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祖先氏族祖谱和氏族迁徙起源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5浏览:3收藏

求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祖先氏族祖谱和氏族迁徙起源,第1张

蒙古族人的姓名:

⑴蒙古族的姓氏有四种主流:

①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

《蒙古秘史》中记载有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上十一世祖学瑞察曾虏一女俘“札儿赤兀惕阿当罕兀良合真氏”,这“兀良合”为部落名称,“阿当罕”为本名,“札儿赤兀惕”为氏族名称,故这个女俘兀良合真名字叫阿当罕,是札儿赤兀惕氏族人。在蒙古语中,“真”表示为女性,“歹”表示为男性,若是兀良合歹,就是男俘了。

蒙古族人的姓名称呼的顺序为:姓氏、名称、族属。如内蒙古东部喀喇沁地区各旗的札萨克、台吉均姓乌,是出于成吉思汗手下“四杰”之一的兀良合人(亦称乌梁海)者勒蔑的七世孙和通始建喀喇沁的缘故,也就是取本部落名称的首词为姓。

《元史》首卷第一页关于成吉思汗的记述中,将其姓氏直接记为“铁木真,姓奇渥温氏。”“奇渥温”也写作“乞彦”,就是成吉思汗所属部落的名称。今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的奇姓,均由此而来。蒙古族史学家拉施特在《史集》中记述塔塔儿部落时说:“凡是出自此部落的人,如果是男子便唤做‘秃秃黑里歹’,若是女子就唤做‘秃秃黑里真’”。

②以本氏族的名称为姓:

成吉思汗第二个弟弟合撒儿的后裔所建立的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诸部的札萨克、台吉均姓包,就是源于合撒儿出生的孛尔只斤(亦称博尔济吉特氏族,是取氏族名称词首为姓;东土默特原居内蒙古东部地区的卓索图盟)的宝氏,在蒙古语中,“宝”、“包”通义。

③以祖先的名字为姓:

蒙古族人比较喜欢以显要祖先的名字为姓氏。古代元朝丞相脱脱,本是蔑儿吉骀氏,其后代便以脱脱为姓,如元朝的脱脱尼、明朝的脱脱卜花。现代人中出生在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其祖先的名字为莫勒特图,以后便取“莫”字为姓,谐音取汉字为“孟”,所以嘎达梅林的汉名叫做孟青山。内蒙古郭尔罗斯前旗王爷驻京城代办富格日特的远祖是兀良合人,本姓乌或吴,但富格日特的后代已改取“富”为姓了。这种转姓的情况在内蒙古东部地区较为普遍。

④以历史上的特殊称呼为姓:

既非以部落、氏族为姓,也非以父名卫星,而是出于历史的原因以一种特殊称呼为姓,是蒙古族人中较常见的现象。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称为“奥鲁”,于是这些留守在个的人便取姓为“奥鲁”,后简化为“奥”。元朝时期,凡降元编入蒙古军的,都在姓上加“蒙古”二字,后简化为“蒙”。在明朝,常有帝王给蒙古人赐姓的情况,如蒙古人火你于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附明,被赐姓名为“霍庄”;蒙古人观音保于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附明,被赐姓名为“李观”;蒙古人丑驴于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归附明朝,被赐姓名为“李贤”等等,这些姓氏后来就成了一些蒙古族人的姓。

⑤以汉族姓氏为姓:

以汉族姓氏为姓主要时按蒙古族语意译为汉姓。直译有如:蒙语“锡拉特”意为“黄”,译为黄姓;“查干”意为“白”,译为白姓;“呼和”意为“蓝”,译为蓝姓;“阿拉坦”意为“金”,译为金姓等。还有的取谐音汉字为姓者如:父名为“伯颜”,则取“伯颜”首字的谐音“白”为姓;父名为“火你赤”,则取“火你赤”首字的谐音“霍”为姓等。还有的蒙古族人直接使用汉姓。

⑵蒙古族人名的特点:

蒙古人的名字反映了蒙古民族的文化、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等方面的特点。

①以动物名称命名:

蒙古族人的男性喜欢以勇猛矫健的动物名称来命名,如“阿思兰”(狮)、“巴尔思”(虎)、“阿尔布古”(花鹿)、“脱里”(鹰)、“葛尔图”(猎鹰)、“玛喇勒”(叱鹿)等。蒙古人以勇猛为荣,因而喜欢力大凶猛的动物,并且以老虎为名者居多,常在虎字前加上些形容词,如“哈喇巴尔思”(黑虎)、“普剌巴尔思”(黄虎)、“乌兰巴尔思”(红虎)、“额白巴尔思”(雄虎)、“茂巴思”(恶虎等)。“不花”(牛)在蒙古族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以很多人用它来命名,如“帖木尔不花”(铁犍牛)、“犴难不花”(金犍牛)、“察罕不花”(白犍牛)等。这些名字反映了蒙古族人悠久的以狩猎和畜牧为主的经济文化。

