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故里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人在外,城在里。
故乡,若是一抹红霞,我就是在霞光中飞舞的尘埃,望着故乡的方向,禁不住三鞠躬,一是感谢故乡为我人生的背书,二是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三是感恩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共建的美好家园。
每次回家,总是有一种莫名的冲动。
家的方向,永远是心中充满敬意的地方。自不必说那纵横交错的街道,蜿蜒的河流,巍峨的华山;也不必说那在微风中招手的绿郁郁的麦田,在夏风中高歌的鸣蝉,在屋前屋后咧嘴开笑的洋槐花;单是那县城里老房子就让我回味无穷了,一眼望去,在阳光下散发着古老光辉的痕迹每每都让我如痴如醉哦。
位于丰且中阳里的刘邦广场
我们的那个县城是由向阳路、解放路、大庆路、工农路、人民路构成,最为繁华的地方就是向阳北路与解放路交汇之处,即人民商、百货大楼,是县城的商业集中地,虽然,县城已扩展很大,但人们还是习惯到此处走动走动,寻找记记,以慰心灵。
文庙,就是丰县中阳里大楼的对面,是苏北现存始建最早的古庙,也是苏北唯一保存较为完善的古建筑。坐落在县城最繁华的解放路西侧,虽然被四周林立的高楼遮掩,但作为这座城市里太长时间里文脉兴衰的载体,无疑,她就是丰县这座城市里今天绝无仅有的文化坐标,在文庙的东侧就是新华书店,我在县城工作时,每逢周末,都是在书店里呆上一天或半晌,然后,去文庙里走走,让大脑在古风中得到洗涤。
所谓文庙,就是古代各州学子举行祀孔典礼的地方,也称孔庙。按封建历朝旧制,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在文庙举行祭孔大典。同时,文庙也是县学的学宫。丰县现存的文庙大殿始建于公元1560年,距今已有450年的历史。
位于丰县中阳里对面的文庙
一座城市,就是一部浩瀚的史书,2000多年的岁月里,丰县,也在历史的长河里点缀着史诗般的长卷,向人们诉说着历史,不管是刀光剑影还是张灯结彩。
刘邦成为了一代帝王,为家乡留下了说不尽的故事,高祖庙,就是后人建立在丰县大地上的一座历史浓缩光环。
有些年轻人可能问不禁要问:哪里有高祖庙啊?我还是来介绍一下吧。
高祖庙,现位于凤城宾馆内,始建于中阳坊,后几经迁移,也就是在县城的东北角,以前县城小,有着四门对十庙的说法,丰县古城河呈方形围绕着美丽的县城,在五代时刘知远修建,到唐代时,就毁了,也很少人去了,唐高祖时的国子监博士徐矿过高祖庙时曾写下一诗:“魂魄定惊铁马驰,孤城遗庙阅今兹。月明剑佩来三杰,世远君臣晦六奇。狐兔解围阶陛拜,金钱空费女郎祠。轰腾车马郊衢去,吊古真堪挥泪洏。”高祖庙先后在宋、元、明、清间,都经历了修葺,到了弘治十二年至十三年,知县于让、县丞宋溥、典史查俊、教谕陈让、训导吴辄、郑发重修。高祖庙正殿三间、东西庑房六间,前门楼三间,周围砌有较高院墙。
陈道明饰演的刘邦
明嘉靖年间,黄河决堤,丰县深受其害,高祖庙也被黄河之水淹没,县治迁于华山之阳,高祖庙迁建于岚山之阳。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县治迁回旧址,将高祖庙改建于城北门外东侧。
