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夏原吉有何才能?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6浏览:2收藏

历史上夏原吉有何才能?他的一生有何贡献?,第1张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在明朝有这样一位大臣,他辅佐了五代帝王,永乐盛世、仁宣之治皆由他构造。但他能拥有如此伟大功绩的原因,竟只是因为朱棣曾给了他三天活命的时间。那我们今天就借着这个话题来瞻仰一下这位明朝的肱股之臣—夏原吉

夏原吉,字维喆,湖北长沙府湘阴人,也就是如今的湖南省湘阴人,祖籍是江西德兴的。在公元1366年出生,至于出身,可以这么说。是你想象不到的那种贫寒。家境的不好再加上他父亲在他13岁时的英年早逝,夏元吉便早早的意识到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只能通过读书来做到。于是他便发奋学习,再加上他本就天资聪颖,18岁时便考上了秀才。24岁时,又因他对《诗经》的极致理解,他又被举荐到了国子监进行深造。

而也就是在国子监,年轻的夏原吉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也是最牛一个的贵人。谁呢明朝的“开局一个碗”皇帝-朱元璋。在《明史夏元吉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朱元璋有一天恰巧经过国子监,发现这些学子并没有好好学习,反而在嬉笑打闹,十分的喧闹。朱元璋这人大家也知道,虽然自己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就看不惯不好好学习的人。于是乎马上就准备发作,心想必须得揪一个出来惩戒一番,要不然还不闹翻了天。可就在他要破口大说之际,他突然看到了这些学子中的一个另类,那就是:夏元吉。夏元吉此刻正襟危坐,丝毫不理那些喧哗的学子,外界的喧闹声仿佛压根就没入他耳中。朱元璋顿时心生大喜这么一个人才早用不是早好,于是直接当场破格提拔他为户部主事。

为什么说是破格录取那就是夏元吉是没有考取进士就直接当官了,虽然这个官位只是一个小官,但是夏元吉的命运也就在此刻改变了。他上任后便开始了解财政事务的处理程序,勤勤恳恳的工作状态又让当时的户部尚书郁新对他赏识有加,而这种种的机遇和赏识也让夏元吉陷入了一个窘境:朝中的两个小官由于嫉妒联手向朱元璋诬告夏元吉,说夏元吉上班就只会摸鱼,工作状态一点都不勤快。两人本以为朱元璋在听闻此事后,会狠狠的处罚夏元吉。可实际上朱元璋压根没信,还直接将这两个小官判了斩立决。所以从这点上来看,夏元吉在这20几岁的年纪那就已然成为了朱元璋的重点培养对象。

朱元璋驾崩后,夏元吉又被新上任的建文皇帝升任为户部右侍郎,不过此时的他却没有在朝当官,而是被朱允炆外派去查访各地的民风民情和清查贪官污吏。但也就在这时,大明朝就已经开始变天了。我们的明成祖朱棣大帝以靖难的名义起兵,在夏元吉刚回朝不久后就攻入了京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就开始大肆杀戮建文帝的旧臣。方孝孺、黄子澄等众多大臣都没能幸免。当然我们本期的主角夏元吉自然也没能躲过。

而本篇文章的标题事迹也就出现了;话说朱棣的亲兵将正在工作的夏元吉是五花大绑的带到了朱棣的面前,但此时的夏元吉却并未有任何恐惧,反而央求朱棣再给他三天时间,不是要写遗书或者留恋这世间,而是他要用这三天时间整理好户部的档案。朱棣看到这一幕,也仔细的想了一想,其实夏元吉这个人没参与过削藩计划,那他与我其实真没啥仇。再说了他的理财能力我是真挺需要的,那我还杀啥啊!这人才我得用啊!

