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百家姓里没姓忻的?好奇怪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5浏览:3收藏

为什么百家姓里没姓忻的?好奇怪啊?,第1张

  忻氏始见于宋代著作考
  忻氏本是稀见姓氏,在现代又因人才济济而为人们所熟见,但忻氏见诸文献始于何时呢?
  我们查找了目前所能见到的宋代人名索引,虽有忻氏之姓氏,但没有忻氏之人名,唐代以前则更是难以查稽。
  所幸能从宋代著名大学问家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 中,看到了“谈论既,悦忻如” 一句,并在“忻”字下注有“忻氏见《姓纂》” 。可见在宋时的《姓纂》一书中已收有“忻”姓。
  对此,我们尚不满足,因为仅凭王应麟一家之说,还只是孤证,最好能找到《姓纂》这本书。可惜我们现在很难见到这本书,全国善本书目中也没有记录哪家图书馆藏有此书。在目前能见到的宋代所有的姓氏书中,如在宋代邓名世所编撰的《古今姓氏书辨证》现存版本中,也没有介绍忻氏,真是旁证难求。
  幸运的是我们查找到宋代姓氏书的版本记录。据《丛书集成》本的《古今姓氏书辨证》校勘记介绍,南宋绍兴年间刊本的《古今姓氏书辨证》目录中有忻姓,归在上平声二十一欣部。然而可惜的是这个刊本是个残本,二十一欣部正好残缺,我们仍然无法了解忻姓的来源。
  尽管如此,我们已为忻姓始见于宋人著作找到的旁证,证明了忻姓最早已在宋代为人所知。而这也符合《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中所言忻氏始祖始于宋的说法,以文献相证,应可有一个结论了。
  宋有忻村之名
  查《四库全书》时,看见有一首记载忻村的诗,这是南宋时王洋所撰的一首五言律诗,诗名为《自忻村被酒归失方竹杖》,诗云∶我贫难致逺,得此有夤缘。弟为兄身老,书来意巳传。扶衰惟献直,入手不随圆。偶向醉中别,如何不黯然。
  王洋,字元渤,山阳人,以省试第二名中宣和六年(1124年)甲科,绍兴(1131年)初,累官起居舎人,知制诰直徽猷阁,歴典三郡,著有《东牟集》。
  由诗中可见,他是到过忻村的。只是不知这个忻村在哪里?而查《咸淳临安志》,见三十九卷于潜县丰国乡十七都有一个忻同堰,而在昌化县的玉仙乡有一个忻村溪堰。估计这个忻村可能在忻村溪堰附近了。咸淳年间在1265~1275年间,已是南宋末年。王洋在南宋时做官,他的活动范围也在南宋首都杭州(临安)附近,所以,有理由相信,他到过当时临安府的昌化县玉仙乡的忻村。
  湖州德清县忻氏考
  在一些古文献中除了介绍忻都外,还有我们在史料中常见的三位忻姓名人。在明朝凌迪知所编纂的《万姓统谱》一书中,介绍了三位忻姓名人,而在清朝初期编撰《古今图书集成》的氏族典中,也照样收录了这三个忻姓名人,他们是∶
  忻恭逊 博罗人 成化举人 任教谕
  忻 祥 漳州人
  忻 伟 吴堡人
  同时,《万姓统谱》又说“湖州府德清县有忻氏” 。
  经我们查核万历《湖州府志》,在卷七第二十三页中查到∶
  忻 祥 天顺成化年 任德清县训导
  而我们在《八闽通志》中又查到忻祥曾在成化年间任罗源县训导,由此可见,所谓“德清县有忻氏” ,可能即是忻祥。而忻祥原为漳州人,如忻祥后来在德清县定居的话,则可能在德清县尚有忻祥的后人。
  另外,在《万姓统谱》的氏族博考卷七中说,“忻氏为本朝希姓,不知所自起” 。可见此书的作者可能也没有看见完整的宋刊本《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姓纂》等书,或许他也是在当时的方志书中抄录了三个忻姓人名,记录了明成化时期的忻姓名人。
