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姓家谱字辈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5浏览:3收藏

胡姓家谱字辈,第1张

元至正六年浙江东阳《胡氏族谱序》云:“今辄效欧阳公族谱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次,远近亲疏为别,而书有详略焉。呜呼!继自今,凡我族人子不观其谱者,重敬念祖宗之泽,以有此身相与和睦,力行孝悌忠信,贫者安而无蹈,富者逊而无骄,仰事俯育之余,勤学读书,出而应举从仕,庶几君子之归而不至于下流也。诗曰:‘无忝尔祖,可不懋者哉!”’至明、清、近代,胡氏修谱之法多为欧、苏并行,略远详近,略疏详亲,目的均在“敬祖收宗”,并使子孙和睦相处,力行孝悌忠信。清光绪四年麦田胡氏宗支八修谱“但录斌公以下者,亦眉山(即指苏洵,洵为四川眉山人)详近略远之旨。”(邓焯英序)大支六修谱“远者略之,疏者简之,疑者阙之,信者详之,合某裔为某公之云扔,分某公为某支之派祖,则分之而愈见其分者,合之而共知其合也,此敬宗收祖之大较也”。无不贯穿着欧、苏修谱的主旨。麦田胡氏族谱各支世系表就是依照欧阳修的“图谱法”,“欧谱尚直,今之所谓图也,兹编仿其式,而略事变更……上师史法,旁参私牒,在胡氏族谱,固因创者也”。

胡氏修谱讲究实、信,这也是胡氏谱学的重要特征。《麦田胡氏创修族谱引》云:胡氏在宋代名贤辈出,胡安国之后,散居于衡、潭、沩、鼎间,但“顾裔系文献无徵,不敢援附,断自迁沩者为始祖”。

