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五府六部制度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5浏览:5收藏

明朝的五府六部制度,第1张

五府应该指的是五军都护府。

五军都护府官职设置:

中、左、右、前、后五军各设都护府

左都督  一人  正一品  都督府

右都督  一人  正一品  都督府

都督同知  无定员  从一品  都督府

都督佥事  无定员  正二品  都督府

经历  一人  从五品  都督府  经历司

都事  一人  从七品  都督府

明朝五军都护府历史发展

洪武十三年(1380)以 大都督府权力太大﹐在废 丞相制的同时,为防止军权的过分集中,也废大都督府,改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分别管理京师及各地 卫所。五军都督府各设左、右都督, 正一品; 都督同知, 从一品;都督佥事, 正二品。以 中军都督府 断事官为五军断事官。

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五军十卫参军府,设左、右参军。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五军各设左、右断事2人,提控案牍1人,并从九品。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升五军断事官为正五品,总治五 军刑狱。分为五司,每司设稽仁、稽义、稽礼、稽智、稽信5人,均为正七品,各理其军之刑狱。同时, 朱元璋为了防范统军将领的专权,又规定五军都督府对军队无调遣权,其调遣之权由皇帝直接掌管; 兵部在军队中虽有任免、升调、训练之权,但不统兵。每逢战事,由皇帝临时委派专人担任 总兵官,统率 卫所部队出征,战事结束,总兵归还将印,军队归还卫所。

永乐元年(1403)﹐建留守行 后军都督府于北京﹐后仍分五府﹐称“行在”中﹑左﹑右﹑前﹑后都督府。十八年﹐定都北京﹐除“行在”二字﹐ 洪熙元年(1425)﹐复称“行在”。

宣德三年(1428)﹐革“行在”都督府。正统六年(1442)﹐复建五府﹐无“行在”字。各都督府设左右都督( 正一品)。 都督同知( 从一品)﹑都督佥事( 正二品)﹐其属有经历司经历( 从五品)﹑ 都事( 从七品)等。都督初间以公﹑侯﹑伯为之﹐可参与军国大事﹔后率以公﹑侯﹑伯署府事﹐ 同知﹑佥事 参赞军事。清 袁赋诚《睢阳尚书袁氏家谱》:“九世枢( 袁可立子),由官生初授 詹事府录事,次任南京都督府后军都事。”

明朝六部制度

明朝中书省时期,七卿长官均为正三品。

六部包括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所属最高长官为明朝吏部尚书、明朝户部尚书、明朝礼部尚书、明朝兵部尚书、明朝刑部尚书、明朝工部尚书,其常常与都察院之都御史、通政使司之通政使、大理寺之大理寺卿合称“九卿”。

明朝时,重臣任择须由九卿及外省巡抚、总督公开举荐,此为廷推。各部司不能单独决定的国家大事、要事,须经九卿公决,此为廷议。而由三法司无法决定的大型狱讼,以由九卿开会定狱,此为廷鞠或园审。其与明朝内阁构成了明朝的行政权力中心与决策核心。

明代废中书省,六部乃直接对皇帝负责,成为主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最高机构。各部置尚书一人,总管本部政务,下有左右侍郎各一人,为尚书之副。

吏部

吏部为管理文职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吏部下设四司﹕明清为文选清吏司、验封司、稽勋司和考功司。文选清吏司掌考文职之品级及开列、考授、拣选、升调、办理月选。

验封司掌封爵、世职、恩荫、难荫、请封、捐封等事务。稽勋司掌文职官员守制、终养、办理官员之出继、入籍、复名复姓等事。

考功司掌文职官之处分及议叙,办理京察、大计。类似现在的组织部、纪委等部门。吏部尚书还被称为天官。

户部

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其内部办理政务按地区分工而设司,明十三司﹕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浙江、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川、福建、云南、贵州。

礼部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仪制清吏司,掌嘉礼、军礼及管理学务、科举考试事;祠祭清吏司,掌吉礼、凶礼事务;主客清吏司,掌宾礼及接待外宾事务;精膳清吏司,掌筵飨廪饩牲牢事务。

兵部

明职掌全国军卫、武官选授、简练之政令。

内外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

兵部下设四司﹕武选清吏司,考核武职官员的品级与选补、升调、承袭、封赠诸事,并管理土司;车驾清吏司,掌全国马政及驿传等事;职方清吏司,掌武职官员的叙功、核过、抚恤、军旅之简阅、考察、巡防等事,并管理关禁与海禁;武库清吏司,掌全国之兵籍、军器并武科考试之事。

刑部

刑部为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督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

刑部的具体职掌是﹕审定各种法律,复核各地送部的刑名案件,会同九卿审理“监候”的死刑、案件以及直接审理京畿地区的待罪以上案件。

刑部的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是按省设司,明为十三司,名称与户部诸司同。

工部

工部为管理全国工程事务的机关。

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寝供亿之典。

凡全国之土木、水利工程,机器制造工程(包括军器、军火、军用器物等),矿冶、纺织等官办工业无不综理,并主管一部分金融货币和统一度量衡。

明清工部下设四司﹕营缮清吏司,掌宫室官衙营造修缮;虞衡清吏司,掌制造、收发各种官用器物,主管度量衡及铸钱;都水清吏司,掌估销工程费用,主管制造诏册、官书等事;屯田清吏司,掌陵寝修缮及核销费用,支领物料及部分税收。

扩展资料

明朝内阁制度

1380年朱元璋罢中书省,废丞相,亲理政务,但是力不从心,故设立四辅官来辅佐政事,但这项制度效能不彰,1382年七月被废。十一月,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设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品秩皆为正五品。朱棣登基后,特派解缙、胡广、杨荣等入午门值文渊阁,参预机务,由此成立内阁。

内阁只为皇帝的顾问,奏章的批答为皇帝的专责。内阁大学士一职多以硕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担任,只照皇帝意旨写出,称“传旨当笔”。