  在湖州府德清县当训导的忻祥如原籍为漳州,就有可能如《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中所说,忻都公之长子“敬宗公袭指挥职复往福建” 。则忻样为敬宗公之后,后来又从福建漳州到罗源县和湖州德清县做官。当然,另一种可能就是忻祥不是敬宗公之后,而是在宋时与安庆公同族而居于福建南安的忻氏之后,此一支忻氏后来由南安南移定居漳州,这就需要我们再查找南安和漳州的文献后才能证明。
  忻姓和欣姓是否一家
  在一些姓氏辞典中常将忻、欣混为一族,由于“忻”字和“欣”字的音义相似,就造成了一些误会,认为“欣”姓也作“忻”姓。因此有把五代时的欣彪写作“忻彪” ,也有把元代的忻都写作“欣都” ,甚至那位在清代咸丰年间当过鄞县知县、宁波知府和宁绍道台的段光清,也把陶公山忻氏写成欣氏。
  其实,如果从广义的忻、欣同音同义去理解,可能会连成一家,但这方面史料是很难考稽的。而且,同音的姓还有“新” 、“欣” 、“昕” 姓等好几个,都属于较罕见的姓氏,而事实上也很少有人会说这些姓氏都是始于一族的。从现有文献来看,也很难看出“忻”与“欣”曾是一家。
  据明嘉靖年间人陈士元撰《姓觹》中说∶“忻姓,《千家姓》云∶天水族” ;“欣姓,《千家姓》云∶渤海族” 。天水在今甘肃天水市一带,而渤海则在今河北沧州市一带,两姓族望远隔千里。当然,《千家姓》所说渤海谅是以五代时的欣彪为依据的,因为史书上说他是渤海人。而据郑樵《通志》氏族略所说,“欣氏望出西河” 。则应是西河郡人,即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当然,还有一种说法是指老黄河故道的入海口迤西,即河南至山东的那段黄河西岸,这里离渤海郡倒不远。
  另外,根据最近利用现代统计资料编撰的《中华古今姓氏大辞典》所载,忻、欣两姓的分布上也有不少差异,也很难说有相通之处。
  忻姓∶分布于上海之松江,河北之怀安、尚义,山西之太原、大同,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武昌,安徽之贵池,福建之宁德,四川之马边等地。
  欣姓∶分布于黑龙江之嫩江,山东之鱼台,浙江之余姚,山西之太原、长治、临汾等地。而另据《中华姓氏大辞典》的调查,欣姓还在河北乐亭,甘肃临泽,安徽淮南,贵州赤水,江苏高淳和武进,浙江宁波、余姚及江山等地有分布。
  那么,“忻、欣之合” 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此说法的呢?在《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中,已有人提到忻氏前辈有“忻彪” (亦即五代时的欣彪) ,但并不说在春秋时已有忻姓。而欣姓起源中有“春秋时曹叔支庶公子欣时之后”一说,还有“春秋时周文王之孙蔡仲之后” 一说。我们还查阅了一些文献,发现在1921年出版的臧励和撰的《姓氏考略》中也把忻、欣两族连了起来,他在引了两段《路史》中关于欣氏起源的资料后,说∶“欣氏一作忻,或元时忻都之后” 。又说∶“元时忻都亦作欣都,后有欣氏” 。另有一些姓氏书说∶“欣姓,变姓忻。”这都有些不知出处,因果不明。也正是因为有些人以忻、欣两字音同义通,推断为忻、欣一家,造成了忻、欣姓氏称呼的混乱。
  有意思的是,经过几百年历史的变迁,现存忻氏宗谱尚存三种,而欣氏宗谱却未见著录。我们很希望能看到欣氏宗谱,以进一步解开忻、欣两族的历史之谜。
  忻氏郡望的天水痕迹
