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老家在哪里
大禹的老家在祖家庄。
祖家庄隶属河南省登封市少林街道办事处,东距登封市区4公里。据相关史料记载,大禹出生于祖家庄(大禹父亲封地崇国在此),故大禹后裔称其先祖出生之地为祖家庄。史载“禹生石纽”,而石纽就在中岳嵩山少室山脚下的祖家庄。嵩山少室山下的马庄、尚庄、张庄、王庄、左庄,古称“一溜石纽屯儿”,当地群众将音念转为“一溜水牛屯儿”。
其中的左庄原名祖家庄,略称为祖庄,又音转为左庄,而尚庄音转为啥庄,张庄音转为扎庄,王庄音转为瓦庄。祖家庄村的刘姓、蒲姓的家谱中都明确记载左庄原名祖家庄,祖家庄有非常多的大禹文化遗迹。
大禹文化在登封的影响
大禹文化在嵩山地区的传播和影响深远而久长,大禹治水时改堵挡为疏导的积极创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等融入登封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讲大禹故事,读有关大禹的书籍,表演与大禹有关的民间社火,成为登封人民司空见惯的一种生活方式。
千百年来,散布在嵩山脚下的大禹遗迹,自古流传的大禹故事,与大禹有关的民风民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登封人的生活。
与大禹治水有关的地名、村名一直沿用到现在,如阳城区,从告成镇分出时因是阳城故地而命名;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的“轩辕关”,相传是大禹治水时开凿的;君召乡的“海渚”村,相传是大禹打开龙门口撤干伊阳江后才成为陆地的;大冶镇的“沁水”村,相传是大冶凿开秦五龙后才露出地面的;徐庄乡的“禹洞河”。
相传因大禹治水时经常在禹洞里休息,所以禹洞附近的小河和村庄皆被命名为禹洞河;唐庄乡的“三官庙”村,因村里建有供奉有水官的三官庙而得名。少林办的马庄、祖家庄、张庄、王庄,因相传是大禹的父亲崇伯鲧的居住地,为纪念禹生石纽而得名,现在仍被称作“一溜石纽屯儿”;其中祖家庄村因大禹后裔奉为先祖大禹出生之地而得名。
中岳办的康村、宋村、任村、贾村等,因相传是大禹治水时火烧蛟龙的地方,所以现在仍称作“一溜儿焦(蛟)河”等。另外,登封市区建设时,一些道路和公园的命名如“大禹路”、“阳城路”、“启母路”、“观石巷”、“太室路”、“少室路”、“禹都路”,“大禹园”等,也体现了大禹文化的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大禹故里
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子黄琼曾孙黄琬相继拜相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黄氏史料
1、出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据《东夷源流史》所载,远古颛顼时代,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以国为姓。陆终。上古时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后其继任祝融。周代时,其后被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
4、出自他姓改姓。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5、出自回族中的黄姓来源有二:
①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数蒲姓回族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姓。
② 元代黄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兰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黄。黄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6、黄渊始祖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威信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谱》之语:“渊公字好善,迁居黄岗之地,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编辑本段]六、黄姓迁徙
1、黄姓的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2、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据说就是因黄国江夏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 (今江苏省苏州),他的13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赠太尉孝子黄香及子宰相黄琼与曾孙太尉黄琬都世居江夏,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也出在江夏郡黄州,故其天下黄姓共以“江夏”为郡号。
3、两汉到两晋的迁徙
汉代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黄氏也是从晋代开始大批人居福建。《闽书》载:“永嘉二年 (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福州三山榴花洞,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据说,后来的侯官黄氏、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和四安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时期的迁徙