至明末崇祯十二年,顺天府榜举人史文奎过高祖庙写道:“汉帝威仪俨在兹,寒荒漠漠野烟驰。当时约法除民患,不独兴王见地奇。过吊纷来披野棘。咄嗟难辨起荒祠。空堂衮冕苔销尽,啼鸟吟螀总涕洏。”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知县刘毓遴将高祖庙迁建于城北门内天津桥左侧,并置田15亩作为庙宇修葺之用。康熙四十七年县知事王初集加以重修,中间帝像饰以黄金,两旁列四辅十八侯。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县令邵钟铨复加修建。清末,高祖庙就成为了私塾,民国期间,作为学校教育学生,在上世纪50年代,被拆。
今天,若到县城,你会看以刘邦广场,在我的印象中,刘邦的雕像曾经在原丰县**院前竖过,就是90年代初,后来又将百货大楼移动,重又修建了中阳里处,新选了刘邦广场,即向阳北路西侧。
丰县作为汉高祖刘邦的老家,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宋人陈普曾在其诗《历代传授歌》中写到“秦帝始皇太暴虐,位传二世而已矣。汉室龙兴灭秦项,高祖刘邦赤帝子。”关于赤帝之说,在民间也有故事流传。
刘邦的曾祖父刘清曾任战国末期魏国大夫,被王封为丰公,后来魏迁大梁都于丰。刘清迁到力村后,为了避免秦朝的迫害(因为刘清的父亲是魏国大夫,刘氏家族也就属于秦国要防患的对象),曾隐姓埋名,改姓金氏,改名叫金流。后又改为刘清,娶妻徐氏,生二子刘荣、刘纪,刘荣生刘煓、刘瑞,刘煓生刘伯、刘种、刘季、刘交,刘季即为汉高祖刘邦。
刘氏家谱
在丰县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刘家的房前不知何时自生一棵梧桐树,此树不几年就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有一天狂风大作,飞来一只金凤凰,在树上筑起了窝巢。后来金凤凰飞走,很奇怪,刘清也跟着病死了。家人便把梧桐树刨倒,给刘清打副棺材。
临下葬时,原来晴好的天气,忽然变了,风雨大作,电闪雷鸣。棺材刚出家门,又不能抬回来,便暂时停在梧桐树坑旁。雨停后,送葬人再来抬棺时,发现棺材不见了,梧桐树坑上出现了坟头。人们看见,坟头上竟黑压压的蚂蚁,正忙着往坟上运土。这便是刘邦祖坟“凤凰点穴”,“蚂蚁圆坟”的传说。
刘邦作为汉朝的开国皇帝,是不争的史实。刘氏家谱也明确记载,因此,全球的刘氏后人前来旅游观光,考察访问,寻根拜祭,又因刘邦创建了大汉王朝和影响古今中外的大汉文化,故而刘邦被文史学家称之为汉之始祖,汉皇祖陵园俗称汉皇林,此处是刘邦的曾祖父—魏国大夫刘清之墓所在地,白银河水绕陵园西北侧而过,这里交通方便,风景秀丽,是古今名人朝拜的胜地。
汉皇祖陵以刘清墓为中心,正北建有刘氏家祠,名汉里祠,东北角建有汉高祖刘邦的庙,名曰西王庙,西北角建有光武帝刘秀的庙,名曰东王庙,正东侧建有刘备关公张飞桃园三结义庙,名曰三义庙,西侧为玄帝庙,前面为汉皇大殿,殿前为陵门,门前设有气势壮观的千米神道,神道两旁列以石人,石马,石丞相等大型石雕,被誉为古丰胜景,因改朝换代,黄河屡决,古迹多有破坏。
位于丰县城西约20里处的汉皇祖陵
今年春节回家期间,我也专门去“天下第一寨”一睹容貌,感慨万分。说真的,每当我从县城回家时,要路过马楼、李路口、蒋新庄等,当从国道上拐道时,就可看见汉皇祖陵了,不过,这只是现在。
在90年代初,刚开始修建汉皇祖陵时,规模还不算大,就在金刘寨的庄里,刘清的坟头还挺大的,比成都武侯祠隔壁的刘备墓至少要大上一圈,也盖了几间厢房,里面有汉代皇帝的牌位。
当时,也就是看上一看,现在,也是仅仅看上一看。
汉皇祖陵的刘邦雕像
现在的皇陵,增加了刘邦的雕像,据查阅资料得知:高达426米!刘邦铜像气势磅礴,再现了这名千古帝王的雄风,而从汉阙到雕像之间的距离是620米,寓意高祖62岁。
“丰,吾所生长,极不忘耳”!