  明代《千家姓》中说,“忻氏,天水族。” 但未注明资料来源,而我们也应该相信,当时编《千家姓》的人,应查过明代以前的姓氏书和地方志,当时的资料应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数量多而更可靠。
  同时,我们在核对《万姓统谱》提到的三个忻姓名人的籍贯时,也发现了忻氏郡望天水籍的痕迹。三位忻姓名人中有一位叫忻伟的,是吴堡人。吴堡县在陕西北部,与天水郡相近,如果他不是由福建迁去的,就有可能本来就在甘、陕一带定居。我们希望能找到他的史料。
  忻恭逊原籍博罗考
  在《万姓统谱》里记载的第一位忻姓名人就是忻恭逊,说他是博罗人,成化举人,任教谕。
  博罗有两处,一外是广东惠州府博罗县,这是个县名。另一处是在浙江余杭县东北的一个小镇,叫博罗镇,也叫博鹿或博陆镇,倒是离忻祥当训导的德清县不远。
  按照常理,似乎应以县名报籍贯,那就要算广东博罗县人。说明忻氏有一支已从南安迁往广东,如果他是在成化年间中举,那么在明、清两代所修的《博罗县志》里应该能找到忻恭逊的名字。
  但如果是在离德清县不远的博罗镇定居,那么就要再查明、清两代所修的《余杭县志》,那里也应该能找到忻恭逊的名字。因为这也是关系到忻氏家族南迁广东是否事实的问题。
  民国时期的陶公山忻氏分布
  要了解民国时期的陶公山忻氏分布情况,最好查阅那部《鄞县通志》,这部县志从民国二十二年创修,民国二十六年大体修完,抗战胜利后续修,而在1951年才印完。它是一部集旧时代鄞县资料大成的县志,荟集了历代修史者的不少心血和宝贵史料。
  在《鄞县通志》的舆地志氏族卷中,有一段介绍忻氏的话∶“本族生产惟持渔业,近年尚称发达。经商上海,亦颇有崛起者。故各家生计尚不至竭蹶。” 又说∶“商最多,渔次之,农又次之,学最少,间有出仕者” 。
  当时统计忻氏人口有三千户,约一万人。据调查,涉及忻家地名的及有忻氏居住者较多的地方有∶
  永顺乡 有陶公山、老三房等地名。姓氏有忻姓及其他姓。
  永嘉乡 有陶公山、老二房、许家、大小房、余家等地名。姓氏有忻姓、许姓、余姓及其他姓。
  永善乡 有陶公山、老大房、老二房等地名。姓氏有忻姓及其他姓。
  永泰乡 有陶公山、余家岙、王家、大岙底等地名。姓氏有忻姓、余姓、王姓及其他姓。
  注∶永顺、永嘉、永善、永泰四乡,村居相连,通称陶公山。其邻村里距亦无甚异,以忻氏宗祠为中心,东至曹家山头05里,西至许家03里、北至史家湾08里。
  永福乡 东至长漕,南至谢家庄,西至邵家弄,西北至五港。姓氏有忻姓、朱姓、李姓、励姓、钱姓、范姓及其他姓。
  戴港岸乡 东至撺竹庙,西至打石弄,北至拗手漕,有忻家地名。姓氏有忻姓、戴姓、李姓、杜姓、林姓及其他姓。
  史张薛乡 东南至曹家,西至薛家、张迈岭。姓氏有忻姓、史姓、曹姓、陈姓及其他姓。
  山水乡 东南至横街,东北至下水,西北至鸡山头、沙家山。姓氏有忻姓、钱姓、袁姓、陈姓、朱姓、余姓及其他姓。
  圆堍乡 西至双桥、湖墅桥,有上水、沙家山、岩官庙。有忻家地名,却无忻姓。姓氏有李姓、徐姓及其他姓。
  球南乡 东至五袋底,南至下三叉,西南至胡家,北至龚篆沙。有忻家地名。姓氏有忻姓,但朱姓为大姓,还有邵姓、施姓、杜姓、陈姓、史姓、徐姓、袁姓、叶姓、龚姓及其他姓。
  注∶球南乡在咸祥。当地居民除农业外,兼渔业和盐业,并植棉花。据说在那里还有忻氏“自” 字辈人士健在。
  由上可见,除陶公山外,忻氏分布在周围地域还是较广的。至于近一百年来,由上海而向全国各地,以及由陶公山而向海外发展更是分布广泛,人口也越来越多。据估计,除陶公山外,上海可能是忻氏定居人口最多的地方,人数不少于五千。
  目前已知的陶公山忻氏宗谱
