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序的第五届续修宗谱序
前四届谱序对宗谱要义的论述十分精辟,现代学者认为正史、方志、宗谱三者组成了中国的历史大厦,而数量之多,影响之广首推宗谱,宗谱是中华文化和中国典籍的组成部分,它不但为正史和方志提供可靠资料,还为人口学、遗传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提供丰富的研究素材。
宗谱是本着同根相系,长幼有序的原则,祥明记载了本族渊源和祖辈勤劳节俭、艰苦创业的绵长历程,表彰孝敬长上,睦邻和亲,道德高尚的族人和清正廉洁,忠于职守,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优秀宗亲,是一部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激励族人积极向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 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它不同于只记载帝王将相或少数代表人物的历史书籍,也不同于各种人物词典只记载与专业有关的人物简介。马克思主义者和历史学家们都认为劳动人民和普通百姓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都为历史的前进贡献了毕生精力。为他们竖碑立传是理所当然,用文字记录他们平凡的一生正是体现了普通百姓做人的尊严和价值。
我国早在周代就设立“小吏”,掌诸侯志乘,是宗谱之始。秦汉时期中央设“宗正”,位列九卿,其职责主要是“掌亲属”,编修和保存帝室及诸侯王族的谱牒。东汉时一些名门望族编修民间家谱,如《杨雄家谱》、《邓氏家谱》和颍川太守卿氏《万家谱》先后问世。东晋贾弼撰《十八州一百十六郡氏簿状》,萧梁王僧儒撰《十八州谱》、《百家姓》、《东南谱集抄》史称贾氏谱学和王氏谱学,成为两个典型的谱学世家。民间修谱从此盛行,家必有谱,官必有籍,婚礼选择都依据谱籍。到了唐代开科取士,门阀观念减弱,谱牒为用也渐次减弱,但一些著名文人和历史学家如刘知等许多人物仍然纷纷参与编撰谱牒和谱学著作。到了宋代欧阳修和苏洵又各创谱式,在理论上更加完善,使民间修谱规范化,形成欧苏两大派,到了明代,欧苏二体逐渐合流,演变成欧苏合体的规范化模式。司马光、郑樵、王安石、文天祥等著名史学家、政治家也都参与谱牒和谱学的编著,明清以来修谱之风更盛,遍及全国。民国时期各族各姓普遍续修一至二次,我崇让堂抗战前夕续修一次,至德堂抗日前后各续修一次,有的姓氏修全国大统谱,1947年吴氏在《大公报》上刊登启事,发起编修吴氏全国大统谱,因战事暂辍。解放初始完成付印。
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少人都潜意识的认为宗谱是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为避嫌,多将宗谱当废纸处理掉了,看到宗祠被改作他用或被拆毁,续修宗谱一事更是无人提及,但是也没有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过批判宗谱的文章,也没有听说过政府在大小会上批判过宗谱的事,即使是在那极“左”的年代和政治运动中,人们也只是将宗谱收收藏藏,从没有听说过因宗谱而获罪名的。相反某些人和事在宗谱上得到印证者常常批露于报端,新中国成立以后,周恩来总理路过家乡时,还按古代谱式亲笔书写了本房亲属的家谱谱稿,北京图书馆清理出2250种宗谱供人阅读,上海图书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派人到全国各地抢救宗谱,广乏收购,收藏了一万二千多种近十万册家谱,包函3328个姓氏,其中吴氏宗谱就收集到436种,前几年还编纂了《上海图书馆馆藏家谱提要》,供人们查阅。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飞速发展,人民生活迅速提高,精神振奋,意气风发,面貌为之一新,如我族岳西一支成员,是清嘉庆年间,正极公去世后夫人背着丈夫遗骨,带着四个儿女逃荒到岳西高山垦荒,相传九代已繁衍到110多人,改革开放解决温饱之后,子弟都进了学校,现在涌现出六名在校大学生,一名女研究生。这样的好时代,值得大书特书,如实记载,因此全国各地民间修谱已很普遍,三环出版社出版了《中华姓氏通书》、陈、罗、赵、吴、陆、李、刘、王、黄等姓的通书已在全国各大书店出售,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韦氏通书》《廖氏通书》《覃氏通书》最近也正在编写《吴氏通书》。山西社科院出版了《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华书局编印了《中国宗谱目录》,《光明日报》、《文汇报》不断发表宗谱的有关信息和谱学文章,中央电视台和不少省市电视台,都连续播映了《百家姓》和表扬了“松花江畔修谱人”——尹律山的感人事迹。1994年已故胡耀邦总书记的故乡编印的《胡氏家谱》就得到了胡耀邦之子胡德平的指导和支持,1999年元月上海举行了“全国谱牒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1983年台湾举行了“亚洲族谱学术讨论会”,美国每年出版上万种各式家谱。江西、浙江、广西等各个省、市、县的许多姓氏大都续修了宗谱,安徽省各县市也都印刷了几百种家谱,安庆新编的《高氏家谱》、《马氏家谱》、《李氏家谱》、《刘氏家谱》、《戴氏家谱》、《斯氏家谱》等等几十个姓氏的家谱,谱式各异,五彩纷呈,印刷也很精美。今年四月无锡吴氏再次发起编修《中华吴氏大统宗谱》,我崇让堂趁此归宗,将本届宗谱呈送泰伯始祖庙。
纵观我国谱牒,无不反映出各个时代的层面,本届续修家谱,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实事求是的采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有序的记载我族成员。以期达到敬祖、存史、育人的目的,续修不是单纯的延续补充,是根据时代的要求加以编辑,收入对象是:1937年健在和本年以后出生的男女成员凡自愿入谱者,均详明载入,女儿和儿子一样列为传主,传文栏内记载配偶和有血缘关系的人,女儿可记到第三代,其后代愿随吴姓,则按传主另书传文,以体现真正的男女平等,传文记载生、卒、葬、时间、地点和对社会某一方面作出的贡献。除载明职业外均是务农,生不立传已是约定俗成,为了表彰宗亲对社会做出的突出贡献,鼓励族人求学升造,积极向上,设《鸿爪篇》,将有一定社会地位,学位,和职称的个人简历一一编入,虽不同于老谱模式,意义却十分重大。对于老谱原有内容一般不做更动,依照老谱的凡例给予编印,为便于阅读,将《源流序》译成白话文附后,其他古文字的七篇序言和记加以标点和注释,《书讳书字辨》也加标点印于卷首,老谱的传记也由福歆加以标点和注释。为了便于查阅,不少卷的采编人编制了世系简表,附在每卷之末,一目了然,也是创新。对于十条家训,四种礼说和五篇祭文,已跟不上时代要求,以法治国,无须另立规矩。社会在前进,礼制、祭祀亦有新的风尚,所以将这些内容加以标点编入附录,供后人和学者们以作资料研究,还有三大本公堂契据和法院判词,已无保留意义了。老谱古文的标点注释皆经祚宁先生校勘、补注,照片由祚林拍摄。
