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群雄之袁术的故事是怎样的?后世又该如何评价袁术?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5浏览:1收藏

汉末群雄之袁术的故事是怎样的?后世又该如何评价袁术?,第1张

袁术生平简介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

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军,袁术因畏祸而出奔南阳。初平元年(190年)与袁绍、曹操等同时起兵,共讨董卓。

后与袁绍对立,被袁绍、曹操击败,率馀众奔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称帝,建号仲氏 ,但未受人承认。

此后袁术奢侈荒*,横征暴敛,使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先后为吕布、曹操所破,元气大伤,后于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袁术的故事

一、出身名门

袁术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次子。

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她怀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由于袁术的庶兄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史书普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袁绍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颇见低微。

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后来有很大改变。他被举荐为孝廉,经多次调任做到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大权,袁术与袁绍得到了何进的拉拢。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杀害何进,袁术与吴匡合力进攻皇宫,宦官们手持武器负隅顽抗,袁术火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胁迫十常侍弃皇宫出逃。

二、讨伐董卓

董卓入洛阳后,欲废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为拉拢袁术,乃表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不肯依附,惧祸逃往南阳。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引兵从术。

南阳户口尚数十百万,但是他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奢姿无厌,百姓患之。袁术于是和孙坚联手,上表行孙坚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领军出征,袁术在后方提供粮草补给。

后孙坚率军于阳人击败董卓军的胡轸、吕布,斩杀了华雄,取得大捷。此时有人便向袁术进言:“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袁术担心孙坚会尾大不掉,便不运军粮给孙坚。

孙坚便连夜赶回严辞切责袁术,袁术惭愧,立即给孙坚调发军粮。孙坚回到前线后乃率军攻入洛阳,分兵出函谷关。后来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豫州,袁绍以会稽的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

三、割踞淮南

袁绍想立汉宗室刘虞为帝,派人通知袁术,希望得到袁术支持。但是袁术观汉室衰微,早已心怀异志,不愿意拥立成年的汉朝皇帝,于是托辞公义不赞同袁绍的提议,兄弟两人因此积怨翻脸。

当时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袁绍以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此后袁术转而与公孙瓒以及陶谦结盟,与袁绍相互争霸。

但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大怒说:“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仆吗”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袁绍于是联合刘表,想南北钳制袁术,袁术召回孙坚率军攻打刘表,不久后孙坚征讨刘表时战死。

为了消灭袁绍的盟友曹操,袁术联同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挥军攻击兖州。袁术屯军于封丘,之后又有黑山贼的余部以及匈奴于扶罗等助战,与曹操战于匡亭,但是大败。

袁术退保雍丘,南回寿春,守将陈瑀不让其入城,袁术退守阴陵,集合军队攻击陈瑀,陈瑀逃回下邳。袁术又率领余部前往九江郡,杀死了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扬州牧,又兼称徐州伯,封部将张勋、桥蕤为大将军。

李傕等攻入长安后,想结交袁术,于是授左将军,假节,进封阳翟侯,并派遣太傅马日磾到各地给受封的将军侯爵举行拜授仪式,袁术抢了马日磾所携的军中符节,然后把他关押起来不再放他回去。

兴平元年(194年),袁术攻徐州,与刘备相持于盱眙、淮阴,双方互有胜败。后吕布趁机夺取徐州,袁术于是打败了刘备,占领了徐州广陵等地。以吴景为广陵太守。

兴平二年(195年)春正月,曹操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据《魏略》记载,曹操一次外出时遇袁术部曲追杀,幸得曹真(原名秦真)之父秦邵(字伯南),冒名顶替,袁术部曲误以为他就是曹操,遂杀之而去,使曹操躲过一劫。

四、僭号天子

袁术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就是自己,故袁术获得玉玺后,常有称帝的野心和意图。

兴平二年(195年)冬天,董卓余部李傕和郭汜在弘农郡的曹阳涧一带追击汉献帝及公卿百官,保护汉献帝和文武百官的杨奉被凉州军打败,献帝只身逃到黄河北边去了。

袁术以为时机已到,召集部属们开会说:“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们袁家四代都是朝中重臣,百姓们都愿归附于我。我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听了,谁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有主簿阎象发言道:“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他们的两分,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明公您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样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乎也不能与残暴无道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袁术听了阎象这番话不吭声,心里却是非常恼怒。

时过不久,河内人张鮍为他卜卦,说他有做皇帝的命,他以此为理由,于建安二年(197年)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

袁术称帝后,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生活上他奢侈荒*,挥霍无度。后宫妻妾有数百人,皆穿罗绮丽装,精美的食品应有尽有,而他军中的士兵却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

在他的腐败统治下,江淮一带民不聊生,许多地方断绝人烟,饥荒之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袁术是怎么死的

建安四年(199年),走投无路的袁术,欲将帝号归于袁绍,于是袁术前往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结果在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朱灵军截住去路。

袁术不得过,又退往寿春。六月,退军至江亭。当时军中仅有麦屑三十斛,时六月盛暑,袁术欲得蜜浆解渴,又无蜜。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怎么会到这个地步!”最后呕血斗余而死。

袁术从弟袁胤畏曹操,不敢居寿春,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依附袁术的故吏庐江太守刘勋。孙策破刘勋后,袁术的家眷被孙策所得。后来,袁术儿子袁耀仕吴为郎中,袁术的女儿成为孙权的夫人,袁耀的女儿又许配给孙权的儿子。

袁术墓址在哪里

袁术墓有三说:一说在县治南三百步;二说在泛水镇南郊;三说在宝应县城北挖得铁棺,以为是袁术墓。

经过刘宝楠考订,“今县城在汉代为平安地,其葬于平安,无足异者。泛水古墓无袁术明文,不额以传言为实据。县治北铁棺镌曰袁术墓,古人题和曰某柩,不曰某墓。且无舍其官爵,直书名讳之理,况术袭帝号,其党葬之,多有卤莽。

如何评价袁术

蒯越:袁术勇而无断。

孔融:袁公路岂忧国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

陈圭:暹、奉与术,卒合之军耳,策谋不素定,不能相维持,子登策之,比之连鸡,势不俱栖,可解离也。

陈登:公路骄豪,非治乱之主。

何夔: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术无信顺之实,而望天人之助,此不可以得志于天下。

陈寿:袁术无毫芒之功,纤介之善,而猖狂于时,妄自尊立,固义夫之所扼腕,人鬼之所同疾。虽复恭俭节用,而犹必覆亡不暇。

袁术奢*放肆,荣不终己,自取之也。

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郡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人。东汉末年地方军阀,司空袁逢嫡次子,太仆袁基、冀州牧袁绍异母弟。

举孝廉出身,拜为河南尹、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拜为后将军,畏祸出奔南阳郡。初平元年(190年),联合袁绍、曹操等关东诸侯,联兵讨伐董卓。此后,对抗于袁绍和曹操,兵败逃亡九江,割据扬州。建安二年(197年),僭位于寿春,建号仲氏。骄奢*逸,横征暴敛,导致江淮地区残破不堪,民多饥死,部众离心,受到吕布和曹操攻击,元气大伤。

建安四年(199年),呕血而死。

人物生平

出身名门

袁术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次子。 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她怀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由于袁术的庶兄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史书普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袁绍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颇见低微。 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后来有很大改变。他被举荐为孝廉,经多次调任做到河南尹、虎贲中郎将。 汉灵帝驾崩后,大将军何进掌握朝政大权,袁术与袁绍得到了何进的拉拢。