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58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台湾《江夏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彦丰者,于晋永嘉年间(300年)八姓衣冠人闽居候官黄巷,垦荒致富,唐朝进士开国公谥忠义桂州刺史黄岸入莆,黄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南后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文状元者7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士俊;武状元者3位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黄士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其子孙蕃昌为闽中著姓大族。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12姓入闽,复居福州黄巷。今广东南雄黄氏,多为这支入闽后徙莆田始祖封开国公桂州刺史谥忠义黄岸次子黄典的后代。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事后梁太祖朱全忠义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唐末五代时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兄弟人据八闽,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渡江南下入闽,前往投奔。如宋人黄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乱,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再如黄振龙,“九世祖黄碣(新唐书、十国春秋有传)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因仕焉居,言路有直声,后迁至中丞。”
5、宋元时期的迁徙
黄姓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据《黄氏渊源》载,宋代,军城黄氏初祖黄中庸其先江夏人也,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其玄孙翰林院馆阁校勘黄安石重修《江夏军城黄氏家谱》,呈奏皇帝,得到了“军城黄氏,忠孝两全(唐忠臣黄碣宋孝子黄廓),江夏无双,四代联登,簪缨世济,积学多才”的御批。宋代还有莆阳黄巷迁潮始祖黄詹(一名黄汝詹),子孙散处广东各地,居潮州者为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
① 金华黄氏:始祖是黄香裔孙黄苾。自江夏迁婺(金华府)之浦阳(今浙江金华市浦江县)。 黄苾,是东晋时人,黄香的第十代孙。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做官,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按察,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当时,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赏识黄苾的才干,便招他为婿。后因金陵一带战乱频仍,黄苾夫妻便隐居于浦阳。以后子孙繁衍兴旺,成为东南大族浦阳黄氏。黄峭山名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实登,号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据福建《麟峰黄氏家谱·旧序》,唐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九月,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潮始人闽”。黄惟淡也于此时带领家族随王朝、王审知兄弟自光州固苎迁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迁居邵武,苎籍邵武平洒乡(今邵武市水北乡旧县村),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② 客家黄氏 (属邵武分支)宁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字惟枋,号从章。又名黄宁,或黄朝化,都是因迁居地“宁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黄氏大分析时,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宁化县,落籍宁化石壁村,开拓新的基业。黄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进士,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黄化的后裔,在闽粤为官任职的不少,子孙极为兴盛,遍布闽、粤两省各地。黄化被尊为闽粤客家黄氏的始祖,为许多黄氏家谱所尊称的著名的“宁化公”。
6、明清时期的迁徙
① 迁往台湾的黄姓:明末清初,闽粤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后来,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早在明代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迁徙人台。尔后,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开拓宝岛,艰苦创业。台湾的发展历史进程,将深深地铭记下他们不朽的功绩。明朝天启末年(1625—1627年),福建大旱,郑芝龙便舟载饥民数万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黄姓成员。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迁台黄氏,是明末南安人黄正束,他在明崇祯十年 (1637年)移居今台湾马公,后支分澎湖湖西。这以后,黄姓之人台者,便源源不断,到了清代的前期和中叶,便形成丁高潮。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散居于台湾各地。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姓各支派的人迁始祖。