两人便开始了一番促膝长谈。在史书中是没有记载他俩谈了什么,但是就差不多是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所以呢,也正因为这三天的原因,朱棣就间接的在自己的帝王履历上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夏元吉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朱棣登基后,直接做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主管了全国的经济大权。朱棣起兵的这几年早已让百姓苦不堪言,夏元吉为了拯救这种危局便提出给部分受战乱影响的地区减免税赋,而后又接连提出了30多条的户部改革建议,这些建议朱棣全都采纳了。这些可不是三七在瞎说,都是有史料记载的。那这些建议采取之后,情况变得怎样呢

国库日渐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朱棣也在此期间完成了疏通运河、迁都北京、修编永乐大典等大工程。夏原吉手中的户部钱袋子完美的支持了朱棣的“永乐盛世”!

可有一句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朱棣此人本就彪悍,在永乐年间数次北伐大漠,以至又一次劳民伤财。最终在永乐19年,夏原吉冒死进谏,奉劝朱棣不要再劳师远征。可朱棣的脾气相信大家也都清楚,勃然大怒的朱棣直接将夏原吉扔到了牢狱中,同时还是不解气,又查抄了他的家。但负责查抄他家的人却惊讶的发现:夏原吉家除了皇帝的赏赐外,就只剩下一些破烂的瓶瓶罐罐。朱棣自然也知道了这个消息,可他却并未有任何举动。

说到这了,三七也顺势提出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此时的朱棣是碍于面子不释放夏原吉,还是他觉得自己没了夏原吉依旧可以开创盛世呢三七关于这点是没找到史料参考的,希望了解的朋友可以指导一下。就这样又过了几年,朱棣在班师途中的榆木川一病不起,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夏原吉爱我”这一句话包含了什么意思三七就在这大胆的猜测一下,那就是朱棣后悔自己坚持北伐了,也对在牢狱中待了3年的夏原吉诚恳的道了个歉。

并且这一事实,也真的表现出来:朱棣没有夏原吉,他真的没法做得好。可能有些极端,但我心里就是这样认为的。

而当朱棣驾崩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朱高炽在难过后也是第一时间跑到了大牢释放了夏原吉。而夏原吉更是知道消息后伏地而哭,扶都扶不起来。新帝王朱高炽也在伤心之余就在监狱中向夏原吉讨教如何治理国家。就这样一个在监狱待了三年的牢犯对朱高炽提了三个建议。

第一:赈济灾民,减免税赋

第二:精简开支,停止郑和下西洋

第三:向云南、交趾地区各道采办金银

朱高炽自然全部采纳,同时夏原吉官复原职。当然我们也知道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但这一个“仁”字已经足以表明他的功绩,而他的执政纲领几乎都源于夏原吉。而后当仁宗去世后夏原吉又为当时的蛐蛐皇帝—朱瞻基服务了五年。这五年也是为“仁宣之治”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最终于宣德五年,夏原吉病逝于任上,终年65岁。朱瞻基为了表达对夏原吉的感念,下旨追赠夏原吉为太师,谥号忠靖。并且立了一条铁规:夏原吉的后代,在大明朝永不交税!这道旨意中所蕴含的肯定三七就不多说了。

纵观夏原吉的一生,从小的苦难经历让他更清楚的知道底层人的艰辛困苦,他这一生都在为此努力着。朱棣给了他三天时间,他用了25年还了朱棣两大盛世。他一生高风亮节、廉洁奉公,其目的只是为了天下苍生可以过得更好!

“靖难之役”中,由于朱棣是以“一隅敌天下”,因此燕王朱棣虽屡战屡胜、朝廷大军虽屡战屡败,但战场始终集中于河北山东地区,始终无法打开局面。但在建文四年(1402年)春夏之际,朱棣大军突然渡过长江,一路势如破竹攻破南京城。要知道,明初驻守京师的京营多达48卫27万人,为何燕军南下后能够迅速攻破南京城呢

“靖难之役”经过:燕军长期在河北山东作战,突然南下攻破南京城

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燕王朱棣以八百亲兵在北平起兵起,整个“靖难之役”历时四年,燕王朱棣虽然凭借聪明才智和勇武过人而屡战屡胜,但形势对燕军其实极为不利,因而始终被压制在河北、山东一带,直到建文四年(1402年)形势才突然发生改变。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这场影响天下走势的战争。

