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精彩的百家姓对联(262)黎姓
望出九真郡;
名扬载酒堂。
——全联典指黎姓的郡望和堂号。
世笃忠贞,声和韵远;
家传孝友,泽浚源长。
——全联为清代黎宣生纂《黎氏家谱》广东东莞黎姓字行辈份排序。排序严谨,字浓意悠。
远景登楼有赋;
熙阳信史堪传。
——上联典指黎希声有《登远景楼赋》。下联典指北周车骑大将军黎景熙的事典。
。。。。。。
一、姓氏源流 黎姓源出有四: 1、 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 2、 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 3、 出自帝尧的后代。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着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4、 少数民族改姓为黎。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得姓始祖:丰舒。丰舒系商汤后裔。商时有诸侯国——黎国,商末,西伯姬昌攻灭黎国,武王克商后,大封天下,封成汤后裔于黎国,赐为侯爵,其后有黎侯丰舒。丰舒之后,子孙有以国为氏者,称黎氏,尊丰舒为得姓始祖。 [编辑本段]二、迁徙分布 黎姓早期发源地当是今山西黎城县东北一带,即春秋时黎国都城所在地。早在战国时期,黎姓或因仕宦而处,或因避难而居,西入陕西,东向山东、河北,南徙江苏、广东、广西及越南北部。另据史料记载,此期有梁(今陕西省韩城)人黎喁迁居江右(今江西省)。汉时,有黎朱苍任长沙(今属湖南省)相,其后代在湖南发展繁衍。魏晋南北朝,迫于北方战乱,黎姓族人大批南迁,南方黎姓随之而昌盛起来,一直到后代各个时期。据《黎氏族谱》所载,南朝齐有黎侨因功封永乐侯,被奉为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始祖。唐到五代时期,黎姓更广泛地分布于南北方各个区域,其发展出现了些新特点。黎侨一支传至黎干时,在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发展成为望族,于是此支黎姓以“京兆”为郡望堂号,尊京兆尹黎干为开基始祖。黎干之子黎度,任虔化(今江西省宁都)县令,为宁都开基始祖。黎度之孙黎祚,后晋时任职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太守。宋代时,黎姓有徙居福建上杭、宁化者。此时,史册所载黎姓名人渐多起来,说明黎姓势旺较之前代达到一个新的程度,黎姓繁茂于以往任何时期。宋末元初,有黎天麟自福建迁居广东梅州程乡(今梅县),被视为入粤始祖。其后子孙有迁居广东丰顺、陆丰等地者。明代有山西大槐树黎姓迁居于湖北、湖南、河南等省。清代乾隆年间,有广东、福建籍黎姓入居台湾,进而徙于海外。今日黎姓尤以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黎姓约占全国汉族黎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黎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二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九。 [编辑本段]三、历史名人 黎嶷:河间莫阝县(今河北省任丘)人,南北朝时北魏将军,因战功被赐爵容城县男,加鹰扬将军。 黎侨:南北朝齐时明州(今浙江省宁波市)人,因战功被封为永乐侯。 黎干:唐代戎州(今四川省宜宾)人,曾任谏议大夫,京兆尹。善星纬术。 黎錞:广安(今属四川省)人,宋代庆历进士,苏轼所作《远景楼记》中评其为:“刚而仁明,正而不阿”。 黎明:宋代长沙(今属湖南省)人,以孝友信义之高品受人赞赏。 黎宿:宋代东莞县人,为人敦厚,重礼义。其割股为亲人疗病的事迹,受朝廷表彰,为世人传颂。 黎贯:明代从化人,正德年间进士,著有《台中稿》、《西巡稿》、《传闽稿》等文集。 黎淳:湖南省华容人,明朝天顺年间状元,官至南京礼部尚书。 黎恂:贵州遵义人,清代文学家。清心淡泊,用心治学,尤长于诗。 黎简:清代广东省顺德县人,著名书画家,擅画山水,画法得元代四大家之妙。 黎景熙:北周河间郡莫阝县(今河北省任丘)人,善书法,知玄象,以雅好读书,著述不怠见称,官至车骑大将军。 黎靖德:宋代永嘉县(今属浙江省)人,曾任沙阳主簿。其博学能文,主持编修过《沙阳县志》,著有《朱子语类》。 黎子云:宋代儋州(今广东省儋县)人,家贫好学,常与弟载酒见苏轼,轼题其别墅名曰:“载酒堂”。 