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福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第十七世的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均居台湾,还有金墩后裔新加坡已故总统黄金辉,金墩安平黄恩瑞曾孙菲律宾前总统办公厅主任、农业部长黄严辉。潘湖迁台湾淡水艋岬潘湖、台北龙山金湖(金墩潘湖之简称)种德堂大宗祠。光绪《临海黄氏家谱》(抄本)所载,福建泉州临海黄氏,在清乾隆年间便有人开始迁往台湾。此后,该族子孙多有徙居台湾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黄王艺,于雍正时游学台湾邦寮浪桥,后来就落籍台湾;第八代有黄佳和迁往基隆、黄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黄豆附徙台湾、黄牒居淡水、黄情迁鹿港;第十代有黄公体、黄蜂、黄熙等迁居台湾,台湾黄姓,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② 移居海外的黄姓 东南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他们在拓荒,在建设,在创造奇迹。越南 黄姓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黄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了。当时有大批黄姓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加入了越人队伍。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黄姓也随之迁入越南。不断南迁的黄姓中,有秦汉山越黄氏,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姓。越南人中的黄姓,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这些越人黄姓后裔,又从越南继续扩展,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 在历史上,还有一些黄姓中国人,由于政治避难、经商等原因迁居越南。明亡后,许多黄姓遗民不甘事清,纷纷外逃避难,如清代金湖黄伯柳与黄进怀徙越南郡宅福逢埔安南郡金塔里。1679年,中国龙门副将黄进与总兵杨某等,率3000余众、战船50余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们进入东浦(当时属柬埔寨)地区,清代金湖黄伯流徙柬埔寨高绵南荣城金塔大佛色里。从此,这批人及其后代便在东浦定居下来。当今,黄姓已繁衍成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国的200余个姓氏中,黄姓是人口数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泰国。是中国黄姓移民较早、人数很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泰国黄姓现有30余万,在泰国华人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泰国黄姓华侨、华人,清代金湖黄高拱徙暹罗国即今泰国望国街不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组织“泰国黄氏宗亲会”,还积极参加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团组织。南洋。大约是在元朝末年,黄姓移居南洋。当时一位名叫黄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他到达婆罗后,便在婆罗国留居下来。之后,他以杰出的才干被推为文莱华人的领袖。后来,成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实即国王)。他去世后,葬在文莱,子孙世代留居于此,且极为显赫。黄森屏生有一女,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后,黄森屏的女儿便继位为文莱国王。自此以后,文莱国王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第一位渤泥女王黄氏去世后,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纪,文莱国王已传20余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明代开始,迁徙南洋的黄姓大增,如金湖黄伯枰高升第六子配金陵宋氏徙居南京金陵府衙湖口黄宅子二长钟瑞徙缅甸次钟端分泰国文莱黄厝,公元19世纪,由于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殖民列强的大炮轰开,因而出现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黄姓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数迅速增长,仅据菲律宾殖民政府1893年和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10万华人中,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姓华侨就有数千人之多,在当时旅菲华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陈姓。至今,菲律宾黄姓人口已发展到了5万余名。此外,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大量的黄姓华人华侨。近代以后,南洋黄姓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在菲律宾,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黄姓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黄氏总会”。移居欧美澳黄姓移居美洲的历史,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早期的美洲华侨各姓中,黄姓人数最多,主要来自广东,其次是福建。广东华侨,又主要来自新宁、新会、开平、恩平四地,故称“四邑人”。在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黄姓人数最多;1854年由广东兴宁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的宁阳会馆中,黄姓人数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黄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华裔各姓宗亲中,黄姓宗亲人数仍然是最多的。