燕王朱棣以八百亲兵起兵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燕王朱棣凭借八百亲兵夺取北平控制权后,迅速四面出击,七月初六通州归附;七月初八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七月十六,攻破怀来;七月十八永平归附;七月二十七以反间计使松亭关守将卜万下狱。北平周边迅速被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

其实根据朱元璋的布置,使得各地藩王之间相互牵制,例如燕王东北有辽王、北面则有宁王、西边是谷王、代王、晋王,而其南下途中则有齐王、鲁王、周王,这些王爷多有带兵经历,若是不出意外,燕王朱棣根本难以动态。然而由于鲁王朱檀、晋王朱棡等先后去世,而建文帝又连削周王、齐王、湘王、代王、岷王,朱棣起兵后谷王朱橞又逃回南京,再加上建文帝后将辽王、宁王召还京师,彻底使得燕王朱棣失去了牵制。

建文帝先以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军13万讨伐燕军,结果在河北“滹沱河之战”中遭遇战败。之后,根据黄子澄的推荐,建文帝又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率领耿炳文残部以及抽调的各路军马,共计50万兵马再度北伐,李景隆率军直扑北平。结果,朱棣偷袭大宁收编大宁军队,之后在“郑坝村之战”击败李景隆,南军损兵折将十余万,李景隆撤回德州。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朝廷再度筹措大军,由李景隆统率六十万大军再度北伐,双方在白沟河交战,由于决战时李景隆帅旗突然断裂,导致南军陷入混乱,结果再度遭遇大败,损兵折将十余万,李景隆再度撤回德州。之后,朝廷又以盛庸为将,屯兵德州遏制燕军南下。此后,燕军与朝廷大军在河北、山东地区长期交战,燕军虽然多次取胜,但始终无法打通南下的途径。

建文三年(1401年)冬,朱棣决定直接率兵南下,先在“灵璧之战”击溃南军主力,后又击败盛庸。次年五月,扬州、高邮先后不战而降,再加上驻守长江的水军投降,燕军逐成功渡过长江、直取南京城,后因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开门迎降,燕王逐进入南京城,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至此结束,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朱棣孤军南下,为何最终能够夺取南京

明朝实行卫所制,其中一卫辖五个千户所,共5600人。洪武年间,为拱卫京师安危,于南京周围设48卫,共计约28万精锐军队。燕军孤军南下,为何却能直接夺取南京城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用人不当,失去夹击机会。“靖难之役”持续数年,建文帝朱允炆在用人方面完全就是个迷,最初任用长兴侯耿炳文倒也说得过去,之后任用李景隆也可说一时用人不当,然而因济南一战而启用盛庸明显是昏招,盛庸此前不过一参将,能力本就有限,守一隅或许尚可,统筹全局显然不行,结果被朱棣搞的焦头烂额。之后,又起用驸马梅殷驻守淮安,结果这位仁兄真就扎在淮安不走了,当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朱棣绕过他南下他也不管,盛庸好歹还知道不断纠缠朱棣呢,结果直到朱棣攻破南京,这位仁兄仍然“不知道”,朱棣登基后也懒得理他,只让宁国公主写了一封家书将其召回。事实上,朱允炆也并非无人可用,平安、徐辉祖均可堪一用,奈何建文帝对武将并不信任,这些人始终未受重用。

2、抽调京营,京城兵力空虚。正如前面所说,朱元璋为保证南京安全,于周边驻扎了多达28万精锐部队,然而整个靖难之役,由于前线接连战败,不断损兵折将,建文帝虽然坐拥天下,竟然开始出现了兵力空虚,不得不抽调京营补充前线,导致京师城防空虚,朱允炆甚至已经到了不得不派人四处募兵的境地。而从靖难过程可见,朱棣南下一路频繁遭遇抵抗,但到了南京外围时却一路势如破竹,可见京师周围已经是严重兵力不足。