起源主要有三:①出自妫姓,以谥号为氏,为舜帝之后裔。《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受封于陈国,春秋末被楚国所灭,其后人有的以胡为氏。②以国名为氏。一个是姬姓胡国,在河南漯河东,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一个是归姓胡国,在安徽阜阳。春秋末期,这两个胡国先后被楚国所灭,国人都以胡为氏,世代相沿。③出自他姓或他族。据《楚国先贤传》、《魏书·官氏志》、《周书·李远志》等有关资料所载,楚时胡广本姓黄,后改姓胡;南北朝时纥骨氏等入中原后均改为胡姓;后周胡琮本为敕勒族等。  始祖:胡公满。迁徙:  胡姓最初发源地主要有两个:一是今河南淮阳,一是今安徽阜阳。从先秦至两汉时期,胡姓族人历经迁移,向西进入陕西、甘肃两省,向北进入山西,向东进入山东,向南迁入湖北、江西,使胡姓得以发展繁衍。其中,迁入甘肃境内的胡姓一族,在后汉时期已成为望族。三国时期,胡姓族人高官不断,家族逐渐兴旺。其后裔胡奋由曹魏入晋,使胡姓由功勋之家演变为外戚之家,并有其分支相继在今河南新蔡繁衍,亦成为当地望族。两晋南北朝时期,胡姓原居于陈(今河南淮阳),后因“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与其余七姓族人共同入闽,成为“入闽八姓”之一。唐宋年间,胡姓族人胡竦迁入晋安郡(包括今福建漳、泉二州),被奉为闽中胡姓的始祖。其五子分迁于安徽、福建、江西等省境内,使胡姓族人再一次远播分散于各地,并得到巨大发展。而另一支在五代南唐时,则由醴陵德善乡迁入吉州(江西吉安)、金陵(今江苏南京),也使江西逐渐成为胡姓繁衍中心。至元明清时期,居于今河南淮阳一带的部分胡姓因避战乱入迁福建、广东等地,再次远播其它各省,从而使胡姓成为一个遍布全国且远播海外的大姓。胡姓在我国分布很广,尤以四川居多,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等省亦多胡姓。目前胡姓人口列全国第十三位。郡望:  安定郡 西汉置,治所在高平(今宁夏固原),东汉移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南),西晋时移治安定(今甘肃泾川北)。  新蔡郡 治所在新蔡(今河南新蔡)。  淮阳郡 治所在陈(今河南淮阳)。  吉州郡 治所在庐陵(今江西吉安)。堂号:  澹安堂、庐陵堂 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胡铨,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号邦衡,字澹庵,著有《澹庵集》。  安定堂 安定郡始建于西汉,郡治先在高平(宁夏固原),后徙临泾(今甘肃镇原),再徙安定(今甘肃泾川),历来为胡姓望族聚居地。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新蔡、淮阳、吉州。②自立堂号:乐善、思贻、敦本、敦睦、清润、春秋、念祖、继序、思诚、联桂、寿安、惊庸、崇德、勋贤、仁德、惇叙、华桂、崇阳、华林、启俊、亲睦、世德、敬享、怡爱、大雅、庆宜、永言、立爱等。字辈:  江西泰和胡氏字辈:德泽敷南国,鸿章锡远方,谦恭崇厚道,仁孝振纲常,治谋原笃□,缵绪克隆昌,勋业怀先代,钟祥保祚长。  江西婺源胡氏字辈:崇嗣起昭光,昕晖培钜泽,本炽□钟湥,枝燔基镒湜,秀炜班银汉,材勋□锦漪,历秋等镐洛,述烮在铭沩。续字辈:桂荣封锡永,杏苏玉銮游,彩焕垂金钓藻,来熏□镇流。  桂竹胡氏字辈:为秀起贤良,家传定福祥,光宗能孝友,祖德庆绵长。  湖南宁乡胡氏字辈:克仕旭□秉,九宗懋衷孝。锡泽本光培,镇湘麓荣增,锦清集耀在,鉴治业炳均。  湖南湘阴胡氏字辈:宗从巍世琦,显子延火同,正天申硕范,扬志裕元功,克家敦礼让,辅国尚贤忠,应兆嘉祥远,咸承惠泽隆。  湖北十堰市胡氏字辈:敬天洪道,泽承先世,其祚延长,敦仁尚义,观国之光。  湖北黄陂胡氏字辈:永敦高昌,家维和顺,朝庆贤良。  重庆合川胡氏字辈:派传安定,炼登文王,国仕世尚,正大谦光,崇德宝善,万代荣昌,宗支有序,祖泽孔长。  广东信宜胡氏字辈:清时玉金廷,文大志成立,其永儒曰昌,必克斯可言,列宗为善久。  广东清远胡氏字辈:清时玉金廷,文大志成立。其永而曰昌,必克斯可言。  云南某支胡氏字辈:寿义德绍,升仕廷光,青龙正显,世运中阳,兴国定泰,洪发绪昌。  辽宁沈阳胡氏字辈为:万亮明。成仁芳显世,立德可光宗,礼义常言孝,善良久安荣,宏鹏高锦志,路桥亦青松,勤俭创伟业,谋勇建奇功。  云南思南胡氏字辈:祖文天在,世大正月,腾凤仕新。  陕西商南胡氏字辈:金海德先启,洪文显大家。  浙江镇海胡氏字辈:仁义礼智信肇基。顺应启运,亨通福浩,粤稽我祖,来自青州,官于有宋,聿振嘉修,曰思其时,咸景元佑,继仕庐祥,卜居斯就,以燕翼子,冀望恒周,恢宏芳绪,光耀贻谋,雍容谦逊,衍祚长休,远教奕世,敬服先猷。  安徽绩溪胡氏字辈:正名定位、裕嗣荣昌、显祖锡祚、继续永康。  安徽舒城胡氏字辈:辞武国志士,元美家青太,梦自朝有良,光荣继泽昌。  湖北赤壁胡氏字辈:雨水调阳起,文虞大成治,容法安定国。  湖北汉川胡氏字辈:敬祖宏献,家学继修,承先体志,建业贻谋,人文蔚起,世德作求,安邦定国,永达名留。  安徽太湖胡氏原字辈:宗兆大万家,高登庆衍遐,邦国尤昌太,富贵永荣华。新字辈:富贵传科第,立德承宏声,克知勤继本,文秀存敦伦,良善荣为瑞,美贤裕宽仁,廉义长远久,奕叶著芳名。名人:  胡琛(-526),北魏末高平镇起义领袖。敕勒(高车)族。本为敕勒族酋长。正光五年(524)高平镇(今宁夏固原)人赫连恩(匈奴族)等响应破六韩拔陵起义,围攻高平镇,推他为首领,称高平王,为魏将击破北走。后高平镇为莫折大提将卜朝(一作卜胡)所袭破,镇兵杀卜朝迎他为主。孝昌元年(525),他派万俟丑奴和宿勤明达南攻泾州,大败魏军。次年,为费律诱杀,万俟丑奴继领其众。  胡太后(-528),北朝魏宣武帝妃。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人)。宣武帝卒,孝明帝立,尊为皇太妃,寻改皇太后,临朝称制。性聪悟,多才艺。为太后后,逼幸清河王元怿,为天下所恶。领军将军元叉幽之于北宫。后太后与孝明帝及高阳王雍计,解元叉官,复临朝。孝明之死,或谓太后及幸臣郑俨、徐纥之计。尔朱荣称兵入洛,沉太后于河。谥灵太后。  胡曾,唐诗人。邵阳(今属湖南)人,一说长沙(今属湖南)人。初屡试不第。咸通中登进士第。后为路岩、高骈诸人幕僚。其诗通俗明快。有《安定集》十卷,今佚。今存《咏史诗》三卷,收一百五十首,皆七绝,依据儒家传统思想评叙历史人物及历史事实,每为后来讲史小说所引用。