安徽合肥:应绍先业刻彰其德永守典礼邦家之光
安徽砀山:忠厚传家远仁爱保久长信义群敬重和睦寿乐康
安徽六安:志守先人德书永世道长家传为礼义忠孝继贤良
河北邯郸:仲淑季礼则奕世种书田文章昭国瑞忠孝本家传
四川德阳:立身侍翰裕万代荣华长诗书谆孝友和睦振家邦
四川祁阳:世伯良金应国大一二三孔道光明远
四川湖山:宫商角徵羽声音谐律吕君臣民事物繁会昭规矩章社张纾循环赓续翕纯
四川荣县:世永俊占文正天星顺良成德家清敦仁阳开万景国朝维士守宗耀荣
福建永春:明瑞清敦厚
扩展资料:
主要源流:源自嬴姓,以国名为氏。有三种说法:
①远祖可追溯到帝舜时代的东夷部落首领伯益。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其后裔中有黄氏者,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
②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少昊金天氏后裔台骀,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
③远祖可追溯到远古掌火之官吴回(祝融)之子陆终。陆终后裔在周代时,被封于黄地,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以国名为氏,称黄姓。
-黄氏
底[底,读音作dǐ(ㄉㄧ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王朝卿士尹吉甫,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据史籍《毛诗崧高序郑笺》中记载:“尹吉甫,周之卿士也。尹,官氏。”
著名姓氏学家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记载:“尹吉甫相宣王者大功绩,诗云,‘尹氏太师,维周之底’也。‘底’今作‘氐’。铎按:此盖鲁诗。氐、底古通,毛诗用借字。”
古代学者所述的“周之底”中的“底”,是指春秋时期西周王朝的氐山,即古蜀国湔氐山,今岷山。“尹氏太师,维周之底”,就是说尹吉甫一直把周王朝的国境控制保障到西南边境的岷山一带。
岷山,为东周王朝的西南边境,是岷江、涪江、嘉陵江上源白龙江和黄河支流白河、黑河的分水源地,介于川、甘边境,南北逶迤五百多公里,故有“千里岷山”之说。甘肃境内为岷山北段,由花尔盖山、光盖山、迭山、古麻山等组成;四川境内为岷山中南段,有红岗山、羊拱出、鹧鸪山、雪宝顶等,是岷山的主体部分,或认为龙门山和邛崃山是岷山余脉。岷山为强烈隆升的褶皱山地,山势北段为北西向,南段转为东北向,山脊海拔4000~4500米。主峰雪宝顶位于松潘县城东二十余公里,海拔5588米,是四川省境内著名山峰之一。千里岷山是古代蜀国的主要发祥地。
尹吉甫,是周宣王姬静时期的执政卿士,对“宣王中兴”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是西周奴隶制王朝的一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和哲学家,他的“天生丞民,有物有则”之说,同为儒家和道家所提及,成为儒家和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最初渊源和引用例证之一。
尹吉甫的出身地,在历史上有五种说法:一说是西周房州青峰人(今湖北十堰青峰),一说是西周封钜人(今河北沧州南皮);一说是西周中都邑人(今山西平遥),一说是古蜀国江阳人(今四川泸州石洞),一说是古蜀国湔氐山人(今四川岷山)。
周宣王姬静初年(公元前820年),辅弼周宣王的大臣有尹吉甫、仲山甫、方叔、召伯虎等,其中的尹吉甫为朝政中枢的重臣。周宣王英明有道,“任贤使能”,使“周室赫然中兴”,百姓安居乐业,这与尹吉甫辅佐的功劳分不开的。
周宣王五年六月(公元前823年4月),猃狁族迁居焦获,进攻泾水北岸,危及东周,“宣王励精求治,命吉甫北伐猃狁”。尹吉甫亲率大军反攻到太原,取得大胜,又奉命在成周(今河南洛阳)主持征收南淮夷等族的贡赋,功绩卓著,深得周宣王器重。据史籍《东周列国志》记载:“宣王晚年病重弥留之际,召见老臣尹吉甫和召虎于榻前,曰:‘朕赖诸卿之力,在位四十六年,南征北伐,四海安宁,不料一病不起!太子宫湟,年虽已长,性颇暗昧,卿等协力辅佐,勿替世业!’”周宣王逝世时,立其子周幽王,尹吉甫乃是佐命之臣,不久谢世。
尹吉甫曾作《大雅·庶民》。“吉甫作颂,穆如清风”。还有《大雅·嵩高》、《大雅·江汉》、《大雅·韩奕》等诗篇。他的诗歌主要是歌颂和赞美周宣王的功绩,但对周宣王疏远贤臣等过失,也作了善意批评。如在《大雅·烝民》中记载:“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宣王君德有失也,仲山甫则能补之”。又如在《大雅·嵩高》一文中对周宣王含有讽意。他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周宣王的“功与“过”,对其作了正确地评价。尹吉甫的诗对于历代进步诗人影响较大。
说尹吉甫是西周房州青峰人(今湖北十堰青峰)的依据:是周宣王曾命诗人李孙赋《诗经·小雅·六月》曰:“戍车既安,如轻如轩;四牡既佶,既佶且闲。荨戍猃狁,至于太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言中兴佐命之臣,炳炳麟集,而维武经文,内安外攘,舍吉甫更莫与竟,颂诗者心窃企慕焉。周室中兴,盖内史尹公勋居多”。在宋朝时期出土的尹吉甫珍贵遗物“兮甲盘”,也叫“兮伯吉父盘”,上铭文一百三十三字,记述了吉甫征伐猃狁和征收南淮夷贡赋的事迹。尹吉甫死后,葬于十堰青峰山,今碑文尚存。明朝嘉靖间,知县夏维宁为其专修一坊,曰:“忠孝故里”。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重修十堰房州县城,曾石刻“忠孝名邦”四字镶嵌东门城楼。清朝时期十堰地方志《郧阳府志》中记载,说尹吉甫是湖北青峰人,留有历史遗迹在。而清朝贡生张开隐也有咏房州青峰佳景云:“记得房陵古号州,青峰更见景多幽。山为文峰峦环绕,寺有清泉水长流。同治年间仙佛在,尹公墓侧断碑留。”舒新城主编《辞海》中华书局1947年版载:“尹吉甫:周房陵人,宣王修文武大业,进迫京邑,奉命北伐,逐之太原而归。”到如今还有《诗经》中的诗句在湖北青峰山盛传,青峰流域曾是贺龙元帅率领红三军到达的地方,民间传说,贺龙对湖北青峰的尹吉甫也有耳闻。