黎公真:元代时任甘泉令,有仁政,深受百姓拥戴,时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 黎遂球: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人,明代诗人,亦擅绘山水。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省)人,明代著名诗画家,擅长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庶昌:贵州省遵义人,清末外交家、散文家。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大臣。著有《拙尊园丛稿》,编有《续古文辞类纂》。 黎元洪:湖北省黄陂人,历任湖北军政府鄂军大都督、南京临时政府副总统、北洋军阀政府总统等职。 黎锦晖:湖南省湘潭人,现代著名音乐家,首创了儿童歌舞和儿童歌舞表演曲这两种崭新艺术形式,曾创办“中华歌舞专修学校”。主要作品有儿童音乐《好朋友来了》、《老虎叫门》等。 黎锦熙:语言文字学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字劭西(1890-1978)。长沙府湘潭人。1911年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毕业,后任《长沙日报》总编辑、省第一师范教员等。1920年起,任北京女子师大、湖南大学等校教授,讲授国语文法,对语言文字科学深有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后,任北京师大中文系主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等职。著有《新著国语文法》、《中华新韵》、《国语新文字论》等。 [编辑本段]四、郡望堂号 1、郡望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尹,改官名为太守。此支黎氏,开基始祖是唐京兆尹黎干。 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置郡。公元前111年入汉,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宋城郡:隋时此地为雎阳,是宋朝的治所,宋时改雎阳为宋城,为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2、堂号 载酒堂。宋朝时,黎子云兄弟家贫好学。苏东坡曾去访问他们兄弟,子云和弟弟也经常载酒(带着酒)去拜访苏轼,向他请教。苏轼在他们兄弟的大门上题了一块匾叫“载酒堂”。 此外,黎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京兆堂”、“九真堂”、“宋城堂”、“载酒堂”、“新安堂”、“敦本堂”、“礼序堂”等。
黎姓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颛顼后裔重黎和九黎族,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姓氏,而更近一些的黎姓族人可能是来自于黎国,在商朝就出现了两个黎国,一个位于山西,一个位于山东,后来都被姬昌和姬发所灭,旧黎国也被重新分封给尧帝后裔,于是又出现了一部分黎姓族人。
黎姓起源和来历 1 源自重黎黎姓族人最古老的起源就是上古时期的火正重黎,他原本是颛顼帝的孙子,但是后来被任命为掌管火种的火正官,这在古时候算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所以他的子孙也就以祖先官名为姓,在少昊组建的九黎族中就有不少黎姓族人。
2 源自黎国黎国在历史上有很多,最早的黎国是在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当时齐国和晋国境内都分别有黎国,晋国的黎国主要是九黎族后裔所建,位于山西省长治县,在商朝末期被周文王姬昌所灭。而在齐国的黎国则位于山东省郡城县,在周初被姬发所灭,于是这两个黎国的遗民也就以故国为姓。
不过黎国并没有就此消失,在西周的初期,周武王就将旧黎国分封给了尧帝的后裔,并且赏赐给他们爵位,依然还是沿用了黎国的称号,后来到了春秋时期还迁都城到黎邑,也就是现在的山西黎城,后来多次与狄人发生冲突,无法对抗,后来得到了晋国的支援才有所好转,但是后来晋国灭掉狄人之后,又嫌黎国累赘,于是将黎国吞并,最终遗民子孙也就以国为姓,这也是黎姓正宗一脉。
3 源自地名在梁北曾经也有一个叫做黎丘的地方,这里居住的人后来都以“黎丘氏”为姓,最终逐渐简化为黎姓,才形成了现在河南开封的黎姓氏族。不过与赵姓起源和来历相同的是,还有小部分黎姓族人是源自少数民族改姓,比如鲜卑族中的素黎氏就曾汉化为黎姓。
其实给孩子取名还是得好听又助运才好,以下是算网起名大师用五格再加上你的要求给孩子起的高分名,可以参考一下,如果想要起个助运的好名字,建议您可以等孩子出生后根据孩子的具体生辰来找算网大师用八字大运做精准预测。