  忻氏宗谱是忻氏子孙寻根问祖、连结血亲和情谊的有力依据。据目前所知,明嘉靖年间曾遇灾失谱。后来在明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年)由陶公山忻氏六世祖忻廷桂修过宗谱。再到清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也修过宗谱。到了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1780年)又修过宗谱,这本谱由十一世祖忻澐涛作序。后来在清道光十二年(壬辰,1832年)又修了一次谱。这四次修的宗谱,似乎都是总谱,因后来清光绪元年(乙亥,1875年)修的二房支谱中说∶“皆四房合谱” 。
  当然,随着忻氏人口繁衍,家族兴旺,各房自然要分房修谱。于是,在同治年间,分房开局修纂支谱。据称是三房先告成,长、四房亦依次纂成,而二房因系属最繁而晚成,且卷帙有二十三卷之多。然而到了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年),二房又续修支谱,到民国三年(甲寅,1914年)又修了一次。但上述各宗谱和支谱,我们现在都难以看到了,因为,随着历史的变迁,加上宗谱的印刷量少,所以,忻氏宗谱已成为稀世珍本。现在我们所知在全国各图书馆中仅藏有四种,全本只有一部。
  宁波天一阁藏有两部,一部是民国八年(1919年)木活字排印本《鄞东忻氏老三房支谱》,民国时戴廷佑纂修,共十二卷加首一卷,共十二册,这部是完整的。另一部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新昌石氏木活字本《鄞东忻氏支谱》,民国时忻德寿、忻祖烈等纂修,不分卷,存一册,是个残本。
  在上海图书馆中藏有一部《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民国时忻德寿、忻祖烈等纂修,仅存一册,并注为四修本。由书中可知此本只是个抽印本,因为这一册中所述之谱系仅是忻鎡及后代的谱录,不涉及其他各房派。因忻鎡为二房,所以这本谱只能算是二房中的一支房谱。
  而另一部藏在奉化县文物管理所的《陶公山忻氏支谱》,也是个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木活字本,由民国时十七世祖忻江明所修,也是不分卷,也不注明册数,因此无法看出这部支谱是否全帙。但后注有∶“谱创自清光绪元年童觉轩” ,这“童觉轩” 谅是“董觉轩” 之误。因为据《鄞东陶公山忻氏支谱》光绪元年序中所说∶“全书体例则请董君觉轩裁成焉” ,这位董觉轩就是董沛,是清末一位硕儒,也是忻氏的亲戚,由此可知这本支谱可能也是二房的支谱,因为正是董沛在光绪元年为二房的支谱裁定体例,还写了序。
  当我为了解忻氏宗谱而查找各地藏书目录时,在陶公山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当地还有一部忻氏宗谱被发现。我去看书后才知道这是由两部残本拼成的四房支谱,也是目前所知的唯一一部四房宗谱。
  这部《忻氏竹介堂支谱》(四房堂号竹介堂)共有四卷。也是在民国时由戴廷佑纂修,民国八年(1919年)刊印,共四册,缺第一册。此为民国己未重修本,用白纸印。另一部《忻氏竹介堂支谱》也是四卷,为民国时忻启陶纂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刊印,共六册,缺第二册。此为民国丁亥重修本,用黄纸印。将这两部残本配在一起,大致可以配齐全帙,但总觉不是原本,有遗憾之感。
  忻氏宗谱能保存已属不易,而能在四房中有两房的谱系完整,也算大幸。希望能在今后还能完整发现更多的忻氏宗谱,为了解和研究忻氏历史提供丰富的文献佐证。
