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怎样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怎样的?,第1张

家庭影响比较大。毕竟孩子从出生到6岁上学前,模仿学习的是首要者还是家长。从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来家庭的影响比较大,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成长会更曲折(无任何歧视倾向)虽然我们都清楚家庭和学校,这两者都重要,但更多人倾向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远。可不是所有的黑锅,都能让“原生家庭”来背哦。今天就带大家充分了解一下自己的原生家庭。亲自动手画一个家谱记得我第一次看到类似于家谱的东西,是在我外公的坟前。当时我尚年幼,不太明白为何要把那么多活着的人的名字镌刻在一个逝去人的墓碑上。逐渐长大以及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我才慢慢理解到:逝去的人,依然会(对生者)发挥着影响。这么说也许有点玄乎。没关系,我讲个故事你听听。去年大热的迪士尼动画《寻梦环游记》,在我看来也是一趟原生家庭的自我疗愈之旅。墨西哥小男孩米格非常喜欢音乐,但在他们家从曾曾祖母开始,音乐相关的一切都是绝对的禁忌。这样的反差让米格痛苦不已——像是无法在“做自己”的同时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亡灵节前夕,他无意间闯入亡灵国,遇到了一位逝去的家族长辈——曾曾祖父维克多。亲人们认为他为了音乐而抛弃家庭,最终死后连家里的神龛都不能有他的一席之地。但其实呢?维克多只是在想回家时被伙伴谋杀了。米格和家人们在了解到这一切后从此释怀,米格也得以继续追逐音乐梦想,并和家人保持着亲密的联结。来源:《寻梦环游记》剧照西方哲学上有三个著名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其实从时空的角度来梳理,正常的顺序应该是:我从哪里来?(过去)我是谁?(现在)我要到哪里去?(未来)保罗·高更画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现实中我们无法前往亡灵国,但去了解那些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往生者和在世者的故事,是我们整合自我、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我也是在去年尝试绘制我们家五代家谱图时,才了解到我外公的身世,以及我外婆还有至少两个早夭的同胞——关于后一点,连我妈都从未听说过。绘制家谱的过程,其实就是确认“谁在我家”的过程,这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完成这一步,你会自然而然地想去了解那些你不曾了解的故事,甚至想去重新聆听和理解那些你曾听过千百遍的故事。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往下走了。来源:《超越原生家庭》和家人交流一下家谱绘制好家谱图后,可以把它复印几份,尽量寄给你的每一位家庭成员,请他们帮忙检查其中的错误或遗漏处,并补充一些家庭重大事件的时间信息。尽管曾经或现在仍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由于出生年代和环境的不同,每个人的家庭生活经历其实并不相同。这样的差异性往往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信息。创建你的家庭历史纪事这一步,相当于是创建一部“家庭编年史”。我们需要搜集家庭中重要事件和日期,并了解它们对家庭的影响。对家庭来说,重要的事件及日期包括:出生、死亡、结婚、分居、离婚、重大疾病和住院、收养、职业变化、经济状况变化、居住地变化、毕业、离开家乡或回家。在家庭历史中,时间是一种很主观的体验,不同的家庭成员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在事件间建立起不同的联系。另外,我们还需要把家庭历史放在更宽宏的坐标系下。因为一系列的重大社会、历史事件,都会在亲历者的身上、心上留下或多或少的烙印,有的甚至会进入我们的集体潜意识。发现你的家庭内部运行模式完成了前三步,接下来就是将所有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并试图寻找其中的意义。寻找意义,也就是发现家庭内部工作模式。怎么做?从家庭“三角关系”切入。在一对一的人际关系中,人与人交往所产生的紧张和压力通常会不断增长。为了应对这种压力,人们往往会向第三方倾述,从而构成一种三角关系。而这种稳固的三角关系可能持续短到数小时,长至数年。可以列出家庭中所有重要的三角关系一一研究,也可以每次选择一位家人,研究包含TA在内的所有三角关系。然后你就会发现,三角关系中也许存在着“迫害者”、“受害者”、“解救者”三种角色,以及“功能过度者”、“功能不足者当你从更客观角度,了解家人在家庭中的角色,自然就会对自己家庭的内部工作模式有更清晰的认知。带着问题“回家”完成了前四步,你一定会对自己的家庭产生超多疑问。没关系,列出所有的疑问,“带着问题回家”,寻找答案。不同于一般的回家,为了更好地完成你的家庭“研究”工作,需要遵循一些规则:进家门之前,提前通知家人,让他们有所准备。时间不宜过长,2-4天最合适。时间太短,交流有限。时间太长,可能又将你拉回以前的家庭模式。尽量不要跟伴侣一起回家探访。以避免伴侣陷入家庭内部的三角关系之中。探访自己长大的村庄或城市。因为回到过去对你很重要的地方,能唤起很多共同的回忆。始终关注你自己在家庭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这些规则之上,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无论家庭成员跟你分享了什么故事,或者说了什么事情,都不要质疑他们。要记住,他们对家庭生活的认识是与你不同的。完成自我分化完成前五步工作,并厘清你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之后,关键的时刻终于来临了:开始着手改变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一切行动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如果你忠于自我,并且与家人保持亲密的关系(不因家人对你改变的反应产生怨恨),家人很可能会逐渐适应你的新角色和新行为,并随之改变。将你想要改变的事按照轻重缓急或难易程度排序,从最容易改变的事情开始。比如你可能列出这样的目标:在不冒犯他人的前提下,清楚地表达自己的信仰、立场和信念。与亲人保持亲密联系,同时敞开胸怀,倾述自己的想法。不要与家庭中的其他成员结盟,不论这类结盟有多大作用。……逐渐达成这些目标,你就完成了从原生家庭中的分化。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正源于与家庭融合过度,分化不足——但分化的过程必然是艰难的。诚如埃里克森所说,一代代的人如同交错的齿轮。一个齿轮的运行发生改变,其他的齿轮都会受到联动影响。家人可能会批评你,攻击你,甚至威胁你,或者是以不高兴、抑郁等方式惩罚你,试图让你回到原来的状态。这都是需要你预先需要想好的问题。预想的越多,就能越好地应对。你也要和家人摆明一个立场:我明白这可能会使你不快,你不喜欢这样的情况。但我自己的人生需要做出转变,这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重做一遍这是一项复杂且很难顺利完成工作,你随时需要做好一切重来的心理准备。要知道,原生家庭理论的创立者,花费了12年,才第一次在自己的家庭中完成这些任务。发展到今天,我们如今有很多可借鉴的经验,不需要花费那么久。但我们也要清楚,一旦下定决心要去直面自己的家庭,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昨天看了《梵高传》一书,为梵高因童年伤痛孤独抑郁一生唏嘘不已。