认祖归宗,热忱欢迎,怀宁县小市镇,禅师村,兰桥队我吴氏连松公房曾单独修谱,因乱谱失,仅保存先祖牌位,记载了历代先人的名字,其字辈是“神武成周德,诗书发世昌,曹邦传祖志,君伐永贤良,谋事补诹知,斋悦映吾疆。”他们每年清明节祭祀时都在老屋旁向崇让堂原三公房的国祥、国圣、国贤三公之墓祭拜,认定此墓是他们的祖坟,代代相传,从未间断。这次得到崇让堂修谱的消息,即派世烈为代表与谱馆办公室主任福钦联系。要求认祖归宗,理事会一致表示欢迎,七月十四日由邵绿、怀宁、福潭、福钦、祚林五位代表前往兰芝桥会见宗亲,受到世烈、世鼎、世恒、世节、世新、世明、昌质、小平、昌节、小龙、昌龙、昌南、昌飞、昌燕、昌虎等十五宗亲鸣鞭迎接,亲切握手,相互问好,议定连松公后裔108人全部载入崇让堂第五届宗谱,字辈从世字辈改为自字辈,余类推。因祠堂被焚,尚未恢复,连松公等先人牌位置原厅供奉。话别时又鸣鞭远送,依依不舍。
由于我族面广人众,在谱人数巳达五万四千三百八十三人(传主人数二万四千四百四十一人 夫人数一万五千八百八十九人 女儿未列入传主者一万四千零四十一人)其中在世入谱人数一万六千六百六十六人(在世传主数一万零五百三十人 在世夫人数五千零二十六人 在世未列入传主女儿数一千九百五十四人)。分散在海内外及各省市,无法联络,遗漏者数千,新谱问世就可以起到宣传作用,望各地族人闻讯后主动与谱馆联系,将自家谱稿寄来,在适当的时候再编一本补遗。
本人才疏学浅,谱成匆匆,漏舛讹,统叙失谋,创新亦或违例有待后贤重纂完善。本届宗谱全赖各位副总编、责任编辑、特约编辑以及征稿采访者的共同努力,他们不但分文不取,不少人还私下贴补邮电、交通费用,难能可贵,两年半的努力终于修成五届宗谱。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十二世孙怀宁敬撰
二000年十月
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南阳分会主办 第37期 201
9310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暨南阳牛氏商会筹委会召开2019年工作会议牛张啸龙 牛旭东 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暨南阳牛氏商会筹委会召开2019年工作会议 牛张啸龙 牛旭东 在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2019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牛保金增补后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第三届理事会名单 2019年3月9日,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暨南阳牛氏商会2019年3月9日,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暨南阳牛氏商会筹委会,在南阳市百里奚路一满园大酒店,召开2019年工作会议,来自河北省邯郸市梅花拳协会会长、邯郸牛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会长牛廷臣及宗亲代表牛自如、河南省书法协会会员牛松峰及平顶山的宗亲代表牛红心、牛英武、牛亚超、牛廷福、著名的新智企业发展策划公司培训师王誉龄、唐河县龙泉寺主持如弘法师及来自唐河、桐柏、泌阳、方城的宗亲代表11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南阳广播电台主持人牛军主持,他说:我们南阳牛氏家族广布于各县、市周边很多乡村,十多年来,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与各支系不断加强联系,逐渐走到一起,于2016年成立了南阳牛氏商会筹委会。为了更好地总结2018年的工作,查找不足,部署新年度南阳牛氏文化研究和商会工作,促进牛氏家族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在这里举行2019年工作会议。老牛、大牛、小牛、一群牛欢聚在一起,真是“牛气冲天”“气冲牛斗”,我们采取寓教于乐地形式,让舞蹈“牛在飞”引领我们的联欢聚会吧!舞蹈“牛在飞”编排短小精采,巧妙地展现了群牛奋飞的风采。接着,被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称为“草根作家、乡土诗人”的牛永华和牛照磊朗诵了牛永华创作的诗歌“那间老屋”,诗歌饱含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既抒情又言志,还忧国忧民,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有草原凤凰之称的“梁萍萍”,由“凤凰飞”舞蹈队伴舞,连续演唱了“爱火”“呼伦贝尔大草原”等歌曲;一满园文艺小分队为大家表演了歌舞“我们在前进”及舞蹈“把祝福送给你”;一阵轻歌曼舞过后,爱听戏曲的宗亲一饱耳福,牛家好媳妇、国家二级演员王桂岩为大家演唱越调“空城计”和“四千岁”,王老师声调沉稳,一字一板的演唱博得了阵阵掌声!南阳牛氏商会副会长牛春稳演奏了葫芦丝“女儿情”“月光下的凤尾竹”;南阳小有名气的馒头姐演唱了歌曲《成吉思汗》;王龙安演唱了《万里长城永不倒》;王建中演唱了《在那东山顶上》。来自桐柏的牛新付为大家深情地朗诵了毛泽东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最后,曾经在中央电视台“黄金一百秒”栏目表演过大型魔术节目的牛旭,表演了精彩的魔术节目,使在场的观众亲自领略了国内顶尖魔术师的神采!期间,河南省书法协会会员牛松峰和唐河县龙泉寺主持如弘法师在现场为大家赠送墨宝,为会议增添了高雅的文化内涵!上午十点三十分,会议正式开始,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会长牛保金总结了2018年的主要工作,安排了2019年的工作(全文另发)。南阳牛氏商会筹委会会长牛春燕在讲话中总结了2018年商会的工作,表彰了牛氏商会骨干企业“黄马褂家政服务公司”的牛永兵,带领公司员工勇闯市场,以优质服务创建品牌的业绩;一满园酒店总经理牛雨,去年冬天得知邓州菜农白菜滞销,开展“爱心白菜免费赠送,真情意更靠谱暖心活动”,积极购买3万斤白菜,免费送给顾客、周围市民、五保户、环卫工和敬老院,以实际行动助力菜农渡难关,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为大美南阳献出一片爱心!会议请来了新智企业发展策划公司培训师王誉龄,和大家分享了如何抓着机遇,促进企业发展的新理念,并留下了自己的****,愿意为牛氏企业家随时解难答疑,共促发展。来自河北邯郸梅花拳协会会长、牛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会长牛廷臣和牛自如为南阳牛氏宗亲赠送了锦旗,表达了全国牛氏一家亲的深情厚谊。65岁的牛廷臣还为大家展演了精彩的梅花拳,使在座的人员耳目一新;河南省书法协会会员牛松峰为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和牛氏商会筹委会赠送了牛氏祖训“以忠报国,以孝治家,以信交友,以诚做人”等书法作品。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常务副会长牛德全公布财务执行情况。
