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曲姓与鞠姓的渊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5浏览:1收藏

关于曲姓与鞠姓的渊源,第1张

盘古开天沧桑巨变,曲姓宗族几度兴衰沉浮,已繁衍成华夏常姓,居于中国姓氏排行第164位,人口占汉族总数百分之006

寻根溯源,曲氏大家族分为甲乙两支。甲支为正统本姓,乙支由鞠姓演变而来。

甲支本源有三说。一是出自姬姓,春秋时晋穆侯封少子成师居于山西曲沃,后代子孙据地改姓。二是承袭古姓,夏时有桀臣曲逆,后人自择姓氏。三是他族入转而来,唐代奚、契丹部族酋领有曲姓;满洲人也有世居辽阳者;如今满、傈僳等民族钧有此姓。

得姓始祖曲沃桓叔,西周末代东周初晋国人,名讳成师,系周武王第三子叔虞的九世孙,穆侯林之子,文侯仇之弟。仇子昭侯时,封赏叔父于曲沃,尊称曲沃桓叔。曲沃封地大于晋国都城,德行高尚为官清廉,深得黎民百姓信赖拥戴。其孙曲沃武公时,兵强马壮族势庞大,连杀三君获取晋地,始称晋武公。武公代晋后,仍以山西翼城为国都,留曲沃为宗族发祥处,后代仍依地称曲姓,尊曲沃桓叔为本姓鼻祖。

曲姓人丁繁衍播迁频繁。起源于山西曲沃,得姓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繁衍生息于原籍。战国时,三国分晋,有人因仕宦原因进入河北与河南。而祖居地主体也由于种种事因,或北徙临汾或南迁陕县一带。时至秦代,见有御史名为曲宫,便是曲沃桓叔之裔孙。两汉之际,曲姓除在今山西与河南迅速繁盛外,另有一支北迁雁门郡并逐渐形成大型聚落。此际曲姓名人依然稀少,仅见《货殖传》中有一个因盗墓暴富的曲叔。魏晋南北朝时期,曲姓在今山西临汾、代县,河南陕县族强势众人丁兴旺,昌盛为曲氏平阳、雁门、陕郡三郡名门望族。隋唐两代,曲姓郡望尤以陕州安邑人曲环为杰出代表,客居陇地声名中原。此时曲姓已广泛定居于山东、安徽、江苏、江西等处。唐末,曲承裕受朝庭重托,携家眷进入越南,形成国外一系分支。两宋时,宋赵王朝偏安江东,曲姓徙入南方日渐增多。明初,山西曲姓作为大移民氏族之一,被分迁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山东、北京等地。此后至清朝中期,曲姓逐渐散居于内蒙、湖北、广西、广东、云南等省份。大清康乾朝之后,山东、河北等地部分族人进入东北谋生,子孙大多留居当地。伴随闯关东热潮和开发北大荒运动,有更多曲姓青壮年落户黑龙江。如今,曲姓人在全国分布较广,辽宁和黑龙江最为众多。

乙支曲氏为鞠姓演变派生,鞠姓起源有二说。一是出自姬姓,为黄帝后裔。黄帝有宠后名为弃,是周朝始祖,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掌上带着印记,酷似古文“鞠”字,因此命名为鞠鞠。鞠陶后来作了周人首领,后世子孙便以他的名字命姓为鞠。二是以名作姓。鞠陶的后代有位贤士鞠武,在燕国出任大夫,他的后人钧以其名字称鞠姓。

正宗得姓始祖鞠陶,生活于公元前十六世纪,祖籍甘肃庆阳。见于经传的太始祖有两位,一是公元前540年春秋齐景公时期孔子的学生鞠语。二是战国晚期燕易王之子姬升。据多半鞠姓家谱记载,他们立姓为姬升弃姬改鞠而来,战国时燕国太子丹的太傅鞠武就是鞠升公的曾孙;宋朝雍熙进士鞠仲谋亦是曲氏世祖。据此推断,从鞠升至今大约传世76代。在上述两源中,鞠语家族的分衍和迁徙无法考证,而鞠升家族的分衍和迁徙脉络清析:蓟城—襄平—蓟城—汝南—东莱—山阳—登州。地方史志有记载的先祖名人,从西晋末年开始算起直至北宋末期有鞠羡、鞠彭、鞠殷、鞠璋、鞠延增、鞠彦云、鞠真、鞠庆孙、鞠常、鞠仲谋等。

