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畲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6浏览:2收藏

关于畲族,第1张

  畲族

  族称有自称和他称两种。畲族自称为“山哈”,“哈”畲语为客人,“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元、明、清时期,从原住地陆续迁徙到闽东、浙南、赣东等地山区半山区。先来为主,后来为客,先来的汉人就把这些后来的畲民当为客人。畲族自称“山哈”,是与他们的居住环境、迁徙历史有关。

  畲族、輋民是汉族对“山哈”的他称。“畲”字来历甚古。在《诗》、《易》等经书中就已出现。“畲”字读音有二,读yú(余),指刚开垦的田;读shē(奢),意为刀耕火种。“畲”字衍化为族称,始于南宋时期。据刘克庄《漳州谕畲》载:“民不悦(役),畲田不税,其来久矣”,“畲,刀耕火耘”①。“畲”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 因此《龙泉县志》说:“(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輋民”名称也出现在十三世纪,文天祥《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说:“潮与漳、汀接壤,盐寇輋民群聚”①。“輋”音shē,是广东汉人俗字。“輋”字作何解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云:“粤人以山林中结竹木障覆居息为輋”。显然,以“輋”字作族称是侧重于居住形式,指在山里搭棚而居的人群。“輋”的含义虽与“畲”有差异,但非指两个不同的民族,也不是指同一民族的两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而是前者指福建畲族,后者指广东、江西畲族,这是由于汉族文人对闽、粤、赣畲族经济生活观察的侧重点不同而出现的异称。

  宋末元初,各地畲民组织义军,加入抗元斗争的行列,《元史》中又出现“畲军”、“畲丁”等名称。明、清时期,闽、浙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称畲族的非常普遍,粤、赣各地方志以“輋户”、“輋蛮”和“山輋”等称畲族的也比比皆是。清代以降,由于许多人不了解畲民的民族成份,还有以“苗族”、瑶族”、“瑶僮”和“苗民”等称呼畲族的。

  总之,史书对畲族的族称记载相当混乱,称呼也因时因地而异。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畲族的族称问题十分重视。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写作“畲”,音shē)成为法定的族称。

  畲族族源歧见很多,但概括起来有外来说和土著说两种。外来说者认为畲族源于汉晋时代的“长沙武陵蛮”。持这种观点的主要论据是“武陵蛮”和畲族有共同的盘瓠图腾信奉。

  土著说者认为畲族源于周代的“闽”人。“闽”是福建的土著,福建最早的主人,其遗裔就是今天的畲族。“闽”、“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此说的主要论据是“闽”、“畲”之间有着密切的内涵联系,即“闽”——“蛮”——“僚”——“畲”一脉相承。畲族,福建土著民族。

  此外,畲族族源还有“越族后裔说”、“东夷后裔说”、“河南夷的一支”和“南蛮族的一支”等多种说法。总之,众说纷云的畲族族源反映了畲族在其历史曲折发展和民族形成过程中,同蛮、越、闽、夷以及汉等各族群体彼此互动、混化、交融的关系。

  畲族,现有630378人,主要居住在福建、浙江两省的广大山区,其余分布在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境内。其聚居点多为数十户人家组成的自然村寨,因而形成典型的散居与杂居特点。

  畲族地区处于中国东南丘陵地带,山不高但苍翠,水不阔却纵横,气候湿润,资源丰富,除品种多而优的水稻和薯类等农作物外,景宁畲族自治县的香菇和惠明茶最负盛名。畲族山区以农耕经济为主,过去,狩猎活动也有一定的经济地位。

  畲族人民早在唐代就在闽、、赣交界地区繁衍生息。南宋时期“畲民”的族称见于史书。畲族自称“山哈”或“山达”,意为“山里的客人”。新中国成立以后,统称为畲族。

  畲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大部人讲当地方言。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语文。

  自唐代起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畲族人民一直没有中止过反抗阶级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斗争,而且往往与当地汉族人民共同起义,并肩战斗。唐代有雷万兴、苗自成、蓝奉高等领导的起义,坚持近50年;元代畲族人民积极参加张世杰、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斗争,而且产生了妇女起义领袖许夫人;16世纪初反封建斗争影响更为巨大。

  精巧的编织工艺

  畲族的编织工艺最受赞誉的是彩带和竹编。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畲族姑娘从五六岁起,就跟着母亲学习编织彩带,彩带精致的程度,是衡量姑娘心灵手巧的重要标准。

  畲族地区盛产石竹、斑竹、金竹、雷公竹等竹子, 为竹编工艺品生产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畲族妇女服装,各地略有差别,其共同特点是上衣多刺绣。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装,在衣领、大 襟、服斗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绣花纹图案和花鸟龙凤图案。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那就是“凤凰装”。

  别具一格的民族体育

  畲族人民历来重视体育活动,体育活动的项目也很多,有武术、登山、“打尺寸”、“操石磉”、骑“海 马”、竹林竞技等。

  畲族武术以畲拳最著名,棍术次之。畲拳乃畲族独创,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创编者名叫雷乌龙,人闪尊称为“乌龙公”。畲拳的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 、削、托、拨、踢、扫、跳等。