明仁宗增置谨身殿大学士。宣宗时期,由于杨溥、杨士奇、杨荣等三杨入阁,宣宗批准内阁在奏章上以条旨陈述己见,称为“票拟”制度。明初,内阁无实权。之后内阁地位逐渐升高,权限逐渐增大,到明世宗时,内阁终跃至六部之上。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自此,内阁成了中央最高的的决策机构。

参考资料:

-明朝

-六部

-明朝官职

源流·派语

清光绪七年(1881)(浏阳)《龚氏族谱》载《得姓考并来浏始事》云:"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其子勾龙继其职,子孙遂合共龙为龚姓。则共公为始祖也。"迁浏始祖希明系湘潭移风乡宣仁里梅花冲人,后明洪武四年(1371)移居浏阳县南乡二十四都衡陵里。后嗣震徐迁居县治之南沙溪坎岭背落业;绍文迁县治之西花桥落业。厥后生齿日繁,椒衍散处不一。

(大房原派)言方行卓 隆大光昌 文章华国 簪缨永长 本宗百代 接续发祥 荣耀显盛 富贵名扬 (二房原派)上帝启之 兴廷正国 载显嘉谟 允承先德 (三房原派)俊秀崇伦起 彩凤贵铭香 高朝开景运 贻厚昭祖光 奎璧联辉照 堂中耀吉祥 成就千秋业 长发永攸芳 (合族新派,大房自"行"字,二房自"国"字,三房自"凤"字起,均改"同"字)同福临喜康 忠孝永继昌 兴旺人才广 富贵发文章。

清光绪己丑(1889)(湘潭)《中湘龚氏族谱》"源流原序"曰:族始祖名公叔者生春秋时,自齐灭滕使周,受封供丘,赐姓为龚。递传至济,名知略,宋绍兴四年(1134)由抚州迁太和县圳上鹅颈村,二传宗瑞,于元至正年间授湖广副使,致仕卜居武昌德安,生荣华富贵爵禄清高八子,传载荣华富贵居上湖南三十三山,列数名郡,而荣由长沙迁湘乡,至常、志二公于明洪武二年(1369)改迁潭邑金霞山,至八派伯光、伯旺、伯高、伯良开文、伦、宝、珏、寿(球)、玥、瑜七大支。

1996年《益阳龚氏十修族谱》"源流述略"称宗瑞在元至正元年(1341)任湖广按察副使,致仕后居德安府孝感县,继迁武昌府蒲圻县,生荣、华、富、贵、爵、禄、清、高。迁湘始祖子荣,字名辉,明洪武二年(1369)率弟由武昌府蒲圻县迁长沙府宁乡县浮狮寨,继迁桃江鹿鸣桥,兄弟8人在鹿鸣桥分手,爵、禄、清、高迁往江北,荣、华、富、贵散居湖湘各地。子荣迁往新化黄杨山,生松、柏、升、恒、日、月、暹(老谱载生日、月、暹三子)。暹,字桂峰,谱尊迁益邑一世祖,至三世安凝,由新化黄杨山迁龙阳小安村,继迁益阳新桥河之袁家桥,生扶言、扶语,后嗣分衍益阳、桃江各地。

(益阳暹公裔派语,取暹字头曰字为第一派)曰金安扶道 绍仕志单仲 大希文胜祖 良善世生贤 继先维树德 诗礼允传家 立品崇儒雅 观光应国华 英俊时逢盛 滋培泽正长 熙朝登进广 勋业振南邦。(湖南通用派语)武昌宗子荣  文朝伯万成 廷大兴世守 国泰定长春 亲德洵高厚 家传尚慎勤 尽伦敦爱敬 为学在明新 士慕垂诗教 臣怀立汉勋 前贤均可法 后起益多英。(常德日房、汉寿月房原派,从二十三派起)尚学大承训群芳景玉京 嘉名维肇赐 盛代启贤昆 (三修续派)才思钟哲俊 经济裕奇英 积厚流光远 辉映昭前勋 (四修再续)慧敏颖仁杰 新秀超舜尧 壮志震环宇 华夏誉殊荣。

1935年(临澧)《龚氏族谱》"序"称是族衍于江西丰城,元季徙岳郡。自明洪武年间,文甫奉旨来巴陵官指挥,领兵镇守苗疆,住永定卫。永乐二年(1404),土司向化,撤卫为所,屯澧州长乐里西邨,旋迁安福县东关外永中里,辖六百户,遂家焉。

(从第六世起)仲世承家学 传经绍祖芳 明伦光道德 佑启翼元良 (新增派行)善政昭斋渤  英贤焕楚湘 继述宏先志 威宜秉汉章 百代人文蔚 千秋瓞绪长 儒门敦孝友 裕后咏平康。

1992年(麻阳)《龚氏族谱》"序"称鼻祖福科,本姓吴,籍江西吉安府安福县枣子园煞市街。元皇庆元年(1312),福科会试中第,任贵州铜仁府尹。后到辰州探望内弟,路过麻阳新营,乐其山水秀丽,年老致仕后卜居于此。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反清,自称周王,十七年(1678)在衡州(今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后为清所灭。吴姓遭诛九族之祸。福科的后代改吴姓为龚姓,其后子孙繁衍,散居各地。

(原字派)富仲华友子 志永世廷朝 上大人士启 家绍定先超 本宗开元佐 发荣理长高 清明光正字 纯义崇万昭 (1992年,吴龚二姓统一议定字派,原字派取到"发"字止)祖德广众继千古 雄才博义续百标 府兼龙凤越九昊 院备图腾跃五高。

按:《百家姓考略》:"系出共工氏。黄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龙继其职,其后为龚氏。"《姓氏寻源》卷三"《姓纂》云:共工后有共、龚二氏。《姓谱》云:龚其先共氏,避乱加龙为龚。"