所有丰县人,都应熟记,并不忘耳,今天读来,如在耳边。
刘氏的来源主要有三: 1 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相传祁姓是黄帝的后裔所分得的姓氏之一,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定州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相传姓刘。史称刘氏正宗,这就是陕西刘氏。2 出自姬姓,为周太后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其后裔以邑为氏,世代相传姓刘,这就是河南刘氏。3 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
据史书记载:
一、汉高祖刘邦实行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于单于为妻。依照匈奴的习俗,贵者皆从母姓,单于的子孙于是皆从刘姓。于是便生成这支刘姓。二、据史籍记载,齐人娄敬在洛阳向刘邦献入关中建都之策,得到刘邦的重用,刘邦称帝后,赐姓刘氏,其后保持此姓;刘邦为了感谢项伯在鸿门宴上对他的救命之恩,赐他刘姓。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二迁徙分布刘氏最早发源于河北唐县,而始姓刘氏却在今天的陕西省境内。公元前300多年前开始向河南及江苏传播。战国时晋大夫会有子留居秦国,称刘氏,其十世孙在魏国任职,魏灭后迁至大梁,生子刘清辗转到今江苏等地。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三郡望堂号郡望: 据有关史料记载,刘姓郡望达25个,其中有名的有18个。
1 彭城郡:西汉的时候设立,当时将楚国改为彭城郡,后又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此支刘氏是汉高祖的后代。
2 沛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相县。相当于今安徽、河南等地。
3 弘农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弘农。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时刘贾。
4 河间郡:汉初置郡,治所在乐城。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之子河间王刘开。
5 中山郡:汉时置郡,治所在卢奴。此支刘姓多出自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
6 梁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咀阳。此支刘姓为汉文帝之子刘文所开基。
7 顿丘郡:西汉、西晋两次置郡。此支刘氏多出自匈奴刘氏。
8 南阳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宛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西汉长沙定王刘发。
9 东平郡:汉晋置郡, 治所在无盐。南朝宋改称东平郡。此支刘氏,其开山基始祖为汉宣帝第四子东平王刘宇。
10 高密国:西汉置国,治所在高密。此支刘氏为广陵王之子刘宏所开基。
11 竟陵郡:西晋置郡,治所在石城。此支刘氏为后汉刘焉所开基。
12 河南郡:汉置郡,治所在洛阳市东北。此支刘氏出自匈奴族刘氏。
13 尉氏县:春秋时郑国尉氏邑,秦时置县。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东汉章帝十一世孙刘通。
14广平郡:汉置郡,治所在广平。此支刘氏出自西汉景帝之孙刘苍之后。
15 丹阳郡:西汉置郡,治所在宛陵。此支刘氏为临怀刘氏分支,起开山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7世孙刘会。
16 广陵郡:西汉改江都国置广陵国,治所在广陵。东汉改为郡。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汉宣帝广陵王刘胥。
17 长沙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临湘。此支刘姓开基始祖为长沙定王刘发。
18 临淮郡:汉武帝时置郡,治所在今安徽。此支刘姓,其开基始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六世孙晋永城令刘建。
堂号:
1 彭城堂:这是刘氏使用最普遍的堂号,因为彭城刘氏其源出西汉皇族,时间较早,人口、支脉较多,影响较大,因此被刘氏看作是郡望堂号的正宗。
2 豢龙堂:夏相刘累,相传他善于养龙,被封为豢龙氏。
3 藜照堂:汉代的刘向,元帝的时候校书天禄阁,有一天,一个老翁穿着黄衣,拿者藜杖,吹着拐杖上的火焰,拿出天文、地理的书给刘向。刘向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是太乙之精,听说他好学,特来看他。刘向一生著述很多,见了老翁后,才思更加敏捷了。四家乘谱牒河北:沧州刘氏家谱三卷首一卷、南皮刘氏家谱、上元刘氏家谱六卷山西:洪洞刘氏宗谱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洪洞刘氏族谱五卷、洪沿刘氏宗谱六卷、洪洞刘氏族谱、洪洞刘氏族谱不分卷、洪洞刘氏族谱十七卷首一卷、平定刘氏族谱不分卷辽宁:沉阳刘氏家族谱不分卷、沉阳刘氏家谱、辽阳刘氏宗谱一卷、凌源刘氏宗谱十卷
刘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五点三八。
寻根溯源
1、据《元和姓纂》、《新唐书》等资料所载,出自祁姓尧帝之后。以字名为氏。
2、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所载,出自姬姓周太王古公�父之后裔。