②以“巴图”命名:

蒙语“巴图”意译为“结实”,不同的汉译字有拔都、八都、伯秃、伯都等。蒙古族人喜欢在“巴图”之后加附加词,如“巴图噶尔”(结实的手)、“巴图和坦”(结实的城)、“巴图布林”(全结实)等。为了表达“结实”的含义,还有以金属命名的,如“阿勒坦”(金)、“铁木尔”(铁)、“西日莫”(生铁)、“宝力道”(钢)、“图卡特穆尔”(正铁)等。元朝的文宗皇帝名字就叫图贴木尔,泰定皇帝名字叫也孙铁木尔。

③以祝福、吉祥的词命名:

蒙古族人喜欢用祝福、吉祥、幸福的词来为孩子命名。如“那苏图”(长寿)、“宝音”或“伯颜图”(福)、“好必图”(有福)、“乌力吉巴雅尔”(吉喜)、“吉日嘎朝”(幸福)、“贺喜格”(恩惠)、“白仓”(富仓)、“都冷仓”(满仓)、“巴达荣贵”或“满达夫尔”(兴旺)等。还有以吉祥的数字来为孩子命名的,如“伊苏岱”(几)象征丰盛,是无尽数,“也带该”(九)等;有人干脆以祖父、外祖父或父亲的岁数来命名,如“吉林泰”(六十)、“达兰泰”(七十)、“乃颜”(八十)等,祈望长寿。

4以自然物体为女性命名:

蒙古族人喜欢用星辰、花草、树木、珠宝等为女孩子命名。如“娜仁”(太阳)、“萨仁”(月亮)、“敖登”(星星)、“琪琪格”(花)、“琪木格”(花蕊)、“塔娜”(珍珠)、“哈森”(玉石)、“水灵”(翡翠)、“乌云”(蓝宝石)等。也有用象征女人命运的词来命名,如“呼吉雅”(儿子的命运)、“杜达古拉”(带弟)等。还有按照出生月份来命名的。

蒙古汗国世系(1206-1634,包括元朝和北元)

1、太祖铁木真(成吉思汗) 1206-1227

2、睿宗拖雷监国(太祖四子) 1227-1229

3、太宗窝阔台(木亦坚汗,太祖三子) 1229-1241

4、乃马真皇后监国(太宗后) 1241-1246

5、定宗贵由(库裕克汗,太宗长子) 1246-1248

6、海迷失皇后监国(定宗后) 1248-1251

7、宪宗蒙哥(睿宗长子) 1251-1259

8、世祖忽必烈(薛禅汗,睿宗次子) 1259-1294

9、成宗铁木耳(完者笃汗,世祖次子裕宗真金三子) 1294-1307

10、武宗海山(曲律汗, 1307-1311 ,世祖次子裕宗次子顺宗答啦麻八剌次子)

11、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普颜笃汗,顺宗三子,武宗弟) 1311-1320

12、英宗硕德八剌(格坚汗,仁宗次子) 1320-1323

13、泰定帝也孙铁木耳(裕宗长子显宗甘麻剌长子) 1323-1328

14、天顺帝阿速吉八(剌察八黑汗,泰定帝长子) 1328

15、明宗和世剌(呼图克图汗,武宗长子) 1328-1329

16、文宗图帖睦尔(扎牙笃汗,武宗次子) 1329-1332

17、宁宗懿麟质班(超克图汗,明宗次子) 1332

18、顺宗妥欢帖睦尔(乌哈葛图汗,明宗长子) 1332-1370

19、昭宗爱犹识理达腊(必力克图汗,顺宗长子) 1370-1378

20、脱古思帖木儿(乌萨哈尔汗,顺宗次子) 1378-1388

21、恩科卓里克图汗(脱古思帖木儿长子) 1389-1392

22、额勒伯克汗(脱古思帖木儿次子) 1393-1399

23、坤帖木儿汗(额勒伯克汗长子) 1400-1402

24、额勒锥特穆尔汗(本雅失里,额勒伯克汗次子) 1408-1410

25、德勒伯克汗(答里巴,额勒锥特穆尔汗之子) 1411-1415

26、岱总汗(脱脱不花王, 1433-1451 ,脱古思帖木儿三子哈尔古楚克鸿台吉子阿寨台吉长子)

27、乌珂克图汗(麻尔可儿小王子,岱总汗三子) 1454-1465

28、摩伦汗(脱古思太子,岱总汗长子) 1465-1466

29、满都古勒汗(满都鲁,阿寨台吉三子,岱总汗弟) 1475-1479

30、达延汗(巴图孟克,阿寨台吉次子阿葛巴尔济济农子 1480-1517 ,哈尔古楚克台吉子博勒呼济农〔巴颜孟克〕之子)

