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涂氏总人口是多少?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6浏览:3收藏

全国涂氏总人口是多少?,第1张

涂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五十三位姓氏,在鄂、赣、粤地区分布比较集中。在当今涂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68%,总人口大约有85万。涂的名义和图腾涂、凃、涂三字古时通用,姓也同源,现在一般以涂为正字。涂字是由土部、水和余字组成。在甲骨文中,余字像一面南方房屋的架构状,上面是屋顶,下面为梁架和支柱。余的本义是房子,这种南方房屋是土木结构的。土加上水就成了泥,古人定义涂为泥巴,这是涂的本义。后来涂字逐渐被涂字所替代。引申有涂抹、糊涂等意思。虞舜、夏禹时期存在一支涂山氏族,亦称涂山氏、嵞山氏。涂山应是位于南方某地的土山,山中生产人们生存所需的食物,因此涂人以土山为其氏族的原始图腾和氏族的名称,逐渐发展为夏朝时候的强大部落。涂人居住的地方称之为涂,或者地名带涂字,临近的河流称之为涂水,涂氏族最终发展成为国家和姓。涂姓的起源和演变:涂姓主要起源于姒姓,与夏人同源。夏朝初,中原已经有涂山氏族,亦称涂山国。史书中也作涂山氏、嵞山氏和峹山氏,其实是一个名字的不同写法。大禹建立了夏朝,其子帝启继承其位,帝启成为中国第一个由儿子正式继承父亲王位的人。帝启的母亲是涂山氏族的人,史称涂山氏之女,也称闵妃,今河南灵宝市阳平镇文乡村还存有闵妃墓,据说是涂山氏之女死后葬于此。涂山氏的地域在今河南嵩山地区。大约在夏朝中期,涂山国为莘人所灭,其后有涂氏,涂氏的历史至少有4000多年。在宋朝以前,东部地区以涂姓为主,西部地区涂姓占绝对优势。宋朝以后,出现了凃姓,在福建、江西和四川都大量使用凃字,大约占全国涂姓的三分之一。涂姓可能出自涂姓,移民为区别自己的涂姓与当地的涂姓,以减少水部一点而成涂姓。外族的基因流入:涂姓是一族比较单纯的群体。一直没有发生外族基因大批流入涂姓人群的事件。到清朝时两湖地区的土家族先民中已有涂姓,在与当地汉民交流中逐渐与汉民通婚,互有基因流动,当今湘鄂地区多涂姓与土家族的涂姓有密切的关系。历史上涂姓的分布和迁移:先秦时期,涂姓一直默默生活在东南地区的滁河流域。到晋朝时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涂氏人物新吴侯涂钦,他率族人南渡长江进入江西,在南昌定居。南昌当时称豫章,最终发展成为涂氏的望族,涂钦是涂氏最大一支豫章涂氏的开山祖。在那以后的1000多年中,江西的涂氏是全国涂姓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繁衍中心,他们向东南、南方和西部逐渐地扩散,最终形成东南地区的著名姓氏。宋朝时期,徐姓(包括涂姓)大约有2万多人,为小姓,大约排在第二百七十位以后。江西是涂姓第一大省,约占涂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在四川等地。当时涂姓发展的方向是东南和西部。在宋朝,四川的涂姓以涂为其正字,几乎没有涂字。而江西等东南地区则涂和涂混合使用,涂与涂的比例各占50%。全国基本形成以江西和四川为中心的两大块涂姓聚集区。明朝时期,涂姓(包括涂姓、凃姓)大约有8万人,在明朝的排位已经上升接近第一百五十位。江西仍是涂姓第一大省,约占涂姓总人的54%,其次分布在福建、四川、湖北、云南等地,五个省大约占了涂姓总人口的96%。在宋、元、明600年期间,涂姓人口流动主要向南方迁移,四川地区涂姓也向湖广云贵地区移动。全国初步形成豫、闽、鄂、川、云一大块涂姓人口聚集区,涂姓重心向南漂移。这一时期出现了凃姓,而且大约占涂姓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涂字作为姓氏已经很少有人用了,仅仅占总人口不足5%,几乎都分布在云南和四川地区。当代涂姓的分布和图谱:当代涂姓的人口约85万,排在全国第一百五十三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68%。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涂姓人口增长率呈厂形的态势。全国涂姓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北、江西、广东,这三省的涂姓占涂姓总人口的61%。其次分布于四川、湖南、安徽、贵州、云南,这五省又占涂姓总人口的24%。湖北是涂姓第一大省,约占涂姓总人口的31%。全国形成了湖北连接江西而牵广东的涂姓分布区。涂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图153)表明:在鄂渝湘黔、豫陕甘南部、浙台大部、皖皖赣闽、桂粤大部、云南东部、四川大部,涂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5%以上,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235%,居住了大约77%的涂姓人群。在台琼北部、广东西南、广西东南、云川西部、陕甘中南部、河南中部、山东南部、苏沪、浙江北部、内蒙古中部、辽宁东部,涂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5%—01%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06%,居住了大约15%的涂姓人群。涂姓的传统文化:郡望涂姓郡望为豫章(南昌)。楹联涂姓的重要楹联有以下三副:赣林三妙品;奕叶四奇才。邦祥翰林三妙;俊生文学独魁。椒衍瓜绵,开东南氏族;才高学博,撰古今志书。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涂姓历代名人22名,占总名人数的005%,排在名人姓氏的并列第二百五十二位;涂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04%,排在并列第二百一十八位;涂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03%,排在并列第二百八十位;涂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06%,排在并列第一百八十八位。历史上涂姓的重要人物有:西汉谏议大夫涂恽;晋朝新吴侯涂钦;五代南唐名人涂广;宋朝靖州知州涂安,进士涂大经;明朝进士、兵部尚书涂宗濬,进士涂谦,翰林院编修涂瑞,进士涂棐、涂顺;清朝进士涂天相,湖广总督涂宗瀛;当代农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涂治,气象学家涂长望。涂姓血型:涂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58%,A型占299%,B型占262%,AB型占81%。