名誉会长牛群章安排了如何开展唐河一、二世祖墓苑二期工程,整修道路、补栽树木,进一步搞好墓苑绿化工作,提高墓苑品味。会后我们到墓苑进行勘验需要补种树木的棵数,提出整修道路的初步意见,将发出正式倡议书。牛群章号召大家向唐河县古城乡牛老庄的牛海洋学习,在2018年复修始祖墓苑时没有得到消息,在第二期工程开工前已经捐资300元;为打造牛氏宗亲祭祖、对牛氏家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圣地而尽心尽力!牛春燕表示:今年需要补种的所有树木由她出资,这种献孝心、办实事的举动是我们的好榜样!名誉会长牛金堂宣布增补牛长纪、牛照磊为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副会长,牛永华、牛新付、牛永祥为副秘书长,牛建东、牛光明为常务理事,参会人员鼓掌通过。在随后的自由发言中,来自河北邯郸的牛廷臣、平顶山的牛英武、南阳市政协常务委员牛秋林、桐柏的牛连坡、方城的牛洪林、南阳龙王沟的风景区的牛德功等均对会议表示祝贺,对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暨牛氏商会筹委会,近年来卓有成效的研究成果表示赞赏,并希望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聚亲情凝人心,使南阳的牛氏文化研究更上一层楼!唐河的牛海洋在发言中,希望唐河牛氏大家族人人都贡献出一点力量,企业家带头,大家各尽所能齐努力,捐献资金搞好复修一、二世祖墓苑的二期工程。社旗的牛金成在发言中代表打锅牛亮祖十二世子京祖后裔,在发言中介绍了唐河牛英爽捐资,兄弟五人捐出祖宅修建的牛氏家祠,主体工程雄伟壮观,早已竣工,将择期举行竣工庆典仪式。子京祖后裔非常赞成和支持南阳牛氏宗亲修编新型《牛氏族谱》,下一步将尽快补充资料送到南阳,并希望新修家谱和原家谱保持一致,保证唐河牛氏历史文化的系统性完整性。镇平侯集西房营84岁的牛玉申参加了2018年的祭祖仪式,感慨良多,今天写来了书面发言。会议期间,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会牛性委员会、山东、河北等地牛氏宗亲发来贺电:祝贺南阳牛氏宗亲两会胜利召开和圆满成功,祝家人抱团取暖,团结就是力量!牛和克为会议进行了直播报道;牛德中为大会提供了“大牛牌”白酒;牛紫萱提供了餐饮红酒;牛涛提供了甘蔗汁饮料,在此一并致谢!新增补的副会长牛照磊写诗赞道:南都古城一满园,阳熙风和喜相见。牛氏家风须牢记,族人欢唱聚仕贤。万众一心溯源远,岁岁年年大团圆! 在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2019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会长 牛保金 2018年,南阳市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主要做了如下工作:1 根据年初召开的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开展以“孝道文明”为主题的祭祖活动,发扬传承中华民族孝道文化,体现我牛氏族人不忘根本,不忘祖先的大孝之心。2017年开始的复修唐河始迁祖牛亮、二世祖牛德墓苑一期工程,至今年三月底竣工,随即于4月1日,在桐寨铺曲岗西南始迁祖墓地进行了“复修始祖墓苑竣工庆典及清动,发扬传承中华民族孝道文化,体现我牛氏族人不忘根本,不忘祖先的大孝之心。2017年开始的复修唐河始迁祖牛亮、二世祖牛德墓苑一期工程,至今年三月底竣工,随即于4月1日,在桐寨铺曲岗西南始迁祖墓地进行了“复修始祖墓苑竣工庆典及清明祭祖仪式”。前来参加祭奠的200多位牛氏家人,上自十九世、下至二十七世,九代人分乘40余部大小车辆,来到312国道陈园路口,在祖上留下的皇封“半幅銮驾”和“敕封义民”“状元及第”“廻避”“肃静”牌匾,以及龙凤旗、金瓜、钺斧、朝天蹬、伸手、拳手等的引领下,由七响锣开道,唢呐乐队伴奏,主祭人的带领下,浩浩汤汤列队进入墓苑,各辈代表分别为一、二始祖坟茔添土扫墓、上香、献爵。这是四世祖牛显明英宗时期为国捐粮,为家族争得“敕封义民”荣誉后,几百年来第一次将皇封“半幅銮驾”和“敕封义民”牌匾,带到始迁祖墓地举行祭祖仪式,使周边村民和全国牛氏族人耳目一新!2 积极参加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召开的办公会议,牛金堂在会上介绍了牛姓分会近年来的活动情况,特别是清明祭祖期间,注意提升群众性祭祖活动的文化内涵,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弘扬传统文化、忠孝文化、爱心文化,教育子孙后代。同时向与会代表赠送了《牛氏文化》。会后分别在南阳、镇平等地召开会议,传达了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会精神,学习了《南阳市社会团体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试行)》《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分会管理规定》等文件。传阅了南阳市民政局、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文件和“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章程(草案)”,大家表示:今后南阳的牛氏文化研究活动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在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的指导下开展活动。牛姓分会各副会长,当场填写了“社会团体个人会员登记表”。3 镇平牛氏宗亲的研究活动搞得有声有色。一是于8月1日,在镇平县召开了牛氏文化研究会筹备会议,又在牛照磊主持下,在镇平候集房营村,举行房营西门《牛氏家谱》颁谱仪式,房营村牛氏宗亲80余人参加了仪式,这是镇平历史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牛氏家谱》,为敬祖、强族,追本溯源、光前裕后,追念先辈之美德,继承祖训家风,也为我牛氏子孙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房营村西门《牛氏家谱》主编、84岁的牛玉申介绍了家谱编修经过。他说:由于历史变迁,加之战乱荒年等原因,我们房营牛氏家族有很多族人外迁,陕西,湖北、新疆、甘肃等地,多有相见不识,相识不知辈分,实乃无谱之缘故。这次我族修订家谱,酝酿二年之久,正式调查研究登记六月有余,终于完成了我村第一部家族历史。他希望我族人教育子孙遵从祖训、家风,爱国、睦族,共同努力,构建和谐幸福牛氏家园!与此同时,由80岁的牛洪信老人主编的镇平石佛寺、卢医、牛营、贾寨《牛氏家谱》也编辑成功,为南阳牛氏历史文化增添了新的精神财富。二是于9月2日,镇平牛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在镇平县喜来登大酒店正式成立,南阳牛姓分会领导及来自镇平城关、石佛寺、候集、枣园等乡镇的宗亲代表50余人参加了会议。来自枣园的草根作家、乡土诗人牛永华宗亲致欢迎词,新任筹委会会长牛小孔讲话,他说:我们成立镇平牛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就是愿意为牛氏家族做点实事,今后要进一步调查走访其他村庄的牛氏族人,早日把镇平牛氏大家族联系起来,学习“以忠报国、以孝治家、以信交友、以义做人”的牛氏祖训,弘扬优秀的牛氏文化,好好利用我们的家规、家教,传承家风,教育子孙后代。4 桐柏县牛氏文化研究会筹委会改组以后,继于2017年底对孤寡老人、革命烈军属进行慰问后,于12月9日,组织桐柏各支系牛氏宗亲20余人,到唐河县桐寨铺始迁祖牛亮、二世祖牛德墓地进行祭祖活动,从而带动了唐河、宛城、镇平、内乡的30余位牛氏宗亲,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几岁的儿童,他们顶着北风,不命烈军属进行慰问后,于12月9日,组织桐柏各支系牛氏宗亲20余人,到唐河县桐寨铺始迁祖牛亮、二世祖牛德墓地进行祭祖活动,从而带动了唐河、宛城、镇平、内乡的30余位牛氏宗亲,上有80多岁的老人,下有几岁的儿童,他们顶着北风,不畏严寒参加祭祖活动。