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族谱中,行,孝,连,忠,先,字辈后面五辈的字是哪五个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5浏览:1收藏

王氏族谱中,行,孝,连,忠,先,字辈后面五辈的字是哪五个字?,第1张

你可以按照祖籍来查找

1、善庆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传、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

2、太原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自、绍、玉、昆、城,经、纬、雄、才、具,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方、来、受、命、旌。……

3、宁乡乌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4、民国三十二太原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有、章、汝、焕,式、德、聊、昌,修、礼、立、义,守、本、安、常,兴、家、成、业,锡、庆、致、祥,功、昭、道、显,声、远、名、扬。……

5、湖南省益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器、字、辉、星、汉,词、章、耀、锦、城,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老谱历传派语: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家、声、传、益、盛,前、武、克、相、承。……

6、民国癸酉年太原堂王氏七大房合修族谱派语

……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今、逢、清、鼎、位,代、毓、国、家、材,世、际、人、文、起,源、从、晋、祚、来,子、孙、发、千、亿,贤、仕、策、金、台。清道光丙戌续谱所载派语:文、运、人、才,洪、猷、日、展,克、慎、芳、修,用、敬、盛、典,士、德、茂、昭,卿、材、益、显,宝、善、立、名,祖、诒、云、衍。

7、文德堂王氏二房车礁旧派序

……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光、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

8、湖南省浏阳王氏凿石支派字

……裔、荣、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远、继、廷、芳。南华案山支派字:家、德、泽、新、克、念、显、扬,绍、修、正、学、远、继、廷、芳。……

9、湖南省长沙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守、元、寅、汝、世、必、斗、翁、崇、友、佐、添、应、子。(前十四派序不能成名,自十五世国字派起编成四言八句共三十二派):国、正、学、文,洪、开、式、哲,启、兆、万、年,显、承、谟、烈,忠、厚、传、家,光、昭、祖、泽,绵、延、永、绍,祥、钟、俊、杰。……

10、硕旧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声、振、朝、堂,世、德、传、芳,求、志、达、道,大、显、家、邦。……

11、湖南省湘乡牢田王氏原订编派

……添、元、用、义、祖,承、显、立、铉、宗,忠、孝、守、仁、义,安、邦、定、太、平。续派:世、业、绍、前、德,诗、书、裕、后、昆,修、齐、为、国、本,名、教、耀、芳、声。……

12、湖南省安化王氏旧派语

……派、传、先、善、友,子、仕、仲、孟、文,廷、万、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益、代、资、祺、寿,亨、佳、福、庆、增。续修新派语:骥、足、腾、云、路,鸿、章、重、玉、京,彝、鼎、垂、功、远,贤、书、启、俊、英,令、名、光、世、泽,禄、位、自、能、申,家、声、传、必、盛,前、武、克、相、绳。……

13、安徽省绩溪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玉、大、元、祥、兆,安、邦、维、义、诚,宏、开、能、绍、业,积、德、庆、长、春,俊、杰、辉、光、显,家、声、永、茂、庭,骅、骝、驹、骥、骕,龙、凤、鹿、麒、麟,卜、吉、谦、恒、益,希、贤、智、勇、仁,俭、勤、忠、信、让,均、正、适、时、平。……

14、山西省祁县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元暕:开元时历御史属三院止尚书郎。(礼部员外郎);景肃,守三郡:终、传、凉、丹、阳、太、守;政:字元之,唐开元二十五年进士,襄邓等州防御史,鄂州采访使,子十;仲舒,字弘中,江南西道观察使。子七,初、哲、贞、宏、泰、复、洄、奉母山西迁安徽宜州船莲塘;宏(迁宣州歙县)。

15、婺源武口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希翔,廷钊、子十八,仁斡、子二:文岳、文庆,文岳,德豪。………

16、乐平傅贤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元行 子三:项、顼、债;项 子三:珍、现、琏;珍 子三:臻、安、僖;安 子二:权、植;植 子三:聚、叔虎、袤。……

17、江西省乐平流槎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袤 子三:端义、佐才、端虚;佐才 子六:千二、千三、千五、千六、千八、千九。……

18、湖北省浠水团溪(团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九龄 行千三,字嵩卿,子四:文焕、文炳、文灿、文兴;文兴 子三:安、震、富(富公孙国贤、国贤二子去浙江余姚);安;衡 子:国生;国生 子二 椿、梅;椿 子三:勋、寿、烈;烈 子二:塾、垒;塾 子四:镐、鉴、铭、钰;铭 子二:永松、永裕;永松 子二:朝仪、朝;朝仪 子二:守文、守章;守文;正壹 子二:德弼、德衡;德弼……;佑东(本人佑字辈)堂号“孝义堂”。……

19、湖北省浠水团溪王氏文焕公,文炳公2支下辈派:(始祖九龄公起)

……九、文、卿、拱、如、仕、大、厚、中、承、希、三、民、宏、兆、博、学、审,祈、祥、应、佑,与、景、同、升,行、善、之、家,自、有、余、庆,秉、义、进、贤,慎、思、广、益,植、槐、滋、茂,纪、望、丛、淮,持、品、宜、端,经、纶、乃、济,嘉、谟、斯、在,懿、美、常、昭。

文灿公第3支下辈派:(自2世起)文、大、千、秀、谷、仕、庭、如、子、世、德、朝、启,永、朝、守、正,祈、祥、应、佑,与、景、同、升,行、善、之、家,自、有、余、庆,秉、义、进、贤,慎、思、广、益,植、槐、滋、茂,纪、望、丛、淮,持、品、宜、端,经、纶、乃、济,嘉、谟、斯、在,懿、美、常、昭。

文兴公第4支下辈派:(自团溪第10世纪)永、朝、守、正,祈、祥、应、佑,与、景、同、升,行、善、之、家,自、有、余、庆,秉、义、进、贤,慎、思、广、益,植、槐、滋、茂,纪、望、丛、淮,持、品、宜、端,经、纶、乃、济,嘉、谟、斯、在,懿、美、常、昭(经考证此是正确的,以前的有些小误,在此表示歉意)湖北浠水团溪王氏四支到团溪第22世才通一派字。

20、江西省乐平流槎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君、臣、绍、今,世、知、继、仲、宗,公、汝、延、时、泰,天、元、宇、宙、洪,宣、和、纯、正、直,福、德、永、神、授,文、武、全、忠、义,贤、能、定、有、功。……

21、湖北省鄂州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胜、仁、秀、宗、得、金,景、单、世、守、良(良道同派),立、心、化、家、邦,祖、先、传、德、厚,永、远、佐、朝、纲。大、本、为、忠、孝,谦、恭、名、益、彰,积、善、有、余、庆,兰、桂、满、庭、芳,贤、能、生、泽、润,文、彩、晖、映、长,襟、怀、千、秋、业,全、力、保、国、昌,清、正、民、安、定,功、高、自、显、扬,英、豪、成、继、述,三、槐、荫、玉、堂。……

22河南省濮阳县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新谱派语;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老谱派语: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家、声、传、益、盛,前、武、克、相、承。……