  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的关系

  赣闽粤交界的广大山区,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本来是百越民族的世居之地。这些百越民族的居民,在传世文献中有着形形色色的名称:山都、木客、蛮撩、莫摇、理、理撩、山越、桐蛮、桐民,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统称为百‘越的土著居民,在后世迁徙、生灭、混化、分合不定,但至迟到南宋时期,此地的土著居民已有畲民之称。客家先民来到此一区域以后,先是与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各百越族土著民错居杂处,南宋后便主要是与畲族人民错居杂处,互相矛盾斗争,互相融合同化。因此,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几乎到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难以分辨的程度。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不妨举一些典型事例略作分析。先看畲族影响客家的方面:

  1、服饰

  客家人的服饰,与唐宋时期中原人民的服饰差别甚大,却与畲族服饰类似,显然是在长期与畲族人民交往中,受到畲族的影响,吸收了畲族服饰文化的有益养分所致。

  历史文献对于畲族人民的描写,与描写其它蛮撩一样,都说他们“男女椎髻,跌足,衣尚青、蓝色。男子短衫,不巾不帽;妇女高髻垂缨,头戴竹冠蒙布,饰理路状”。这种装饰打扮,与数十年前客家人的装饰打扮几无二致。以妇女发髻来说:“过去客家妇女的辫发很多是盘成高髻的,状如独木舟,谓之‘船子髻’,系以红绳,插以银替,髻上可套凉笠,髻端外露前翘,笠沿周围垂下长约五寸的五彩布条,微风吹来,彩条飘拂,确是别有一番风韵。”(王增能《客家与畲族的关系》)把辫发盘成高髻,用红头绳一扎,象独木舟似的,这就是所谓“椎髻”;“髻上可套凉笠”,笠沿还要饰以五彩布条,也就是所谓“头戴竹冠蒙布,饰理路状”。两相对照,两者之间的一致性真是一目了然再拿妇女衣着来说,过去“客家妇女穿的是右侧开襟上衣,右襟沿及衫尾四周,缀以花边,宽纹一寸。裤头阔大,裤档较深,裤脚口亦缀以花边;着的是布鞋,鞋面由两片色布缝成,鞋端略往上翘,状似小船。上面用五彩花线绣了花,身上还系着围裙子,用银练子系结,裙子状如‘凸’字,其上半部也绣有花卉或图案,如此等等。逢年过节或串亲戚时脖子上挂着银项圈,手腕上戴着银镯子,打扮起来活像个畲族妇女。”(同上)在衣着的颜色方面,直至几十年前,客家人还特别喜欢一种叫做阴丹士林的布,其颜色正是属于青、蓝色的范围。显然,客家妇女的这种衣着打扮,也是受畲族影响所致,或者简直就可以说是从畲族妇女那里学来的。

  2、饮食

  客家饮食文化所受畲族文化的影响也很广泛而深刻。先从饮食的原料说起,客家人很重视的棱米,就是从畲族学来的。杨澜《临汀汇考》卷4((物产考》载:“汀人……又有棱米,又名畲米。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分粘木粘二种,四月种,九月收。”说明棱米本为畲民特产,后来却成为汀州客家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在饮食习惯方面,客家人喜食和善食薯芋,又盛行“绿荷包饭”、“竹筒饭”,也应是从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土著民那儿学来的。例如,唐代柳宗元《柳州炯氓》诗写道:“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青着裹盐归炯客,绿荷包饭趁虚人。”说明“绿荷包饭”是古代百越民族的重要风俗,是客家“绿荷包饭”源于畲族或畲族先民之一证。

  名闻中外的客家风味小吃“汀州八干”,有的也与畲族先民的习俗有关。例如宁化老鼠千,把面目狰狞的老鼠制成美味佳肴,在中原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其渊源亦来自古代岭南蛮撩。唐代张文成《朝野金载》记载:“岭南撩民好为蜜卿,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慑慑而行,以着夹取吱之,卿卿作声,故曰蜜卿。”原来唐代岭南的“镣民”早就喜食而且善食老鼠,“蜜卿”就是生吞尚未开眼而喂饱了蜜的小老鼠,这是被文献记载下来的古代蛮撩吃老鼠的方法之一。

  “岭南撩民”是广大岭南地区的少数族土著居民。在张文成的时代,福建属于岭南道,“岭南撩民”自然包括福建的土著民族在内。而当时宁化一带,正是“撩民”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既然包括宁化在内的岭南土著自古就有吃老鼠的习惯。现代老鼠干的产地又正在宁化,那么,我们有理由推想,宁化制作和食用老鼠干的方法,应是客家人民从“蛮撩”—即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古代闽粤赣边的土著人民那儿学来的。当然这种学习是一种借鉴和改造,“蛮撩”吃“蜜哪”是生吃,茹毛饮血;客家人的老鼠干是精心制作的美食,包含着丰富的烹饪学、营养学、药用食物学的知识。