有影印宋钞本,陈盖、米崇吉注。  胡瓌,五代后唐画家。契丹人,一说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擅人物、鞍马、骆驼,作品表现北方少数民族人物及其骑猎、游牧生活,手法细致,形象逼真,富有生意。有《卓歇图》、《出猎图》、《回猎图》等传世。  胡瑗(993-1059),北宋学者。字翼之。泰州海陵(今江苏泰州)人。因居安定,世称安定先生。庆历二年至嘉祐元年(1042-1056)历任太子中舍、光禄寺丞、天章阁侍讲等。后以太常博士致仕,归老于家。胡瑗与孙复、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是宋代理学酝酿时期的重要人物。他的“明体达用之学”,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胡瑗讲学分经义、治事二斋,治事包括讲武、水利、算术、历法等,表现了重视经世治用的特点。著有《周易口义》、《洪范口义》、《论语说》、《春秋口义》等。  胡安国(1074-1138),北宋学者。字康侯,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绍圣进士,任太学博士、给事中、中书舍人兼侍讲、宝文阁直学士。卒谥文定。长于春秋学,系出孙复再传。撰《春秋传》三十卷,往往借用《春秋》史事,寄寓南渡后对时势的感怀,议论政治。明初宗法程(颐)、朱(熹),以安国之学私淑程颐,因定此书为科举取士的教科书。另撰《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今佚。  胡铨(1102-1180),南宋大臣。字邦衡,号澹庵,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高宗建炎二年(1128)进士。金军渡江时,他在赣州募义兵,保卫乡里。绍兴五年(1235),除枢密院编修官。八年,以上书斥和议,乞斩王伦、秦桧、孙近,除名编管昭州。十八年,改新州,移吉阳军。二十五年桧卒,移衡州。孝宗即位,复奉议郎、知饶州。历国史院编修官、宗正少卿。隆兴二年(1164),兼国子祭酒,权兵部侍郎,以本职措置浙西淮东海道。乾道初知漳州,改泉州,留为工部侍郎。七年(1171)以敷文阁直学士奉祠。淳熙六年(1179)召归经筵,引疾力辞。七年,以资政殿学士致仕,卒。著有《澹庵集》一百卷,已佚。今存《澹庵文集》六卷。  胡宏(1106-1162),南宋学者。建宁崇安(今属福建)人,字仁仲,号五峰。胡安国季子。从小随父学习程氏理学。二十岁入太学,师从杨时。与父亲胡安国共同建立“湖湘学派”,哲学思想受二程影响,认为“性也者,天地之所以立也”,“非性无物,非气无形,性、气之本也”,“大哉性乎,万理具焉,天地由此而立矣”。与秦桧世交,但隐居衡山,不与往来。著作有《知言》、《五峰集》、《皇王大纪》。  胡三省(1230-1302),宋元之际史学家。字身之。台州宁海(今浙江天台)人。南宋理宗宝祐间进士。历任县令、府学教授等职。应贾似道召,从军至芜湖,屡有建言,贾似道专横不用。后隐居不仕。自宝祐四年(1256)开始专心著述《资治通鉴广注》,得97卷,论10篇。临安(今浙江杭州)失陷后,手稿在流亡新昌(今广东台山)途中散失。宋亡后,重新撰写。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完成《资治通鉴音注》294卷及《释文辩误》(12卷),对《通鉴》作校勘、考证、解释,对《释文》作辩误,并对史事有所评论。注文中多处联系蒙古灭宋事实,发表感慨,寄托民族感情。  胡大海(?—1362),明初大将。虹县(今安徽泗县)人,字通甫。太祖初起,他谒见于滁阳(今安徽滁县),遂为前锋。从渡江,与诸将略地,以功授右翼统军元帅、宿卫帐下。从破宁国(今安徽宁国)、徽州(今安徽歙县)等地。浙东平定后,进克信州(今江西上饶),进江南行省参知政事。镇金华(今浙江金华),荐刘基、宋濂、叶琛、章溢等人。未几,为叛将蒋英袭杀。治军严明,不妄杀人,注意农桑,受民众拥护。  胡惟庸(-1380),明臣。定远(今属安徽)人。龙凤元年(1355)从朱元璋于和州(今安徽和县),历任主簿、知县、通判等官。洪武三年(1370)升至中书省参知政事,四年起任右丞,六年起任右丞相,十年迁左丞相至十三年(1380)。宠遇日盛,独相数年,专权树党。十三年以谋逆罪被杀,后牵连致死者达三万余人,称为“胡狱”。  胡天游(-1397前),元诗人。岳州平江(今属湖南)人。名乘龙,以字行,号松竹主人,又号傲轩。元末隐居不仕。所著有诗集《傲轩吟稿》。  胡广(1370-1418),明臣。字光大,号晃庵,江西吉水人。建文进士,授翰林修撰,赐名靖。成祖朱棣即位,复名广,向成祖宣誓效忠,升侍读、侍讲、右庶子。永乐五年(1407),升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参修《五经大全》,为科举取士标准书。书成,进文渊阁大学士。常与杨荣等随成祖北征,深得成祖信任,为人缜密,时时密诏议政,未尝告人。尝谏封禅及郡县穷治建文“奸党”株连无辜,均为成祖采纳。善书法,成祖每勒石,皆令广书之。卒谥文穆。有《胡文穆集》二十卷行世。  胡居仁(1434-1484),明学者。江西余干人,字叔心,号敬斋。师事吴与弼,绝意仕进,一生以讲学为业。是明代程朱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学以主忠信为先,求放心为要。筑室山中,四方来学者日众。后主持白鹿洞书院,以布衣终其身。著有《居余录》、《易象钞》、《胡子粹言》及《胡文敬公集》。  胡宗宪(-1565),明臣。字汝贞。徽州绩溪(今属安徽)人。嘉靖进士。嘉靖三十三年(1554)出任浙江巡按御史。他联络严嵩党羽赵文华,被升为右佥都御史,行使抵御倭寇的职权,后又代任总督。三十九年,又以平海盗王直功,加太子太保。以得明世宗朱厚熜宠信,晋兵部尚书。胡宗宪在主持东南御倭战争期间,发挥了一定作用。他推荐戚继光任参将,并允其招募新军,使戚家军成为浙江御倭的主力。又以剿抚兼行及反间计,先后诱捕通倭海盗首领王直、徐海、陈东等。但他屡次虚报战功,为减轻浙江压力,甚至有意放走倭寇,纵其寇掠福建,并嫁祸于俞大猷等,使他们蒙冤下狱。严嵩败后,他被劾为严党,革职逮问,明世宗特令释放闲住。后发现其与严嵩子严世蕃勾结的信件而下狱,病死狱中。著有《筹海图编》。  胡直(1517-1585),明学者。泰和(今属江西)人。字正甫,号庐山。嘉靖进士。曾任四川参议、广西参政,官至福建按察使。王守仁再传弟子。