31、塞音阿拉克汗(巴尔斯博罗特,达延汗三子) 1517-1519

32、阿剌克汗(博迪,达延汗长子图鲁博罗特长子) 1519-1547

33、库登汗(达赉逊,阿剌克汗长子) 1548-1557

34、札萨克图汗(图们,库登汗长子) 1558-1592

35、薛禅汗(布延,札萨克图汗长子) 1592-1603

36、库图克图汗(林丹汗,薛禅汗长子莽和克太吉长子) 1603-1634

37、额哲(库图克图汗长子) 1634

金(Jīn)姓源出有四:

1、出自金天氏,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简改为金氏。据《风俗通义》、《姓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所载,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的后裔就有以金为姓的,世代相传,称为金氏。

2、出自汉武帝时,为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被赐姓金氏。据《前秦录》载:“汉休屠王太子日磾事武帝,帝以休屠作金人祭天,赐姓金氏。”又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风俗通》所载,汉代,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叫日磾,在汉武帝时,归顺于汉室。由于他曾铸铜人像(又称金人)以祭天,遂被赐姓“金”氏,称金日磾,从此,他的子孙就统统姓了金,称为金氏。

3、出自刘姓,为唐末五代时吴越国中的刘氏为了避嫌,改姓为金氏。据《吴越备史》、《元史儒学传》等所载,西汉时项伯受赐刘姓,其后裔在唐末五代时,吴越国(十国之一)开国之王钱鏐的“鏐”与“刘”为同音字,为了避嫌,便将吴越国中的刘氏改为金氏。

4、除上述三支外,还有七个来源出自赐姓、改姓或小数民族中有金姓:

① 出自南北朝时羌族中有金姓。据《姓氏考略》载:“苻秦时羌酋有金姓,见前秦录”;景颇族有复姓金劈氏、恒滚氏,达斡尔族有复姓索曲氏、三字姓德力根氏等汉姓为金氏。

② 唐时新罗国有金姓。据《唐书》载,新罗国(今朝鲜半岛)王姓金。

③ 金时女真族,今日回、蒙、土等族均有金姓。

④ 元时有金覆祥,其先本为刘氏,后改为金氏。

⑤ 明永乐年间,成祖伐漠北,蒙古王子也先土干,率妻子部署来降,赐姓金氏。

⑥ 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姓张,后改姓金氏。

⑦ 清代爱新觉罗子孙中多有姓金的。

得姓始祖①:少昊。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也是黄帝的继承人,曾经在位84年,建都于曲阜。据传,他是黄帝和螺祖所生的儿子,最先以金德王,订立了后世重视金子的制度,所以他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有一支子孙,后来也就以金为姓,世代沿用至今。这一支具有黄帝血统的金姓,后来自山东曲阜的老家逐渐向南繁衍,并且成为彭城的望族。彭城,就是现在江苏的徐州。故金氏后人奉少昊为金姓的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②:金日磾。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之子,汉武帝初年归顺汉室。其侍帝数年,从未发生过失,深受武帝重视,从一个管马的小官升至车骑将军。武帝临死前,嘱其与霍光、桑弘羊等一起受遗诏辅政,成为功在汉室的辅国大臣。因其曾为武帝铸金人像祭天,遂被赐以金姓,后人有沿用此姓者,且以金日磾声望极高和始受姓氏之由而被尊为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金姓姓源较多,发源地主要有山东和陕西及浙江、江苏间地。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北)即为山东金姓(少昊一支)所建,战国时被吴所灭,国人有向南迁徙者,后在彭城(今属江苏省)形成望族。西汉时匈奴人金日磾归附汉室,族人繁衍于陕西省西安一带,其二子俱任侍中,其弟一族亦任朝中要职,与西汉大臣张汤后世并称“金张”,为功臣世族之家。南北朝时,甘肃等地有金姓足迹。如北齐大都督金祚即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北)人。唐代时金姓即为益州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三姓之一,亦为汾州河西郡(今山西省临汾一带)四姓之一。可见,这一时期,金姓已是南北并齐发展,分布点日益广泛。五代是金姓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当时刘姓在吴越国本是大姓,为避开国之王钱鏐的“鏐”讳而改姓金,大大增强了金姓族人,特别是南方浙江、江苏一带金姓势力,后世南方金姓的发展,也大多以这一带金姓为繁衍源头。宋元之际,北方金姓有躲避兵祸而南迁者。明代洪武、永乐年间,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有山西大槐树金姓移民。另有众多少数民族姓氏被赐姓金,萌发了更多新生支脉。清代从嘉庆年间开始,闽、粤金姓陆续有人入台,进而侨迁海外。总之,明清之际,史册所载名人层出不穷,且多出自南方,说明这一时期金姓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鼎盛阶段,而南方又是这一鼎盛之典型。今日金姓分布以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和上海等地多此姓,这六省市金姓约占全国汉族金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一。