  2 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的关系

  3、生产技术和方式

  前面提到的“畲客开山种树,掘烧乱草,乘土暖种之”,是畲族人民惯用的一种生产技术,叫做“种畲”或“畲田”。其起源非常古老,唐代诗人刘禹锡一系列歌咏湖南和广东连山地区“莫摇”、“蛮撩”的诗歌中多有描述,如《畲田行》写道:“何处好畲田团团缉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下种暖灰中,乘阳拆芽萦。苍苍一雨后,若颖如云发。巴人拱手吟,耕褥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金。”这正是畲民利用地力,烧山种畲,地力一衰,即行弃去,故尔迁徒不定的典型生产和生活方式。又如《连州竹枝词》九首之九写道:“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这是专写当地土著妇女种畲的篇什,突出了山间环境、装束打扮和使用的工具。所有这些,都与今日畲族的种畲方式相同,而在客家山民的生活中也可见到类似的情形,特别是明清以声有一种称为“棚民”的客家山民,其烧畲、种着,与畲民已无二致。于此可见畲族生产、生活方式对客家人民影响之深。

  另外,狩猎也是客家人民从畲民或畲族先民那里学来的一种特殊技能。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和江淮,其地多平原而少山岭,狩猎在他们的生活中本来并不占突出的地位。但是自从迁来赣闽粤边大山区以后,与畲民长期相处,耳濡目染,加之环境有了狩猎的可能和需要,遂使客家人民学会并精于狩猎,耕猎结合成为不少地区客家经济的基本结构。

  4、信仰、习俗

  生活和生产方式的互相融合和同化,必然会反映到信仰和习俗的层面,客家信仰、习俗受畲族影响的主要事例有:

  (1)民间信仰

  猎神信仰。由于狩猎在畲民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信奉猎神自古以来就是畲族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客家人受畲族的影响,也普遍信奉猎神。据人类学学者郭志超对福建省南靖县和永定县若干闽客社区所做的民俗宗教调查,南靖县塔下张姓客家人社区和永定县湖坑李姓客家人社区都盛行猎神信仰,塔下是把溪岸一陡立的石壁作为猎射神的象征,“村民认为壁越陡、流越急,‘猎射神’越有灵感。出猎前祭祷,猎获后用猎物祭谢。若山里田园遭野兽侵害,亦祭祷‘猎射神’。”湖坑则“一半以上的村子有个‘猎射先师’。‘猎射先师’的象征或是溪水急流边石壁,或筑一小石坛,坛后立一石。打猎前,在猎神前烧香祷告,猎获后用猎物祭谢,若猎获丰,再用三牲祭谢。若要猎虎、野猪,要在猎神前杀猪祭祷。”(郭志超《闽客社区民俗宗教比较的调查研究》)

  三山国王信仰。三山国王是在今日粤东客家人中影响最大的神低之一,不少人认为它是客家人独有的神明。但其实粤东的福老人、畲族人民以及从粤东移居台湾、海南岛、东南亚各国的移民都信仰三山国王。如潮安碗窑、山犁、李公坑、饶平石鼓坪,丰顺风吹m的畲民都崇奉三山国王神,每年正月都要举行迎送三山国王神的仪式,其中潮安碗窑、山犁畲民还把三山国王神置于必须迎送的诸神之首。而海南省通什市的民族博物馆黎族馆中,至今还陈列着一面写着三山国王字样的三角形红旗。这些都是畲族、黎族信仰三山国王的明证。

  从时代特点来看,三山神信仰最初是隋代以但族为主的粤东土著民族的信仰。而当时粤东的土著民族,应是后来畲族与黎族的共同的先民之一。因此,三山国王信仰也是由畲族传给客家的。

  蛇崇拜。蛇是百越民族的图腾之一。东汉许慎着《说文解字》解释“闽”字说:“闽,蛇种。”意思是说属于百越系统的闽越族,是以蛇为图腾的。赣闽粤交界区域古属百越,其中大部分地区还是闽越的范围,这里的土著民多以蛇为图腾,对蛇抱有尊崇、亲切的感情。以汀州为例,长汀县西门外罗汉岭就有一座蛇王宫。古老相传“没有汀州府,先有蛇王宫。”可见这蛇王宫在客家先民到来之前即已存在,它是当地土著民崇拜蛇的物证之一。另外在长汀、上杭二县交界处,有一座灵蛇山,山麓有蛇腾寺,寺庙中塑有蛇神,是美貌的白蛇娘娘形象,也是汀州土著民蛇崇拜的遗迹。

  3 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的关系

  汉族本来并没有崇拜蛇的习俗,相反的,一般汉人对于毒蛇猛兽都有一种僧恶和畏惧的情绪。但是客家先民到了赣闽粤交界地区定居下来以后,与土著民相处久了,渐渐地容纳和接受了蛇崇拜的习俗。突出的表现,就是蛇王宫也成了客家人崇拜的对象,灵蛇山的蛇腾寺也插上了客家人的香火。富于想象的客家先民,还以蛇王宫和灵蛇山为对象,编造出二则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赋予蛇王以惩恶扬善、明断如神的性格;把灵蛇山人格化为美丽善良的白蛇娘娘。这就说明,客家人的蛇崇拜,确是从畲族人民那里继承过来的,也说明客家人的宗教信仰,确有以土著民的宗教信仰为主体改造演化的成分。