中平六年(189年),十常侍杀害何进,袁术与吴匡合力进攻皇宫,宦官们手持武器负隅顽抗,袁术火烧南宫九龙门及东西宫,胁迫十常侍弃皇宫出逃。

讨伐董卓

董卓入洛阳后,欲废汉少帝刘辩,改立陈留王刘协为帝,为拉拢袁术,乃表袁术为后将军,袁术不肯依附,惧祸逃往南阳。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引兵从术。南阳户口尚数十百万,但是他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奢姿无厌,百姓患之。袁术于是和孙坚联手,上表行孙坚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领军出征,袁术在后方提供粮草补给。

孙坚率军于阳人击败董卓军的胡轸、吕布,斩杀了华雄,取得大捷。此时有人便向袁术进言:“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袁术担心孙坚会尾大不掉,便不运军粮给孙坚。孙坚便连夜赶回严辞切责袁术,袁术惭愧,立即给孙坚调发军粮。孙坚回到前线后乃率军攻入洛阳,分兵出函谷关。后来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豫州,袁绍以会稽的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

割据淮南

袁绍想立汉宗室刘虞为帝,派人通知袁术,希望得到袁术支持。但是袁术观汉室衰微,早已心怀异志,不愿意 拥立成年的汉朝皇帝,于是托辞公义不赞同袁绍的提议,兄弟两人因此积怨翻脸。当时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袁绍以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此后袁术转而与公孙瓒以及陶谦结盟,与袁绍相互争霸。但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大怒说:“这些竖子不跟随我,反而跟随我家的奴仆吗”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袁绍于是联合刘表,想南北钳制袁术,袁术召回孙坚率军攻打刘表,不久后孙坚征讨刘表时战死。

为了消灭袁绍的盟友曹操,袁术联同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挥军攻击兖州。袁术屯军于封丘,之后又有黑山贼的余部以及匈奴于扶罗等助战,与曹操战于匡亭,但是大败。袁术退保雍丘,南回寿春,守将陈瑀不让其入城,袁术退守阴陵,集合军队攻击陈瑀,陈瑀逃回下邳。袁术又率领余部前往九江郡,杀死了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扬州牧,又兼称徐州伯,封部将张勋、桥蕤为大将军。李傕等攻入长安后,想结交袁术,于是授左将军,假节,进封阳翟侯, 并派遣太傅马日磾到各地给受封的将军侯爵举行拜授仪式,袁术抢了马日磾所携的军中符节,然后把他关押起来不再放他回去。

兴平元年(194年),袁术攻徐州,与刘备相持于盱眙、淮阴,双方互有胜败。后吕布趁机夺取徐州,袁术于是打败了刘备,占领了徐州广陵等地。以吴景为广陵太守。兴平二年(195年)春正月,曹操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据《魏略》记载,曹操一次外出时遇袁术部曲追杀,幸得曹真(原名秦真)之父秦邵(字伯南),冒名顶替,袁术部曲误以为他就是曹操,遂杀之而去,使曹操躲过一劫。(在此之前,秦真被曹操认为义子,改名曹真。)

袁术称帝

袁术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 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就是自己,故袁术获得玉玺后,常有称帝的野心和意图。

兴平二年(195年)冬天,董卓余部李傕和郭汜在弘农郡的曹阳涧一带追击汉献帝及公卿百官,保护汉献帝和文武百官的杨奉被凉州军打败,献帝只身逃到黄河北边去了。袁术以为时机已到,召集部属们开会说:“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们袁家四代都是朝中重臣,百姓们都愿归附于我。我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众人听了,谁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有主簿阎象发言道:“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他们的两分,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明公您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样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乎也不能与残暴无道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袁术听了阎象这番话不吭声,心里却是非常恼怒。时过不久,河内人张鮍为他卜卦,说他有做皇帝的命,他以此为理由,于建安二年(197年)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袁术称帝后,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生活上他奢侈荒*,挥霍无度。后宫妻妾有数百人,皆穿罗绮丽装,精美的食品应有尽有,而他军中的士兵却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在他的腐败统治下,江淮一带民不聊生,许多地方断绝人烟,饥荒之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众叛亲离

同时袁术称帝的行为,被天下诸侯所不齿,袁术等于成为了众矢之的,不久就接连遭到孙策、吕布、曹操三方的叛盟与打击。首先,孙策在江东脱离袁术而自立,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并连带使得袁术的广陵太守吴景、将军孙贲在收到孙策的书信后,弃袁术投孙策(两人皆是孙策亲戚),使得袁术丧失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势力为之一挫;其次,吕布大败袁术军,在淮北大肆抄掠;第三是,术率领部队进攻陈国,诱杀了陈王刘宠和陈国相骆俊。曹操亲自征讨袁术,在蕲阳擒斩袁术大将桥蕤、李丰、梁纲、乐就,袁术再度奔逃到淮南。

袁术于建安二年(197年)冬季,碰上大旱灾与大饥荒,实力严重受损,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当时沛相舒邵(字仲应)劝袁术散粮救饥民,袁术听后大怒,将斩之。舒邵说:“我知道一定要死,所以这么做。我情愿以自己一人的性命,从灾难困苦中救出百姓。”袁术受感动,下马拉着他的手说: “仲应,您只想自己享有天下美名,而不愿意与我共同分享吗”然而,此时袁术的衰败已经无法逆转。后来,其部曲陈兰、雷薄叛变,在掠夺粮草后,奔赴于灊山。

建安四年(199年),走投无路的袁术,前往灊山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陈兰,却为雷薄等拒绝,于是又将帝号归于袁绍, 写信给袁绍说: “天命离开汉室已经很久了,靠天下人扶持,政权出自私门。英雄豪杰争夺追逐,分割地盘。这同周朝末年的七国没有两样,只有强大的一方吞并他方。袁氏禀受天命应当统治天下,符命祥瑞粲然昭著。现在您拥有四个州,户口达百万人,论势力谁都不可能同您争强,论地位谁都不可能比您高。曹操虽然想扶助衰弱的朝廷,怎么能够将断掉的天命重新接上,将已经灭亡的朝廷重新振兴呢我恭敬地将天命送给您,希望您使它振兴。”袁绍同意接纳袁术。于是,袁术前往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 结果在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朱灵军截住去路。袁术不得过,又退往寿春。六月,退军至江亭。当时军中仅有麦屑三十斛,时六月盛暑,袁术欲得蜜浆解渴,又无蜜。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怎么会到这个地步!”最后呕血斗余而死。 袁术从弟袁胤畏曹操,不敢居寿春,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依附袁术的故吏庐江太守刘勋。孙策破刘勋后,袁术的家眷被孙策所得。后来,袁术儿子袁耀,仕吴国郎中,袁术的女儿成为孙权的夫人,袁耀的女儿许配给孙权的儿子。

黄庙石桥

位于项城市东南30公里付集镇黄庙集内,老泥河西来东注,河南岸属沈丘县所辖,河北岸属项城版图,两县以河桥为界。该桥全系红石垒砌而成。桥两侧分别为16个栏杆,每栏杆上刻石狮、石猴。