接受佛教“三界唯心”,的观点,认为儒佛在“天地万物不外乎心”这一点上,并无不同,反对程朱一派“穷理致知”之学说。著有《胡子衡齐》。  胡登洲(1522-1597),明伊斯兰教经学家、教育家。字明普。陕西咸阳渭城人。回族。幼习经学,后及儒学而不成。年及五旬始习诗书,并探求伊斯兰教经籍。偶得一阿拉伯缠头叟传授,通晓阿拉伯语和波斯语。有感于当时能直接释读经义者日见稀少,教坊掌教后继乏人,遂立志兴学,在家收徒讲学,提倡讲授经典,改变父传子受、师徒单传的传统方式,开创新的教育形式。后经他的弟子们努力,各地清真寺纷起效法,形成中国穆斯林自成体制的宗教教育制度。  胡应麟(1551-1602),明文学家。字元瑞,更字明瑞,号少室山人,别号石羊生,浙江兰溪人。万历举人,历官刑部主事、湖广参议、云南佥事。筑室山中,聚书四万余卷,从事著述,征引广博。诗文承七子余风,主张复古模拟,后由重视格调转向于神韵。著有《少室山房笔丛》、《少室山房类稿》、《诗薮》等。  胡震亨(1569-1642),明文学家。字孝辕,号遁叟,一号赤城山人。浙江海盐人。万历举人,初知合肥县,荐补定州知州,擢兵部员外郎。学问渊博,家藏书万余卷,凡秘册僻典,莫不在搜罗补缀之列。偏重收集文学、词学图书。所辑有《唐音统鉴》,搜罗丰富,为历代研究唐诗者所重视。另著有《靖康咨鉴录》、《赤诚山人稿》、《海盐图经》、《读书杂志》等。  胡正言(约1584-1674),明末书画家、刻书家。字曰从,安徽休宁人。官至武英殿中书舍人。精于篆刻、绘画,嗜好藏书与刻书,天启七年(1627)用饾版刻印《十竹斋画谱》。后又与名刻工汪楷等合作把饾版与拱花结合起来,于崇祯十七年(1644)刊印《十竹斋笺谱》。画面神韵生动,超越前人刻本。著有《印存玄览》等书。  胡渭(1633-1714),清经学家、地理学家。初名渭生,字胐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曾与阎若璩等帮助徐乾学修《大清一统志》。撰《易图明辨》,考定宋儒所谓“河图”、“洛书”之误,其说实袭自五代末道士陈抟,为修炼、术数两家旁分易学的支流。又撰《禹贡锥指》,搜采方志舆图,阐释《尚书·禹贡》,将九州分域、山水脉络的沿革变化,详加说明,特别重视治水,是研究中国古代地理沿革的重要参考书。另有《洪范正论》、《大学翼真》等。  胡中藻(-1755),清臣。江西新建人。乾隆进士。曾任翰林院学士,督湖南、广西学政。文辞险怪,以韩愈自命,著有《坚磨生诗钞》。乾隆二十年(1755),高宗大兴文字狱,摘其“一把心肠论浊清”等句,指为悖逆,下狱处死。  胡天游(1696-1758),清文学家。一名骙,字稚威,一度改姓方,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副榜贡生。乾隆元年,尚书任兰枝荐举鸿博,次年补试,鼻衄大作,投卷出。时四方文士云集京师,每置酒高会,分题命赋,天游辄出数千言,沉博绝丽,见者咸惊服。性耿介,公卿欲招致一见,不可得。后举经学,再报罢。客山西,卒。以骈文著名,也能诗。著有《石笥山房文集、诗集》。  胡培翚(1782-1849),清经学家。字载屏,又字竹村。清安徽绩溪人。嘉庆进士。官内阁中书、户部主事。传祖父胡匡衷之学。后主讲钟山、惜阴两书院。郝懿行、胡承珙遗书皆赖其次第付梓。又学于凌廷堪,尤邃精“三礼”。认为唐贾公彦疏解《仪礼》,多有失误,乃积40余年之力,撰述《仪礼正义》,约以四例,即疏经以补注,通疏以申注,汇各家之说以附注,采他说以订注。考证郑(玄)、贾(逵)所注之得失,是对《仪礼》较详备的考订著作,但书未成而卒,由其弟子杨大堉续成。著作另有《燕寝考》、《禘袷答问》、《研六室文钞》等。  胡林翼(1812-1861),晚清大臣,湘军首领。字贶生,号润之(一作润芝)。湖南益阳人。道光进士。在贵州任知府时曾举办保甲团练,自练壮勇,镇各族群众。1854年(咸丰四年)奉调率黔勇赴湖北、湖南抗击太平军。他不断整顿、扩充所部湘军,采取围城打援战术攻陷武昌,又遣军夺武昌县(今湖北鄂城)、黄州(今湖北黄州)等地。因收复湖北失地,实授湖北巡抚,加头品顶戴。1857年,在黄州督战,击溃进入鄂东的太平军陈玉成部。次年5月攻占九江。1861年9月,所遣之军攻陷安庆,被推为首功,加太子太保衔。时人以与曾国藩并称曾胡,是镇太平天国的主要人物之一。著作有《读史兵略》,所遗奏稿、书牍辑为《胡文忠公遗集》。  胡以晃(约1816-1856),太平天国将领。广西平南人。地主出身。武秀才。入拜上帝会。金田团营时,洪秀全等在其家布置起义,为清军所困,他协助解围。咸丰元年(1851),任春官正丞相三年,出师西征,克安徽安庆、桐城、舒城等,继占庐州(今合肥)。封护国侯,寻改护天侯。次年封豫王,旋以战败被革。参与江西湖口、九江之战获胜。五年,封护天豫,随军入鄂、赣,克临江等。十二月,占袁州(今宜春)等,所至有功。次年在临江病死(一说死于“杨韦事变”)。  胡光墉(1823-1885),清末洋务派。安徽绩溪人,一说浙江仁和(治今杭州)人。字雪岩。初在杭州设银号,经理官库银务。后为左宗棠的湘军办理后勤,以熟谙洋务著称。1866年(同治五年)左宗棠调任陕甘总督后,为左在上海主持采运局,筹供军饷,订购军火,代借内外债,受清廷赏给头品顶戴。依仗湘军权势,在各省设立阜康银号,开设当铺、药铺,经营丝、茶贸易,称巨富。1884年(光绪十年)受洋商排挤破产,次年忧愤而死。  胡燏棻(-约1906),清末大臣。安徽泗州(今泗县)人,祖籍浙江萧山,字芸楣,亦作云眉。同治进士,选庶吉士。后捐纳为道员,补天津道。光绪十七年(1891)出任广西按察使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受命留驻天津办理东征粮台。旋奉命在天津马厂主持新式练兵,成十营,号“定武军”次年士疏条列办实业、练兵等十事旋调任芦津铁路督办,又授顺天府尹,迁总理各国事务大臣。二十六年始历任关内外铁路会办,刑部、礼部、邮传部侍郎。其他胡姓名人有东汉学者胡广;西晋将领胡奋、胡烈;南朝梁将领胡僧祐;北朝北魏大臣胡僧洗;北宋大臣胡直孺;南宋大臣胡纮,学者胡寅;宋元之际学者胡长孺等。近当代胡姓名人有政治家胡 耀邦、胡 乔木、胡 锦涛、胡启 立,爱国民主人士胡愈 之、胡 子昂、胡 厥文,国民党官员胡汉民,国民党将领胡宗 南,华侨企业家胡文虎,物理学家胡宁,计算机科学家胡世华,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植物学家胡先骕,昆虫学家胡经甫,病理学家胡正详,皮肤性病学家胡传揆,经济学家胡寄窗,历史学家胡华,学者胡适,哲学家胡绳,文艺理论家胡风,作家胡也频,画家胡佩衡,**导演胡金铨,**演员胡蝶、胡慧中,越剧导演胡知非,歌唱家胡然、胡松华,舞蹈演员胡蓉蓉,象棋国手胡荣华,乒乓球运动员胡玉兰等。

