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衰落的原因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动乱的局面虽然稳定了下来,但是国力已经不如从前,文学创作上也有所退步。
王朝的衰弱让晚唐的诗人们失去了往昔的豪气,杜牧李商隐的诗歌在忧时悯乱、感叹身世中已经流露出浓厚的感伤气氛。他们那些沉迷声色的诗歌也现实了精神的空虚。
唐朝自从李渊开国以来,使得它进入了一个高度繁荣昌盛的时期,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唐朝前期和中期吏治清明,贤能人士在位,国家在正常的轨道上飞速发展。唐朝政府对外开放,出现了丝绸之路。
唐朝思想禁锢非常少,文字狱少见,为文学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思想环境。唐朝政府儒释道兼用,各家思想兼容并蓄。各级学校的建立,诗歌取士的科举制度,以及各帝王对文学的爱好和提倡,都使得唐朝文学空前繁荣。
到了唐代,事情开始有意思了。唐朝初始的时候,唐高祖和唐太宗对门阀大族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唐高祖李渊曾经向手下的大臣裴寂,大肆吹嘘李家的祖先如何高贵。裴寂所属的裴氏家族,是中古中国最显赫的名门望族之一。唐高祖就显摆说:我们李家曾经在陇西的时候,富有龟玉,到了举兵的时候,四海云集,才几天而已就升为天子,咱们两家都是了不起的大族啊。龟玉就是龟甲和宝玉,这是古代非常重要的礼器,后来被引申为国运的象征,不是一般家族可以拥有的。李渊对此是很得意的,但仍然不敢把自己的门第说成是超过裴氏的第一,而只是说我们是同一个等级的,可见门第等级的影响力之大,连皇帝都会默认。
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继承这种态度,他看到氏族谱竟然把山东,也就是崤山以东的士族列为第一等,排在他们李家之前,非常不满,使用皇权修改了长久以来默认的门第排名。唐太宗认为,人的地位应该取决于他在政府机构中的成功经历,而不是应该源自家族的陈旧声望。在多个场合,唐太宗明确或含蓄地主张,人们的官职和能力应该比血统更重要。他说:山东士族日渐衰微,没有冠盖人物,才识庸俗,我不明白人们为什么那么看重他们。在唐太宗看来,朝堂之上的官僚,或忠孝双全,或学艺通博,显然应该比山东士族的破落户赢得更多的尊重。既然人们敬重汉高祖的匹夫出身,那么人们也应该尊崇大唐起于草莽的当朝官僚。
贞观六年,太宗命令高士廉等人重新修订《贞观氏族志》,全面展示了他的这个态度。《贞观氏族志》完成于贞观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38年,这次重修的标准非常简单,就是根据当朝官爵的位置高下排座次,官品越高,等级越高,官品越低,等级越低。皇帝的旨意得到了彻底的贯彻,《贞观氏族志》所依据的标准是官职,而非家族。到了先天二年,也就是公元713年的时候,《贞观氏族志》再次被修订,命名为《姓族系录》。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唐代最后一次由国家主持编修的官方氏族谱,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官方主持排列氏族等第的著作了。
尽管如此,本书的作者认为,李唐的精神还是贵族主义的。唐太宗并不想否定士族门阀,而是想改变人们的观念,什么是尊贵的、什么是低贱的要由他来重新界定。太宗利用政府的条件推出新标准,希望以此来把当朝权贵提升到更显赫的地位,掩盖名门大族的声望,从而把社会的风尚和政治秩序的主导权,从这些大族手里收回来集中到皇帝的手中。
另外,从隋唐开始,出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选拔官吏,就是我们熟悉的科举。虽然在整个唐代,通过科举受益的士族子弟远远多于普通人家,但毕竟这条晋升渠道的开通改变了之前“出身决定一切”的状况。唐太宗的这个倾向,在他的继承者们手中得到发扬。作者评价说,到了8世纪,人们身份地位中的家庭因素,至少在政府看来已经变得无足轻重了,官职才是衡量人们地位的唯一因素。政府不再对于编撰士族的谱牒感兴趣,因为现在是国家授予人们地位,而不是家族。在法律意义上,人们所有的地位都是直接来源于国家。
当优越的出身不再带给人太多的好处,士庶之
隋朝之后又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唐朝,在经历了21个皇帝、290余年的乐国之后走向终结,那么大唐是如何灭亡的呢?下面 历史 资料我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从长安到洛阳,从北庭到临沂,盛唐气象从伟大的中华文明中孕育而生,最终成为万国共贺的盛景,是中国 历史 的高峰,也构成了中华文明的脊梁。前有《春江花月夜》,《长恨歌》展现了大唐的秀丽风姿,而晚唐的悲春悲秋也预示着王朝的终结。李氏家族走出关陇,从太原起步,以西北风沙在中原腹地建立起世界性帝国,却难逃 历史 的轨迹。
然而,正如《三国演义》第一句话所说,“天下大势,久而久之分,久而久之分,久而久之合”,兴盛了近百年的大唐,到了某个 历史 节点,必然走向衰落。然而,庞大王朝的灭亡留给我们更深的思考,这与大唐有关,也与整个封建王朝有关。
/
一、导火索--安史之乱