涂钦为晋朝开国元戎,历事西东晋武、惠、怀、愍、元、明、成七帝,享寿九十余岁,敕葬侯墓冈(即今丰城秀市镇的中湾村附近)。涂钦墓饱经沧桑,丰城《涂氏家谱》有明确记述: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在丰城南乡三坊三十都二图今中湾村一带,有村民牧牛踏陷一墓穴,获大量金宝铜锡祭器而暴富。细辨其墓为一大石椁,前后砌石,中有一门,宽七尺左右,高达一丈余,门内复有小门,用砖封死,坚不可启,并发现刻有东晋成帝“咸康三年岁在丁酉(公元337年)涂侯墓”十一字,点划分明的冢砖,始知此处名侯墓冈。后经历代丰城涂钦后裔屡次修复,涂钦墓才得完好保存。新吴侯墓作为重要文物古迹,在清代编录的《丰城县志》《江西省志》上均有着明确的记述。

江西省文博部门协编的《中国文物地图集江西分册》一书,已经列入“涂钦墓”这一条目,这也表明了文博专家对涂钦墓在丰城秀市的认定。条目全文如下:涂钦墓[江西省丰城市秀市镇中湾村侧100米侯墓岗晋代],涂钦,晋以功封新吴侯。清康熙年间就已发现新吴侯墓,今存大封土堆,俗称“侯墓岗”,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丰城县志》及《涂氏家谱》有记。

有。

一、姓氏源流

涂(Tú 涂)姓源出有三:

1、出自涂山氏,起源于夏朝,后省文去山字为涂姓。据《姓氏族谱笺释》及《风俗通》所载,夏朝时有涂山氏,省文去山字改为涂姓,称涂氏。至春秋时晋国有新吴侯涂钦,渡江南至豫章(今江西省南昌),为东南地区涂姓之祖。

2、出自东汉以前,居住在涂河的先民以水名为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及《通志·氏族略》所载,东汉以前,古洪州(今江西省南昌)人居于涂水(唐时改涂作滁,今名滁河)。以水名命姓,称为涂姓。

3、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涂:

① 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汉姓为涂。

② 锡伯族图克色里氏,汉姓为涂。

③ 今土家、侗、壮、苗、布依、纳西、哈尼、僳僳、锡伯等民族均有涂姓。

得姓始祖:涂钦。涂姓源出涂山氏,涂山氏原为部落,因该部落有女嫁于大禹,并育有夏启,夏朝时成为东南地区的方国之一,后发展成为诸侯。其名称进而又衍化为涂姓。涂钦为春秋时晋国人,赐爵新吴侯。后举家渡过长江,落籍豫章。因涂钦为涂姓历史上的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故尊涂钦为其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涂姓源自涂山氏,而涂山氏的活动地区主要在今安徽蚌埠西部一带,也就是说,该地即为涂姓发源地。历夏、商、周三朝,除涂钦外,涂姓在史书难觅。西汉时,仅有涂恽见诸史册,其为平陵(今陕西省咸阳西北)人,自此以后至宋,涂姓又归于沉寂。据《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载,涂姓郡望有二,一为南昌县,一为豫章郡,其实二者没有什么区别,只是表明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涂姓曾长期兴盛于今江西南昌。五代十国时,南唐有名人涂广,时南昌隶属南唐,由于诸侯国林立,大规模外迁他乡似不太可能。北宋灭南唐后,由于仕宦、谋生等原因,逐渐散布于江南邻近各省,广东、湖北、福建、浙江、安徽、江苏等地均有涂姓人入居。同时在北方各省中已渐有涂姓人散居。南宋末年,文天祥率部在江西抗元,景炎二年(1275年),元军元帅李恒突袭文天祥大本营,文仓皇迎战失利,所率宋兵遗散殆尽,妻子幕僚都被元军俘虏。兵火所至,江西涂姓几遭灭顶,向邻省亡命者甚多。当社会稳定后,亦有不少涂姓人回迁故籍。明初,洪武进士涂钦的四世孙文坚,由乡进士任绥安教谕,遂居家于建邑。其三世孙惠保,迁宁邑官家边。明清以后,涂姓分布更广,北达辽吉,南及两广,西南至云贵,东入闽台,均有涂姓人居家生活的身影。如今之涂姓,以广东、江西、湖北三省为多,此三省之涂姓约占全国汉族涂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此外,今辽宁、四川、安徽等省亦多此姓。其中如辽宁之沈阳、四川之成都、江西之南昌、湖北之武汉、安徽之淮南、河北之乐亭、以及天津武清、山东东平、山西太原、江西崇仁、广东新会、云南陇川等地,都有较多的涂姓人分布。涂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三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八四。

�在明清之际的长期动乱中,四川地区所受残破最为严重,人口大幅度减耗。据顺治七年(1650年)四川巡抚张)的调查,川北的保宁、顺庆二府的户口“业已百无二、三”;而南充县招徕的506人中,居然又给老虎吃掉了228人。[5]人烟稀少的情景可想而知。因此,当康熙年间四川局势稳定之后,两湖移民纷纷迁入四川,形成了一场被称为“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

��实际上,两湖向四川的移民早在元末就已开始。元朝末年,湖北随州人明玉珍率领部分湖北籍将士挥师入川,于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在重庆建立了大夏政权,“保境安民,开科取士,兴学校,制礼乐,境内不见兵革几十余年”。于是不少湖北人“凭借乡谊,襁负从者如归市”。[6]朱元璋立国后派廖永忠率军入川,于洪武四年(1371年)消灭了大夏政权,随后又有部分湖北移民迁入。如资中县“明洪武时由楚来居者十六七”。[7]但楚人入川的最大高潮,却是在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民国十九年(1930年)《云阳涂氏族谱》卷19《功亮公传》云:

��四川经明季流贼之乱,杀戮残酷,居人死亡殆尽。川东各属尤空旷,草蓬然直立,弥山满谷,往往横亘数十里无人烟。康熙中,地方既敉平,大吏招两湖商农实之。荆楚人前往懋迁及占籍者,所在多有。

其卷首《序》中亦云:

��清雍、乾间,湖南北人率溯江西上,徙家受田,不数传蔚为大姓巨室者,所在皆有。

但两湖向四川的移民并不仅仅局限于康、雍、乾三时,其余波一直持续到了晚清。据张国雄对379个两湖籍移民的研究,其中可以确定迁于康、雍、乾三朝者为263族,占总数的69%;迁于嘉庆以后者21族,占55%,说明移民运动的高潮是在清前期。

��在入居四川的两湖移民中,又以湖北黄州府籍和湖南永州府(治所在今零陵市)、宝庆府(治所在今邵阳市)籍移民为最多。黄州府之所以能居首要地位,与在四川的不少两湖籍移民自称其故乡在麻城孝感乡有很大的关系。民国《合江县志》卷8《礼俗志》称:“外省移实者十六七为湖广籍麻城县孝感乡”。民国《南溪县志》的著者对此提出了疑问:

��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往始,多言麻城孝感乡。核其人数,即使尽乡以行,亦不应有若是之多。且湘、楚州县与蜀邻毗者尽人皆可移往,何以独迁孝感一乡岂若大之川南,仅为一孝感乡人殖民之地乎