鞠氏望族颇多,鞠常原是五代时南汉乾佑进士。至大宋开宝年间,赵普任宰相,聘他为著作郎,随后又作清河令,其家族兴盛一时。汝南郡也是曲姓族地,汉高帝时置郡,治所在上蔡,辖制现在河南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地区。另外,公元前540年在临淄、公元前320年在襄平、公元200年在东莱、公元950年在高密、公元1400年在登州都有鞠氏显赫家族出现。

鞠姓虽然人丁不多,但英杰辈出名人汇萃。鞠武是战国时燕太子丹的师长,曾举荐荆轲于太子门下。鞠钺是明代名流。正德时被外敌俘获至城南寺,烤打威逼英勇不屈惨遭杀害。鞠夫人是宋代舞蹈家,高宗时为仙韶院第一才女,时称"鞠部头"。战国时有孔丘弟子鞠语,宋代有殿中侍御史鞠咏、雍熙年间有进士鞠仲谋等,这些中华英才钧为国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

西汉哀帝尚书令鞠谭因“东平王瓠山立石”事件受牵连,被贬湟中改姓为麴,而后500年时间里,鞠谭的后人在金城和西平一带发展壮大,成为当地豪族。出现了麴义、麴衍、麴允等赫赫有名的战将和威震一方的高昌国王麴嘉。麴姓在历史进程中不断演化,后来派生一支辟为曲姓,形成现代宗支的渊源。再后来,原有曲姓与转化曲姓水乳交融混为一体,山东一带曲姓人死后立碑恢复鞠姓,故称“死鞠活曲”。族中也有人传说,曲氏先辈曾在朝庭为官,进献忠言被奸臣加害诛灭九族,家人遇到盘察取鞠、麴谐音谎称姓曲,逃避杀戮侥幸生存,延续新姓至今。此传言未见史料,极可能是鞠潭事件的变异。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是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鞠」源出

鞠(Jū)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有后名曰弃(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时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鞠姓。2、出自以名为姓。鞠陶的后代中有个叫鞠武的,在燕国任大夫,他的后人以其名字命姓,称鞠姓。

得姓始祖

鞠陶。根据《元和姓纂》及《名贤氏族类稿》等古籍记载可知,周族祖先后稷的孙子叫陶,因为出生时手心的掌纹很像古文“鞠”字,所以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做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世子孙即以鞠为姓。故鞠氏后人奉鞠陶为鞠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鞠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出自姬姓。远古时候,周始祖弃的支庶孙子名陶,据说陶出生时,手心的掌纹象个古文“鞠”字,所以给取了鞠陶这个名字,后来他曾做过周人的受领,因此他的后代,就沿袭了鞠这个姓氏。战国时燕国大夫鞠武的后代就都以鞠为姓。东汉时,曾有过鞠氏的人为了避难而改为他姓,如“麴”。鞠姓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

堂号

清河堂:鞠常原是五代时南汉乾祐进士。到了宋朝开宝年间,赵普为宰相,提拔鞠常为著作郎,后来又作了清河令。

鞠姓宗祠通用对联

〖鞠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精诚不慑;抗直敢言。——佚名撰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鞠嗣复,宣和年间为休宁知县,为方腊所俘,以其惠政免死。下联典指宋鞠咏,仁宗时官监察御史,抗直敢言,后升为殿中侍御史。

山阳衍派;太傅分支。——佚名撰鞠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战国时鞠武,为燕太子丹太傅,曾荐荆轲于太子。