祭奠现场庄严肃穆,鞭炮齐鸣,香云燎绕,人人都怀着对祖先崇高的敬仰之情和一片赤诚的大孝之心,虔诚的跪在先祖墓前,在主持人牛长纪的带领下,向先祖三叩首,感谢先祖给我们带来一切福祥。来自各地的代表牛连坡、牛群章、牛保金、牛照磊、牛德献等先后发了言,主题是发杨天下牛氏是一家的精神,摒弃各种分歧,精诚团结,携起手来,把我们牛家的事办好,共谋发展大计,共画宏伟兰图,让我们所有的牛姓都家庭和睦,幸福美满,我们的先祖也能含笑九泉。5 派出代表到新密市下牛村参加了“牛氏文化研讨会”和“戊戌年十八打锅牛拜祖大典”,见证了几百年来第一次“合釜”仪式,增加了牛氏大家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带动全国牛氏大家族的团结,更好地提倡“对锅精神”!6 修编新型家谱有了新的进展。南阳牛氏家族近年来已经编辑出版的家谱有牛同文主编的宛北《牛氏家谱》、牛长立、牛长明主编的方城县清河蒋庄、滹沱《牛氏家谱》、牛玉申、牛照磊主编的镇平侯集房营《牛氏家谱》和牛洪信主编的镇平石佛寺、卢医牛营《牛氏家谱》。全国牛氏人口最为集中的唐河《牛氏族谱》正在编辑之中,目前已经收集到的原始资料近百万字。其中牛五门分册已经四次修改校对,有望年底出版;牛三门分册初稿已经有700多页、牛四门和其他分册正在推进;显祖分册计划先以编成小型支谱,最后合成总谱。7鼓励和主持各支系开展的各项联谊活动,年初主要领导参加了社旗县大牛庄十二世子京后裔组织的祭祖活动,弘扬牛英爽独自兴建牛氏祠堂的高尚行为,在主体工程竣工之时,送去了锦旗,并号召牛氏族人学习牛英爽致富不忘先祖的大孝之心!8牛氏历史文化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查找发现了四世祖牛显明英宗时期为国捐粮“敕封义民”的原始记载。据《明英宗实录·卷七十八》云:“(正统六年夏四月)河南开封府民许信等三十九人,南阳府民牛显等十五人,彰德府民冯寿等三人,河南府民袁刚等八人,怀庆府民张文献等四人,汝宁府民刘谨等四人,俱出谷麦千石有奇赈济,赐敕奖谕,复其家。”与2016年牛埠口出土万历三十八年(1610)九世牛星聚墓志云:“其六世祖显,正统间值岁饥,出麦千一百石,以赈贫民,赖全活者无筭,事闻,诏旌其义。”两处记载完全一致。总之,2018年我们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我们牛氏族人的期望和要求还有很大差距。2019年工作要点:1 摒弃争论加强团结;南阳的所有亮祖后裔,维持现在已经流传几百年的辈份排序不变,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人为的降低现行的辈份。对现在的历史记载,允许有不同的认识,是正常的,也是合情合理的。决不能因为有不同的认识就互相带帽子,打棍子,甚至成为势不两立的两派。这样做只能是亲者痛仇者快,只能会影响我们族人开展敬宗爱祖的各项正常活动。所以我们提倡搁置争议把目前我们所需要做的事情做好,历史上的事情,将来可能会发现更多的线索,会逐步清析起来,不要现在就要分出个高低是非不可。2 继续做好各支系,各村庄的家谱编制工作。目前我们南阳由于各位家人的共同努力已经编制出不少不同版本的家谱,给我们树立了榜杨。今年顺祖五门家谱、显族凤凰树家谱有望出版发行,由于编制大型的家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所以我们提倡先小范围内把自已附近的家谱编制出来,然后集少成多,集小成大。
3 利用研究会为我们搭建的平台,开展互相帮助走共同福裕的道路。可4 重点是搞好唐河一、二世祖墓苑二期工程,整修道路、补栽树木,搞好墓苑绿化工作,提高墓苑品味,把墓地打造牛氏宗亲祭祖,对牛氏家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圣地。今年初步打算把九世祖星聚先祖的坟迁到牛沟,让他和他父亲、哥哥早日团聚。也算是我们做为后人敬宗爱祖的一项有益活动。5 积极参加全国各地牛氏宗亲开展的各项敬宗爱祖的活动,加强横向联系,充分体现全国牛姓是一家的好传统好作风。利用研究会搭建的平台和现代通讯的便利条件,和全国的牛姓家人团结起来共同把我们牛氏家族的事业做好。 总之今年我们要充分发挥各自的内心为敬宗爱祖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为后人做出榜杨,告慰先祖的在天之灵。附:南阳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牛姓分会第三届理事会名单顾 问:牛汉英 牛连坡 牛清益 牛德勇 牛长立 牛玉申 牛洪信 名誉会长:牛长鑫 牛尧华 牛金堂 牛群章 牛运江会 长:牛保金常务副会长:牛德全副 会 长:牛爱民 牛同文 牛金元 牛保军 牛春燕 牛学哲 牛自宇 牛长明 牛清玉 牛德功 牛德献 牛文选 牛 坡 牛小孔 牛建国 牛长纪牛照磊常务理事:牛明田 牛秋林 牛广山 牛付明 牛永喜 牛明华 牛国岭 牛凌云牛玉军 牛荟滨 牛嵩山 牛云仙 牛保栓 牛天峰 牛建永 牛明顺牛振山 牛新付 牛鸿林 牛德友 牛小林 牛喜顺 牛耀谦 牛春斗牛振亚 牛广坡 牛海杨 牛 壮 牛永川 牛春稳 牛正科 牛建明牛光明 牛建东 秘 书 长:牛张啸龙副秘书长:牛旭东 牛 淼 牛和克 牛 涛 牛鸣晓 牛永兵 牛丽华 牛永华 牛新付 牛永祥理 事:牛书超 牛金选 牛学义 牛耀庚 牛云保 牛青山(牛园)牛云峰 牛少勇 牛星昌 牛星林 牛德鹏 牛德才 牛德昌 牛德中 牛春山牛德贵 牛青山(南阳)牛德林(社旗)牛中元 牛朝敏 牛国印 牛同兴 牛玉亭 牛汉国 牛德朝 牛金会 牛金旺 牛国先 牛国铎 牛清林 牛明军 牛鸿雁 牛金敏 牛兆磊 牛乐毅 牛现朝 牛永奇牛广才 牛春运 牛治国 牛建辉 牛金成 牛红彬 牛建辉 牛冬云牛长强 牛德龙 牛卫平 牛宏斌 牛 娟 牛建宝 牛 军 牛金敏
修谱人必知的知识点!
一、姓氏源流
考证姓氏源流就是考证始祖是谁,家族的根在哪里。一个家族的得姓也很复杂,考证起来十分困难,需要下工夫认真、慎重、准确考证,不要使家谱成为无源之水。
二、居住地地情
家谱可以记载一个家族的发祥地、始祖出生、繁衍生息和从事活动的环境。记载家族以始祖为中心的聚居地的自然、地理、经济环境、风俗民情、民间传说等情况,能够反映、展示家族成员参与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历史风貌,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丰富的资料和息,也有利于突出家谱的地方特点和家族特色。
三、迁徙情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逐步从家乡向外扩张,这样就发生家庭的迁徙。永远居住在一个地方的家庭是很少的,家庭迁徙以后,人们对自己家族的发祥地始终怀有深深的眷恋,这种眷恋就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的寻根情怀,所以,家谱自然也要记载家庭的迁徙情况。
四、世系图表
