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是哪里人?我是陕西马家家谱我爷兆字辈我爸自字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5浏览:1收藏

你好!你是哪里人?我是陕西马家家谱我爷兆字辈我爸自字辈!,第1张

你好!你是哪里人?我是陕西马家家谱我爷兆字辈我爸自字辈!

这位知友,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赵奢得姓始祖,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 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 扶风郡为主要郡望,铜柱堂为主要堂号。主要分布宁夏大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3年,马姓人口为1198万人,占中国总人口106%,排名第17位。建议你到祖辈原籍续马氏家谱,如若无法延续,可以考虑自立门户,从祖辈开始排序,延续子嗣。

关于马氏的姓氏来源说法为下:

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其始祖为赵奢。相传帝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孕生子大业。大业之子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 ,帝舜赐他姓嬴。伯益之子大廉,传至季胜有个曾孙叫造父,世周穆王的驾车大夫,因平定徐偃王之乱有功,被封在赵城(今山西洪洞县北赵城),称为赵氏。后建立赵国。战国时赵王有子叫赵奢,以善于用兵著称。因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死后便葬于封邑,其子孙最初以"马服"两字为其姓氏,后省去"服"字,遂有马氏。世居邯郸。史称马姓正宗。

出自他姓改马姓。如汉代有汉戚人马宫,本姓马矢,至马宫以仕学显,改姓马。

出自他族改姓。西域人马庆祥,人居临洮狄道(今甘肃省境内),遂以马为氏。蒙古人月乃和,因其祖在金末为凤翔兵马判官,遂改姓马氏,取名祖常。马祖常之后亦为马氏。金元以后,为回族大姓。

迁徙分布

赵奢之子牧,亦为赵将,居住在邯郸。公元前222年,秦国灭赵国,将牧之子迁徙至陕西咸阳。马兴后人马何罗徙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从此,扶风茂陵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氏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唐朝末年,王潮、王审之入闽,有河南马氏随同前往,在福建安家落户。许州人马殷,少为木工,应募从军,随秦宗权部将孙儒入扬州,转从别将刘建峰攻取潭州。896年,刘建峰北部下所杀,马殷被推为主,被唐任为潭州刺史,后进武安军节度使,于907年被后梁封为楚王,建立楚国,历时45年。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至明代,马姓族人遍布福建;至清代,有的移居台湾,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

台湾的马姓,以嘉义、台南和新竹为最多,名列第七十二位。台湾马姓的开基始祖,来自广东,与广东马姓关系十分密切。早在两千年以前,是由马援将马氏带到南方的。这些人虽然很可能不姓马,但在寿冷县定居以后,却统统改姓为马了。并成为马氏在南方的开基始祖。台湾的马姓,跟广东的马氏关系十分密切。他们的开基始祖大多来自广东。

堂号

"铜柱堂":汉伏波将军马援征阯,胜利后,在交阯立铜柱表功。到了唐朝,马援的后裔马总做安南都护,在原汉立铜柱的地方又立了两根铜柱,铸上了唐朝的威、德,说明自己是伏波将军的后裔。到了五代时马希范也立了铜柱。

"绛纱堂":汉校书郎中马融,才高博洽,为世之通儒。弟子常千余人。他在教室里设绛纱帐,前授生徒,后设女乐。弟子都专心听讲,没有人顾盼女乐。

马姓堂号还有"扶风"。

家乘谱牒

河北:丰润马氏家谱不分卷、安次得胜口马氏家谱不分卷、东安马氏家谱稿不分卷、马谱一幅、马氏族谱不分卷

江苏:京江马氏宗谱二卷图一卷、马氏宗谱七卷首一卷、锡山马氏宗谱不分卷、常州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利城马氏宗谱六卷

浙江:光溪马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会稽马氏宗谱五卷、山阴朱咸马氏宗谱四卷、吴宁安恬马氏宗谱二十三卷

马氏家乘不分卷、马氏族谱不分卷、马氏宗祠族谱不分卷、马氏宗谱不分卷、三官马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繁阳马氏宗谱十九卷、远阳马氏家谱不分卷

可以去山东省单县马氏家族理事会咨询。

 2016年9月13日,经过马长贵、德民等几位创始人努力,在单县开发区成立山东省单县马氏家族理事会。与会的83个村庄的马氏宗亲代表推选选举出了单县马氏家族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分别是:

顾问:马长贵、永轩、庆军;

会长:马德民;

副会长:马钦平、永训、秉林;

秘书长:马永奎;