〖鞠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明时文登双节士;宋代仙韶一部头。——佚名撰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名人鞠钺,文登人。正德中,与妻于氏被敌俘,至城南寺,逼钺以从,钺拒之,遂被杀,于触石死,副使令有司礼祭,碣其墓曰“双节”。下联典指宋代舞蹈家鞠夫人,高宗时,为仙韶院第一,时称“鞠部头”。

革命精神永不老;菊花品格志犹高。——佚名撰鞠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鞠姓的“鞠”字的析字联。

〖鞠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钟高密地灵,官居著作;兴连江水利,民祀春秋。——佚名撰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代进士鞠常,字可久,高密人。开宝中为著作佐郎。后为清河令卒。下联典指宋代雍熙进士鞠仲谋,字有开,高密人。知连江,官至兵部员外郎。

鞠姓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艰辛过程。从燕国晚期燕易王之子姬升夺位不克,自燕都蓟城避奔辽东襄平,易姬为鞠得姓开始,到第四世鞠武“聘归本国”(《高安鞠氏族谱原世小引》)任燕王僖之子太子丹太傅,鞠氏又回迁到蓟城,秦灭燕后,为躲避追杀,鞠武率三个儿子辗转流落到汝南郡,在《族谱原世小引》中留下了“郡号汝南”的记载。随着政权的更迭,汝南鞠氏逐渐从隐蔽转为公开,家族从汝南郡逐步发展到北部的常山郡和东部的平原郡。到第十一世鞠谭入仕京城,鞠氏从平原郡迁到西汉京都长安,由于“东平王刘云瓠山立石事件”牵连,鞠谭被贬削职为民,于是“率子鞠閟,避难湟中,因居西平,改鞠为麴”,鞠氏又从长安迁徙到西平郡。经过200多年发展的西平麴氏因为反对曹魏篡汉,在西北地区至少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武装割据,被曹魏当局镇压后进行了残酷的剥离和迁徙,魏明帝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当局将西平麴氏大部分迁往金城郡治榆中,从而完成了麴氏郡望从西平向金城的转移。其中麴氏的一支离开西平后,经过数千里艰辛跋涉,直接迁徙到东莱黄县定居。在东莱,他们悄然恢复原来的姓氏——鞠姓,从此开始了鞠氏在胶东的历史存在,这支鞠氏称东莱鞠氏。

历史上,东莱鞠氏在胶东一带至少形成六个大的聚落。一是从刘宋到北魏直到宋元时期,以鞠彦云祖孙为代表的黄县都乡石羊里(今龙口市下观村);二是唐代前期,以第二十九世鞠景沂任职淄青节度使司为标志的“密州高密潍水江北高阳城下”(今昌邑市丈岭村);三是以第三十七世鞠玉润及其子孙鞠真、鞠仲谋为代表,从晚唐至元代晚期的密州高密东乡陶哥庄(今高密市姚格庄);四是以鞠偐祖孙为代表,从晚唐到北宋末年的黄县和孝乡扈顺里西野基村(今龙口市冶基村);五是南宋以后一直延续到今天,以元朝登州太守鞠思诚为代表的登州文登西楼村(今山东文登市);六是从明朝永乐前期一直延续至今天的大嵩卫海阳千户所(今山东海阳市)。可以确定,当代中华鞠姓都是由以上六地,在不同历史时期源源不断地迁出到全国各地。

在这种不间断的迁徙中最主要的路径有三条,第一条是上文提到的鞠彭率众跨海北渡辽东的路线;另一条是从胶东腹地向东扩展到半岛边缘的文登一带;第三条则是向南迁徙到达高密并通过高密进一步向南发展。在这三条迁徙途径中,从黄县到掖城、平度、高密、诸城、莒县、临沂、淮安、扬州一直迁徙到大江南北,中华腹地的迁徙通道最为著名,从隋唐到元代,大部分鞠姓先民都是通过这条通道迁徙到全国各地。在这条通道中,淮安山阳因为依傍运河,成为最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集散地,很多鞠姓先民在从早期的东莱郡或五代以后的登莱二州向南迁徙中,都在这里弃车乘船,或许有的便在此长期定居下来,发展成为当地的高门大户,因而留下了“山阳衍派,太傅分支” 这著名的宗祠对联。

