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皇帝本来是姓元的,为什么后来要改姓拓跋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6浏览:1收藏

北魏皇帝本来是姓元的,为什么后来要改姓拓跋呢,第1张

北朝的魏国是鲜卑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统治皇族姓拓跋,后来魏孝文帝拓跋宏进行了汉化的改革,将首都迁到了洛阳,并且改鲜卑人的复姓为汉人的单姓,如将拓跋氏改成了元氏,标明天下第一姓的意思。

  所以,北魏又称元魏,其道理犹如李唐、赵宋、朱明一样。

应该是北魏皇帝改成汉族姓氏,我记得是元宏

北魏皇帝姓元(原姓拓拔,后改汉姓为元)

  元是姓氏,用在这里是为了把拓跋氏的北魏和曹魏区别开

  北魏的建立者是鲜卑人,皇族原姓拓拔,后北魏孝文帝改鲜卑姓为汉姓,皇族又拓拔改为元,你可以在初中历史课本中的《魏孝文帝迁都》可以看到。

  北魏皇帝本来姓拓跋,后来孝文帝改革,迁都改姓,把姓氏改成"元",所以叫元魏

  北魏朝拓跋宏改姓元,之后魏朝称元魏。北朝也就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所以称北朝元魏继齐周。

元氏县名人(1)李牧 ,北褚人,战国末期赵国名将。(2)李左车,北褚人,李牧后人,秦末谋士。(3)李治(1192-1279)元代数学家。(4)李琦 明初人 祖籍纸屯。洪武初任监察御史,后调任大理寺副御。元姓名人元宏即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公元386年,拓跋珪在北方建立北魏政权(386-556年)日益强大,尽占长江以北地区,成南北朝对峙之势。传至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将皇族拓跋姓改成了元姓,自己也改名为元宏,其他庶族仍为拓跋氏。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元勰字彦和,献文帝。

1、元氏王朝是有的。

2、出生后因是女性(即为皇女),本应封为公主,而时局危险,所以她的祖母、掌握帝国实际大权的皇太后胡氏对外宣称她是男性(即为皇子),并大赦天下,改元武泰。不久,孝明帝暴崩,尚在襁褓中的女婴元氏以先帝唯一子嗣的身份继位,从而在技术上成为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位女皇帝(528年4月1日在位),并且是北魏自道武帝拓跋圭立国以来在位的第十位皇帝,但她的女皇帝身份普遍不被承认。她即位当天便被废黜,在位一天不到,之后史书不见记载。

3、武泰元年二月廿五癸丑日(528年3月31日),孝明帝元诩突然驾崩,极有可能被胡太后串通近臣用毒酒毒死的。第二天(即武泰元年二月廿六甲寅日,公元528年4月1日),胡太后伪称皇女元氏为皇太子,拥立元氏登基为皇帝,胡太后继续临朝称制[参12],再次大赦天下。当时的元氏出生刚满50天。由于没有跨年,未改元,仍然沿用“武泰”年号。这样,从技术上来说,元氏成为北魏第十位皇帝,亦为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当然,由于这位女婴皇帝才出生一个多月,不可能真正地行使皇帝权力,实权仍然掌握在她的祖母、临朝称制的胡太后手中,元氏只不过是胡太后的傀儡。

没有

到了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之后,大张旗鼓地推行汉化改革政策,率王族改为汉字单姓“元”氏,其王族之外的拓跋氏遂成为庶姓,仍为拓跋氏,不与皇室同氏。到了西魏政权的末代帝王恭皇帝元廓于北魏废帝元钦三年(公元554年)农历1月即皇帝位之后,去年号,称元年,将元氏复改回拓跋氏。

进入隋朝,隋文帝重新统一了中国大地后,在强大且日趋规范化的汉文化历史潮流推动下,鲜卑族拓拔氏嫡系主流最终仍然改定为汉姓元氏,而庶支拓拔氏则汉化姓氏繁多,诸如长孙氏、李氏、王氏、郑氏、金氏、赵氏等等,不一而足,皆世代相传至今。

宇文家属是西魏的现实掌握者。楚乔传中的男主要角色宇文玥,便是西魏理论统治者宇文泰的儿子。这个和实际上的汗青一致,实在的汗青,宇文泰的儿子都很小,以是他在临终前把权利交给了侄子宇文护。

元氏家族

姓元的但凡皇族,北魏的皇帝以前但凡拓跋氏,电视剧景秀未央引见的便是北魏时代的皇帝,过后李未央的孙子孝文帝改革,把鲜卑姓改为汉姓,拓跋氏就改成了元氏。所以说楚乔传中元氏子孙等于斑斓未央中,拓跋氏的子弟。

至于电视中的萧策、萧玉属于南梁,便是琅琊榜中的谁人南梁。至于电视中尚有位西凉世子,这个就不具有了,西魏降生时,西凉都塌陷100多年了。

说反了。北魏皇帝原姓拓拔,后孝文帝拓跋宏改皇族汉姓为元,更名元宏。魏孝文帝拓跋宏进行了汉化的改革,将首都迁到了洛阳,并且改鲜卑人的复姓为汉人的单姓,如将拓跋氏改成了元氏,标明天下第一姓的意思。

太和二十年(496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改拔拔氏为长孙氏、达奚氏为奚氏、乙奚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不可胜纪。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不再重复奇僻,与汉姓完全相同,鲜卑族在汉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这一部分讲的是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孝文帝,原文拓跋宏,后改为元宏。孝文帝改革指的是在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所推行的改革。其主要内容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户调制,变革官制和律令,迁都洛阳,改易汉俗等。

我对这一部分的粗略翻译:

孝文帝颁布诏令,认为(或译为“上书”):“北方人(当时正值南北朝时期,称晋人为南人)称土为拓,称后(不知如何翻译,可能为“厚”)为跋。魏国宗室(指拓跋氏)的祖先出自黄帝一脉,以土德称王(当时盛行五德说,指金、木、水、火、土五德),所以称为(姓氏为)拓跋氏。土,颜色为**(黄口?),乃是万物之元(元,起源,这里不宜直译),(拓跋氏正应土德),所以应该改姓为元氏。诸位功臣旧族自这一代起,姓氏如果有重叠复杂的,都(应该)改掉。”

里面有一些地方也不知如何翻译,比如“后为跋”,“黄口之色”,“自代来者”,“姓或重复”。但是大致意思就是这样。

北魏皇帝本来是姓元的,为什么后来要改姓拓跋呢

北朝的魏国是鲜卑民族建立起来的国家,统治皇族姓拓跋,后来魏孝文帝拓跋宏进行了汉化的改革,将首都迁到了洛阳,并且改鲜卑人的复姓为汉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