之前了解到的梵高是一个生性古怪、风流成性的画家,虽惊叹于他极具艺术表现力的名作,但对他的个性作风不敢恭维。

直到读了梵高的传记,我竟能逐渐理解,为何他的性格如此狂妄怪异,为何他如此放纵自己的性欲,

为何他说自己一生都在流放之中,为何他要割掉自己的耳朵,为何他要选择亲自结束生命。

这一切都追溯到他的童年。

梵高的母亲安娜是一个古板守旧严守纪律的人,在她眼里纪律条规代表着一切,她不容许孩子有任何不守规矩放纵欲望的行为,孩子们安分守己、严于律己,就是她认为的最好的幸福。

梵高的父亲是一位很严肃刻板的神父,不管是在教堂,还是回到家中,他都希望保持至高无上的威严,

孩子们最好是像做祷告的人那样臣服听命与他,他最讨厌忤逆不听话的孩子。

在这样家庭氛围下长大的梵高,一方面信仰父母,把父母等同于神,对父母有很强的依赖感;

另一方面却想要挑战父母说的那些规矩,和父母对着干。

父母越是让他老实本分,他越调皮捣蛋唱反调;

越是让他和兄弟姐妹多沟通玩耍,他越是要一个人在阁楼独处;

越是不让他到大自然独自散步,他就越要一个人独步旅行,弄得满身脏兮兮回到家。

梵高从小表现出古怪、孤僻、叛逆和爱生事端,让父母为之头疼,也越发不喜欢这个老大。

他们为了让梵高乖乖听话,把他送到几十公里外的寄宿学校,让他在里面接受调教。

但梵高父母没想到的是,这一行为在梵高看来就是活生生把他抛弃了。

父母那么重视子女的团结,却忍心把他放逐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不是抛弃又是什么?

性格孤僻排外的梵高与寄宿学校格格不入,他甚至认为寄宿学校的经历比后来在精神病院的禁闭岁月更痛苦。

而这才是梵高被流放的开始,后来他又被父母安排进另一所寄宿学校。

好不容易答应在森特伯伯的画廊工作,却因为性格问题和上司处不来,把他流放到伦敦做闲活儿。

这种被流浪被抛弃的孤苦无依感伴随梵高的一生。

梵高一生都在盼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喜爱,但屡屡以失败而告终。

父母更喜欢开朗俊俏懂事能干的弟弟提奥,对他的任性反叛却是深恶痛绝。

他们给梵高的信件无不是在训导他要听话,不要惹是生非;

对他放纵自己的性欲严厉批判,对他的狂放的画风更是嗤之以鼻。

童年被父母压抑的欲望到成人后加倍放大,所以他不可控地疯狂激情作画,不能自拔的沉溺情色性欲之中,狂妄对他人加以批判。

梵高的生命底色是悲凉的,无论他多么坚决地跋涉在旷野之中,多么忘我地埋首于书和画作之间,

他一生也摆脱不了让父母失望的内疚感,摆脱不了被父母否定和批判的自我排斥感,摆脱不了对家人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情。