姓名:黎家珲
笔画:15 10 14
五行:火木水
拼音:lí jiā huī
声调:阳平 阴平 阴平
家:家指家庭,古语有“历览前朝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后来,家也指掌握某种专门学识和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人名用家字,多取前一层意思。中国是一个家庭观念十分牢固的国家,家庭在社会组织结构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反映在人名上,就多用家字。
珲:指美玉。常作地名、人名用。
天格:(16=吉) 人格:(25=半吉) 地格:(24=吉) 总格:(39=半吉) 外格:(15=吉)
三才配置:(大吉) 基础运:(吉) 成功运:(吉) 社交运:(吉)
笔画综合评分:9805分(根据三才、三运、五格评定。如三才吉利,其余不吉无妨)
八字补救评分:825分(应补:金水)
Líwénlùjūwěihuì
以辖区黎文路得名。居委会驻南正中路60号,辖3个居民组,总面积06平方公里,2692户,5467人。潇湘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储备粮库、镇二中学、镇医院等单位驻在。 Zhōngshānlùjūwěihuì
以辖区内主要街道中山路取名。居委会驻南正中路60号,辖3个居民组。总面积03平方公里。889户,3448人。派出所、信用社、税务所、工商所、国土资源站、电管所、镇人民政府驻在。 Dōngzhèngjiējūwěihuì
以辖区内主要街道东正街取名。居委会驻南正中路60号,辖3个居民组,总面积06平方公里,2326户,4834人。火车站、县四中、云龙中学、科力公司驻在。 Guǎngtiějūwěihuì
以辖区内有广州铁路局采石场、水泥厂而取名。居委会驻广铁采石场,辖3个居民组。总面积1平方公里,278户,784人。 Líjiāpíng
昔以黎姓搬迁此地,建新居而取名。辖四方岭、财仕院、绿青坪、伍家院、南塘、黎家院、桂斯坪、石院子、光祖岭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327公顷,984户,1878人。 Sōngshān
因山上多松树而得名。村委会驻松山,辖晒头、横冲、松山、栗山等6个村民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351公顷,169户,627人。 Lǎowūchōng
以院子历史久远而得名。村委会驻木马塘,辖伍家三塘、伍家院、桐子坪、木马塘、、里头院、新屋院、老屋冲、上头湾、新包塘、老塘、打狗塘11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45公顷,274户,940人。 Fēngshùlǐng
以境内山多枫树而得名。村委会驻畔塘,辖烟塘、龙虎山、陈家院、畔塘、唐家院、桂家院、刘家院、行山冲、老屋院9个村民组。总面积31平方公里,耕地309公顷,200户,805人。 Shízǐlǐng
村中多石山,故名。村委会驻石子岭,辖堆塘、欧家冲、石子岭、中间院、后头院、新屋院、吊楼院、山塘、老屋院、岩头坪10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499公顷,321户,1078人。 Guāntáng
因村里有人在外做了大官得名。村委会驻官塘,辖黄院、岩门口、官塘、石场院、雷坡井、平地、托塘、李家院、蒋家坪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71公顷,362户,1210人。 Xīntáng
因唐姓在此建新居得名。村委会驻上堰塘,辖桂家院、堰塘、四方井、大井眼、老屋院、罗盘山、新塘、熊家院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687公顷,363户,1287人。 Héyètáng
因村中原有两口长满荷花的水塘而得名。村委会驻上荷叶塘,辖步沙湾、伍家院、渡冬塘、荷叶塘、黄家岭、细油塘、半边塘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42公顷,380户,1038人。 Jiāngbiānwān
因地处祁水的大拐湾处而得名。村委会驻麻吉塘,辖黎街、麻吉塘、檀山岭、高车、石山湾、江边湾、刘家院、巨中、巨川、新湾等13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34公顷,260户,937人。 Tàipíng