改姓。麻阳有吴姓改龚姓。

郡望·堂号

武陵郡

耕读堂:出自西汉龚遂的故事。龚遂,汉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字少卿,刚毅有大节。宣帝初,渤海郡因饥荒,导致盗贼蜂起,原郡守治理乏术,帝命龚为渤海郡大守,召问平盗息匪之策,龚曰治乱不在四方追捕盗贼,而在规劝百姓卖剑买牛,卖刀买犊,课劝农桑,郡遂大治。其后人为纪念这位治郡有方的太守,命其堂号为"耕读"(犊、读同音,后演"犊"为"读",明"耕读为本"之意。)

还有渤海堂、武陵堂、金楼堂、光裕堂、南峰堂。

堂联

姓启共工;脉望武陵。

抚循异迹(龚遂);行谊纯修(龚郯)。

讲学祭酒(龚胜);通经致用(龚自珍)。

耆德并三老(龚宗元);山水列八家(龚贤)。

历代名人

武陵(今常德)人龚玄之,东晋孝武帝诏召为散骑常侍、领国子博士,苦辞不就;湘阴人龚舆、常宁人龚盖卿,同为南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均师从朱熹;澧州(今澧县)人龚之伊,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博览群籍;湘潭人龚承钧,清咸丰三年(1853)中进士第二名,历官监察御史、山西学政,著政声;巴陵(今岳阳)人龚显章,清咸丰二年进士,工书善琴,兼明医理算术;浏阳人龚春台,洪江会大哥,聚众支持焦达峰长沙起义;湘乡人龚铁铮,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1916年在湘组织军队驱逐汤芗铭,事败壮烈牺牲;澧县人龚霞初,1924年供职孙中山大元帅府,后任虎门要塞司令、北伐第十八路军司令;湘乡(今双峰)人龚际飞,革命先烈;益阳人龚浩,国民革命军高级将领;长沙人龚饮冰,长期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后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其子龚育之,哲学家,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龚克成,化工专家;泸溪人龚德柏,一代报人,在报界有"龚大炮"之称;益阳人龚耀先,医学心理学家;新化(今新邵)人龚询洁,金属防腐专家;新化人龚谷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安化人龚智超,2000年羽毛球女子单打奥运冠军;等等。

1 刘墉下南京的故事梗概

刘墉被乾隆贬出京城,低调到达南京。

许天官之许翠屏与其表兄杨洪通奸,为了能维持长久 ,灌蛇害死了其丈夫张禄,这一切却被义士刘青碰巧目睹了全过程。 刘墉乘坐凉纱轿大皇庙院去降香,而许翠屏为张禄出殡,不料起棺绳断了,无耐在大街上停棺,白茬棺挡住刘墉的去路。

刘墉下轿查看,通过察言观色、看许翠屏的穿戴和面相认定张禄死的有冤情,大街上把棺材抢走,把许翠屏一并带回衙门。

扩展资料:

刘墉下南京这部戏可以说是二分史料八分戏说,历史上确有刘墉其人,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也确实在南京做过官,乾隆三十四年(1769),51岁的刘墉获授江宁知府。因其为官清廉,关于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传播,后经文人墨客编写加工改造成戏曲广为流行。

刘墉出身名门相府,祖上数辈都是进士出身。父亲刘统勋更是官拜大学士,位极人臣,深得乾隆皇帝倚重,因此刘墉走上仕途具备深厚的家族渊源。

刘墉一生为官五十余载,宦海沉浮,几经起落,官职最高时做到体仁阁大学士,总体而言清正廉洁,继承了父亲刘统勋的衣钵,成为乾隆、嘉庆朝的重要大臣。 刘墉不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是帖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清代四大书法家之一(其余三人为成亲王、翁方纲、铁保)。

清朝徐珂称赞刘墉:“文清书法,论者譬之以黄钟大吕之音,清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

所谓金声玉振,集群圣之大成也。其自入词馆以迄登台阁,体格屡变,神妙莫测。”

刘墉是一位善学前贤而又富有创造性的书法家,师古而不拘泥。 刘墉书法的特点是用墨厚重,体丰骨劲,浑厚敦实,别具面目。

刘墉之书尤善小楷,后人称赞其小楷不仅有钟繇、王羲之、颜真卿和苏轼的法度,还深得魏晋小楷风致。 “罗锅”传说: 刘墉与纪昀、和珅并称为乾隆朝三大中堂,相传其人聪明绝顶、为官刚正,在民间有着“刘罗锅”的称呼。

然而历史上的刘墉是否真是个罗锅,又是否曾中状元,并无确凿史据可考。 据一些杂文笔记记载,刘墉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进士,相传当年殿试前十名卷册被递到乾隆皇帝面前,刘墉卷本来列为第一,但乾隆想提拔一位平民才俊。

刘墉由于出身相门而被降格,与状元失之交臂。此后民间有传言刘墉个子很高,常年躬身读书写字,背看上去有点驼,因此产生了“刘罗锅”的说法。

也有史料指出,嘉庆皇帝曾称刘墉为“刘驼子”而成为“刘罗锅”说法的出处。不过刘墉当时已是年届八十岁的老人,有些驼背弯腰本在情理之中,并不能成为刘墉是“罗锅”的证据。

-刘墉下南京。

2 列举发生在南京城的历史、史实

在里找了些:wtp=tt里面有很多相关知识,就不一一列举了,你自己看看吧……五 南京史话 (一)石头城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灭越,尽取吴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遗址在今石头城,即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气,遂改金陵为秣陵以贬斥之。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

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敢为丹阳侯,刘胥行为胡孰侯,刘缠为秣陵侯。 (二)六朝古都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

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

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

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

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

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三)蓄势待发 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石头城为蒋州治所,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相继采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

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

75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升州刺史,次年书乌龙潭放生池碑,遗址今存。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之当涂。

783年,因藩镇为乱,唐德宗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450米紫峰大厦,江苏第一高楼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

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

1018年,宋真宗以赵受益(后改名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

以江宁为其龙兴之地,常以亲信之臣(如包拯)为江宁府尹。宋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以江宁府尹出任宰相,主持变法。