世系是家谱的重要主体,是家谱区别于其他史类书籍的重要标志。要厘清家族世系源流,长幼辈分,认真准确地记载。在考证姓氏源流的同时,从始祖或始迁祖,即一世祖起,按其后裔世序、长幼辈分,一代接一代排列下来,世序分明,一目了然。记述世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世系图和世系录并用形式,即先在谱书卷首列出家族世系总图表,然后采用世系录从一世祖开始,叙述家族各支系及其族人的基本情况,对世系图作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二是采用世系排列法,主要以世系图表记载家族世系,多数采用横式排列法,少数也采用竖式排列。横式排列法是传统方法,五世为一表,第一表的第五世,必须在第二表的第一栏,依此类推。
关于世系图表,族谱在线编修平台“族谱王”中有大量的范例,可供编修人在线编修。
五、大事记
现代新家谱中采用大事记来编修家谱,记述和反映了家族在各个历史时期发生的事件。编修新家谱,这项内容值得提倡,应列为家谱的一项重要内容。编写“大事记”时,要注意广泛采集资料,特别是第一手资料资料要真实准确,来源要有根据,每件事要查清产生的时间地点,认真鉴别和分析资料是否真实。
六、字辈谱
字辈谱是将家族中不同辈的人共同用字排列起来,反映家族长幼辈分、血缘关系的文字。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信息社会,家谱作为一种信息成为社会共享的信息,在信息网站上随时都可以查阅家谱,字辈谱也就成为人们识别家族成员的标志,所以,字辈谱仍是家谱必不可或缺的内容。
七、家训族规
家训族规,体现了一个家族的伦理道德,法律意识,反映了中华数千年的家庭教育和法律制度的传统,除其内容需要扬弃外,其形式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八、祠堂、坟墓
祠堂几经风雨,年久失修。在编修家谱时,有的家族由族人自愿捐资重新修建,包括祖墓也同时修建。对于始祖或始迁祖,以及重要人物的坟墓,新家谱中应以记载。对相关的祠匾、祠联、词赋有价值的可以收录,先祖墓碑的墓志,有重要史料价值,应录入新谱。
九、文献资料
中国的家谱源远流长,历经千年沧桑,先祖留下许多重要的历史文献,是学术研究的宝贵资料。比如家族先辈的著作、诗词歌赋、联名、书画、墓志、契约文书应有选择地录人新谱。
十、图表
图,指世系图、示意图、人物照片等。表,指各种统计表。图像直观、形象、悦目、易于接受,尤其照片一类可保留历史的真迹,借以证明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各种统计表,形式简单,条目清楚,文省事明,节约篇幅。统计表与谱书内容相互补充,便于查阅和利用。
1 求一篇家谱的作文,600字,急
家谱
过去我对家谱一点都不了解,就连家谱这个词也没听过。据家谱网上说:“家谱,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以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我第一次见到真正的家谱是在上一次回老家的时候,记得是今年的端午节吧。当时我们的家谱是在隔壁的爷爷家,爸爸带着我到了他们家,先是三叩九拜,并且申明为了让后世子孙了解家族的发展史和更好地传承家谱……如有不敬和不周之处请老祖宗担待和原谅之类的话之后,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了家谱……
我们的家谱是由三块四十厘米左右宽,一百六十多厘米长的布料缝制成的长方形表格状的,由于年代很久,上面的图案、表格和字迹都很模糊,边缘甚至还有两处破碎的地方。我和爸爸、爷爷,特别是还有一个年纪较大、辈份很高的老爷爷的帮助下,费了不少的工夫才把上面记录的内容摘录下来:最上一排共一列,在家谱的最中间,写的是“三代宗祖大人……”;第二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高祖父讳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高祖母讳王氏……”;第三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曾祖父讳志发……”和“曾祖母讳赵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曾祖父讳志左行一……”;从右到左第三列是“曾祖父讳志有……”和“曾祖母讳潘氏……”;从右到左第四列是“曾祖父讳志修……”。第四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祖父讳会……”从右到左第二列是“祖母讳马氏……”;第五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遇文……”和“故母讳王氏……”;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遇成……”和“故母讳李氏……”;第六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润行一……”和“故母讳王氏行一……”;从右到左第二列是“皇清显考讳(某)行一……”和皇清显妣讳(某)氏……”;第三列是“皇清显考讳含行三……”和皇清显妣讳黄氏行一……”;第七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生员讳来周行一……”和“故母讳黄氏行三……”;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荣周行二……”和“故母讳王氏行三……”;从右到左第三列是“故父讳用周……”和“祖母讳杨氏行三……”;从右到左第四列是“故父讳平周行四……”从右到左第五列是“故父讳相周行三……”和“故母讳邱氏行三……”;从右到左第六列是“故父讳兴周行一……”;从右到左第七列是“故母讳邱氏……”和“故母讳尹氏……”;从右到左第八列是“故祖母讳郭氏行一……”;从右到左第九列是“故祖母讳李氏行一……”。第八排:从右到左第一列是“故父讳定忠行一……”和“故母讳冯氏行四……”;从右到左第二列是“故父讳定一行一……”和“故母讳石氏行一……”。
我们的家谱有几个特点:一、它是用了三块宽四十厘米左右的布料才缝合成现在的宽度的,不象现在的布料,要多宽有多宽,可见当时的条件特别差,老祖宗们也太不容易了;二是根据家谱中的纪录看,凡是家族中的男子,不论辈份高低,去世后他的名字都有纪录,而女性成员却只纪录了姓氏;三是在每个名字的后面都有“之神位”三个字,在名子和姓氏前面都有一个“讳”字,也许是用这种方式表示对他们的尊敬吧。
我们的家谱还有一幅精美的对联,它很特别,它表述的是“二十四孝”,说它是对联,它却没有一个字,完全是由精美图画组成。这可能是祖宗们留给后人的家训。用大人门的话说,就是老祖宗对我们的不言之教吧!如果老祖宗能把他们的事迹(简历)用文字、图像传下来,或者把他们的照片也留给我们,让我们后世子孙了解他们走过的生活道路的同时还能目睹他们的尊容哪该有多好啊!
2 家谱怎么写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公谱、祖谱、谱书、家牒、族牒。
它是记录家族组织活动的档案材料。福建的族谱兴于宋代,盛于明清之后。
修谱的动机是“溯渊源,分疏戚,序尊卑。”(安溪《谢氏总谱》卷首《联谱序》)族谱的形式有装订成册的(古为线装,今与一般印刷物相同),也有图表式的。
许多家族把编纂族谱作为后代子孙的一项义务写进族规,重修族谱年限不等。闽北浦城的季氏和李氏家族,均规定族谱30年一修。
房氏则规定“宗谱有贤子孙或十年、三十年一修,则存没葬地,时日不爽。先儒云,一世不修谱为不孝,宜知之。”
(清·光绪《闽浦房氏族谱》)类似的族规,使修谱用家族法的形式永久化了。 族谱所载内容详略不一,通常除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外,还有全族的坟墓、族田族产、祠庙等的方位、数量及管理使用办法、家族的规约训诫、修谱凡例义则、各类合同契约文书等。