  有关忻都公的文献初考
  忻氏宗谱中说∶“嘉靖三十二年遇灾失谱。”于是给后人在考证前辈事迹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最早只知陶公山忻氏祖先有两位著名人士,一位是始祖安庆公,一位便是定居金塘的忻都公。安庆公只见于宗谱中万历甲辰年序,而忻都公因史书有名,而宗谱中记述甚详,然而也带来了扑朔迷离的历史之谜,让后代人在考证中颇费踌躇。
  以宗谱而论,万历甲辰年序应为忻氏文献中之最早者,言之咄咄,不能不信。然而从史书去反证,却也是可商榷之处不少。
  如始祖安庆公在宋仁宗时为滁州牧一事,考宋仁宗时为1023年至1063年,宋史中无记载,滁州志中亦无记载,且不去说此事真伪,而往下至宋度宗咸淳末年有忻都公登解元事,在年份上亦难以相符。因宋度宗咸淳末年约在1271年至1274年左右,与安庆公时仅隔250年左右,按二十年一代而注,也仅只十二代,但忻都公是十四世孙。如勉强计算,即使安庆公在1023年起应已有孙儿忻俞公,当时如为四十岁(我们用了极上限算法,从宋仁宗天圣元年算起)。那么忻都公只可能在1243年左右出生,才有可能在1271年左右登解元之榜(估计在三十岁左右)。但这仅仅是初步计算,而在250年中按这样二十年一代统计出生时间还仅是个异数,因为二十年一代的计算条件是很苛刻的,在北宋后期和南宋时期的兵荒马乱年代应无这种可能。
  但是,如果忻都公真是在咸淳末年登解元,那么旧谱中所说的元至元二年谪授本府定海县尹一事又难与史书年份相符。我们已知宋咸淳末年约在1271年至1274年左右,而元代有两个至元年号,前一个至元二年恰在咸淳初年(即在1265年),当时忻都公不可能做官,而后一个至元二年在1336年,即使忻都公中解元时年方二十,那么事隔61年左右之后,他也不可能以81岁高龄去任定海县尹。
  然而即使如此,我们仍无法解释宗谱中所说,当忻都公年老退休后,他儿子敬宗公(十五世)在明洪武十三年时,以年高之岁还要回福建老家,因为中间隔了元代九十年,如忻都公活动于宋末元初,则敬宗公要长寿到明初而七世同堂,似不可能,这是据宗谱的表中所言,十七世仲仁公至二十世遄公(即胜道公之父)都在元代出生,胜道公(二十一世)也在明洪武三年出生。。
  而宗谱所言自仲仁公(十七世)至胜道公的生辰似乎也有疑义,且看∶
  十七世仲仁公生于元武间
  十八世徕公生于泰定四年(1327年)
  十九世福公生于元统二年(1334年)
  二十世遄公生于至正十六年(1356年)
  二十一世胜道公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
  查元代无元武年号,可能是元贞之讹,当在1295~1296年,仲仁公三十岁左右生徕公,当不会错。但徕公生福公时仅八岁、遄公生胜道公时仅十五岁,另有颛公(生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生尹观公(生于宣德十年,1435年)时仅十一岁,都是年号凌乱之因造成,可见嘉靖年间遇灾失谱后的损失惨重,靠事后一些老一辈人的回忆凑弄来的家谱资料总有缺憾。
  实际上,我们认为忻都公在元代的生活时期应在元后期,这样才能合理解释自安庆公以后十四代人的时间分布,也能与明洪武十三年忻敬宗率家人回福建老家的时间接上。
  以上就是我们以宗谱证史书,又以史书证宗谱的反复比较结果,应是可商榷之处。
  接着,我们遍查各史书方志,见到了不少“忻都”之名。因为宋朝已有忻姓之称,我们也排除了忻氏为蒙古人忻都之后的可能,事实上叫忻都的不仅有蒙古人,还有维吾尔族人和回族人。在《元史人名索引》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些叫忻都的人∶