鹿苑寺旧址

鹿苑寺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东崔街北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武帝肖衍创建。唐德中建中(公元780—公元783)年间,敕修,寺宇较前更为盛。元末毁于乱。明宣德五年(1430年)牛首僧怀忍重修。正德(1506—1521)年间,僧洪锦同乡民张钊鬻产捐修,寺尚巍焕,僧亦辐集。嗣后乡民陈守身、张养性重修。至清宣统三年(1911)殿宇无存,瓦石颓败,惟寺后银杏两株,高数丈,周围丈余,枝柯相交,参天蔽日,寒气袭人,虽盛夏亦然。1959年,东边的一株银杏被大风刮倒。几年前,另一株银杏毁于大火。

杨冢遗址

杨冢遗址位于河南省项城市范集乡李庄行政村杨冢自然村西北隅。1976年周口地区文物考古学习班在此发掘,根据出土遗物确定为龙山文化遗址。后范集乡政府在遗址上建立砖窑厂,烧砖取土,将遗址挖成一面积为2万平方米的窑坑。

战国秦汉遗址

高大庄战国秦汉遗址位于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袁楼行政村,北靠汾河,西临于营行政村,李庄、杨庄、高大庄自然村坐落于遗址之上。该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出土大量春秋战国、秦、汉遗物。曾在杨庄村后出土过西汉窖藏青铜洗22件,在李庄、杨庄、高大庄、袁楼村内出土大量蚁鼻钱。根据《袁和郡县志》文献记载,推测此处应为汉代和城县城。

柳杭石桥

柳杭石桥位于河南省项城市王明口乡柳杭行政村砖寨自然村中央。石桥为咸丰六年修建,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该桥为三拱红石桥,长17米,宽55米,拱长29米。路面用方石铺成,桥下溪水环绕,池塘花荷飘香,属项城八景之一。桥栏杆用大方砖砌成,已无存。

广阳古庙

广阳古庙位于河南省项城市孙店镇广阳行政村广阳自然村中央,东西大街北侧。

袁氏家族墓地

袁氏家族墓地位于河南省项城市高寺镇袁阁行政村东北隅。该墓地为项城名门望族袁氏家族的墓地,自清初至民国初年埋葬了34位袁氏后人,其中袁氏家族奠基人袁耀中与郭太夫人都安葬于此。

三国人物评之三国十大第一

汉末三国第一个大阴谋家、大军阀,要推刘焉,若说乱世一半是他造成的,也不为过。刘焉原为幽州刺史,看到乱相渐萌,就想到了篡权(他是宗室,有资格),连续做了三件别人不敢做的事情。第一件,他上书请求改州刺史为州牧。刺史是什么东西?不过中央监察官员,秩六百石,而当时一个太守就秩两千石。州牧是什么东西?地方行政、财政、军事全部一把抓,比现在的省长权力还大,除了由朝廷任命不世袭外,就等同于割据一方的诸侯王,而且秩万石或比公。按照后世的排法,就是一下子由从六品跳到了正一品!这不是开割据动乱之先吗?刘焉做的第二件事,是找个看风水的给他算命,那个骗子说益州分野有天子气(是说后来的刘备吧),他立码贿赂宦官,请求改官益州。第三件事,是到了益州以后,他派张鲁等人北上攻杀汉中太守,然后就让张鲁呆在汉中。张鲁什么东西?那是邪教五斗米道的主教,那个道的性质和张角的太平道没什么两样。张鲁一在汉中施行他的道法,成立独立王国,刘焉就有词了,说“米贼拦路”,从此不向朝廷进贡,而且天高皇帝远,他公然在成都用起天子仪仗来。真是个大野心家,除了没称帝号,他才是当时第一个僭位的大奸雄!而且刘焉不光有野心,也真的有本事,把四川整治得沃野千里,各方士人来归,真是乱世中一方净土。可惜他的儿子多被朝廷宰了,唯独留下一个刘璋,又是软心肠、老好人,被阴狠无二的刘备夺了基业。刘焉父子手下的名臣,在刘备入川时候殉死的就不算了,光看刘备重用了哪些人,就知道人材有多多了——法正、李严、黄权、刘巴、彭羕、吴懿、张翼、张嶷、严颜……

可惜刘焉起步早,死得早,否则别说刘备,就是曹操也未必不敢正眼看他的益州!

汉末三国唯一一个白手起家的,不是刘备是刘表。刘表是当时的大名士,“八俊”之一。时逢荆州大乱,袁术屯鲁阳、苏代领长沙、贝羽为华容长,各地宗帅群起割据。孙坚北上,先借口军士闹事,砍了刺史王睿(不是晋朝的王浚,浚是浚的异体字)。在这种局面下,刘表临危受命,单骑进了宜城,然后听了名士蒯越的建议,请五十五名宗帅来吃饭,一口气砍下五十五颗人头,荆襄悉平。这种胆魄和见识,真是百代少有!然后刘景升南抚夷越,东拒孙氏,北和袁曹,当起了他的土皇帝。为什么大家一看三国,荆州的人才那么多呢?很大一个原因,因为刘表会治理,路不拾遗,而且他本身是文化人,注重学术气息,所以连诸葛亮的叔叔诸葛玄都跑了去南阳躬耕。刘表手下人材济济,蒯越、蒯良、蔡瑁、张允,都是高才名将。谁说蔡张是垃圾?如果是垃圾,为什么周瑜着急要除了他们。刘表唯一的失策,就是文人气太甚,重感情,把个发小儿黄祖摆在江夏要冲上,黄祖一介老兵,要勇无勇,要智无智。刘表没有野心,也不想取天下,只想家族地方安康,所以错失了官渡大战的好时机,没能北伐,否则够曹操喝一壶的。刘表到了老年,更是因为两个儿子的家务事搞到头晕眼花,早早嗝屁了。如果他还在,我想曹操没那么方便拿到荆襄的!

汉末三国第一勇将是吕布,“马中赤兔,人中吕布”,那不是盖的。说吕布有勇无谋,其实历朝历代,为将者智勇要兼备,哪有光凭一杆戟就能闯天下的?吕布的智谋比起曹操来当然是小菜,可是比起其它豪杰来,就很了不起了。终究曹操打来打去,对磕过那么多势力,放眼天下,能被他当成真正敌手的实在不多。吕布是北方人,会玩儿骑兵,所以他被擒以后,对曹操说:“布将骑兵,公将步兵,天下可定也。”连曹操都犹豫。可刘备不是东西,想曹操再添个羽翼,哪还有我混的?就搬出丁原、董卓的旧事来,害得吕布掉了脑袋。其实丁原、董卓、袁绍、袁术驾驭不了吕布,曹操未必驾驭不了。曹操如果真的驾驭不了吕布,估计刘备不会说那种话。

吕布手下名将也多,第一是高顺,本来和陈宫同列,因为屡次犯颜直谏才被抹下去。成廉、魏续、侯成、曹性是勇将;张辽、臧霸是大将,后来入了曹营,都担当方面重任的。倒是陈宫不是东西,最早是叛了曹操,到了吕布麾下,又勾结郝萌想造反——这是史有明文的。陈宫的能力也值得怀疑,起码被陈珪、陈登父子玩弄于股掌之上,这父子两个那叫一个强!总之,吕奉先是大将,设天下无曹操,也许他纵横一辈子,没人能拦(除非“小霸王”孙策,也许还有点戏)。可是他没有战略眼光,没有民政之才,没有天下的野心,所以也不过豪杰而已,不算英雄,起码不算大英雄。

汉末三国第一大狠人是刘备。有出苏州评弹讲张松献地图,说到刘备送张松回川,那个恭敬啊,张松很想把地图献给刘备,可是不好开口,刘备心知肚明,就是不肯先当恶人,非逼得张松卖主不可,这时候说书人就评论:“天下狠人很多,狠到刘备这样的,还不是太多。”刘备是真正的三姓家奴,先在公孙瓒手下,被派救援陶谦,陶谦感激不尽,请他留下,他一看此处薪水较高,就坦尔然之的呆了下来。后来陶谦死他有了徐州,收留吕布为爪牙,结果被吕布主客易势,悲悲戚戚投了曹操。曹操待他够好的了,得机会他又斩车胄反叛,打败后北投袁绍。袁绍对他也不错,可是他一看形势不妙,诡称骚扰曹操后方,逃到豫州去了。再被打败,再投刘表,刘表完蛋,依靠孙权,借了荆襄六郡,坚决不还。还什么“不夺同宗基业”,那都是小说里面瞎编的,其实他来劲着呢。益州有了,孙权索还荆州,差点火并也不肯给。你说这家伙狠不狠?