23、太原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七大房合修族谱派语: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今、逢、清、鼎、位,代、毓、国、家、材,世、际、人、文、起,源、从、晋、祚、来,子、孙、发、千、亿,贤、仕、策、金、台。清道光丙戌续谱所载派语:文、运、人、开,洪、猷、日、展,克、慎、芳、修,用、敬、盛、典,士、德、茂、昭,卿、材、益、显,宝、善、立、名,祖、诒、云、衍。……

24、《王氏谱族》光绪十二年

……二房车礁旧派序:宗派始均千, 宝邦焉,文允廷光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二房鸭头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德万承雄永,志朝明文焉,武兴家国盛,思昭四第联。二房西陂滩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纲政,用世万兴天。单懋崇宏盛,思昭甲第联。三房马鞍山旧派序:钧千万仲福,景世新任碧,丹泉大国宗,先仕荣华家,思昭甲第联。四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四第联。五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良榜伯明天,贞万单湖广,尚兴继承焉,念宗祖显达,思昭甲第联。六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定百季景然,仕得文思万,世崇、兴绍先,显继宗行永,全昭早第联。七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文九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八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文允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九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茂元公伯万,允本盛兴明,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九房七星台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师金彦太古,子兴胜崇绵。孔孟儒风大,思昭甲第联。

25、宁乡鸟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傅、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熙、朝、荣、后、彦,宝、树、植、庭、槐。……

注:6修支谱20卷,民国28年,太原堂。

26、湖南省浏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凿石支派字:裔、荣、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远、继、廷、芳。南华案山支派字:家、德、泽、新、克、念、显、扬,绍、修、正、学、远、继、廷、芳。……

27、湖南省长沙王氏六修族谱

……守、元、寅、汝、世,必、斗、翁、崇、友,佐、添、应、子。(前十四派序不能成句,自十五世国字派起编成四言八句共三十二派)。国、正、学、文,洪、开、式、哲,启、兆、万、年,显、承、谟、烈。忠、厚、傅、家,光、昭、祖、泽,绵、延、永、绍,祥、钟、俊、杰。……

28、王氏支谱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齐,青、箱、延、世、泽,储、俊、隶、金、闺。……

29、湖南省常德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东阳十甲)成龙致世时,永大钦朝思,言事道心立。(东阳二甲)成龙致世时,詹汝秉曰化,言事道心立。(东阳三四)成龙致世时,一大□□应,言事道心立。(东阳九甲)成龙致□□,廷时一齐国,言事道心立。(慈利县城)成龙玉本□,之守国仕□,锡朝万邦永。(王家湾)芳成祖乐□,永本廷然良,国事道惠大。(坪潭等处)成龙致祖景,□月大廷世,希起永士立。……

注:《王氏家乘》10卷首,王玉山等纂修,光绪20年。

30、硕旧王氏重修族谱

……声、振、朝、堂,世、德、传、芳,求、志、达、道,大、显、家、邦。……

31、湖南省益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家、政、以、成,本、在、修、身,行、端、秬、立,化、洽、祥、呈,善、为、楚、宝,儒、作、国、珍,典、型、克、绍,动、业、能、宏,承、恩、锡、命,显、新、扬、名,永、昌、邦、族,大、振、槐、庭。……

注:《王氏四修通谱》9卷首,王成功等修,民国36年,木活字本。

32、湖南省湘乡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原订编排,添、元、用、义、祖,承、显、立、铉、宗,忠、孝、守、仁、义,安、邦、定、太、平。又:世、业、绍、前、德,诗、书、裕、后、昆,修、齐、为、国、本,名、教、耀、芳、声。……

注:《牢田王氏续修族谱》39卷首末,王忠恒纂修,民国7年,亲亲堂。

33、湖南省安化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续修旧派语:派、傅、先、善、友,子、仕、仲、孟、文,廷、万、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益、代、资、祺、寿,亨、佳、福、庆、增。续修新派语:骥、足、腾、云、路,鸿、章、重、玉、京,彝、鼎、垂、功、远,贤、书、启、俊、英,令、名、光、世、泽,禄、位、自、能、申,家、声、傅、必、盛,前、武、克、相、绳。……

注:《王氏续修族谱》7卷首上下,王沛生等主修,光绪戊年,三槐堂,木活字本。

34、江西省萍乡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齐,青、箱、延、世、泽,储、俊、隶、金、闺。……

注:民国32年,16卷首,王浩等纂修,太原堂,木活字,16册。

35、太原郡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文、章、开、国、运,忠、孝、大、家、声,孔、孟、师、廼、远,须、知、立、志、求,孙、子、振、明、廷,公、侯、聊、奕、世,异、端、非、我、愿,胜、域、喜、同、游。新名行(按旧行新行对照):冠、丹、腾、霄、汉,瑶、池、通、贵、声,玉、树、共、春、茂,金、枝、业、向、荣。永、传、凌、云、志,沦、海、存、赤、心,宏、图、必、如、愿,世、祖、积、德、成。新字行:儒、林、欣、勃、起,理、性、有、根、源,英、才、明、昌、瑞,御、武、欲、争、先,子孙、君赐,礼、义、织、前、贤,丕、达、流、芳、远,显、耀、福、长、绵,恩、泽、垂、青、简,一、统、盛、相、延。……

36、开闽忠懿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增修命字序次:君、家、蔼、吉、周、召、甫、申、英、贤、济、美、中、孝、垂、芳,圣、世、衣、冠、文、章、礼、乐、德、业、绍、先、渊、源、启、后。……

37、王氏宗谱

……字辈派语:名行:清、山、士、学、延、子、继、振、维、守、志、应、怀、良、佐、正、学、斯、克、传。字行:大、任、荣、旭、世、元、汉、承、乃、朝、瑞、景、宜、有、庆、国、家、毓、英、贤。

新名行:青、缃、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聊、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硕、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喜、盈、添。祖、泽、垂、千、载,敦、伦、庆、奕、年。

新字行:克、俭、承、前、绪,存、行、启、后、延,子、孙、传、进、步,礼、义、广、心、田。丕、达、流、芳、远,显、耀、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良、曜、照、上、乾。

注:共和丁卯年9册。

38、王氏宗谱

……名行:青、湘、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连、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儒、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永、乐、然。世、泽、垂、千、载,敦、偷、庆、万、年。

字行:克、俭、承、前、绪,存、仁、启、后、延,兰、桂、传、进、步,礼、义、广、心、田。丕、达、流、芳、远,荣、显、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明、曜、照、上、乾。名行:树、灿、培、钩、泽,枝、荣、增、锦、江。字行:学、乃、家、中、宾,书、为、品、上、珠。……

注:共和丁巳年,王泽城等修,4册。

39、王氏宗谱

……原派:文、德、承、家、远,诗、书、训、子、贤,才、名、辉、楚、域,槐、绪、卜、长、年。新派:荣、福、全、宗、享,华、袷、聚、广、昌,富、耀、培、光、大,贵、和、盛、致、祥。……