何以有那么多的移民冒称为麻城孝感乡人盖麻城县在元末和明末的两次社会大动乱中都是重灾区,所以麻城人迁入四川的数量最多,在移居地的势力最大,因而不少非麻城籍移民往往冒籍,以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和势力。宝庆府移民又主要出自邵阳和武冈;永州府移民则多出自零陵与祁阳二县。除以上三府外,湖北武昌府、汉阳府、荆州府,湖南长沙府均有大量移民入川。

��两湖籍移民除了大量进入四川之外,还广泛进入陕南以及云、贵等地、这是湖广填四川的自然延伸。在陕南的兴安府(所统地域与今安康地区相当,府治在今安康市),清前期因两湖等省移民“前来开垦,数年中骤增户口数十万”。[8]汉中府(治在今陕西汉中市)“土著无几”,“新民两湖最多”。[9]严如煜《三省边防备览》卷11《策略》云:

��川、陕边缴,土著之民十无一二,湖广客籍约有五分,广东、安徽、江西各省约有三四分,五方杂处。

贵州接受两湖籍移民也较多。清初吴三桂平定黔西北的水西、乌撒少数民族地区后,两湖汉族移民大量随之迁入。改土归流后,黔东北、东南、南部的开泰(今黎平)、清溪、古州(今榕江)、荔波“各处僻乡,酿酒日多,是皆川、粤、江、楚各省之人,趋黔如鹜”。[10]黔北的遵义府,“自改土以来,流移来兹者,皆齐、秦、楚、粤诸帮人”。[11]黔西南义兴府(治所在今安龙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一带苗疆,“俱有流民混迹。此种流民,闻系湖广土著”。[12]两湖籍移民通过贵州、川南迁入了云南。“省城等处,江西、湖南人居多”。[13]滇东南的开化、广南二府(治所分别在今文山、广南县)嘉庆、道光间“有湖广、四川、贵州苗疆一带流民每日成千百结群前来租垦山地”。[14]滇南之临安府在嘉庆年间“内地民人贸易往来,纷如棱织,而楚、粤、蜀、黔各省携眷世居其地,租垦营生者亦十之三、四”。[15]

��两湖人民向四川、陕南及云贵等地大量迁移的结果,使荆楚文化广泛地传播于以上各地区。仍以方言为例。现今流行的四川方言实际上是两湖地区的西南官话向西迁移的结果。虽然在民国初年四川有些地方的方言由于移民原籍的复杂还呈现五花八门的状态,但通行的已是以两湖的西南官话为渊源的四川官话。在云贵,虽然移民的籍贯十分复杂,但总的看来,主要是来自湘、川、鄂、赣等省,从而使云贵地区纳入了西南官话的体系中,但与四川、湖北方言又不尽一致,有些地方甚至带有下江官话的特征。移民所带来的文化传播还表现在民间戏曲上。如四川巴县到民国年间仍十分盛行“汉调”,它有两个来源,一是黄冈县,一是黄陂县,故当地俗称汉调为“二黄”。[16]现代川剧在身法、扮相和唱腔上有不少地方可以找到汉调的影子。明清时期,弋阳腔传遍天下,其传播进入川、黔、滇三省,与移民运动之间必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涂元高从福建的德化赤水迁居大田县上丰。(见大田上丰《涂氏族谱》)据《相卿涂氏族谱》载,德化县盖德乡氏先祖涂建昌于唐末随王审知入闽。德化《涂氏族谱》载:涂成九(智卿)生子五:长伯权、次伯时、三伯陶、四伯和、五伯昭[即溍生、自昭]。其中,一子从科孝使江陵尹,为泉州涂氏始祖。后裔迁德化涂坊,再迁小铭。有一支迁大田县实丰济乡(今大田济阳),一支迁上坑、尤溪等地。

谱牒与文物

大田上丰《涂氏族谱》

大田上丰《涂氏族谱》始修年代不详,该谱载,北宋雍熙年间(984~987年),涂元高从福建的德化赤水迁居大田县上丰。

大田济阳风阳堡

大田济阳风阳堡始建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由济阳涂氏后裔涂承康、涂超文为首组织全村涂姓共同兴建。