3、不够决绝,导致军心不稳。建文帝继位之初,在皇位未稳的情况下便开始削藩,这本就犯了大忌,再加上重新“方、黄、齐”等文官集团,而明初藩王又大多有带兵经历,导致武将集团打心底对其较为疏远。此外,建文帝缺乏壮士断腕的决心,汉景帝面对“七国之乱”尚且知道杀晁错坐实“七王”谋逆,即使燕军已经杀到南京城下,建文帝仍然不肯诛杀“方、黄、齐”,使朱棣始终占据着“清君侧”的舆论上风,导致朝廷军队始终军心不稳。朱棣南下途中,扬州、高邮等重地先后归降,就连长江天堑也因水师的归降而形同虚设,而南京外围镇江等地再度不战而降,朱棣一路势如破竹,除了盛庸等人之外,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

4、迷之用人,错失最后机会。当燕军杀到南京城下时,朱允炆先后三次派遣使者前往谈判,无果之后只得派在京诸王和武臣们率军守卫各门,等待外出募兵的大臣或在外的兵马前来勤王。按理来说,南京作为京师重地,即使兵马不足,凭借高耸的城墙和完善的城防,以及足够的粮食储备,坚守待援根本不成问题。可建文帝偏偏在用人上出了纰漏,不仅接连战败的李景隆再度被启用,竟然还将在南京的各位王爷派了出去,他难道忘了自己的削藩之策了吗结果,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燕军大摇大摆的便进了南京城,朱允炆下落不明。这种情形下,就算各地兵马想要勤王,朱允炆也根本没有给他们赶到南京的时间。

历史上,藩王造反基本均以失败告终,朱棣乃是唯一成功的一位,原因便在于以一隅敌天下难度系数太高。然而,坐拥天下的朱允炆偏偏就败给了朱棣,虽说有朱元璋屠戮功臣的影响存在,但朱允炆所犯的一系列错误,才是最为主要的原因。

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人都认为朱允炆削藩失败是因为太过仁慈导致,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印象呢?就是因为朱元璋在位期间实行了严苛的政策,朱允炆即位后“宽刑省狱”,相对于朱元璋来说,不管后一个皇帝做的如何,都是一个仁慈的皇帝,因此,很多人都认为朱允炆是一个仁慈的皇帝。

其实,这是没有什么根据的,朱元璋后期为了防止权臣乱政,采取了一系列的高压政策,为朱允炆铺平道路,朱允炆上位之后,自然要宽松一点,换句话说,哪一位皇帝上位不大赦天下。

其实,关于朱允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到目前为止已经没有权威的资料了,因为朱棣在靖难之后,将朱允炆的资料全部销毁,他就像一个敏感词一样,被官方强制“和谐”!

那么,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朱允炆是因为仁慈而导致削藩失败呢?

主要是因为在《明史》中有为数不多的关于朱允炆的一句话,在平朱棣叛乱的时候,朱允炆跟出征的主帅说:“你们一定要活捉朱棣,不要让我背负着杀掉叔叔的骂名”。

很多人就根据这句话说朱允炆是优柔寡断,没有杀伐果断之心,其实是扯淡,这句话如果不放到具体语境当中,应该是解释不出来的,尤其是古文有的时候跟现在并不是一个意思。

即使强行解释,也可以看出,不要让我背负杀叔的罪名,和不要杀朱棣还是两个概念的,也就是说,拿这句话来说明朱允炆是一个慈善的人,没有任何根据。

实际上朱允炆削藩的时候对于他的那些叔叔是相当狠的,在其当政后,连续几位藩王都被朱允炆削藩,其中湘王朱柏全家被逼得自焚而死,导致剩下的藩王人人自危,最后抱团取暖。

其实,朱元璋设立藩镇目的就是给老朱家的政权加一些保险,在中央有苦难的时候,藩王能够出兵帮助,然而在朱棣靖难过程中,大部分藩王不是隔岸观火就是倒向朱棣,由此可以看出,朱允炆只是虚假的仁慈,真正的凶残。