说尹吉甫是西周封钜人(今河北沧州南皮)的依据是:尹吉甫在沧州南皮今碑文尚存。尹吉甫墓位于河北沧州南皮县城东三公里处,现墓封土很小,墓碑现存于县文保所。文武兼备,是周朝有名的“文以附众,武以威敌”的贤臣,死后葬于此地。1982年由河北省人民 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说尹吉甫是古蜀国江阳人(今四川泸州石洞)的依据是:四川泸州有尹吉甫抚琴台遗址。山西个别地方的地方志也记载说尹吉甫是四川泸州人。而说古蜀国湔氐山人(今四川岷山),与前说大致相同。
说尹吉甫是西周中都邑人(今山西平遥)的依据是:山西平遥古城有尹吉甫点将台、墓和墓碑遗址。尹吉甫谢世后,就埋葬在这里。他的墓冢坐北朝南,至今犹存。明朝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知县周之度于墓前竖了通碑,上书《周卿士尹吉甫神道碑》。此碑曾一度埋没,1983年在墓南一百米处出土后,才又重新竖立于原位。
如今,在湖北、河北、四川、山西四省,都留有尹吉甫的历史记载和遗迹,尹吉甫在各自的地方都有历史名望,都认为是各自地方的人,但没有人争论和从根本上论证尹吉甫的籍贯。
尹吉甫的名望在中国军事和哲学、文化领域影响较大,孔子、老子对尹吉甫都比较推崇,但是近代以来尹吉甫的名气倒确实没有诸葛亮大,例如湖北襄樊和河南南阳,就曾为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的“卧龙岗”何在而争得不可开交,从市长、文化名人、官员、学者,到市井百姓,都争的要打起架来,原因在于争夺“名人文化资源”的经济利益。但是湖北十堰、河北沧州、四川泸州、山西平遥等,谁都没有争夺过“尹吉甫名人文化资源”。
尹吉甫“天生丞民,有物有则”的思想,曾为北京大学著名哲学大师、学者张岱年研究和考证过,他认为是孔子、老子时代之前的哲学家,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最初起源。
如若尹吉甫确然出身于古蜀国湔氐山,则鉴于“氐、底古通”,底氏的来源就有明确出处了。古蜀国氐山人,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底氏、或氐氏,就在情理当中了。
据典籍《中国姓氏词典》中记载:“西汉鲁侯奚涓之母为底氏;唐宁州有底氏;明有甘肃巡抚底蕴。
第二个渊源:源于 ,出自先民姓氏尾音,属于以夷语读音汉化为氏。
据《中国 大辞典》中记载:底氏, 姓氏之一。
经中外史家研究, 姓氏多源于 人常用人名的译音。如泉州历史上因蒲姓 就以 人原名abll为姓氏,汉音为“蒲”。
人男子姓氏的尾音多有“den”音,汉音单读为“底”或“尼”,或浑读为“底尼”,字义为“宗教信仰”。以先民姓氏尾音汉化为姓氏,是 姓氏中重要的来源之一。
底氏,便即源于先民姓氏尾音“底尼”,汉化为“底”,称底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赫书氏部族将领禾速嘉·兀底,属于以先族名字谐音汉化为氏,或避难改名为氏。
据史籍《皇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中记载,满族赫书氏,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乃金国旧姓“和速嘉氏”,属于以姓为氏。赫书氏部族世居叶赫、吉林乌拉,后多改为改汉字单姓为赫氏、书氏等。
在金国末期的诸多将领中,有位著名的总帅叫禾速嘉·兀底。金哀宗完颜·宁甲速执政时期,归德府(今河南商丘)知府石盏·女鲁欢晋为枢密副使、权参知政事,后被蒲察·官奴所杀,禾速嘉·兀底便代石盏·女鲁欢为金国总帅。后发生了兵变,蒲察·官奴使二兵召禾速嘉·兀底,并说明自己是善意的,不会加害之。禾速嘉·兀底听了很高兴,便给那两个传信的使者各金十星,一同去见蒲察·官奴。谁知这两个小卒恐受金事泄,于路上干脆将禾速嘉·兀底杀了。
不久的公元1234年,蒙古汗国拖雷联宋攻金,金哀宗自缢,金国灭亡。禾速嘉·兀底的子孙在分逃中有取其祖名字“兀底”的谐音汉字“底”为姓氏者,称底氏,以避蒙宋联军所害。
二迁徙分布:
底氏属全国分布姓氏,散见各种地方志和史迹。今中国的西北地区,河南省的商丘市,河北省的无极县高头村、谈下村,康保县蒙古旗杆村,藁城市的九门村,内蒙古的呼和浩特市、湖南省湘系东地区等地,均有底氏汉、回两族族人分布。
三历史名人:
底嘉庆:(公元1953~今), ;陕西汉中人。著名集邮爱好者。
主集邮票邮品;兼集火花、烟标。
底 杰:(公元1956~今), ;河北蒿城人。著名公安干警,刑事技术专家。
高级工程师。
1986年毕业于河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现任张家口市刑事警察支队支队长,张家口市刑事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医科大学兼任付教授。
二十余年来,参与指挥一系列重特大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先后领导组建张家口市刑事技术研究所,中国医科大学法医教学基地和法医鉴定中心。
1992年与李克勤合作完成了BC25型痕迹比对测量仪的研制工作,同年获河北省公安厅科学进步二等奖,申报国家专利,1993年获公安部科学进步三等奖。
主要著述有《电视机爆炸一例》、《两种新型现场勘查检验新方法、新工具》、《发光粉显现汗痕迹手印的探讨》、《荧光粉末显现手印方法及专用工具》等。
底建平:(公元1977~今),河北张家口人。目前在北京工作。
底瑞君:(公元1981~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人。著名报社编辑。
黄香(18~106年)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文化名人。他为官的品位并不高,最高职务是魏郡太守,大约也就是一个四品官员。但他生命历程中有两个亮点:一是他9岁时,母亲去世,他对父亲格外孝敬,夏天他将床枕扇凉,冬天用身体把被褥温暖后,才让父亲安睡;二是他很小的时候,便广泛阅读儒家经典,精心钻研道德学术,能写文章,当时京师称誉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汉章帝还曾特许他到宫中藏书之所东观读书。孔子曾说:“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欤”。尊敬长辈,友爱兄弟,是做人的根本。黄香的这种品行正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标准。旧传元代郭守正挑选了历史上的二十四位孝子,辑成《二十四孝子》一书,作为做人的楷模,黄香名列其中。子黄琼曾孙黄琬相继拜相黄香一直被人们所推崇。
