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是滁州定远人吗?
绝对不是 戚继光(1528—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明抗倭名将,民族英雄,为明史重要人物之一。但因《明史·戚继光传》没有注明这个人物的籍贯,这就为后人考证戚继光留下了一个疑点。
对于戚继光的籍贯,历代史学家多有异议。近代辞书对此也说法不一:1915年版的《辞源》记为"定远人",1936年版的《辞海》记为"蓬莱人(一说定远人)",1921年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记为"定远人",而1979年版的《辞源》和《辞海》改记为"蓬莱人",1968年台湾版的《中文大辞典》则记为"蓬莱人(一说定远人)"。其说纷纭,莫衷一是。那么戚继光究竟是哪里人呢经考证,我们认为:戚继光应是蓬莱人。其主要证据如下:
第一,遗迹。戚继光先祖自明洪武初到蓬莱定居,迄戚继光已历六世,近二百载。其主要存迹有四:
1、宅第。自洪武至今六百余年,几经修缮的戚氏古宅至今仍座落在蓬莱城里武霖村。据戚继光四个儿子共同编校的《戚少保年谱耆编》(下简称《年谱》)记:"嘉靖十八年丁亥,家严(指戚继光,下同)十二岁""大父孝廉府君(指戚景通)始类(通葺)居第,居第垂二百年,久圮,不得已而营缮之"。这一戚氏古宅现仍为戚继光之后裔所居。
2、祠堂。戚氏祖祠在戚氏古宅前面,为明代木结构庙堂建筑。这是戚氏供祭其历代祖先之祖祠(家庙),与设于官地的纪念性祠庙不同。现设"戚继光纪念堂"于此,莅临追缅者络绎不绝。
3、牌坊。在戚氏古宅和祠堂南面的东西大街上,树有两座精工玲珑的高大石坊,一座刻"母子节孝",一座刻"父子总督",为横书,上有竖写刻石"圣旨"和"恩光",是明廷为戚景通母子和戚继光父子在其家乡所树之旌表牌坊。
4、祖墓。自戚继光前六世后十几世的历代坟墓,均在蓬莱城东南十里之芝山脚下。《年谱》记:"先陇素产芝,因名芝山。""嘉靖二十年辛丑,家严十四岁……曾大母(继光祖母)阎太夫人卒,从祖兆(祖墓)合葬芝山之阳"。由此可见,戚继光祖母入葬芝山即称"祖兆",其"兆"之"祖"不言可知。此墓地虽几经破坏,但遗迹尚存。
第二,文记。从文献上查知戚继光为蓬莱人者,可谓比比,而《年谱》、《止止堂集》、《戚氏族谱》等书当是研究戚继光之源本,其中说戚继光为蓬莱人处不胜枚举,俯拾几例:
1、《年谱》一开头就说:"家严讳继光……世家东牟"。"东牟"系指蓬莱,这与当年戚继光在诗文中所说"光东牟竖子"的"东牟"当是一致的。
2、《年谱》记:"嘉靖三十四年乙卯,家严二十八岁""秋七月转浙江都司佥书司屯局事""是月奉诏赴浙,郊别叔(光弟继美)曰:'吾世东牟,今七叶矣……'"。
3、《年谱》记:"万历十三年乙酉,家严五十八岁""冬十月始归蓬莱,还居故里,诸亲友迎于郊圻,喜相慰之。"
4、《止止堂集·祭大司马中丞思质王公》文中有"光东牟竖子,幸受一廛"句;《祭陈太恭人》文中也有"继光东海竖子也"句。
5、《止止堂集》还有很多提到他的家乡为蓬莱之诗文,诸如:"东牟旧德有三槐""蓬莱原有野人家","余故里山东蓬莱阁下"等。
6、据《戚氏族谱》记:"戚氏之先代,江南定远人也。世袭登州卫指挥,遂家于登州,隶蓬莱籍"。
据上述遗迹、文献确凿可证,戚氏自戚祥之后,祥子斌、斌子�、�子谏、谏子宣、宣继子景通以至景通子继光均籍居蓬莱,为蓬莱籍人,这是勿庸置疑的事实。
戚继光既是蓬莱人,那为什么历史上长期会有定远之异说,且一直流传至今呢我们认为,这恐怕与戚继光之六世祖戚祥于定远参加军伍"戮力三十年""后征云南阵殁""上念开国功授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有关。因戚祥虽当年是"从外氏避乱""居定远",但定远却成了戚氏之发祥地,因而戚氏后裔便格外怀念定远。据《族谱》记,戚继光有个侄子"少从少保戎,屡有战功,历官吴淞总兵,复归定远,为定远派",戚继光晚年从广东罢职回登州,也曾到定远闲居一度。另外,明廷发迹于安徽,定远属明太祖的故乡凤阳府,功臣名将多出此地。戚继光为明开国功臣后裔,必然以此自诩。因此戚继光本人除如实地说他是"东牟""蓬莱"人之外,而在某些场合也偶然说过或写过"定远戚继光""凤阳戚继光"之卷。这就给一些同代官吏造成了戚继光乃明太祖的老乡,是明廷发迹之凤阳府定远人的误解。如汪道昆、李贽等都曾称戚继光是定远人。但也有的同僚还是尊重实际的,如御史宋应昌在写《重修蓬莱阁记》中说就:"乡官戚总戎输资百余缗",认定戚继光乡籍是蓬莱。
