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有多少子女
问题一:袁世凯有多少子女? 袁世凯有1妻9妾。元配于氏,是河南一个财主的女儿,不识字,也不大懂得旧礼节,袁世凯不喜欢她,生了长子袁克定后,就不再与她同居,只把她作为主妇看待。到袁世凯接任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后,场面大了,这位元配夫人就更加不能胜任“第一夫人”这一角色了。有一次新年袁世凯接见各国公使,第一夫人自然要陪同接见。忽有某国公使走到这位夫人面前,要和她行握手礼,她当时不明所以,大为惊慌,她“嗯”地一声,把双手藏到背后去了,弄得那位公使十分尴尬。从此,袁世凯嫌她上不得台盘,只把她作为一个牌位看待。
大姨太太沈氏,是苏州名妓。据说在袁世凯落魄的时候,沈氏资助袁世凯去猎取功名,并备酒送行,袁矢志决不相负,二人颇有点玉堂春与王三公子的味道。袁发迹后,果然娶沈氏为姨太太。因为“第一夫人”于氏懦弱无能,上不得台盘,袁便把沈氏作为“太太”看待,在一些外交场合中,沈氏也常以太大身份出现。袁还让她管家,并让儿女们称沈氏为“亲妈”(沈未生子女),可见袁对她宠爱的程度了。
二姨太太李氏,朝鲜人。清朝末年袁世凯任驻朝商务代表时,娶朝鲜王妃的妹妹金氏为妾。金氏嫁袁时,带了两个陪嫁的姑娘,即李氏和吴氏。袁世凯娶妾是多多益善,就把这3个姑娘(即金氏、李氏、吴氏)一并收纳作为姨太太,并且按3人年龄大小,排定李氏为二姨太太,金氏为三姨太太,吴氏为四姨大太。李氏由陪嫁“厂头升为姨太太后,给袁世凯生了6个儿女,即长女伯祯(成年后嫁与清两江总督张人骏的儿子)、五子克权(娶清两江总督端方的女儿为妻)、七子克齐(娶民国总理孙宝琦的女儿为妻)、十子克坚(娶民国陕西督军陆建章的女儿为妻)、十二子克度(娶富商罗云章之女为妻)。六女U祯(嫁民国总理孙宝琦的儿子)。
三姨太太金氏。她本是朝鲜王族,原以为嫁给袁世凯作“正室”,没想到过门以后,她和自己陪嫁的两个丫头都做了袁的姨太太,所以整天郁郁寡欢。她为袁世凯生了5个儿女:次子克文、三子克良、三女叔祯、八女(早亡)、十女思祯。
四姨太太吴氏。朝鲜王族金氏陪嫁的两个”丫头之一吴氏,本只是跟着姑娘当丫头,没想到被袁世凯提拔为姨太太,与姑娘并列,后来袁世凯称帝时还差一点没被封为妃嫔,她真是有点受宠若惊了。她为袁世凯生了4个儿女,即四子克端、次女仲祯(嫁给了两江总督端方的侄于)、四女(早亡)、七女复祯。吴氏死得较早,袁世凯当时还任直隶总督,吴氏害“月子病”而死。
五姨太太杨氏。袁世凯在他的一妻九妾中最宠爱的是大姨太太和五姨太太。大姨太大沈氏是袁世凯落魄时的知己,沈氏“慧眼识英雄”,所以袁世凯矢志不忘。五姨太太之所以被袁世凯格外垂青,与大姨太太沈氏不同,她既不以美色见长,也不是袁的风尘知己,袁世凯赏识她的是她管家的才能。她心灵口巧,遇事有决断,袁世凯不仅让她管理生活上的一切,还让她管理袁府整个家务,各房的佣人和”丫头,袁世凯的众多儿女,以及六、八、九3个姨太太,都得服从她的约束。因此,全家上上下下都对她既敬且畏。她是袁府的王熙凤。她为袁世凯生了6个儿女:六子克桓、八子克轸、九子克久、十一子克安、五女季祯、十五女(早亡)、九子克久(娶民国黎元洪的女儿为妻),解放后在天津工作。
六姨太太叶氏。她本是南京钓鱼巷的 ,嫁给袁世凯纯粹是“误会”。原来本世纪初袁做直隶总督时,派其次子袁克文到南京办事,袁克文在钓鱼巷认识了 叶氏,两人一见倾心,互订嫁娶盟约,叶氏并将其玉照赠袁。克文回去向父亲磕头复命时,一不小心叶**的照片从口袋中滑了出来,掉在地上,袁世凯指地连声问:“是什么?那是什么?”袁克文不敢向父亲谈自己的儿女私情,情急生,他说:“在南京给>>
问题二:袁世凯有 多少 后代 袁氏部分後人居住在美国,图为部分亲友的合影。袁家淦(立者右五)和丈夫朱守志(前排右三)、朱伟龙(袁家淦次子,立者右四)和朱家恩(袁家淦长子,後排打红领带者)。(袁家淦提供)
袁家淦(右)和赵贺筱岳计画合作编写袁世凯後人族谱。 (韩杰摄)
对中国近现代史有过重大影响的袁世凯虽然已故去八十馀年,但他的後人活跃海内外。袁世凯有一妻九妾,共有17子、15个女儿,并有47个孙儿女。如今他的後人要为袁氏家族编族谱,为这个中国现代史上有名的家族留纪录。
袁世凯的孙女袁家淦现在是纽约市立大学李曼学院(Lehman College)图书馆教授。今年10月,她在纽约《 》发出呼唤,希望能与袁世凯的其他海外後人取得联系,共同编写袁氏族谱。
她的呼唤得到回应。她说:「一位住在美国的後辈打电话给我,一开口就喊我奶奶,让我很高兴。」原来没有来往的亲戚也互通了信息。但是,也有一些消息不太可靠。一位住在新疆的人自称是袁家的「克字辈」。她认为,「袁家克字辈的都已经去世,这个人可能是假的。」
除了认亲的电话外,她还收到一封反对编写袁氏家谱的来信。来信反问,袁世凯丧权辱国,为何要编写袁世凯家谱?袁加淦表示,编写家谱不是为了袁世凯翻案,而是家族内部事情。
她说,袁世凯子孙众多。「他有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这些儿子又生下22个儿子和25个女儿。」现在其直系子孙约有千人,多数居住在中国大陆,少数分布在海外,如香港、澳门、台湾、日本、美国M加拿大。因此,她想把这些海外亲戚联系在一起。
纽约市立大学勃鲁克学院(Baruch College)图书馆教授赵贺筱岳是袁家淦编写家谱的鼓动者之一。这位家谱学专家说,编写家谱可以使人知道自己的来历,对许多学术研究都有帮助。她认为,袁世凯家族是独特的,「像这样的政治背景和关系复杂的大家族在中国没有第二家」。而且,袁家人自己研究自己的家族更具意义。
出身袁家流离在外
袁家淦的父亲叫袁克轸,是袁世凯的第八个儿子。袁世凯在1917年过世後,袁家第二年开始分家。「当时,我父亲才十几岁,分得开峦煤矿的股份,还有一个启新洋灰公司。」後来,袁克轸娶了当时财政部长的妹妹周氏为妻,生下两个女儿。但是,其妻子得猩红热去世。