因境内古驿道边曾建有太平亭而得名。村委会驻太平,辖太平、玉山岭、建新3个村民组。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8公顷,89户,304人。 Dàmáchōng
山冲内曾茅草遍山,高深过人,得名大茅冲,后讹传为大麻冲。村委会驻吊楼院,辖楠木冲、细冲、邓家院、吊楼院、塘甫、斋公中、四云院、石山院、双石院、排上10个村民组。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317公顷,268户,962人。 Tiělúchōng
昔由几户村民以补锅打铁逐渐开发而得名。村委会驻铁炉冲,辖大屋院、下桥边、上桥边、祠堂、桂家冲、吊楼院、许家冲、李家冲、朱家冲、杨家冲、代纸、中间院、铁炉冲13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287公顷,276户,900人。 Táojiāchōng
此处山冲因陶姓始居而得名。村委会驻下火烟冲,辖双合院、曾家院、火烟冲、蒋家岭、正冲、中间院、桂家台、吊楼院、陶家冲、梁家冲等11个村民组。总面积1平方公里,耕地17公顷,181户,674人。 Zhúcháchōng
因山冲素以盛产楠竹和茶油、茶叶得名。村委会驻上老屋院,辖石湾、屋院、谢家院、万一冲、万二冲、伍家岭、法华庵、草子脑、荆冲等15个村民组。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286公顷,310户,1095人。 Jiǔlóngsì
境内山多溪多,宛似九条青龙下河(祁水),同治元年,在山脚中心处建一寺院,名九龙寺。村依寺名。村委会驻九龙寺,辖田池庵、社冲、九龙寺、豆家院、刘家院、堰塘冲等10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466公顷,348户,1108人。 Yángjiālǐng
以杨姓早居此地开发而得名。村委会驻老屋院,辖烟竹冲、刘家院、杨家院、东街、西街、大塘、老屋院、梧桐塘8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382公顷,227户,893人。 Yánjiāwān
昔此地祁水河湾颜姓多,故名。村委会驻张家岭,辖颜家湾、张家岭、桂家岭、群英、群力5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15公顷,110户,360人。 Zhùyì
昔以境内建有祝益庵而得名。村委会驻聂家湾,辖聂家湾、双塘、双胜、谢家湾、油塘、油露、连花、百花、牛屋冲、麦子、桃子12个村民组。总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34公顷,203户,826人。 Dàijiāwān
因境内大多姓戴而得名。村委会驻井塘湾,辖新立、井塘湾、新塘、唐家岭、双兴、新建、新屋、樟树院、铺子门、横屋、毛桥11个村民组。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59公顷,230户,829人。 Zhānggōngpíng
以境内张姓坟山大坪而取名。村委会驻城木塘,辖老屋院、城木塘、华山院、姚家塘、贺家院、倪家院、六弓桥、大院子、周全堰9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704公顷,304户,988人。 Hóushuǐpí
境内有山口狭窄如咽喉,溪水从中流出,故名。村委会驻钟家院,辖山堰、唐家院、漆家院、钟家院、乐家院、大塘、深堰、圆山、井塘、金山塘、山口塘、新屋院、岩塘13个村民组。总面积27平方公里,耕地66公顷,298户,1182人。 Cítángpíng
昔因钟氏祠堂在境内坪里而取名。村委会驻石头塘,辖石头塘、大塘、六合堂、重山、言山、托塘、少坡堰、新科、科甲、新屋、老屋、铺子岭、陈家台13个村民组。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703公顷,256户,885人。 Cháozhǔshān
传说朱元璋杀害了与之争位的陈友谅而做了洪武皇帝,陈重投胎欲复仇,被朱的军师刘伯温觅得从母腹中剖出来杀死装入铁箱,就地朝北拜“洪福齐天”的朱洪武,后人把刘下跪的小山叫“朝主山”,山上曾建有朝主庙。村因此而得名。村委会驻朝主山,辖出山口、高叶栋、大角塘、朝主山、仁山塘、丫叉岭、曾家巷、中间院、楼丝塘、水仙桥、朱家院、枣子湾等15个村民组。总面积6平方公里,耕地公79顷。445户,1592人。 Shílǐpíng
境内方圆十里皆平地,故名。村委会驻庚有亭,辖三眼井、十里坪、龙塘、黄家院、新屋院、庚有亭、黄泥桥、刘家院、邹家院、河边院、桥壮、东风、倪南桥、卫星14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725公顷,276户,961人。 Yángjiāqiáo