从贞观之治到唐代开元盛世,整个国家处于上升期。几代君王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明主,正是他们的辛勤耕耘奠定了开元时期的鼎盛时期。
然而,唐玄宗统治后期,上层统治阶级的放纵导致 社会 阶级矛盾尖锐,王朝处境急剧恶化。最后,安史之乱爆发,使唐朝由盛转衰。
纵观中国古代史,唐朝的盛衰发生得非常突然,当时的人民和几千年后的我们都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盛世王朝怎么会在一夜之间分崩离析。
将安史之乱归咎于红颜祸水显然是肤浅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内战极大地消耗了唐朝的国力,导致人口锐减,国家发展迟滞。
虽然马尾坡之变直接导致了杨贵妃之死,但事件的起因仍是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统治中期,国家的强盛并没有让他越来越积极。
相反,他踌躇满志,开始沉溺于自己创造的伟大成就。由此,政府开始被恶棍控制。明君不在,贤臣们自然走了,只剩下李林甫、杨国忠等惯了阿谀奉承、蜜嘴利剑的小人。
李林甫死后,杨国忠凭借杨贵妃的优越地位,贪得无厌。贪官污吏就像蛀虫蚕食着这个看似强大的国家。而文官与武将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安禄山在掌管大唐精锐、拥有三兵时,受到唐玄宗的宠爱,这也引起了杨国忠的不满。将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前朝后宫占得先机,本该制衡双方的唐玄宗却对此视而不见,最终导致安禄山别有用心举兵反唐,王朝一夜落寞。
/
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严重破坏了唐朝的 社会 稳定,但从安禄山的军队和唐朝的角度来看,战争不应该拖延这么久。安禄山的军队虽然强大,但中央不乏名将,双方的僵持局面已经表明王朝内部的官僚体系出现了更为严重的危机。
二、安史之乱背后的军事制度
《孙子兵法》曾说:“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这句话的意思是,军事对一个国家的兴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个国家的军事制度往往影响着其疆域的扩张或国家的灭亡。
安史之乱中,安禄山能够支援20万军队,说明中央已经失去了对地方军权的控制。因此,唐玄宗的放任是对安禄山忠心的考验。一旦安禄山造反,唐玄宗就会斗争。
唐朝立国时,采用的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下来的府兵制。
唐太宗时期,全国划分为643个军府,按照上、中、下等级配备固定数量的士兵。然后在军府中,通过一些激励措施选拔官兵们,既保证了战时兵力,又避免了百姓负担过重。可以说,它是对原有政府军事体制的一次革新。
战时中央派来调配地方政府士兵的将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配
可以说,保证中央对地方军队的控制,防止地方割据,制度结构是完善的。
但随着唐朝疆域的不断扩大,府兵与远征的距离越来越远,府兵远征后经常出现家中生计困难的问题。失败造成了政府军士兵的大量伤亡,也极大地打击了政府军士兵的积极性。
/
在这种情况下,依靠政府军士兵难以开疆拓土。于是,唐玄宗在天宝年间宣布废除府兵制,实行募兵制。
实际上,征兵制度就是把业余部队变成职业军人。同时,我们时间的加入可以大大增强将军们的指挥能力,方便将军们掌握军队,像兵种一样指挥。
这个制度刚颁布的时候,效果确实很明显。唐朝军队一扫此前战败的阴霾,在大量征召胡人后,军队实力有了质的提升。
然而,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庞大的军费开支成为困扰朝廷的核心问题,我们对军队的控制使得国家财政筹集的军队变成了地方我们时代的列兵。皇权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所以国家暴乱只是时间问题。
三、经济体系崩溃
在一系列军事和官僚制度的背后,是唐朝经济制度的崩溃。作为一个小农经济的封建国家,土地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土地与农民的关系在唐朝的统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唐朝开国初期实行租庸调制度,由平均地权制度演变而来,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在这一体系之上建立起来的政府-军事体系,为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使整个 社会 形成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随着 社会 的发展,唐代土地兼并现象越来越严重。上层统治集团侵占农民土地,成为私有,使农民流离失所,基层统治极为混乱。更为严重的是,私人豪强土地的增加,使得国家掌握的土地越来越少,国家甚至没有土地分给立功的官兵,彻底打破了官兵制度的根基,使军事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为了解决这个困境,唐
玄宗推行招兵买马制度,军政大权在藩镇由吾时掌控,地方财政牢牢掌握在吾时手中。
