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萧县宫庆海和宫庆超谁是正宗宫氏正骨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5浏览:2收藏

安徽萧县宫庆海和宫庆超谁是正宗宫氏正骨,第1张

根据公开资料,安徽萧县的宫庆海和宫庆超都是宫氏正骨的传人,但无法确定谁是最正宗的。宫氏正骨源于清朝一位御医,由宫庆海的祖父传承下来,并由宫庆海从父亲手中接过衣钵,成为萧县宫氏正骨第三代传承人。宫庆超也是宫氏正骨的传人,但他与宫庆海之间没有直接的师徒关系。因此,可以认为宫庆海和宫庆超都是宫氏正骨的传人,各有其传承和贡献。

关于宫姓来源,史载有两种说法。一是以官氏为氏,一是认为是虞大夫宫之奇之后。《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周官掌宫门者,以世官为氏。”《通志·氏族略》云:“虞大夫宫之奇后,望出河东。”

宫之奇是春秋时虞国的大夫,是周初所封同姓★国(山西平陆县东)国君的族人,因★国被晋灭掉,他逃到虞国,改以国名为姓,“★”去“邑”为“宫”,表示离开故国,故姓宫,称宫氏。

公元前655年,晋献公要攻打虢国,就派人带着稀世名马和珍贵玉璧为礼物,要求虞国国君准许晋军过境攻打虢国。虞国与虢国本是友好邻邦,两国订有攻守同盟,但虞君却垂涎于名马玉璧,答应了晋的要求。宫之奇知道后连忙劝阻虞君说:“不能借路啊!虞虢两国的关系就像人的牙齿和嘴唇,俗话说‘唇亡齿寒’,失去了嘴唇,牙齿就要受冻。再说晋献公是个贪得无厌的人,虢灭亡了,他还会允许虞国单独存在吗?”但虞君却鬼迷心窍一般,听不进他的忠告。宫之奇仰天长叹说:“看来虞国是注定要灭亡了,我不能等在这里做晋人的俘虏。”于是宫之奇率领族人奔往曹国(山东定陶县西南)去了。晋灭虢之后,果然在回师途中,顺便把虞也灭掉了。宫之奇的后人,便成了宫姓,称宫氏。

[宫氏名望]

宫姓名人,东汉有道术家宫崇,元有宫天授,明有平蛮将军宫聚、翰林学士宫伟镠,清有福建巡抚宫梦仁、诗人宫鸿历等。

宫之奇到虞国后,就任虞国上大夫,辅佐虞公,是一位贤臣。“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这两个著名的成语典故,讲的就是宫之奇的故事。《左传僖公五年》、《春秋谷梁传虞师晋师灭夏阳》、《史记晋世家》、《汉书辛庆忌传》等都有关于宫之奇的记述。就全国人口数而言,宫氏一族是小姓。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从七省抽样结果,宫姓排在15位;但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统计,宫姓排名在21位。

宫姓的渊源,在全国范围内,宫之奇的后裔,是宫姓的主体。另外,宫姓还有以下几个起源:

1南宫氏的后裔,有的改姓宫。

2周官“宫人”的后裔,以官职为姓。(此两支宫姓,皆为姬姓之后。)

3共氏、龚氏有的改为宫姓。

4明朝,回族宫火因,以宫为氏。

5清朝,满族恭佳氏,改为宫氏。

6蒙古族,亦有改为宫氏者。

宫熙儒,字得先,号四知,五代后周(公元213-225年)时期,授为元州防御使。在后周阐位与宋朝时,解除印绶,偕妻带子,远离京师,隐居于不夜城西昆嵛山前柳林村(即今文登市界石镇柳林庄村),是为不夜宫氏的鼻祖。今天胶东的宫姓,都是熙儒公的后裔。

熙儒公隐居后,潜心钻研《易经》,得其精髓。后遇道教大师谭真人并拜他为师,道号昆前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熙儒公坐化于昆嵛山前之南原(今界石镇昆阳村,原名宫家庄,1981改名)。宋太祖得知消息后,下旨在南原建祠庙塑肖像,以供子孙后人祭祀。祠庙、蛟龙碑、茔碑等遗迹,在清朝乾隆时代仍存,其祠庙在后世被称为神仙殿。

熙儒公是胶东宫姓的始祖,其后裔遍布于胶东并散播于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可谓子孙兴旺,瓜瓞绵绵。

(熙儒公的事迹根据《东莱宫氏族谱》记叙)

(注:因条件所限,本人至今未能亲到柳林村和昆阳村实地查验,不知现今是否还有何遗迹?望知者告之。)迁徙流布

宫氏的始祖宫之奇,原姓姬,祖籍 宫阝国,居于上宫里(今山西省平陆县东部)。宫阝被晋灭时,避难迁于虞国,居于辛宫里(亦在今山西省平陆县)。上宫里和辛宫里即因宫之奇居住过而得名。公元前655年冬季,虞国又被晋灭,宫之奇再次避难,率领族人东奔曹国(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南),在他逝世后又回葬于平陆县虞里乡辛宫里。

自此时直至金元之前,宫姓一族在史书上没有系统的记录,其迁徙路线和居住地区都不明晰。有迹象表明,在宫之奇和族人的东迁过程中,宫姓后裔在山西、河南、河北、安徽一线区域内枝开叶散,迁播开来。中国今天几支大的宫姓族支,都是从这里起源的。