和家人断绝来往之后,他的世界陷入死寂。

即使他创作再多的画,父母也不会欣赏;

即使他再怎么落寞放纵自己,父母也不再关心;

即使有再多的女人陪在身旁,他的心依然孤寂到底。

所以最后他选择了死亡,结束年轻又寂寥的生命。

梵高的悲剧是原生家庭的悲剧,也是他自己的悲剧,他一生也无法摆脱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无法释怀对父母的愧疚感,无法从内心真正的肯定自己。

孤独忧郁狂躁定义了梵高的童年。

他后来写道:“这是一段阴郁荒芜的岁月。”而这样的荒芜与阴郁的时光贯穿了他短暂的一生。

斯特劳特说,家像个潮湿不见光的洞穴。

我们从小生活在这个洞穴里,习惯了洞穴的环境,养成了固有的习惯,即使出了洞穴,还是不自觉重复在洞穴里的言行习惯。

《超越原生家庭》一书中说:“从小在原生家庭养成的习惯性格、行为模式,对人有根深蒂固的影响。”

很多人长大以后,依然保持着原生家庭的说话习惯和行为方式,会做很多父母曾经做过的事,染上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良习性,尽管他们发誓自己绝不会这么做。

就像很多孩子长大以后,和另一半的关系就是父母关系的翻版;

有些从小目睹父亲家暴的女生,对父亲恨之入骨,长大后却找了和父亲一样喜欢家暴的男人;

有些孩子很讨厌父母脏话连篇,长大后却像父母一样出口成脏。

事实证明,大部分人很难摆脱原生家庭对自身根深蒂固的影响,它就像是一个魔咒,即使长大离开家庭,依然被这个魔咒远远控制着。

就像《狗十三》里被大人规则驯化被迫成长的李玩,就像《都挺好》里因为重男轻女的父母长大变得强大冷酷的苏明玉,就像《欢乐颂》里被毒蛇似的家庭吸血入不敷出的樊胜美。

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各种观念会伴随我们一生。

原生家庭对家里子女的影响越深刻,子女长大之后就越倾向于按照幼年时小小的世界观来观察和感受成年人的大世界。

如果原生家庭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影响,难道一辈子都无法摆脱阴影,走不出来了吗?

当然不是,只要你愿意与自己和解,与亲密的家庭成员和解,只要你愿意付出很多精力和时间,用积极正确的方法去行动,

终有一天你会摆脱早先原生家庭的影响,与家庭成员乃至伴侣建立更亲密健康的关系。

《超越原生家庭》一书,让我学到了摆脱原生家庭的三个方法论,分享给大家:

要想摆脱原生家庭,首先你要清楚自己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书中说,你可以采用画一个家谱图的方式,家谱图应包括所有家庭成员的姓名和年龄,还应该提供家庭成员出生、逝世、结婚或离婚的日期。

家谱图至少应该涵盖三代,包括你自己的一代、你父母的一代和祖父母的一代。

当你完成这个家谱图之后,你会缕清和家庭各个成员的关系,爸妈和姥姥姥爷关系如何,你和爸妈的关系如何,

你和兄弟姐妹的关系怎么样,这些能让你发现家庭成员中新的关系模式,会改变你对家庭成员的看法。

你会慢慢理解爸妈,明白你和原生家庭的关系是如何发展为今天的模式。

这促使你换位思考:原来爸妈有爸妈的无奈,长辈有他们难以启齿的辛酸,他们之所以那样对你事出有因。

你现在要做的不是纠谁的错,而是想办法改善你们的关系,在家庭中做回真正的自己。

弄清你在家里的位置后,你就需要着手去改变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了。

这时你要记住的是,一切的关键在于改变自己,而不是改变家人,

因为你很难改变他人,妄想改变只会失望而归,所以你只能靠自己改变自己。

放下你心中对父母以及其他亲人的埋怨和恨意,安抚你内心受伤的小孩,放下过去你才能很好地面对现在。

改变自己时,你要注意应付家人对你改变的反应。

他们可能会感到奇怪、不适应,甚至会反对,但你无须顾忌,你只需保持自己的立场,做真正的自我,以自认为有意义且愉快的方式行动和生活。

不管这有多难,你都坚持改变自己的行为,因为家人会最终适应你的改变,他们甚至会重新调整自己的位置。

很久会后,他们会对你的改变感到欣慰,甚至是感激。

对于你想改变的事情,你可以先从容易的事情下手。

比如回家不再只是对着手机和电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和父母的交流。

你可以制造一些和父母交流的机会,比如吃完饭和他们一起散散步,聊聊天;

比如他们做饭时,给他们打下手;比如教他们怎么玩抖音,怎么拍抖音作品;

比如带他们去附近的旅游区转转,给他们拍拍照。

这些都能让你和父母多一些交流,你在交流中潜移默化灌输自己的想法,他们逐渐也会理解你一些。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改变之前的那种应对习惯,父母一唠叨就炸毛,一催婚就抓狂,一想要介入你的生活就唯恐避之而不及。