有人说戚继光本人籍贯应是蓬莱,而其祖籍、原籍当是定远。我们说这实在难以成立,俗称"祖宗三代",从古至今无论从法定还是从习惯上讲,都没有把一个人的祖籍定在高曾祖以上的,更何况"始祖祥""从外氏避乱""居定远"而已。难道只六世祖之居地可算祖籍,五世祖、七世祖之居地就不算祖籍了吗
又有人说蓬莱乃戚继光之官地或客居地,这更难成立。就戚继光来说,他在闽、浙、蓟之寓所可算官地,而定居二百多年的蓬莱又怎么能算作官地或客居地呢
至于还有说戚继光是莱芜人的,这可能与对"东牟"考证不确有关,此乃误解,不需论及。
以上认识难免失当,有待专家们教正。
(1)尧帝第九子刘源明(因封刘国此始姓刘)妣古氏、巫氏——(2)刘永和妣宁
氏——(3)刘纪安妣王氏、刘纪乐妣甘氏——(4)刘岁纪妣黎氏——(5)刘正成妣李氏、刘正定
妣王氏、刘正坤池氏——(6)刘长历妣瞿氏——(7)刘德科、刘德亮妣薛氏、刘德仁——(8)刘
仁宏妣孟氏、刘仁发——(9)刘廷光妣雍氏、刘廷绅、刘廷九、刘廷贵——(10)刘爵南妣尚氏—
—(11)刘行矩妣晏氏、刘行清——(12)刘复胜、刘复旺妣易氏、刘复松——(13)刘茂光、刘
茂清妣丁氏、向氏、刘茂文、刘茂华——(14)刘孔扬妣廖氏——(15)刘日永妣宏氏、刘日贵、
刘日胜——(16)刘德荣妣吕氏、刘德康——(17)刘聚义妣言氏——(18)刘宗妣熊氏、刘孚妣
江氏、刘汉妣汪氏、刘累妣赵氏、汪氏——(19)刘正益、刘洪益、刘永益、刘万益、刘大益、刘
宗益、刘顺益、刘昌益妣黄氏——(20)刘歆妣徐氏、刘锡朋妣古氏——(21)刘永妣林氏、刘
杭——(22)刘琳妣奉氏——(23)刘狱、刘麓妣罗氏——(24)刘洪州妣袁氏——(25)刘绅妣
熊氏——(26)刘茂高妣余氏——(27)刘道山妣贝氏——(28)刘叨明、刘叨亮妣曾氏、刘叨
清、刘叨朗——(29)刘先妣程氏——(30)刘臣、刘坤妣古氏——(31)刘案喜、刘案庆、刘案
临妣陈氏——(32)刘智河妣宦氏、刘智明——(33)刘绘妣以氏、刘缙、刘总——(34)刘元远
妣芋氏——(35)刘观榜妣文氏——(36)刘文祯妣谢氏、刘文祥——(37)刘篮妣甘氏、刘管、
刘符——(38)刘九琳妣张氏——(39)刘道总妣甘氏——(40)刘伯亿妣卞氏、刘叔亿妣景氏、
安氏——(41)刘笃庆妣秋氏——(42)刘陶阳、刘定阳、刘楚阳妣曹氏——(43)刘春、刘淋、
刘弼妣汤氏——(44)刘猛、刘勇妣黄氏、刘刚、刘强——(45)刘建平妣曾氏——(46)刘敬
堂、刘敬典妣张氏、刘敬培——(47)刘照然妣毛氏、董氏——(48)刘之雄、刘之旺妣古氏
——(49)刘茂妣佟氏——(50)刘平环妣古氏、刘平元——(51)刘良妣胡氏——(52)刘世
勋、刘世郎妣易氏、徐氏——(53)刘昌允妣钟氏、刘昌华——(54)刘万宗妣尤氏、刘万全——
(55)刘康妣万氏——(56)刘凤妣官氏——(57)刘致禄妣尹氏——(58)刘伯蛮妣钟氏、杨
氏——(59)刘维纲妣朱氏、刘维统——(60)刘宗仁妣金氏、刘宗义、刘宗礼、刘宗智、刘宗
信——(61)刘大化妣吴氏、刘大爵、刘大禄——(62)刘敏洪妣司马氏——(63)刘晋妣温氏、
刘珍——(64)刘湖、刘璜妣曾氏——(65)刘鸣坤、刘鸣申妣欧阳氏——(66)刘松妣朱氏、刘
柏、刘梢——(67)刘文先妣洪氏、丁氏——(68)刘伯仲妣姜氏、陈氏、刘伯茂——(69)刘盛
臣妣白氏——(70)刘茂清妣吉氏、刘茂祖、刘茂文——(71)刘桥妣殷氏、吉氏、刘年——
(72)刘丰(字然、号果齐。
迁江南沛县、家财万贯、好善乐施)妣李氏、桂氏、刘沛——(73)
刘仁纪、刘仁号(字荣)妣赵氏、梁氏、——(74)刘瑞(字显名初)妣李氏——(75)刘伯妣邱
