,文友公的裔孙遍布大江南北,纵贯数省,播迁全国各地。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永安等兄弟的不平凡经历形成的。据我谱记载,永清公尚有一支后裔迁苏州枫桥,承庆公尚有留在凤阳的后裔,据传江西龙南和四川境内也各有永忠的一脉。这些都还未证实,或许今后得力于信息技术的发达,更由于廖氏子孙的努力,会很快水落石出。
二。谱牒
自文友公迁居巢湖传四世至镛、铭二公,因受其师方孝儒案株连,家破人亡,宗牒散遗,传六世至泰公(官河南河间府教授)搜集史料始修宗谱,承前启后,功莫大焉。传至乾隆年间,旧谱存于十九世蘧风公(廪生)处,可惜毁于东邻一炬。所幸二十二世所称公(岁贡生)手录之谱稿犹存,复订而修之,公挽我谱厄运于一旦,功亦大焉。清宣统年间,二十一世绍董公偕众叔伯、兄弟、子侄采访手录而藏之,为以后续修家谱做了大量工作。
谱牒是适应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需要而兴起的,在唐末五代,随着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的瓦解,谱牒彻底衰绝了,专门研究谱牒的谱学也消失了,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已经彻底瓦解。
谱牒衰绝的过程
如前所述,直到唐代中叶,维系世家大族式家族和门阀士族制度的谱牒,还在不断地重修,谱学还相当兴盛,谱学家也代不乏人。可是,在唐中叶以后,尤其是唐末五代以后,情况就完全变了。这时谱牒已经散亡,谱学已经衰绝,我们甚至已无法举出一个有影响的谱学家来了。这说明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彻底瓦解之后,维系它们的统治的谱牒和谱学已完成它的历史使命,而被送进了博物馆。那种专门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研究人们血缘世系的官修的谱牒,藏于官府的正本,即人们据以选官和联姻的天下望族谱,因为长期战争和频繁的改朝换代,大多毁于战火。后唐时豆卢革说,朝廷选官,据以考查世系的“文书不完”(《新五代史》卷二八豆卢革传),就是指的谱牒已经残缺散佚了。至于藏于私家的副本和单姓谱,或者毁于战火,或跟着它的主人及庄园一齐被消灭,或者在逃亡流徙中散失。五代时,豆卢革一次问侍中郭崇韬:“汾阳王(指郭子仪)是代北人,你祖居雁门,是不是他的后人?”崇韬回答说:“经乱失谱牒。曾听先父说:去汾阳王已经四代。”(《旧五代史》卷五七郭崇韬传)可见在战乱中丧佚谱牒是普遍现象。由于谱牒在当时已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对于它的散亡人们已不怎么关心,也没有必要进行重修。谱牒既然在政治上已没有什么重大的作用,研究它就没有多大价值,谱学和谱学家自然也就跟着绝迹了。从北宋以后,许多学者曾经一再谈到过谱牒衰绝的这个过程。如苏洵说,自唐朝衰亡,谱牒就废绝了(苏洵:《苏氏族谱谱例》,《嘉佑集》卷十三);胡应麟说,自五代以后,人们已不崇尚门阀,谱牒之学,遂绝而不传(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庚部卷三九);归有光说,魏晋以后,根据门阀高下来选官,所以谱牒之学特别兴盛,直至李唐,还十分崇尚,五代衰乱,谱牒就荡然无存了(归有光《龙游翁氏宗谱序》,《震川先生集》卷二)。他们说的谱牒衰绝的过程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2、北宋(公元950-1100年)以后人们均已不知自己的统系来处
谱牒是记录士族的世系源流、血缘亲疏、门第高下的簿籍,是用来区别人们身份地位的高低贵贱的依据。一家士族几代以至十几代的发展、繁衍情况及履历宦绩,都在谱牒上记载下来,所以他们对自己家族从始祖以下(一般是从魏晋以来)的历代祖先,叫什么名字,任什么官职,都了如指掌,家族内部支派分析的发展脉络,清清楚楚,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也十分明确。当谱牒衰绝之后,到五代北宋时期,情况就完全变了。历代皇室以至达官显宦大都出身于庶族地主,还有不少贫穷士子通过科举爬到高位,他们中很少有人能搞清楚自己五代以上的祖先是谁,即使有的人本人心中有数,但也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草野之民。例如宋初的几位宰相,范质、王溥的家世,只能数到他们的父亲,魏仁浦幼时孤贫,父亲叫什么名字,史书上都没有记载,赵普的世系虽然能数到曾祖父,再往上也搞不清了(这种情况均见《宋史》本传)。他们都是靠中进士这条路爬上高位的,并非由于家族的荫庇。由于没有了谱牒的记载,家族的世系脉络只能靠口耳相传,时间一久,谁是谁的祖先,谁是谁的子孙,在世的人相互间是什么血缘关系,也就搞不清楚了,家族的世系成了一笔糊涂账,即使那些确实出身于历史上的门阀士族的人们,也搞不清自己的来历了。这就是张载、程颐等人说的人们都已不知道自己的“统系来处”的意思。(张载:《经学理窟·宗法》,《张载集》第258页;程颐:《伊川先生语》,《二程集》第179页。)
宋明时期的家谱是维系家族血缘关系的主要纽带