既然你决定去改变了,你就要做好思想准备,你要知道父母的坏脾气,顽固习惯依然存在。

他们依然把你当孩子看,依然忍不住数落你身上的种种毛病,你的亲戚依然一见你就会催婚。

要想不受其扰,你除了改变自己别无他法。你只能抱着平和的心态去接纳,接纳父母的坏脾气,接纳父母从小对待你的说话行为方式,接纳亲戚的世俗理念。

然后用真诚的态度做出行动,循循善诱去感化你的家人。

我相信你做出的行动他们一定能看见,你真诚态的度他们能感受到,你真正开心自然的状态是爱你的家人愿意看到的。

为什么处理好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如此重要?为什么要和原生家庭成员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又要在感情上保持独立自我?

因为我们长大成人后的任何一段亲密关系,大都是原生家庭关系模式的重复。

如果你在原生家庭中的不同环境下都能保持自我,那么你将在任何环境中都有保持自我的能力。

这样一来,你就能以更加恰当的方式处理现在人际关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你能很好处理和亲密爱人的关系,能很好处理和最好朋友的关系,也能妥善应付与各种亲戚的关系。

不管处于任何一种环境中,你都能很自如愉悦地做自己,同时也能让他人感到舒适和开心。

相信我拥有这种心平气和泰然处之的能力,你能收获的不仅是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收获事业上的成功,和真正幸福的人生。

还在为原生家庭感到困扰的你,建议按照我上面的三点建议去实践,也推荐你看看《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相信你会获得更多可实践的方法。

祝你能超越原生家庭,摆脱童年带来的阴影,有勇气迈向新的幸福人生阶段。

文/新的遇见

1、成熟的关系中需要 两个阶段、8个元素 ,第二个阶段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第一个基础阶段之上。哪个阶段的元素缺失了,我们的关系就会停留在那个阶段反复寻找,心理成长也会停滞在那个阶段。。

最初的、最早出现的元素对我们的生存最重要,比如需要抱持和依恋才可以建立基本信任感和安全感,有了这个基础地基,其它的部分才可以慢慢地加盖上去,像盖房子一样。

2、 重建依恋系统是修复原生家庭问题的核心 ,每个人都在寻求对他人的依恋。早期的母婴依恋是我们最重要的关系,生存最重要的保障。我们会 在家庭之外寻找替代性家人,这是重建依恋的方式之一。

譬如进行心理咨询,可以让来访者接触到与原生家庭不同的接纳方式,他就会慢慢的知道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每个人都和自己原生家庭的经历一样,而是有很多其他的可能性,这个世界上存在着值得信赖的他人。

咨询可以作为一个安全基地存在,他在其中习得新的关系模式,并借助咨询作为桥梁,逐步地过渡到现实生活中。他就有了一个修复后的内在家庭结构,与他原生家庭的结构是非常不一样的,他就可以相对自由地发展自我,去生活、去工作、建立爱的关系。

或者,我们可能在家庭之外的生活中去寻找 替代性客体 ,像是更理想化的父母。通过与他们的互动,在心理层面满足了原有关系的缺失部分。这是我们本能的修复原生家庭关系的努力,也是我们建立新关系的动力。

家是我们内部世界的基础,也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没有人是毫无归属感的,我们会本能地寻求依恋,寻求与人的关系,然后在我们的内心慢慢的建立起一套心理上的关系模式。

如果依恋系统能够很好地被重建,我们的内部关系模板就会发生变化,我们体会这个世界的感受和这个世界互动的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我们就会更自信,内心也更饱满,更相信他人对我们的回应,这就是足够好的替代性养育的力量。

3、我们早期的经验是可以被慢慢修复的 ,因为除了父母,我们的人生还会遇到很多其他人……父母是我们经历的第一任家人,也是我们经历的最早的、原初的客体,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比较大。

但是我们可以 不断地接纳新的经验,不断地冲刷我们的认知,不断从别人那里获得源源不断的支持,慢慢地淡化或者稀释过往的影响,重新形成一个新的经验。最终我们的人格是我们同所有他人互动经验的沉淀物,不仅仅是父母。

最终影响我们的是内心系统构建起来的家人、父母形象,如何在内部构建我们的关系模板,丰富、扩充我们对这个世界和他人的构建,这是影响我们最大的部分。

4 、重建依恋系统的步骤:

尝试去了解父母,甚至祖辈的生活经历,了解父母各自的童年经历,了解他们都经历了什么,以及当我们出生时,他们的状况如何?当我们开始了解童年时不了解的信息,通过成熟的视角,我们会调整对父母的看法和形象,也就逐渐能够用成人的眼光来看待父母。从过去的生活模式中脱离出来,发展出新的理解、新的生活模式,发展自己的方式去转化与父母或内在父母的关系。