三、历史名人

金 颜:邵阳(今属湖南省)人,宋代孝廉。性好施,孝友,人称“义门金氏”。精于著文,曾奉诏列举贤德之事,为天下第一。

金 銮:陇西(今属甘肃省)人,明代散曲家。通音律,工乐府,长于讽喻。著有《萧爽斋乐府》等。

金 农:清代书画家兼诗人。善诗文,精于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尤以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为“扬州八怪”之一。

金 和:江苏省上元(今南京市)人,清代著名诗人,作品多长篇,有散文化之特点。

金 榜:安徽省歙县人,清代学者,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其从江永学,宗郑康成,博采众长,著有《礼笺》、《周易考占》等。

金日磾:西汉时大臣。本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任马监,迁侍中。其后世代官宦,且多为侍中。历7世皇帝为内侍,与西汉大臣张汤后世并称“金张”,成为功臣世族的代称。他可以说是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的人物。

金刚智:唐朝佛教密宗僧徒,南天竺人。来中国传教,来中国传教,曾译《金刚顶经》,与善无畏、不空唐玄宗时并称“开元三大士”。

金昌绪:浙江余杭人,唐代诗人。在《全唐诗》中,他只有一首小诗流传下来,可说是一位再小不过的诗人,但是他的这一首题为《春怨》的小诗,其艺术成就却令人叹服不已。“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初读此诗时,不仅要疑惑,这位闺中**,何以要迁怒树上的黄莺鸟,从树上赶走它,不让它鸣叫?原来是黄莺的鸣叫声将她从梦中惊醒,那么她做的是什么梦呢?何以惊醒她便生气,到了末句才明白,原来她做梦是要去辽西和丈夫相会,而黄莺的鸣叫,惊醒了她,使她不得在梦中与丈夫相会。短短二十字,把闺中思妇对丈夫的思恋痴情痴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不能不汉服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与艺术表现的功力。全诗如剥茧抽丝,一层一层,渐次披露,可谓既引人入胜,又委婉曲折。由此可以看出唐人诗歌艺术的精湛。

金忠仪:唐代新罗人,德宗朝官将军。英勇机敏,巧捷过人。善绘画,且精妙细致传神。时人多仰慕。

金刚智:南天竺(今印度)人,唐代佛教密宗僧徒。来中国传教,与善无畏、不空并称玄宗“开元三大士”,曾译《金刚顶经》等。

金履祥:兰溪(今属浙江省)人,宋末元初名儒。精研濂溪学派和洛阳学派理论,被朝廷召为史馆编校,后隐居著书讲学。撰有《大学疏义》、《中庸标注》、《仁山文集》等。

金朝兴:巢人,明初都督佥事。因果敢英武,深谋远虑受人称颂,常以偏师取胜,功出诸将之上。谥号“武毅”。

金幼孜:明朝官吏。多次随从明成祖北征。撰有《北征前录》、《北征后录》,又与胡广、杨荣共撰《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宣宗时命修两朝实录,充总裁官。

金幼孜: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明代建文年间进士,多次随明成祖北征。曾参与编撰《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另撰有《北征前录》、《北征后录》等。

金圣叹:明末清初文学评论家,本姓张名采,后来才改姓为金。为文怪诞,性情狂傲,不求功名,以著述为务。评天下才子书有六:一《离骚》、二《庄子》、三《史记》、四《杜诗》、五《水浒》、六《西厢》,其评语流传甚广。据传,他为人狂傲而有奇气,博览多通,所作的文章更雅俗共赏。金圣叹最杰出的成就是他对于《水浒传》、《三国志演义》、以及《西厢记》等书的评论。据说,他对于这些名著的评论,立异标新,回出意表,被后世传诵不断。后来,在满清顺治年间,他以哭庙案坐斩,根据《柳南随笔》的记述,他在临死以前曾大叹:“绝头,至痛也;籍家,至惨也;而圣叹以不意得之,大奇!”并且一笑而受刑。像这样洒脱而透彻的话,恐怕也只有他这样的奇才,才能脱口而出了。

金之俊: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万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降清后曾建议清廷编置牌甲,以巩固统治,后累官至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

金德辉:江苏省苏州人,清代著名昆曲演员。曾邀集江南各地昆曲名演员成立集秀班,享誉一时。其擅演《牡丹亭·寻梦》等剧。

金仲山:浙江省桐乡人,著名新闻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曾参与创办《世界知识》、《大众生活》等报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建国后,从事新闻工作,后任上海副市长等职。