袁家淦的母亲是袁克轸的继室。袁家淦後来听母亲说,他的父亲分得煤矿股份和洋灰厂後,并不知道如何经营。因此,他在前妻去世後,就想找一位会经营的妻子。而袁家淦的母亲出生山东一卞姓人家,十八、九岁 本留学,拿到会计学位後回天津做事,後来和袁克轸相识,结为夫妻。
袁家淦有个大她三岁的哥哥。她说,她母亲并不受袁家人欢迎。袁家淦一岁多时,其父袁克轸去世。在她四、五岁时,她的保母指著二楼门上的许多坑说,其父亲喜欢喝酒,一喝醉就打人。保母就抱著孩子著孩子躲在楼上,他父亲就追到楼上,用酒瓶砸门要人。「父亲去世後,母亲自己开进出口行做生意。」
「1946年,国共两党开始打仗。」於是,她母亲就让保母带著哥哥和她先行去台湾,住在一堂叔家里。母亲後来乘飞机到台湾会合。「母亲用两根金条才买到这张飞机票。」她母亲随身带了很多金条。上飞机後,她母亲看到许多人带了很多「很重的东西」,担心飞机中途会掉下。最後,飞机飞到了台湾。
她感到台湾的生活都是日本式的。「房子是日本式的,人们都说日语。」而且,当时台湾经济很落後。她母亲看到在台湾无法做生意,就在1950年把他们带到香港。但是,她母亲投资股票失败。「我们的两栋房子只剩下一栋,最後只剩下一层。」他们把这层房子出租,自己租更小的房子住。
爷爷关系保持低调
袁家淦小时候不愿讲自己是袁世凯的孙女。「那时的书里,>>
问题三:袁世凯一生究竟有多少老婆孩子 袁世凯共有1妻9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
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
袁世凯的正室于氏不受宠爱,袁世凯长期不与她同房,而袁世凯的大姨太沈氏和五姨太杨氏最受宠爱,尤其是大姨太沈氏。
袁世凯的子女管于氏叫“娘”,管生母叫“妈”,而对于大姨太沈氏则称为“亲妈”。
袁世凯还有3个朝鲜姨太太。
关于袁世凯妻妾子女的家庭生活在其女儿袁静雪所写文章《我的父亲袁世凯》中有详细叙述。
夫人于氏
长子袁克定
娶清朝湖南巡抚吴大澄之女
比袁世凯大1岁,与袁世凯关系不睦,是作为主妇“牌位”而存在,袁死后3年去世。
大姨太沈氏
(次子袁克文过继)
江苏崇明人,原为苏州名妓,据说在袁世凯落魄的时候,沈氏资助袁世凯去猎取功名,并备酒送行,袁矢志决不相负。后被纳为姨太太,袁世凯在朝鲜期间扮演夫人角色,极受袁世凯宠爱。
二姨太吴氏(一说白氏)
长女袁伯祯
嫁清朝两江总督张人骏之子
朝鲜人,袁克文记载其为“三韩望族”,而据学者骆宝善考证其实是袁世凯在1886年委托朝鲜官员金允植购买的婢女(其他两名“高丽姨太太”也是如此)。[73]
五子袁克权
娶清朝两江总督端方之女
七子袁克齐
娶民国内阁总理孙宝琦之女
十子袁克坚
娶民国陕西督军陆建章之女
十二子袁克度
娶天津罗云章之女
六女袁祯
嫁民国内阁总理孙宝琦之子
三姨太金氏
次子袁克文
娶天津候补道员刘尚文之女
朝鲜人,有传说她是朝鲜闵妃之妹,也有说法她是朝鲜公主,袁克文亦称其为“三韩望族”。但据袁世凯家书显示,她其实是一名婢女,叫金月仙,本名云溪,与袁世凯私通后被“暗纳”为妾。[74]
三子袁克良
娶清朝邮传部尚书张百熙之女
三女袁叔祯(后改名袁静雪)
嫁清朝直隶总督杨士骧侄子杨毓(日伪时期任山东省省长)
八女
夭折
十女袁思祯
嫁日伪北京宪兵司令邹文凯
四姨太闵氏(一说姓李)
四子袁克端
娶天津盐商何仲瑾之女
朝鲜人,袁克文称其为“三韩望族”,其实也跟其他两个“高丽姨太太”一样为婢女出身,三人地位平等,按年龄排序。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生七女后害“月子病”,误吃西药而死。
次女袁仲祯
嫁清朝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薛福成之子
四女
夭折
七女袁复祯
嫁清朝陆军部尚书荫昌之子
五姨太杨氏
六子袁克桓
娶清朝江苏巡抚陈启泰之女
是除了沈氏以外最受宠的姨太太,颇有管家的才能。袁世凯让她管理袁府整个家务,各房的佣人和丫头,袁世凯的众多儿女,以及六、八、九三个姨太太,都得服从她的约束。全家上下都对她既敬且畏。她是袁府的王熙凤。解放后在天津工作。
八子袁克轸
娶清朝直隶总督周馥之女
九子袁克久
娶民国副总统黎元洪之女
十一子袁克安
娶天津富翁李士铭之女
五女袁季祯
嫁清朝吏部尚书陆宝忠之子
十五女
夭折
六姨太叶氏
十四子袁克捷
娶山东祝家之女
原为南京 ,结识袁克文之后成为直隶总督袁世凯的妾。解放后死于宁夏。
十七子袁克有
九女袁福祯
十一女袁奇祯
十二女袁瑞祯
七姨太张氏
河南人,不受宠。据说清末她随袁世凯到河南小住,因她与花匠谈情被袁撞见,袁逼令其服毒自杀。但袁家也有人说,她是因病不治而死的。
八姨太郭>>
问题四:袁世凯有几个儿女 长子袁克定
次子袁克文
三子袁克良
长女袁伯祯
三女袁叔祯(后改名袁静雪)
五子袁克权
五女袁季祯
六女袁祯
六子袁克桓
七子袁克齐
八子袁克轸
八女 夭折
九子袁克久
九女袁福祯
十女袁思祯
十子袁克坚
十一子袁克安
十一女袁奇祯
十二子袁克度
十二女袁瑞祯
十三子袁克相
十三女袁仪祯
十四子袁克捷
十四女袁怙祯
十五子袁克和十五女 夭折
十六子袁克藩
十七子袁克有