副秘书长:马晓松;

家谱主编:马世玉;

副主编:马庆亮。

马姓,中华较大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赵国宗室赵奢为马氏得姓始祖。因其封地封在马服(位于邯郸西北),人称“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氏,后又改为单姓“马”。

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扶风郡为主要郡望,铜柱堂为主要堂号。

2013年,马姓人口为1198万人,占中国总人口106%,排名第17位。

字辈排序:陕西神木、秦川、山西罗峪口马氏一支字辈:“茂兆世学子惠明义福照光荣”。

陕西陕南马氏一支字辈:“文成登元良玉启英进昌忠孝全富贵永远正朝堂”。陕西榆林马氏一支字辈:“金文玉丕振图志川建邦”。陕西扶风马氏一支字辈:“承斯龙天子单铭德步廷腾世学文正国兴邦永绍汉应汝先君定登云”。陕西马德昭后裔马氏一支字辈:“乾德秉天勋泽永传”。陕西榆林马氏一支字辈:有,金,战,登,如,会,凤,鸣,祖,贤,高。

云南华宁回族马氏一支字辈:“文春安甲家有本元国中远正四德维新”。云南昭通马氏一支字辈:“福寿永远康忠孝传家信诗书衍泽长”。云南鲁甸回族马氏一支字辈:“贤正义之春荣阳龙明兴毓林广西成刚永长洪真”。云南马氏一支字辈:“明才贤永关”。云南马氏一支字辈:“恩清家普昌礼义”。云南东川马氏一支字辈:国正天兴顺,官清明自安,贤得福利少,子孝父恩宽。

资料已毁,口传祖籍,南京应天府高石砍柳树湾。

山东济宁马氏一支字辈:“兴骏瑞照玉”。山东阳谷马氏一支字辈:“永云月世德文修继志成保守广进化作述维令名光耀功安顺忠孝吉庆祥诗书长久续兴业代相传”。

扩展资料:

马氏家谱被历代马氏子孙视为宗族里的圣物,神圣不可侵犯,被郑重地保管着。

宗族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大特征,家谱则是宗族文化的重要体现。

一部优秀的家谱,记录着一个家族的发源、发展及流布的历史。

马氏家谱,正是一部部马姓家族的发展史,是一部部维系马姓家族的圣物。

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赵奢得姓始祖,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

扶风郡为主要郡望,铜柱堂为主要堂号。

主要分布宁夏大部、甘肃大部、青海东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13年,马姓人口为1198万人,占中国总人口106%,排名

第17位。

赵奢即为中华马氏的始祖,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

因赵奢死后葬于今天邯郸县三陵乡的紫山,因此紫山又称马服山,是世界马姓祖山。

在远古的舜帝时代,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姓,伯益的后代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赵城。

战国初期,赵衰子联合魏氏、韩氏瓜分晋国后,建立了赵国。

当时,赵国公子赵奢能文能武,以善于用兵而著称。

赵文王二十九年,赵奢奉命抗击秦军的进攻而大获全胜,因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称为马服君,他死后便葬在封邑。

他的子孙最初以“马服”为其姓氏,后去掉“服”字,称为马姓。

赵奢从而就成了马姓的得姓始祖。家谱体例: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和苏洵都倡修族家乘,他们不仅亲自编写了本姓的族谱,且提出了编写族谱的体例和方法,并逐成为后世修谱的规范。

马氏家谱于欧、苏体皆有所采,或者干脆将两种融合。

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采用苏洵“谱法”,“凡子而后得为谱,为谱者皆存其高祖,而迁高祖之父”,用“小宗之法”,即只记五。