黄氏史料
1、出自嬴姓。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黄姓为陆终之后,其后建立黄国,后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帝舜时代,东夷部落的首领叫伯益,是“帝颛顼之苗裔”,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传说伯益的后裔有14支,既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赵氏、合称嬴姓十四氏。其中的黄氏大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因被周朝封为子爵,又称黄子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被楚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就是黄氏。
2、出自金天氏之后。据《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载,黄氏起源于金天氏之后。台骀是上古时期少昊金天氏的苗裔,世代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后世尊为汾水之神。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成为黄姓。
3、据《东夷源流史》所载,远古颛顼时代,黄人从河南黄水西迁到山西汾水下游,建立黄国,以国为姓。陆终。上古时期火神祝融(掌管火的官)吴回之子。后其继任祝融。周代时,其后被封于黄(今河南省潢川西十二里),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不忘亡国之恨遂以原国名为氏称黄姓。并尊陆终为其得姓始祖。
4、出自他姓改姓。上古时代及后朝的王、陆、巫、吴、金、范、丁皆有改为黄姓者。
5、出自回族中的黄姓来源有二:
① 今福建省泉州市的少数蒲姓回族为避元代“反色目”的诛杀而改黄姓。但由于出自不情愿,放将黄姓故意写成“苗”(莆)字,因苗(莆)与蒲同音,若被人发觉,落下加上两点就是黄字,久之便成了“黄”姓。
② 元代黄姓取阿位伯穆斯林女子改姓伊斯兰教其后裔融于回族并姓黄。黄姓回族主要分布在福建四川河南宁夏部分地区。
6、黄渊始祖主要流行于江西、福建、云南等省的一些地区,如云南威信谱在“渊”字条下明言:“世谱录渊公为一世始祖。”又引《十朋谱》之语:“渊公字好善,迁居黄岗之地,子孙多以公为始祖。”
[编辑本段]六、黄姓迁徙
1、黄姓的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2、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据说就是因黄国江夏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江陵、荆州),形成秦时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县东南一带),后来发展成汉代最著名的江夏黄氏。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代,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 (今江苏省苏州),他的13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据《客家姓氏渊源》所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30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省武汉一带)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赠太尉孝子黄香及子宰相黄琼与曾孙太尉黄琬都世居江夏,中华黄氏第一状元黄凤麟,也出在江夏郡黄州,故其天下黄姓共以“江夏”为郡号。
3、两汉到两晋的迁徙
汉代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黄氏也是从晋代开始大批人居福建。《闽书》载:“永嘉二年 (308年),中原动荡,衣冠始人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字彦丰又名黄允),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尝以道学倡闽,有万卷书楼在福州三山榴花洞,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晋安黄氏。据说,后来的侯官黄氏、莆田黄氏、军城黄氏和四安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时期的迁徙
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58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台湾《江夏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彦丰者,于晋永嘉年间(300年)八姓衣冠人闽居候官黄巷,垦荒致富,唐朝进士开国公谥忠义桂州刺史黄岸入莆,黄冲公长子;字宗极,又字魁杰,号彦忠,(674年农历正月5日-756年农历3月29日),唐朝秘书监,初居湖北黄州江夏,中徙河南光州固始,再迁福建侯官县(今福州东街南后街)黄巷,最后迁入泉州郡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自少俊逸,能文章。698年,以才德兼全科及第进士,历任弘文院编修,徐州牧,广西桂州刺史,陈十要道于唐玄宗,治为天下第一,755年归养。有惠政,封开国公,进升为金紫光禄大夫,谥“忠义”。为福建东南望族,其莆阳后裔十分显赫,若包括外徙科第出仕鼎甲宰相人物,则为状元者有10位:文状元者7位五代黄仁颖、宋代黄公度、黄定、黄由、黄朴,明代黄观、黄士俊;武状元者3位唐代黄仁泽、明代黄钺、清代黄仁勇;为榜眼者3位:宋代黄洽、黄艾、明代黄凤翔;为探花者3位:宋代黄桂、明代黄旸、清代黄叔琳。为宰相者10位:宋代黄镛、黄洽、黄祖舜,明代黄景昉、黄鸣俊、黄士俊、黄道周,清代黄机、黄锡衮、黄廷桂;配赵(封开国夫人),配邱(封吉国夫人);子三(黄谣、黄典、黄乐)其子孙蕃昌为闽中著姓大族。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12姓入闽,复居福州黄巷。