问题五:袁世凯有几个亲戚后代谢谢了 袁世凯共有1妻9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袁世凯的正室于氏不受宠爱,袁世凯长期不与她同房,而袁世凯的大姨太沈氏和五姨太杨氏最受宠爱,尤其是大姨太沈氏。袁世凯的子女管于氏叫“娘”,管生母叫“妈”,而对于大姨太沈氏则称为“亲妈”。袁世凯还有3个朝鲜姨太太。关于袁世凯妻妾子女的家庭生活在其女儿袁静雪所写文章《我的父亲袁世凯》中有详细叙述。[69] 妻妾子女子女配偶家世备注夫人于氏长子袁克定娶清朝湖南巡抚吴大澄之女比袁世凯大1岁,与袁世凯关系不睦,是作为主妇“牌位”而存在,袁死后3年去世。大姨太沈氏(次子袁克文过继)江苏崇明人,原为苏州名妓,据说在袁世凯落魄的时候,沈氏资助袁世凯去猎取功名,并备酒送行,袁矢志决不相负。后被纳为姨太太,袁世凯在朝鲜期间扮演夫人角色,极受袁世凯宠爱。二姨太吴氏(一说白氏)长女袁伯祯嫁清朝两江总督张人骏之子朝鲜人,袁克文记载其为“三韩望族”,而据学者骆宝善考证其实是袁世凯在1886年委托朝鲜官员金允植购买的婢女(其他两名“高丽姨太太”也是如此)。[70] 五子袁克权娶清朝两江总督端方之女七子袁克齐娶民国内阁总理孙宝琦之女十子袁克坚娶民国陕西督军陆建章之女十二子袁克度娶天津罗云章之女六女袁祯嫁民国内阁总理孙宝琦之子三姨太金氏次子袁克文娶天津候补道员刘尚文之女朝鲜人,有传说她是朝鲜闵妃之妹,也有说法她是朝鲜公主,袁克文亦称其为“三韩望族”。但据袁世凯家书显示,她其实是一名婢女,叫金月仙,本名云溪,与袁世凯私通后被“暗纳”为妾。[71] 三子袁克良娶清朝邮传部尚书张百熙之女三女袁叔祯(后改名袁静雪)嫁清朝直隶总督杨士骧侄子杨毓(日伪时期任山东省省长)八女夭折十女袁思祯嫁日伪北京宪兵司令邹文凯四姨太闵氏(一说姓李)四子袁克端娶天津盐商何仲瑾之女朝鲜人,袁克文称其为“三韩望族”,其实也跟其他两个“高丽姨太太”一样为婢女出身,三人地位平等,按年龄排序。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生七女后害“月子病”,误吃西药而死。次女袁仲祯嫁清朝驻英法比意四国公使薛福成之子四女夭折七女袁复祯嫁清朝陆军部尚书荫昌之子五姨太杨氏六子袁克桓娶清朝江苏巡抚陈启泰之女是除了沈氏以外最受宠的姨太太,颇有管家的才能。袁世凯让她管理袁府整个家务,各房的佣人和丫头,袁世凯的众多儿女,以及六、八、九三个姨太太,都得服从她的约束。全家上下都对她既敬且畏。她是袁府的王熙凤。解放后在天津工作。八子袁克轸娶清朝直隶总督周馥之女九子袁克久娶民国副总统黎元洪之女十一子袁克安娶天津富翁李士铭之女五女袁季祯嫁清朝吏部尚书陆宝忠之子十五女夭折六姨太叶氏十四子袁克捷娶山东祝家之女原为南京 ,结识袁克文之后成为直隶总督袁世凯的妾。解放后死于宁夏。十七子袁克有九女袁福祯十一女袁奇祯十二女袁瑞祯七姨太张氏河南人,不受宠。据说清末她随袁世凯到河南小住,因她与花匠谈情被袁撞见,袁逼令其服毒自杀。但袁家也有人说,她是因病不治而死的。八姨太郭氏十三子袁克相娶清朝大学士那桐之孙女原为苏州 ,是袁世凯做军机大臣时别人从苏州买来敬献的。十五子袁克和娶天津“铁门张家”张调宸之子十四女袁怙祯嫁民国大总统曹锟之子九姨太刘氏十六子袁克藩夭折原是五姨太太杨氏的小丫头,成年后为50多岁的袁世凯临幸,成为其妾。十三女袁仪祯续五女嫁苏州陆状元家
问题六:袁世凯一生究竟有多少老婆孩子 袁世凯共有1妻9妾,
袁世凯之如夫人周妃、闵氏、翠媛三人合影
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袁世凯的正室于氏不受宠爱,袁世凯长期不与她同房,而袁世凯的大姨太沈氏和五姨太杨氏最受宠爱,尤其是大姨太沈氏。袁世凯的子女管于氏叫“娘”,管生母叫“妈”,而对于大姨太沈氏则称为“亲妈”。袁世凯还有3个朝鲜姨太太。关于袁世凯妻妾子女的家庭生活在其女儿袁静雪所写文章《我的父亲袁世凯》中有详细叙述。[72]
具体在这里:baikebaidu/view/8447fr=aladdin
问题七:袁世凯有多少家产 夫余辛苦半生,积得财产约一百数十万磅(英镑),尔曹(指诸子)将来啖饭之地,尚可勿忧竭蹶。果使感情浃洽,意见不生,共族而居,同室而处,岂不甚善,第患不能符余之期望耳。” “万一他日分产,除汝母(指正妻于氏)与汝(袁克定),当然分受优异之份不计外,其余约分三种:(一)随余多年而生有子女者;(二)随余多年而无子女者;(三)事余未久而有所出及无所出者,当酌量以予之,大率以予余财百分之十、之八、之六,依次递减。” “若我女,其出室者,各给以百分之一;未受聘者,各给百分之三。” “若夫婢女,谨愿者留之,狡黠者去之,然无论或去或留,悉提百分之一,分别摊派之,亦以侍余之年份久暂,定酬之多寡为断。……” 但是,袁世凯一生总共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缺乏准确的数字。至少,袁世凯在“口述遗训”中所说一百余万英厂,并没有包括全部财产。那么他的这一百余万英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问题八:袁世凯有几个儿子,都叫什么名字 妻妾
元配于氏,长子袁克定
大姨太太沈氏,没有子女
二姨太太李氏,长女伯祯、五子克权、七子克齐、十子克坚、十二子克度。六女U祯
三姨太太金氏。次子克文、三子克良、三女叔祯、八女(早亡)、十女思祯。
四姨太太吴氏。四子克端、次女仲祯(嫁给了两江总督端方的侄于)、四女(早亡)、七女复祯。
五姨太太杨氏。六子克桓、八子克轸、九子克久、十一子克安、五女季祯、十五女(早亡)、九子克久(娶民国黎元洪的女儿为妻)
六姨太太叶氏。十四子克捷、十七子克友、九女福祯、十一女奇祯、十二女瑞祯。
七姨太太张氏。没有子女,
八姨太太郭氏。十三子克相、十五子克和、十四女怙祯。
九姨太太刘氏。十六子克藩,早死;女儿仪祯排行十三,续五姨太的女儿季祯嫁苏州陆状元家。
子
长子克定
次子克文
三子克良
四子克端
五子克权
六子克桓
七子克齐
八子克轸
九子克久
十子克坚
十一子克安
十二子克度
十三子克相
十四子克捷
十五子克和
十六子克藩
十七子克友
女
长女伯祯(成年后嫁与清两江总督张人骏的儿子)
次女仲祯(嫁给了两江总督端方的侄于)
三女叔祯
四女(早亡)
五女季祯
六女U祯(嫁民国总理孙宝琦的儿子)
七女复祯
八女(早亡)
九女福祯
十女思祯
十一女奇祯
十二女瑞祯
十三女仪祯(续五姨太的女儿季祯嫁苏州陆状元家)