《锡山马氏统谱》则采用欧阳修“谱法”,而自可见之世,印为高祖,下至五世玄孙别自为世”。

原则上是以远近、亲疏为别,乙远者、疏者略之,近者、亲者详之”。

马氏家谱采用欧、苏两种谱法,但不是单的模仿、套用,而是结合马姓的家规、族等具体情况而有所变通,这就形成了独特马姓家谱编写凡例。

如《暨阳扶风马氏宗凡例》有20条,其一说:“系图为谱之纲,传为谱之目。

凡有官爵者,制诰敕论等文当备载于谱首,无官爵者,生配、死葬、序赞、传文亦宜附载于后,俾后之子孙得有所观法而兴起焉。

”其四说:“总图五世一提者,仿苏老泉遗式;盖取五世,外亲尽之义也。

”其五说:“各派复为旋图,以引其传者,盖取曾南丰式,为分别小宗之义,明亲疏也。

”对于哪些族人不能入谱,马氏家谱一般都有明确规定,这通常与其家规、家法密切相关。

如《暨阳扶风马氏宗谱凡例》规定:“子孙为僧道者,不列行

第,不登图叙,以其外宗族,而趋异端也。

”“子孙有过恶、训诫不悛者,会众声罪,谱削其名,以其玷宗祖也;如能改进,则复之。

”“同族结婚,即同族同谱者,风化攸关,应禁入谱。

”“某子配合某氏,已经结婚者,倘某子亡故,某氏转配族人,则不论尊卑、适合与否,一概不得入谱。

”不得入家谱,也就相当于赶出族门,这对于重根崇源的中国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与惩罚。

马家家法之严,由此亦可见一斑。

姓马的辈分有:登、逢、众、朝、国,龙、王、光、开、得,德、廷、祚、万、中,世、代、大、清、农,应、启、新、明、社,如、成、学、正、宗等。

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赵国宗室赵奢为马氏得姓始祖,因其封地封在马服,人称马服君,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氏,后又改为单姓“马”。

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风郡为主要郡望,铜柱堂为主要堂号。

由此看来,马姓先祖是2000多年战国赵国马服君赵奢,所以,赵奢为后世汉族马氏的始祖。

马氏家族谱字辈马氏家族的辈份排行:登、逢、众、朝、国,龙、王、光、开、得,德、廷、祚、万、中,世、代、大、清、农,应、启、新、明、社,如、成、学、正、宗等

历史来源

1、由“马服”氏改变而来。马服本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块土地,位于今天河北省邯郸市西北。战国时赵国大将赵奢于公元前270年率军在秦、赵瘀氏之战中大败秦军,赵惠文王因此把马服一地分封给赵奢,并赐其号为“马服君”,与廉颇、蔺相如职位相等。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又改为单姓“马”。此后,马家后代又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

2、据《姓氏考略》记载,西域古有“马”姓,后西域有姓“马”者入内地,即以“马”为姓。

3、又据《姓氏考略》载,元代礼部尚书月乃和,因祖父曾任金代的马步指挥使,而改姓“马”,名祖常。回族中的“马”姓是“马”姓来源的重要方面。人常说:“十个回回九姓马,另外还有沙、喇、哈”。用这句俗语概括回族的姓,虽不十分准确,但大体符合事实。

家谱是一种记录宗族世系和血缘的史书,也是一部记述子孙世世代代的家史。家谱可以让人了解自己不曾知晓的历代先祖和姓氏来源。这是任何一个有思想的人都希望明白知道的事,也是人之本性。在中华5000年的历史长河里,恐怕没有一种书像家谱那样时间之久远,影响之广泛了。家谱之所以会具有这样神奇的力量,完全是源于溶于血脉,铭记于心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尊祖敬宗的优良传统。修缮电子家谱最好的选择,百姓通谱网哦!!!

赵姓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也是在全国分布较广的姓氏。赵姓的血缘祖先是少皋金天氏,血缘始祖是伯益。赵姓是中国的一个大姓,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据历史记载,赵姓的血缘祖先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少昊金天氏。传说,少昊的女儿女修因吞玄鸟卵而生皋陶。皋陶的第十四世孙造父生活在周朝,因善于驯马和驾车,深得周穆王的宠爱。后由于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护送周穆王回京城,周穆王就赐给造父赵城(在今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世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姓氏,形成赵姓。由此,中华民族姓氏大家族中最早的一支—赵姓形成。

另有学者认为:赵姓出自嬴姓,形成于西周,祖先是伯益,具体始祖是造父。伯益为颛顼帝裔孙,被舜赐姓嬴。造父为伯益的9世孙,是西周时著名的驾驭马车的能手。周朝末年,造父的第七世孙叔带因受排挤,率领部分宗族投奔晋国,而没有迁往晋国的赵氏宗族仍居住在赵城。从此,赵姓不但在晋国扎下根来,而且逐渐昌盛壮大,“三家分晋”后所建立的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赵国被秦灭亡后,赵姓出现了两大分支—天水赵氏和涿郡赵氏。赵国末代郡王赵嘉被秦始皇迁往西戎,赵姓一部分随之迁往甘肃,居住在天水,形成天水赵氏;赵悼襄王之子赵迁被流放到房陵(今湖北房县),其后裔在汉时又自房陵迁居到涿郡蠡(li立)吾(今河北博野),形成赵姓另一支派———涿郡赵氏。此后赵氏又不断向外扩展,甚至到了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

