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籍是登州府文登县马家庄现在是哪里
荣成,马家疃。明万历年间,马姓建村,故名。196户。
清雍正十二年(1734)河东总督王士俊奉命整顿封疆,决议裁卫。王士俊疏称:“文登幅员已极辽阔,今再加威海、靖海、成山三卫地粮军户,其地周环800余里,殊难管辖,而成山卫又是未便听其孤悬海滨,且成山地方为海洋东面险要之区,则成山卫自应改设一县,以资弹压。”雍正十三年(1735)二月,廷议认准,裁成山卫设县。雍正帝“钦赐嘉名,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荣成县志》道光本·艺文)。裁卫设县始告完成,改成山卫为荣成县。
因为,荣成是282年前从文登被割出来的,而你找的是300多年前的,应该是明朝时期的事。不知道你找的是不是这个村。
宋村 元初,昌阳古城之西有宋家、韩家、杨家3庄。天顺时,3庄合一,宋姓势盛。872户。
徐格庄 元初,胥姓自文城来居,称胥格庄。清中期,徐姓由徐家庄迁此,遂易名。240户。
马家3村 元初,韩姓自山马来马山之阳立村;明洪武时,其南、西又建新村,
分别称北马(421户),南马(400户),西马(204户)。
大床,429小床 明初,于姓自斥山迁套河西岸立村,称桃花庄,演作套河床。明末,北建小套河床。1940年后,分别称大床(350户)、小床(152户)。
双石 清顺治十八年,毕姓自神格庄来两巨石之南立村。221户。
河格庄 元初,何姓自文登营一带来居,称何格庄。约元末改称石灰窑店。明中期,洪水在村中冲开一河,遂称今名。301户。
潘格庄 明初,殷姓自今荣成滕家来为潘姓富户守田庄。120户。
寺前 明万历时,丛姓由套河南岸万家疃迁湾东寺前安村。518户。
郑家沟 明末,郑姓自今乳山县油古村来两山间立村。217户。
臧格庄 元代以前,臧姓建村。元初,姚姓来居,袭旧称。386户。
宋疃庄 明初,宋姓从九顶埠来居。106户。
青岭 明嘉靖时,刘姓来山岭东侧建村,称岭东。1981年改今名。380户。
埠后 清初,杨姓自靖海卫来九顶埠之北建村。88户。
青龙夼 明中期,于姓自大床来居,地处狭长草夼,似青龙蜿蜒。345户。
姜家庄 明万历二年,姜姓自文城河南来居。351户。
山西 明崇祯三年,张姓自姜家庄来宋村之北、回龙山之西安村,初名集后张家。康熙时,称集后。1981年改为山西。154户。
周格庄 元末,周姓从江西吉水来居。620户。
李仙庄 元朝中期,李姓自靖海卫来落神山之南建村。235户。
金格3村 明嘉靖时, 曹姓从陕西潼关卫鼓楼门底来居,以村南有巨石似牛,取名金牛庄。清末演作金格庄,时有西、南、北3村。1958年,分别改为金格西里(249户),金格南里(107户),金格北里(156户)。
集西 明初,殷姓从河南安阳来居,称殷家庄。嘉靖时,宋村设集,遂称集西。433户。
草埠 宋末,王姓自斥山十王坟来土岭上立村,岭周野草丛生。375户。
4东孔格 明末,孔姓自村东凤凰山来居,称孔格庄。1981年易今名。360户。
郭家店 明朝中期,郭姓自山后郭家来设酒店。1956年九顶埠并入。522户。
姚山头 明万历时,姚姓自臧格庄来山丘尽头建村。750户。
硝滩3村 明末, 宋姓自九顶埠、林姓自文城峰西来居,南临海滩多硝,称硝滩。1984年4月分设硝一,硝二,硝三,3个行政村,分别为262户、315户、201户。
西海庄 清初,于姓自南鱼池来桑岛居住,以岛名村。1940年以后,嫌村名不雅,以方位改今称。240户。
石灰窑 明初,杜姓从邻村上庄子来建石灰窑。与上庄子、涝夼、桃庵为同一行政村。335户。
曲疃庄 明末,曲姓自青龙夼迁此为富户看庄。640户。
上徐村 明末, 刘姓建上庄子。清初,隋姓自窦家头来为徐姓守山林。335户。
渠格庄 明朝中期,葛姓从云南,徐姓自威海来沟渠两边居住。167户。
神格庄 明万历四年,邹姓自海埠(今属环翠区)来神庙东侧立村。410户。
紫金山 明崇祯九年,姚姓自姚山头来紫荆山阳立村,演作紫金山。308户。
鹁鸽崖 元末,田姓来鹁鸽窝山之北崖立村。326户。
山东 明末,韩姓自侯家集后来回龙山之东立村。202户。
炉上 清初,刘姓自五里顶后来居,设红炉。102户。
下徐村 明初,田姓自陕西来居。后,董姓自云南来居,以族中为官者大贤为名。清初,徐姓兴,以地势低于北村称下徐村。509户。
台上 明正德时,刘姓自驾山来昌阳古城后寺土台上建村。249户。
城东 明成化时,王萃自北凉水湾来昌阳古城东门外立村。360户。
小寨、469大寨 明末,王姓、孙姓分别建村。相传昌阳县曾在此设大、小营寨。大寨321户,小寨210户。
停驾沟 明朝中期,刘姓自云南来沟谷之中居住。每年三月初二日赶回龙山会的人抬着“龙母驾”经此沟必小憩,故名。125户。
石羊 明初,刘姓自文城来居。此处临汉昌阳墓地,有石羊2只。清末,西侧林家庄并入。400户。
小泽头 明朝中期,邱姓自今荣成邱家来小片沼泽地西头立村。210户。
大泽头 明中期,刘姓自杏树夼来大片沼泽地东首立村。255户。
菜园 清中期,刘姓自停驾沟来开荒种菜。68户。