氏周氏、刘仲妣马氏、刘邦妣吕氏、戚氏、薄氏、张氏、赵氏 刘交(楚王)妣梁氏—
注:
1、古人多名,该谱同一人选用的个别名字可能与刘邦各支族谱记载有异,特说明;
2、古一夫多妻,各支族谱选取的夫人多以该祖原配和生母为主,故所标妣(夫人)可能有所不同;
3、不排除历代后人因代代传抄而产生的错误;
4、因为家谱皆秘而不宣,谱中很多史料不便公示
5、以上仅供对家谱研究有兴趣者参考,请勿复制转载到处发布,以免因其族人不满引起纠纷。
戚继光是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戚继光幼年时十分好动。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他喜欢读书通晓儒经、史籍。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戚继光继承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当时山东沿海一带遭受到倭寇的烧杀抢掠戚继光有心杀贼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受张居正的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都司佥事并担任参将一职防守宁波、绍兴、台州三郡。
刘邦家谱:
1、曾祖父:刘清,战国末期魏国大夫,出生并活动于魏都大梁,之后其子刘仁迁丰邑中阳里,现丰县汉皇祖陵保存刘清之墓。
2、祖父:刘仁,迁丰邑,丰邑本属宋国,宋灭后入齐,前284年五国伐齐后,原宋国国土尽入魏国,为魏国东陲,刘仁迁丰,当在此年之后。
3、父亲:刘煓,字执嘉,即刘太公,刘邦登基后尊为太上皇,崩于公元前197年。
4、生母:温氏,一说王含始,被追谥为昭灵夫人(昭灵后)。
5、庶母:李氏,太上皇庶妻,封太上皇后,逝于公元前197年;生楚元王刘交。
6、兄弟姐妹
(1)刘伯,刘邦大哥,汉五年正月,追尊为武哀侯,高后时,追尊为武哀王。长嫂封阴安侯。
(2)刘仲,名喜,刘邦二哥,被刘邦封为代王,[244] 统辖今河北、山西一带,后因抵抗匈奴战败被革为合阳侯,死后 追谥为代顷王。二嫂为顷王后。
(3)刘交,刘邦弟弟,排行第四,被刘邦封为楚王,[245] 死后谥元王。
(4)从父兄:荆王刘贾。
(5)从祖弟:燕王刘泽。(应该是远房兄弟,现已无稽可考)
(6)姊:宣夫人 昭哀后。
7、后妃:曹夫人、吕皇后、戚夫人、薄姬、赵姬、管夫人、赵子儿、石美人(石奋之姊)
子女。
8、共生八子:刘肥、刘盈、刘如意、刘恒、刘恢、刘友、刘长、刘建。
9、女儿:刘乐,即鲁元公主,下嫁张耳之子张敖,母吕后。刘邦女儿有史可查者只此一人。
10、原配吕雉,公元前187年临朝,称制八年,公元前180年而崩,寿62岁,葬于咸阳东陵。生一子一女:刘盈,即是汉孝惠帝;女即鲁元公主。
11、妣曹氏,生一子:刘肥(高祖六年立为齐王,[247] 卒谥齐悼惠王)。
12、妣戚氏,生一子:刘如意(汉高祖七年封代王,九年徙为赵王,十五岁被吕氏毒死,谥赵隐王)。
13、妣薄氏,公元前155年四月崩,葬于霸陵,生一子:刘恒(初封代王,后即帝位为孝文帝)。
14、妣赵氏,生一子:刘长(公元前196年封淮南王,文帝六年谋反,废徙蜀死,谥淮南厉王)。
15、诸姬所生之子:刘友(初封淮阳王,后改封赵王,被吕后幽禁而死,卒谥赵幽王)、刘恢(公元前196年高祖诛梁王彭越后立为梁王,16年后,因赵幽王刘友幽死,便被改封为赵王,被迫娶吕产的女儿,而刘恢的宠妃被迫自杀,因此闷闷不乐,公元前181年六月,刘恢殉情自杀。死后废其嗣,文帝时追谥为“赵恭王”)、刘建(公元前196年,燕王卢绾逃放匈奴,次年被立刘建为燕王,立十五年死,谥曰灵。刘建本有子,吕后使人杀之,绝嗣后,除其国)。
戚继光是滁州定远人吗?
本文2023-12-06 03:18:3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2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