刘备治政一般,打仗不行,戎马毕生,就混个“老革”(老兵游子)的评价。可他最大的长处,一是识人,拔魏延、任黄权、托李严、论马谡,招子亮着哪;二是倔脾气——曹操够势大吧,本事也大,天下莫当,只有刘备一个不服,屡败屡叛,就是不服!历史上的刘备不会哭,史书评价他喜怒不形于色,大家想象一下看。

汉末三国排得上号第一个造反的是韩遂。他本是西凉名士,被湟中胡人李文侯、北宫伯玉胁裹了起兵的时候,才刚黄巾覆灭那年的冬天。没两年,他就玩儿阴谋宰了李文侯、北宫伯玉,以及和他一起被胁裹当领袖的边章,公然拥兵十余万,进占陇西,又破汉阳。韩遂有人撑腰,那就是陇西的各部羌人,当时纵横关西,真是好威风好煞气。他还联合了同样造反的马腾,推个傀儡王国为主,向长安进军,结果被董卓打败,一怒之下废了王国,又打马腾。董卓霸了朝纲,也不敢拿他怎么样,只好空头支票招安了事,让他依旧当自己的羌汉土皇帝。曹操上台以后,马腾站不住脚,凄凄惶惶逃到内地,韩遂就策动马腾的傻儿子马超和关西各乱党合兵内犯。曹操可不是董卓,毫不惧怕,先宰马腾,再破马超。韩遂收缩回老巢,以为可以继续嚣张了,却被曹营骑兵第一的大将夏侯渊打了个半死。夏侯渊兵少,韩遂有众十万,洋洋自得地等对方上门送死,可是妙才果有妙才,先抄了羌兵的老窝,羌人思归,反倒带动韩遂前往曹军预定的战场决战。三十年的基业,夏侯渊数月平定,韩遂倒也得其所哉,被干掉的时候足有七十岁,所谓七十老贼古来稀是也。

汉末三国第一英雄变熊包的典型,是公孙瓒。公孙瓒年青的时候,有情有义有勇有谋,转战幽州各地,靠着完全一手组织起来的军队,与鲜卑、乌丸等悍战,胡人见之便怕。这家伙喜欢骑白马,还挑了三千英伟小伙儿,编成一色白马的亲卫骑兵,名为“白马义从”——赵云原本就出身在那里。朝廷派刘虞主掌幽州,公孙瓒反感自己这个顶头上司,一个劲儿明争暗斗,因为刘虞结连袁术,他也就派堂弟公孙越南下。结果阿越跟着袁术,和袁绍打仗的时候丢了性命。公孙瓒迁怒于袁绍,发兵磐河——那么大个袁绍都害怕了,马上把自己的渤海太守印信送给公孙瓒另外一个堂弟公孙范,可公孙范干脆带了渤海兵回头来打。公孙势力迅速膨胀,差点整锅端了冀、青、兖三州,袁绍没有办法,被逼到界桥决战。北方白花花的骑兵冲杀过来,那气势实足惊人,却被袁将麴义用牌兵轻轻巧巧破了。公孙瓒大败,从此头脑就开始发晕,一头缩进易京,造起高高的内城,铸上大铁门,把所有将领、谋士一律赶到外面去,里面只留侍女婢妾,外界传来的信件都装篮用绳索拉上城头。他说这是自己人生的退路,可以等到天下太平了再出来。这、这、这种愚行连普通的田舍翁都干不出来……最后被袁绍重重包围,他求来救兵以点火为号,袁绍先点火,结果公孙大败,自杀了帐。

从来自留退路也就是自掘坟墓,董卓就犯这错误,公孙瓒到临死前,连董卓都不如。

汉末三国第一个大野心家,要算袁绍。袁绍是四世三公的高门子弟,年青时候飞鹰走马、强抢民女,无所不为。灵帝驾崩,他作为大将军何进的第一亲信幕僚,出馊主意召董卓、丁原等进京诛杀宦官,结果是——何进被砍了头,青琐门被烧毁,宦官被杀光,董卓进京废立天子,大汉天下闹得一团糟。朝堂之上,袁绍大义凛然,横剑和董卓对吹。一个说:“汝以为我剑不利乎?”一个说:“天下健者,岂止董公!”于是他因为自己的门第、声望,以及敢和董卓叫板,成为天下士大夫景仰的偶像,做诸侯盟主起兵讨董卓。董卓是没有讨掉,他先大杀盟友,夺了冀、青、幽、并四州。这种前后智愚大相径庭的行为,除了说他别有用心,存心要天下大乱,还能怎么解释?想当时坐镇邺城,号令天下,连天子在手的曹操都让他三分的气势,可有多威风。如果不是捧玉玺来投的袁术让刘备痛扁一顿,说不定他就公然改朝称帝了。

不过袁绍有野心,有本事,可是立场站错了。他本身是门阀贵族,靠的门阀贵族起家,结果却受门阀贵族所制。沮授文武全才,是他麾下第一人物,可是为了分权,拉个郭图、淳于琼和沮授并列——那是一个伪君子和一个大草包!他也就敢杀杀麴义,杀杀田丰,真正高门第的审配、辛评、郭图,即使一班废物,也一个都不敢动,闹到最后官渡战败,加上诸子纷争,把个大好基业败掉了。可惜了为他战死和殉死的一批人才——颜良、文丑、蒋义渠、高干、沮授……还是张郃、高览是聪明人,及早抽身投了曹操,成为魏国大将,青史传名。

汉末三国第一大逆贼,是为袁术。其实僭号称尊,不把大汉朝放在眼里的,满草莽都是,早在灵帝时代,句章许生就号过阳明皇帝(眨眼就被孙坚剿了)。更嚣张是宋建在陇上,竟然自称“河首平汉王”,足足三十多年,才被上陇击韩遂的夏侯渊捎带手平掉。可是真正汉朝公卿官吏出身,僭号不成到处奔蹿的,大概只有袁术公路一个。史书上说,袁术少年时候“以侠气闻”,似乎是个很有前途的公子哥儿。他是真正高门袁家大少,比起婢女生养、过继大宗的袁绍,总感觉有很大优越感,因此兄弟俩一直不和。董卓乱政,袁术跑到南阳,刚赶上南阳太守张咨被北上的孙坚剁掉了,袁术就占了南阳,有了根据地,再进军鲁阳,配合各路诸侯讨董。于是袁术长时间霸着南阳,让刘表老也统一不了荆州。袁绍为了对付这个不听话的堂弟,南结刘表;袁术的因应策略却是——北连公孙瓒。你看这哥儿俩闹的!