一些较详的族谱,还记载有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与外界的纠纷、可嘉奖的人物传记、科举出仕、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族谱的核心内容是记载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缘系统。
以防血缘关系紊乱而导致家族瓦解。连城《新泉张氏族谱》卷首说得明白:“亲疏派别得谱则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谱则穷其本,即荡析代变,而皆有所考焉。”
为达到显示血统的目的,各地族谱均有认中国先朝名人为远祖的习俗,这种附会的谱风,虽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导致家史失真和对后代误导。安溪湖头的李氏宗谱,认先祖为道教创始人李耳,直系则“出陇西,为唐高祖李渊公之苗裔。”
南靖庙兜郭姓,认始祖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与“郭”音近),并由虢叔是黄帝的二十七世裔孙,郭子仪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孙、黄帝的八十七世裔孙,而推论自己的宗族嫡出于中唐名将郭子仪。(《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9页《庙兜郭姓的历史渊源》何柳枝)这些记载,易使族人深信不疑。
其他的如刘姓必溯祖为刘邦,肖姓多探源为萧何,都是这种攀强名流、附会望族的修谱心态之反映。 族谱中,家族迁居(开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严格分明,不容混淆。
这往往是族谱中最具史实价值的部分。福建的许多家族,都实行名字排行制(古称“昭穆”),俗称“排辈份”。
即在同一辈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须用某个统一规定的单字起头,再与其他单字结合成名或字,以示区别。如某一父辈生三子,儿辈名按“永”字排列,分别称“永志”、“永仁”、“永贵”。
如此,在族谱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为兄弟或堂兄弟辈份。已去世者,则在其名上写上谥称并加上“公”字,以示区别,沙县一带习俗,收养子若无族长和六亲认可,不可上谱排字辈,否则会被骂为“出透的人”而遭岐视。
排辈份除少数由祖、父辈临时决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选定的排行用字。南靖县双峰村《丘氏族谱》载:从其二十一世始,标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 ,诗礼传家。
创垂显奕,继述藏嘉。光前荣耀,世德作裘。
仁亲义祖,燕翼贻谋。桂芳兰茂,日新月盛。
思皇多佑,福禄来成。庆余善积,谱泽绵延。
宗风丕振,亿万斯年。”(《南靖文史资料》第二期86页《双峰丘氏的历史渊源》林明波)目前已传至“垂”、“显”字辈,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
这种按族谱排辈份的方法,使农村常可见到这样的俗象,由于世系分支发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届七旬的老翁,要向三岁稚童称“叔”或“伯”。永定俗谓:“白头哥,坐地叔”(即对平辈的白头老翁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辈,即使上年纪老者也要唤其为叔)。
为了区别同辈中的年龄次序,“排辈份”之外还要“排号”。永泰县同安乡张氏族谱规定,族人添丁按先后次序排号,日常称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号,如同辈中是第20个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
这一习俗在当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颇为流行。 同一姓氏的不同分支家族,还经常利用族谱中的血缘世系排行记载,进行“联谱”活动。
安溪谢氏家族,曾于民国年间合数十宗支进行大联谱。辈份分明后,各宗支子孙公议决定排行班次悉归画一,修纂总谱,旨在扩大家族势力。
谢氏家族裔孙谢维峻在《联谱序》中称:“联之以谱,化弱小为强大,转柔软为坚刚,众志成城。”此外还有,当族谱分支过多时另分几个房派修谱(房谱和族谱通称家谱)。
如一房人外迁,其房谱分出后就成为新的族谱。 由于族谱为同一姓氏家族承继的依据,故一般只记男丁。
少数族谱也将族中所谓“贞妇烈女”记载入乘。族谱有的依不同对象规定用笔着色的。
据《岛居三录》载:“泉郡向修族谱,世系图所牵连之线,有红有黑,体例甚严。红线者,一本至亲,虽远房承宗亦然;黑线者,乞养异姓,即显宦不能免,此亦春秋诛心之法也。”
有功名成就或能光宗耀祖之人,族谱中用红笔记入以示表彰,过去秀才或秀才以上的读书人也用朱笔入谱。现在一些新修族谱仍沿此习。
寿宁《刘氏总谱》中,凡上大学的族人,名下都划上红线,所书的姓名用谱名(即按族谱排行而起的名字),抱养子用黑线注明(连城一带是用蓝线)。修谱和查阅族谱也很有讲究。
旧时对祖谱保管十分重视,须慎重保存,定期曝晒,认真缮修。
3 家谱怎么写家谱(或称族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三大文献(国史,地志,族谱)之一,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的起源
关于家谱的起源,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但是从出土的甲骨文、金文、碑文等中国早期文字,及史类文献对家谱起源的考证,家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周代已有史官修谱制度并撰有《世本·帝系篇》。尽管先秦《世本》早已亡供,今本《世本》乃清人所辑,但从辑有的篇目可见,《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的总谱。
·家谱的形式
家谱的形式有多种。在文字家谱出现之前就有口授家谱和结绳家谱。后来,人们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的,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的。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悬挂供后人供奉的图表式家谱。
·家谱的内容和作用
上古时期的家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家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家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家谱的内容也比以往有所增加。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的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被反复修撰,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既某人的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这些介绍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第三部分为附录。