文、明、会、继、昌、忠、厚、传、家、久、诗、书、万、里、常。

根据山东胡氏字辈大全:山东泰安宁阳山卜胡氏辈分家谱,文、明、会、继、昌、忠、厚、传、家、久、诗、书、万、里、常。

山东泰安一般指泰安。泰安,山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中部,北依省会济南,南临曲阜,东连临沂,西濒黄河,总面积7762平方千米。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聚集地:

迁徙分布

至于胡氏的源地,当然是周初的封地陈国了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

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

三、堂号

胡氏堂号主要是"澹安堂"得名是由于宋朝胡诠所著的《谭安集》

历史名人:

胡姓始祖,虽然可以追溯到周代的满文公,可谓渊源久远但是胡氏在早期能够名垂史册的,却并不多见能数得上的,只有春秋时期的名士胡衍他以其大义化解蒲邑之危而名盛于世除此之外,所知甚少

然而到了秦汉,胡氏有极为出色的表现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学篇》七章,称为"秦篆"(即后来所称的小篆);经学家胡母生,著《春秋公羊传》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在白鹿山聚徒受经,司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胡烈,则是一位出名的好官,他在担任襄阳太守时,筑堤灌园,曾被老百姓歌颂为"譬春之阳,如冬之日"

唐宋时期,是胡姓人氏才华横益、人才辈出的兴盛时期唐代时有诗人胡曾,宋代教育家胡安定,经学家胡安国,学者胡直等宋代教育家胡安定,开创宋代理学的先声,曾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主张,并且把讲学分经义和治事两斋,严立学规,以身示范至于胡安国,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时候,曾废弃先秦时期最为精辟的智慧结晶"春秋三传",将之摒诸学宫的大门之外要不是胡安国的矢志"抢救",今天呈现在国人面前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很可能就是两样了胡安国对于整个中华文而言,可谓是功高五岳,难怪他身后会被从祀于孔子庙,千秋万世受人瞻仰

元代之后,史学家胡三省,明时文学家胡应麟、胡震亨,清时经学家、地理学家胡渭,军事家胡林翼等,也是胡氏中名垂千秋的人物

明代在文化领域较有成就的胡姓人物有学者胡居仁、胡直,伊斯兰教学者和经师胡登洲明末有胡正言,擅治印、绘画,与刻工汪楷等合作,改进了彩色套版印刷术

近现代的胡姓名人主要有:国民党右派首领胡汉民,著名学者胡适,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胡正详,小说家胡也频

您好!

据《胡氏宗谱》记载,现在聚居在西递的胡氏宗族,始祖不姓胡而姓李,是唐昭宗李晔的小儿子,后由于梁王朱温篡位,逃难到江西婺源,改姓胡,取名昌翼。后来,这一家族的五世祖胡士良途经西递,被这里的山形水势吸引,便将全家从婺源迁居西递,从而写下了胡氏家族在西递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九百年的历史。唐太宗李世民,万万不会想到,他的后代竟会流落到皖南山区,而且改姓胡。

根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胡氏的姓源可以追溯到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这样说来,其胡姓始祖,应当是三千多年前被周武王封为陈地的胡公满了。胡公满是虞舜的第三十三代孙,周武王的东床快婿,被封为陈侯。由此可见,中国胡氏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并非后来入侵中原的"五胡"后代。

胡氏还有两支源于古代的国名。周代有两个胡子国。一个在今河南,是西周初分封的周朝同姓诸侯国。它曾参与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跟随楚国与吴国作战,楚国回师途中顺便吞并了胡子国。另一个胡国是归姓,在鲁定公时被楚国灭掉。这两个胡子国亡国之后,王族子孙都以原国名为姓,又形成两支胡氏。

在胡氏中,曾经出现过复姓胡母氏。胡母氏这一复姓,得姓于齐宣王之时,距今有两千四百八十多年的历史。胡氏复姓,开始也很盛行。秦时,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时有胡母生和胡母班。晋代以后,胡母复姓渐渐被"胡"这一单字姓氏所代替。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使得胡母复姓所传日渐减少。这大概是这一胡母复姓传之不多,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吧。