金姓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少昊自穷桑登帝。新罗,朝鲜古国名,与高丽、百济并立,其国王姓金。

郡望堂号

金姓堂号 "丽泽堂":宋朝的时候金履祥最长濂洛之学,皇帝召他任国史馆编修,没到任就死了。他曾在丽泽书院讲学,所以称"丽泽堂"。 金姓又有以"彭城"、"京兆",为其堂号名的。

郡望 彭城郡:西汉地节元年改楚国为彭城郡。东汉章和二年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南朝宋改为郡。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三国辖区改为京兆郡。

宗族特征

①金字意延坚韧不拔、真金不怕火炼,这也正是世代金姓追求的高尚品质。②金姓多改姓及少数民族同化而来,充分体现了中华大一统的历史必然性。③金姓名人荟萃,尤以明清二朝为最。④金姓字行排序严谨,字意韵长。如清代金润祥所修<金氏家谱>,内有山东金姓一支字行为:"尚祖承宗,安学绪业,宝家润华。"

历史名人

金圣叹:明末清初文学评论家。为文怪诞,性情狂傲,不求功名,以著述为务,评天下才子书有六,一《离骚》、二《庄子》、三《史记》、四《杜诗》、五《水浒》、六《西厢》,其评语流传甚广。

金农:清代书画家兼诗人。善诗文,精于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尤以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为"扬州八怪"之一

金日磾:西汉时大臣。本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任马监,迁侍中。其后世代官宦,且多为侍中。历7世皇帝为内侍,与西汉大臣张汤后世并称"金张",成为功臣世族的代称。他可以说是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的人物。

金刚智:唐朝佛教密宗僧徒,南天竺人。来中国传教,来中国传教,曾译金刚顶经,与善无畏、不空唐玄宗时并称"开元三大士"。

金幼孜(今江西省峡江县罗田镇人):明朝官吏。多次随从明成祖北征。撰有<北征前录>、<北征后录> ,又与胡广、杨荣共撰《五经四书 性理大全》。宣宗时命修两朝实录,充总裁官。

金彦,邵阳(今属湖南人)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郡人号"义门金氏"

。金世遗:民国时革命军军长。 金德辉:江苏苏州人,清代著名昆曲演员。曾邀集江南各地昆曲名演员成立集秀班,享誉一时。其擅演《牡丹亭·寻梦》等剧。金仲山:浙江桐乡人,著名新闻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曾参与创办世界知识、大众生活等报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建国后,从事新闻工作,后任上海副市长等职。

词条标签: 中文姓氏 姓氏 百家姓 系谱学

富察氏源于女真族,出自古靺鞨族黑水部富察氏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或以地名为氏。据史籍《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富察,本系地名,因以为氏。其氏族甚繁,散处于沙济、叶赫……长白山及各地方。富察氏先世旺吉努,满洲镶黄旗人,世居沙济地方,后金初年率族众投归,清太祖努尔哈赤将族众编为半个佐领,由其统领。”富察氏,亦称傅察氏、富尔察氏,满语为FucaHala,其族众庞多,在女真各部的统一战争中,多有业绩,史料中立传之人达十数人之多。

 富察氏各支始祖

富察·顺泰:据《富察氏谱本》的记载,“二、三世祖公等随龙倔起,从征进关,驻北京八大胡同,袭公爵。”直系正支祖宗富察·顺泰于清康熙三十年移驻盛京辽阳(今辽宁辽阳)。至五世祖富察·衣拉他,于清乾隆二十三年创设沙坨子村落,垦地,栽树造林,设庄招佃。清康熙初年间,北京仿照长白山八道沟样式,在京城内建设了八大胡同,以居公臣勇将,出力好兵家眷,养尊处优。后长支祖富察·东准泰于金良,就住在第五条椿树胡同。清朝袭职归长支,因而富察·顺泰的后人有正黄旗、镶黄旗,还有镶红旗等。富察氏是满族八大家之一,人口众多之极,所以其有同姓不同旗的现象。如《傅氏谱书》始祖是富察·三泰(傅三泰),并不是富察·顺泰(傅顺泰)。

富察·文达力:辽宁富察氏原居长白山下富察地方,后取首音谐“傅”,“富”为姓。后金国初,有瑚图来归,隶属正红旗满洲。四世祖莽色德宜住乎之女是清太祖的皇后。凤城边门傅姓,隶属镶红旗满洲,清初从龙入关,驻北京十驸马大街。一世文达力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自北京来凤凰城边门驻防,今散居于凤城的弟兄山,鸡冠山,白旗,刘家河,岫岩的红旗营子,宽甸的虎山,灌水等地。至今传十五世。