有些家谱,在立谱时,便确定了家族世系命名的辈份序列,而且事先标定字号,辈份清楚,乡间名之为“排辈”,实则是排资论辈的意思。由于历史上形成的重男轻女思想,男子在起“大名”时,必须以预定的某字作为名字的一部分。这个字要放在全名三字的中间或最末,各个辈数层次不一定完全一样,但有着约定俗成的规矩。
希望采纳我的
4 怎样写家谱一、谱名 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二、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三、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四、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五、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六、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七、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八、族规家法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 、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5 族谱怎样写好作为一个完整的家谱,在现当代通常可以分为六大部分。
(一)序
序就类似于现在书的序,可以由族中得望高的人写,也可以由外人写。主要是通过另一个或另几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本族谱。通常情况下,新序在前面,旧的序也要包含在内并排在新序后面。
(二)简介
即使是对于自己的家族,能全面了解的人也不多,所以需要首先简介一下自己家族,可提及的内容有:刻谱凡例、本族谱本次创修(修订)参与人员、时间、为什么要修订;此次编码的依据是什么;家族的整体情况、历史、迁移史、当前分布、人数;本族宗派、字辈,即记录每一代人起名规则;祖坟所在地、祖坟中各代分布图;对祖先事考查、考证。
总之,这里不具体到某一个人,只是对整个家族进行整体描述。
(三)人物志
其实一本家谱本身就是人物记录,但通常情况下,家谱中会记录某一个或多个优秀的典型人物或团体。而记录这些优秀人物时,常常格式多样,有该人的传记、他写的文章书稿、获得过的功名、官名、、画像、碑记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把同姓历史名人强编入本族谱,即使是小小提示也不可。因为后人续谱时,常常会因为这一次信以为真,而以讹传讹。
(四)世系表
世系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一项,最简单的家谱,有时只有一个世系表。
世系表是记录家族中每个人的关系,用计算机中的术语,这种一对多的结构是“树”状结构,但实际中的往往会比较复杂。当一个家族很大、人数很多时。会出现嗣出嗣入(通过过继、领养、送人)、迁入迁出的现象。
(五)世略表
通常情况下,仅有世系表的家谱其实是没有实际意义的,面对一些不是名人的名字,除了这几个字,你还能知道什么呢?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增加世略表,世略表是记录世系表中每一个族人简历的表。这一部分可以和世系表合二为一,也可以单列。我认为单列更好,因为合二为一,常常导致世系表过肥过大,查找一个成员的时候非常麻烦。
很多家谱中,世略只写到父名、娶妻、生子数及名字数,这样写虽然整体看上去挺规范,实际上也没多大意义,因为世系表本身就可以表示这种信息。我认为世略不一定能做到每个人都有完整的简历,但至少应该有:本人生卒年月、主要职务、职称、主要生活工作地、本人工作简历、主要成绩、妻子姓名、妻子嫁出地、妻子父亲的名、妻子简历、子女名、女儿出嫁地、所嫁人姓名。这样不仅妻方家谱可以通过家谱查到本家族,本家族也可以通过自己家族查到女儿家族。
(六)后记
后记写一些感想即可。
6 家谱怎么写1序言名称:重修家谱或支谱,一般用支谱。
2说明原因:为什么重修家谱或者续修家谱,现在大多解释十年动乱族谱毁之贻尽为缘由。3叙述现状:现在本族是什么情况,在以后家族的发展情况,如今社会有志青年各奔东西等。
为了让本族以后永远保持联系,勿忘祖宗等。4修普贡献:为本次修普信息作出贡献,提供经费,撰写等5结尾:说点立谱的重要性,写个日期(干支纪年和公元纪年都要写)6落款:a撰修(从有谱以来你是第多少代)世孙(名字不要写姓氏);b缮写世孙等。
7 家谱如何写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一 姓氏源流 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 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 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
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二 堂号 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 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 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 地方府、州、县名。
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
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 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因为各族姓基本上都是以郡名作为自己家族的郡号,所以就有了若干姓氏同为一个堂号的现象。例如:王,胡 这两个姓的郡望都是“清河堂”。
堂号名称的另一出处:自创堂号,乃家族中人自立的堂号,该堂号名称一为有别于各姓氏的分支别派,二为铭记祖先或名人的公德事迹或教诲。例如:杨氏的“四知堂”寓意“天知、地知、我知、子知”的为人风范。
三 世系表 如果发现一本关于您身世的家谱,您最想看的是什么哪?是不是想知道自家的祖先是谁?家族中曾有过哪 些名人、功绩?家族中人现在哪里?等等,所有的答案就在家谱的世系表中。 作为家谱中最重要的内容,“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 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 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