上丰昭灵宫

昭灵宫始建于清康熙乙亥年(1695年)民国十年1921扩建副殿“文革”中被毁,1980年全族集资重塑保生大帝宝像及左右元帅朝天圣侯金身。1984年马来西亚四二公华裔涂玉埃等十人申请,经政府批准,全族集资捐献木材财物复建昭灵宫祖殿,并修剪做庭斗门路。同年复建尾坂宫奉人主尊王及诸神。1989年重塑昭灵宫全殿诸侯宝像。整体建筑庄重堂皇,高大赏亮。2004年族人募集资金,在左侧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戏台一座,耗资12万元。每年农历3月15日是保生大帝晨诞祭祈日。济阳、济中二村西南水口有紫云桥亭,为涂绵十第十四世涂轸九在开基旧宇堂时建造,于明宪宗成化年间(1468年)竣工,距今540多年。桥长37米,宽4米,高7米,拱宽6米。上部为木瓦结构桥亭,式样优美,桥内石龟抵入,逆水而上。1995年,族人又集资于紫云桥内侧另建一水泥桥,构成双桥映波,一线银流穿两洞的胜景。现为政府文物保护单位。

济阳的山村凉亭

大田县济阳乡处处是高山,层峦叠嶂。解放前,由于地广人稀,交通设施极为落后,群众出行都是肩担步行,翻山越岭,非常艰苦。

在蜿蜒崎岖的山道上奔波,总该有个暂时休息的地方,因此,有不少热心人在各个高山上、岭岬处建造了一座座凉亭,供过客歇脚乘凉,躲风避雨。所以,济阳各村,五里一小亭,十里一大亭,路路有凉亭,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凉亭建筑的形式虽然多样,风格各殊,有四角亭、六角亭、八卦亭等,但凉亭建筑多数很简单,能够避风遮雨即可。三方土墙,土木结构,八至十余平方米小厅,厅头有一茶几式的长案,或安放一张方桌,供行人安放行李;左右两边有石砌或木制的连墙长椅,供人就坐休息。有的凉亭邻泉而建,在亭边泉眼处置一水瓢,过客休息时,便可就地取用泉水;有的凉亭还有热心肠的群众放置茶水,人们走进凉亭,清风徐徐吹拂,呷一口清茶,欣赏一番凉亭周围的优美风景,疲劳顿减,精神焕发。因此,凉亭历来为山区人们所喜爱。亭有凉亭、路亭、桥亭、街亭的区别。凉亭一般建在高山岭顶上和每隔五里或十里的大路旁,背靠青山,风景秀丽;路亭大部分建在大路中间,两边各置一墙,设一排座椅,路通中间迎两头;桥亭顾名思义,就是建在桥上的亭子,别有一番情趣,桥下流水潺潺,极目远眺前后村庄山田,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街亭便是选建于古代一些商贸流通比较发达的山村、集镇,供交易、赶圩的群众休息。乡村中常有地界纠纷,在山界上建造凉亭更有其重大意义。”济阳乡的高升村与德化县的阳山村交界处建有一座“界岭亭”,对联写明:“界分湘邵,岭列东西。”颇具文采。

在山路、田野、桥中修建的凉亭大部分在亭的厅头、灰壁上都有当地文人、名人题词作画的故事和楹联,人们坐在亭中休息时,看一看这些含有深意的故事传说,更是平添了许多情趣。亭中的楹联,联文奇特,书艺精湛,用典自然。撰联者充分发挥想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富有浪漫色彩,有的成为佳文妙赋:济阳乡的儒美桥亭:四大皆空,坐片刻无分你我;两头是路,吃一盏各自东西。山好好,水好好,开口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如今,政府下大力气进行交通设施建设乡道、村道四通八达,不少凉亭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但也有不少凉亭还继续发挥作用。济阳村的紫云桥亭是济阳中学学子读书的好地方,山上古树成荫,亭下流水潺潺,伴着朗朗读书声,构成一幅绚丽的天然美景。

儒美桥

又叫儒洲拱桥,在大田县济阳乡大儒溪上。这座拱桥建于清德宗光绪7年桂月(1881年),竣工于光绪9年,桥长4 0多米,宽5米多,高1 3米,跨径2 5米。桥基石是用千斤石条叠垒,拱桥全部用石块浆砌。桥面建有突檐翘脊的桥亭,桥两头各耸立一块高大石碑,雕刻着蛟龙图案和碑文,极为壮观别致。 这座桥不但美观,而且非常坚固,在公路通往大儒还没有建公路桥时,车辆都由此桥通过。儒美桥至今已有一百一十多年历史,属三明第二长拱桥。

全国涂氏总人口是多少?

涂姓是中国人口最多的第一百五十三位姓氏,在鄂、赣、粤地区分布比较集中。在当今涂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0068%,总人口大约有85万。涂...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