在鞠姓先民的迁徙中,有“官迁”和“民徙”两种形式,一般情况下官迁的迁徙脉络比较清晰,谱牒相对完整,泛字井然有序;而民徙的大多都没有家谱,泛字无法接续,乃至过了许多代,到家境好转想要续谱时,竟无法确定来自哪里,去向何方。在种种因素造成的迁徙中,当然也有早期迁出胶东,过了许多代又回迁的情况。

江西吉水水南吟村鞠氏就属于官迁,据记载,吟村鞠氏的一世祖鞠昭烈字万里,唐懿宗咸通二年(公元861年)任虔州(今赣州)左司理(相当于法院的审判官),五代后梁太祖朱晃开平元年(公元907年)“敕赠统兵授大将军领兵讨寇”,因平叛有功被朝廷授予庐陵(今吉安)府衙。这支鞠氏在北宋熙宁和南宋景定年间先后经历了两次大规模修谱,至今仍然保存着唐代老谱的《按文》和《授姓之图》,按语记载:按旧谱云“唐贞观十二年正月,上命吏部尚书高士廉等官采访诸州县名氏族时定,汝南、莱州二处鞠氏同是一宗,有司格状申户上部,以传不朽。旧谱故载,其鞠授姓于后稷,今历数千百年之久,亦不敢去其图重前修也。”《授姓之图》记载:-后稷-不窋-鞠陶-傲-金英-昭烈-吟村。南宋景定年间纂修的鞠氏族谱中,收录了文天祥为之所作的序言,文氏写道:“古之姓氏不长不一,或因君赐姓,或因官而姓,或因土地而姓。唯鞠氏之姓其来远矣,由后稷之孙鞠陶为始也一旦出示厥祖之本末,乃知其祖自唐受爵,至五代迨于圣宋,历历皆朝宦,勤劳王家,自北而南,丰功盛德盖亦有年矣”据传,南宋末年,当蒙元进犯吉安时,鞠氏一呼百应率先抗元,曾遭到元军的大肆杀戮。至今,吉水水南吟村鞠氏仍然保留着挂有“东牟旧第”“世魁第”牌匾的宗祠。

唐代是一个十分重视出身门第的朝代,官员选拔,朝臣任用都要考察出身,从唐太宗派高士廉在全国范围内调查知名氏族,到一百八十年后唐宪宗命林宝撰写《元和姓纂》,充分反映了那段史实。可以想象,为了适应皇家口味,世人从此开始编纂家谱,致使不利于前程的真实历史得到隐瞒,随意攀附权贵一度盛行。只是鞠氏的出处就出现了四个版本:一说来源于战国时期“燕易王之子姬升,因与其弟姬哙夺位不克,避难辽东”的改姓(《高安鞠氏族谱》);一说来源于西周始祖后稷之孙鞠陶(《吉水吟村鞠氏族谱》);一说来源于春秋鲁国第一代国君伯禽,“鞠氏之先,伯禽之裔也”(王禹偁《鞠常墓碣铭》),一说来源于北燕鞠武。经过研究认为,鞠陶是鞠氏的命姓祖,太始祖只是以他的名字“鞠”来命姓,鞠陶本人和后代仍然姓姬;而“来源于鲁之伯禽”乃是提供者的一家之言,被王禹偁写进墓志中,《路史》中也没有发现鞠氏来源于伯禽的相关记载;只有《高安鞠氏族谱》的源流出处可信度最高,证据:一是记录完整,从公元前320年至今,一直以直系单线的形式记录了78代,有名有姓。二是真实性较高,在最近发现的《吉水吟村鞠氏族谱受姓图》中,明确记载,鞠昭烈嫡传于鞠敖。按高安谱载,第十三世有亲兄弟两人,兄鞠敷为《高安鞠氏族谱》的嫡系先祖,弟鞠敖的传续在高安谱中未予记载,但却是吉水吟村鞠氏的嫡传先祖,而且标明“祖居莱州”,亲兄弟俩在两支不同的族谱上相遇,使高安谱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得到进一步印证。可想而知,鞠昭烈家族当时南迁时,走的应该也是这条通道。