我们从童年创伤恢复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对恢复后的状态可能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想象……

修复后的我们不会焕然如新,但会在在之前的基础上,更加坚韧,更加丰富。

真正阻碍我们的是在早年经历中学会的负面的自我认知和思维模式,这些旧有的认知和思维阻碍、限制了我们的行为。

因此我们需要去学习接纳新的自我认知,学习原来不会的自我支持的方法。

随时觉察我们的原生家庭情结,当我们的意识看到了,便不再被潜意识控制,我们可以观察了解它,并可以用成人的力量和资源去应对。

因为现在与儿时的自己不同,我们有能力做选择,而不是被动地应对了。

如何面对原生家庭,更多取决于自我的作用。如果我们可以意识到创伤所在,相应的心理问题就可以慢慢去疗愈。

不断的刷新自我认知,可以慢慢的改变我们认识人、看待事物的方式,就可以慢慢的走出原有原生家庭的阴影。

随着我们认知能力的发展,认知事物的态度和视角的改变,我们就可以看到原来看不到的部分。

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是显然存在的,但这并不代表原生家庭和父母的教养方式就注定了我们的人格和人生。因为成长和见识的扩展,会不断地刷新我们的认知,稀释家庭的影响,接纳新的经验。

每个个体都有它独特的特质和应对方式,心理模式也是可以改变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遇到更多的人,老师、同学、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他们都会对我们产生不同的影响,扩大我们的视野,更新我们的应对方式。我们会不断的慢慢升级,会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觉察自己,适应新的环境,发展新的能力,形成新的自我认知。大脑是终身可塑的系统,认知也是。

环境越大,信息越开放,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也越容易被冲淡。

原生家庭情结的影响之一是让我们无法清晰地看到自己,一方面自我批评的习惯放大了我们的缺点,另外一方面,也让我们对自己的天赋和能力视而不见。

我们需要重新了解自己,就像重新了解父母一样。其中有个巨大的转折点是当我们意识到父母对我们的态度跟我们自己没有关系,而是与父母本人的特征有关,我们身上被挑剔的感受,不被爱的羞耻感、自责和内疚感都会开始慢慢的消退。

我们也会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在这条自我成长和疗愈的路上,有很多的同伴,这种不再孤独的感觉会帮助我们坚持下去。

改变的发生,不仅仅是因为我们学到了关于自己的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在新的人际关系背景下,有足够的安全感,去尝试新的思考和行动方法,建立新的经验和模式。

因此,自我修复和疗愈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会以线性的方式很快的进行。当你陷入旧模式的时候,前进或后退或停滞不前都是很正常的。不必苛求自己,成长是一个漫长的旅途。而我们的成长注定是被创痛推动着,没有完美的环境,只有不断地适应。当你从漫长的内心黑暗孤独中走出,你将获得心灵的自由。

课程的最后一节,老师总结得特别好,而且也分享了一个严重分离创伤的个案如何在心理咨询的帮助下获得新的客体体验,以新的视角去看待早年创伤并重新赋意,通过发展自我觉察,慢慢转化在早期创伤中形成的自动式反应模式,发展出一个体验上更安全、自由的自我,破茧而出,这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自我分化,是我们真正获得内在成长的起点。

无论早期是有严重的创伤还是一些带有遗憾的缺失,抑或在这个茧中其实还是满足、舒服的,我们都需要建立觉察,有意识地发力去破茧,才能真正面对外面的世界和未来的成长,这个过程会有痛苦,而且无人可以替代。

呼应老师说的对于创伤的重新赋意和调整期待,这里给大家补充一些叙事疗法的观点,即使没有咨询师,每个人也可以在内在去尝试做这种“叙事”:

但凡能够成为心理困扰或者精神困扰的一些事件,它有一个中介变量是绕不过去,就是当它给人带来心理创伤的时候,它才能够成为问题。

叙事疗法的创伤干预很大程度上就是陪伴来访者找到新的多元的解读给他带来的新的体验。经过创伤的人,记忆往往并不准确。让一些事件变成创伤的因素就是我们的记忆再造,或者说我们的记忆的重新解读。每个人可以用不同的版本讲述生命故事。

解构在哲学理念上是通过呈现背景来改变图形的意义。完形疗法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理念就是,如果你有一件事情没有处理好,叫做unfinished business,就是未尽事物,就会成为你情绪和心理能量的一个集结点,它是你心理活动的一个主题,也就是一个图形,然后它的背后的那些心理活动的内容叫背景。

解构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通过我们去关注那个背景,然后来看这个凸显出来的图形的意义 ,这点借用了完形疗法的概念,但是和完形疗法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完形疗法会针对图形,就是我们要把这个图形识别出来,然后去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哪一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然后就满足它,不管是象征的还是实际的方式满足,然后它就会退到图形背景里边去。叙事解构关注的焦点刚好不是图形,而是是刻意的去关注背景。然后通过背景去看这个图形的意义。