  (2)风俗、习惯

  在风俗习惯方面,客家受畲族影响的事例也很多,这里仅举婚俗、葬俗和妇女不缠足的习惯为例以见其概。

  婚俗曾有学者报道说,“过去的客家女子大多数夜晚出嫁,男家点蒸子或松明火把迎亲,女子婚后第三天即回娘家谓之‘转门’”。(王增能《客家与畲族的关系》)此类做法也颇似畲民。大概畲族先民即所谓“蛮撩”保留着抢亲的原始婚俗残余,客家先民与蛮撩错居杂处时,所处环境也不安全,遂把作为古代抢亲残余形式的夜晚嫁女做法借用过来了。

  葬俗。客家人有所谓“检骨葬”的风俗,其俗在汀州、梅州、赣南,以及与客家相邻的闽南地区都很盛行,其要点是“每至大寒前后,携锄执篓,齐诣坟头,自行开视,如骨少好,则仍安原所,否则检骨瓦婴,挑往他处。明岁此时,又再开看,’(明、黎愧曾《托素斋文集》)因为重在检骨再葬,所以“有数十年不葬者”。“始葬者不必择地,侯五、六年或七、八年后,乃发扩启棺,检取骸骨贮之罐中而改葬焉。”(《嘉应州志》卷1、卷63)因其葬至少二次,又名“二此葬”;检骨改葬之时必须用于布把骨殖擦干净,称为洗骸,故又称“洗骨葬”。

  此俗的来源,以前论者多归之于客家人浓厚的敬祖观念和多次迁徒的历史原因,或归之于争风水。其实这种风俗也是古代荆楚蛮、五溪蛮和百越民族的旧俗,晋张华《博物志》、《南昌史•顾宪之传》、《隋书•地理志下》、宋朝朱辅《溪蛮丛笑》等书都有相关记载。中原汉人素主入土为安,《周礼》有“禁迁葬者与嫁疡者”之制,客家此俗源于蛮俗和古越俗,是客家先民与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古代湘赣闽粤土著互相融合和同化的产物,可以无疑。妇女不缠足的习俗。过去论者常把客家妇女不缠足归因于客家先民常处在辗转迁徒中,不能没一双大脚。其实客家妇女不缠足实系受蛮撩风俗影响所致,与之相联系的是客家妇女承担大部分生产事务,或所谓客家人“女劳男逸”的问题。清朝屈大均《广东新语》、昊震方《岭南杂志》以及乾隆((大埔县志‘风俗篇》、《清稗类抄•风俗类大埔妇女之勤劳》等论都记载客家妇女内主家事,外承劳务之风俗。此俗成因为何根据我们的考察,它很可能是百越民族母系社会的遗存。昊永章、刘佐泉教授对此都有所论述。可见无论粤东粤北,客家妇女之勤劳能干,都是历史上受僚蛮风俗影响所致。闽西、赣南也有相似情况,其原因亦复相似。既然客家妇女承担着这么繁重的生产和生活事务,当然不能作小脚女人,只能作大脚“蛮婆”。

  5、语言

  现在的畲民,除了分布在广东罗浮山区的少数人外,基本上操客家方言,或者说操与客家方言十分相近的畲族语言。这固然反映出客家先民语言对当时土著民语言的巨大影响,但另一方面,土著民的语言也影响了客家先民的语言。例如在词汇方面,据语言学者研究,客家话中表示女性长辈称谓的词尾“娓”等十四个土俗字,在汉文辞书中查不到这样的词,或虽有其字而词义不同,它们倒与侗—泰语族语言的读音和词义相近。因此这些词都有可能是客家向土著借用的。在语法方面,客家话中的语序与普通话颠倒,又有“来去”并用只表“去”的意思,这些都与一般汉语不同,而与泰语、苗语等某些南方少数民族语言相近。这些现象,都可断定为受百越语影响所致。换句话说,就是客家先民的语言受土著语言的影响,融汇而成为客家话。

  4 客家文化与畲族文化的关系

  以上所述,是畲族文化影响客家文化的大致情形。至于客家文化对畲族文化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的事。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和江淮,在经济和文化上比土著居民(包括金族先民)先进,他们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久后都为畲民所接受,他们的文化—包括语言、文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宗族组织、宗法制度等等,都给予畲族巨大的、多方面的、强烈的、深刻的影响。如宗教信仰,客家先民入居赣闽粤交界区域之后,他们带来的佛教、道教,对土著民的民间信仰即所谓“土神”、“*祀”进行了斗争,结果是佛教、道教获得广泛的传播,连土著民也有不少接受了佛教、道教,但佛教、道教本身也改变了原来固有的面貌,掺进了不少巫术的因素,变成一种适应当地固有文化的民俗佛教、民俗道教。如民俗佛教的定光佛,民俗道教的涂、赖二公,就是客家先民带来的宗教在同化与被同化的过程中被土著民族接受的二则典型事例。