它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 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 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 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 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 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
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以上四种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世系表,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 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采用,总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四 家训 家训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传统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氏族、家族、家庭的变迁,然而,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国家的基石。
在国家不安定和国法不明确之际,家训即可发挥稳定社会秩序的力量。因为,家族为了维持 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拟定一定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家族中人,这便是家法家训的最早起源。
自汉初起,家训著作随着朝代演变渐丰富多采。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 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
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在家谱中有不少详记家训、家规等以资子孙遵行的。
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家训之所以为世人所重,因其主旨乃推崇忠孝节义、教导礼仪廉耻。
此外,提倡什么和禁止什么, 也是族规家法中的重要内容,如:“节俭当崇”、“邪巫当禁”等。 简言之,每个家。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亦称祖谱、宗谱、族谱、世谱、支谱、系谱、统谱、家乘、私谱、谱传等。
自明清以来的家谱章节内容都大同小异,下面以 X氏家族最近一次修谱部分章节内容初稿作以介绍(详细内容从略),如果其他X氏后裔对修谱感兴趣,可互相交流修谱事宜。
X氏家谱目录
第一章 谱序
谱序是每部家谱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家谱卷首应有数量不等的序文。谱序包括新序、旧序、阖家或某几位族人撰写的序和当时名流、族外人写的赠序、客序,以及跋语等。谱序的内容主要是介绍家族世系渊源、传承关系、修谱缘由和经过以及修谱任事人员等,是熟悉、研究一部家谱的直接切入点,是了解我X氏家族世系源流的重要资料。主要说明了为什么要进行此次修谱以及如何组织此次修谱等内容。
续谱时间2012年。
地点XX省XX市XX县XXX镇XX村。
续谱主持人族长XXX及各支系长者等族人。
执笔人XXX等。
说明修谱小组说明:
1据2012年统计,XX村共有登记在册人口XXXX人,其中X氏总人口XXXX人,占全村人口的XXX%,其中本支系共有XX户,人口XX人。户口在外地、国外居住工作的人口约XX人,本支系合计有XXX人。(此处以此次修谱具体人口统计数字为准)
自XX二年X氏始祖由XXXX县XX迁徙到XX省XX县XX庄(现XX市XX县XXX镇XX村)XX多年来,世代繁衍,根深叶茂,现已繁衍到了第XX代,现在是X世同堂。各分支系长者均参与了本次修谱事宜。
2修谱有一个原则,即可以补叙、补遗、补新等,但不能对先人的修谱予以修改或评论,其目的是避免引起其支系后裔的异议,避免产生族群矛盾。
3本次新修谱包括总目录、正文、后记总共XXXX字(标点符号在内),不包括书封计有XX幅照片、。
全谱用16开本印刷,共计XXX页(不包括所附空白页),共一卷。
此说明的目的是,一旦家谱遇到特别原因而破损,后人也能知道到底是部分散失还是大部散失。
X氏家谱的修谱定义与内容结构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亦称祖谱、宗谱、族谱、世谱、支谱、系谱、统谱、家乘、私谱、谱传等。
我X氏家族按始祖的习惯统称为家谱。
一部完整的家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的百科全书。通过一部家谱,可以了解到我X氏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我家族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我家族的经济情况和婚配、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这些内容以书、图、史、表、志的形式记录下来,成为宝贵的文史资料。
家谱以文字内容为主,资料为副,不局限于文字记录,将好、地图、照片、合影、遗像、正面肖像画纳入家谱,更能反应时代风貌和精神气质,并节省许多文字描述,成为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历史图籍。
据现代有关资料统计,中国家谱保存至今较为完整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尽管家谱有多种形式,其编纂内容有所不同,但其格式和重要内容大致相同,有章可循。
有的用图表裱制垂挂于中堂,也有的装订成册供家人翻阅。历史上,官宦人家一般都是采用装订成册的家谱。而平民百姓、经商士绅、豪门则多为中堂悬挂供后人供奉的、一目了然的图表式家谱。二者各有所长,我X氏家族采用二者并存用的传统习惯。图册家谱对逝者、健在人均有记载,由各支系长者珍藏,图表家谱只记载乘鹤之人供全族后裔供奉。
中堂又称堂幅,将料纸全开或比全开稍小而单独或并挂于楹联间之条幅。其画幅既宽又长,主要悬挂在堂屋正中。
条幅与手卷:条幅宽度不及中堂的直幅书画,可卷可挂。手卷是把书画装裱成卷子形式,手卷有大有小,不可悬挂、只可展阅。
第二章 谱例与谱论
谱例和目录是识谱的入门缘径。谱例又称凡例,是用条文形式来阐明族谱纂修原则和体例以及类目安排的理由。
谱例强调家族血缘的纯洁性,维护以男子为中心的伦理纲常,表示继续遵循“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的修谱原则。
谱论是先贤名儒阐述修谱方法及重要意义的谱说要点集锦,对修谱有重大指导意义,也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谱乃一家之史。我X氏家谱是系统记述我X氏血缘世系族人及其有关情况的历史图籍。X姓即是我族同宗共
源流序的第五届续修宗谱序
本文2023-12-05 18:47: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25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