明时《百家姓》的统计中赵姓排在了第15位。到了宋代,赵姓在《百家姓》中居第一位。2006年前,赵姓全国总人口有2000多万人。按人口比例,赵姓为中国的第七大姓。2007年,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公布:全国姓氏人口总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有10个,依次为:王、李、张、刘、陈、杨、黄、赵、吴、周。赵姓是分布很广、较为常见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429%,按人口比例,为当今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八大姓。

赵姓名人不胜枚举,春秋时有晋国的赵勇,战国时有名将赵奢、平原群赵胜、秦宰相赵高。西汉有赵婴棋,关内侯赵广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营平候赵充国,年逾七十犹驰马破敌。三国时有名将赵云。唐代,苗族人国珍任工部尚书,也姓赵。宋代赵氏立国历经320年,为帝王者有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匡义、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等,还有名宰相赵普,西夏国君李元昊出自党项羌族,也被宋太祖赐姓为赵。元代有著名书画家赵孟俯等。明代有吏部尚书赵南星,清代有书画家、篆刻家赵之谦等。近代以来,赵姓名人更多,如作家赵树理、诗人赵朴初、艺术家赵丹等,都为世人所熟知。中国人民解放军有12位赵姓当代将军。他们分别是赵可铭上将,(-——),湖北省武汉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1998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04年6月20晋升为上将军衔。赵南起上将,(-——),朝鲜族。吉林省吉林(今永吉)县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赵坤中将(1929-——),江苏省丰县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赵昭中将(1923-2004),原名赵明发,笔名赵松,河北省安国县(现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2004年11月4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赵先顺中将(1924-2002),河南省永城县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2002年2月2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8岁。赵兴元中将(1925-——),山东省济南市人。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赵国臣中将 (1935-1994),辽宁省绥中县人。1993年晋升中将军衔。1994年9月27日因病逝世,终年59岁。赵炳耀中将 (),山东省莱阳县人。1990年晋升中将军衔。1993年1月退役。2001年7月23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9岁。赵文泷少将(1942-2004),河北省易县人。1995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4年1月7日因病在天津逝世,享年62岁。赵本胜少将 (1942-2004),安徽省舒城县人。1995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4年1月16日逝世,终年62岁。赵宗焕少将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4年2月22日,因病在哈尔滨逝世,终年71岁。赵织雯少将(1935-——),女,上海市人。1990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

赵姓家谱介绍

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程。赵姓规定每30年修订一次家谱。现存赵姓家谱多是清代和民国初年纂修的。

赵姓族谱

赵姓族谱虽有以上种种类型,但从其发展历史来看,这些类型并非同时出现,而是大体经历了一个从简易家谱,到族谱、支谱、房谱,再到宗谱、统谱等联宗合纂的演进过程。同样,族谱的修撰格式也有一个从简单谱系、谱表到体例完备的发展过程。就现存清代、民国时期的赵姓族谱而言,其格式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谱序。这是每部族谱都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包括本族人写的序和邀请外族人写的序,以及跋语等。外族人写序通常是当朝、当地的名人,或是与家族有特殊关系的人。谱序跋的内容大致是修谱缘由、修谱经过、家族渊源传承,有的谱中还阐发一些修谱理论。随着族谱撰修的次数增多,序跋也不断增多,所以一些大型族谱,其序跋篇幅很大。通常情况是续修次数越多,谱序就越长,谱序跋本身也就成了了解家族历史的重要资料。

二是谱例,即修谱凡例,主要阐明族谱的纂修原则、体例、领谱和族谱的管理原理。同治年间所修的《天水堂赵氏合修族谱》凡例共有20则。《山阴华舍赵氏宗谱》除录旧谱凡例外,还新增凡例若干条。

三是先世考与遗像赞。主要考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和分支迁徙情况,尔后是把本家族中最显赫、有德行功业的先祖绘成遗像载诸谱端,并附像赞。这方面,民国年间所修的《东莱赵氏家乘》最具典型。不仅考述文字简明清晰,祖像的绘制也十分精美。在说明本脉出于蜀汉顺平侯赵云,世居成都府红花市之后,用四言联句表达家族的迁徙、兴盛情况,颇有特色:“聿维我谱,俱详历履,原籍西川,始白天水。明初迁莱,郡城安宅,嘉靖开科,隆万任职。伯镇封疆,仲总六卿,武勋相业,朝廷所荣。愿绍前烈,德言与切,绵长先泽,睦族敦宗。”另外,赵宋皇室后裔的族谱大多载录《太祖遗训》一文。