今广东南雄黄氏,多为这支入闽后徙莆田始祖封开国公桂州刺史谥忠义黄岸次子黄典的后代。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事后梁太祖朱全忠义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唐末五代时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兄弟人据八闽,中原黄姓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渡江南下入闽,前往投奔。如宋人黄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乱,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再如黄振龙,“九世祖黄碣(新唐书、十国春秋有传)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因仕焉居,言路有直声,后迁至中丞。”
5、宋元时期的迁徙
黄姓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据《黄氏渊源》载,宋代,军城黄氏初祖黄中庸其先江夏人也,官至太常寺卿、侍中兼枢密院副使,其玄孙翰林院馆阁校勘黄安石重修《江夏军城黄氏家谱》,呈奏皇帝,得到了“军城黄氏,忠孝两全(唐忠臣黄碣宋孝子黄廓),江夏无双,四代联登,簪缨世济,积学多才”的御批。宋代还有莆阳黄巷迁潮始祖黄詹(一名黄汝詹),子孙散处广东各地,居潮州者为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
① 金华黄氏:始祖是黄香裔孙黄苾。自江夏迁婺(金华府)之浦阳(今浙江金华市浦江县)。 黄苾,是东晋时人,黄香的第十代孙。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做官,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按察,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当时,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赏识黄苾的才干,便招他为婿。后因金陵一带战乱频仍,黄苾夫妻便隐居于浦阳。以后子孙繁衍兴旺,成为东南大族浦阳黄氏。黄峭山名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实登,号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据福建《麟峰黄氏家谱·旧序》,唐末昭宗景福二年(893年)九月,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潮始人闽”。黄惟淡也于此时带领家族随王朝、王审知兄弟自光州固苎迁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迁居邵武,苎籍邵武平洒乡(今邵武市水北乡旧县村),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② 客家黄氏 (属邵武分支)宁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字惟枋,号从章。又名黄宁,或黄朝化,都是因迁居地“宁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913年)正月十一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黄氏大分析时,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徙居汀州府宁化县,落籍宁化石壁村,开拓新的基业。黄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进士,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黄化的后裔,在闽粤为官任职的不少,子孙极为兴盛,遍布闽、粤两省各地。黄化被尊为闽粤客家黄氏的始祖,为许多黄氏家谱所尊称的著名的“宁化公”。
6、明清时期的迁徙
① 迁往台湾的黄姓:明末清初,闽粤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后来,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早在明代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迁徙人台。尔后,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开拓宝岛,艰苦创业。台湾的发展历史进程,将深深地铭记下他们不朽的功绩。明朝天启末年(1625—1627年),福建大旱,郑芝龙便舟载饥民数万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黄姓成员。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迁台黄氏,是明末南安人黄正束,他在明崇祯十年 (1637年)移居今台湾马公,后支分澎湖湖西。这以后,黄姓之人台者,便源源不断,到了清代的前期和中叶,便形成丁高潮。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散居于台湾各地。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姓各支派的人迁始祖。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福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第十七世的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均居台湾,还有金墩后裔新加坡已故总统黄金辉,金墩安平黄恩瑞曾孙菲律宾前总统办公厅主任、农业部长黄严辉。潘湖迁台湾淡水艋岬潘湖、台北龙山金湖(金墩潘湖之简称)种德堂大宗祠。光绪《临海黄氏家谱》(抄本)所载,福建泉州临海黄氏,在清乾隆年间便有人开始迁往台湾。