1120年,方腊起兵反宋,终未能北取江宁而不能控制江南,导致最终失败。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战派人士李纲的建议,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

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为行在。1137年,在主战派岳飞等人的坚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

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当“修德行而不在于择险要之地”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为建康路。1329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四)南京复苏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是为明太祖。

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陪都。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

1386年,京师城垣完工。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

城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后两者是明初的扩展。

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3368公里的砖石城墙,即今南京明城墙。是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国,其次北京)。

南京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

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陪都。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

1644年,崇祯帝吊死煤山,北京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

1649年,清设两江总督于江宁。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

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国亡。 (五)民国国都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

不久袁世凯窃据大总统之位。1927年,北伐军克南京。

不久南京国民 成立。 (六)新生南京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 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 。

1949年后,南京先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恢复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并作为江苏。

3 列举发生在南京城的历史、史实

在里找了些:wtp=tt 里面有很多相关知识,就不一一列举了,你自己看看吧…… 五 南京史话 (一)石头城 春秋战国时期,南京地处“吴头楚尾”,为吴国置冶城于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句践灭吴后,令越相范蠡修筑越城于秦淮河畔,为南京最早古城。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灭越,尽取吴故地,筑城于石头山,置金陵邑,遗址在今石头城,即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以金陵有天子之气,遂改金陵为秣陵以贬斥之。 汉初秣陵相继为楚王韩信、吴王刘濞之封地。

前128年,汉武帝封其子刘敢为丹阳侯,刘胥行为胡孰侯,刘缠为秣陵侯。 (二)六朝古都 195年,孙策渡江占据丹阳、江乘、胡孰、秣陵等县。

208年前后,诸葛亮出使江东,观察南京山川形胜,作出了“钟阜龙蟠,石头虎踞”的著名评语。211年,孙权听从谋士张纮之言,自京口迁秣陵,改名建业。

229年,孙权称帝,是为吴大帝,自武昌还都建业,是为南京为国都之始。吴石头城遗址在今南京城西草场门至清凉门之间。

280年,西晋灭吴,改建业为建邺。后因避晋愍帝司马邺之讳,改名建康。

琅玡王司马睿南渡,以建康为根基。317年,司马睿即位,是为晋元帝,东晋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刘裕代晋称帝,是为宋武帝,宋立国,都建康。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是为齐高帝,齐立国,都建康。

502年,萧衍代齐称帝,是为梁武帝,梁立国,都建康。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是为陈武帝,陈立国,都建康。

吴、东晋、宋、齐、梁、陈合称六朝,故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

六朝建康城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

(三)蓄势待发 589年,隋灭陈。隋文帝下令荡平建康城,以石头城为蒋州治所,隋炀帝时改为丹阳郡。

此后隋、唐两朝统治者相继采取抑制南京的策略,将扬州治所自金陵迁至广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级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辅公祏义军占据丹阳郡,归顺唐廷,唐改丹阳为归化。

杜伏威入朝被扣不返,辅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权。唐平江南,置升州。

758年,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为升州刺史,次年书乌龙潭放生池碑,遗址今存。李白晚年居升州,762年病逝于南京西南之当涂。

783年,因藩镇为乱,唐德宗有意迁都,镇海军节度使韩滉整修金陵,然其事未成。 450米紫峰大厦,江苏第一高楼五代杨吴立国,修缮金陵,以为西都。

937年,徐知诰(李昪)代吴,南唐立国,定都金陵,改金陵府为江宁府。 975年,北宋灭南唐,以江宁府为升州。

1018年,宋真宗以赵受益(后改名赵祯)为升王,不久立为皇太子,改升州为江宁府。赵祯即位,是为宋仁宗。

以江宁为其龙兴之地,常以亲信之臣(如包拯)为江宁府尹。宋神宗时,王安石两度以江宁府尹出任宰相,主持变法。

1120年,方腊起兵反宋,终未能北取江宁而不能控制江南,导致最终失败。 1127年,宋高宗即位,接受主战派人士李纲的建议,改江宁府为建康府,作为东都。

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为行在。1137年,在主战派岳飞等人的坚持下,宋高宗再次返回行都建康。

1138年,宋高宗以建都当“修德行而不在于择险要之地”为名,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为临安府。建康府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为建康路。1329年,改建康路为集庆路。

(四)南京复苏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庆,改集庆路为应天府,作为根据地,朱元璋自称吴国公。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国号明,是为明太祖。

以应天府为南京,以为首都,以开封为北京,以为陪都。1378年,罢北京,改南京为京师。

1386年,京师城垣完工。南京是在元代集庆路旧城的基础上扩建的。

城市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旧城区、皇宫区、驻军区。后两者是明初的扩展。

环绕这三区修筑了长达3368公里的砖石城墙,即今南京明城墙。是为世界第一大城垣(其次巴黎;在中国,其次北京)。

南京城墙墙基用条石铺砌,墙身用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左右的大型城砖垒砌两侧外壁,中实杂土,所用之砖由沿长江各州府的一百二十五个县烧制后运抵南京使用,每块砖上都印有监制官员、窑匠和夫役的姓名,其质量责任制之严格可以想见。城墙沿线共辟十三座城门,门上建有城楼。

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为北京,以为陪都。1420年底,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南京为陪都。

1644年,崇祯帝吊死煤山,北京陷。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隶为江南省,应天府为江宁府。

1649年,清设两江总督于江宁。1853年,太平军攻克江宁,改江宁为天京,以为都城。

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国亡。 (五)民国国都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以南京为首都。

不久袁世凯窃据大总统之位。1927年,北伐军克南京。

不久南京国民 成立。 (六)新生南京 1949年4月24日,中国人民 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 。

1949年后,南京先为中央直辖市,1952年恢复江苏省,南京降为省辖市并作为江苏省省会至。

4 求豫剧刘墉下南京剧情

刘墉下南京又名刘公案,盛行于豫东、鲁西南、皖北、苏北一带,历史上确有刘墉其人,山东诸城人,乾隆十六年的进士,做过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乾隆三十四年(1769),51岁的刘墉获授江宁知府。豫剧刘墉下南京分为五部:铡太师、铡西宫、下南京、会总督、双开铡。