/
唐玄宗想不出更好的财税制度,只好在原有制度上修修补补,殊不知这只会埋下更大的隐患。
目前,兵力薄弱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地方割据的局面却解决不了。唐玄宗迷惑文官武将,地方中央政府可以相互制衡,但他在多年的声色犬马中忽视了王朝最深层的矛盾,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终导致盛唐腰斩。
IV结论
今天,壮丽如梦的唐朝,仍是无数中国人心中的梦想。正如陈凯歌《妖猫传》中描绘的极乐世界,自由、浪漫、开放点缀出一个无与伦比的世界。然而,美好的事物总是稍纵即逝,如此梦幻的唐朝只是昙花一现。
作为封建 社会 的一个朝代,唐朝的灭亡是 历史 的必然。从经济到政治,从官僚阶层到民族问题, 社会 的发展必然导致多重矛盾对立,人治终将退场,这是不争的事实。
盛唐的根基自下而上层层腐烂,安史之乱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王朝的命运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1、唐朝灭亡原因
唐朝自唐玄宗天宝年间以后的150多年里,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唐朝的衰落源于安史之乱的爆发,唐朝的灭亡是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藩镇长期割据,与中央对抗,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宦官专权,使皇帝大权旁落,严重破坏了国家正常的统治秩序;朋党之争,瓦解了统治集团的力量,严重动摇了唐朝统治的阶级基础。政权日趋腐朽,百姓的生活也日趋悲惨,最终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爆发。在起义军的沉重打击下,唐朝统治彻底崩溃,统治中国290年的大唐帝国寿终正寝。
2、朝代简介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二十一位皇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称为李唐。
3、成就
唐朝是版图最大的中原王朝,亦是唯一未修建长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唐代国土在西部及北部皆超出现代中国的疆界范围。朝自攻唐灭东突厥、薛延陀后,天子被塞北各族尊为天可汗,并借由羁縻制度控制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等民族,还征调漠北地区的突厥士兵攻打西突厥、高句丽,且让南诏、新罗、渤海国、日本等国学习自身的文化与政治体制。
唐代科技、文化、经济、艺术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诗、书、画各方面涌现了大量的名家,如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颜筋柳骨的颜真卿、柳公权,画圣吴道子、李思训,音乐家李龟年等。唐朝文化兼容并蓄,接纳海内外各国民族进行交流学习,形成开放的国际文化。
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原因很多。
从政治上说,它的政治结构有些理想化,为以后的动乱埋下伏笔。它缺少有效的对官员的监督机制,导致宰相专权。为什么安史之乱没有在初唐发生呢?因为那时实行的是集体宰相制,而且有许多年首相的位置是空的。但在唐玄宗时进行了改革,或是一种改变,减少了宰相的人数,导致宰相专权局面的形成,先后有李林甫、杨国忠专权。缺少监督,使外官特别是一些节度使暗中膨胀自己的势力。
从经济上说,唐朝后期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流民很多。
从军事上说,没有常备军制度,而节度使却暗中扩军。
从气候上说,当时的季风气候使唐朝处于一种干旱状态,这种状态贯穿唐朝始终。
补充:
唐朝的政治制度其实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关系问题。唐朝的三省六部之间是相互协作而不是相互制衡的关系,这样在各主管意见不一致时会极大削弱中央力量,使其处于一种实质上的瘫痪状态。这种情形在中唐及晚唐时较突出。比如著名的牛李党争,持续时憨护封咎莩侥凤鞋脯猫间之长,牵连人数之多,令人恐怖。此外,由于宰相权力过大,当宰相数目减少,权力集中于一人的时候,危险就更大了。唐朝时的宰相是历史上权力最大的宰相。如杨国忠,许多军国大事是由他定的。这是中央行政机构间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玄宗后期也出现了问题。由于安史之乱,地方割据形势已经形成。到了晚唐,甚至有外员拥兵自重,废立天子的事情发生。而中央为了反制,一方面用加封宰相的方式安抚节度使,一方面用各节度使间的矛盾来削弱他们。但第二种方法造成的结果是长期的混战和国民经济的衰落。还有第三种关系没理顺,即宦官与行政官员的关系。宦官专政在中晚唐很突出。连文宗皇帝都写诗:“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行政官员为了争夺权力,发动了甘露之变等行动,造成了宫廷的大混乱。
