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先祖为什么阻止家人出仕?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5浏览:3收藏

陆游先祖为什么阻止家人出仕?,第1张

陆氏先祖竟然是狂人

说到陆氏先祖,大家可能会大吃一惊。

而这位装疯卖傻的楚狂人,其实就是元候公陆通,也就是陆氏的始祖! 公元前327年,他被齐宣王封于平原般县陆乡(今山东德州陵城区糜镇),赐姓为陆。为什么他可以被赐姓呢?因为他就是齐宣王的亲孙子。陆游在家谱及诗歌中都有「世谱推原自楚狂」的记述。

那么,陆氏为什么会从赐地山东忽然迁移到山阴(即现在的绍兴)呢?而之后的百年间,仕途显赫的陆氏为什么会有令人无法理解的「后人不得出仕为官」的家训呢?

后人不得出仕为官

陆游在他所著的《山阴陆氏宗谱序》中写道:「我山阴陆氏则出侍郎支,唐宰相忠宣公陆贽。」从汉朝陆烈开始,吴郡陆氏便已经开始往南下发展了,到了唐朝陆贽,已经来到了嘉兴,并在那里安居乐业了。

而陆贽的四世孙,也就是陆游的九世祖陆谊(字克公),在唐代官为国子博士,是国子监的教授,皇太子的老师。 当时,钱氏割据东南,势力不断扩张,钱缪自镇海节度使,又被封了多处郡望,一时风光无二,隐隐成为吴越的最高地位者。而陆谊身居高位,家族又是吴郡的名门望族,却为人清正忠贞,视效忠唐王朝为己任,不愿攀附钱氏势力。

但有人却不这么想。趁着东南之乱,当时在钱氏那里很是得宠的贵臣陆仕璋坐不住了。他看重陆谊家世显赫,而自己却出身平平,若是能进到陆氏的族谱,那便能提高他的地位。

于是他找到谊公说:「你我都是陆家人,现在钱氏势力发展这么好,你可要好好把握啊。如果你能把我的名字写到吴郡陆氏的家谱里,那么之后我们就是宗亲了,一切都好说。」而谊公却断然拒绝了:「我们陆氏没有让外人进族谱的规矩,恕我做不到。」

这一说为他带来了「拒贵通谱」的美名,却也招来了杀身之祸。

陆仕璋当场放下狠话,说他自讨苦吃。陆谊自知此地不宜久留,便举家迁徙,东渡钱塘后,在牛头山休息了两日,继续前行,一直到东浦才安居下来,避地山阴,成为绍兴陆氏第一人。从这一迁徙史实看,陆谊公应为今天在绍兴的陆氏始祖。直到今天,东浦还有「陆家溇」的地名存在,并有「余庆堂」和「永思堂」两个堂号的后人仍居在东浦镇。

谊公在东浦安居后,深感仕途之中的种种黑暗,认为出仕而背弃忠烈气节,不如隐世立志,于是立下家训,坚持「耕读」,告诫陆氏子孙「从此不得出仕为官」。

自此,近二百年间,陆家竟无一人出仕为官。陆游的七世祖忻公,因「耻事吴越」而入赘鲁墟李家——李家是当时鲁墟的名门。

彼时陆氏在吴越的地位已经大不如从前,但仍是大家尊敬的望族,李家的人看陆忻品行端正,为人清正又胸怀大志,便询问他是否能将李家并入陆氏。陆忻七尺男儿,本对入赘一事略有介怀,但李家名声在外,待他也不薄,便欣然同意了。从此这一脉子孙兴旺发达,复姓归陆,但还是以耕田为主,没有人敢违背祖意。

一直到学霸陆轸的出现。

陆家学霸带头做官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山阴大旱,鲁墟全年无收,人民苦不堪言。有人想到陆家的陆轸是个饱读经书的知识分子,全村人围上家门,请求陆轸写一份灾情陈情表交给朝廷,求得上头派人赈灾。

陆轸本不愿与朝廷有所交涉,但实在同情百姓疾苦,便将山阴鲁墟旱灾,人民饥饿穷困的状况一一陈述下来。上书后,地方的官员觉得此事不好定夺,便呈上朝廷,正好被宋真宗看见了。

看着这缜密的逻辑,优美的文笔,感人的真情,我们的宋真宗(就是狸猫换了太子那位)当时就对这位笔手产生了欣赏之意。他不仅亲自下令赈灾山阴,索性跑到鲁墟去寻找这位难得的才子,希望他可以出山做官。

「你这个祖训过了多久了?」

「两百年有余。」

宋真宗不愧是打理出咸平之治的皇帝,当场就想到一个让陆轸无法拒绝的好办法。他拍拍陆谊的肩膀,说: 「时间过去很久了,时代在变迁,入仕才能更好地帮助更多的百姓,我看你有此等才智胸怀,实在不舍你居于一隅。虽说祖命不可违,但若我为陆氏先祖修葺祠堂,亲赐牌匾,你能时常前去敬拜,并将你所行之事一一述出,想必他们一定感到欣慰,你也不必有所顾忌,不是更好么?」