3、改姓而来。据《史记》所载,刘邦称帝后,赐有功之臣娄敬、项伯为刘姓,并赐其他降汉的项氏家族改姓刘。其它姓氏改姓刘。据《史记》所载,西汉公主嫁与冒顿为妻,其子女皆从刘姓。另外有薛、何、美、陆终氏和少数民族鲜卑孤独氏,女真族乌古论氏、移剌氏、满族宁古塔氏、留佳氏等众多姓氏改为刘姓。
得姓始祖
刘累。刘姓系上古圣帝尧的后裔。尧出生时其母庆都寄居 于伊长孺家的伊祁山下,故从母所居之地为姓“伊祁”。后又分出“伊”、“祁”二姓。尧帝的祁姓后代有一支被封于刘邑(今河北唐县境),建立刘国。夏朝时,刘国有一家生有一子,出生时有纹在手曰:“刘累”,于是便以此为名。刘累长大后,跟随豢龙氏学习养龙本领,被夏帝孔甲封为“ 御龙氏”,负责驯养孔甲的四条龙。有一次,一条龙死了,刘累就把龙肉做成肉羹,充当野味献给孔甲。孔甲感觉味道特别鲜美,非常高兴,于是就赏赐给刘累许多财物。不料过了几天,孔甲又想吃这种“野味”,便派人向他索取。刘累感到难于蒙混,又怕孔甲怪罪,就带领家眷逃到鲁阳(今河南鲁山)。又不敢再用祁姓,就用名字中的刘字作了姓氏。刘累之后,其裔又先后被封于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唐(今山西翼城)、杜(今陕西西安)。周宣王时,杜国国君杜伯被害,杜伯之子隰叔逃入晋国,担任士师(主管刑罚、狱讼、禁令的官)隰叔之子士艹为以官职为氏称士氏。士艹为之孙士会就是辅佐晋文公、襄公争霸天下,使晋国成为五霸之一的范武子。士会曾居于秦国,其后有留于秦国者便恢复其祖姓为刘姓,是为陕西刘氏。汉王朝的创立者刘邦便是士会的后代。刘邦对刘姓家族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士会也成为刘姓共认的祖先之一。
繁衍播迁
河北唐县是刘姓的祖居之地,而刘姓的发源之地当在今河 南省境。而源于陕西省境的刘姓当为河南刘姓之分支。战国时期,陕西刘氏播迁到河南及江苏地区,到汉代沛县刘姓成为皇族,大封同姓诸侯,显贵无比。纵观刘姓繁衍情况,可划分为三大时期:第一时期为汉代,江苏刘姓族人刘邦建立汉室,随着“同姓封侯”,刘姓人遍布彭城、沛国、弘农、中山、南阳、东平、天水等地,成为当时全国第一大姓氏。汉末群雄争霸之际,中原刘姓为避战祸四方迁徙。第二时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除刘姓人大举南迁外,许多少数民族在汉化的过程中,取刘姓代替自己原有姓氏。与此同时,刘裕代晋称帝,建立宋,其族在江南最为显赫,被封王侯的刘姓遍布江南。第三时期为唐至五代。据《兴宁刘氏族谱》所载,唐翰林学士视察使天锡公,为避战乱弃官奉父祥公迁至福建宁化县,后成汀闽望族。这一时期,刘姓支脉遍布大江南北。宋元至明清时期,刘姓族人已遍布全国各地。
郡望堂号
刘姓在其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主要有:1、彭城郡;2、沛郡;3、弘农郡;4、河间郡;5、中山郡;6、梁郡;7、顿丘郡;8、南阳郡;9、东平郡;10、高平郡;11、东莞郡;12、平原郡;13、广陵郡;14、临淮郡;15、琅邪郡;16、兰陵郡;17、东海郡;18、丹阳郡;19、宣城郡;20、南郡;21、高阳郡;22、高密郡;23、尉氏郡;24、竟陵郡;25、长沙郡;26、河南郡;27、广平郡。
堂号:
“彭城”、“弘农”、“沛郡”、“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密”、“竟陵”、“河南”、“尉氏”、“广平”、“丹阳”、“广陵”、“长沙”、“临淮”;还有“豢龙堂”、“藜照”;另有自立堂号,如 “敦睦”、“敦本”、“天录”、“再思”、“树德”、“守三”、“青云”、“传经”、“五忠”、“恒德”、“庆元”、“怀贤”、“墨庄”等。
宗族特征
1、刘姓家族地位显赫,从古到今,称王称帝者多达六十六 人,统治时间长达六百五十多年。
2、刘姓家族有其排列有序的字行辈份,据刘祥澍所修《刘氏族谱》载有清代江苏刘姓一支辈份字行为:“祥瑞肇英贤,明良继仁孝。”清光绪年间刘一诚所修《刘氏宗谱》载有彭城(今徐州)刘姓仲盛公一支辈份字行为:“寿福永彦仲,伯仁义尚若,余洪继应一,启世道昌从。”
名人精粹
刘邦:沛县丰邑(今江苏沛县)人,秦末聚众起义,得胜,建立西汉。刘歆:西汉沛人,古文学派的开创者。所撰《七略》对中国目录学的建立有一定贡献,刘歆也是我国最早研究圆周率的人之一。刘秀:今湖北枣阳西南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刘洪:东汉天文学家,山东蒙阳人,所著《乾象历》是我国考虑了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的第一部历法。刘备: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在东汉末年群雄争霸中建蜀汉政权,与东吴、曹魏成鼎足之势。刘伶:沛国人,为西晋时“竹林七贤”之一,官至建威将军。刘渊:系匈奴人,十六国中的汉国建立者,称号“汉王”。刘义庆:彭城(江苏徐州)人,十六国时宋国著名文学家。有小说集《世说新语》。刘勰:东莞莒县(今山东)人,十六国时期梁国杰出的文学家、理论批评家。著有《文心雕龙》,被称为文学理论批评史巨著。刘知几: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杰出的史学家,所著《史通》为我国第一部史学评论的专著。刘禹锡:洛阳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著有《天论》等。刘墉:山东诸城人,清代书法家,官至东阁大学士。刘鄂:江苏丹徒人,清代小说家,著有小说《老残游记》。刘少奇:湖南宁乡人,早期中共党员之一,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
刘邦故里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
本文2023-12-06 00:03: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26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