  在社会风尚方面,客家文化对畲族文化的影响,以门第观念、中原正统观念的封建礼教观念表现得最为显着,分别简述如下。

  1、门第观念

  门第观念是土族制度的产物。唐末士族退出历史舞台,但士族重门第的观念却顽固的保存下来,长期支配着人们的思想,特别是支配着官宦士大夫阶层的思想。

  在客家先民中,官宦士大夫家庭只占少数,但这部分人有文化,有社会地位,他们的思想观念很自然地成为客家社会占支配地位的思想观念,以此之故,门第观念在客家社会特别盛行,主要表现在以郡望自矜和攀附官宦权贵为祖宗两个方面。以生氏源流而论,本来每一个姓氏都有多种来源,像刘氏,有彭城刘、中山刘,还有虏姓的洛阳刘;像谢氏,有陈郡谢、会稽谢,还有西南蛮姓之谢;李氏则有陇西李和赵郡李两大系,还有虏姓契丹之李;其它各姓率多如此。但出现在客家族谱和堂号上的,却几乎一律是著名望族之陇西李、范阳卢、太原王、陈郡谢、荣阳郑、颖川陈、彭城刘、天水赵、江夏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暴露出客家人门第观念之根深蒂固,为了攀附名门望族,不惜弄虚作假,伪造祖宗。

  土著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与汉族不同,本来并没有类似于汉族的门第观念,特别不会有汉族的郡望和汉族的官职。但与客家人错居杂处久了,受到客家门第观念的熏染,竟然视自己不是出自显贵郡望、祖上没有任过汉族官职为丢脸,甚至以自己的土著出身为羞,也想方设法伪造族谱,把自己粉饰为汉族名门之后但是既然是伪造,就不可能天衣无缝,总要露出作架的痕迹。例如梅县《松口钟氏谱抄》,称“唐高祖之时,寇如蜂发,公(指钟宝)收拾金铜宝图,避兵江南”,(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编》)这一段话,就很耐人玩味。第一,说唐高祖时寇如蜂发,倒不算错,但其时之“寇”有不少就在江淮以南,如李子通、林士弘、沈法兴、萧铣、杜伏威、辅公等,所以钟宝为了避兵而从颖川迁居江南金陵之说不能成立;第二,所谓“金铜宝图”其“宝图”应该就是畲族视为传家宝的祖图。畲族及其先民视祖图为宗族荣誉所在,又是本族互相识别和认同的标志,不可须臾脱离,迁徒时当然要收拾好带着同行。所以,钟氏一族唐高祖时自颖川迁居金陵是假,但其族大概在唐初曾携带祖图迁徒是真。观此,可知此族钟氏就是金族,其与颖川钟氏挂搭不上。显然,钟氏等土著民族之所以要编造族谱攀附汉族名门,是受客家门第观念影响所致,也是迫于社会风尚为了减少民族歧视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

  2、中原正统观念

  客家社会流行的另一种风尚是中原正统观念,以来自中原为荣,以南蛮出身和中原之外其它地区出身为耻。这也是官宦士大夫阶层因长期受封建正统教育而产生的观念,又由士大夫阶层影响至一般平民百姓,进而影响至土著民族。客家各家族都自认中原郡望(非常广义的中原概念,把范阳、陇西、江夏、彭城等都包括在内),并都声称由中原辗转经宁化石壁迁来,就是中原正统观念的产物。同样的,土著民族编造的族谱,也总要认同于某一中原郡望,还要将先世的迁徒路线说得曲曲折折,无论从哪儿来到哪里去都经过了宁化县。例如前引《松口钟氏谱抄》,除了附会上颖川郡望外,还要牵强地叙上一笔“后流在福建宁化县白虎村,安家乐业。”以此证明自己祖宗乃中原望族。于此也可见中原正统观念与门第观念关系密切,这两种观念可说是互为表里的。

  3、封建礼教观念

  土著民族刚刚跨过氏族部落制的社会发展阶段,本没受到封建礼教的浸染,在人际关系上没有汉族三纲五常那一套,男女之间的关系也比较开放自由。后来由于客家先民中官宦士大夫阶层之社会意识的影响,也由于一些地方官的整治,不少土著民也接受了汉族的封建伦常思想,并且表现在实践上。例如宋代的韶州,据《庆源王氏源流及分迁录》所载:“五十三世益,字舜良,宋仁宗时,登进士第……出知韶州。岭南习于蛮恶,男女无别。益首严治之,未几,男女之行者别途。”习于“蛮恶”的粤北土著居民,经过重视封建礼教的州官治理,能做到“男女之行别途”,的确有点彬彬乎君子国之气象了这是土著民族受客家封建礼教观念影响收效显着的一例。

  总之,客家文化和畲族文化的互相影响、互相吸收、互相同化,都是广泛而深刻的。不过,客家文化对于畲族文化的影响比较明显,人们容易认识和接受;畲族文化对于客家文化的影响已消失在历史的过程中,比较难于觉察。更有一些人存在大汉族主的思想故意抹杀畲族文化对客家文化的影响和贡献,这是不正确、不应该的。客家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具有强大的活力,就在于它的开放、兼容,在自己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畲族和其它民族、民系文化的有益养分。我们要弘扬客家文化,首先必须认识这个道理。

在我国的南方各地都居住着畲族人,人数很少,他们刀耕火种过着游耕生活,到一处,烧一处,烧毁了森林的地方种植粮食,产量低,人口发展不起来。畲族语言单调,自已没有文字,结绳记事,而且互相争斗。社会原始,属于原始部落奴隶制社会结构,黑暗,野蛮。汉族人称这个族群为南蛮。