每个聚族而居的封建家族组织,必有一部以至数部家谱。家谱又有宗谱、族谱、家乘等不同的名称。人口众多的大家族的家谱,同他们的祠堂一样,还分为通谱、支谱、总族谱、分族谱、大同宗谱、小宗谱等等。宋以后,随着近代封建家族制度的形成,修家谱的风气十分盛行。到了明清两代,在农村中,可以说既没有无谱之族,也没有无谱之人。
1、家谱的内容
家谱是一种簿籍性质的东西,其基本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一是全族的世系和血缘关系图表,这是家谱的主要内容,一般占90%以上的篇幅。世系图表中详细记载着全族男子的名讳、字号、生卒年月、葬地、配偶姓氏及生卒年月等,以及生几子几女、子何名、女适何地何姓等,“至于讳某宇,娶某氏,生几子,葬某处,寿若干、咸备载于后,庶几可示后昆。”(宋濂:《符氏世谱记》,《宋学士文集。翰苑别集》卷九)有进学中举、为官作宦者还要记其简历。每一代每一人都这样详细记录,不嫌其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族血缘关系的清楚。世系图表的基本形式有图式和表式两种。图式是把全家族的世系绘成简图。把主要内容注于图中,使人一目了然,表式是将家族世系排列成表格,将世系的内容用小字注于格内,也可收到眉目清楚的效果。
二是全文刊载本族有史以来制订的各种家法族规、家训家范、祖宗训诫子孙的言论等。“谱列家箴、家礼、庭训,立宗法实伸国法也。”(《康熙潜阳吴氏宗谱》卷一凡例)如果一个家族有几百年的历史,历代制订的家法族规就很多,家谱不惜篇幅罗列上去。只有少数兴起不久的家族,修谱时还未制订成文的家法族规,它们的家谱才缺少这部分内容。这类东西是封建家族组织的形态结构的特点之一,载入家谱的用意是便于平时向子孙宣讲,要求族人永远恪守,并使族长能依据此类家法来惩罚不服统治的族众。
三是祠堂、祖茔、族产公田的坐落方位、形胜地图,以及义田记、墓志铭、买地契等等。“其各支家祠、条规、祭产地图,亦宜详载,以见报本追远之意,并使后便翻检”(《道光吴江王氏宗谱》卷首载乾隆间订《续修家谱凡例》)。祠堂的基本轮廓,几进几重、门户窗棂、围墙设施。都要绘制清楚,刻入家谱。祠堂如果是建在新近购置的异姓土地上,还要在家谱中记载购置过程,并附刻地契,以防一旦发生产权纠纷时有案可查。一个家族的祖茔往往有多处,大多错杂在异姓田地之间.抛弃在远郊乡野之外,且无专人经管,经过日晒雨琳风蚀,历年久远,就会树折碑残,失去标记。所以必须在家谱上详细记载每一墓地的方位、坐落和四至,并刻上略图。“祖茔,或绘形胜地图,或书世系格内,某山某向,坐落某处,庶免侵占.志不忘也。”(《康熙潜阳吴氏宗谱》卷一凡例)。
四是家族的历史。每个家族的家谱,都必有一篇叫做“宗族源流”或“族姓渊源”的小序冠于谱首,叙述本族姓氏的由来,始祖的渊源,迁徙的经过,兴盛的始末,祖宗的事迹等等。家族历史既是家族势力向族众进行宗法思想教育的工具,又是核查家族的系统源流确有依据。一般说来,一个家族的来历清楚,迁徙分析脉络分明,血缘关系也必然清楚。
2、家谱的“行辈字派”
这也是家谱所包含的主要规矩。行辈字派又叫祧字,是以之入名并区分辈份、排行的一些字。行辈字派在进入家谱以前就发展了很长一段时间。 最后,起到了巩固宗族作用的姓名范畴内的东西是姓。姓是部落的名称,每个人都用同一个姓,表示每个人都是这家族里的人。后来种族繁衍,人口扩大,家族越分越多,于是出现了氏,氏是姓下面的分支。秦汉以后,姓、氏合一,同时门阀制度又兴起,社会中很讲门第观念和家族出身,这个时候,人们就考虑用名字来表示行辈了。
首先人们是用来表示行辈的,尤其是表示排行。这些常用在字中表示排行的字有:长、次、幼、少、元等等。这些字同先秦时期在名中表示排行的字:孟、伯、仲、叔、季等的作用是一样的,而且一般也都是字中的第一个字。长、元都表示排行第一,是在子,比如晋朝王悦字长豫、桓温字元子,他们都是长子。此外字中用长、元的还有汉司马相如字长卿、徐庶字元直等等。次,是次子的意思,排行第二。比如东汉时的祭彤字次孙。幼和稚都是小儿子的意思,排行最末。比如东吴主孙坚字文台,而其幼弟孙静字幼台,东晋葛洪字稚川,三国蜀马谡字幼常等等。少,是弟弟的意思,比如东汉之时许荆就上有兄长,他的字是少张。此外也有用某一个不是表示排行的字来给家里的兄弟命字的,如袁绍的儿子们的字一律都以显为第一个字。下层人民常以数字为名来表示排行。
魏晋以后,人们逐渐又把表示行辈的字从字转向名,这就是现在的家谱中一般的行辈字派了。唐朝的杜甫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宗文、宗武,宋朝的三苏中苏轼与苏辙是兄弟。他们也代表了行辈字派的两种主要形式。
一种行辈字派是对各辈人名中的用字的限定。比如某一辈人的名中都用明字,另一辈都用德字等等。孔氏家族的行辈字派从思晦开始,他规定下一辈均用克字。再往下各辈依次在名中用: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详、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等等。现在在台湾的孔德成先生是孔子的77代孙。