注:7卷,首3卷,王家宾纂修,民国念九年,槐堂,木活字,10册。

40、王氏宗谱

……派语:排行字母:钦、清、树、炳、增, 、法、植、熙、均,光、大、名、高、振,超、腾、爵、正、崇。行第 名行:钦、清、树、炳、增、 、法、植、熙、均、镇、治、檄、焕、埀、钟、淳、校、煜、堦。字行:光、大、名、高、振、超、腾、爵、正、崇、天、朝、长、佑、启、奕、载、庆、荣、封。……

注:共和丙辰年,木活字,茹古堂,12册。

41、王氏宗谱

……字辈派语:名行:文、章、开、国、运,忠、孝、大、家、声。字行:子、孙、振、明、廷,公、侯、系、奕、世。名行:高、湘、欣、再、起,理、性、有、根、源,玉、树、连、生、茂,三、槐、俊、秀、贤。彦、才、诚、宾、贵,儒、士、必、优、先,民、主、新、时、代,和、平、永、乐、然。字行:世、泽、垂、千、载,敦、伦、庆、万、年,克、俭、前、绪,存、仁、启、后、延。兰、桂、传、进、步,礼、义、宽、心、田,丕、达、流、芳、远,荣、显、福、长、绵。日、月、开、祥、兆,星、晨、曙、旭、全,光、辉、齐、秉、现,朗、曜、照、上、乾。……

注:共和己卯年,不分卷,王后浦等修,绍槐堂,5册。

42、太原家谱

……字辈派语:延、有、国,斯、显、奕、世、伯、仲、希、仁,季、守、义。民、彦、思、忠、元、良、允、治、太、平、万、年、臣、子、素、志。……

注:宣统辛亥年28卷、首、末,叶耀元等修,30册。

43、善化八都白田铺新坝塘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开、朝、文、运、起、基、业,福、发、昌、公、应、汝、国,士、志、经、猷、逢、盛、时,孝、友、传、家、裕、厚、德,光、宗、耀、祖、思、贻、名、正、本、清、源、幸、承、泽。……

44、宁乡铜瓦桥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七大房)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今、逢、清、鼎、位,代、毓、国、家、材,世、际、人、文、起,源、从、晋、祚、来,子、孙、发、千、亿,贤、士、策、金、台。……

45、湘潭石浦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派系,十五派至三十派)裔、荣(英)、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俊、达、延、芳。……

46、湘乡城南三眼井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班序,自五世起)庆、绍、家、学、文,开、朝、世、代、远,冠、冕、昭、德、孝,纪、纲、守、先、典,时、逢、雍、睦、化,运、际、承、平、显,仁、让、笃、宗、亲,贻、谋、宏、其、善。……

47、擢升衡州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清康熙四十年一修订,从十三代始)生、永、嘉、承、世、德、传,勋、庸、著、述、启、长、源,吉、人、待、守、循、斯、志,武、业、文、光、嗣、祖、先。……

48、怀节乡叶荷坪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派联)志、定、绍、万、载,邦、永、思、卿、德,宗、原、仕、伯、添,文、世、大、梦、宁,朝、端、启、嘉、庆,俊、秀、继、芳、诚,一、元、余、运、会,安、本、乐、宽、平,厚、道、传、先、训,显、扬、集、国、英,昌、隆、才、必、贵,顺、迪、吉、恒、盈,承、祖、联、科、第,崇、儒、肇、盛、名,楚、良、开、泰、景,远、代、信、光、亨。……

49、湘阴县界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自二十九世起)明、德、光、昭、世、集、贤,河、汾、道、范、庆、长、绵,庭、前、槐、树、今、仍、茂,果、有、人、文、耀、后、先。

(东兴支旧派)志、贝、如、玉、宀,延、三、嗣、臣、日(方里支)、凤、卜、光、芒、玉,明、良、佑、后、宗、诗、书、华、国、远,孝、友、大、丰、隆。(长滩洲支)裕、普、仲、纯、守、明、尚、君。(甘溪港支)洪、功、永、继、国、举、吉。(五支合派,从十一派起,方里支旧派不用,长滩洲从“君”字下、甘溪港支从“吉”字下更改)大、本、成、功(其中甘溪港支避祖讳改“工”)立,光、宗、可、锡、名,时、良、多、俊、士,祖、德、启、家、声。……

50、山东省邹平城南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振、王、世(庆)、宝、仲(玺)。……

51、浙江省义乌崇山村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升、进、佑、成、应、尚、悌、相、炎、金、钜、济、模、炜、载、铨、冲、茂、焕、基、晋、瑞、理、贯、通。……

52、湖南省宜章县里田乡上渡村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校、友、传、家、政、诗、书、献、国、恩、依、冠、联、甲、策、事、业、造、槐、庭、忠、信、辉、先、烈、培、然、玉、厚、礅、堂、中、需、桂、柏、禄、位、震、乾、坤。……

53、山东省阳谷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德、学、奎、元、宝、兴、振、家、盛……

54、山东省德州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祖、德、宏、恩、广、开、传、敬、孝、贤。……

55、山东省菏泽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洪、京、玉、风、远。……

56、福建省澄海槐东村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楠、禧、仁、彦、斯、方、学、禄、德、泽、有、源、奕、祀、永、绵、文、人、炳、蔚、 、耀、标、扬。绍、徽、壮、烈、衍、庆、发祥、新、猷、长、焕、其、道、大、光。……

57、安徽省桐城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文、知、孔、道、学、士、成、先、世、光、忠、孝、理、定、全、贤。……

58、河北省大名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门、庭、善、益、昌。……

59、江苏省南京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玉、万、世、光、正、荣。……

60、江苏省丰县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宗、信、守、正。……

61、陕西省镇安县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华、迪、金、永、普、朝、邦、义、顺、怀、安、耀、庭、方。……

62、河南省襄城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国、志、孔、莫、文、月、明、天、朝、殿、建、道、德、礼、义、光、富、荣、华、贵。……

63、河南省内黄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植、基、宏、远、权、立、生、衡。……

64、河南省滑县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茂、辉、基、钜、泽、全。……

65、河南省新乡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思、诸、顺、正、清、凤、沛、槐(怀)。……

66、河南省焦作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广、开、吉、业、道、德、永、传、作、付、全、美、继、续、绵、延。……

67、江西省武宁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文、武、全、忠、义、贤、能、定、有、功。……

68、安徽省六安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府、国、成、家、才、茂。……

69、江西省鄱阳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紫、阁、图、书、耀、青、缃、德、泽、隆。……

70、安徽省凤阳临淮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金、木、水、火、土。……

71、江西省南昌竹山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世、士、扬、明、越、加、修、迪、令、仪、登、殿。……

72、江西省南昌向塘镇若渚王村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礼、周、隐、定、安、秀、洪、泰、运。……

73、河北省深泽县深泽镇小杜庄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肇、用、仁、丕、济、世、怀。……

74、浙江省义乌南陵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宣、振、常、充、仁、义、礼、让、文、行、忠、信、善、积、庆、远、学、勤、业、隆、晋、萃、理、贯、通、乾、坤、通、圆、净、爱、竹、风、节、高、植、槐、枝、秀、挺、阶、裘、图、争、辉、映、地、久、并、天、长、似、续、斯、与、并。……