剧情简介:一、《刘墉下南京》之铡太师讲述的是三十岁的刘墉之父当朝宰相刘统勋包打黄河完工回朝交旨,途经良乡县路遇被当地恶霸仝三封抢占民女金萍、银萍二姐妹,刘统勋听完二人遭遇后收为义女代为告状,却被昏官打进监牢。 二女进京找刘墉申冤,被太师耶律红诳进太师府,后被刘墉查出,怒铡太师耶律红。

二、《刘墉下南京》之铡西宫由于太师耶律红被刘墉铡了,耶律红的女儿西宫娘娘耶凤英上金殿要为父亲报仇状告刘墉,乾隆听闻后把刘墉打进铰链宫。 十大清官上金殿齐保刘墉,但乾隆不准,九千岁郭英也上金殿,用紫金锤打乾隆,乾隆无奈只得放了刘墉,命刘墉西宫去赔情。

耶凤英的哥哥和其定下用毒酒害刘墉之计,刘墉到西宫后饮下毒酒昏迷,但被郭英救出。耶凤英又上金殿告刘墉吃醉酒乱西宫,乾隆和国太一起去西宫搜刘墉,没搜出刘墉,由于耶凤英毒害刘墉,刘墉怒不可止铡了西宫娘娘耶凤英。

乾隆一怒贬刘墉三级出任江宁府。三、《刘墉下南京》之下南京刘墉被乾隆贬出京城,低调到达南京。

许天官之许翠屏与其表兄杨洪通奸,为了能维持长久 ,灌蛇害死了其丈夫张禄,这一切却被义士刘青碰巧看到了。刘墉乘坐凉纱轿大皇庙院去降香,而许翠屏为张禄出殡,不料起棺绳断了,无耐在大街上停棺,白茬棺挡住刘墉的去路。

刘墉下轿查看,通过察言观色、看面相认定张禄死的有冤情,大街上把棺材抢走,把许翠屏一并带回衙门。四、《刘墉下南京》之会总督刘墉公堂上审问许翠屏,许翠屏宁死不招,后许家的众功名大闹公堂。

许拔贡质问刘墉为何抢官?刘墉认为死者有冤情,当堂开棺把尸验,但却没有验出任何伤情,杨洪要用剑杀刘墉,后被许拔贡拦下,与杨洪讲明道理后去总督府告刘墉,总督高俊成二次去提江宁府,提牌官、催牌官要下马金被刘墉痛打。 刘墉在江宁府改扮齐整,摆下銮驾去见总督,总督高俊成跪求饶罪,严守三千岁刘墉已到南京。

五、《刘墉下南京》之双开铡刘墉为破张禄这一案,暗访访到了刘青母子得知此事的来龙去脉,且与刘青结为兄弟。龙国太亲到南京,许天官把江宁府就是三千岁刘墉告诉许翠萍,要许翠萍去求国太。

十三堂会审许翠屏,许翠屏向国太求情,国太让其向刘墉求情,刘墉铁面无私坚持要审清这一案,许翠屏仍然不招供,后刘青公堂上作证公开实情,刘墉怒铡许翠屏。

各朝的制度不同。太繁复可能100万字难以尽诉,在此本人谨以明朝部分官位说明

明朝为

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属籍,以时修其玉牒,书宗室子女适庶、名封、嗣袭、生卒、婚嫁、谥葬之事。凡宗室陈请,为闻于上,达材能,录罪过。初,洪武三年置大宗正院。其属,经历司,经历一人,正五品典出纳文移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太子宾客,正三品掌侍太子赞相礼仪,规诲过失。皆东宫大臣,无定员,无专授。

左、右丞相,正一品 平章政事,从一品

左、右丞, 正二品 参知政事,从二品

郎中, 正五品 员外郎 正六品 都事、检校,正七品 照磨管勾,从七品

参议府参议,正三品 参军断事,从三品 断事、经历,正七品 知事, 正八品

都镇抚司都镇抚,正五品 功所功郎,正七品。

吏部:

尚书一人, 正二品 左、右侍郎正三品

司务厅司务 从九品 文选、验封、稽勋、考功 四清吏司,各郎中一人,正五品

员外郎一人,从五品 主事一人,正六品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

正二品,初授资善大夫,升授资政大夫,加授资德大夫。

从二品,初授中奉大夫,升授通奉大夫,加授正奉大夫。

正三品,初授嘉议大夫,升授通议大夫,加授正议大夫。

从三品,初授亚中大夫,升授中大夫,加授大中大夫。

正四品,初授中顺大夫,升授中宪大夫,加授中议大夫。

从四品,初授朝列大夫,升授朝议大夫,加授朝请大夫。

正五品,初授奉议大夫,升授奉政大夫。

从五品,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正六品,初授承直郎,升授承德郎。

从六品,初授承务郎,升授儒林郎,吏材干出身授宣德郎。

正七品,初授承事郎,升授文林郎,吏材干授宣议郎。

从七品,初授从仕郎,升授征仕郎。

正八品,初授迪功郎,升授修职郎。

从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

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

从九品,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外命妇之号九。

公曰某国夫人。侯曰某侯夫人。伯曰某伯夫人。

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

上述为很小一部分,另有2部,48司,与外派官职,不计其数,难以累述。

另外您说的知县七品只是一部分知县,县分三等。

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

六万石以下为中县, 知县正七品;

三万石以下为下县, 知县从七品。

明朝官吏职务

知县--县长,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知州--地级市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知府--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市长法院院长,检察院院长

承宣布政使司--省长

税课司--税务局局长

织染杂造--纺织局局长

巡检司---公安局局长

递运所使--邮政局局长

礼部尚书--文化部,教育部长

兵部尚书--国防部部长

吏部尚书--人事部部长

太仆寺卿--交通部部长(管马的)