袁术和孙坚关系很好,半盟友半上下级关系。袁术还派孙坚打刘表,结果文台中伏丢了性命。袁术收留孙坚的家小,他很看得起孙策这小伙子,并且委以重任,可有一样,从来不给伯符实际地盘。从这点上来说,他看人还是蛮有眼光的。后来袁术想北上陈留,立刻捅了马蜂窝,被曹操、袁绍联手,把他赶到了九江。明明自己实力在弱化,他却偏想到了僭号称帝,或者以为这样可以收拢人心吧。可是实际情况正好相反:他先后被吕布、曹操打败,孙策时已收江东,不救;他往投部曲雷薄、陈兰,不纳;被迫欲归帝号于袁绍,哀求收容,没走到地头就OVER了;妻子家小往依“故吏庐江太守刘勋”——也不知道这个刘勋当袁术惨兮兮到处逃的时候在干什么。不过袁术虽然很惨,后代却很幸福。孙策破刘勋,收容了那批孤儿寡妇,袁术女后来入孙权宫当了妃子,儿子袁耀仕吴为郎中,耀女则嫁给了孙权的儿子孙奋。

汉末三国第一个讲义气的诸侯,要算鲍信。史称鲍信“少有大节,宽厚爱人,沈毅有谋”。大将军何进派他个骑都尉的差事,让他回老家募兵,他一下子就拉起来千余人,可是才走到成皋,就听到了何进的死讯。他劝袁绍杀了刚进京的董卓,袁绍求稳健,不听他的,他就回乡,再振臂一呼,兵马云集,足足两万步卒,七百骑兵,辎重五千车。正好曹操起兵于己吾,鲍信就和弟弟鲍韬联络响应。当时大家可都看好袁绍,只有鲍氏兄弟认为曹操才是真英雄,只有他才能平定天下,“苟非其人,虽强必毙”。诸侯讨董,鲍信在汴水遭遇董卓主力,大败,鲍韬阵亡。袁绍等忙着内部火拼的时候,只有鲍信、曹操老老实实在地方上“合理”地发展势力。鲍信当时被表为济北相,大股黄巾入界,州牧刘岱不听他的话与战,败死,鲍信和陈宫等迎曹操入兖。曹操亲统千人,以身诱敌,不巧遭逢了敌军主力,鲍信拼死恶战,救了曹操,自己却横尸荒野。曹操惋惜得不得了,加上爱其才,念其德,对他的家属关怀备至。信子勋后来仕魏为名臣,《三国志》中有其传记。

当然啦,汉末三国第一个英雄人物,当属曹操。曹操真不是盖的,集天才的政治、军事、文学能力于一身。自古一代君主,而文人习气仍然浓厚的,唯有他和他儿子曹丕二人而已。至于李后主、孟昶之流,本身根本没有当帝王的素质,而乾隆别看留下的诗歌数量几乎是世界之最,质量可三流也排不上。挥动数十万大军南下,眼看天下已在囊中,还能吟出“月明星稀,乌雀南飞”这样的感伤句子,这种悲秋伤怀的文人习气,似乎和其雄才大略背道而驰,而又自然混合得天衣无缝。“建安七子”的领袖是曹丕,后台老板可是曹操,而且那帮家伙合起来,文学成就也比不上曹操。

曹操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很强的,有个成长过程。想当初诸侯讨董,他为了振奋诸侯士气,冒死冲锋在前,结果被徐荣打得差点挂掉,回来一看,袁绍等人置酒高会,根本没被他感动。从此他就看透了这票贵族子弟,干脆分道扬镳,自己回老家陈留重起炉灶。可是此后不久又头脑发热,为了给老爹报仇而攻打徐州,被吕布偷袭了后方,险险连根据地兖州全部丢了。就在这个时候,救星出现了,改变曹操一生的两个人中的第一个——荀彧,献上了行霸道的良策。

荀彧是士家大族出身,想扶助曹操成齐桓之业,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是最终在曹操打击士家大族的风潮中被干掉。因为曹操那时候已经用不着他了,曹操认识了董昭——改变他人生的第二个人。董昭劝曹操成王业,他说:“自古以来,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处人臣之势者也。”从此曹操从丞相往魏公、魏王去一路攀升,终于传给曹丕一个水到渠成的建国局面

是 的 !!!

出身名门

袁术,字公路,东汉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西南)人,出身于东汉四世三公名门之家,家族为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是司空袁逢之嫡长子。

三国志11 袁术[2]

传说他出生的时候,神仙托梦给他母亲,说她怀中的孩子有一段天命在身。由于袁术的庶兄袁绍是过继于其伯父袁成的养子,因此史书普称袁术为袁绍的堂弟,其实两人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袁绍母亲仅是个婢女,袁绍早年在家中的地位颇见低微。[3]

年轻时以有侠气出名,经常与公子哥们田猎游玩,后来有很大改变。他被举荐为孝廉,经多次调任做到河南尹、虎贲中郎将。[4]

讨伐董卓

董卓入洛阳后,欲废汉帝,为拉拢袁术,乃表术为后将军,袁术不肯依附,惧祸逃往南阳。长沙太守孙坚杀南阳太守张咨,引兵从术。南阳户口尚数十百万,但是他不修法度,以钞掠为资,奢姿无厌,百姓患之。袁术于是和孙坚联手,上表行孙坚破虏将军,领豫州刺史。孙坚领军出征,袁术在后方提供粮草补给。后孙坚率军于阳人击败董卓军的胡轸、吕布,斩杀了华雄,取得大捷。此时有人便向袁术进言:“坚若得洛,不可复制,此为除狼而得虎也。”袁术担心孙坚会尾大不掉,便不运军粮给孙坚。孙坚便连夜赶回严辞切责袁术,袁术惭愧,立即给孙坚调发军粮。孙坚回到前线后乃率军攻入洛阳,分兵出函谷关。后来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豫州,袁绍以会稽的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5]

割踞淮南

袁绍想立汉宗室刘虞为帝,使人报术,希望得到袁术支持。但是袁术观汉室衰微,早已心怀异志,不愿意

格局图

拥立成年的汉朝皇帝,于是托辞公义不赞同袁绍的提议,兄弟两人因此积怨翻脸。当时孙坚进攻董卓尚未返回,袁绍以周昕为豫州刺史,想夺取孙坚的地盘,袁术引兵击退周昕。此后袁术转而与公孙瓒以及陶谦结盟,与袁绍相互争霸。但是群雄大多依附袁绍,袁术怒骂他人宁可追随自己“家奴”(指庶出的同父兄长袁绍)也不追随自己,还写信给公孙瓒说袁绍不是袁氏子孙。袁绍于是联合刘表,想南北钳制袁术,术乃召回孙坚率军攻打刘景升,不久后孙坚征讨刘表时战死。[6]

为了消灭袁绍的盟友曹操,袁术联同朝廷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挥军攻击兖州。术屯军于封丘,之后又有黑山贼的余部以及匈奴于扶罗等助战,与曹操战于匡亭,但是大败。袁术退保雍丘,南回寿春,守将陈瑀不让其入城,袁术退守阴陵,集合军队攻击陈瑀,陈瑀逃回下邳。袁术又率领余部前往九江郡,杀死了扬州刺史陈温而自领扬州牧,又兼称徐州伯,封部将张勋、桥蕤为大将军。李傕等攻入长安后,想结交袁术,于是授左将军,假节,进封阳翟侯,[7] 并派遣太傅马日磾到各地给受封的将军侯爵举行拜授仪式,袁术抢了马日磾所携的军中符节,然后把他关押起来不再放他回去。[8]