十四女怙祯(怙祯嫁给了民国总统曹锟的儿子,后离婚去了美国)
十五女(早亡)
一妻九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 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
问题九:袁世凯有几个儿子 一妻九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 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
长子克定
次子克文
三子克良
四子克端
五子克权
六子克桓
七子克齐
八子克轸
九子克久
十子克坚
十一子克安
十二子克度
十三子克相
十四子克捷
十五子克和
十六子克藩
十七子克友
女
长女伯祯(成年后嫁与清两江总督张人骏的儿子)
次女仲祯(嫁给了两江总督端方的侄于)
三女叔祯
四女(早亡)
五女季祯
六女U祯(嫁民国总理孙宝琦的儿子)
七女复祯
八女(早亡)
九女福祯
十女思祯
十一女奇祯
十二女瑞祯
十三女仪祯(续五姨太的女儿季祯嫁苏州陆状元家)
十四女怙祯(怙祯嫁给了民国总统曹锟的儿子,后离婚去了美国)
十五女(早亡)
问题十:袁世凯到底有多少个老婆,情人和孩子 除了正妻于氏,
袁世凯的九个小妾分别是:
大姨太沈氏,二姨太李氏,三姨太金氏,四姨太吴氏,五姨太杨氏,六姨太叶氏,七姨太张氏,八姨太郭氏,九姨太刘 氏。
这一妻九妾一共为袁世凯生了十七个儿子、十五个女儿;十七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二十二个孙子、二十五个孙女,儿孙总和达七十九人
袁世凯有1妻9妾共生32个孩子
吕贝卡袁世凯头上那顶“窃国大盗”的帽子,戴了一百年。曾几何时,物理学家袁家骝身上“袁世凯孙子”的身份都令官方觉得“敏感”,直到最近几年,“重新认识袁世凯”的话题才慢慢展开真实袁世凯生活的图景。袁世凯以多妻多子著称,一共有一妻九妾,共生了17个儿子、15个女儿;17个儿子又为袁世凯生了22个孙子、25个孙女,儿孙总和达79人。相当数量的袁世凯儿孙选择在海外生活,有袁家骝这样的科学家,也有袁文重这样拿下艾美奖的动画师,留在国内的后人,则免不了受“文革”的戕害。比韦小宝多三个妻子袁世凯一妻九妾,比韦小宝还多三个,他活了57岁,过了50岁还在纳妾,完全是古人开枝散叶的作风。袁世凯17岁在河南老家成婚,娶了元配于氏。公认这位元配夫人无甚过人之处,并不讨袁世凯欢心。于氏的祖父是淮阳首富,家里教女儿的原则都是封建礼仪那一套,于氏在跟随袁世凯离开河南老家之后就适应不了大世界,外交礼节中不敢跟公使握手,袁世凯冷落她可想而知。袁世凯的“大夫人”,即大姨太沈氏,是传说中的“名妓”,资助袁世凯求功名,颇有几分传奇色彩。袁世凯年轻时两次乡试都未中,一度在上海混迹,寂寞时就去妓院,因此得以结识沈氏,两人相处不错,沈氏劝他离开上海谋出路,并且愿意资助他盘缠。袁静雪《我的父亲袁世凯》一书中如此记录这一段:“沈氏备酒送行。席间对他说明,在他去以后,她立刻就自己出钱赎身,搬出妓院;希望他努力功名,不要相负。我父亲听了以后,也就指天誓日,洒泪而别。后来,他随吴长庆到了朝鲜,果然把她接了去,做他的姨太太。”但在袁克文的文章中,沈氏的故事却变成了被拐卖到妓院誓死不从,袁世凯出面为其赎身,沈氏以身相许。袁世凯对沈氏重视有加,把她带在朝鲜以太太身份社交。沈氏流产后不能生育也并未影响她在家中的地位。袁世凯的儿女们称元配夫人于氏为“娘”,称沈氏则为“亲妈”,足见其地位。沈氏之后的第二、三、四姨太都是朝鲜人。1881年5月,袁世凯到山东登州投靠结拜兄弟吴长庆,任“庆军”营务处会办。次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闵妃(明成皇后)请求朝廷支援,袁世凯因此随吴长庆赴朝。袁世凯很快平息兵变以帮办朝鲜军务身份驻朝鲜,娶了朝鲜王妃的妹妹金氏,金氏本以为自己是做正室夫人,没想到袁世凯一并娶了自己的陪嫁丫头白氏和季氏,三人一样是妾室,排序还是按照年龄来,身为贵族的金氏不过是三姨太。金氏生了“民国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过继给大姨太沈氏。著有《我的父亲袁世凯》一书的袁家三女儿袁静雪(原名叔祯)也是金氏的女儿。五姨太杨氏也深得袁世凯宠爱。杨氏自小父亲做生意,见识通达,也能管家,照顾袁世凯的日常起居,被称为袁府的王熙凤。杨氏的孙女、袁克桓的五个女儿在《百年袁家》一书中对祖母杨氏评价颇高:“她精明、干练、公正、美丽,深得我们祖父的信任,在 生活时被委以主持管理大家庭的重任……她要求儿孙好学读书,兴办实业,为国效力。她的四个儿子没有一个是纨绔子弟。”这评价当然有点主观,袁克文在《诸庶母传》里说到杨氏是:“颖敏得先公欢。”袁静雪则直接说:“她长得并不漂亮,但是我父亲对她却特别宠爱。”六姨太叶氏最早是袁克文认识的。袁克文在南京办事时认识了这位青楼女子,一见钟情就要定终生,叶氏送了自己的照片给袁克文。袁克文回家给父亲磕头复命,叶氏的照片滑落掉地,被袁世凯发现。袁克文不敢告诉父亲自己在外面跟青楼女子往来私定终身,居然说这是给父亲物色的漂亮姑娘。袁世凯大喜派人去南京马上将叶氏接来。叶氏以为自己要嫁情郎,结果却嫁了情郎的爹。这段孽缘由袁静雪记载,袁克文自己在《辛丙秘苑》倒还大方称赞叶氏:“婉娈明靓,柔质丰仪。十七来归,先公极爱宠之。”七姨太张氏是大姨太身边的侍女,后来被送给袁世凯当小妾。张氏没有子女,因病早亡。按袁家规矩只能被称为“姑娘”。八姨太郭氏自小和母亲一道在青楼生活,后母亲去世,郭氏因为葬母亲和抚养弟弟欠债,放言要卖身。袁克文从相好的青楼女子处得知郭氏一事,和养母大姨太沈氏商量后将郭氏献给袁世凯。大姨太先后给袁世凯献了两个小妾,五姨太杨氏不知是争宠还是跟风,也把自己的丫头刘氏送给了袁世凯。