75、润州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洪、勋、振、立、世、德、克、昌、绍、承、先、志、永、锡、嘉、祥。……

76、凤林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咸丰年间修)创、业、凤、林、勋、绩、立、敬、存、诚、著、贤、声。(同治年间修)文、章、华、国、妥、先、灵、忠、孝、世、家、启、后、人乌、邑、发、祥、绵、世、泽。(光绪年间修)凤、林、创、业、振、家、声。……

77、湖北省麻城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道、继、宽、仁、著、功、昭、勇、智、闻。……

78、四川省都江堰青城镇芒城村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朝、正、天、光、顺、世、泰、万、家、安、忠、臣、能、永、庆、民、德、见、光、先。……

79、山东省章丘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淑、慎、尔、仪、乃、毓、嘉、祺、祚、延、昌、太、瑞、应、成、易。……

80、山东省济宁王氏一支家谱字派

……一、国、正、天、启、荣、华、大、吉、昌、万、代、朝、中、立。……

三槐世系的介绍

  三槐王是太原王氏的又一衍派。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祐,是为三槐王氏始祖。

  王祐,字景叔,大名莘人。生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卒于宋太宗雍熙三年(986年)。祐公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后晋天福年中,以书见桑维翰,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至后周,仕为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宋太祖即位,擢拜监察御史,后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至宋太宗时,知河中、开封二府,以病请告,拜为兵部侍郎。祐公生逢五代战乱,历事后晋、后周和宋朝,皆以文武忠孝而显名。祐公宦居于汴梁城东时,筑室于仁和门外,尝手值三槐于庭院中,言称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王祐裔孙因之而称为“三槐王氏”。

  王祐有三子:长懿,字文德,励志为学,举进士,太宗至道年间为袁州知州,有政绩;次旦;季旭,字仲明,真宗咸平年间为殿中丞,因兄旦官居宰辅,避嫌不任,后由判国子监出知颍州,卓有成绩。旦卒,由兵部侍郎出知应天府。

  王旦,字子明,祐公次子,生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卒于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旦公幼时沉默好学,有文采,深为乃父器重。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知平江县后历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加太保太尉兼侍中。旦公辅弼真宗,竭忠尽智,事嫂爱弟,深致众望。三槐王氏自旦公而始显。

  旦公亦有三子,长雍,仕为两浙转运按察使;次冲,宋赞善太夫;季素。

  王素,字仲仪,生于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卒于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年)。初以父遗恩为太常寺太祝,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官至屯田员外郎。后因事败,出知鄂州,仁宗思其贤敏,擢知谏院,迁天章阁侍制,淮南郡转运按察使,旋为龙图阁直学士。后知成都,为政务合人情,蜀人号其为“王公导断”。复知开封。治平初,西夏寇边,召拜端明殿学士。熙宁初以学士知太原府,入知通进银台司转工部尚书,卒谥懿敏。素公承秉家风,侍从仁宗三十余年,颇有名望。

  素公有九子:厚、固、坚、巩、本、硕、凝、常、奥。其中巩公采风流,为一时所宗。与苏轼友善,苏轼因之作“三槐堂铭”,铺陈其事,极言三槐王氏枝繁叶茂,槐荫满庭。

三槐王氏自祜公以后,簪缨相继,历世为官,子孙分任各处,足迹遍于浙东之宁、绍、温、台等地。

三槐王氏世系渊源争议论述要录

                   王 听 兰

  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子孙散布于海内外。就本会成员中,大多数是三槐堂或自称是三槐堂后裔。因此,研究三槐世系具有重要而普遍的意义。三槐世系在五代末和北宋时期的王言至王巩的六代世系人物,无论从史书或谱牒资料上看均比较完整和详尽,这与当时北宋政权社会稳定,三槐王氏处于鼎盛时期有关。因此三槐世系研究重在北宋前和宋南渡后。北宋之前的五代时期政权更换频繁、门阀显贵乱套、多数姓氏世系出现断层。三槐王氏世系上朔虽有延绵,但存在二个分岐要点。一部分是认为三槐世系要挂在王元之后的琅琊世系,另一部分认为应挂在王威之后的太原世系。至于北宋灭亡,宋室南渡至今的三槐王氏,由于许多后裔随宋室南渡,也有不少北迁或留守中原,以后元、明、清各朝四处播迁,枝繁叶茂,史书难于记述,各方谱牒纷说不一,所以至今约900年历史的三槐世系也难于理清。

  针对三槐世系研究有以上二个难处,本人认为:第一、对三槐世系历史渊源的挂属问题,分清争议要点,开展适当讨论,必要时举办研讨会讨论,能统一认识就统一,不能统一的各自保留观点,求同存异。第二、我们研究的重点是从开基祖王言的三槐世系进行尽可能详尽的调查、清理、完善。编绘出较为完整的三槐世系总图。这对研究和发扬三槐文化,开展寻根问祖,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首先从已经掌握的资料中,就三槐世系的分岐认识的论述,摘录刊登主要论述言论,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摘自王大良所著的两本书中,他是站在中间角度论述有琅琊、太原两种说法,莫衷一是,至今悬而未决。第二部分是太原市小店区政协(小店区即太子晋故居地古晋阳地)所著《太原王氏遍天下》文史汇编中张海瀛的文章,从《三沙王氏全谱》及三槐南迁后裔的宗谱记载资料,总结认为三槐世系应挂属在太原世系。第三部分是山东莘县政协所著《槐荫千秋》文史汇编中杨巨源的文章,论述三槐世系应挂属在琅琊世系。供大家研究参考,作为三槐世系研究的开始。

(一) 渊源归属至今悬而未决

达良著《中华姓氏通书-王姓》1993年2月第一版,第169-170页;和王大良著《中华姓氏通史-王姓》,2000年12月第一版,第188页。两书都是王大良所著。观点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关于三槐王氏族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

  三槐王氏兴起于唐末五代之世,初居大名府莘县(今山东莘县)。但关于三槐王氏的来源,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唯一共同的是都承认三槐王氏为太原王子晋之后,开基始祖是王言。

一种说法认为三槐王氏为琅邪王氏分支。如清修《三槐王氏宗谱》所录王国栋《修谱辨异》及《世系源流》说:"三槐王氏,系出琅邪。"琅邪王氏数传至晋丞相导,"导九世孙褒,江陵陷,奔后周,封石泉公,家渭南,为石泉王氏,褒十二世孙抟,相(唐)昭宗,封鲁国公。遭蓝田之祸,其子言遂占籍魏郡之莘亭,别称太原人。"此说主要流传在南方及海外王姓宗族中。

  与此说相近的一说也认为三槐王氏为琅邪王氏的分支,但认为是王羲之的后裔。如四川巴县南龙乡《王氏族谱》所载《王氏小引》即说:"稽我王氏系出姬姓,籍贯太原,自周灵王太子晋逊位景王,住迹缑山,别姓为王。……至羲之公,徒居会稽山阴县,十数传至佑公……以直道不容于时,尝手植三槐于庭。"