行辈字派一般都是由家族中的某一位名人制订的,很多都编成几句吉祥话,有的文人甚至可以写成诗。比如浙江《唐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福禄永昌隆,和良端世美,才智瑞宁聪。湖北《汪氏宗谱》的行辈字派是: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行辈字派有的用在名字的头一个字,有的用在后一个字,以前一种居多。考虑行辈字派,既要考虑其意义,又要照顾读音,字形适宜人名,而且还可以与大量的字组合成名,不致于因人多而重名。行辈字派快要用完的时候,就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旅长再次将其延长。
这种行辈字派对人名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使双字名增多,因为这种行辈字派只能起双字名。但是由于其中一个字属于行辈字派,家族内的同辈人都用这个字,而且社会上可入行辈字派的字并不很多,所以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字名,只是带上了家族标志的单字名。行辈字派还限制了名字的另一个字的使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字派的字不多,可与之组合的也不多,另一方面是由于很多人喜欢让另一个字也互有联系,比如杜周的三个儿子分别名叫延寿、延考、延年,寿、考、年都表示寿命,但这种字毕竟不多,如果这一辈有十几个人,可就十分难办了。所以行辈字派又往往会造成文意不通的名字和冷字僻名,这是由于宗谱既强调行辈关系,又十分重视名讳,不允许出现重名。
另一种行辈字派是用人名字的偏旁作出规定。像在《红楼梦》里,贾家第二代都用亻旁,第三代都用夂旁,第四代都用王旁,第五代都用艹旁,比如贾代善--贾敬--贾珍--贾蓉,这种行辈字派的选择用字范围似乎更宽泛一些,但是一代一代用下来,为数有限的偏旁也就所剩不多了,而有一些偏旁仍旧是字少或意差,如犭旁。
宗谱的行辈字派由于是加强宗法制度的工具,所以其用字也充分反映了这一目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美德或吉祥的字,如:德、仁、明、亮、全、有、忠、诚、孝、礼、福、禄、吉、祥、贤、良等等。第二类是希望宗族延续和昌盛的,如:永、传、昌、盛、兴、延、继、承、世、多等等。第三类是怀念先祖和歌颂皇天恩德的,如:泽、祖、显、荣、恩、锡、启、先等等。这也限制了行辈字派的用字。
宗谱在宋元(公元1000-1200年)以后在中层以上的家族中大为风行,甚至影响到皇族。清廷皇室的行辈字派是两种方法并用,像雍正皇帝一辈的名的第一个字都是胤,后一个字都是礻旁。乾隆皇帝一辈都是弘字,后面用日旁字。乾隆、道光、咸丰皇帝还分别规定了四个行辈字派:永、绵、奕、载、溥、毓、垣、启、焘、岂、增、祺。
3、续修家谱的间隔时间
一个家族的家谱,必须定期续修。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家族中总要新生孩子,娶进媳妇,增加人口,还会逝去老人,新增坟墓。族产公田虽不准买卖,但兴旺的家族还会购进公产,破败的家族,族产公田也免不了被不肖子孙偷着出卖,发生变化。所以家谱必须定期续修,把上述种种新的变化反映到家谱上来,这样才能确保家族血缘关系上的清楚准确。续修的间隔时间,绝大多数家族规定为三十年或三世。“谱必三代一修,恐世远年久,无不散失,乖离之弊,其所失为不小。”(《光绪春谷东溪王氏宗谱》卷首载乾隆间订《续修旧谱总纲》)许多家族还规定家谱要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族谱重修刻板后,每十年汇稿,三十年续倍,补刻刷印,附装谱后,以免久远难稽。”(《道光香山黄氏家乘》卷一《族规》)一个家族三十年不修谱,即被认为不孝,“修谱不宜历年久远。古人云:谱宜三十年一修,若不遵此,即属不孝”(《民国浦城高路季氏宗谱》卷一《谱训》),出现了这种情况,对族长及族中执事人员要律以不孝之罪,给予国法和家法的惩治。家谱三十年一修,大体上可以把家族中的两代人衔接起来。三十年是一代人的成长时间。每隔三十年续修一次家谱,就能趁老一辈还健在,新一代又已成长的时候,将三十年里家族中的亲缘关系的变化准确记录下来。如果间隔时间过长,老人陆续死去,族中人丁变化就会记不准确,势必引起血缘关系的混乱。
4、修谱的义例
所谓“义例”,类似我们今天说的指导思想。家谱能不能起到维系家族制度的作用,关键在于遵循什么义例去修纂。如果指导思想不明确,该写的不写,不该写的又写了,或者兼收并蓄,有文必录,非但不能巩固家族统治,还会适得其反,削弱和涣散家族制度。修撰家谱的最基本的义例是什么?就是“隐恶扬善”、“为亲者讳”两句话。这是近代封建家谱在几百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条基本原则。一是扬善,写好的,“谱以正宗派,笃恩义,故独以书善也”(《嘉庆桐城黄氏宗谱》卷一《凡例》)。二是隐恶,不写坏的,祖先族人做了坏事,不准写进家谱,“凡有干谱例,当削不书,违者许房长(即族长)鸣祠处治”(《道光无为查林徐氏家谱》卷首载乾隆间订《规条》)。
5、家谱的保管