  屯田高丽的忻都
  阿合马之子忻都
  吏部尚书忻都
  反晋王被斩的忻都
  诸王忻都
  岭北省臣忻都
  云南左丞忻都
  宣政院副使忻都
  瞻思丁之子忻都
  元世祖时将军忻都
  上都卫官忻都
  在《明史》中还有∶
  元将忻都
  同佥忻都
  征日本的忻都
  接着,我们再把史书中的忻都史料按年份排列了一下,以了解忻都的活动历史和范围,看看哪位最有可能是忻氏的先祖忻都公,结果发现了一个横亘百余年的忻都。且看∶
  1265年(元至元二年,宋咸淳元年)
  谪授本府定海县尹(见宗谱)。
  1270年(元至元七年)
  忻都(铁木哥斡赤斤六世孙)任高丽经略使(见三史同名录)
  1271年(元至元八年)
  四月,忻都任高丽凤州经略史,讨裴仲孙(见蒙兀尔史记)。
  五月,史枢、忻都等对珍岛贼,大破之(见元史)。
  1273年(元至元十年)
  春正月命忻都、郑温、洪荣邱讨耽罗(见新元史)。
  1274年(宋咸淳十年,元至元十一年)
  忻都登解元之榜(见宗谱)。
  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
  忻都为郴县达鲁花赤,进义副尉衔(见万历郴州志)。
  徽州路达鲁花赤有明威将军忻都,徽州路判官有忻都,承德郎(见
  弘治徽州府志)。
  1280年(元至元十七年)
  十一月,廉希宪卒,廉希宪一名忻都,维吾尔人,成吉思汗宿卫(见
  蒙兀尔史记)。
  忻都为征东元帅、后为行省右丞(见三史同名录)
  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
  春正月命忻都、洪茶邱由高丽泛海至日本(见元史)。
  六月,忻都与日本兵战于鹿岛失利(见新元史)。
  八月,忻都为中书右丞(此为在高丽的忻都),(见新元史)。
  1282年(元至元十九年)
  阿合马之子忻都伏诛(三史同名录)
  1285年(元至元二十二年)
  忻都为踢里王诏讨使(见新元史)。
  1286年(元至元二十三年)
  忻都为湖州达鲁花赤(见万历湖州府志)。
  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
  忻都由吏部尚书除,任吏部参知政事(见元史)。
  1288年(元至元二十五年)
  忻都任尚书省参政知事(见元史)。
  十月,忻都等十二人理算六行省钱谷(见新元史)。
  1289年(元至元二十六年)
  忻都由江浙参政升尚书左丞(见元史)。
  1290年(元至元二十七年)
  忻都任尚书省右丞(由左丞转),(见元史)。
  在高丽之忻都所部别笳尔(黑龙江黑水府)田户饥,给九十日粮(见
  蒙兀尔史记)。
  1291年(元至元二十八年)
  忻都任尚书省平章政事(见元史)。
  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
  三月,桑哥党纳速剌丁灭里,忻都、王巨济并伏诛,定赃罪十三等
  (见新元史)。
  忻都讨伐西北叛王(见元史)。
  1295年(元元贞元年)
  南安县达鲁花赤有忻都,大德前任(见八闽通志)。
  福宁州同知有忻都,元贞间任(见八闽通志)。
  1296年(元元贞二年)
  三月,忻都言晋王甘麻剌朵儿带言月儿鲁皆有异图,诏枢密院鞠之,
  无验,帝会言晋王死,言月儿鲁者谪从军自效(见元史)。
  忻都论死(见新元史)。
  溧阳州同知有忻都(见至大金陵新志)。
  1297年(元大德元年)
  福清州同知有忻都,大德间任(见八闽通志)。