随着大量汉人的南下,这个族群进入了深山之中,随着更多的汉人南下,汉人归化了他们,把他们溶化在汉文化的溶炉里。

有一些进入了更深的深山之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

在南方各种留下他们的墓葬方式,(悬棺)。

今天的南方墓葬方式都是土葬,这是汉族的习俗。

畲族在千百年来,溶化在汉族习俗中,学习汉族南方语言,用汉字书写,他们与汉族通婚混血成为了汉族成员。许多的畲族变成了汉族,使南方这个民族隐形在汉族中。

也有许多畲族人多的山区,仍然在民族划分上明确自已是畲族。特别是后来政府优待少数民族,凡是少数民族在许多政策方面优于汉族,许多人为了得到优待重新改为畲族,而使自己高人一等。

畲族人与北方南下的客家人有没有关系呢?

客家人在南方的历史不长,客家人到了南方之后,已经没有多余的土地可以属于他们了,他们只能在山区定居下来。

客家人有些是中原的望族,改朝换代后逃往南方,这些人本身就有完备的组织结构,他们是逃亡的旧政府人员。

这些人开始与当地的土属争夺土地,有胜有负。胜利了获得平原河流上的土地,被土属打回来了躲避在深山里继续过着山民的生活。

畲族人也是山民,客家人长期的和畲族人在同一个大山里,互相影响,融合,而变得你我不明,他们溶化在一起了。

畲族的民族来源说法不一,有人主张畲瑶同源于汉晋时代长沙的“武陵蛮”(又称“五溪蛮”),与瑶族同源,持此说者比较普遍。7世纪初隋唐之际,畲族就已居住在闽、粤、赣三省交界闽南、潮汕等地、宋代才陆续向闽中、闽北一带迁徙,约在明、清时始大量出现于闽东、浙南等地的山区。江西东北部的畲族原住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后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大约在宋元之后至明代中叶以前迁到赣东北居住。安徽的畲族约在100年前从浙江的兰溪、桐庐、淳安等县迁来。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并认为妇女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在畲族中,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得以娶其第三公主为妻,婚后迁居深山,生下三男一女,长子姓盘,次子姓蓝,三子姓雷,女婿姓钟,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这个传说不但家喻户晓,而且载入族谱,绘成连环式画像,称为“祖图”,在节日里悬挂出来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祀奉甚虔。每一家族有一根祖杖,祖杖雕刻作龙头,这也是畲族图腾的主要标志。畲族居民现在仍以蓝、雷、钟为主要姓氏。盘瓠传说、盘王图腾以及蓝、雷、钟三大姓亦与瑶族相同,因此自古畲族的他称和部分自称中都有“畲瑶”、“瑶”、“瑶家”、“山瑶”、“瑶人”等等跟瑶族密不可分的称呼。

请看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739htm

 大路是浙西一个美丽的畲族小山村,位于衢州城东南28公里处。这里生态原始,景色迷人,青山、秀水、古树、山寨、流云、飞瀑、湿地、古村落……让游人留连忘返!大路村历史文化悠远,传说婀娜妖娆,畲族风情独特,是浙西的西双版纳。聚居在这里的畲族后裔至今仍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和语音,古遗风情淳厚;境内高山林立,最高峰六春湖海拔1390米;约有大小景观60多处,构成了雄、奇、险、秀、幽、特的神奇畲族风情文化旅游村。

  [浙西小三峡]

  走进大路坑,迎面出现的是一“v”字型深谷,谷底如阶梯,弯弯曲曲,如龙折身。谷中溪流白浪涛天,两侧悬崖峭壁,礁石露骨,形貌千姿百态。峡谷以奇峰、绝壁、飞瀑见著,长约4公里,它集旅游观光,科学考察,探险解迷,散心寻幽等于一身。

  [大路畲族村]

  大路自然村地处高山深谷,四面环山,形似“大箩”,故古称大箩。1982年,村里修通了公路,因路与箩同音,故改名“大路”。唐宋时期这里就是衢州通往龙游、遂昌等地的主要交通要道,如今仍保存不少古驿道和古代客栈遗迹。清雍正三年(1725)前,雷姓始祖就在这里以狩猎为生,村落环境、民风习俗等依然保存完好,独具地域文化魅力。

  [畲族文化广场]

  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村里都要举行盛大的“三月三歌会”,畲民们都欢聚到一块,一起欢庆一起歌舞。现在的畲族文化广场已成为畲民举行畲族风情文艺表演、游客唱歌、跳舞的休闲娱乐场所。

  在广场南侧有一棵雀榧,是大路畲族村文化历史悠久的见征,据畲族家谱记载:雷八始祖玉炼公,曾从福建老家挖了桂花、罗汉松、雀榧三棵树栽在大路村中,因历史变迁,如今人们只能看到唯一这棵保护完好的雀榧,树龄大约有280多年了。

  [牛上坪古村落]