鸿胪寺卿--外交礼仪

尚宝司卿--盖章的,保管御玺

清朝官员等级分“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不在十八级以内的叫做未入流,在级别上附于从九品。

正一品:

文职京官: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武职外官:无

从一品:

文职京官: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文职外官:无

武职京官: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

武职外官: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文职京官: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

文职外官:各省总督

武职京官: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

武职外官: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

文职京官: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

文职外官: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

武职京官:散秩大臣

武职外官:副将

正三品:

文职京官:督察院左右副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

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

文职外官: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

武职京官: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王府长史

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

文职京官:光禄寺卿、太仆寺卿

文职外官:都转盐运使司运使

武职京官: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

武职外官: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

文职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

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

京职外官: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

武职京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

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

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

文职外官: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武职京官: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

四品典仪、二等护卫

武职外官: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

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

文职外官: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

武职京官: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

武职外官: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

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

文职外官: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

武职京官: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

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

三等护卫

武职外官: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

副千户

正六品:

文职京官: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

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

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

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

文职外官: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

武职京官: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

骁骑校、委署步军校

武职外官: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

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

文职京官: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

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

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

文职外官: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

武职京官: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

武职外官: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

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薄、

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

鸿胪寺满洲鸣赞

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

武职京官: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

武职外官: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薄、

光禄寺署丞、典薄、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

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

京职外官: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

土州判

武职京官:七品典仪

武职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

文职京官: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薄、太医院御医、

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

文职外官: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

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

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外委千总

从八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典薄、国子监典薄、鸿胪寺主薄、钦天监挚壶正、

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

文职外官: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

武职京官: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武职外官:无

正九品:

文职京官: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

文职外官: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

武职京官:各营兰翎长

武职外官:外委把总

从九品:

文职京官: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

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

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

文职外官;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

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

武职京官: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

武职外官:额外外委

未入流:

文职京官: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

崇文门副使

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

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

武职京官:无

武职外官:百长、土舍、土目

那位说二者一样的可是大错特错了。虽然都是开封府的长官,但是级别完全不一样。要规范一下说法,宋朝有开封府尹,但不存在开封府知府,只有“权知开封府事”,这二者有很大区别。明清有开封知府,没有开封府尹,府尹级别要高于知府。这个要一步步解释了。

一、宋代府尹只有五个地方有,并且不常设,只有亲王、太子担任长官时,才称府尹。

尹,最早属于郡一级但级别高于郡的地方行政区划,也用来称呼该地高级地方官。只有国都所在的地方才能称尹,别的地方都没资格。比如汉代,长安所在地京兆地区称京兆尹,长官也叫京兆尹,后来东汉定都洛阳,洛阳所在河南郡改称河南尹,长官也称河南尹。其他郡长官只能称太守。晋朝东渡,就把新国都建康所在的丹阳郡长官丹阳太守改称丹阳尹。

所以到了宋代,也是延续这个称呼,国都为开封府,称东京,另外还有四个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洛阳)、南京应天府(今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郸大名县一带)。这四个府的长官称府尹,其他府没有这个职务。并且府尹不常设。到了南宋,国都成了临安府,就又有了临安府尹。这五个地方,只有亲王、太子等担任该地长官时,才称府尹,其他人不行。比如太祖赵匡胤时弟弟晋王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后来开封府尹这个职务几乎成为皇位继承人专属。

二、宋代官职差遣分开,一般处理各府事务的为“知某某府事”,这是一种差遣,不是正式官职。

既然几个府尹不常设,其他府又不能有府尹,那各府事务由谁来管呢?其实,宋代有一种官职差遣分离的制度,简单来说官用来寄禄,说明你的组织关系及拿哪个级别的工资;职代表荣誉头衔;只有拆迁才是你真正做的事情。宋代地方官都由朝廷直接委派,这些官员真正的官职在中央,而冠以“权知某某府事”的差遣,到各府处理政务。

我们以著名的包拯为例,他没有做过开封府尹,那个职位必须是太子或者亲王,包拯没资格的。他甚至不能正式做“知开封府事”,因为开封府太重要了,所以只能加一个“权”字,表示暂代,临时委派(其他府可以有正式的知某某府事)。包拯在嘉祐元年十二月获得“权知开封府事”的任命,而他的正式官职实际上是“右司郎中”。次年三月到任,嘉祐三年六月离任,升为右谏议大夫(官职)、权任御史中臣(差遣)。

三、明代以后,知府成为正式官职,国都长官称府尹,开封府只有知府,没有府尹。

到了明朝,知府不再是一种差遣,成了正式官职。这时候,开封府就有了开封府知府。府尹这个职务在明朝也有保留,但只有最初建都的应天府(南京)、后来迁都的顺天府(北京)有府尹,其他府长官都为知府。到了清代,由于起于关外,所以把老家辽阳府称为奉天府,设府尹,清代是顺天府尹和奉天府尹两个。由于开封府在明清都不是国都,所以就只能是开封府知府了。明清府尹为正三品,知府明代初为正四品,后降为从四品,延续至清代。

 明朝时期,地方官职有哪些呢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明朝地方官职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明朝地方官职

 明朝的地方行政建置就元朝的十行中书省,改为十三承宣布政使司,简称为十三省,另设南北两直隶,优如元朝的“腹里”。南北两直隶与十三简称布政使司,俗称两京十三省。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之初,明太祖规定地方区划,袭用元朝分 天下 为十三行省,其直辖于南京应天府者称为直隶。改元朝的参知政事为布政使,布政使之外有按察使,布政、按察两使分掌民政与司法,为一首最高长官。省下为府、州、县,有知府、知州、知县。

 明成祖(朱棣)迁建北平(今之北京)为京师,乃增设北直隶,而以南京为陪都,在形式上成为两个 政治 中心,官制上形成了重复的两个中央官制。北京的中央政府有诸部寺监,南京也设有诸部寺监。所不同的是,南京的诸部寺监为闲散之官,有名无实,国家用于眷养有清望的大巨,成为一种名誉官职。这是前朝所无的一种特殊现象。这个特殊现象也是由于“靖难”之变所构成