而“鞠氏三兄弟”的迁徙就属于民徙。元朝末年,在山东境内爆发了著名的红巾军之乱,这些头扎红头巾,号称“农民起义”的暴民烧杀抢掠无所不为,所到之处白骨蔽野,民不聊生,人们迫不得已躲避山林,迁居他乡。一位鞠姓朋友公布的家谱资料说:我始祖原籍登州黄县野鸡沟,自元末明初避红军之乱,兄弟三人逃于沂邑西南召忽庄。后文清祖居莒州,文锡、文周祖双居召忽。所谓“野鸡沟”,即今龙口冶基村。经调查,冶基村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确实存在一条南北走向,高出地面四米多的大沟,试想在人迹罕至的古代,那里杂草丛生,是珍禽野兽理想的栖息地,俗称“野鸡沟”也是可能的。就是这个野鸡沟,宋代碑刻称之为“野基村”,由此推定,宋代的官称“野基村”是由俗称“野鸡沟”转化而来,而如今的“冶基村”是古代“野基村”的音转字讹,绝不像有些文章解释的是古代“莱子国”的冶炼基地。如今,三兄弟的家谱虽有流传,但对这支鞠氏到底是“古居兹土”,还是来源于野鸡沟,第十世和十三世篆刻的两块祖碑却意见相悖,而三兄弟的前世至今仍查无所踪。当初“召忽鞠氏三兄弟”始迁时走的也是这条路线。

元朝末年由于战乱和灾荒,山东境内十室九空,成为千里无人烟的荒僻之地,山东现在的鞠姓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后迁过来的。这种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的移民,有军垦戍边的军人集体调动和山西、河北民间移民两种形式。据乳山市志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守卫海阳千户所的二十四个姓氏的军户中就有鞠姓军户。

明初为防倭寇侵扰,朝廷曾经将地处云贵川交界“乌撒卫”的士兵成建制的调往山东沿海守备屯田,他们先从陆路到重庆乘船沿长江顺流而下,直抵江苏扬州,然后转道大运河北至淮阴弃舟陆行,取道赣榆、诸城、胶州而达即墨各地。所谓“云南移民乘船而来”,即指此而言。这些调到胶东地区的军户,大多都是当初追随朱元璋起兵,祖籍在苏皖北部和朱的家乡凤阳的有功军校,由于在云南携家带眷居住的时间较短(据考证只有二十年左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难怪他们的后代只记得苏皖北部的祖籍而不记得云南的家了。在居住地,这枝鞠姓和其他云南军户一样都被当地人称作“小云南”,经考证所说的“小云南”不是地域名称,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一个移民族群”整体的俚称,是山东土著对千里迢迢来自云南军户移民集体的民间称谓,就象东北人对山东移民叫“小山东”,中原人对四川过来的人叫“小四川”一样。这里的“小”是俚称,“云南”则是地域名称,并不专指云南某地。

经考证,海阳所鞠姓的始迁祖叫鞠钊,也就是传言被封为“定远侯”的那位鞠姓军户老祖,明朝永乐初年迁入海阳所。关于鞠钊的原籍有两种说法:《海阳鞠氏族谱》说“原籍湖北”,而《海阳市志》说“原籍南直隶常州府江阴县”,经过考证笔者采信后一种说法。就是说鞠钊当初是在江阴参军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那么元末明初的江阴鞠氏又是从何而来?通过阅读《大宋故广文助教西平郡鞠俨墓志》碑文得知,来源于鞠俨的孙子北宋朝散郎右赞善大夫江阴知军事借绯鞠传式。