四是恩荣录。主要刊载皇帝和朝廷、地方官员对家族或家族成员的封赠文字和匾额。山阴华舍谱中有御印、御押,东莱赵氏有“诰命”、“封赠”、“荫袭”、“旌表”四项。

五是家法族规。清末民初所修的赵姓族谱中,一般都是旧规、新规分列,内容庞杂,财产婚姻、祖业管理、家族往来,举凡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无所不包,且各个家族因自己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侧重,但都不离敬宗收族这一核心内容。

六是祠堂坟墓。赵姓对祠堂、祖坟的修建历史、建筑规模、地理位置等都有详尽记载,有些谱中配有简单的绘图。其中大量内容是有关宗祠的管理规章,如山阴华舍赵氏谱中有“宗祠条规”、“陵祭条款”、“宗祠禁约”、“宗祠祭典”、“宗祠仪注”、“六陵仪注”、“宗祠仪注”、“六陵祭文”、“宗祠祭文”、“宗祠祭句”、“六陵联额”,另外还有历代相关的碑文、记颂等。

七是世系。这是赵姓族谱中的主要内容,占有2/3的篇幅。世系可分两种形式,一是世系传录,即从一世祖开始到修谱日期止,家族成员的姓氏名号、生卒年月、简要阅历、妻室子女以及葬地封赠等情况;另一种是世系表或世系图,即以图表的形式记载该家族的血缘传承情况。在笔者所见的赵姓族谱中,后一种形式要多一些。

八是传记,包括行状、墓志铭、神道碑以及年谱等多种形式。传记又有德行、孝友、烈女、仕宦等篇目,与地方志的体例大体一致。

九是仕宦录,或称科第录,登载赵姓族内历代科第人仕者的名单,并简要记载他们的业绩及著述。

十是族产,包括祀田、祖山、义庄、庙产、房屋等。赵姓族谱对这一点相当重视,族田、祖山都写明地理位置和面积大小。同时《还记载族产的数量、买卖情况、管理细则、收支账目以及经营租佃。

十一是艺文或名迹录。收录赵姓族人或与家族相关的各种著述诗文。名迹录则是记载与赵姓家族相关的名胜古迹、山水桥梁、庵寺书院和亭台堂舍等。

十二是字辈谱与领谱字号。

山东地区14部,其中有益都青郡赵氏、黄县东西支赵氏、金乡赵氏、德州赵氏、城阳赵氏、莱阳赵氏、琅琊赵氏、掖县赵氏等。

马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是全国回族十三大姓之一。

寻根溯源

1、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嬴姓,为帝颛顼裔孙伯益之后,以爵号为氏。

2、源于金朝,始祖为西域人马庆祥,入居临氵兆狄道,成为马姓一支。

3、源于元朝,始祖是在金为官的蒙古人月乃和,后人以其官马步指挥使命姓,成为马姓一支。

4、回族人内迁与汉人通婚,采用汉字马姓,为回族常见姓之一。

5、出自清代,满族人中的马佳氏,改姓为马。

6、出自他姓改马姓。汉代,马矢。

得姓始祖

赵奢。在远古的舜帝时代,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舜帝赐姓为嬴姓,伯益的后代造父被周穆王封在赵城。战国初期,赵衰子联合魏氏、韩氏瓜分晋国后,建立了赵国。当时,赵国公子赵奢(赵武灵王的裔孙)能文能武,以善于用兵而著称。赵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二七零年),赵奢奉命抗击秦军的进攻而大获全胜,因战功卓著被赵惠文王封在马服(今河北邯郸市西北),称为马服君,他死后便葬在封邑。他的子孙最初以“马服”为其姓氏,后去掉“服”字,称为马姓。赵奢从而就成了马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马姓最初发祥于河北省邯郸市一带。在战国末期,马姓子孙就已有一些迁居陕西咸阳,在此后的时期内,马姓不断得以发展,并且有许多成为当朝高官。家族逐渐得以兴旺,并且最终使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成为马氏的发展繁衍中心。在西汉时,马姓中又增添了由马矢姓改姓马而来的一支,也逐渐得到壮大。两汉至南北朝时期,马姓除在扶风茂陵成为望族外,还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甘肃、江苏、浙江等省的一些地方,同时汉代时期,马姓宗族大举西迁到西北地区,后来再度东迁到黄淮地区。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入闽,有河南马姓人随同前住,在福建安家落户,后发展成为大族。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马殷从军作战,在唐末,五代十国时期被封为王,建立楚国,包括现今湖南全省,广西大部及广东、贵州部分地区,从而使马姓在广大的地区内得到巨大发展,分布于各地。宋代以后,闽、粤地区马姓逐渐增多,到了明代,马姓族人得以进一步发展,遍布于福建。至清代,马姓开始有些移居于台湾,进而又远徙东南亚及欧美。�当今,马姓为中国第十九位大姓,拥有人口占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一以上,并且主要生活在北方,特别是西北地区。