此后,该族子孙多有徙居台湾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黄王艺,于雍正时游学台湾邦寮浪桥,后来就落籍台湾;第八代有黄佳和迁往基隆、黄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黄豆附徙台湾、黄牒居淡水、黄情迁鹿港;第十代有黄公体、黄蜂、黄熙等迁居台湾,台湾黄姓,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② 移居海外的黄姓 东南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他们在拓荒,在建设,在创造奇迹。越南 黄姓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黄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了。当时有大批黄姓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加入了越人队伍。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黄姓也随之迁入越南。不断南迁的黄姓中,有秦汉山越黄氏,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姓。越南人中的黄姓,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这些越人黄姓后裔,又从越南继续扩展,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 在历史上,还有一些黄姓中国人,由于政治避难、经商等原因迁居越南。明亡后,许多黄姓遗民不甘事清,纷纷外逃避难,如清代金湖黄伯柳与黄进怀徙越南郡宅福逢埔安南郡金塔里。1679年,中国龙门副将黄进与总兵杨某等,率3000余众、战船50余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们进入东浦(当时属柬埔寨)地区,清代金湖黄伯流徙柬埔寨高绵南荣城金塔大佛色里。从此,这批人及其后代便在东浦定居下来。当今,黄姓已繁衍成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国的200余个姓氏中,黄姓是人口数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泰国。是中国黄姓移民较早、人数很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泰国黄姓现有30余万,在泰国华人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泰国黄姓华侨、华人,清代金湖黄高拱徙暹罗国即今泰国望国街不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组织“泰国黄氏宗亲会”,还积极参加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团组织。南洋。大约是在元朝末年,黄姓移居南洋。当时一位名叫黄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他到达婆罗后,便在婆罗国留居下来。之后,他以杰出的才干被推为文莱华人的领袖。后来,成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实即国王)。他去世后,葬在文莱,子孙世代留居于此,且极为显赫。黄森屏生有一女,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后,黄森屏的女儿便继位为文莱国王。自此以后,文莱国王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第一位渤泥女王黄氏去世后,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纪,文莱国王已传20余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明代开始,迁徙南洋的黄姓大增,如金湖黄伯枰高升第六子配金陵宋氏徙居南京金陵府衙湖口黄宅子二长钟瑞徙缅甸次钟端分泰国文莱黄厝,公元19世纪,由于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殖民列强的大炮轰开,因而出现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黄姓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数迅速增长,仅据菲律宾殖民政府1893年和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10万华人中,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姓华侨就有数千人之多,在当时旅菲华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陈姓。至今,菲律宾黄姓人口已发展到了5万余名。此外,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大量的黄姓华人华侨。近代以后,南洋黄姓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在菲律宾,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黄姓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黄氏总会”。移居欧美澳黄姓移居美洲的历史,始于19世纪50年代。在早期的美洲华侨各姓中,黄姓人数最多,主要来自广东,其次是福建。广东华侨,又主要来自新宁、新会、开平、恩平四地,故称“四邑人”。在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黄姓人数最多;1854年由广东兴宁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又称旧金山)的宁阳会馆中,黄姓人数在26姓中排名第一;在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黄姓在7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华裔各姓宗亲中,黄姓宗亲人数仍然是最多的。
大禹的老家在哪里
本文2023-12-05 17:18:56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24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