叙事就是层层解构这个背景,从而提炼出图形的意义。 每当补充一个细节,你会有新的发现,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你会看到很多希望。会在细节的补充可以去否认前面的些创伤性的描述。

解构是有意义的,但因为有一个完美的期待否定了它的意义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很绝望,创伤会给人带来绝望感。这种绝望感不是说他不会做什么,而是他做的没有办法回到过去了。比如说亲人亡故,你不能让他死而复生。比如说离婚,出轨,什么重要关系的破裂,你没有办法回到过去了。很多受过创伤的人的期待是,你有没有办法让我回到过去,就像时光穿梭机一样的,这个期待本身是他产生创伤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比如,有很多创伤看上去是个人的,实际上是家族的一种延伸。利用家谱图去了解家族故事,看到更多历史和面向,获得更全面的理解。

制做家谱图,可以更直观的了解关于自己一辈,父母辈,甚至是祖父母辈的家庭关系、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寻找自己原生家庭之伤的源头,阻止创伤电量继续传递下去。

我的家族不知什么时候开始被冠以“薄凉”的标签,“老D家人不认亲”,小时候姥姥经常这样对我说,我心里就很不舒服。我知道这句话绝对有嘲讽的意味,但姥姥的话还是影响了我对父亲原生家庭的认知。

前几日去老姑家,说到走亲戚,老姑看看我,很无奈地笑:“咱们老D家人都一个性格,不认亲啊”!心突然就疼了一下,别人给家里人贴标签也就罢了,这怎么自己还主动往自己身上贴呢。

其实,这也怪不得老姑,她嫁到婆家,亲眼看到婆家人其乐融融的情景。而想到自己家,四个哥哥和三个姐姐,还有一个弟弟,自从结婚后,个人过各人的日子,却很少往来。甚至10年20年兄弟之间不曾谋面。他们没有恩怨,没有任何分歧,只是单纯的不想联系。

老姑受婆家的影响,也想联络下兄弟姐妹的感情,可是骨子里清冷的性格,让她心有余而力不足。

到我们这一代,表兄弟姐妹间更是因为父辈的不常走动,彼此之间甚至从未见过。

近期和心理老师绘制家谱图,站在高处看整个家族中人与人的关系。其实不是兄弟姊妹们不认亲,而是爷爷奶奶去世后,家里没有一个核心的人联络。还有就是受性格的影响,爷爷性格孤僻,奶奶性子清冷,都没有热情的基因。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他们的孩子们性格怎会太热情?

这样的大家庭,兄弟姐妹众多,各自成家,天南地北,太多的联络都是奢侈。尤其是兄弟姐们相似的气质,遇到困难也不愿麻烦别人的性格,这就导致了不认亲的表相。

但是虽然表面上看着不亲,但不代表着没有感情,其实心里的这份亲情还是沉甸甸的。

如果一个人需要帮助,无需言语,能毫无保留付出的也就只有兄弟姐妹了,毕竟血浓于水的感情是割不断的。

点此查看折叠原因

从家庭结构的角度来看,家庭的种类有很多,如主干家庭、联合家庭、重组家庭、单亲家庭,还有空巢家庭、丁克家庭等等等等。而原生家庭有些不一样,原生家庭是从个体成长的角度来看的。

举个例子来说,大明今年35岁,与小芳结婚三年,育有一个可爱的女儿贝贝。大明是父母的独子,在父母的细心呵护下长大。小芳年幼时父母离异,小芳跟着母亲和继父长大。从这个案例来看,存在着三个原生家庭,大明的原生家庭是大明与父母;小芳的原生家庭是小芳与母亲和继父,还有小芳的父亲;贝贝的原生家庭是贝贝、大明和小芳。

原生家庭是影响个体心理生长的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尤其是幼年时原生家庭的关系和谐度、亲密度,原生家庭的文化、互相交流的方式以及家庭规则,不仅影响着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水平,还会影响到个体对婚姻的认知,个体在婚姻家庭关系中的角色,以及个体对自己家庭氛围的营造,以及对自己孩子的关怀与教育水平。

因此,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无论来访者提出什么诉求或是遇到什么困境,了解其原生家庭是必备的环节。从了解原生家庭的情况中方可以推测来访者心中的冰山,他的认知、感受的来源、他的期待,以及他为人处世惯有的模式和心理动力。

萨提亚的家庭治疗中有个家庭重塑的技术,就是通过家庭治疗师的引导,带领来访者回到自己的原生家庭,甚至是回到父母的原生家庭,去体会父母在成长时期的感受,去理解父母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从而去重新审视当下困境的缘由,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写在前面:

这篇文章是我一直想写的,然而也是我写的最忐忑的。在讲究孝道的语境下,作为子女公开表达对原生家庭的反思本身就带了点“逆反”的意味。写原生家庭,一方面不好拿捏轻重,另一方面也容易自我暴露过多。犹豫再三,最终促成我动笔的原因仍然是回到我自身,我问自己:“我是不是真的想写原生家庭?”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至于我的担忧要怎么处理,我告诉我自己,写的过程,我只要跟我的感受待着一起,那么其他的也就无需顾虑太多。这篇文章,是写给我自己的个人成长总结。

正文如下:

“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很大。”这是熟悉我的人都会对我说的一句话。一开始,我对这句话的抗拒非常大,我把这句话当作是对我自身的否定。因为我身上很多我自己不喜欢、甚至是阻碍我发展的特质,都有原生家庭的影子。而我努力了这么多年,就是想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摆脱那个我并不怎么喜欢的自己。所以,可以想象,当我在而立之年,仍然能够听到这样一句话时,对我的打击是有多大。这句话如同棒槌,打破了“我足够强大到可以塑造我自己”的自恋。泄气皮球一般,我彻底颓了。

如果说我的人生一直在试图挣脱原生家庭的束缚,那么三十岁之后的两年,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两年。这两年的时间里,我开始系统的接触心理学,我上了心理学专业课程,参加了萨提亚成长团体,读了《原生家庭》、《超越原生家庭》等书,听了一些播客中关于原生家庭的部分,其中steve说中探讨原生家庭的几期都让我印象深刻。

随着心理学的学习,我也开始了对自己内心的探索,我看到了自己对原生家庭复杂的情绪,也看到了自己对原生家庭纠结而沉重的情感。如果说没有愤怒和怨念是假的,如果说没有爱那也是不可能的。在原生家庭这个事情上,我深刻的体会到“时间是良药”。再浓重的情绪,如果能够看见它、允许它、给它一个出口,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它终将平静下来。两年前,当我第一次允许我的愤怒出来的时候,愤怒如同海啸一样席卷而来,带着毁天灭地的能量,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而如今,愤怒之于我而言变成了一头小兽,时而休憩,时而露出獠牙,我们相处的越来越好。

处理完愤怒,我开始处理怨念。对原生家庭的怨念,来自于原生家庭塑造了我的模式,这些模式又来自于我的特质:我的固执、我的较真、我的自卑、我的脆弱、我的敏感、我的极强的自尊心,我惧怕权威又想推翻权威的冲动……原生家庭是一个水泥模具,把我浇筑成现在的样子。尤其是当我发现,我吐槽过的几乎所有的父母身上的模式我都有时,深深的无力感笼罩了我。我以为我已经变得足够好,然而事实是并没有。转机来自这样的疑问:“我为什么想变得足够好?我到底在抗拒什么?我的模式、特质就真的一无是处么?那为什么我还能活这么多年呢?”学霸猫说:“我们现代人总是把事情搞复杂,遇到原生家庭问题,我们就开始看书找方法,什么沟通的几个步骤、原生家庭的几种类型等等。其实很简单,就是当你父母让你不开心的时候,你先处理你自己,你把自己处理好了,你跟父母之间就没有问题了。换句话说,你跟父母之间的问题,是你清理自己的机会。”这句话让我意识到,没有完美的模具,没有完美的匠人,也没有完美的工艺。如果没有被浇筑出一个相对稳定的“我”,那么我将无法面对这个世界。这就是浇筑的意义,这也就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意义。而当我长大成人后,我怎么看待我被浇筑的过程,我怎么看待我的模式和特质,我怎么处理和自己的关系,以及我可以为我自己做些什么,这是我的课题。

我惊喜的发现,解开原生家庭的结,答案竟然是回到自身。这与人们常说的“长大了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埋怨父母的行为是懦夫的行为”这种强行看淡仍有所不同。我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如同一个丢了家钥匙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兜兜转转,遍寻无果。当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门口,惊喜的发现钥匙就插在自家门锁上。当父母让我摸不着头脑,我不再必须要知道他们的想法以及他们是怎么看我的。我问自己:“我是否能接受不确定性和未知,我能否接受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答案?”当父母的言行让我有挫败感,我问自己:“我是否觉得我是值得的?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值得,而是我本身就值得。”当父母抱怨我要求我,我问自己:“为什么他人的话让我混乱?我是否真的有定力?重要的不在于他人要求我做什么,重要的是我自己想做什么。”当父母告诉我“应该”或“不应该”,我问自己:“我是否要让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捆绑自己?还是我理解我也有自己的难处,允许自己在某些情况下做不到?”放下我执,然后去看见我自己、理解我自己、接纳我自己、爱我自己。如何处理我和我自己的关系,我相信这不仅仅是面对原生家庭问题的答案,这是面对世界上一切问题的答案。