山东桓台毕氏字辈:“汝梦斯廷远承先德于以作征清本家学传世其荣树毓允昌循法守铭宗章克保宏业振升”。
山东青州毕氏字辈:“海右启家嗣宗衍庆义方式谷慎行贻令云裔其昌宾王利用”。
山东汶上毕氏字辈:“玉庆先德于士研经洁白”。
山东临朐毕氏字辈:“吉绪永利世云”。
山东淄川、巨野、莱芜毕氏字辈:“自际盛世海岱丰凝远承先德于耜研经杰辈家第昭旷堂亭温良恭俭苗裔嗣(思)铭”。
安徽六安毕氏字辈:“廷明照如昌善(景)良”
安徽合肥毕氏字辈:“春永守金权文章为纯粹张教治家祥”。
吉林、辽宁毕氏字辈:“所以召世序庶可鉴重明远应鸿大也永茂于文登”。
浙江鄞州毕氏字辈:“大任保厘镐东志襄瑞冶”。
河北涿鹿毕氏字辈:“进义(玉洪)学(旭)博(傲)”。
河北固安毕氏字辈:耀、庭、庆、少、继、振、曾
河北献县毕氏字辈:“炜士深根煌增”。
河北乐亭县毕段村:“中永学元(丽)承(雅)。
内蒙敖汉毕氏字辈:“先有席卫万庚广连占魁”。
湖南毕氏一支字辈:“承家仁才代启”。
云南毕氏一支字辈:“亨顺永发克敬乘先书练册守孝友丛员”。
陕西米脂毕氏字辈:“万兆凤华台银河龙门开”。
毕氏一支字辈:“世守恩锡(赐)永记相传”。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毕氏
[111]8自[112]9际[113]10盛[114]11世 [115]12海[116]13岱[117]14丰[118]15凝 [119]16远[120]17承[121]18先[122]19德 [123]20于[124]21耜(泗)[125]22研[126]23经(京) [127]24洁(结)[128]25白[129]26家[130]27第 [131]28昭[132]29旷[133]30堂[134]31亭 [135]32温[136]33良[137]34恭[138]35俭 [139]36苗[140]37裔[141]38嗣(思)[142]39铭
明万历十三年七世叔祖后起(不包含)
[鼻祖毕公高]
----------------------------------------------------
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
柳林镇毕庄 有家谱
龙固镇毕海村 5000人 有家谱
营里镇毕堂村 有家谱 续了3万人左右
万丰镇顺河村 2000人 家谱丢失
闫各庄镇毕段村1800人 无家谱 据考证从清朝时期即有记载,为山东昌邑地区迁入,全村只有两个姓,毕和段,且毕姓人口占90%以上
董官屯镇孙官屯村300人 有家谱
营里镇赵集村(从顺河迁入)
万丰镇刘集村(特别说明刘集刘氏是顺河毕氏,历史故事原来刘集刘氏家没有男孩。顺河的姑娘带走的顺河孩子只不过姓氏姓刘,辈分风俗民情全部按照毕氏的来)
万丰镇毕楼村
万丰镇毕桥村(新毕桥村)
万丰镇红卫村(新红卫村)原庄名:姑子庙
万丰镇田庄村
万丰镇泗河集(东中西)村后有碑
万丰镇郑庄
万丰镇毕小楼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大桥镇毕庄 有家谱 (祖上河内枣强迁入)
章缝镇花园村
河南省新乡市小冀镇梁村
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
苑庄镇毕村
安徽省六安市寿县炎刘镇广岩乡黄楼村 家谱不详
1、魏氏统一字辈:天启大名兆吉昌信陵建立德锦长忠贞克笃赞先烈贤哲绍徽永世芳。
2、四川成都、江西安源:满贵府宗文奇史四国自德卫贤潮善君享荣,轩府左盛朝芳名满德,祖府余英豪远少极秋业。
3、四川一:明安其文化乡永俊良学中先泽Denshi远孝友一个家的遗产。
4、湖北长阳:七时镇应长毛万年兴宗开大仙山远连科登,正大奇仙得永兴昌。
扩展资料:
魏姓源流:
1、源流一
魏姓魏。夏商时期,一个西北部落联名的魏部落,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即魏。卫卫国被毁,其后裔到国,姓卫国,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2、源流程二
魏的姓是吉的姓。商朝末年,周文王取代了冀国,封住了他的人民。武王灭了商朝后,赐给他的弟弟毕公为毕国,现在在陕西咸阳的北边。
魏被迁到山西芮城的东北部。春秋时期,毕功高的后代毕万辅佐晋献公。公元前661年,他灭了庚、霍、魏等小国,姓吉。晋献公赐比万为卫国,并建立另一个国家,姓冀。
从公元前445年到公元12年孙维,他分裂了晋国并自立为诸侯,即魏文侯。他建立了强大的魏国,成为战国七帝之一。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了魏国,他的子孙以魏国为家。魏记家族已有3100年的历史,史称魏政宗。
我祖籍是登州府文登县马家庄现在是哪里
本文2023-12-05 21:28: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25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