家谱刻印出来,要分发给族人保存,以备必要时查询,发挥它的作用。家谱一般一房一部,不得多印,掌谱人由房长充任,也有的家族规定推本房之贤能者为掌谱人。掌谱人领取、保管家谱时,要在族长处登记造册,注明所领家谱字号,这样便于检查家谱保存好坏,有无破损、失落现象,而且可以分清责任。一个家族,往往在家法族规中对家谱的收藏、保管提出严格的要求。如必须将家谱装进特制版木匣,供于祖龛之上,或藏于书室之中,不得随意乱放,以致亵渎家谱。木匣不准移作他用,家谱不准鼠蚀虫蛀、污损油浸、腐败霉烂、遗失散落、私自誊录或借给外姓人观看,违者依家法处罚。如果领谱人敢于瞒众觅利、鬻谱卖宗、出卖家谱者,则视为不孝,从重惩治。为掌握家谱的收藏、保管情况,家族每年要检查一次或数次,检查时,由领谱人携带原发字号的家谱,到祠堂集中,先由各领谱人相互检查,后由族长评判,保管好者表扬奖励,保管不善者批评处罚。
从湘潭陈氏和平越杨氏对家谱收藏的规定,可以看出家族对此的重视:“凡领谱者宜各什袭藏之,慎勿瓻借。即被水火之灾,亦须急为搬出,以谱之重,无异于契券也。……议定三年一会,公同勘验,若有污秽、添改、散遗、鼠啮及以箱作别用者,重行责罚。”(《宣统湘潭白沙陈氏支谱》卷首《家规》)
“谱牒所载,皆宗族祖、父名讳,见谱即见祖、父也,理宜敬谨收藏,毋得亵渎。莫如用木匣装载,置于香火之上,或藏之书室之中,每逢伏日晒晾,勿使少有蛀烂,所以妥先灵,垂久远也。岁时祭祀之日,各带原本,到祠会看一次,如有鼠咬、油污、墨侵以及磨坏字迹者,祠中之人,即在祖宗前申饬,并凭众罚银三两,归入祠内,以作后日修谱之贽,搞者不得与祭。更有不肖子孙,鬻谱卖宗,或誊写原本,瞒众觅利,致使以假混真,紊乱支派者,众共黜之,不许入祠。”(《咸丰平越杨氏重修小宗祠谱》卷十《原刊条规》)
6、家谱对于维系近代家族制度的作用
家谱的作用,在于防止因年代久远或异姓及同姓异族者迁入本地而造成家族血缘关系的混乱,从而达到“收族”的目的。因此,家谱首先是确认族众的血缘关系亲疏、防止血缘关系混乱的依据。家族既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结合而成的社会组织,那么族人在家族中与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利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血缘关系中所占的地位。一般说来,在三四代以内,谁是谁的父祖,谁是谁的子孙,人们是不会搞混的。但是时间一久,族大人多,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就不容易记得很准确。加上族众中有过继族人子为嗣者,有养异姓儿为子者,有随妻带来异姓子者,有不同家族的同姓迁居本村者,时间一长,就会搞不清楚他们是不是本家族的人。而这些情况在家谱的世系图表上一查就着,就可以据此确定族众的地位,赈济贫困族众,解决世系纠纷,防止血缘关系的混乱。
其次,家谱在历史上曾是向族人宣传宗法思想的工具或课本。宣传的方法主要是祠堂读谱。通过祠堂读谱这种家族的重大活动和盛大典礼,使宗法思想和家族观念在族众的思想上扎下根来,达到团聚族人的目的。
再次,家谱在历史上还是惩罚族人的一种工具。在封建家族制度盛行的农村,族人的名字列进了家谱,就表示得到了家族的承认,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不准入谱或削去谱名,在人们的观念上认为是一种奇耻大辱。封建家族势力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观念,把不入谱和削谱作为随意处罚族人的手段。族人倘有不孝不悌,犯奸为窃、玷辱家声、逆伦伤化者,一慨不准入谱,如果在修谱之后发现了这些“罪名”.还要从家谱上削去名字,严重的株连父兄子弟一起削去名字。私生子虽有亲近的血缘关系,但也不准上谱。
其基本字义为高级官员的住所,也作为姓氏。邸姓源自汉时西域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郄之后。邸姓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主要分布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主要名人有汉时上郡太守邸柱、元初将领邸泽、明代大臣邸鹏、当代著名排球高级教练邸安和等。
字型信息
部首:阝
部外笔画:5
总笔画:7
五笔86:QAYB
仓颉:HMNL
笔顺编号:3515452
四角号码:77727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 90B8
基本字义
1,高级官员的住所。例:官~,府~,私~。
2,姓。
释1
1 同本义 [guild hall]
邸,属国舍也。——《说文》
舍燕邸。——《汉书·卢绾传》。
2 引申为“店铺”之意。如:邸店(古代兼具堆栈、商店、客舍性质的店铺)
3 引申为“止,到”之意。 如: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史记·河渠书》 邸余车兮方林。——《楚辞·屈原·涉江》
释2
见邸姓。
其它
1 邸报 dǐbào
[court bulletin] 也叫“邸抄”、“邸钞”。中国古代抄发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有关政治情报的抄本。宋代起发展成一种手抄的类似报纸的出版物,明末开始发行活字版本,到清代称“京报”。
邸姓
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34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3%。 英文:Ti