昔境内建有古桥,四周多为杨姓,故名。村委会驻老虎岩,辖观音冲、李家冲、新屋院、老虎岩、老屋院、杨家桥、上升等9个村民组。总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786公顷,286户,1019人。 Yáochéng
昔境内木炭窑、砖瓦窑连片似街为城,得名窑城,后取同音雅化为瑶城。村委会驻马脚凹,辖肖家院、满竹塘、栗山、草鱼塘、花屋院、马脚凹、九重院、华山院、张家院、阳家院、对门院、学校院、芦竹塘、桂家院14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661公顷,271户,936人。 Duàntáng
此地昔有长形山塘,因山洪带来泥沙被截断成两塘,故名。村委会驻老屋院,辖雷家院、富贵塘、对门院、唐家院、老屋院、新屋院、斗承院、上尤塘、李家院9个村民组。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50公顷,115户,523人。 Dàwān
因地处祁水大背湾处而得名。村委会驻油塘,辖李阿塘、上古塘、对门院、桥边院、新桥、红屋院、花屋院、油塘、团结、友爱、新屋院、小油塘、大木塘、宝塔、大升15个村民组。总面积35平方公里,耕地734公顷,265户,1112人。 Péizǐwān
相传昔张铁脚(小名培子)早居此祁水河湾开发而得名。村委会驻培子湾,辖马口边、培子湾、老屋院、新塘冲、汪一、汪二、主子冲、肖家院、祖冲院、曾家院、刘家院、筛子脑13个村民组。总面积42平方公里,耕地77公顷,325户,1165人。 Tiějiǎowān
昔境祁水拐湾外设有古驿站,店铺多,为从广东挑盐人歇脚之地,人称他们有双铁脚板,故名。村委会驻铁脚湾,辖铁脚湾、横江桥、大荷塘、张家院、蔡家院、罗家院、小马塘、石堰脑、黄泥塘、新屋岭、新屋院、唐家院、大塘、半边亭等23个村民组。总面积61平方公里,耕地1263公顷,596户,1994人。 Shīzǐlǐng
境内有山形似狮子,故名。村委会驻鸟冲,辖杨家院、元生冲、鸟冲、竹山院、达仕院、达仕村、狮子岭、会元冲、卉冲9个村民组。总面积43平方公里,耕地59公顷,231户,826人。 Gāntángpíng
境内有一大塘,十年九干,人称干塘,后取谐音雅化为甘棠坪。村委会驻祠棠院,辖杨塘湾、番古岭、竹山塘、鱼上、鱼正、上午、下午、祠荣院8个村民组。总面积25平方公里,耕地50公顷,202户,775人。 Sōngshānwān
村处山湾且多松树,故名。村委会驻陈家院,辖陈家院、虾塘、樟树院、老屋铺、中左、中右、大屋左、大屋右8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406公顷,189户,643人。 Chánggōngtáng
因境内有水塘形似长长的弯弓而得名。村委会驻鲁草塘,辖段家冲、竹山塘、汪家岭、对门院、鲁草塘、新高、新上、长角塘8个村民组。总面积2平方公里,耕地382公顷,186户,627人。 Mǎsīpíng
传说旧时曾有武官在此跑马射箭,骏马嘶鸣不断,故名。村委会驻马嘶坪,辖支新、支上、老屋院、对门院、中恕塘、马斯坪、亮楼院、竹山院、黑槽门、长山、下托塘、上托塘、大会岭、马新14个村民组。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66公顷,296户,1114人。 Shuāngtáng
境内有两口塘紧连在一起,故名。村委会驻罗家院,辖谭家院、罗家院、铁炉冲、桥塘、谢左、谢右、维仕岭、六合院、四方岭、对门院、田富头、十合坪、汪家冲、吴家冲、石堰脑、梨子塘、双塘17个村民组。总面积9平方公里,耕地90公顷,320户,1120人。 Dòngliáng
昔村内曾出过有名的举人,被后人赞为栋梁之材,以村名记之。村委会驻栋上,辖栋上、栋下、春木塘等4个村民组。总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22公顷,101户,326人。
1、黎姓源出于殷商,殷商时中原有诸侯国黎国(在今天的山西长治县西南),周武王灭商时,黎国也被灭掉了,其后人即以国名为姓,即为黎氏。
2、黎姓源出于周子姓,周初期周武王分封前代圣贤的后人时,圣帝尧有一个后裔叫末舒,被封为黎侯(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春秋时被晋吞并。黎侯的子孙就以国名为姓,奉末舒为黎姓始祖。
黎--文可辅国武卫疆,莼斋颍然立曾门
源有四:
1、出自九黎的后裔。据《风俗通义》等所载,九黎,古时为我国南方土生土长的庞大种族之一,相传为少昊(传说中古代东夷首领)金天氏之时的诸侯。黎曾被封为北正(一说火正)官,掌管民事,其后裔有以字为氏,称黎氏。
2、出自黎国后裔。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时有诸侯国,黎国,一个在今山西长治县西南,商末被周文王所灭;另一个在今山东郓城县西。这两个黎国的子孙,后以国为氏,姓黎。又据《风俗通义》所载,这两个黎国均为古部落“九黎之后”。