公元194年(兴平元年),袁术攻徐州,与刘备相持于盱眙、淮阴。后吕布趁机夺取徐州,袁术于是打败了刘备,占领了徐州广陵等地。以吴景为广陵太守。公元195年(兴平二年)春正月,曹操军临武平,袁术所置陈相袁嗣降。据《魏略》记载,曹操一次外出时遇袁术部曲追杀,幸得曹真(原名秦真)之父秦邵(字伯南),冒名顶替,袁术部曲误以为他就是曹操,遂杀之而去,使曹操躲过一劫。(在此之前,秦真被曹操认为义子,改名曹真。)

僭号天子

袁术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9] 又以为谶文云:“代汉者,当涂高也。”说的就是自己,故袁术获得玉玺后,常有称帝的野心。

袁术称帝

公元195(兴平二年)冬,叛将李傕和郭汜在弘农郡的曹阳涧一带追击汉献帝及公卿百官,保护献帝和献廷的杨奉被叛军打败,献帝只身逃到黄河北边去了。袁术以为时机已到,召集部属们开会说:“如今刘氏天下已经衰微,海内鼎沸,我们袁家四代都是朝中重臣,百姓们都愿归附于我。我想秉承天意,顺应民心,现在就登基称帝,不知诸君意下如何?”众人听了,谁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有主簿阎象发言道:“当年周人自其始祖后稷直到文王,积德累功,三分天下可说有他们的两分,可他们还是小心翼翼地做殷商王朝的臣子。明公您虽然累世高官厚禄,但恐怕还比不上姬氏家族那样昌盛;眼下汉室虽然衰微,似乎也不能与残暴无道的殷纣王相提并论吧!”袁术听了阎象这番话不吭声,心里却是非常恼怒。

时过不久,河内人张鮍为他卜卦,说他有做皇帝的命,他以此为理由,于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祠南北郊。(《后汉书·袁术传》:“建安二年,因 河内张烱符命,遂果僭号,自称仲家。”)袁术称帝后,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生活上他奢侈荒*,挥霍无度。后宫妻妾有数百人,皆穿罗绮丽装,精美的食品应有尽有,而他军中的士兵却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在他的腐败统治下,江淮一带民不聊生,许多地方断绝人烟,饥荒之中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10]

众叛亲离

同时袁术称帝的行为,被天下诸侯所不齿,袁术等于成为了大家的敌人,不久就接连遭到孙策、吕布、曹操三方的叛盟与打击。首先是孙策在江东脱离袁术而自立,逐走袁术任命的丹杨太守袁胤,并连带使得袁术的广陵太守吴景、将军孙贲在收到孙策的书信后弃袁术投孙策(两人皆是孙策亲戚),使得袁术丧失广陵、江东等大片土地,势力为之一挫;其次是吕布大败袁术军,在淮北大肆抄掠;第三是曹操在袁术入侵陈郡时,大败袁术,袁术再度奔逃到淮南。

袁术画像(11张)

其后,袁术于公元197年(建安二年)冬季碰上大旱灾与大饥荒,实力严重受损,江淮之间处处可见人吃人的惨剧。当时沛相舒邵(字仲应)劝袁术散粮救饥民,袁术听后大怒,将斩之。仲应:“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袁术受感动,乃下马牵之曰:“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邪?”,乃听从仲应之言。然而此时袁术的衰败已经无法逆转,后来发生了部曲陈兰、雷薄叛变,掠粮草奔于灊山的事件。[11-12]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走投无路的袁术,将帝号归于袁绍,想投奔袁绍长子时任青州刺史的袁谭。[13] 结果在路上被曹操派来的刘备、朱灵军截住去路,袁术不得过。又退往寿春,中途想要前往灊山投奔他以前部曲雷薄、陈兰,却为雷薄等拒绝,留住三日,士众绝粮,于是又退军至江亭。当时军中仅有麦屑三十斛。时六月盛暑,袁术欲得蜜浆解渴,又无蜜。叹息良久,乃大咤曰:“袁术至于此乎!”最后呕血斗余而死。[14-15]

袁术从弟袁胤畏曹操,不敢居寿春,率其部曲奉术柩及妻子奔庐江太守刘勋。孙策破刘勋后,收留了袁术的家人。后来袁术儿子袁耀仕吴为郎中,耀女又许配给孙权的儿子。[1

 井冈山罗克绍事件引发的冤案

  袁文才生平

  袁文才(1898~1930),原名袁选三,江西宁冈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1898年10月生于江西省宁冈县茅坪马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1年考入永新县禾川中学。

  早年为反抗土豪劣绅的压迫,参加当地的马刀队,任参谋长。1926年秋,“马刀队”被编为宁冈县保卫团,袁文才任团总。同年9月,受湖南农民运动影响,在中共宁冈县支部的领导下,举行宁冈暴动,建立农民自卫军,任总指挥。同年11月,加入中国***。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袁文才率农民自卫军在茅坪坚持斗争。1927年7月,根据党的指示,会同王佐等率领的农民自卫军,攻进永新县城,打开监狱,营救了一批***员和群众。同时,成立了永新县革命委员会和赣西农民自卫军,袁文才任自卫军副总指挥。后来敌人反扑占领了永新县城,袁文才见敌人势众,带领农民自卫队保护中共永新县委负责人王怀、刘珍、贺子珍等迅速撤回宁冈茅坪一带。后来国民党调一个团的正规军进山“追剿”农民自卫军。袁文才利用山高林密的天然屏障,灵活指挥,将部队化整为零,出没无常,有利就打,不利就躲,历时一个多月,拖得国民党“追剿”军精疲力尽,不得不退下山去。

  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县三湾村。同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驻宁冈茅坪后,在此会见袁文才派来的代表。为了争取这支农民武装,毛泽东在宁冈大仓村会见袁文才派来的代表。为了争取这支农民武装,毛泽东在宁冈大仓村会见袁文才,向袁文才详细介绍了当前的形势和革命发展的前途。勉励袁文才同工农革命军联合起来开展斗争。并赠送100支枪给袁文才。袁文才深受感动,表示一定为革命掌握好枪杆子。愿意竭尽全力帮助工农革命军解决各种困难,并慷慨地回赠1000元大洋给毛泽东用于工农革命军的给养。并表示他接受整编,参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8年2月,袁文才领导的赣西农民自卫军被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袁文才任团长,从此,这支队伍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创时期在中国***和毛泽东领导下的工农革命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及湘南起义农军在宁冈砻市,与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会师后,成立工农红军第4军。工农革命军第1师第2团编为红4军第11师第32团,袁文才仍任团长。先后率部参加保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城、龙源口、黄洋界、坳头陇等战斗。曾被选为湘赣边界工农政府主席,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红4军军委委员。

  1929年1月,红4军主力离开井冈山,向赣南进军。袁文才任红4军参谋长,随军出征。不久独自返回井冈山,任中共宁冈县委常务委员。1930年2月23日,于永新县被诬陷杀害。