至此,袁世凯年过五旬,有了十个太太,他大概没有想到自己却活不过六十。风流袁克文鼓吹袁世凯登基,自己想当太子的是袁世凯长子袁克定,**《建党伟业》里却把这事安到袁克文头上,一度引起袁克文后人不满。袁克文和袁世凯数度政见不合。袁世凯和日本签署 “二十一条”,袁克文以之为国耻,作诗曰:“五月九日感当年,曜灵下逼山为碎。(民国历史 )泪化为血中心摧,哀黎啼断吁天时。天胡梦梦不相语,中宵拔剑为起舞。誓捣黄龙一醉呼,会有谈笑吞骄奴。壮士奋起兮毋踌躇。” 1915年袁世凯称帝,袁克文拒绝试穿皇子服,另写一首诗《感遇》,末两句是:“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高层。”这两句被定性成为“反诗”,袁克文因此被软禁在北海。在袁世凯称帝前,袁克文已经过上了青帮头目的生活。有人愿意用曹氏三父子作比,袁克定就是野心切善妒的曹丕,袁克文则是有才但心不在政途的曹植。1912年袁克文远赴上海,《袁克文传》里认定原因是袁克定指袁克文“*及父妾”。袁克文到上海之后,就拜了兴武六帮老大张善亭为师,列“大”字辈。这个青帮“大”字辈的辈分,高过黄金荣和杜月笙。青帮康熙年间创立,这些辈分是“清净道德,文成佛法,能仁智慧,本来自性,圆明兴礼,大通悟学”。黄金荣、张啸林,是“通”字辈,杜月笙是“悟”字辈。袁克文这个“大”字辈,简直高得吓人,通常认为有这个辈分是因为袁克文花了重金且有袁世凯儿子的身份。袁克文辈分虽高,但也知道不要得罪人。他主动造访黄金荣,见面礼是10枚英国人铸造的黄金纪念币,这纪念币是袁世凯用来纪念他成为大总统的。传说黄金荣又送了杜月笙三个。袁克文和黄杜相处融洽,一同寻花问柳,同桌搓麻。袁克文以文人身份在帮会玩票,也收些门徒,但是收徒范围很窄,大多数属于梨园、报界、文学界等文艺人士。1922年9月12日,袁在《晶报》上登了一篇《门人题名》的文章, 列举了16位门徒姓名,著名京剧演员金碧艳、金珏屏、余叔岩都在其中。袁克文既没有打入工商界,又缺少与地方军阀的联系,也没有从事贩毒之类的黑色事业谋取暴利,撰文卖字维持日常开支,完全不像青帮大佬做派。之后袁世凯消气让袁克文回京,他也就答应了,因为离家时携带的10万元已经挥霍光了。袁世凯广娶妾室,袁克文则是到处留情,传说是袁克文11岁时便跟随长兄袁克定外出狎妓。袁静雪则这样说袁克文:“他的荒唐生活,从十五六岁就开始了,常常整夜不回来,大姨太沈氏对他百依百顺,帮他隐瞒。”在婚配这件事上,慈禧太后一度要把自己的侄女指婚给袁克文,袁世凯不愿因此受制于慈禧就立刻谎称袁克文从小便和一户人家的女儿有了婚约,之后给袁克文找了第一个妻子刘梅真(刘姌),是富商的女儿。新婚尚有新鲜劲儿,不久后袁克文再度徘徊在风月场里。袁家骝的生母薛丽清,又名雪丽清或情韵楼,袁克文称她为“温雪”或“雪姬”。本是南部小班名伶,据说皮肤细腻白皙、气质高雅,袁克文一见倾心,纳为姨太太。据说薛丽清跟随袁克文是“一时高兴”,入门当小妾是为了见识一下“宫中”高贵。谁知袁克文生性恬淡,不爱政治和功名,让薛丽清觉得“毫无生趣,几令人闷死”。此外,袁府规矩甚多,家中有大事,府中上下天未明就要起床梳洗。袁家骝3岁时,薛丽清干脆出门寻自由,“宁可再做胡同先生,不愿再做皇帝家中人也”。袁世凯57岁时,儿孙们都来拜跪,袁世凯注意到3岁的袁家骝,问是谁家孩子,母亲是谁,老码字只能答是二少爷克文家的,母亲现居在府外。袁世凯立即下令,请袁家骝的母亲来见。其时薛丽清早已远走高飞,袁克文只能找当时的相好,青楼女子小桃红来充数。不巧的是这位小桃红和薛丽清一个性格,受不了拘束的,在袁府居住了三年多,又离家出走。袁世凯57岁去世,袁家骝一直由别房照料。他13岁进天津南开中学念书,在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在司徒雷登帮助下获得赴美深造的奖学金,之后一生顺利地当着科学家。25岁赴美留学前,袁家骝找到父亲的老友方地山,才知自己的母亲是谁。苦苦寻到上海,才知母亲已在两年前过世。父亲和祖父风流成性,袁家骝和吴健雄却携手终老成全一段佳话。袁家骝的名片上只有自己名字的三个字,是父亲袁克文手迹。实业家袁克桓都说袁世凯的儿子里,最有才的是袁克文,最有钱的是袁克桓。这和袁克桓的生母,那位会管家的五姨太杨氏脱不开关系。在袁静雪的笔下,五姨太有过让袁克桓做太子的尝试:“五姨太太想到自己既是我父亲身边最宠的人,自然也就希冀着那样的尊位降临到自己身上。因此,她就时时在我父亲身旁嘀嘀咕咕,要求立她的长子—老六(克桓)为‘太子’。这个情况,不但伺候我父亲的丫头流露过一言半语,就是我也听到五姨太太在我父亲面前称赞老六的种种好处。我父亲处在这内外夹攻的情况下,怎么能够不使他越加恼火呢!”《百年袁家》一书却认为五姨太并无争太子之心,而她留给后代的遗嘱是:“不要从政。”比起大姨太溺爱袁克桓的做法,五姨太把持家之道同样用在教子上。袁静雪曾经描述过袁世凯死后其子孙的状态:“我二哥吃喝嫖赌抽样样都来……我们家里,大姨太太三姨太太、二哥三哥等,后来都抽上了瘾。”反而是五姨太这一支最没有“纨绔相”。袁世凯死后,全家人都离开 ,并遵照袁世凯遗嘱分家。每个儿子15万元(包括银元、黄金、股票),每个女儿1万银元,每位如夫人(即姨太太)分得一幢楼。儿子越多的姨太太分得的家产越多,所以有四个儿子的五姨太杨氏和有四个儿子的二姨太白氏分得了最多的家产。五姨太经商的头脑这时体现出来,她带着孩子到天津一幢洋楼居住,把部分家产用于兴办实业,鼓励儿子投资民族工业。杨氏有四男二女,两个女儿早亡,儿子依次是袁克桓、袁克轸、袁克久和袁克安。这几个儿子成年前都赶上袁世凯的事业上升期,在优渥的环境里长大。袁世凯用旧式家馆(类似私塾)的方式教育子女,给他们打好了四书五经传统教育的基础,而后又颇有远见地将儿子们送到英美留学,接触了西方的先进文化。在杨氏的经营之下,几个儿子全部娶了名门之后,包括清廷旧官的女儿、黎元洪的女儿和天津大盐商的女儿。表现最突出的是袁克桓。