削藩时急于求成,没有形成完整性的指导思想

正是因为朱允炆削藩时过于急于求成,刚登上皇位还没有坐稳就开始削藩,一年之内削掉五位藩王,逼得其他几位藩王不得不反,这番急于求成,实在是有些欠缺。

朱允炆的即位方式是明清时期最特别的,是隔辈继承,孙子直接继承爷爷的皇位,由于少了朱标这个缓冲,也让两任皇帝之间的年龄存在很大的代差。

朱元璋打了半辈子天下,40岁才在南京称帝,假如朱标不死,应该也是40岁,偏偏朱标过早死了,朱允炆即位的时候只有21岁。

年轻意味是冲动,意味着急于求成,好大喜功,因此上位的时候急于做出点成绩,所谓“攘外必先安内”,想要打击蒙古残余势力,先把国内的藩王给解决了。

结果是,狗急跳墙,朱棣来了一个靖难之役,朱允炆的政权被推翻。

实际上,削藩最好的方式其实就是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汉武帝削藩时采取的就是这种策略,比如推恩令和酎金夺爵,逐渐削弱藩王的实力,然后再进行削藩。

其实,汉朝的藩镇局面远远比明朝的局面要艰巨得多,尤其是汉文帝削藩时,稍有不慎就引发七国之乱,地方政权敢于公然和朝廷叫板。

后来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就是下令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不单独封给一个儿子,而是分给好几个儿子,通过这种方式,几代之后,原来诺大的诸侯国就被分为若干个侯国,地方再也无法产生对中原的威胁。

可以看出,汉武帝在削藩的时候,采取的就是不止一代人的准备,而是几代人的时间,将削藩这件事完成。

包括后来的朱棣,其实也是一位削藩大师,朱棣是以藩王的身份登上皇位,他在位期间则以柔和的方式削藩,最终就是我们没有看到朱棣风风火火的削藩,而藩王却再也没有对皇权产生过威胁。

用人不善,给了朱棣“清君侧”的口实

削藩也要有指导思想,不能胡来,蛮来,朱允炆上位后就要削藩,在没有制定好一套削藩策略后,可以说,建文削藩是所托非人。

汉文帝削藩时是有了晁错的一套削藩办法,甚至也考虑到武装镇压的情况,并且始终占据道德制高点,七国打出清君侧的旗号,汉文帝直接把晁错给杀了。

当朱棣以靖难的名义清君侧的时候,朱允炆却未能把身边的“小人”给推出去,给人落下口实。

其实,站在后来者的角度,晁错其实是真君子,而建文帝身边的这些大臣是真小人,但是汉文帝能够残忍杀害真君子,建文帝却没能杀了假小人,这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朱允炆身边的“小人”都有哪些呢?都是明朝初年在学术界有一定声望的大儒,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齐秦和黄子澄和方孝孺,这些大儒用儒学的理念教育他,全盘采用儒家为指导思想实行仁政,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这些人其实都是书呆子,既没有领导才能,看待问题也不能从实际出发,在朱允炆即位之初就蛊惑他削藩,朱允炆当时年纪很小,哪里能受得了儒家那一腔热血,最终被这几个儒家大师傅给坑了。实际上,儒家真的坑了不少帝王。

当时主张削藩的齐秦和黄子澄两人,其实两个人私下里是不和的,一直都是明争暗斗,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不惜拿国家命运来当赌资。

其实,朱棣打出靖难之役的旗号,并非毫无根据,根据朱元璋制定的《祖训录》,朝中如有奸佞小人,藩王可以带兵进京“清君侧”。假如朱允炆能够把这几个真小人杀了,至少不会再走弯路,不至于受人蛊惑。

史论纵横说:

建文削藩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军事方面的表现也很一般,当然,这也不能怪朱允炆,实际上朱元璋给朱允炆留下的就是一个文官家底,而非武将家底,而朱棣却是一个军事方面的人才。这也是这场战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

历史上夏原吉有何才能?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南京)称帝,国号大明。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明朝有这样一位大臣,他辅佐了五代帝王,永乐盛世、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