富察皇后

 富察氏家谱文献

辽宁沙济富察氏族谱,(清)富察·公春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

讷音富察氏家乘,(清)富察·恒敬、富察·富栋同纂,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富察氏谱本,著者待考,清同治十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辽阳市博物馆、辽宁省本溪市满族自治县富家楼子乡。

辽宁沙济富察氏家谱一卷,(清)富察·宝轮、富察·诚复等修,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辽宁沙济富察氏宗谱,(清)叶赫那·清安著,清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

湖北江陵新修富察氏支谱,附录二卷、首一卷、附二卷,(清)富察·札勒哈哩修,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辽宁岫岩傅氏谱书,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沈阳史满族文化研究会。

沙济富察氏宗谱,(清)富察·托庸编纂,清朝末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辽阳市博物馆。

傅氏通谱,(现代)傅作义主编,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重庆市万州区图书馆。

辽宁海林正黄旗富察氏(傅氏)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四十六年(公元1935年)油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海林市长汀镇哈达村傅国库处。

辽宁本溪傅氏谱册一卷,(民国)傅洪科纂,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辽宁省本溪市清河城乡双岭村。

辽宁富察氏世系表一卷,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雕版印本。现被收藏在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县张书农场拔立寨。

 字辈排行

辽宁本溪、桓仁富察氏字辈:“毓麟广成庆恩德永父明”。

辽宁辽阳富察氏字辈:“生文祥宝泰业世旗龙”。

正红旗长白山富察氏(傅氏)字辈:“文景德贵(瑞)延绍兴继世长承伯显耀作肇起振春光”。

正白旗富察氏(罗氏)、镶黄旗(傅氏、付氏)字辈:“文景安钟毓恒成锡国良善存应贵永德广世绍长”。

镶黄旗东海富察氏(傅氏、富氏)字辈:“希文恩忠勇荣任秉存成宏云兴显瑞景广庆祥增”。

富察氏一支字辈:“玉振金满堂……永远大其昌”。

 辉煌 权倾朝野的祖先

邻居们不知道,富良秋不仅是个铁路退休职工,他还是乾隆第一重臣傅恒和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孝贤纯皇后的后人,也就是说,富良秋的祖先曾是乾隆帝的小舅子。

据史料记载:富察氏原系辽代女真古老姓氏,始祖马木敦,远祖费莫氏,势力强大,与汗(皇)室世代姻亲……靖宣皇后、钦慈皇后等十数人入传。

富察氏傅恒,属镶黄旗,傅恒的家族“历相三朝”。傅恒官拜领侍卫内大臣,加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忠勇一等公,乃众臣之首,居相位二十余载,政绩显赫。

清同治十二年刘世英所著《陪都记略》中记载:“大学士傅恒之祖墓在城西十五里之汪家河子,碑四、坟七……”

沈阳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主任、史学家佟悦等专家学者研究认定,该墓葬为清乾隆年间重臣傅恒的祖茔地。佟悦说:“从傅恒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来看,这个祖墓还是很有价值的。”

真实无误,云南包公后裔与元太祖后裔都姓包,有很多蒙古包姓因仰慕包公而自称包公后人,所以两家要合写家谱。

1、包公后人入云南

明朝洪武16年,也就是1383年,朱元璋数次遣使来滇,希望平定“南蛮”,四海臣服。但是,明王朝希望兵不血刃平定大西南的愿望落空了。于是,朱元璋派开国大将沐英、傅有德率30万大军入滇平蛮。当时明朝军队从南京开拔,军中有一位包公第14代嫡孙包什一(字绍尧),官居明朝忠武校尉,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军旅长。因为战功卓著,包什一后被任命镇守宣威关,为明王朝把持滇东大门的稳定。从南京到滇东,此后包公后世包什一一族的子孙在一个叫宣威大令卡的地方世代繁衍,这里也就是后来包继平的诞生地—榕城包湾。

包家史记载曾有包家祠堂立于包湾当地的老街上,可惜在明末清初的动乱中损毁了。但即使在今天,当地下堡街上仍有近半数人家姓包,而从包拯后裔云贵支系的族谱来看,今天大西南云贵地区的包公后人大多数就是从宣威下堡街流散出去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包公第31代嫡孙包继平。

2、成吉思汗后人成包姓及入云南

元太祖后裔蒙古族包氏:《元朝蒙古秘史》《黄金谱牒》《金册》记载:包端察尔蒙语意为包氏胞祖包赤金蒙语复数为包侕赤金使姓氏传承了,子孙形成包侕赤金贬译孛儿只斤氏族,姓包氏蒙语为包罗特,意为包氏,后裔蒙古可汗包公讳也速该去世后,族人背叛包侕赤金氏族,因而只有包公讳也速该后裔姓包氏,蒙古族习惯称名不称姓氏,包公讳也速该长子元太祖包公讳铁钼真误译铁木真,重振包氏黄金家族,元太祖与爱孙元世祖包公讳忽必烈建立蒙元帝国,后裔为蒙古族包氏,世代振兴中华自强不息。蒙古族包氏人口是汉族包氏人口的两倍多,为包氏主干。