北宋的江阴军是以管理江阴军事为主兼管地方行政的一个军政合一的特殊建制,当时的江阴军管辖范围很大,西到今天的常州,东到张家港,江北管辖靖江全部,泰州、如皋一部,势力涵盖大江南北。知江阴军是当地最高军政长官,相当于六品,由于朝廷规定四、五品着装大红官服为服“绯”,六品不够服“绯”而特许服“绯”的为“借绯”,就像现在的“正处享受副局待遇”,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鞠传式任江阴知军期间必定是携家带眷,由此认定鞠传式应是江阴鞠氏的始祖,三百多年后的鞠钊祖籍江阴,说明他应出自鞠传式的直系后代,只不过此时已是家道中衰,无奈只有参加朱元璋义军南北征战另谋出路。

据海阳鞠氏家谱记载,鞠钊单传清,清传七子,排序为“茂盛成兴旺富贵”,其中第五子旺传二子,长曰躬,幼曰宝,躬传东山、南山、北山,宝传西山。家谱又载,鞠钊“以军功隶大嵩卫”,其子鞠清官至通判,相当于知府助理。明朝实行职业兵制,军人死亡或退休要由儿子按长幼顺序袭替军职,这种袭替要经过专业部门的严格考核,一般降五级录用,看来鞠清的七个儿子中,经过考察由第五子鞠旺替职。迁徙海阳所的鞠钊一支子孙旺盛,到清朝初年已是枝繁叶茂。有清一代海阳所鞠氏竟出了七位进士,其中鞠珣于顺治三年中第,官居广东道监察御史;鞠珣的儿子鞠宸咨于康熙初中第,历任陕西按察使升甘肃布政使。最近,乾隆十七年中进士第,时任广西学政的鞠恺写给四弟乾隆二十一年举人曾任安庆府同知的鞠懙的三封家书公诸于世,阅读这封三百多年的家书感慨万千,鞠恺在信中对四弟的仕途前程关心备至面授机宜充满了殷切希望,据记载鞠恺、鞠懙也出自海阳所村。传说当时海阳所鞠氏的门脸很大,每任知县上任伊始必先拜访鞠氏。海阳所鞠氏的后代,沿着白沙镇念头村,南黄镇西羊水村的路线迁徙到胶东半岛腹地的文登、栖霞一带,与原住鞠氏合流,后来大部分渡渤海闯关东,迁徙到东北各地。

还有一支是由冶基直接东迁到文登的鞠氏,称为原住鞠氏。据光绪《文登县志》记载:鞠彦昌墓在城外东北隅,香山东岭有墓碑,元至正十四年立……碑云“鞠氏系后稷子不窋之后,自汝南迁居登莱,安茔于黄县野极,自大唐生祖鞠积为相国,五代溃乱东至文登县,家于城焉,叙次思诚太高祖以下至其二子凡七世,支分派别,族姓繁衍,实为当时著族”。碑文所述鞠思诚乃鞠彦昌嫡孙,生年不详,殁于元至正二十三年春(公元1363年),以王事殁于登州太守任上,从县志记载的“弱冠远游十余年”分析,去世时大约四十七岁左右。按时间推测,鞠彦昌及鞠氏家族碑是鞠思诚在登州太守任上所立。经分析,从“鞠积至鞠思诚子传七代”应该是南宋嘉定或金大安时期,与上文所说晚唐五代的鞠积至少相差250年。这就产生多种判断结果,要么两者不止七代,要么鞠积东迁要比五代时期晚得多。笔者认为,文登原住鞠姓如果真正来自冶基,鞠积东迁应该就在北宋末年鞠杲弹劾张惇遭夷族之祸的年代。一篇文登家谱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其序言说:“鞠族……宋代移居济南东郡……又徙居文邑东关北浩文山下居住”。按常理避难迁徙续写家谱往往比较隐讳,“济南东郡”是否暗指地处济南东部的黄县冶基村?碑刻还记载了鞠彦昌以下四代诗礼传家的事迹,说鞠彦昌博览儒书尤通史事,在出工疏通胶莱河道时,肩挑重担仍手执簿书;其子鞠通在衙门做事,不管公务多么繁忙依然手不释卷;其曾孙鞠资母亲去世,在墓前搭建一茅庐,守孝三年终日祭奠哭泣,连路过的人都被感动的流泪。  史志记载,鞠思诚是文登西楼村人,与鞠思诚同时期也出自西楼村的还有鞠孝恭。鞠孝恭,原名鞠思孝,翰林国史院编修,元大德年间任宁海州学政授从仕郎,鞠孝恭通今博古,文辞具佳,本县当时的碑志大多为其所撰。其中最著名的有撰于元泰定五年的“寓真资化顺道真人唐四仙姑祠堂碑”影响深远,被列入《登州府志》。同样载入史志的还有鞠钺,鞠钺家族是文城士绅,明朝正德中期刘六刘七暴乱,袭击文登大兴杀戮,城中户口“减七为三”《文登县志》,年仅十八岁的鞠钺与未婚妻于氏同时被俘押至城南寺,变民逼迫鞠钺屈服被大义凛然的拒绝,于是惨遭杀害,于氏悲愤至极遂触石而死,被当地百姓誉为“文登双节”,明朝政府专门为其刻石立传。