寻根溯源 邸姓来源有二:
1、据《姓氏考略》所载,出自汉时西域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郄之后。
2、据《姓苑》所载,邸,县名,当以县名为氏。
得姓始祖邸就郄。汉时大月氏国王侯。月氏,也作月支,祖居甘肃敦煌和青海祁连之间,后迁新疆伊犁河流域,西汉时为匈奴所灭,遂迁于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都密等五部翎(一作)侯,贵霜翎侯治护澡城,所居区域大致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一带,邸就郄之后入居内地,以王父名为氏,称邸姓,并尊邸就郄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邸姓于两汉间入居内地,此后不久,邸姓播迁于今河北定州与山西临汾一带,并在上述两地长期繁衍滋长,后渐昌大为当地望族,此两地在古时分别称为中山郡和河西郡,故后世邸姓有以中山和河西为其郡望堂号的。南北朝至隋唐期间,邸姓依旧繁盛于上述两地,且尤以中山郡之邸姓最为光芒四射,其名人辈出,荣登史册者甚多,中有邸珍由中山上曲阳(今属河北)徙居武川(今属内蒙古)。唐末五代时,天下大乱,藩镇割据,军阀纷争,农民军四起,唐政权土崩瓦解,中原一带十室九空,百姓流离失所,邸姓有迁居今安徽、江苏、浙江、四川、湖北、湖南等地者,但由于邸姓之主居地均远离战争之重灾区,故繁衍于今河北定州和山西临汾之邸姓并未伤筋动骨,这种迹象可由金元时期邸姓名人多出于北方分析得出。金元间保定行唐(今属河北省)人邸顺徙居曲阳,表明邸姓依旧以今河北定州一带为其繁衍的中心。元末,又是一个动荡不宁的时期,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以及中南之地民众减员甚剧,只有山西以其特有的表里山河的地理位置而免遭生灵涂炭,是故明初,山西邸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北、天津、北京、河南、山东等地。明中叶以后,邸姓在全国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除进入东北外,还有入迁西南以及台湾之地者。清咸丰年间以后,山西邸姓有伴随走西口的风潮进入内蒙古者。如今,邸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邸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
郡望堂号邸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河西郡,北魏设置,故治在今山西临汾;2、中山郡,汉代设置,治所在卢奴(即今河北定州),辖境相当今河北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滹沱河以北地区。
堂号:“河西”、“中山”、“宝邸”等。
宗族特征 1、邸姓当今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姓氏,现今分布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为多。2、邸姓源起于两汉之间,隋唐时期见诸史册之邸姓始渐多起来。3、由于邸姓人中含有他族血统,是故邸姓人多身材高大者。4、邸姓人以中山郡望为荣,其名人辈出,影响深远。
邸姓名人
邸柱:汉时上郡太守。邸珍:中山上曲阳(今河北曲阳西)人,北魏大臣。孝明帝孝昌中,六镇起事时,从杜洛周,又从葛荣,后从高欢起兵,任长史,封上曲阳侯,除殷州刺史,后兼尚书右仆射、大行台,节度诸军事。孝武帝永熙二年,东徐州城民杀刺史,据城入南朝梁。珍为徐州大都督,讨之,击退梁将,回军彭城。旋以御下残酷,士众离心,为州人所杀。邸怀道:定州曲阳人,邸珍孙,隋唐间官吏。隋炀帝时为吏部主事,帝将赴江都,百官皆阿旨请去,怀道独言不可。唐太宗时,任刑部员外郎,杜淹曾荐于帝,官至左司郎中。邸顺:保定行唐(今属河北)人,元初将领。金末与弟邸常集乡兵筑寨据守,后归成吉思汗,授行唐令,升恒州安抚使。屡破金将武仙,升骠骑卫上将军,充山前都元帅,又从窝阔台汗攻河南诸郡,知中山府,佩金符,为行军万户。邸琮:保定行唐人,邸顺族弟,元初将领。初以灭金有功,授管军总押,管理七路人马,镇徐州,屡战败入境之宋兵。后从大将察罕攻滁州,力战,中流矢卒。邸浃:邸顺子,元初将领。袭职,从忽必烈围宋鄂州,转战四方,历金州招讨副使、都元帅,镇龙兴、归德、吉安等地。寻改领江西各万户,戍广东。
邸泽:邸琮子,元初将领。袭父职,移镇颍州,后从平塞寨及老鸦山,从拨新城、沙洋,又从攻潭州及静江,累官彬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改授庐州蒙古汉军万户,寻迁颍州翼,移镇杭州。
邸亨:保定行唐人,元初将领。金末河朔兵起,结豪杰保乡里。降蒙古,从征有功,赐金符,总七路万户府事。邸鹏:保定府唐县人,明代大臣。洪武二十一年进士,中第三甲二十九名。擢御史忠耿清廉,言无不当。后得罪籍其家,止木匙二、木箸五。帝嘉其清,复授广东按察使。邸挺然:明山西岚县人。性孝友,乐施舍。癸巳岁饥,出金粟赈饥,颇著义声。