胡姓中,除了源自黄帝后裔的这一支外,外族改姓胡的也为数不少。汉代以后,特别是五胡乱华之时,进入中原的外族,纷纷"改姓胡氏",为汉族胡氏冲添了新的成分,使得后来胡姓的繁衍,又多了一支世系。

胡氏家谱:

胡姓家谱目录

5022北京延庆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崧等续编

清光绪十一年(1885)木活字本 六册

美国

5023河北霸县胡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胡春煦等修

民国二十一年(1932)油印本 一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光绪间。

5024辽宁本溪胡氏谱书一卷

(民国)胡玉文纂

民国十年(1921)手写本

辽宁本溪市富家楼乡富家楼村

5025上海安定胡民族谱不分卷

(清)胡鹏撰

清康熙六十年(1795)序写本 二册

日本 美国

5026上海胡氏家乘家传不分卷

(民国)胡祖德纂修

民国七年(1918)石印本 二册

上海文管

5027江苏丰县胡氏家谱四卷

(清)胡敬敷撰

清光绪四年(1878)钞本

江苏丰县传

5028江苏泗阳江南淮安府桃源县胡氏宗谱四卷

(清)胡锡椿五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苏泗阳县档

5029江苏兴化泉溪胡氏宗谱

清这光二十九年(1849)木刻本 六册

江苏兴化县昭阳镂南沧办事处

注:谱首修於宋乾道九年胡淡谷。

5030江苏如皋胡氏世谱八卷

(民国)胡宗淦续修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5031江苏镇江海陵胡氏支谱不分卷

(清)胡彬等重修

清咸丰元年(1851)翼经堂恭订写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版心作《润城胡氏宗谱》。

5032江苏镇江润南官塘桥胡氏重修宗谱四卷

(清)蒋茂柚纂修 胡名士倡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活字本 四册

5033江苏丹徒胡氏支谱四卷

(民国)胡煜续辑 胡炘协修。

民国十年(1921)安定堂活字本 四册

历史所 吉林大学 江苏镇江市博

美国

5034江苏常州安定胡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胡耀 胡荣庭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思贻堂木活字本

江苏常州市图(缺卷25)

民国间刻本

上海图

5035江苏常州胡氏宗谱十二卷

(清)胡英续修

清光绪二年(1876)乐善堂刊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注:谱始修於清嘉庆二十五年,此为三修。

5036江苏常州毘陵胡氏宗谱十二卷

(清)胡焜主修

清光绪三十年(1904)乐善堂活字本 十二册

历史所

注:宋元佑四年胡宗愈始修。

5037江苏常州毘陵修善里胡氏宗谱五卷

(清)胡伯良修

清光绪五年(1879)敦本堂刊本 六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嘉庆二十年,此为三修。

5038江苏常州胡氏宗谱八卷

(民国)胡绍瑷纂修

民国五年(1916)大雅堂铅印本

江苏常州市图

5039江苏常州东安胡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胡玉霖 胡生奎等纂修

民国十年(1921)世德堂木刻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5040江苏武进毘陵山东桥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雅堂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序木活字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5041江苏武进毘陵胡氏世牒十卷

胡裕清等修

民国七年(1918)木活字本 十册

江苏常州市图(存卷2) 美国

5042江苏武进毘陵胡氏重修宗谱六卷

(民国)胡福留纂修

民国十六年(1927)敦本堂活字本 六册

历史所

注:清羸庆二十年孔昭始修。

5043江苏武进石安胡氏宗谱八卷

(民国)胡纪荣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庆宜堂活字刊本 八册

美国

5044江苏无锡安定胡民宗谱不分卷

民国七年(1928)思贻堂刊本 三十八册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明嘉靖间,此为五修。

5045江苏江阴澄江香山胡氏宗谱四十二卷首一卷

(清)胡景堂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荣寿堂木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5046江苏江阴澄江香山胡氏宗谱五十卷首一卷

(清)胡本坤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荣寿堂木活字本

三十四册

日本 美国

5047江苏昆山安定胡氏世谱十一卷

(清)胡口时修辑

清嘉庆中刊本 十册

上海图

5048浙江宁波蛟东胡氏重宗谱四卷

(清)胡丹书 王予藩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敬爱堂木活字木 二册

天一阁

5049浙江宁波慈东田湖村胡氏宗谱十卷首一卷

(清)朱宗燮 胡开科等纂修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永言堂木活字本

十册

天一阁

5050浙江宁波)慈溪田湖胡氏宗谱十三卷首一卷

(民国)胡昌龙 胡方锷等纂修

民国十七年(1928)永言堂木活字本 十四册

天一阁

5051浙江宁波鉴桥胡氏宗谱七卷首一卷

(民国)董祖义 陈师蕃等纂修

民国七年(1918)立爱堂木活字本 五册

天一阁

5052浙江馀姚蜀溪胡氏宗谱□□卷

(清)胡启俊撰

清嘉庆十七年(1822)继亭堂刻本

浙江馀姚县文(存卷1、2)

5053浙江馀姚蜀溪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林垣纂辑

清光绪二十四年(1908)继序堂活字本 六册

北图 历史所 河北大学

注:清嘉庆十七年胡启俊始修。

5054浙江馀姚蜀溪胡氏宗谱八卷

(清)胡乃诚 胡丹耀等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念祖堂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5055浙江馀姚柏山胡氏宗谱二卷末一卷

(民国)胡临川等修

民国三年(1914)享裕堂木活字本 十二册

美国

5056浙江馀姚南门清风里胡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民国)杨荫寰 胡聚星纂修

民国九年(1920)豫萃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057浙江鄞县文山胡氏宗谱不分卷

(清)胡禄沧 胡仍霖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年(1840)宋敕忠义堂木活字本

九册

天一阁(存八册)