袁世凯去世后,袁克桓手中分得了开滦煤矿、启新洋灰公司、江南水泥等知名民族工业的股票,从这些股票开始迈向实业,上世纪30年代已是启新公司总经理、开滦煤矿中方董事长。袁克桓其时地位重要,以致他每次从唐山回天津都会引起股票波动。抗战期间,袁克桓支持丹麦人辛德贝格(当时受雇于江南水泥厂),把江南水泥厂变成了南京最大的流动性难民营,在三年半里接纳过三万多名南京市民。袁克桓用拖延方式拒绝为日军提供工业资料,他的大儿子袁家宸一度被关进日本宪兵队监狱。抗战胜利后,袁克桓的经营重点放在南京江南水泥厂和上海耀华玻璃公司上,但是国共很快开战,他的实业发展举步维艰。内战结束前,袁克桓的朋友们几乎都选择了离开,但是袁克桓的话是:“日本人在这儿的时候,我费了这么大的力量来保护住我的厂,这么天大危险的条件下我都没有走。”所以做出了全家留在国内的决定。解放后,袁克桓对三反五反,公私合营均积极主动,为了支援抗美援朝主动把自家花园低价出售给高干,1956年去世。十年之后,“文革”浩劫来袭,袁克桓的五个女儿均被抄家批斗,批斗剃头无一幸免,三女袁家蕖家里被抄得一双鞋都不剩。另一个家字辈的袁家女儿、袁家骝的胞妹袁家祉状况更糟糕。这位嫁给段芝贵公子段昭延的袁家**,被无休无止的批斗折磨出了毛病,一听口号声就会发抖。1973年袁家骝回国时,袁家祉正靠做临时工、洗衣妇养家糊口。“上面”交代袁家祉和袁家骝会面时注意,不准议论时事政治,不准把袁家骝带进自己住的破房子,到车站接站时全家人都要穿新衣服,见了面不准哭。托袁家骝的福,他在国内的兄弟姊妹们都有了“落实政策”,改善生活的机会。“文革”结束后,家字辈的袁家人陆续选择在海外生活。更年轻的后人间或也会引起一些关注。在2009年电视艾美奖颁奖典礼上,一位华裔动画师获得最佳平面设计和艺术指导奖,他是袁世凯的玄孙袁文重。
历史来源
1、来自姜姓,以易为氏。武王伐纣时,姜尚担任统兵的军师,协助武王取得了胜利,赢得了武王的信任。封他于齐。后来又封他的子孙于易地,这一部分姜尚的后代于是以地名作为姓氏,为易姓。这就是河北易氏的由来。
2、出自齐大夫易牙之后,以先人的名字作为姓氏。春秋时有齐王的宠臣壅巫,字牙,因采食于易邑,也叫易牙。此人精于烹调技术,但性善逢迎,存有野心。管仲死时曾说易牙“杀子适君”,违反人情,不可重用,但齐王不听。管仲死后,易牙与竖刁、开方共同专权,齐王病了以后,他们趁机作乱,杀掉大批官吏,并将太子赶出皇宫,立公子无亏为国君。后来被其他的大臣所杀。易牙的子孙以易为姓称易氏。是为山东易氏。
3、出自姜太公后裔,以封邑名为氏。据《姓氏考略》所载,姜太公后裔有被封于易州(今河北省易县一带),且以封邑为氏,称为易姓。是为河北易姓。
4、出自以地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古有易州(今河北省易县),州人以地为氏,称为易姓。
5、出自少数民族源流有易姓。彝、水、苗、土家、纳西等族均有易姓。
得姓始祖
吕尚。吕尚,字子牙,后人称姜子牙,周朝初年,为姜姓部落族长。武王伐纣时,吕尚统兵在牧野(今河南省淇县西南)之战中大败商纣,为灭商建周第一功臣,被武王尊为“尚父”,封于齐国,授以征讨五侯九伯的特权,位列其他封国之上。吕尚后人有被封于易地,且以封邑为氏者,遂为易姓。吕尚因其德高望重,深受子孙敬仰而被视为易姓始祖
姓氏分布
易氏的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和山东。易氏的早期情况,缺乏史料,直到三国时期才有了一些零星的记载:三国时期有雍州刺史,魏郡人;西晋有舂陵令易雄,浏阳人;前凉有将军易挺;唐代有大理评事易重,并在当地安家。由此可知,易氏三国至唐代分布于今河北、湖南、甘肃、江西的一些地方。从宋代开始,见于史册的易姓逐渐增多。北宋有画家易元吉,长沙人;宋太宗时有大理丞易延庆;元代时有易炳文,襄阳人。可见易姓在宋元时期还分布于今山西、广东、山东、湖北等地。明代有易节,万载人,永乐进士;学者易翼之,腾越人;易元贞,桂林人,官至崇阳令;易时中,晋江人。这说明易氏在明代已有迁如今贵州、云南、广西、福建者。
清朝至现代,易氏主要是在江南发展繁衍。新加坡有易姓华侨。
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分陈留置郡,治所在济阳。相当于今河南兰考东境、山东东明南境。
太原郡:战国时秦庄襄王四年置郡,治所在晋阳。秦时相当于今山西五台山、霍山以北等地区。北魏时相当于今阳曲,交城、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2、堂号
主要有纯孝堂、植栗堂:宋朝时,易延庆为奉礼郎,出任临淮县县令。后因父丧守墓而辞官,服满又任大理丞。后又因母丧回家葬母,他母亲生前爱吃栗子,于是他守墓时在母亲墓旁种了两棵栗子树,后来这两棵树竟然长在一起,成了连理。墓前又生出两棵灵芝。人们都说这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称他为“纯孝先生”。
姓氏家谱
江苏:南通易氏三修宗谱四卷首一卷
江西:宜春霖田易氏宗谱七卷末一卷、宜春赤溪塘下易氏宗谱卷
湖北:宜昌县晓峰易氏家乘一卷
湖南:长沙易氏重修族谱九卷、长沙易氏家谱十七卷、宁乡易氏族谱卷、宁乡沩源易氏支谱卷、宁乡沩宁易氏支谱七卷、宁乡易堂铺易氏四世支谱十卷首一卷、攸县鸾山易氏三修族谱八卷、攸县鸾山易氏三修族谱六卷、湘潭易家塘易氏家谱十卷首一卷、湘乡易氏支谱六卷、湘乡易氏族谱不分卷、新化易氏四修宗谱卷
广东:古冈易氏世谱不分卷、鹤山易氏易氏前谱考证一卷、新会玉桥易氏族谱二十三卷、钟山易氏置谱牒不分卷、瓦锡田易氏家谱十卷首一卷、瓦锡田易氏续修家谱十四卷首一卷
历史名人
易 雄:东晋长沙浏阳(今属湖南省)人,官任舂陵令,曾从湘州刺史司马承起兵讨王敦,事败被俘,以不畏死难而扬名天下。
易 重:唐朝人,官至大理评事。时云其:“放里仙才若相问,一年攀折两重枝。”