  福州路总管府达鲁花赤有忻都,大德间任(见八闽通志)。
  1300年(元大德四年)
  忻都任石埭县达鲁花赤(见嘉靖池州府志)。
  忻都,蒙古人,大德间监石埭县,旧置岁输秋苗二万八千石,皆本
  邑转输山陂,所费不赀,都请改折色名轻赍,著为令,民立宣化碑
  以颂其德(见大清一统志)。
  十二月赐诸王忻都钞五万锭。按忻都为东道诸王(宗室表∶烈祖系,
  铁木哥斡赤斤六世孙),故以为高丽凤州经略使,国王忽林赤亦听其
  节制(见蒙兀尔史记)。
  1301年(元大德五年)
  忻都在石埭县泮宫前建碧澜亭(见嘉靖池州府志)。
  1304年(元大德八年)
  忻都为鄞县达鲁花赤(见延佑四明志)。
  朝散大夫忻都为庆元路总管府同知,大德、延佑间(见延佑四明志)。
  忻都为庆元路总管府达鲁花赤(见延佑四明志)。
  忻都为录事司达鲁花赤(见延佑四明志)。
  1308年(元至大元年)
  忻都任泉州路总管府判官(见八闽通志)。
  1315年(元延佑二年)
  忻都任南安县达鲁花赤,延佑初任(见八闽通志)。
  福宁州同知有忻都回回,延佑间任(见八闽通志)。
  惠安县达鲁花赤有忻都(见八闽通志)。
  1320年(元延佑七年)
  忻都为岭北省臣(见三史同名录)
  1322年(元至治二年)
  忻都为定海县令(见重修定海县记)。
  1324年(元泰定元年)
  忻都任滁州府判,奉议大夫衔(见滁州志)。
  1328年(元天历元年)
  忻都(回回)任云南行中书省左丞(见中国回族大辞典)。
  1330年(元至顺元年)
  忻都任滁州达鲁花赤,奉议大夫(见康熙滁州志)。
  忻都为云南左丞(三史同名录)
  1331年(元至顺二年)
  忻都为湖州达鲁花赤(见万历湖州府志)。
  1336年(元顺帝至元二年)
  忻都谪授本府定海县尹(见宗谱)。
  1338年(元顺帝至元四年)
  福宁州达鲁花赤有忻都,至元间任(见八闽通志)。
  福建市舶提举司提举有忻都,至正前任(见八闽通志)。
  1341年(元至正元年)
  后五年(即指至正元年),忻都复升右纳言,又转升庆元路统辖兼总
  督军务事,奉旨提兵二十余万同洪查伐日本凯旋,奸相王基妒贤能
  忌茂绩(见宗谱)。
  1345年(元至正五年)
  余自延佑三年别冯彦思,至今已有二十九年不得再见,忻都舜俞来
  访今于甬东林庐,舜俞共学勤苦,严利义之辨而不苟合,今年舜俞
  又来曰,某辈得学于彦思,自喜入门之不差矣(此忻都字舜俞,为
  回回氏,能诗),(见程端礼之畏斋集)。
  至正间,忻都又任泉州路总管府判官(见八闽通志)。
  1351年(元至正十一年)
  忻都任卫官(三史同名录)
  1355年(元至正十五年)
  正月,以宣政院副使忻都为太子詹事(此为吐蕃宣政院),(见元史)。
  1363年(元至正二十三年)
  乘徐达等离安丰,元将竹昌、忻都入据安丰(见明史)。
  1366年(元至正二十六年)
  徐达破安丰,获元将忻都(见明史)。
  1373年(明洪武六年)
  秋,陈德出兵战于答剌海口,斩首六百级,获其同佥忻都等五十四
  人(见明史)。
  1380年(明洪武十三年)
  朝廷移民关外令下,忻敬宗回福建,忻睦宗迁入定海县城车苏巷(见
  宗谱)。
  另外,还有一些元人诗文集尚未查全,成吉思汗的六世侄孙忻都(铁木哥斡赤斤六世孙)的生卒年份也未查到。但是,可以说有关忻都的史料大部分已找到了。

为什么百家姓里没姓忻的?好奇怪啊?

  忻氏始见于宋代著作考  忻氏本是稀见姓氏,在现代又因人才济济而为人们所熟见,但忻氏见诸文献始于何时呢?  我们查找了目前所能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