5058浙江奉化鲒崎胡氏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乾隆钞本 一册

天一阁

5059浙江奉化鲒崎胡氏下宅房宗谱二卷

(清)马元度 胡世治纂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钞本 一册

天一阁

5060浙江奉化鲒崎胡氏宗谱□□卷

清道光钞本

天一阁(存卷2、4)

5061浙江奉化鲒崎胡氏思议公下下宅开四公派

世传不分卷

清同治钞本 一册(残)

天一阁

5062浙江奉化重修胡氏龚原西岙派宗谱不分卷

(清)周南性纂修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钞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5063浙江奉化重修胡氏西溪宗谱四卷首一卷

(民国)严澄卿纂修

民国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周性和。

5064浙江奉化蓬岛胡氏大房谱

(民国)董舒文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手钞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共二部)

注:谱始修於清道光三十年孙焕堂。

5065浙江奉化蓬岛胡氏西族房谱

(清)胡山隍 胡马元辑

手写本 一册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谱始修於清乾隆四十年周南性。

5066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谱三卷

(清)胡经邦纂

清道光十二年(1832)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67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谱八卷

(清)胡日灌重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68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谱六卷

(清)黄和 重修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木刻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69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族谱六卷

(民国)秦英鉴重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70浙江象山象西胡氏宗谱二卷

(民国)陈寿龄重修

民国二年(1913)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5071浙江象山象西胡氏宗谱□□卷

(民国)叶华重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钞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存卷1)

5072浙江象山茅沿胡氏宗谱□□卷

民国五年(1916)石印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存卷l)

5073浙江平湖胡氏宗支记略不分卷

(清)胡家相等纂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铅印本 一册

北图

5074浙江德清武康胡氏宗谱□□

木刻本

浙江德清县清退办

注:胡氏明正德间由歙县迁。

5075浙江长兴安定胡氏宗谱□□卷

(民国)胡玉庭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长兴县博(存一博)

5076浙江绍兴山阴张川胡氏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

胡以谦 (清)胡光文等修

清嘉庆十七年(1812)刊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5077浙江绍兴山阴张川胡氏宗谱二十六卷

(清)胡光文纂修

清道光十年(1830)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册

科图 历史所 人民大学 日本 美国

注:明天顺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为五修。

5078浙江绍兴续修山阴张川胡民宗谱三十卷首

一卷

(清)胡广慈辑

清光绪十二年(1886)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四册

北图 日本 美国

注:明天顺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为六修。

5079浙江绍兴张川胡氏宗谱四十卷

(清)胡钟生等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六册

北图 历史所 日本 美国

注:明天顺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为七修。

5080浙江绍兴山阴胡民族谱不分卷

(清)胡焴草辑

清道光九年(1829)铅印本 二册

美国

5081浙江绍兴山阴江塘胡氏宗谱四卷

(清)胡启贤等修

清光绪六年(1880)联桂堂活字本 四册

美国

5082浙江绍兴山阴江塘胡氏宗谱四卷

(民国)胡锦奎等续修

民国十七年(1928)聊桂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河北大学

5083浙江绍兴胡氏家谱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胡裕燕修

清光绪十四年(1888)铅印本 十册

北图 哈尔滨师大(缺二卷)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胡氏省元公宗谱》。明成化八年胡

智创修。

5084浙江诸暨上金胡氏宗谱不分卷

(清)周钧纂辑

清乾隆九年(1884)清润堂木活字本

浙江图(存一卷)

5085浙江诸暨暨阳上金胡氏宗谱五卷

(清)胡鹏起总理

清咸丰十年(1861)清润堂活字本 五册

历史所

注:胡嘉靖二十八年始修。

5086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六卷

(清)胡忠谅纂(序)

清嘉庆十二年(1808)木刻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

注:此谱初修於宋嘉熙四年。

5087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八卷

(清)胡梦麟 胡知人 胡亮工等撰

清道光二十年(1840)垂裕堂木刻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

注:本书初纂於宋嘉熙四年。

5088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八卷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刻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4-8)

5089浙江新昌胡氏宗谱十卷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县文管(存卷9、10)

5090浙江上虞古虞胡氏长者山支宗谱四卷首一卷

(清)胡如淇 胡肇彬等重修

清咸丰元年(1851)思成堂刻本 四册

北图 南开大学

注:始修於清康熙四十四年,此为四修。

5091浙江上虞长者山胡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末一

卷徽信录

(清)胡舜琴 胡增祥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刻本 十一册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 浙江图

注:版心作《古虞胡氏长者山支宗谱》,始修於

清康熙四十四年,此为五修。

5092浙江嵊县剡北胡氏宗谱四卷

(清)胡元茂等续修

清咸丰四年(1854)五峰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5093浙江嵊县横路胡氏宗谱四卷

(民国)刘中喜重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明山乡横路村

注:本谱始纂於元大德十年。

5094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卷

民国五年(1916)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黄公埠老应山(存卷3)

5095浙江兰溪坦峰胡氏宗谱九卷

民国十年(1921)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殿山乡张塔头(不全)

5096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六卷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岩山乡

5097浙江兰溪胡氏宗谱七卷

民国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钱村乡后胡

5098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胡继章增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水阁乡里胡村

注:明万历十四年初纂。

5099浙江兰溪青阳胡氏宗谱□□卷

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文管(存一册)

5100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胡镜刚 胡文壬重纂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盂湖乡(不全)

5101浙江兰溪白山胡氏宗谱四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汪高乡

5102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四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汪高乡

5103浙江兰溪胡氏宗谱四卷

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登胜乡胡店村

5104浙江武义安定胡氏宗谱三卷

(民国)何元顺纂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重修木刻本 二册

浙江金华市文管

5105浙江东阳兰岑胡氏宗谱二十八卷

(清)张振坷纂

清光绪十四年(1888)木活字本

浙江东阳县虎鹿乡大路(存卷1)