1东莱宫氏始祖宫熙儒,在秦朝初年,从中原徙居胶东文登。

2江苏省泰州宫氏始祖孝廉宫达智,在明朝初年,由河南徙居河北静海县,在出任江苏扬州署篆后,定居泰州,成为当地望族。(事迹后面再述)

3山西省繁峙宫氏始祖宫德,是安徽凤阳府寿州人,元末随朱元璋起义,以战功由小兵升至都指挥使,任职山西而居。现山西宫姓人口约85900多人。

4陕西省户县宫家堡始祖宫友贤,其数代前祖上,于明永乐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陕西。此支宫姓可能为宫之奇在山西族人的后裔。

5(1)山东惠民县魏集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清,于明建康元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宫家村。(2)山东临朐县宫家老庄宫氏始祖宫士贤,于明洪武四年,自河北枣强县迁此。

6河北省东光宫氏始祖宫友贤,山东即墨人,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殿试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后徙居东光县城东大宫家村。此村宫姓约有3000多户。据查,此支宫氏为东莱宫氏之一支。

7安徽省怀远宫氏始祖宫宽,在明洪武年间,由江苏句容县徙居安徽怀远县。据查,此支宫氏属泰州宫氏的一支,现约有4800多户。宫宽在明永乐年间任浙江归安县丞,授迪功郎。

8山东省垦利县郝家镇宫家村宫氏始祖宫九先,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河北枣强县徙居山东省蒲台县宫家村(原属山东武定府蒲台县;1956年,国务院撤销蒲台县,宫家村并入垦利县)。垦利县黄河口镇的几支宫姓人家皆源于郝家镇宫家村。

9山东高密宫氏始祖(失讳),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安徽凤阳府徙居山东高密。后人部分迁居诸城城里、诸城凉台、诸城大七吉、诸城辛家尧、胶南泊里等。族中名人有宫尔劝等。人口规模约10000人。

10安徽含山林头镇有山里宫和宫大庄二村,约5000人,据资料记录,大约500年前由山东枣庄徙居过来,当下该村庄青年们大都在外地上班或已定居在外。明洪武三年(1370年)自福建莆田迁入。

11甘肃庆阳西峰区温泉乡楸沟村宫庄队。

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宫氏,基本都是这些大族系的分支,或也有单独的源头,主体上都是宫之奇的后裔。就居住地来说,胶东是一个最大的宫姓聚居区域,也是宫姓人口数最多的聚居区。

一、寻根溯祖

1、以职官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时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以宫为姓,称宫姓。

2、出自姬姓,以封地名为姓。春秋时,鲁国有孟倚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后世子孙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

3、亦出自姬姓,以国名为姓。春秋时,虞国有大夫叫宫之奇,是周初所封同姓国嫽国国君的族人。因为嫽国被晋国灭掉,他逃到莨囊怨珛蝗ヒ匚硎纠肟使莆稀F浜笠捕家怨铡

二、郡望堂号堂号

"忠谏堂":春秋时候,晋国拿了良马河美璧向虞国借路去攻打虢国。虞大夫宫之奇向虞国国君谏道:"如果嘴唇被割去,牙齿就必然会暴露而受寒冷。虢国好比我们的嘴唇,我们千万不能借给他人路去割我们自己的嘴唇。"虞君不听,收了晋国的马和璧,借给了他们道路。宫之奇便率领他所有的族人逃出虞国,不愿等着当亡国奴。晋国灭了虢国班师,顺道把虞国也灭了。

郡望

河 东:秦初置河东郡。相当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

太原郡:秦庄襄公四年(公元前246年)置郡。相当今山西省太原市一带。

三、历史名人

宫 钦:元朝人,至大初为东阿令,以威严著称,清正廉洁。当时年遇饥荒,他带头以自己的薪俸济饥,得到富裕人家的响应,互助互济,全县无人饿死。当地有一群无恶不作的坏人,屡教不改,宫钦下令,限期归正,逾期不改者,在这些恶人的院墙上,涂以黑色,以示其辱,后皆化为善良。他调离东阿县后,当地人民立碑记念他,流芳千古。 宫国苞:清代诗画家。擅写兰竹,工诗,与丹徒张石帆称"江上两诗人"。 宫畹兰:清代女画家。能诗,工画墨梅,雪叶风枝,俨然有偃蹇瑶台之思。 东汉有道术家宫崇,明代有平蛮将军宫聚、翰林学士宫伟鏐,清代有福建巡抚宫梦仁、诗人宫鸿历。

西安市某科研单位离休老干部宫力行老先生编著有25万字的《宫姓春秋》一书,受到了专家学者的肯定和好评,宫姓族人求书者不计其数,第一版数千册已经分发完毕。2005年又改版重印了数千册,新版不仅在内容上又作了修订、充实,在印刷、装订等技术层面也精益求精,全书16页彩图,彩色亚膜封面,内文全部菲林制版。第二版《宫姓春秋》每册成本价19元(含邮费),欢迎邮购并请向宫姓族人推荐。其捐赠的《东莱宫氏族谱》已经被国家图书馆收藏。另其已经掌握的各地宫姓族谱有九部之多。有兴趣的话您可以和老人家直接联系。 710068 西安市92号信箱离退处 宫力行 电话:029-88786532(宅) 029-87707426(小灵通)

安徽萧县宫庆海和宫庆超谁是正宗宫氏正骨

根据公开资料,安徽萧县的宫庆海和宫庆超都是宫氏正骨的传人,但无法确定谁是最正宗的。宫氏正骨源于清朝一位御医,由宫庆海的祖父传承下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