  距大路自然村15公里有个牛上坪古村落,村口有棵三衢木荷王,枝叶在一边张开,微风吹动,好像是在向游客频频挥手致意。牛上坪村有村民23户,86人。房屋皆为泥墙老屋,古色古香,袅袅炊烟,鸡鸣狗吠,你会感受到古代人们狩猎、耕作的乐趣。

  [竹海园]

  大路自然村毛竹资源丰富,全村现有毛竹林面积千余亩。青青翠竹、茫茫竹海是大路生态旅游的一大景色,步入竹林幽径,风吹竹涌,风止竹静,观满目苍翠,探万顷竹波,听涛涛竹声,犹如踏进“满盈素室”之境地,领略世间竹子风韵,游人恍若置身于绿色梦幻之中,将会思维顿开,去尽情遐思,别有一番情趣。

  [九瀑十八潭]

  由于山高林密,岩石整体性好,地势起伏大,独特的地貌在这里形成了群体性瀑布。数百米深的山溪中瀑布一个接一个,如明珠成串、长藤结瓜,“山间一夜雨,树梢百重泉”,水滴石穿,受瀑布亿万年的冲击,形成了一个又一个深潭,水深莫测。到此观赏,真是“陡壁垂白练,一步一景天”,令人乐而忘返。

  [石涧坑滑道]

  石涧坑象“u”字型的天然滑道。石坑光滑曲折,整段滑道呈25-30度倾斜,岩石深**,有200米长,宽度约5米,形成一道独特自然风景,是游客深山漂流天然滑道的好地方。

  [古代山寨]

  古代山寨面积约12平方公里,山上古树参天,峭壁上古松倒挂,古藤盘绕,山中一脉清泉,终年不竭。据畲族老人介绍:此山寨是历代战乱时期山区农民避难处,清朝咸丰时曾有众多畲族人家在此居住长达7年。雷姓十二世祖与妻子吴氏曾在这里搭山棚打猎为生,一直衍生数代。后来人们在山寨上发现了许多当时生产、生活用具。山寨夏季清凉,昼夜温差大,是游客理想的休闲、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十里生态长廊]

  大路村到六春湖火山湿地有10里山路,这里丛林茂密,奇花异草,美不胜收,是十里次原始森林景区。景区森林资源极为丰富,有千亩林地,森林覆盖率达到97%以上。林区保存着大量面积较好的原始阔叶林,还有大量野生珍贵保护动物在这里“安居乐业”,有时还有群猴嬉耍,令人触景生情,乐趣无穷。

  [六春湖火山湿地] </B>

 这是江南罕见的大湿地,常现雨时一山雾,晴时一天云景致。六春湖湿地是在火山地质地貌条件下形成的,在我国湿地资源中非常独特,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山体由碎屑夹火山岩构成,呈南北走向。山顶地势平坦,不长树木,多草甸,湿如沼泽,连绵不绝,面积万余平方米,状如蒙古大草原。

  [龙井]

  六春湖火山口——龙井方圆百米杂草丛生,柔软的草地,每走一步就有相互震动之感,龙井深不可测。这山顶的“湖”,包含着许多难解之谜。此处是以前衢龙两地农民“祷龙水”之地,这种习俗一直流传到解放前夕才消除。就在龙井下面有一条澄清碧透的水流悠悠而下,一年四季长流不息,令人称绝。“红五月”时节,满山遍野啼红了杜鹃;“黄七月”时节,黄花菜花谢又花开,同样美不胜收。

一、习俗

1、婚姻

在畲族社会里,无儿的家庭多行招赘,不少有儿子的家庭也让儿子去入赘,而让女儿留“招儿子”(即招女婿)。一般入赘者的子女要随母姓,也有生有二子分别随父母姓的。

若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就得“做两头家”,即新婚头几年两边的家都要照顾,居无定处。这样维持几年之后,才确定在夫妻两家中经济条件较好的一方家落户。

2、丧葬

畲族丧葬形式是土葬,保留有拾骨重葬习俗。畲人的丧葬习俗,从传统与史料来看,早期的葬习为悬棺葬和火葬。

在畲族中广为流传的《盘瓠王歌》中就载有畲人祖先盘瓠“半年是清闲,日日擎弓去射箭”,“石壁岩前山羊打,被羊抵落石壁前”乃“跌落石壁前,身尸挂在树尾上,老鸦来叫引路线”,“一阵龙风来发起,吹断树尾搁不牢,大大小小跑地拜,句句哭公是不该”的传说。

因“高岩石壁崎又岖”所以无法取得祖先尸身,只好“任得树梢安祖坟”,后世畲人为怀念先祖于是便悬棺而葬了。三国时,吴沈莹在《临海水土志》中有“人悬棺”的记载。“人”即历史上的“南蛮”,它是畲族等南方民族的先人。由此可见,畲人悬棺而葬的习俗由来已久。

二、节日

1、分龙节

分龙节是流传于南北各地的民间节日。此际多雨,传说是龙分开到各地去行雨的日子。除了汉族,它也是毛南族、畲族的传统节日。

有趣的是,这个节日的内容与日期都不太统一。地区不同节日内容也有所不同,人们或祈雨、或傩舞、或唱戏拜龙王、或龙舟赛、或演习防火,但是,都与雨水有关。

2、祭祖日

祭祖日,畲家很重视传统节日,重视祖先崇拜,每年二、七、八月的十五日为祭祖日,信奉鬼神。在节日期间除酒肉必不可少外,每个节日吃什么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但不论过什么节日都要做糍粑。成年人过生日除杀鸡、宰鸭外,也要做糍粑。