邸宪章:明山西岚县人。力农好施与,敦孝悌。父疾,步祷恒岳,不解衣者旬月;母疾,吁天求代。邸存性:直隶昌黎(今属河北)人,明万历四十四年进士,中第三甲七十九名。邸宅:明代官吏。万历间以贡生任襄阳通判。以税监陈奉恣横,抗命不屈,二十九年被逮下狱,三十二年以星变获释。邸其昌:山西岚县人,明天启五年进士,中第三甲二百二十一名。
邸安和:(公元1954~今),江苏淮阴人。著名排球高级教练。
邸姓
基本介绍
邸[邸,读音作dǐ(ㄉㄧˇ),亦可读作zhǐ(ㄓˇ)、或读作chí(ㄔˊ)]姓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姒姓,出自夏朝时期少康帝给幼曲烈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该支氐氏的祖先,是上古圣君夏禹王的后裔。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邸”的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的“邸国”(今山东临沂兰山区南坊镇邸古城)。少康的这一房子孙世代在邸国相袭了将近两千年。到了春秋时期,邸国被莒国所并灭,怀着亡国之痛的邸国太子姒巫出逃至邻近的鲁国,并且在鲁国作了大夫。
夏禹
姒巫后来以故国的国名“邸”字“去邑当氐”,令后裔子孙以“氐”为姓氏,称氐氏,后来有人加“亻”偏旁称作低氏者,亦有取“邸”的通假字“砥”称砥氏者,其氐氏史称正宗,姓氏读音皆作dǐ(ㄉㄧˇ)。该支氐氏族人尊奉太子巫(姒巫)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源于妘姓,出自西周武王分封的邸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著名的清朝学者顾东高所撰《大事年表》中记载:“邸国,妘姓,子爵,在今山东临沂县北十五里”,也就是在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南坊镇的邸古城。邸国只是一个小诸侯国,屡受周边大国的强势欺凌。在史籍《春秋·左传·注》中记载:“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六月,邾人入邸。”邾庄公曹穿(邾穿)侵灭邸国之后,不久即被宋国“惩罚”击败,之后邾国开始走下坡。到了周敬王姬丐二十五年(邾隐公曹益十四年,鲁定公姬宋十五年,公元前495年),邾隐公在“拔地会盟”中表现不佳,在一旁观礼的孔子的弟子子贡都认为邾隐公傲慢无礼,必将不得好死,甚至亡国灭族。由于邾隐公妄自尊大、傲慢无礼,于是在周敬王二十六年(邾隐公曹益十五年,鲁定公姬宋十六年,公元前494年)冬,鲁定公便派大夫仲孙何忌率鲁国大军讨伐邾国。鲁国的军事侵略一直持续到次年春季,鲁定公又增派了季孙斯、叔孙州仇两路大军,准备夺取邾国的粮仓绞邑(今山东费县)。面对更加强大的鲁国大军的侵略,邾隐公束手无策,最后只好屈辱求和,与鲁国订立了“句绎之盟”:邾国以大量赔款并割让大片土地给鲁国,换取使鲁国撤军,这其中就有邸国之地。但鲁定公并未帮助邸子复国,而是干脆就吞并了邸国之地,成为鲁国的一个邑地。到了战国晚期的周赧王姬延五十九年(楚考烈王熊完七年,鲁顷公姬雠十七年,公元前256年),楚考烈王派春申君黄歇率大军灭了鲁国,邸国故地又被并入楚国,改称邸县,其地住民以故国之名为姓氏,称邸氏。这史籍《姓苑》中有记载:邸为县名,邸氏当以县名为氏。
在春秋、战国时期,“砥”、“邸”二字同义通假,因此亦称砥氏,后有省文简笔为氐氏者、改笔为低氏者等,姓氏读音皆作dǐ(ㄉㄧˇ)。
第三个渊源
源于西域大月氏,出自大月氏贵霜翎侯邸就郤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记载,邸氏出自西汉时期西域大月氏贵霜王朝翎侯邸就郤之后。邸就郤,为汉朝时期大月氏国王侯。大月氏,也作大月支,祖居甘肃敦煌和青海祁连之间,后迁新疆伊犁河流域,西汉时期为匈奴所灭,遂远迁于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分其国为休密、双靡、贵霜、都密等五部翎侯。贵霜翎侯治护澡城,建立了强大一时的贵霜政权,所居区域大致在今阿富汗东北部和巴基斯坦北部一带。
邸就郤的后裔子孙入居中原,取祖上原名首音的谐音汉字“邸”为姓氏,汉化称邸氏,后有去“邑”简笔为氐氏者,也有改“亻”称低氏者,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邸氏族人尊奉邸就郤为其得姓始祖,姓氏读音依然作dǐ(ㄉㄧˇ)。
第四个渊源
源于姜姓,出自上古神农氏十六世孙姜氐,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传说,少典氏为祝融氏支派的少典国君,于黄帝纪年前五百五十七年(丁亥,公元前3274年)诞生在厉山的少典国,称为少典,娶妻有娇氏之女安登,生炎帝、黄帝,衍传炎、黄世胄,满人间。神农姓姜名轨,一名姜石年。神农之子有姜神氏、姜农氏、姜列氏、姜厉氏和姜柱。姜厉氏后来分衍出姜丽氏和姜赖氏。神农世家自姜柱开始称炎帝,其后的世系分衍为:姜柱生姜庆甲;姜庆甲生姜甲和姜临;姜临传姜承;姜承传姜魁;姜魁传姜明;姜明传姜直;姜直传姜厘;姜厘传姜居(哀);姜居传姜节茎。姜节茎之后有姜节、姜戏、姜克三支。姜克传姜榆罔(参卢),其后衍生姜榆、姜露、赤狄;姜戏传姜器和小帝。姜器的后裔为姜钜、姜伯陵、姜祝庸三支。姜钜之后有姜封、姜钜、姜封父、姜富父;姜伯陵生姜蜂和姜逄,姜逄生姜殳、姜延和姜鼓,姜鼓生姜灵恝,姜灵恝生姜氐。从姜氐开始衍生氐氏一族。