  袁文才同志塑像全国解放后,袁文才被错杀的历史陈案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追认为革命烈士。1956年5月,毛泽东上井冈山时,特地将袁文才烈士的妻子谢梅香接到井冈山宾馆,亲切地称她“袁文嫂子”,向她表示亲切慰问,并一起照了相。袁文才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作出的贡献,将永载史册。

  [编辑本段]袁文才之死的来龙去脉

  关于“袁文才、王佐与土匪关系”的讨论

  1928年底,国民党调动了三万余人的兵力,对井冈山实施围困战术。由于这一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加上经济上的封锁更加严密,红四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之中。

  面对这种困难,毛泽东、朱德等在1929年1月主持召开了著名的柏路会议,决定实施毛泽东提出的“围魏救赵”战略,由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率领红五军留守井冈山,朱、毛率领红四军主力二十八团、三十一团挥师下山,直出赣南,从而达到内线坚守与外线作战相结合。

  1月7日中午,柏路会议正式结束,代表们纷纷起身离座。时任中共红四军前委书记兼红四军政委的毛泽东,忙向鱼贯而出的彭德怀、谭震林以及湘赣边界特委书记邓乾元、中共永新县委书记龙超清、宁冈县委书记王怀等人招了招手,将他们留了下来。

  毛泽东抓过身旁的布包,环视了众人一眼,抖落出已经传达过的中共六大文件。他用手指着《苏维埃政权的组织问题决议案》的章节,说:“让大家留一下,是要传达一个文件。上午传达时,袁文才、王佐在,我跳过了这一段。”

  大家一听,立即睁大眼睛,不由得面面相觑。

  “这是中央‘关于与土匪的关系’一节”,毛泽东抬眼看看大家,又念了起来,“暴动前可以同他们联盟,暴动后则应解除其武装并消灭其领袖……这是保持地方秩序的先决前提。他们的首领应当作反革命的首领看待,即令他们帮助暴动亦应如此。这类首领均应完全歼除。土匪而浸入革命军队或政府中,便危险异常。这些分子必须从革命军队和政府机关中驱逐出去,即其最可靠的一部分,亦只能利用他们在敌人后方工作,绝不能置他们于苏维埃政府范围之内。”

  念完这一段,毛泽东放下文件,心情沉重地说:“你们听明白了吧?就这一段,我上午没念。真不晓得中央搞么子呀?弄出这一条政策来。要是老袁、老王晓得了,还不知有啥事?你们几个议一议,该咋办?”

  王怀和龙超清最先站起来表态:“既然中央有这样的指示,我们应当执行,对于井冈山的土匪,我们也应坚决歼除。”

  陈毅对此却不以为然,他说:“前几天我们红四军才发了《告绿林兄弟书》,号召绿林兄弟们加入红军,与***齐心合作,怎么一下子又变了调头?再说,老袁、老王他们早就是革命同志了。”

  朱德也表示了异议:“土匪的称呼是土豪劣绅的叫法,老袁、老王是被逼上山,***理应团结他们。再说,中央这么做,不是让红四军去干过河拆桥的事吗?自相残杀,怎么也说不过去。”

  毛泽东听到这里,心里一下宽慰多了,他一锤定音说:“袁文才、王佐的问题不在中央文件的意思范畴内。对于袁文才和王佐两位同志我们不能把他们当土匪看待。经过一年多的考查和共同的战斗,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为党的事业,为根据地的巩固,为红军的壮大,立下了许多功劳。他们是功臣。当然,情况还得向中央报告清楚,免得日后留下什么后遗症。”

  王怀、龙超清不再争辩。

  然而,刚在年底接替谭震林担任湘赣边界特委书记的邓乾元却对毛泽东的决定有异议。在他看来,中央文件对土匪的处置不是凭空制定的。他认为应该将袁文才的苏维埃政府主席一职免去,另行换岗,不让他与王佐纠合在一起。邓乾元的意见得到了众人的赞同。

  毛泽东也觉得这个提议既可行又合理。于是,他又果断地提出了将袁文才调离井冈山,改任红四军副参谋长,随大队一起远征赣南。

  朱德同意了毛泽东的主张。为了照顾袁文才的情绪,毛泽东又建议并通过了任命袁文才的好友刘辉霄为前委秘书长的决定。

  时任红五军军长的彭德怀以不清楚袁文才、王佐的情况为由,自始至终没发表任何看法。

  次日,毛泽东找到袁文才,通报了前委对他的任职方案,希望他能顾全大局,出任红四军副参谋长,随军行动。袁文才心中当然割舍不下他熟悉的井冈山,但最终他还是表态:愿意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安排。

  为了平衡关系,也为了能真正黏合边界特委与王佐等人,毛泽东将自己一贯器重的党务工作者宛希先留了下来,并反复作了特别交代。

  袁文才所处环境日趋紧张

  1929年5月,围困井冈山的国民党军队因忙于军阀大战,大部已撤走。井冈山上下无不欢欣鼓舞,长松了一口气。

  与此同时,远征赣南的红四军经过连日的长途奔袭后,作了短暂休整。

  这天,袁文才来到了与他一向交厚的前委秘书长刘辉霄处,只见门敞开着,院子外两条破长凳上晒满了文件。屋内,刘辉霄来回走着,不停地整理前委的东西。

  袁文才望着忙碌的刘辉霄,没有惊动他。他正欲跨门而入,却本能地回头一瞥,只见长条凳上一溜地摆着中共六大的一系列文件,其中一份用铅笔画出了粗粗的黑杠,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异常醒目。

  袁文才收住脚,好奇心顿生。他反身仔细一看,那粗黑的铅笔下画出的居然是一行如此醒目而又刺激他神经的标题“与土匪的关系”。

  他屏住呼吸,急速地看了下去。看完后,袁文才顿觉寒彻肌骨,仿佛掉进了冰窖。他放下文件,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刘辉霄闻声而出,看见袁文才如此失魂落魄,心中顿时明白了。他走过去,用力将袁文才扶进室内,却不知说什么好。

  两人默坐一阵,袁文才怏怏地告退。从此,那份文件像梦魇一样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终于有一天,跟随南下部队到了广昌苦竹坝,觉得自己已陷入了灭顶之灾的袁文才,决心脱离红四军,再回井冈山。他拉上刘辉霄、谢桂标等人,以“到哪里都一样的革命”为由,将一张“告假条”留在军部,趁着黑夜悄悄离开部队赶往井冈山。

  5月中旬,袁文才悄悄回到了井冈山,藏在王佐那里。他痛心疾首地对王佐说:“我们再怎么忠心,他们还是信不过。”

  袁文才与王佐一起商量对策。

  几天后,中共宁冈县委书记谢希安到砻市向特委书记邓乾元了袁文才的情况,邓乾元听后大为惊讶。

  三天后,邓乾元与龙超清、谢希安等前去“看望”了袁文才,并代表特委邀请袁文才“出去工作”。尴尬自责和无奈无助中,袁文才默默地应允了。

  5月下旬,中共宁冈县委召开常委会议,讨论已经出来工作的袁文才擅离红四军的处理。凑巧的是,被毛泽东一向器重并特意留下来的特委组织部长宛希先也前来巡查工作,列席了会议。