郡望堂号

马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元和姓纂》所载,主要有九个郡望:

1、扶风郡,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光平东南);

2、京兆郡(今陕西西安);

3、郏郡(今河南郏县);

4、荏平郡(今属山东);

5、临安郡(今属浙江);

6、西河郡(今山西汾阳);

7、广陵郡(今江苏扬州);

8、华阴郡(今属陕西);

9、正平郡(今山西新绛)。

堂号:

“铜柱”、“绛纱”、“扶风”、“驷德”、“回升”、“孝后”等。

宗族特征

1、马姓在少数民族中为大姓,且在汉族人口中也属前列之姓。据有关资料统计,马姓在全国回族中属十三大姓之一,在汉族人口中为排行第十九位的大姓。

2、马姓多位于西北地区,历史上所出名人较多,遍布经济、政治、文化领域。

3、各支马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河北青县马姓一支字行为:“有志名克立,维汝受国荣,之文允宝镇,世锡庆元宏。”虞东干渡马姓祖制排行字行为:“观德知仁孝,修身化世风,惟思豪杰士,冀冠圣贤中,经济治君国,诗书善厥躬,鹏飞由祖福,燕翼乃宗功,教守成名训,家传尚质衷,登瀛怀睿智,显达式英雄,宜法攀龙嗣,求多起凤冲,宽和端本道,庄敬令闻崇,恩泽深先代,荣封勉尔忠,品量钦景哲,光耀望元通。”

名人精粹

马融:右扶风茂陵人,为马氏家族史上第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经学家、文学家,一生注群经外,兼注《老子》、《淮南子》。马援:扶风茂陵(今陕西光平东北)人,东汉初被誉为伏波将军,后历任太守,发展了相马法。著《铜马相法》。马武:南阳湖阳(今河南唐河南)人,一代名将,新莽末,参加绿林起义军,归刘秀,被封为扬虚侯。马腾:右扶风茂陵人(今陕西兴平东北),初为凉州刺史司马,曾与韩遂割据凉州,后被曹操所杀。马超: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三国名将,出身于凉州豪强家族,刘备建蜀后,任骠骑将军。马钧:扶风(治今陕西兴平东)人,魏时机械制造家,因改革绫机而闻名,曾制造翻车,指南车等,其所用机械原理比国外早七、八百年。马周:博州茌平(今属山东)人,唐代大臣,被唐太宗赏识,任监察御史,主张少兴徭赋,反对实行世封制,成为当时有名的政治家。马殷:许州鄢陵人(今属河南),五代时楚国的建立者,在位二十七年。马瑞临:今江西乐平人,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一生博览群书,历二十年著成《文献通考》,为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重要著作。马远: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济县附近)人,南宋时著名画家,擅画山水,与夏圭并称“马夏”,为“南宋四家”之一。马致远:今北京市人,元代著名的杂剧和散曲作家,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一生写下了大量的散曲和杂剧,以描写王昭君的《汉宫秋》为其代表作。马琬: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元末明初画家,曾官至抚州巡府。擅画山水,兼工书法,能诗。马注:云南保山人,明末清初伊斯兰学者,回族,对佛学和伊斯兰教义颇有研究,著有《臣权》、《樗樵》、《清真指南》。马欢:今浙江绍兴人,明代航海家,曾多次参加郑和的下西洋航行,任翻译,著有《瀛涯胜览》。马建忠:浙江丹徒人,清末语言学家,曾赴国外留学,精通多国语言,著有《马氏文通》,为中国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语法著作。马叙伦:浙江余杭(今浙江杭州)人,早年曾任北洋政府和国民党政府教育部次长,后参加革命,历任人大常委,政协、民盟副主席,民促主席等。

你好!你是哪里人?我是陕西马家家谱我爷兆字辈我爸自字辈!

你好!你是哪里人?我是陕西马家家谱我爷兆字辈我爸自字辈!这位知友,马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嬴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