从《高安蓝坊鞠氏家谱》记载的公元前三世纪开始,第一世鞠升为肃慎驸马,第二世鞠期为幽州尉,第三世鞠元厚官授挹娄太守,第四世鞠文官拜盛都长,鞠武授燕太子丹太傅,鞠斌无记载,到《资治通鉴》记载的公元四世纪鞠彭跨海北渡辽东投奔慕容鲜卑,任前燕国乐浪郡太守和大长秋,前燕攻占胶东后,其子鞠殷又以前燕国尚书左丞的身份移任东莱太守;从鞠彦云墓志篆刻的其祖母为昌黎韩氏,其妻为武威贾氏,到《新唐书》记载唐太宗征高丽时,契丹“大酋辱纥主曲据又率众归,即其部为玄州,拜曲据刺史,隶营州都督府”;再从唐代武则天时期,末代高昌王的侄子,时任左武卫大将军交河郡王的麴崇裕,娶青海国皇侄亲慕容仪为妻等等史实分析,不难看出,西平麴(鞠、曲)氏、辽西鞠(麴、曲)氏,与世代生活在辽西地区的肃慎、挹娄、鲜卑、契丹及其辽西慕容氏、青海吐谷浑氏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原鞠氏在与辽西少数民族长期杂居过程中不断地被同化,前文提到的契丹大酋“曲(原文记载可能是“麴”)据”就是这种被同化的例证。鞠殷南迁东莱后,留在辽西的鞠氏(麴氏)的一部分又不断地向东迁徙进入高句丽,并跨过对马海峡到达倭国,乃至在今天的朝鲜、韩国、日本都有着古老的鞠姓存在。

在各种因素造成的迁徙中,任职导致的迁徙,在我国历史上多次人口大灭绝的洗礼中,经验证具有强大的生存权和生命力,正是这种因职务升迁而造成的分衍和迁徙,使得鞠氏在历次磨难中,将仅存的一点微弱的生命之火得以延续,乃至发展到今天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具有24万人口规模的姓氏。

鞠姓家庭的迁徙过程充满了痛苦与艰辛,他们或避难,或躲灾,或迫于生计而隐姓埋名。由此在鞠氏家族内部或民间盛传的“鞠麴一家 ”“鞠曲一家”“死鞠活曲”之说绝不是无稽之谈。这种不得已的隐姓埋名,改换门庭的作法,极大的限制了鞠姓家庭的发展,这应该是鞠姓到目前仍然是小姓的原因之一。但鞠姓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他们忍辱负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终于融入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繁盛中国大地!

关于曲姓与鞠姓的渊源

盘古开天沧桑巨变,曲姓宗族几度兴衰沉浮,已繁衍成华夏常姓,居于中国姓氏排行第164位,人口占汉族总数百分之006寻根溯源,曲氏大家族分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