  会上,龙超清、谢希安等土籍干部力主从严处理,开除袁文才的党籍;而刘克犹、李筱甫两名客籍常委则坚决反对。一时,土、客籍的两派党员激烈交锋,相持不下。

  经过宛希先的反复劝解调停,会议采取了折中办法:给袁文才留党察看三个月的处分,仍参加县委常委工作,负责三十二团军事及宁冈地方武斗的领导。

  毛泽东离开井冈山时,心中有两个心结:一是边界特委如何正确看待袁文才、王佐并能与其融洽相处;二是对根据地内纠缠不清的土、客籍争端伤透了脑筋。因为这种争端导致了以土籍人为主把持的特委与袁文才、王佐二人的根本对立,说开去就是敏感的“党与枪”的关系。

  “八月失败”后,以袁文才、王佐为主的客籍人掌握的红四军三十二团,在茅坪居然无组织无纪律地枪杀了土籍人、原宁冈县工农兵政府主席文庚宗。土籍人大为恐慌,一下子逃往邻县达6000多人。后经边界特委采取断然措施,方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但深埋在土、客籍人之间的仇恨却愈加难解。

  作为特委班子里重要成员的宛希先,是唯一的外籍干部。他原本为土、客籍双方都能接受的人物,在各方面声望都很高,尤其与袁文才、王佐过从甚密。自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离开井冈山后,他便成了袁、王在边界特委内唯一的依靠和缓冲。

  边界特委与袁、王关系形同水火之际,宛希先的地位愈加凸显出来。因此,在三任边界特委书记(杨开明、邓乾元、朱昌偕)的提议下,土籍人把持的边界特委欲除掉袁、王二人连同他们的三十二团,则必须先搬开宛希先这块横亘其间的巨石。

  特委在朱昌偕的掌控下,对宛希先动了杀机。经过密谋,永新县委书记刘真与宁冈县委书记王怀一致赞同。

  龙、宛之死加剧袁文才处境的危机

  一天下午,正在永新县九陂山区开展工作的永新县委妇女部长龙家衡,接到侦察人员带来的消息:丈夫刘真(边界特委委员、永新县委书记)的老父亲在家病逝。考虑到刘真的家乡株塘村是白区,龙家衡决定自己回株塘村去。因为时间紧迫,距特委、县委所在地九陇山又远,她来不及请示,只向身边的同志交代了几句,便化装回到了株塘村。她藏在一个族叔家里,暗地里安排料理公公的后事。不料,已被其兄长龙庆楼(当地反动派五乡联防团团总)盯梢。

  龙家衡料理好公公后事的当晚,即返回九陂山区。天刚拂晓到了住地。就在龙家衡去株塘的第二天,宛希先率特委一个警卫连到了九陂山区。宛希先是在红四军离开井冈山时,毛泽东特意安排留下来的,并担任了特委副书记,是特委成员中唯一的外地人。宛希先见到龙家衡便沉着脸说:“龙部长,你怎么一个人出山去白区了?去白区要经过县委、特委批准,这是纪律,你不会不知道吧?”

  此时,警卫连颜连长突然指着山脚下叫道:“宛书记,你看白狗子进山来了。”

  宛希先突然想起一件,不久前,警卫排长抓到敌联防团一个侦探,从他身上搜到一封龙庆楼给龙家衡的策反信。他狠狠地瞪了龙家衡一眼,忙命警卫连长作好战斗准备,赤卫队掩护区委机关和伤病员赶紧撤往深山老林。

  刚安定下来,宛希先即命令警卫连汪排长带几名战士押送龙家衡去特委所在地九陇山。这汪排长出身贫穷,苦大仇深。听说这个女的是“反动派的奸细”很是仇恨。在去九陇山的路上,便“开审”起龙家衡来。他左一个“奸细”,右一个“老实交代”,龙家衡只是默不作声。汪排长气愤不过,最后竟掏出枪来威逼龙家衡招供。龙家衡对着枪口,却无惧色:“你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同志?”

  汪排长大怒:“谁是你这个臭奸细的同志?老子一枪崩了你,免得你危害革命!”

  鬼使神差,汪排长扣响了扳机,龙家衡倒在血泊之中。汪排长见此慌了,待镇定下来后对战士说:“这个女的是通敌的内奸,就说是她想逃跑被打死了。”

  宛希先得到报告,心里很是懊恼。龙家衡惨遭不幸在湘赣边界特委和永新、宁冈县委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以边界特委书记朱昌偕为首的一些特委领导成员及永新县委、宁冈县委不少同志对宛希先杀害龙家衡大为不满。

  在特委会议上,待宛希先讲述了龙家衡被杀的始末后,特委副书记刘天干就站起来质问:“宛希先,龙家衡一个县委妇女部长,就被你随随便便地枪杀掉,谁给你的这个权力?”

  “我已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清楚了,是她要逃跑,被汪排长击毙的。”

  “宛麻子,你哄骗得谁?龙家衡会逃跑?鬼才相信,还不是你的命令?”王槐大声指责。

  与会的两位常委袁文才、王佐见状恼怒起来。王佐一掌拍在桌上:“龙家衡,一个大地主的女儿,反动团总的亲妹子,在革命队伍中就是一个隐患!不要说宛希先不是有意杀她,就凭她引来白军一条,杀了她,也没有什么大错!”

  刘真一听王佐的话,激愤不已:“龙家衡背叛家庭,一心革命,同志们有目共睹!她与其兄有着根本的区别,即使她有错,也不该死罪!”

  “宛希先同志以革命大局为重,秉公办事,他身为特委副书记,在非常时期有权处置一切,何错之有?”袁文才脸绷得铁紧。

  王怀一听,脱口而出:“你们三个早就共穿一条裤子,串通一气,想打击永新的同志。老实告诉你们,没那么容易!”

  宛希先、袁文才、王佐被王怀的话激得勃然大怒:“姓王的,你血口愤人,今天你不把话讲明白,绝不罢休。”

  朱昌偕目瞪这种局面,遂大声说:“别吵了,这是特委会议,像什么话!都是革命同志,要团结一致嘛,不要相互怀疑,相互猜忌,意气用事。龙家衡同志的被杀,也是事出有因,不能全怪老宛。今天就讨论到这里。散会!”

  为了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朱昌偕决定让宛希先暂时离开九陇山,去兼任中共茶陵县委书记。

  1929年11月,边界特委决定永新、宁冈、茶陵等县红军警卫营和赤卫大队攻占永新县城。正在做准备工作的宛希先接到情报,敌人在茶陵通向永新的道路上布下了重兵。宛希先决定:茶陵武装不参加攻打永新县的行动。

  攻打永新的战斗胜利后,朱昌偕立即在大湾召开会议,要宛希先说清原因。

  会上,朱昌偕、刘天干、龙超清严厉质问宛希先为什么不执行特委决议,茶陵的革命武装为什么不参加战斗。特委副书记王怀板着脸,在宛希先跨入门房之际,就指斥说:“身为特委组织部长另行一套。此次不服调度,贻误战机,要老实交待代自己的问题。”但无论宛希先怎么解释,众人都置若罔闻。袁文才又因故未到会,宛希先实在孤掌难鸣。会议最后决定解除其职务,并关押审查。

  被关押在一间茅屋子里的宛希先感到事态很严重,弄不好性命难保,欲赶快离开去向上级汇报。见看守人员抱着枪打瞌睡,他就撬开窗子逃了出来。大湾村一带四面高山,加上黑夜,根本看不清山路,宛希先只好躲在山里,计划天亮再走。特委很快得知

汉末群雄之袁术的故事是怎样的?后世又该如何评价袁术?

袁术生平简介袁术(-199年),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商水西南)人,袁逢之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初为虎贲中郎将。董卓进京后以袁术为后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