氏氏与姜姓的关系,在史籍《山海经·海内经》中有记载道:“伯夷父生西岳,西岳生先龙,先龙是始生氐羌,氐羌乞姓”。与姜姓同奉伯夷、四岳为祖神而异姓,表明了四岳苗裔的分化。氐人与羌人一样,是炎帝的苗裔。在史籍《山海经·大荒西经》又记述:“有氐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氐人。”氐人与羌人一样,是炎帝的苗裔。因此《山海经》总结说:“太岳生先龙,先龙生玄氐。后裔有玄氐氏。”这样,氐氏的源流世系便为:少典氏→神农(姜轨、姜石年)→姜柱(炎帝)→姜庆甲→姜临→姜承→姜魁→姜明→姜直→姜厘→姜节茎→姜克→姜戏→姜器→姜伯陵→姜逄→姜鼓→姜灵恝→姜氐(姜互),从此开始有氐氏一族。姜氐之后裔一直以“盍稚”为自称,而“氐”、“互”则是其他民族对氐氏族人的称呼,一直到了魏、晋以后,才逐渐成为自称,此为正宗氐氏。氐氏的后裔子孙繁衍有庞大的氐族群体,分衍有逄氏、蠭氏、逢氏、殳氏、延氏、氐氏、元氏、乞氏、夸氏、勾氏、勾龙氏、吕氏、申氏、许氏、由余氏、余氏、羌戎氏、杨氏、蒲氏、齐氏、符氏……等等诸氏。氐族人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在历史上曾建立过各种政权:东汉末期乞氏后裔杨氏建立的前仇池国(公元296~371年)、后仇池国(公元385~443年)、武都国(公元447~477年)、武兴国(公元478~553年)及阴平国(公元477~580年);东晋朝时期关中扶风元氏后裔齐氏所建立的
殷商时期
——李唐王朝的建立与陇西李氏的兴盛
旧时李姓家族祠堂前,常挂这样两幅对联:一是“陇西世族,柱下名家。”二是“经传道德,名重谪仙。”两幅对联除了颂及李姓始祖老子之外,上一联提到了涌现出飞将军李广和建立盛唐的陇西李氏,下一联提到了也是出自陇西李氏的诗仙李白。李氏家族代有名人,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史记·老子传》把老子写得“神龙不见首尾”,但对老子后代家世的记载却十分详尽: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李假汉文帝时做官。而李假之子李解为胶西王昂太傅,于是居住在齐地。这说明西汉时李姓已有一支迁往山东。又据《新唐书·宗室世系》和《宰相世系》记载,李耳的8世孙李昙时,战国时迁居赵国和秦国,这一派后来分为两支。一支为长子李崇,任陇西太守、南郑公,居陇西,后来成为陇西李氏的始祖。一支为四子李玑,居赵郡,成为赵郡李氏的始祖。这两支人丁兴旺,都成为名门望族。赵郡李氏后来涌现了赵国大将李牧、秦末将军李左车、唐代大臣李吉甫、李德裕和文学家李阳冰。陇西李氏从李崇起居住在今甘肃陇西,世代为官,其孙李信任秦大将军,封陇西侯,李信的后人“飞将军”李广和他的儿子李椒、李敢,孙子李陵都是西汉将军。到了十六国时,李广的16世孙李暠建立了西凉国。李暠的16世孙就是唐高祖李渊。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了唐朝。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李姓作为“国姓”,是最尊贵的姓氏,在唐朝蓬勃发展,所以唐朝也是李姓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
唐朝李氏贵为“国姓”,李姓人口的增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旺景象。李姓人口急剧扩张的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原因是李唐宗室子孙蕃盛。李唐宗室特殊的政治地位,为他们创造了发展繁衍的优越条件。唐朝有19位皇帝,皇帝妻妾成群,儿子自然也众多。这些皇子们被分封到各地,都成了当地的贵姓大家。此外,李氏宰相数十人,各成一支,子孙繁衍,又为李姓扩充了许多人口。李姓人口扩充的第二个原因是赐姓。李唐皇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往往以褒赏、恩惠、笼络的手段,赐给外姓人以“国姓”,使他们更忠于李唐王朝,这也为李姓增添了许多新的成员。由于“国姓”至高无上的地位,对被赐姓者来说,也是一种无尚的荣耀。据史书记载,唐朝被赐李姓的有汉族徐、邴、安、杜、胡、弘、郭、麻、张、董、罗诸姓,也有少数民族的鲜于、阿布、阿跌、舍利、朱邪氏等等。