3、二月二

又称会亲节,是畲族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闽东的福鼎、福安等县。所谓“会亲”,系指原由福鼎双华、福安坂中分炉至浙南、闽东各地的畲族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

福建双华“会亲节”规模最大,遐迩闻名。节日这一天。畲家门前都升起白底红边的三角形族旗和颇似古时“华盖”的圆伞,从双华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装打扮回到祖地会亲。人群熙熙攘攘,歌声笑声不绝于耳,宁静的山村顿时成欢乐的海洋。

特别是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昼,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歌会进入了高潮,人们引吭高歌,嘹亮的歌声在山野回荡,越唱兴致越浓,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4、三月三

又称“乌饭节”,是畲族人民纪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动统治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节日。相传:在唐高宗总章年间,畲族英雄恨兴领导义军反抗唐王朝,被官军围困在大山里,粮断援绝,处境十分艰难。

眼看有全军覆灭的危险,时值隆冬季节,天寒地冻,山里各种植物都已脱叶落果,唯有一种叫乌稔的野生植物,枝条上还挂有串串的甜果。畲军采集回营,雷万兴之香甜可口,便传令全军四出采集,军粮解决了,雷万兴便于三月初三日杀出重围,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

扩展资料

畲族起源

畲族族源歧见很多,但概括起来有外来说和土著说两种。外来说者认为畲族源于汉晋时代的“长沙武陵蛮”。持这种观点的主要论据是“武陵蛮”和畲族有共同的盘瓠图腾信奉。土著说者认为畲族源于周代的“闽”人。

“闽”是福建的土著,福建最早的主人,其遗裔就是今天的畲族。“闽”、“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渊源关系。此说的主要论据是“闽”、“畲”之间有着密切的内涵联系,即“闽”——“蛮”——“僚”——“畲”一脉相承。

此外,还有人认为畲族源于古代河南“夷”人的一支,是属于高辛氏近亲的一支氏族部落。有的认为畲族源于河南,其祖先是“龙麒”,等等。

参考资料:

-畲族

潮汕是畲族人后裔,故称为潮畲。

典型的能够反映潮汕族群特点的潮汕服饰,男子上装以对襟短衫、中长对襟衫、直襟棉袄、皮袄为常服,对襟衫结构简单∶对襟,主体部分上窄下宽,无领或浅领,配上窄口的长袖;下装以大裆裤为代表,造型简单,式样统一,裤头和袖口都要向内翻褶与里布相接,颜色通常是蓝、灰、黑色。女子服饰更富特色,最常见的上装是大襟衫,大襟,右衽,配上高竖的领子,精美的布纽扣,长短以“行不露臀,坐不露股”为原则;下装也是大裆裤,少裙装,颜色尚青、蓝、黑色;头发喜梳成高髻,以帕包头,插上金、银、铜簪,一般不缠足,一双天足,上山下田,健步如飞。这样的服饰,与唐宋时期中原人民的服饰差别甚大,却与畲族服饰类似,显然是在长期与畲族人民交往中,受到畲族的影响,吸收了畲族服饰文化的有益养分所致。

关于妇女的发髻,一位本身是潮汕人又久居潮汕地区的潮汕学者作了这样的描述∶"过去潮汕妇女的辫发很多是盘成高髻的,状如独木舟,谓之‘船子髻',系以红绳,插以银簪,髻上可套凉笠,髻端外露前翘,笠沿周围垂下长约五寸的五彩布条,微风吹来,彩条飘拂,确是别有一番风韵。”①把辫发盘成高髻,用红头绳一扎,像独木舟似的,这就是所谓"椎髻";"髻上可套凉笠",笠沿还要饰以五彩布条,也就是所谓“头戴竹冠蒙布,饰璎珞状”。两相对照,两者之间的一致性真是一目了然。

关于妇女的衣着,上举潮汕学者这样描述∶"潮汕妇女穿的是右侧开襟上衣,右襟沿及衫尾四周,缀以花边,宽纹一寸。裤头阔大,裤裆较深,裤脚口亦缀以花边;着的是布鞋,鞋面由两片色布缝成,鞋端略往上翘,状似小船。上面用五彩花线绣了花,身上还系着围裙子,用银练子系结,裙子状如'凸'字,其上半部也绣有花卉或图案,如此等等。逢年过节或串亲走戚时脖子上挂着银项圈,手腕上戴着银镯子,打扮起来活像个畲族妇女。”②在衣着的颜色方面,直至几十年前,潮汕人还特别喜欢一种叫做阴丹士林的布,其颜色正是属于青、蓝色的范围。显然,潮汕妇女的这种衣着打扮,也是受畲族影响所致,或者简直就可以说是从畲族妇女那里学来的。

关于畲族

  畲族  族称有自称和他称两种。畲族自称为“山哈”,“哈”畲语为客人,“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