注:谱始修於宋宝佑四年。

5106浙江义乌尚湖胡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胡廷桢 胡和学等纂修

民国二十九年(1940)排印本 十二册

河北大学

5107浙江常山胡氏宗谱二卷

(清)吴树筠重修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阁底螂山头村

5108浙江常山胡氏宗谱十二卷

(清)陈修重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蒙圩村流泉坞

注:始修於清光绪七年。

5109浙江常山田村胡氏宗谱四卷

(民国)胡大龙续修

民国二年(1913)木刻本(序)

浙江常山县湖东乡朱家坞田村

注:首修於清乾隆五年。

陕西胡氏字辈(更新时间:2017-04-20)

陕西胡氏字辈:鸿光照远昌,贤才广大志,江南那边迁住陕西的 只听祖辈说,那时候有个地名叫苏同县的,不知现在叫什么

河南胡氏字辈(更新时间:2017-04-06)

河南信阳胡氏字辈:庆,换,长,方,思

云南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云南地区:始祖原居于江西南昌府南昌县县衙后,约200年前迁云南。字派:寿义德绍 升仕廷光 青龙正显 世运中阳 兴国定泰 洪发绪昌我祖"胡正节"原籍"江西吉安府太和县大桥头

广东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广东地区:广东省信宜市胡姓的字辈:“清时玉金廷,文大志成立。其永儒曰昌,必克斯可言。列宗为善久。”广东省连州鸬鹚嘴大塘湾胡氏家族,祖上是江西九江过来的,始迁祖不明,安定堂.班辈是:道通满朝定,曾贵永世

天津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天津地区:始迁祖泰贞,二世熙寰,三世国宗(王字旁)、国兴(王字旁)。由浙江绍兴山阴县袁家窖村之民籍。清康熙间,三世祖国兴(王字旁)宦游冀北知文安县政,是为徙津第一代。四世祖圣源公(焕若公次子,名承泗)

贵州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贵州地区:贵州省黔西县雨朵镇高田村,原籍贵州省大方县陇公坝。字派(可能有些不对):元绍德世玉,金正士应连。国朝天万相,清恩端锡贤。昌荣族乃大,裕后续光前。安定家声远,经治永为先。 贵州遵义某

福建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福建地区:福建永定中川胡氏,堂号是安定堂,《同永胡氏家谱》载我们的字辈排序是:博厚特载,柔顺谦光,礼义忠信,恭俭温良,苏湖济美,淮海传芳,华林育秀,安定发祥,经文纬武,陈纪立纲。明朝成化年(公元148

重庆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贵州迁入重庆大足,时间不祥字派:朝大单海运,国正天兴顺,祖贤公德宣,世新明应远,家宽万代传。(该字辈为音译,如有错误请指正)重庆合川钓鱼城胡氏“湖广填四川”时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字派为“派传安定,炼登

四川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四川地区:长汀朱紫胡氏第十七世祖志深字宏似、志渊字容似、志澐字升似三公于清乾隆年间由福建长汀古城迁来四川成都府属郫县。字派从17代始:志家文德昭昌,光先承世泽,佑启有贻谋。四川省资阳县田布沟宗族支脉系

湖南省胡氏字辈大全(更新时间:2016-07-01)

湖南地区始祖胡刚(公元前50—公元29?),是西汉名臣,清高有志节者。23年王莽败,自襄阳迁居华容,已有近两千年。自南宋高宗建炎元年起,使用用以的世系派序。字派:自汉从隆盛,宗芝启兴云。美景淑乙正,纲

湖北省胡氏字辈大全(更新时间:2016-07-01)

湖北地区湖北枝江市羊角洲(现为百里洲)迁楚时间约在公元1560年(即明嘉靖39年)前后)率概、绅、缘三子迁楚,长子胡概落籍于旧属枝江县羊角洲大是为承接江西祖籍的辈份,实则仅大本一人。胡则指概公,所

江苏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江苏地区始祖胡世道,约400年前安徽徽州地区迁到江苏清江浦,后迁浪石镇,最后迁江苏泗阳(原桃园县)水晶湖落户。字派:世文希涛兆芳心应律书裕德传家克昌其后江苏徐州安定堂字派:大德传后世,纯仁继续长,庆祥

江西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江西地区:江西奉新,《华林大宗谱》(以朱熹赞词为字派):唐宋美名久着,有虞盛德贻芳。文章甲第继显,道义真传蕃昌。诚意正心本学,修齐治平均良。支分任在衍庆,永远以绍书香。始迁祖绵久,立基于江西吉安值夏道

安徽省胡氏字辈汇总(更新时间:2016-07-01)

安徽地区:始迁祖胡淑英,淑英公名鹗,字端人,1200-1288年,南宋端平二年进士,怀宁县令,为北宋名儒瑗公六代孙,(瑗公-志宁公-守恭公-润公-周卿公-鹗公)瑗公生于江苏如皋,字翼之,谥号文昭。因祖

浙江省胡氏字辈(更新时间:2016-07-01)

浙江地区:始迁祖希公(福三公),明成化嘉靖年间自江西婺源清华迁入浙江嵊州崇仁镇宋家墩村,历19代,始祖守礼公,鼻祖三国关内侯质公(文德公)本支派讳行字:开国廷元,汝振绍启,大学之道,在明德新,忠义克家         看你是哪个地区的了!求采纳!

胡姓家谱字辈

元至正六年浙江东阳《胡氏族谱序》云:“今辄效欧阳公族谱之法,断自可见之世,即为高祖至五世玄孙,而别自为世次,远近亲疏为别,而书有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