谱牒学·谱牒学的形成和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的谱学
东汉以来,地方豪族地主的势力有了很大发展。曹魏时,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门阀豪族的利益得到维护,族姓同社会地位、权利等密切相关,因而谱牒记载便成为选官、婚姻、社交等的凭证。正如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所说:“自隋唐以上,官为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在这样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无论是士庶还是官私,莫不以家谱为重,于是竞起而修纂、考订家谱,促成了谱学的发达。
隋唐以前的时期,由于政治的多元和统治家族的频繁更换,皇族家谱大量出现,名称有属籍、皇族宗人图牒、帝谱、皇室谱。北朝的不少皇族家谱流传到隋唐时代并为当时史书著录。士族修纂家谱盛行,仅南北朝时期宋、齐、梁三代的士族家谱见于刘孝标《世说新语》者就达三十余种。受皇族家谱和士族家谱普遍化的影响,庶族阶层也开始建立家谱,并出现了庶族在谱籍上竞相作伪,力图混杂于士族阶层的现象。
为了适应收集、考辨、管理家谱的需要,官府设立了专门的主谱官员和修谱机构。于此,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有所介绍:“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仍用博通古今之儒知撰谱事。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状者,则上之,官为考定详实,藏于秘阁,副在左户。若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官府对集中的各地家谱进行总汇,编成总谱,亦称百家谱。有全国性总谱和地方性总谱之分。
由于官方和民间都重视纂修家谱,自然地造就了专门从事家谱编纂、整理和研究的学者。这个时期的谱学著述丰富,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共有五十余种,近一千二百卷。并出现了不少著名的谱学家,如世传谱学的贾氏。晋太元中,散骑常侍河东贾弼,广集百家之谱,撰为《姓氏簿状》一书,包括十八州百十六郡,共计七百一十二篇,区分士庶贵贱,无一遗漏。朝廷委令史、书吏抄缮此书,藏于秘阁及左民曹。至其孙贾渊,三世传学,对家谱的研究精深,当世莫比。贾渊曾为竟陵王子良撰《见客谱》,又撰有《姓氏要状》十五篇。贾渊之子贾执作《姓氏英贤》一百篇。贾执之孙贾冠撰《梁国亲皇太子序亲簿》四篇。可见贾氏一门世传谱学,相沿达百余年。南朝有王氏之学,代表人物为王弘、王俭、王逡之、王僧儒等。王弘深好贾氏姓氏之学,善于记忆人名、别字与官号,曾日对千客而不犯各先人之讳。王俭悉心研究谱学,在贾氏著述基础上,撰成《百家集谱》十卷。王逸之又作《续百家谱》四卷、《南族谱》二卷、《百家谱拾遗》一卷。王僧儒又增定《百家谱》为三十卷、《百家谱集钞》十五卷。王氏谱学也深得时人推崇。此外,当时著名的谱学家还有管宁、挚虞、刘湛、徐昭、徐勉、宋绘等。
综上可见,官私修谱之风的盛行、总谱形式的普及、谱学世家等专门研究者的出现,都标志着谱牒学已完全独立成为专门的学问。阮孝绪《七录》首次专类著录谱牒,《七录》中的第十一类即是“谱状”,著录了四十二种谱牒,一千余卷。此后,《隋书·经籍志》等“正史”的史部目录中,都立有谱牒类。这也表明谱牒学是作为史学的一个部类存在的。
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推行以才选人的科举制,在政治上限制了门阀士族的势力。尤其是隋末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门阀制度和世家豪族。谱牒的作用因此有所改变。唐王朝出于政治的需要,主要由官方主持编修总谱,提高皇族地位,压抑旧士族。如唐太宗令高士廉等修《氏族志》,收集全国家谱,考定世系,定为九等,将皇族列为第一等,老牌士族崔氏被抑为第三等。武则天时,下令改修《氏族志》为《姓氏录》,将后族武姓列为第一等,其余以官职高下为标准,凡五品以上皆升为士族。唐代谱学的发展除了政治上的因素外,还直接与当时的社会文化风气有关。门阀观念在唐初仍有影响,谱牒仍然是旧士族自我标榜的依据。
唐代著名的谱学家和著作有柳冲撰《大唐姓氏录》、路敬淳撰《衣冠谱》、韦述撰《开元谱》、张九龄撰《韵谱》、林宝撰《元和姓纂》等。唐代的谱学著作以史官撰述者为多,其中又以族姓为主,也有专论家史的,如刘知几的 《刘氏家史》十五卷和 《谱考》三卷。刘知几还在《史通·史志篇》中论及史志(此指谱牒) 的关系,“凡为国史者,宜各撰《氏族志》,列于百官之下”,强调了谱牒在史书编撰中的作用。
唐代后期,旧士族已逐渐衰落,加之唐末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对残余的门第制度以致命的打击,世家大族的族谱亦大多在混乱中散失,谱学作为专门的学问流传下来的不多。此后,谱牒学的发展进入另一个时期。
唐朝的衰落的原因
本文2023-12-06 10:47:1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3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