 ⒈南北两直隶

 明朝的政治区划以南北两京的地方为两直隶,将其他近畿诸府州直辖于中央南北两京政府,故称直隶,而不另设布政使。

 南直隶称南京,包括今安徽、江苏两省,于南京城郊置“应天府”。应天府设有府尹为长官。

 北直隶称北京,包括今河北、辽宁两省南部,于北京城郊置“顺天府”。顺天府设有府尹为长官。

 ⒉总督与巡抚

 总督和巡抚合称“督抚”,是明成祖(朱棣)在省级之上临时设置的两官。那时,政府派大臣处置地方军政事务,有两种头衔,全称分别是“总督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和“巡抚某地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理粮饷”,前者就是总督,后者就是巡抚。总督和巡抚都属于临时性质,事罢还朝。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以后,开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和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行政,明代宗(朱祁钰)景泰朝之后基本成为各省常制,凌驾于“三司”之上成为一省甚至跨省的最高长官。还有同时兼任巡抚与总督的情况,称督抚。此外,还有以监察御史为巡按,任监察之职。总督主要负责地方军务,分短期与长期两种。巡抚主要负责地方民政,往往为御使出使之职。巡抚每省皆有,有的一巡抚辖两布政使司地,有的一省一巡抚。有的一省几巡抚。有的在几省交界处设置一巡抚。

 督抚制度在明朝是约定俗成逐渐发展起来的,后来这种官制相缘到清朝,被正式保留并大大发展,成为标准建制,遂成为地方封疆大吏。

 ⒊省、府(直隶州)、县(属州)

 省(布政使司)下有府、州、县行政区划。明初改元之路为府,成为主要的二级行政区划。府有京府与非京府之别,明朝的政治区划以南北两京的地方为两直隶,将近畿诸府州直辖于中央南北两京政府,故称直隶,而不另设布政使。州有大小,有直隶州、属州之别。大的州直隶于省,称为“直隶州”,地位与府相同,行政级别等同于府,直隶州一般均有领县;小的州,属府管辖,称为“属州”,地位与县相同,属州或有领县。府以下有县和属州,各州(直隶州或属州)以下有县。因此,明朝行政区划系统三级制“省(布政使司)—府或直隶州—县”和四级“省(布政使司)—府—属州—县”制并存。

 ⑴省之官吏

 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为“三司”,皆为省级行政区最高机关,分掌地方民政、刑狱、军政。三司长官布政使、按察使与都指挥使,同为封疆大吏。自宣德年间开始出现临时任制、 军事 性质的总督或巡抚,如无特别授权监理粮或监理刑名则不得干涉布政使、按察使的职权。

 ①承宣布政使司

 承宣布政使司,前身为元朝的行中书省。朱元璋攻下集庆之后自领江南行中书省;韩宋龙凤四年(公元1358年)在婺州设中书分省,之后每攻掠地方即设行省。

 明朝时,承宣布政使司为国家一级行政区,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负责一级行政区的民事事务。在正式的文件中,避免使用元朝的“行省”一词,所以在地名下加“等处”,如广东“省”于廷寄等正式 公文 中称作“广东等处布政使司”。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变更地方行政区划,将浙江、江西、福建、北平、广西、四川、山东、广东、河南、陕西、湖广、山西诸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裁撤行中书省主官行省平章政事与左右丞,将行省参知政事改为布政使,秩正二品;左右参政,从二品;改行省左右司为经历司。南京(南直隶)不设承宣布政使司,由中书省直辖,故名“直隶”。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胡惟庸案后撤废中书省,京师及全国十二承宣布政使司直属于六部;布政使品秩改为从三品、参政从四品。十四年(公元1381年)增设左右参议,正四品;各承宣布政使司增设布政使一人,成为左、右二布政使。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云南承宣布政使司。二十二年(1389年)定布政使为从二品。建文年间将布政使降为正三品,并裁减为各一人,明成祖恢复旧制。

 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北平承宣布政使司升格为“行在”。五年(公元1407年)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仅置一人)。

 明宣宗(朱瞻基)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裁撤交趾承宣布政使司;全国除了北直隶、南直隶之外,定为十三布政使,通俗称为“两京十三省”

 自明初到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年间,承宣布政使司地位等同六部,一般布政使进入中央多为尚书、侍郎,而中央一般委任都察院都御史、御史等出任布政使;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后承宣布政使司地位下降,没有同六部授官的情形。

 承宣布政使司的主官为左右布政使,其下设有:左右参政(员额不定),从三品;左右参议(员额不定),从四品。布政使司左右参政(从三品,非常置);左右参议(从三品,非常置)。参政、参议分司诸道:督粮道(一人,主要负责征收田赋)、督册道(人员不限,设立情况依据本布政司情况而定)、分守道(任意,主要负责向各府、直隶州传达、催办布政司的公事)。经历司:经历一人,从六品;都事一人,从七品。照磨所:照磨一人,从八品;检校一人,正九品。理问所:理问一人,从六品;副理问一人,从七品;提控案牍一人。司狱司:司狱一人,从九品。库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仓大使一人,从九品;副使一人。杂造局、军器局、宝泉局、织染局大使各一人,从九品;副使各一人。

 ②提刑按察使司

 明代地方上分为省、府(州)、县(属州)三级,其中,只有省一级才设立了专门的司法机构“提刑按察使司”,长官为提刑按察使,与布政使同列,掌管一省之监察与司法,其品秩为正三品,比布政使低一级。提刑按察使(正三品)、副使(正四品),下设佥事(正五品),员数无定。副使、佥事,分道巡察。其兵备、提学、巡海、清军,驿传、屯田等事,各设专职人员,亦用佥事等名义。提刑按察使掌振扬风纪,澄清吏治,审核刑狱,兼领本省驿传,与布政使同为督、抚属员。