学习的同时,我也开始记录自己对原生家庭的思考。写作的过程,一方面是为了疏导情绪,另一方面帮助我揭开情绪背后的面纱。期间,我做了这样几件事,一是写自己的人生剧本:回顾我的前半生,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经历了什么,并把所有的这些都写下来,尽量做到客观。写之前以为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写完,没想到我一口气写了十几页纸。二是写影响自己人生最重要的五件事:写出具体的事情,是什么原因做的决定,是谁做的决定,给我的影响是什么。三是画家庭图,把家庭成员、家庭成员的基本信息(职业、出生地、出生年月日)、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包括关系好坏等)、家庭成员的性格特质等都标在图上。

这三件事情,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人生,以及原生家庭与我的人生之间的关系:一、我以为是父母在掌控我的人生,然而我人生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对我有重大影响的事情,在做出选择之时,完全是我自主决定的。另外的百分之四十,即使是我父母做的决定,也有我自己默许的成分。就算当时是我自己选择,以我的眼界也做不出更好的决定;二、我的人生与其说是受原生家庭的影响大,不如说是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更大,如果我不是出生在大家普遍认为清北人三所学校最好的社会环境里,恐怕我不会报考我的母校,我也不会读工科专业,我遇到的完全是另外一批同学、过的可能是另外一种人生;如果不是刚好经历了户口政策紧缩,我可能不会选择我的第一份工作,那么我就不会遇到当时的同事,也不会因为同事介绍相亲而认识我的老公,当然如果没有遇到我老公,我后面的人生又会因此而大大不同。归根究底,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我们的父母也受着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恐怕也只是我们与社会关系的一个缩影;三、父母也只是凡人,他们有自己先天的性格特点,他们后天受地域、职业以及各自原生家庭的影响,如果不从人的层面上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即使父母是神仙,亲子间的矛盾冲突依旧无法避免。

两年的学习和沉淀后,再回到“你受原生家庭影响很大”这句话上来,它不再是我的魔咒,它是我承认和接受的事实。谁受原生家庭影响不大呢?而我们的原生家庭,又不仅仅是父母子女而已,有历史的烙印,有社会的印记,有人性的光明与黑暗。如何与原生家庭相处,何尝不是“我如何与这个世界相处”这个大课题的一部分。

最终,我开始能够放下面对原生家庭的痛。原生家庭是一个课题,人活于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课题,有些人的课题是原生家庭,有些人是婚姻,另外一些人是创业,不一而足。课题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课题的意义是:借由这个课题,我们清理与自身的关系,我们清理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接受、放下、成长。对原生家庭的探讨本身,已经超越了原生家庭。也可以说对于任何课题的探讨本身,最终也会超越这个课题。

-------------------------------------------------------

后记:我曾经以为,原生家庭的课题探讨完了,我的人生课题也就探讨的差不多了(因为原生家庭真的是我面前的一座大山)。然而我还是too young too naïve。之所以有这个感受,是因为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开始面对另外一件事情:我和我老公之间在想法上的差异越来越大。无所谓谁更好,而是我们有了更多的不同。这个时候我开始疑惑,我到底要不要继续对原生家庭的探索,尤其是对心理学的学习。俗话说:按下葫芦浮起瓢。而我的情况是:葫芦还没按下去,瓢又要起来了。我着实狼狈了一段时间。

后来我也想明白了,夫妻关系也是我的课题。当我和我老公走进夫妻关系,我们要面对和处理的议题是:当两人的节奏不同步的时候,关系要怎样继续下去?然而另外一个问题也会随即产生:如果两个人的节奏不同步,关系就一定会破裂么?答案显然是不一定。那么到底是什么让我产生了如此这般的想法。经过自我探索,我发现这里面深藏的是我的观念:我只想与我心灵契合的人深交(价值观相同、想法一致等等)。然而无法否认的是,人是会变化的,关系也是流动的。当夫妻一方或双方发生变化的时候,两个人如何调整相处的模式,以达到新的平衡,这就是课题。这不仅限于夫妻,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想到这一点,我就明白关于夫妻关系的课题,解决的是我在人际互动中的问题。(当然我能否接受与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做朋友,这是我的另一个课题。)

如果再深挖下去,关系一定不破裂就好么?或者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是好或不好。我只是执着于我要有天长地久的婚姻。这何尝不是一种执念呢?当我执著于“执念”的时候,会不会反而产生问题呢?

后面省略10086字,因为我发现我的思绪已经飘的没边了(我想到了生活、工作、同事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等),回不来了,所以就写到这吧……

意思是把家里的成员,用列表的形式写出来。不需要画画,是小学生作业。

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图是将家谱列出图示的一种结构图。

家谱图可分为三类,基本家谱图、距离家谱图、细节家谱图。在实际应用中,咨询员头脑中应该有这样一个框架,即家谱图可以反映家庭结构的基本状况,也可以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模式,还能够将发生在家庭中的一些生活事件等放在家谱图的框架中。

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怎样的?

家庭影响比较大。毕竟孩子从出生到6岁上学前,模仿学习的是首要者还是家长。从一个侧面也能反映出来家庭的影响比较大,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