李氏经唐代大发展后,子孙开始向全国播迁。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李姓人多族望而作诗曰:“我李百万叶,柯条遍中州”。可见唐代时期,李姓的分布已经很广了。宋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6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2%,排在王姓之后,为宋朝第二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北、四川、河南、山东,这四省这四省李姓大约占全国李姓总人口的44%;明朝时期,李姓大约有51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55%,仅排王、张之后,为明朝第三大姓,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山东三省。当代李姓的人口已达9 500余万,为全国第一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79%,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南、四川、山东三省。时到当今,李姓遍布于中华民族的每一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陈地除是李、陈、胡、田、孙、姚、袁等大姓的族源之地外,还是阳夏(今太康)谢氏、陈郡袁氏、阳夏何氏、长平(今西华)殷氏、南顿(今项城西南)应氏、宛丘符氏的族望之地。如果把这些姓氏人口加起来,数字将是十分惊人。从陈楚地区走出来的姓氏和家族,作为中华民族的血脉的主要源头,汇入中华民族的浩翰大河,为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炎黄子孙根脉相连。陈地丰厚的姓氏文化资源吸引着众多海内外华人来陈寻根祭祖,认祖归宗。
在唐末五代,随着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的瓦解,谱牒彻底衰绝了。那种专门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研究人们血缘世系的官修的谱牒,藏于官府的正本,即人们据以选官和联姻的天下望族谱,因为长期战争和频繁的改朝换代,大多毁于战火。唐末黄巢起义,彻底摧毁了门阀制度。五代时期,征战不已,权贵者大多靠战功升迁而上,基本上没有固定显赫的家族,贵贱变化、更替很快。人们忙于争权夺利,住居无定所。生活不太平,也无暇修家谱,论门第。所以,唐代后期至五代十国时候,政府谱学也就自然消亡。五代衰乱,家谱就荡然无存。
符氏辈分排列:
1、宁乡符氏
始祖彦文公,字成章,元季授万户侯,由闽宦湘,协镇长沙。长子公辅之次子忠宪,行二,析居沩宁。自忠宪十传至世材、世珑、世栋,衍为三房,世居沩宁。清雍正间创修通谱,咸丰7年(1857)宁乡三房续修。
2、益阳符氏
始祖彦文公,三传至忠烈(公辅长子)徙资阳,五传思诚、思得、思明、思三。思诚居修山,生必道、必进、必华三房。思明(盟)居侧上冲,子必远徙居郭公庙,分泰、伦、铭三房。清康熙59年(1720)诚、得、明、三四房合修族谱,雍正13年(1735)合修全省通谱,之后各房各自为谱,1948年诚房九修。道光7年(1827)明房纂有族谱。道光8年(1828)、光绪元年(1875)得、三两房合纂族谱。派语同通谱。
3、醴陵攸坞符氏
始迁祖万春公,明成化15年(1479)自攸县迁此。族人分布于贺家桥、明月山。至1948年,全族人口500人。
4、衡山符氏
明季自江西、河南迁入,分居岳北留笔塘。
平江岑川符氏
始迁祖约初公,清道光间自长沙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361人。
5、桃源漆河符氏
先世明天启5年(1625)由江西迁桃源县北漆河之黑岩嘴。至1948年,全族人口约200余人,分布于漳江、沙坪、灵岩等地。宗祠在黑岩嘴。族谱创修于1914年。
扩展资料:
符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251位,注意符与氐族前秦君主苻坚之苻姓有别。符的姓氏是以中国古代官职名称命氏,源自姬姓,系承周文王后裔,而得氏于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256年楚国灭鲁,鲁顷公的孙子公雅乃出奔秦国并获擢用为符玺令,符玺乃古代朝中传达任命、行军遣将所用的凭证(见兵符),先用金、玉、铜、竹或木制成某个形状(如虎型),再从中间剖成两半,帝皇的代表与被调遣的将领各持一半,传令时相合以厘清真伪。公雅的族人后裔遂以职为姓,而郡望则来自原属鲁国境内的琅邪郡(今山东省青岛市)。
东晋氐族领袖苻洪,本为蒲姓,以谶纬而改姓。后封氐王,征北大将军,假节。其子苻健建立前秦,前秦被姚秦灭亡后,苻氏后人多因避祸改为符姓,少数改回原本的蒲姓,也多半融入汉族。
参考资料:
符氏辈分排列:
1、宁乡符氏
始祖彦文公,字成章,元季授万户侯,由闽宦湘,协镇长沙。长子公辅之次子忠宪,行二,析居沩宁。自忠宪十传至世材、世珑、世栋,衍为三房,世居沩宁。清雍正间创修通谱,咸丰7年(1857)宁乡三房续修。
2、益阳符氏
始祖彦文公,三传至忠烈(公辅长子)徙资阳,五传思诚、思得、思明、思三。思诚居修山,生必道、必进、必华三房。思明(盟)居侧上冲,子必远徙居郭公庙,分泰、伦、铭三房。清康熙59年(1720)诚、得、明、三四房合修
廖家的族谱
本文2023-12-06 12:08:5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30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