  另有一说与此大不相同,认为三槐王氏系出太原王氏,为隋代文中子王通之后,原属河汾龙门王氏,与王抟及其琅邪王氏无关。这一说多流传于北方地区,以山西太原,河南密县等地王姓族人为主此说的代表。

  此三说互相矛盾,因而关于三槐王氏族源,至今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

  三槐王氏的开基始祖,是唐朝黎阳令王言。据北图所藏《王氏世谱》所载赵孟頫《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王言的父亲名叫王乾,而非他谱所称的宰相王抟。王乾大概是个普通平民百姓,因而文献上只提到他的名字,而未提他的官职。王乾之子王言,始定居于山东大名府莘县。史称王言官唐末黎阳县(今河南浚县)县令,是个七品地方官,后以子孙贵,追赠许国公。其妻姚氏。

  (二)属于太原王氏世系

  太原市小店区政协编的《小店区区文史资料-太原王氏遍天下专辑》,张海瀛著《三槐王氏史略》论文的第二部分"历史渊源"中,依据三槐堂嫡系南渡后裔所编的《三沙王氏全谱》等家谱记载,得出结论是三槐王氏源于太原世系。

  三槐王氏是周灵王太子晋的后裔,这是毫无异议的。但自太子晋传到王离以后,是出自王离的长子王元即琅琊王氏呢,还是出自王离的次子王威即太原王氏呢,则有不同的记录。

据《王氏通谱》记载,三槐王氏出自琅琊王氏,是王元的后裔。《王氏通谱》一0六卷首二卷,清王庸敬修,光绪二十年(1894)槐政堂活字本,原装八十二册。该谱三槐王氏部分记载王祜是王弘直的后代。从王弘直至王祐,其世系如下:弘直―林―光辅―宠―仲连―绍―玙―及―某―抟―言―彻―祐

在这个世系谱中,从弘直至抟,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完全相同,唯独关于抟之子的记载,则大相径庭。《新唐书》卷116《王抟传》关于王抟经历和遭兰田驿之祸的记载,与《王氏通谱》的记载,大致相同。但《王抟传》中没有关于其子的任何记载。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王氏世系表中,明确记载王抟有三子:长子名倜 ,字垂光;次子名倓,河南府文学;三子名伦,校书郎。这里并没有提到王言的大名。说王言是唐昭宗时宰相王抟的儿子,在史籍文献中找不到任何依据。所以,三槐王氏正宗后裔的族谱,都不承认唐末宰相王抟与三槐王氏先祖王言是父子关系。这也就是三槐王氏后裔不承认他们出自琅琊王氏的症结所在。

  三槐王氏传到王旦时,已发展成为仅次于皇室的显赫家族。传到王皋时,又以护驾宋高宗南渡之功,揭开了三槐王氏在江南发展的新篇章。王皋居官因与时政不合,遂隐居苏之获扁,是为三槐王氏南迁之一世祖。皋公三子:长曰易,字吾置,袭授殿帅府太尉,徙居昆山沙头,是为东沙王氏始祖,子孙散居海虞、太仓、澄江等处,旧谱称公有启圣开灵之德,耕钓不求闻达,坦然有肥遁之风;次曰铎,字吾伍,官尚书郎,守太博公遗业,居苏获川,为中沙王氏始祖;三曰允(又作胤),字吾曾,官礼部尚书、集贤殿大学士,徙居无锡沙头,是为西沙王氏始祖。东沙、中沙、西沙,合称三沙王氏。这支王氏乃是三槐堂王氏的正宗。记录这支王氏的族谱,在王氏族人特别是三槐王氏后裔的心目中,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族谱。

  《王氏三沙金谱》,又称《王氏三沙统谱》(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九至十三册,巴蜀书社1995年出版),清代王钟、正承烈、王锡骥等修,始修于咸丰五年(1855),完成于光绪五年(1879),历时24年。该谱记载了东沙王氏51支,中沙王氏28支,西沙王氏152支,原装122册,是一部规模宏伟、支派繁多、取材广泛、内容翔实的大型三槐王氏族谱。

  王皋,字子高,以太尉护宋高宗南渡有功,封柱国、太傅,为《王氏三沙全谱》之第一世祖。长子王易,为东沙始祖,该谱尊为东沙二世祖;次子王铎,为中沙始祖,该谱尊为中沙二世祖;三子王允(又作胤),为西沙始祖,该谱尊为西沙二世祖。该谱认为,三槐王氏是太原祁县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代,文中子王通在该谱中占有异常显赫的地位。诸如,该谱的诰敕部分,开篇便是明嘉靖九年(1530)皇帝制曰隋儒王通配祀孔子庙庭的敕命。在始祖像赞部分,第一世祖,是周灵王太子晋的画像;第二世祖,是周司徒宗敬的画像;第四十二世祖,便是先儒文中子王通的画像,并有薛收、魏征、房玄龄撰写的像赞。该说在卷首部分,还载有《文中子世家》,由杜淹撰写,长达1600余字;接下来就是《文中子本传》,长达1000余字。

  该谱在《王氏太原合谱前编》中写道:

"王氏自子晋受姓至汉,元封琅琊、威封太原,二派特著。吾宗太原也。今或采史传、或本世家、或按旧谱,自受姓至宋南渡,为世五十有五"

接下来排列了周灵王太子晋至南渡始祖皋公的五十五代世系。按世系排列,隋代文中子通列为第四十二代,所以被尊为第四十二世祖。由隋代文中子王通至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祜,共九代,其一线世系如下:

文中子通―福郊―元暕―景肃―政―仲舒―哲―言―彻―祐

王祐次子王旦,相宋真宗,赠太师尚书令、魏国公谥文正。所以《三沙传芳谱旧序》云:

"余赏遐稽文中子世家,知其为周家之裔。比观文正公旦家传,又知其为文中子之十世孙。其裔散处中原,不可胜述。"

  总之,记载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祐后裔的这部大型《王氏三沙全谱》,以浓墨重彩的笔法确认,三槐王氏乃是太原祁县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裔。

  此外,其它三槐王氏族谱亦有同样的记载。例如,清光绪《延政王氏宗谱》十四卷首一卷,王庆洪等修,昆陵西宅刻本,原装二十七册。该谱以希古公为一世祖。希古公,名贤,字希古,是三槐王氏始祖王祐的第三子王旭的后裔。该谱在卷首的《原姓》中写道:

"吾姓王氏按遗谱周灵王子晋,二传之后,以爵为氏。其在太原者,皆姬姓。……至晋有右军将军,隋有文中子……后唐之黎阳令言,乃太原之正派,迁大名莘邑,生彻,举进士,为拾遗;彻生祐,后晋天福中为司户参军;又事后周,为南乐令。宋太祖受禅,拜监察御史。尝以家之百口,保符彦卿之无异意……吾姓之所自来,起自太原,迁自莘邑。如水之有源,木之有限,不可紊也。苟有背而之他者,谓之灭宗。"(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七册第5-6页)