易 充:分宜人,宋代学者,聪慧超群,年仅十六、七岁时即通《易》、《书》、《诗》,号“三经处士”,著有《中州文集》。
易 祓:长沙(今属湖南省)人,宋代淳熙年间进士第一,后官至南宋礼部尚书,著述甚丰。
易元吉:长沙(今属湖南省)人,北宋著名画家,工于花、石、禽、獐猿,亦精于花鸟瓜果,是徐熙、唐希雅的继承者。其作品有《猴猫图》、《聚猿图》、《花石珍禽图》等。
易延庆:上高(今属江西省)人,以荫为奉礼郎,知临淮县,宋太宗时升为大理丞。其人性至孝,以葬母去官,母生平嗜栗,乃植二栗于墓前,树长而连理,时称“纯孝先生”。
易绍宗:湖广攸县(今属湖北)人,明代洪武年间因军功授象山县钱仓防千户,后在建文三年(1401年)在与倭寇作战中丧身。
易翼之:腾越(今云南省腾冲)人,明代著名学者。正德中知长寿县,因与上司不和而隐归,著有《四书音义汇编》、《春秋经传汇编》、《古今诗评》等。
易元贞:明代桂林人,字正之,官崇阳令、平县令,为官清廉,性清介,尤恤孤弱,禁强御。暇日延诸生论道谈文。死后贫无以葬,人民为他举办葬礼,罢市相送。
易贞言:清代湘乡人,康熙年间诸生,著有《周易讲义》等。易宗涒清代著名学者,曾在乾隆年间举鸿博而名震京师,著作甚丰,有《性理精微》等存世。
易宗捃:清代学者,字公申,乾隆间举鸿博,名动京师。有《性理精微》等。
易佩绅:清代龙阳(今湖南省汉寿)人,官至江苏布政使。
易子需:广东省鹤山人,工于诗、词、书、画,尤精篆刻,曾与萧友梅合作新体乐歌。
易顺鼎:湖南省龙阳人,近代诗人。清光绪年间中举,官至广东钦廉道,后事袁世凯之子袁克文。除善作诗外,也作词及骈文,作品有《丁戊之间行卷》、《四魂集》等。易汉文:湖北礼山人,中国工农红军早期***,在甘肃古浪战斗中牺牲,年仅二十九岁。
易秀湘:江西人省,当代政治家。革命年代,历任红军指导员、 中央管理局局长、东北人民 商业部副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 中央华南分局常委、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 副主席,中南行政委员会财经委员会副主任、 中央中南局委员等,参与领导广东和中南地区的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54年10月8日因病逝世。
宗族特征
1、易姓发源于北方,后称盛于南方,属典型南方姓氏。
2、易姓家规家训严明,子孙多恪守祖训,光耀千载。易姓名人中最流传久远的当数易延庆孝感动天的故事,后人据此以“纯孝”、“植栗”之堂号,“纯孝先生望重”之楹联训示子孙。
============================================================
易姓宗祠通用对联
〖易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宗开易地;
秀毓太原。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易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产芝庐墓;
攀桂仙才。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上高人易延庆,字馀庆,聪慧而博学,尤其长乎声律。初官临淮知县,乾德年间因父亲去世而在墓旁筑庐守孝,墓侧产灵芝。太宗时官大理丞,又因葬母而弃官。母亲生前喜欢吃栗子,他便在墓前种了两棵栗子树,树长大后结成连理。当时人称他为“纯孝先生”。下联典指易延庆的祖父易重,字鼎臣,唐末袁州宜春人,会昌年间参加进士考试,开始发榜时居第二,有人议论不公平,于是又进行复试,易重以状元及第。由于已离家六年,他即写了《寄宜阳兄弟》一诗寄回家,有“内庭再考称文异,圣主宣名奖艺奇。故里仙才若相问,一春攀得两重枝”句。官至大理评事。后因做官到上高,便在那里定居安家。
通经处士;
释褐状元。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说宋代分宜人易充,字正翁,幼年时就以聪明出类拔萃,十六七岁就博通《易》、《书》、《诗》,号称“三经处士”。在乡间教书,远近跟从他学习的人很多。著有《中州文集》。下联说南宋宁乡人易祓,字彦章,号山斋,淳熙年间状元,官至礼部尚书。著有《周礼周易总义》、《山斋集》等。释褐,脱去百姓的布衣换上官服。
一时师表;
三经处士。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易翼之知长寿县,与上官不合而归隐,为一时师表。下联典指宋易充,少年博通《易》、《诗》、《书》,人称“三经处士”。
-----------------------------------------------------------------
〖易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纯孝先生望重;
工诗状元名香。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上高人易延庆,以荫为奉礼郎,知临淮县,宋太宗时升为大理丞。其人性至孝,时称“纯孝先生”,守孝父墓侧而产紫芝。下联典指宋代长沙人易祓,淳熙年间进士第一,后官至南宋礼部尚书,著述甚丰。
-----------------------------------------------------------------
〖易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周易讲义留芳远;