元太祖后裔归化城土默特部部长包公讳俄木布之子包公讳罗,为蒙古戍牧长君,率领蒙古八旗之右翼四旗,从山西大同边外,随清军满州正蓝旗伊拜蒙古旗都统的蓝军,追击李自成大顺军。平山西后经陶寺至陕西西安,顺治二年置满蒙军二千多人,包氏世袭蒙古八旗戍牧长君,镇守西安。子孙分布山西陕西青海甘肃宁夏湖北,为蓝军籍。大部份为了生存,避免民族仇杀窝里斗,隐瞒蒙古祖籍,学习汉语,融入汉族沿用汉人籍贯,字辈各自编排,不相统一。有的后人受包公文化影响崇敬包拯,冒称是包拯的后代。

清朝康熙年间,包公讳振德为驻防置省蒙古八旗戍牧长君,率领四弟包公讳振达,包公讳振江,包公讳振海,包公讳振龙,二十八子侄,随西安将军瓦尔喀平三藩入四川,瓦尔喀卒。又随信郡王征伐甘肃,后随岳父绿旗军勇略将军赵良栋转战云南各地,平定吴三桂后,追击吴三桂家人经沾益曲靖至贵阳,荒山密林不见踪迹,帝责令追讨不力,削职为民,改土归流,长子包公讳天才一直学不懂汉语,不会说汉话,在云南常与汉人相处,至宣威时能听懂汉话,四子包公讳天魁留在宣威屯田,子孙世居宣威,包公讳天才到四川东川府者海汛,喝了水换水后,会讲汉话,始迁祖包公讳振德很高兴地说:“这是长生天赐给我家的福地!”逐拓荒包堡地数千亩,定居者海街,雍正四年东川府改属云南,始迁祖去世后,安葬云南东川府者海今云南省会泽县者海镇者海街小坡坡,子孙取棺木回陕西西安途中,盗贼野狼成群,与土匪一路拼杀,家人伤亡八人,道路荆棘丛生,林中瘴气迷茫,致人死命,至昭通无法前行,改葬昭通,部分子孙定居昭通守墓。后裔融入汉族和回族,分布四川重庆云南各地。今云南包氏有十万多人,其中包拯后裔近五万人,元太祖后裔蒙古包氏黄金家族约三万多人,其余的一万多人。元太祖34世孙云南会泽包世福。

金姓有几个来源,第一来自新罗国王金阏智,第二来自伽耶国王金首露。朴姓来自新罗国王始祖朴赫居世(新罗国王虽然是同一家族,却有朴、金两个姓)。这两个姓都属于来自神话传说的姓氏。济州岛的高、夫、梁三姓也来自神话传说。百济国王扶余氏和高句丽国王高氏是自己起姓。韩国人口最多的金、朴、李、崔、郑五大姓中,金氏可考的106个本贯。

金姓的起源

姓氏:金

祖宗:少昊

分类:以人或赐姓为姓

姓氏起源:

1、出自少昊金天氏。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 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的后裔就有以金为姓的,称金氏。

2、出自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汉代,匈奴休屠王的儿子 叫日磾,在汉武帝时,归顺于汉室。由于他曾铸铜人像(又称金人) 以祭天,遂被赐姓"金"氏,称金日磾,从此他的子孙就统统姓了金。

3、为刘姓改姓为金氏。唐末五代时,吴越国(十国之一)开国 之王钱鏐的"鏐"与"刘"为同音字,为了避嫌,便将吴越国中的刘氏改 为金氏。

郡望:

彭城郡:西汉地节元年改楚国为彭城郡。东汉章和二年改为 彭城国,治所在彭城。南朝宋改为郡。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 在长安。三国辖区改为京兆郡。

堂号:

"丽泽堂":宋朝的时候金履祥最长濂洛之学,皇帝召他任国史馆编修,没到任就死了。他曾在丽泽书院讲学,所以称"丽泽堂"。 金姓又有以"彭城"、"京兆",为其堂号名的

迁徙分布

金姓姓源较多,最早的一支源于上古时的少昊。少昊自穷桑登帝 ,后徙曲阜。穷桑在今山东曲阜市北。新罗,朝鲜古国名,与高丽、百济并立,其国王姓金。金日磾家族居住在长安,累世官宦。南北朝 时,金氏有迁至今甘肃境者,如北齐大都督金祚,就是安定人。唐朝 贞观年间所定益州蜀都三姓之一有金氏,汾州河西郡四姓之一有金氏 。宋明时期,南方的金氏除在今浙江、江苏一带发展外,还分布于今 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福建、广东等省;北方的河南、河北、辽 宁等省也都有金氏的聚居点。从清朝嘉庆年间开始,闽、粤金氏陆续 有人迁至台湾,此后,有的在迁海外,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回族中的金姓,主要源自祖上经名和赐姓。据扬州普哈丁墓园所藏(故宫收藏本的复印件)的《金氏宗谱》载;“吾族原籍天方国,西(经)名亦不喇金(古时将伊卜拉欣译为亦不喇金,金姓就取自名后的“金”字),(后)移居撒马儿罕。唐贞观(年)间请助讨贼始入中原,至元季尚公,主封指挥使司,族乃滋大。及明太祖起兵,先锡爵公以土司率义勇助剿寇党有奇功,敕赐锦衣卫指挥使司,遂赐姓金,效封护国将军。”在元文帝至顺三年(1332年),西域穆斯林金吉平盗乱有功,被授于武略将军左副翼万户府上千户,赐符节镇守泉州,为泉州金姓回族先祖。再有,明代著名诗人“金大车的先辈是默伽(麦加)人,东来后居永平(治所在今河北省卢龙),明太祖赐姓金,徙其高祖洵于江宁(今南京),遂为江宁人。”(《回族人物志明代》)在金姓中,也有个别为改姓。如清代归附回回胡达哩, “原为内务府回子,后改姓金氏,遂为金姓回民之一支。”(《中国回族大词典》)金姓回族主要分布在广西桂林、江苏、东北和西北地

你好,以下是各地古姓字辈,但没有发现洪字辈,请参照。 江西省宁都县、于都县、瑞金市、广昌县、兴国县、永丰县、贵溪县、进贤县、乐安县及福建省长汀县、宁化县的古姓,在清代第六次续修族谱时,曾统一拟定字派:

道可奕世德,瑞庆英贤芳;绍接家风盛,拔魁声自扬。

后来在七修谱时有所更改。至八修谱时,发现有许多字与祖名犯讳,便重新拟定派语,自四十一世始全部启用如下派语:

贤良家发贵,吉星运兆长;才学能治国,伟业耀华邦。

湖南省岳阳县与重庆市奉节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功助先泽,荣昭国华;典常式序,科第起家。

河南省唐河县、民权县、社旗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纪长向扬,昌宗昭明;亦世兴旺,远传诗礼。

湖北省红安县与河南省新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太学复兴,尚德克承;立传忠厚,继启贤能。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横县、贵港市、荔浦县、鹿寨县、宁明县及防城港市,统一字派为:

元孟昌基恩,芳联奕世蕃;中行宏大业,永远定乾坤。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轻存必云之,重道时刚士;登德天其维,启国应锦培。

安徽省无为县、芜湖市、铜陵市、祁门县、青阳县及江苏省江浦县古姓,统一字派为:

嗣绍上德,淑绪宏名;耕种为本,孝友是存;

谨敦伦纪,诚振纲常;箴铭宜奉,谟训必详。

江西省遂川县、广西贺州市、湖南省炎陵县古革公房后裔,于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年)统修族谱时,拟定自三十五世开始统一启用字派为:

永年思国宝,俊杰佐朝纲;忠厚宜家远,诗书继世长;

怀仁存善德,崇本定芬芳;勤绍先谟训,兴隆富贵昌。

湖南省醴陵市、浏阳市、平江县、攸县及江西省萍乡市、万载县、铜鼓县、分宜县、宜春市、新余市、进贤县古姓,在联修族谱时,还制订了百字谱派:

开源居上世,继迹在岐阳;丕显文谟耀,钦承列武光。

致身扶圣驾,授命振朝纲;秀毓忠诚子,灵彰孝德郎。

乡贤崇永祀,国宝降嘉祥;量美汪洋巨,臣欣社稷藏。

作箴风令尹,遗爱颂甘棠;寰外乾坤大,山中日月长。

雁联三进士,代报五同堂;松柏操谁守,绸银赐久蒇。

广西宾阳县、马山县、武鸣县古姓,其派语为:

辈名:兴志展基永克昌,荣华富贵显名扬。

学名:文典可廷武朝伦,圣贤豪杰学忠臣。

云南省和越南苗族古姓,还有联宗字派:

信、金、绍、兴、发。

求铁木真(成吉思汗)的祖先氏族祖谱和氏族迁徙起源

蒙古族人的姓名:⑴蒙古族的姓氏有四种主流:①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蒙古秘史》中记载有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上十一世祖学瑞察曾虏一女俘“札...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