  又如,清光绪《高仓王氏族谱》十卷,王佐柳等修,三槐堂刻本,原装十册。该谱以仕魁公为一世祖。仕魁公乃三槐王氏始祖王祐之后裔。仕魁公生于元末,明洪武时,自江西泰和徙居高仓,是为高仓王氏始迁祖。该谱在《旧序》中写道:

"吾族系出姬姓,周灵王太子晋之后。……元封琅琊郡,元弟威守太原……凡二十一望,唯太原、琅琊最著。我肇基祖仕魁公,乃太原之后也。"(见《中华族谱集成》王姓卷第六册第20页)

由此可见,三槐堂王氏始祖王祐后裔所修的族谱都认为,王祜的祖父黎阳令王言,是由太原之正派迁到莘邑的。也就是说,黎阳令王言是太原王氏文中子王通的后裔,同琅琊王氏唐末宰相王抟没有父子关系,因而,不属于琅琊王氏系统。

  (三)属于琅琊王氏世系

山东莘县政协编《槐荫千秋》2004年1月第一版,第27-28页,杨巨源所著论文《三槐王发祥莘县地》中,根据《新唐书》及《安徽滁州三槐王氏家谱》中记载的唐代王练在王言之前曾任莘县尉,因而确认三槐王氏源于琅琊王氏(该文在《通讯》4期第12页刊登)。

唐代,姬姓王氏后裔王练出任莘县尉,携家迁居莘县(《初篆王氏家乘受姓源流序》:"方则,光禄卿,再传至练,为莘县尉,遂徒莘。历数传,至言公,令黎阳。"此事《新唐宰相世系表》亦有记载)。

  关于姬姓王氏移居莘县的时间,史有两说。范仲淹为三槐后代王质所撰的墓志铭中说"其先太原人",至王言时才"占籍大名"。元代赵孟頫为王言撰写的简历《宋尚书兵部侍郎许国公赠太师尚书令王公纪略》中亦说自王言起定居大名莘县。这是"王言迁莘说"。欧阳修和宋祁主持纂修的《新唐书》和《三槐王氏家谱》则认定王练任莘县尉时携家居莘,这是"王练迁莘说"。王练和王言均为唐代人,王言是王练的六世孙。王练迁莘说见于正史,安徽滁州三槐王氏家谱中又有其先祖王练任莘县尉并携家居莘的明确记载,此说应十分可信。王练官职不大,其后代却不乏位高爵显之人。大官携家在外任职,其祖籍莘县并不为人知晓。至王言出任滑州(今河南滑县)、黎阳(今河南浚县)令时,距莘县不足三百里,老家莘县才渐为人知。至王旦成名时,人皆知其曾祖父王言是莘县人,曾任黎阳令,以上各代情况不详,更不知王练曾任莘县尉之事,故范仲淹给王旦的侄子王质写墓志铭时,敢于断言王家由王言那一辈"占籍大名"。至元代赵孟頫给王言撰写简历时,距王旦所处的时代已近三百年,并没有注意到《新唐书》中关于王练曾任莘县尉的记载(县尉这官实在是太小了),而是对范仲淹的结论深信不疑,这也是情理之中。如此一误再误,王氏迁莘的时间便由王练时期变成了王言时期,阴差阳错地被推后一百多年。

编者按:感谢为此文呕心沥血的王听兰先生。

信息来源: 三槐王氏网

25、摘自《白水王氏族谱》,太原堂

朝应其廷上,宗昌定见祥

云福多善庆,奕世绍书香

26、摘自《慈溪半奥王氏宗谱草谱》

积善家道隆,树德斯衍庆

孙会济其美,桂兰联以芳

崇源维绍述,立志在显扬

安康承泽永,敦厚继世长

27、《赣榆王氏家谱》,三槐堂

彩庭建厚德,全家大吉祥

青松若翠珠,锦秀乾坤常

28、清代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王佐倌编修的安徽《高仓王氏族谱》中记载:高仓王氏自明代洪武年间的魁公起,即使用字辈:“族自魁公来五百有余岁矣,越道光壬寅,始刊印谱,沿前人旧班行,一韵一翻,未尝增续,今亦因之。但再续两韵,寓有承启之意焉,盖幸望继之者。”文中所说的“班行”即字辈谱,也称行第。《高仓王氏族谱》所载的“旧班行”是:

仕魁祖德尊,人文振王门

志廷惠正仁,尚思应万春

永佐盛朝国,方显祖宗兴

自明初魁公的“魁”字辈,传500年,到清光绪年间的王佐倌“佐”字辈,已传20代。光绪二十三年所修的族谱,又增续20字的“新班行”:

修齐敦孝友,辅弼笃忠贞

承继延朱绪,贤良世代生

29、山西《太原王杨氏支谱》(清同治木刻本)

[统派]

富贵戎开宗清

忠厚宽平纯懿

端严简直廉明

[支派]

百代衣冠庆满堂

[统派]

似续前徽永,诒谋召吉祥

德超珠玉美,品重芷兰芳

礼乐遵周鲁,经纶轶汉唐

功成名愈盛,千叶发馨香

30、浙江鄞县《蛟川王氏宗谱》(清光绪木刻本)

[本支行名歌]

天文大元道,伯嘉尚世宗

储学功成久,德高智广崇

安康振善吉,荣盛维思同

英俊继懋秀,福祚锡其中

礼义治家法,朝廷名昌隆

[本支行次歌]

追叙本源迩,祖训遗泽长

绳蛰千万亿,寿禄庆封疆

雍睦纲领整,歌颂海波扬

兰芳与桂馥,言顺绵书香

后天共济美,蜚声迪忠良

31、广东谱宁县王姓字辈谱

[族号]

海广天宽,山高水长

龙腾凤舞,芝秀兰香

文武蔚起,国家祯祥

积善余庆,万世永昌

[书号]

开贻厥孙,谋燕翌子

纪志述事,敦伦饬纪

世德作求,遐福降尔

荣祖耀宗,诵扬书史

32、广东广州、南海王姓字辈谱(其先来自江西云都)

祖宗文昌永,声若海国扬

世传开百粤,万载衍其祥

[左昭·名上之次序]

日兆嘉维敏,章华国尚珍

芳名垂远著,懿德庆长新

积善传孙子,定昭福祉臻

[右穆·字上之次序]

启发仲景隽,文心达性天

高才光海宇,立场继渊源

试汝登科第,簪缨奕社绵

33、福建同安松柏林王姓字辈谱:

太原一本,姓卜三槐万春

魁名永耀,文章万国重新

精忠笃孝,尔其克家敦伦

34、福建同安由礁社王姓字辈谱:

一二三四五,光宗伟继天

子祺行仕志,臣愿学良贤

仁义礼智信。

35、江西南城王姓辈谱:

必得朝源国家乃兴

36、湖北天门王姓字辈谱:

天门王家邦,盛才学克全

37、新加坡江兜王氏世系,源于福建省福清县江兜乡,而其祖先又来自福建南安县石鼻尾。新加坡江兜王氏一直采用祖先厘订的字辈谱取名,其字辈谱的文字与福建江兜乡完全一致,其字曰:

(名谱)希孔孟学,常志圣贤,显祖荣宗明世德;

(字谱)述尧舜道,惟存孝悌,振声绍武裕孙谋。

据资料,新加坡江兜王氏各房,现多已传至“声”字辈与“绍”字辈。“声”与“祖”同辈,

“绍”与“荣”同辈,其区别在于取自名谱或字谱。

38、福建福鼎县某地1977年重修的《太原郡王氏宗谱》的字辈谱是:

[新增名行]

青缃欣再起,理性有根源

玉树联生茂,三槐俊秀贤

彦才诚宝贵,硕士必优先

民主新时代,和平喜盈添

祖泽垂千载,敦伦庆奕年

[新增字行]

克俭承前绪,存行启后延

子孙传进步,礼义广义田

丕达流芳长,显耀福长绵

日月开祥兆,星辰曙旭全

光辉齐秉现,朗曜照上乾

39、南渡中沙支第17世至第28世的12代的的字辈为

一永文尚,远惟国天,廷家乃德

40、江苏楼王镇谱载邦汉公支规定第16世以后的字辈为

嗣丰功伟烈,效明哲仁贤

41、江苏海门王雨平反映该谱的字辈为

思古成家顺,德能信士其

42、湖北汉川马口镇油河乡

文德承家远,诗书训子闲。

才名辉楚域,槐絮卜长年

王氏派语(王灿前整理)、摘自《楚伪王氏》11修族谱王门孟伯主修民国32年善庆堂 13册派语:

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

傅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

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

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

2、摘自:《王氏四修族谱》37卷 首上中下 五锡圭主修 民国35年 太原堂 40册派语:

自绍玉昆诚,经纬雄才具

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

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

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

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

方来受命旌。

3、摘自:宁乡鸟石王氏6修支谱20卷,民国28年,太原堂,20册,288×171派语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

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

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

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4、摘自:《王氏四修族谱》12卷首末,民国32年,太原堂 16册

派语

有章汝焕,式德聊昌

修礼立义,守本安常

兴家成业,锡庆致祥

功昭道显,声远名扬

5、摘自:湖南益阳《王氏四修宗谱》21卷首 王碧林主修 民国13年太原堂木活字本 11册派语

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

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

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

器字辉星汉,词章耀锦城

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

老谱历传派语:

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

家声传益盛,前武克相承

太多了,而且各地各分支都不一样。给你一些参考吧。

王氏派语(王灿前整理)

1、摘自《楚伪王氏》11修族谱 王门孟伯主修 民国32年 善庆堂 13册

派语:

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

傅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

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

熙朝荣俊彦,宝树植庭槐

2、摘自:《王氏四修族谱》37卷 首上中下 五锡圭主修 民国35年 太原堂 40册

派语:

自绍玉昆诚,经纬雄才具

安邦定国荣,文光昭盛治

懿瑞振家声,敦本前谟显

修伦世道平,休仁知绪永

敏学兴时行,以上培原裕

方来受命旌。

3、摘自:宁乡鸟石王氏6修支谱20卷,民国28年,太原堂,20册,288×171派语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莹,葆衷恢世泽,作善振芳声

植树先知贵,魁英实得名,绪从忠厚衍,瑞应集簪缨

4、摘自:《王氏四修族谱》12卷首末,民国32年,太原堂 16册

派语

有章汝焕,式德聊昌

修礼立义,守本安常

兴家成业,锡庆致祥

功昭道显,声远名扬

5、摘自:湖南益阳《王氏四修宗谱》21卷首 王碧林主修 民国13年太原堂木活字本 11册

派语

先善友至子,仕仲孟文廷

万生永以用,秉德信元平

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

器字辉星汉,词章耀锦城

科名光世泽,禄位定均申

老谱历传派语:

鼎范铭功远,诗书启俊英

家声传益盛,前武克相承

6、王氏续修支谱8卷,民国癸酉年,太原堂,存7册,305×198缺卷3

派语

七大房合修族谱派语: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今逢清鼎位,代毓国家材,世际人文起,源

从晋祚来,子孙发千亿,贤仕策金台。

清道光丙戌续谱所载派语:文运人开,洪猷日展,克慎芳修,用敬盛典,士德茂昭,卿材益显

,宝善立名,祖诒云衍。

7、摘自《王氏族谱》光绪十二年 文德堂

派语

二房车礁旧派序:宗派始均千,卽宝邦继焉,文允廷光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

第联

二房鸭头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德万承雄永,志朝明文焉,武兴家国盛,思昭四

第联

二房西陂滩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纲政,用世万兴天。单懋崇宏盛,思昭

甲第联

三房马鞍山旧派序:钧千万仲福,景世新任碧,丹泉大国宗,先仕荣华家,思昭甲第联

四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文允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四第联

五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良榜伯明天,贞万单湖广,尚兴继承焉,念宗祖显达,思昭甲第联

六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定百季景然,仕得文思万,世崇兴绍先,显继宗行永,全昭早第联

七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文九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

八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文允廷常政,用世万兴天,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

九房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统继天

茂元公伯万,允本盛兴明,丹懋崇宏大,思昭甲第联

九房七星台旧派序:宗派始均千,郎宝邦继焉,师金彦太古,子兴胜崇绵。孔孟儒风大,思昭

甲第联

8、摘自:《楚伪王氏八修族谱》民国癸未 太原堂

派语

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

傅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

道立英贤作,心恒孝友培

熙朝荣后彦,宝树植庭槐

9、摘自湖南浏阳 《王氏族谱》 8卷 王克如主修 民国壬子年槐荫堂木活字本 8册

派语

凿石支派字: 裔荣笃本先德显扬,绍修世泽远继廷芳。

南华案山支派字:家德泽新克念显扬,绍修正学远继廷芳。

10、摘自《长沙王氏六修族谱》11卷首3(3有之5)末,王兆琨主修 民国38年,德瑰堂铅印本

19册

派序:

守元寅汝世,必斗翁崇友,佐添应子。

(前十四派序不能成句,自十五世国字派起编成四言八句共三十二派)

国正学文,洪开式哲,启兆万年,显承谟烈

忠厚傅家,光昭祖泽,绵延永绍,祥钟俊杰

11、摘自《王氏支谱》

派语

文运人才盛,奎光斗汉齐,青箱延世泽,储俊隶金闺

12、摘自湖南常德《 王氏家乘》 10卷首 王玉山等纂修 光绪20年 德符楼12册

派语

(东阳十甲)成龙致世时,永大钦朝思,言事道心立。

(东阳二甲)成龙致世时,詹汝秉曰化,言事道心立

(东阳三四)成龙致世时,一大□□应,言事道心立

(东阳九甲)成龙致□□,廷时一齐国,言事道心立

(慈利县城)成龙玉本□,之守国仕□,锡朝万邦永

(王家湾) 芳成祖乐□,永本廷然良,国事道惠大

(坪潭等处)成龙致祖景,□月大廷世,希起永士立

13、摘自:《硕旧王氏重修族谱》 不分卷 道光14年, 2册

派语

声振朝堂,世德传芳

求志达道,大显家邦

14、湖南益阳《王氏四修通谱》9卷首,王成功等修,民国36年,木活字本,107册

派语

家政以成,本在修身,行端秬立,化洽祥呈,善为楚宝,儒作国珍,典型克绍,动业能宏,承

恩锡命,显新扬名,永昌邦族,大振槐庭。

15、湖南湘乡《牢田王氏续修族谱》39卷首末 王忠恒纂修 民国7年,亲亲堂 木活字本 2

0册

派语:

原订编排,添元用义祖,承显立铉宗,忠孝守仁义,安邦定太平。

又:世业绍前德,诗书裕后昆,修齐为国本,名教耀芳声。

16、湖南安化《王氏续修族谱》7卷首上下,王沛生等主修 光绪戊年,三槐堂,木活字本,

9册

派语

续修旧派语:派傅先善友,子仕仲孟文,廷万永以用,秉德信元平,仁崇礼可育,中正本和心

,益代资祺寿,亨佳福庆增。

续修新派语:骥足腾云路,鸿章重玉京,彝鼎垂功远,贤书启俊英,令名光世泽,禄位自能申

,家声傅必盛,前武克相绳。

17、我们王家自南宋初年(公元1127年)先祖王均彝从江西迁入湖南平江至今已传27代,我家

祖宗王旭公是三槐堂王佑公的三子(佑公三子懿、旦、旭)。我们的辈别可能不一样,我们的

是:

均千万仲福,景世新昌宗,汉楚尚朝添,希嘉近绍先,思昭甲第联,徽猷原有自等等等等,我

是原字辈又叫王原铭

18、永 承 宝 烈,允 纪 嘉 光,尚 景 时 泰,宗 汉 克 昌,华 廷 兴 振,德 及 遐 方(

王剑)

29、我原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骆驼镇长石何仙庙跟新屋王家,原有王氏宗祠, 宗谱己不存

,只知堂号:植本堂,家谱尚存,堂号:承启堂 只知第十六世起 排行字辈是:久大观光 奕

世传芳 继承启绪,希望知情族人 互相联系 增进乡谊

20、上启进文思,丹大升朝国,有成献正印,四海龙鲤锦(王文君)

我支谱字:英学志国德 泽起逢文世 有庭韶荣日 明仕继登朝

22、我们是太原王氏,王十郎的后代,据传王大郎在山东,字辈如下:

校友传家政,诗书献国恩,依冠联甲第,事业造槐庭,

忠信辉先烈,培然玉厚礅,堂中需桂柏,禄位震乾坤。

23、我们是安徽省寿县一三槐堂王姓的一支,

我们现在能记得的辈份是

亭街珍穗庆

家世永安康

有学传宗远

景德继续长

24、“大化如春日 芳时显盛宗 英雄豪俊杰 世代永兴隆 功业辉云汉 文章映斗宸 鸿规开继起

介寿字天申”我希望搞清太原王氏迁徙到南昌再分支到浏阳之间地过程。我手头有一部族谱

25、摘自《白水王氏族谱》,太原堂,朝应其廷上,宗昌定见祥,云福多善庆,奕世绍书香。

26、摘自《慈溪半奥王氏宗谱草谱》,积善家道隆,树德斯衍庆。孙会济其美,桂兰联以芳,

崇源维绍述,立志在显扬。安康承泽永,敦厚继世长。

27、《赣榆王氏家谱》,三槐堂,“景裕。彩庭建厚德,全家大吉祥。青松若翠珠,锦秀乾坤

常。”

28、清代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王佐倌编修的安徽《高仓王氏族谱》中记载:高仓王氏自明

代洪武年间的魁公起,即使用字辈:“族自魁公来五百有余岁矣,越道光壬寅,始刊印谱,沿

前人旧班行,一韵一翻,未尝增续,今亦因之。但再续两韵,寓有承启之意焉,盖幸望继之者

。”文中所说的“班行”即字辈谱,也称行第。《高仓王氏族谱》所载的“旧班行”是:

仕魁祖德尊,人文振王门。志廷惠正仁,尚思应万春。永佐盛朝国,方显祖宗兴。

自明初魁公的“魁”字辈,传500年,到清光绪年间的王佐倌“佐”字辈,已传20代。光绪二

十三年所修的族谱,又增续20字的“新班行”:

修齐敦孝友,辅弼笃忠贞。承继延朱绪,贤良世代生。

29、山西《太原王杨氏支谱》(清同治木刻本)

〔统派〕富贵戎开宗清,忠厚宽平纯懿,端严简直廉明。

〔支派〕百代衣冠庆满堂

〔统派〕似续前徽永,诒谋召吉祥。德超珠玉美,品重芷兰芳。礼乐遵周鲁,经纶轶汉唐。功

成名愈盛,千叶发馨香。

30、浙江鄞县《蛟川王氏宗谱》(清光绪木刻本)

〔本支行名歌〕

天文大元道,伯嘉尚世宗。储学功成久,德高智广崇。安康振善吉,荣盛维思同。英俊继懋秀

,福祚锡其中。礼义治家法,朝廷名昌隆。

〔本支行次歌〕

追叙本源迩,祖训遗泽长。绳蛰千万亿,寿禄庆封疆。雍睦纲领整,歌颂海波扬。兰芳与桂馥

,言顺绵书香。后天共济美,蜚声迪忠良。

31、广东谱宁县王姓字辈谱

〔族号〕海广天宽,山高水长。龙腾凤舞,芝秀兰香。文武蔚起,国家祯祥。积善余庆,万世

永昌。

〔书号〕开贻厥孙,谋燕翌子。纪志述事,敦伦饬纪。世德作求,遐福降尔。荣祖耀宗,诵扬

书史。

32、广东广州、南海王姓字辈谱(其先来自江西云都)

祖宗文昌永,声若海国扬。世传开百粤,万载衍其祥。

〔左昭·名上之次序〕日兆嘉维敏,章华国尚珍。芳名垂远著,懿德庆长新。积善传孙子,定

昭福祉臻。

〔右穆·字上之次序〕启发仲景隽,文心达性天。高才光海宇,立场继渊源。试汝登科第,簪

缨奕社绵。

33、福建同安松柏林王姓字辈谱:

太原一本,姓卜三槐万春;魁名永耀,文章万国重新;精忠笃孝,尔其克家敦伦。

34、福建同安由礁社王姓字辈谱:

一二三四五,光宗伟继天,子祺行仕志,臣愿学良贤,仁义礼智信。

35、江西南城王姓辈谱:必得朝源国家乃兴

36、湖北天门王姓字辈谱:天门王家邦,盛才学克全。

37、新加坡江兜王氏世系,源于福

王氏族谱中,行,孝,连,忠,先,字辈后面五辈的字是哪五个字?

你可以按照祖籍来查找1、善庆堂王氏一支家谱字派……礼、乐、修、明、定,湘、南、泰、运、开,传、家、徵、世、泽,光、国、蔚、人、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