性理精微播誉长。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康熙间诸生易贞言,字内美,湘乡人。有《周易讲义》等。下联典指清代学者易宗君,字公申,乾隆间举鸿博,名动京师。有《性理精微》等。
三经处士传名远;
二栗礼郎享誉高。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学者易充,字正翁,分宜人。年十六、七,博通易、书、诗,号“三经处士”。有《中洲文集》。下联典指宋代上高人易延庆事典。
德行称产芝孝子;
诗词为释褐状元。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上高人易延庆事典。下联典指宋代长沙人易祓事典。
-----------------------------------------------------------------
〖易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德行称产芝之孝子;
诗词为释褐之状元。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上高人易延庆事典。下联典指宋代长沙人易祓事典。
一点丹心,当年鄂潴成忠鬼;
千秋浩气,今日宜阳作正神。
——御赐浏阳太湖山忠愍侯易雄祠联
释褐本先声,遐溯名元理学;
产芝垂世德,勿忘孝子忠臣。
——佚名撰易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易氏宗祠联。上联典指南宋易祓事典。下联典指北宋易延庆事典。
中国人民 易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易耀彩少将
易耀彩(1916-1990),江西省泰和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军区独立团排长,独立第5师15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红8军团第23师连政治指导员,军委一局二科科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8旅司令部作战科科长,晋察冀军区第34团营长、团长,晋冀察军区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张家口卫戍区司令部司令员,晋察冀野战军第3纵队8旅旅长、第7旅旅长,第19兵团63军副军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 海军基地司令员,1953年至1958年入苏联海军学院学习。回国后任海军潜艇学校校长,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政治委员,海军军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是中国 第九届中央候补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10月3日因病逝世,终年74岁。
易氏繁衍中的盛衰历史
宋《百家姓》易氏位居339姓(40)。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在诸多姓氏中,李姓为最多,占汉族的79%,人数超过1亿。占汉族的1%以上的19大姓依次是李、王、张、刘、杨、陈、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而易氏为93位,人口不多。
易立姓开宗历史悠久,故必经历过盛衰。人口和人才是体现盛衰的重要标志。
唐代以前,易氏谱已无存,史籍也少记载,正史只有《晋书》(36、42)中,提到易恺和易揣两将,易雄列传(43)。不过由易水迁郡望太原和济阳,再迁江东。其后此数地易氏却无所闻,已体现几度盛衰。
汉代后定居长沙郡,部分再迁江西和鄂东,迄今已逾千载。繁衍不断。晚唐时仅宜春郡,就有状元易重和四位进士,可知其盛。
宋代湘、赣两地仍有些名人。
元代因异族统治和战乱影响,又呈衰势。尤其是元末徐寿辉、陈友谅反元兴汉,易姓受到严重摧残。据《明史徐寿辉传》(44)记载,徐寿辉为罗田人,从事贩布,元末盗起,以妖术与麻城邹普胜聚众为乱,至正11年(公元1351年)以蕲(浠)水为都称帝,国号天完,建元治平,连陷湖北,江西诸郡县,并远及杭州,翌年为元军打败,迁都汉阳,为丞相倪文俊所控制。
公元1357年沔阳(今湖北仙桃)渔家子陈友谅投徐军。逮文俊麾下,后乘衅杀文俊,并挟持徐,1358年陷安庆,破龙兴、瑞州,乱及江南(鄂、赣、皖、苏等省)。后设计拘徐寿辉。进驻南京采石矶,击死徐。1360年即皇帝位,改元大义。解放前,我在武昌黄鹤楼蛇山西麓见到过“大汉皇帝陈友谅墓”碑。徐陈为乱,首当其冲的鄂东和赣中北(宜春一带)和长江下游,正是易姓久居之地,受害最严重。据郑昱撰《易氏谱序》(45)记载:“当元明之际,蕲(浠)、黄(冈)首乱,陈(友谅)氏窃据,乾坤交战,生灵荼毒,锋镝流亡,畴依故土,逮陶学士安出守黄(州)郡,始尽徙江西户口,以填实之,故家旧族,百无一存可知矣。”易为泰撰谱序(46)说:“元至正间,又遭徐寿辉寇掠,子姓几尽,惟余天文、天祺二公。传七世至明嘉靖隆庆间,子姓又复繁衍。”只幸存天文、天祺二人,衰败之惨可想见。宜春、瑞昌和江东,即令留下未迁长沙之后裔,必受其害。而长沙几未受波及,故明清以来,易姓名人多为湖南人。过去易姓名人稀少,近来易姓人名时有出现,复荣之势,日趋显著。
袁世凯有多少子女
本文2023-12-05 13:05:2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23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