 在承宣布政使司下分设若干不同性质的监察区划,名为道,有督粮道、督册道、分守道等,由布政使下的参政与参议兼任之;有提督学道、清军道、驿传道、分巡道等,由提刑按察使下的副使、佥事分任之,其区划名称颇为复杂。又京畿地方所设诸道,因直隶无布政使司,其道司则由附近诸布政使司分摄之(如北直隶之密云道、大名道、天津道、霸州道,由山东省兼管,易州道、口北道、昌平道等由山西省兼管)。

 ③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明朝设立于地方的军事指挥机关。掌一方军政,统率其所辖卫所,属五军都督府而听从兵部调令。长官都指挥使(正二品官),掌管地方军事。

 明初,废元枢密、平章、元帅、总管、万户诸武官号,根据山川形势,分设卫、所。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年(公元1371年),升杭州等八卫为都卫。五年,设亲王护卫指挥使司,统诸王府护卫。八年,改在京留守都卫为留守卫指挥使司,诸外都卫为都指挥使司,初设十三都指挥使司。

 都指挥使司初隶属于大都督府,洪武十三年(公元1381年), 丞相胡惟庸谋反,废中书省,因析大都督府为五,分统诸军司卫所。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404年)定天下都司卫所,共计都司十七,留守司一,内外卫三百二十九,守御千户所六十五。其后沿革,设废不一。

 明朝最著名的两个都司:乌思藏都司和努尔干都司。

 乌思藏都指挥使司,简称“乌思藏都司”,是明朝对今西藏自治区除昌都地区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以及锡金、不丹的最高军政管辖机构。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乌思藏内附,六年(公元1373年)置乌思藏卫(今拉萨),属西安行都司;七年(公元1374年)改置乌思藏都指挥使司,治所乌思藏。明朝政府还采取“僧官制度”,封喇嘛教僧人为卫所的指挥使、同知、通判等官。最高僧官为法王,任乌思藏都指挥使,世袭。可见西藏地区与明朝中央政府是隶属关系,此关系一直维持到万历、崇祯时期。

 努尔干都司,永乐二年(公元1403年),明成祖(朱棣)在黑龙江下游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区塔赫塔设置努尔干都司来管理当地各少数民族。辖境包括今黑龙江、精奇里江、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北至外兴安岭以北。永乐九年,明朝又征服了苦兀(明朝初年在今库页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辖境扩大到库页岛,在岛上设置了囊哈尔卫。

 ⑵府、直隶州之官吏

 承宣布政使司下的府、直隶州。府有京府与非京府之别,一般府之长官称知府,唯顺天、应天两京府之长官皆称府尹,为正四品官。府官掌一府之行政、教化、钱粮、治安。大的州直隶于省,称为“直隶州”,地位与府相同,直隶州一般均有领县,直隶州之长官知州,品秩为从五品。

 ⑶县、属州之官吏

 府、直隶州之下为县、属州。县之长官称知县,为正七品官。小的州,属府管辖,称为“属州”,地位与县相同,而属州还可能领有少数县。属州之长官称知州,官员建制略同于县。

 明朝官职(中央官员品级)

 1、三公、三孤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

 三孤: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

 这些均为加官,用来表明受官者的功绩与崇高身份,没有实际管辖范围。

 2、六部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按顺序)

 六部各设尚书一人,直接对皇帝负责,尚书之下有左右侍郎(副部长)、郎中(司长)、主事等。

 (1)吏部(人事部):负责官吏的管理, 考核 ,升迁等

 正二品吏部尚书1名,正三品吏部左右侍郎2名

 (2)户部(财政部):有十三个司,分别管理各地的收支与报销

 正二品户部尚书1名,正三品户部左右侍郎2名

 (3)礼部( 礼仪 部0 :主管国家凶吉大典, 教育 与考试,招待外宾,宴劳功臣等

 正二品礼部尚书1名,正三品礼部左右侍郎2名

 (4)兵部(国防部):管理天下军政(军令由五军都督府管理)

 正二品兵部尚书1名,正三品兵部左右侍郎2名

 (5)刑部(司法部):管理天下刑名。

 正二品刑部尚书1名,正三品刑部左右侍郎2名

 (6)工部(建设部):管理建筑、后勤、水利、制造等

 正二品工部尚书1名,正三品工部左右侍郎2名

 3、督察院

 直属于皇帝的监察部门

 下设左右督御史(正二品)、左右副督御史(正三品)、左右佥督御史(正四品)

 再往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分管每个省的检查工作(当时中国分十三个省)十三道监察御史与直属于皇帝的六科给事中统称“科道”属于言官范畴。

 4、六科

 分为吏户礼兵刑工六科,每科设督给事中(正七品)、左右给事中与给事中(从七品)。

 给事中品级虽低,权利很大,皇帝交给各个衙门办理的工作由六科每五天注销一次,如果有脱拉或者办事不力的,六科可以向皇帝 报告 。六科还可以参与官员的选拔,皇帝御前会议,审理有罪的官员。最为重要的是六科有封还皇帝敕书的权利,皇帝的旨意如果六科认为不妥可以封还,不予执行。

 5、五寺

 五寺是五衙门的简称,包括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

 大理寺:相当于今天的法院,是全国最高上诉机关。与督察院、刑部构成了三法司。

 太常寺:主管祭祀

 光禄寺:主管宴享

 太仆寺:管马

 鸿胪寺:管招待外宾

 6、詹士府

 詹士府是负责辅助太子的机构设正三品詹士一人,正四品少詹士一人,正六品府丞一人

 詹士府设左右春坊,司经局,主簿厅

 7、太医院

 太医院是管理宫廷及贵族诊断,制药的,设正五品院使一人,正六品院判二人,正八品御医四人,从九品吏目若干人。

 8、翰林院

 相当于现在国立大学,干部学院等的综合,

明朝的五府六部制度

五府应该指的是五军都护府。五军都护府官职设置:中、左、右、前、后五军各设都护府左都督  一人  正一品  都督府右都督  一人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