3、出自帝尧的后代。据《元和姓纂》等所载,商末为周文王所灭的黎国,在周武王分封诸侯时,被封给帝尧的后裔,赐爵为侯,并且仍然沿用黎国的名称。春秋时黎国迁都于山西黎城县东北的黎侯城,后为晋国(在今山西西南部)所灭,其子孙后以国为氏而姓黎。又据《路史》所载,古黎国被周文王勘平,武王克商后,封商汤后裔于黎国,后有黎侯丰舒,其子孙有黎氏、犁氏。着一支出自帝尧后裔的黎姓人家,史称黎姓正宗,后来成了整个黎氏家族中最为主要的组成
部分。是为山西黎氏。
4、 少数民族改姓为黎。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素黎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改为汉字单姓黎氏,是为河南洛阳黎氏。
黎姓分布
黎姓最早繁衍于古黎国之地,即今山西省黎城县一带。早在战国时,黎氏就有向外迁徙的。据《黎氏族谱》所载,战国时“黎氏之族或因官而处,或避难而居,于是西入梁(今属陕西)、益(今云南晋宁县),东向青、徐(今属山东、江苏),南迁交、广(今属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一带),北徙燕、冀(今属河北)”。到汉朝时,黎姓还有迁居江西、湖南的。至魏晋南北朝时,由于北方战乱,黎姓家族再次南迁,并在以后的时间里也主要繁衍迁徙于南方各地,浙江、福建也有黎氏迁居。宋、明以后,黎姓逐渐遍布全国各地,但仍以南方分布最多。换言之,历史上,黎氏是我国较典型的一个南方姓氏。
郡望堂号
堂号:
黎氏堂号主要有“载酒堂”。宋朝时,黎子云兄弟家贫好学。苏东坡曾去访问他们兄弟,子云和弟弟也经常载酒(带着酒)去拜访苏轼,向他请教。苏轼在他们兄弟的大门上题了一块匾叫“载酒堂”。
另外还有“京兆”、“九真”、“宋城”等堂号。
郡望: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职掌相当于郡太守,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西安市西北),相当于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地。三国魏辖区改称京兆尹,改官名为太守。此支黎氏,开基始祖是唐京兆尹黎干。
九真郡:公元前三世纪末,南越赵佗置郡。公元前111年入汉,相当于今越南清化、河静两省及义安省东部地区。
宋城郡:隋时此地为雎阳,是宋朝的治所,宋时改雎阳为宋城,为今河南省商丘县南。
黎姓家谱
江苏:句容黎氏家谱、江都黎氏家乘二卷
浙江:兰溪黎氏宗谱七卷、象山石浦黎氏宗谱一卷
江西:清江版城黎氏八修族谱不分卷
安徽:广德广阳黎氏宗谱八卷
湖北:新洲黎氏宗谱十八卷首二卷
湖南:长沙黎氏续修支谱十卷、宁乡沩宁大田坊黎氏续修支谱十三卷、宁乡大田坊黎氏续修家谱十七卷、宁乡鱼潭黎氏五修族谱(卷数不清)、湘潭黎氏四修家谱十五卷首一卷末一卷湘潭黎氏续修族谱(卷数不清)、湘潭黎氏绪周五修支谱六卷、汉寿龙阳黎氏族谱(卷数不清)、
广东:中山圆榄黎氏宗谱(卷数不清)、南海黎氏家谱不分卷、南海黎氏族谱不分卷、顺德黎桂泽堂族谱不分卷、顺德东洋房黎氏家谱四卷、顺德黎氏族谱不分卷、东莞黎氏族谱不分卷、梅县黎氏族谱不分卷
贵州:遵义沙滩黎氏家谱不分卷、遵义沙滩黎氏家谱一卷、遵义篱汝谦家乘文(卷数不清)
其他:黎氏宗谱三十卷首一卷、黎氏宗谱十三卷、黎氏族谱(卷数不清)
历史名人(1840以前)
黎庶昌:贵州遵义人,清末散文家,曾为曾国藩僚属,与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并称:“曾门四弟子”。历任驻英、法、德、日四国参赞,又为出使日本大臣。论文推衍曾国藩之说,尊崇桐城派,作有《拙尊园丛稿》,编有《读古文辞类纂》。
黎恂:贵州遵义人,清代文学家,淡于荣利,专心治学,尤长于诗。
黎民怀:从化(今属广东)人,明代书画家,其诗、书、画,时称“三绝”。
黎公真:元代甘泉令,有仁政,民画其像于学舍,以表思念之情。
黎镦:广安(今属四川)人,宋英宗时庆历进士,被苏轼称为“刚而仁明,正而不阿”。
黎雅醇:雅正纯厚,亦作“雅淳”。
适用于男孩取名字。出自明代胡应麟《诗薮•古体上》:“四言典则雅淳,自是三代风范。”
好的名字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是否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永远是一个名字是否经得起品味的重要标准,如孟浩然、马致远、。
中华精彩的百家姓对联(262)黎姓
本文2023-09-22 13:26:07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2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