又说:「我也不是一上来就让你做官,你要自己参加科举,也可以知道自己的能力如何。」

话已至此,陆轸便同意了。于是,真宗便下令为陆氏先祖们修造了一座精美不凡的祠堂,赐名「东山寿宁祠」(目前已毁)。

之后,学霸陆轸便开始了他的「开挂」之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他领了乡荐第一名;大中祥五年(1012)参加礼部考试,又得第一名,于是登徐奭榜进士第二名,被推到鄜州做官。不久,朝廷选拔才能集出人士,校正崇文殿的典籍,参加考试的有七人,陆轸又为第一名,被授为著作郎直集贤院。仁宗康定元年(1040)六月,陆珍以吏部朗中集贤院校理的身份出任越州知州,后又任明州知州、湖州知州、睦州知州。陆轸做了四十年官,因不善溜须拍马,到晚年才官至礼部郎中,「一生忠正,两袖清风」,最后辞职归隐。

陆轸出仕后,陆氏后人重入仕途,辈辈都有显贵达官,最有名的便是陆游了,还有陆游祖父陆佃,官至尚书左丞,且陆游的祖、父、兄及子侄辈代有才人登入仕途。陆游曾在诗中写道:「吾家世守农桑业,一挂朝衣即力耕」。陆氏耕读之风不变,到陆游过世时「竟无一人归故业」,说明大多在朝野做官,但个个忠烈清廉,无愧陆氏家风。

                                                  已发表于《山海经》

浙江江山枫石陆氏字辈:

十一世:“文韬武爵”;

十二世:“学富才高”;

十三世:“凤凰来朝德盛隆古”;

十四世:“聪哲睿良仁敬慈惠”;

十五世:“恭友睦姻垂竹帛智廉勇艺励雍和”;

十六世:“芳声照曜盈宵汉秀裔积庆绵泽长光前裕后书可久泰集勋名士为祥”。

浙江陆氏一支字辈:“为盛国朝荣□绪世仁祖”。

浙江江山陆氏字辈:“文韬武爵学富才高凤凰来朝德盛隆古聪哲睿良仁敬慈惠恭友睦姻垂竹帛智廉勇艺励雍和芳声照曜盈宵汉秀裔积庆绵泽长光前裕后书可久泰集勋名士为祥”。

贵州独山陆氏字辈:“景运庆龙光”。

贵州罗甸陆氏字辈:“锦毕庆龙光增强德永昌朝廷金道义荣跃秀林章”。

贵州陆氏一支字辈:“明锦应忠培朝廷登国智有银开金凤民华极意堆”。

贵州陆氏一支字辈:“应思士志永世其昌久远安定立正朝纲尚奉青田道义文光规矩方圆万代同邦”。

全国布依族、水族陆氏字辈:“景远庆龙光祯祥德永昌朝廷钦道义荣耀绣麟章”。

江苏陆氏一支字辈:“谨炳青秀长日月照山光”。

江苏太仓陆氏字辈:“宁晋致远 清敛孝政 仪相征雄”。

江苏滨海陆氏字辈:“广求学古通今士文有安邦治国臣”。

江苏吴江陆氏字辈:“传家惟孝友华国本诗书鼎亨延世祚恒业守丕基”。

安徽寿县陆氏字辈:“传家典兴彦邓广政忠邦怀凤锦克治”。

安徽濉溪陆氏字辈:“申方月乃迪继静照起后继树连年青”。

安徽肥西陆氏字辈:“传家经伦立建才德”。

湖南新化陆氏字辈:“德富兴魁纪甫如鼓,文益添孙友,志永祖广思,应大龙维楚,宗嗣承先远,家声继序长,诗书培厚泽,景运际明良,忠孝乾坤振,礼智耀祥光。 ”

湖北黄石陆氏字辈:“登宝垂隆宏才圆士德”。

湖北孝感陆氏字辈:“继业家申远开天白盆龙”。

湖北大冶陆氏字辈:“永正秦元安定登保垂隆红才”。

四川西昌陆氏字辈:“……志昌远文明心龙……”

广西蒙山陆氏字辈:“……连积长远……”

山东陆氏一支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仰圣昭春光”。

陆氏一支字辈:“应士正万家发兴守中启国益维永成远开光明大显祖广有德学秀克必立”。

陆氏一支字辈:“天家明文维新兆”。

陆氏一支字辈:“土怀建立修先”。

陆氏一支字辈:“承世先永郁敬启召宣家乘以立”。

陆氏一支字辈:“红叶在修身相贤得乃大”。

陆氏一支字辈:“尚兴起家钰安邦仲伦常世地大吉昌”。

陆游先祖为什么阻止家人出仕?

陆氏先祖竟然是狂人 说到陆氏先祖,大家可能会大吃一惊。而这位装疯卖傻的楚狂人,其实就是元候公陆通,也就是陆氏的始祖! 公元前327...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