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氏家族的祖先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3收藏

林氏家族的祖先是谁?,第1张

林坚。

林坚(公元前1029年~?),子姓,林氏,长林(今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龙卧村)人。周朝时期大臣,商朝太师比干之子,母为妫氏。

林坚是比干的遗腹子。因商纣王残暴无道,比干多次犯颜强谏,反遭杀害。比干夫人妫氏甫孕三月,恐祸及,逃出朝歌,于长林(今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龙卧村)石室之中而生男,名坚。

周武王念林坚乃商汤之后、比干之胄,且能远避纣乱而不绝其世,乃拜林坚为大夫,食邑清河。后封博陵公,食采二千户,采邑博陵(今河北安平县)。故林氏总堂号为西河堂。

周武王伐纣灭商后,拜为大夫、三监,封博陵郡公,成为林姓始祖。

扩展资料:

林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7位。2016年,大陆林姓人口约为1416万,林氏排在第16位;在中国南方林氏排在第4位,福建省林姓人口全约472万,占全省总人口148%,排在第一位;

广东省林氏约311万,浙江省约184万;台湾地区林氏约200万,韩国180万 ,其他地区约500万,在全球约2千多万。林姓人口密度最高为福州、莆田、闽南、粤东及台湾。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林姓历代名人289名,占名人总数的064%,排在名人姓氏的28位;林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85%,排在第23位;林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62%,排在第34位。

——林姓

——林坚

僖公公字克柔生於唐武德三年公元六二零年娶李氏生子一墓长乐城东外巉川林氏属于唐九牧纁公号雁宾 南宋明经及第 授秀水令 子森公号宗瓯 南宋工部员外郎芙蓉林氏辈行:文与光世大,玄一明良泰,时兴秉国成,定天景佳昌,英贤维帝佐始迁祖讳瑞,号习之,行壬六,乃南宋吏部侍郎林莲屿六世孙。上世居闽,后避五代乱,迁浙江温州乐清玉环乡,元末再从玉环迁芙蓉镇后洋村。

「林」源出 :

一 ; 出自「子」姓。殷商王朝的太师「比干」因谏商纣而死,其子坚逃与长林,周武王克商后,赐姓「林」,食采博陵,散居於周,鲁,齐,卫国等地。

二 ;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 ; 林氏,姬姓,周平王庶子林开之后,因此以林为氏。

家族名人

林则徐 (1785~1850)清末名臣,字少穆,一字元抚,清福建侯官人。道光时出任两广总督,因严禁鸦片,引发中英战争。迨和议达成,被贬谪伊犁,后又起用,卒諡文忠。著有政书、云石山房诗集等。

林语堂 (1895~1976)福建龙溪人,为二十世纪享誉中外的著名学者及作家。学识渊博,精通英文,才智杰出,著作等身,望重士林,誉满国际。著有《开明英文文法》、《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中国与印度的智慧》、《无所不谈合集》等。

妈祖

地望分布:山西西河郡,福建南安郡,江苏下邳郡。

林姓起源参考之二

林姓起源于3100年前,其先宗是殷商纣王的忠臣----比干。纣王宠爱妲己,荒*无道,残害忠良,使百姓怨恨,诸候反叛,贤德的忠臣比干冒死给纣王提意见,纣王不听,比干竟"进谏不去者三日 ",惹恼了纣王,把比干剖腹挖心处死。当时比干的正妃夫人陈氏有孕,为躲避追杀,便连夜奔于牧野(今河南省卫辉市),逃到长林山一洞中生下一男孩,名坚。周武王伐纣得胜,陈夫人便将坚归于周,周王以其居长林而生,遂因林而命氏。由此可见,林姓起源于河南,林姓第一人是比干之子林坚。

东汉末、三国时期,中原林氏遭受政治迫害,被迫大批南迁,进入江苏、浙江一带。西晋末年,中原林氏再次南迁,直接进入福建。明末清初,有一部分林姓,跟随郑成功进入台湾,后又有东南沿海各地大批林姓移居台湾,繁衍发展,又逐渐走向世界各地。

1992年后,世界各地许多林氏后裔多次到卫辉比干庙祭祀先祖,较大规模的有:

1993年5月,世界各地20多个代表团共527名海内外林氏后裔到卫辉寻根。

林姓起源参考之三

林姓是当今中国第十六大姓,在南方人中所占的比例比较高,在台湾有一百八十万人以上,占总人口的百分之九,排名第二,仅次于陈姓,故有『陈林半天下』之美称。林姓最早出自子姓,形成于西周初期,是商朝王族比干的后裔。商朝末年,纣王荒*无道,百姓苦不堪言。纣王的叔父比干,在其他王室成员如微子,箕子等进谏不听,相继离去的情况下,仍然冒死进谏,最后被纣王剖腹挖心处死。当时比干的夫人陈氏正怀孕在身,听到消息后连夜出逃到牧野一带避难,在深山的石洞里生下了孩子,取名叫坚,字长思。不久,周武王灭商,陈夫人带着儿子投靠了武王姬发,得到很好的待遇,武王并且因为坚是在树林里出生的,赐他姓林,林坚因此而成为林姓的始祖。林姓还有其他一些起源,如,林姓也有出自姬姓的,是周平王姬宜臼的小儿子林开的后代;也有出自鲁国林放的后代;到北魏孝文帝的时候,因为迁都洛阳,还曾经把代北的鲜卑族丘林氏改成了林姓。林姓最早在河北发展,秦代曾迁居山东,到西汉时有林姓迁徙到四川,三国时,中原林姓遭到政治迫害,大量南迁,到了江苏,浙江一带,到西晋末年,已经发展到了福建。唐代开元年间,林之祥的儿子林鉴,成为林姓最早到达台湾的人。林姓的主要聚居地有:西河,南安,博陵,南郡,下邳,晋安,侯官,福唐,长乐,连江,温陵,清溪,德化,惠安,龙溪,漳浦,琼州,长城,光山,岭南,浙杭,江西等。科举时代,福建乡试有『无林不开榜』之说,代表林氏在福建地区,不但人口多,而且人才也很多的意思。

部分林氏通用联

林氏宗祠四言通用联 九龙衍派;双桂遗风。

上联典指林姓名人、林氏始祖林坚三十四代孙林皋事典。

皋为比干子孙,战国时任赵国宰相,权倾一时,德高望重。

他有子九人:林仁、林年、林升、林昶、林文、林曜、林岳、林佐、林卫,受家风影响,各有才能,德才兼备,被时人称为“九龙”,林皋则被称为“九龙之父”,他们家族也被称为“九龙门”。

加上林皋,父子十人同以德才见称,他的家族也因此被称为“十德(以玉的十种特质,比喻君子的十种美德: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之门”。

为后来林氏堂号"九龙堂"和“十德堂”之始。

下联典指唐代殿中侍御史林藻的事典。

林藻,字纬乾,莆田人。

少负奇志。

与欧阳詹刻意文学,用宏词擢第,郡人举进士自藻始。

九龙世泽;十德家声。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上第一联上联的联释)。

九龙衍派;双鹤入云。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上第一联上联的联释)。

下联典指北宋杭州钱塘人林大年,英宗时官侍御史。

曾蓄养双鹤,放之可入云端,归来仍自回笼中。

梅鹤风标;露鸟孝瑞。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967-1028),字君复,后人称为和靖先生。

钱塘人。

居西湖孤山,终身不仕,未娶妻子,与梅花、仙鹤作伴,称“梅妻鹤子”。

有《林和靖诗集》。

下联典指唐代进士、殿中侍御史林藻的事典。

露禽孝瑞;梅鹤高风。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莆田人林藻,字纬乾,少年时有大志,凭宏词中进士,贞元年间官至殿中侍御史。

双亲死后,他在墓旁筑庐守孝,有仙鹤飞来,饮露而去,人们认为是他的孝感所致。

下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字君复,钱塘人,隐居西湖孤山,赏梅养鹤,终身不做官,也不婚娶,人称“梅妻鹤子”,死后谥和靖先生。

诗作风格谈远,内容大都反映他的隐逸生活和闲适心情,著有《林和靖诗集》。

西河世泽;务本家声。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西河为林氏总堂号,全联典指春秋·林放,孔子学生,尝问礼之本,孔子以时方遂末,而放独能有志于本,故以“大哉”称之。

御夷励志;助夫解围。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林则徐禁烟卓有成效,因受诬革职,后谪戍伊犁。

下联典指清·沈葆桢守广信,林则徐之女刺指血作书,乞援于玉山镇总兵饶廷选,助夫解围。

进士难进士不难,难是七科八进士;尚书贵尚书非贵,贵在三代五尚书。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福州市南台岛林浦村林氏宗祠“四知堂”联。

林浦村家庙、宗祠众多,如“士大夫林公祠”、“济斋林公家庙”、“见泉林公家庙”等。

其中最为壮观的是“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是明正德年间林瀚为其祖所建。

庙前有一池塘,人称“纱帽池”;门前一对青石雕石狮,威严雄壮,它是日本冲绳县那霸市琉球林喜公后裔1989年所赠。

日本琉球有“林姓会”,其始祖林喜,原是林浦村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受明朝 派遣,带领“闽人三十六姓”到原本属于中国琉球群岛开发,以后留居琉球群岛,至今600多年,繁衍20余世,他们多次回乡寻根祭祖。

家庙门内有一副横匾,上书“榜眼”二字,是为林枝春高中进士第二名而立。

屏风后面是一座大戏台。

大厅悬挂进士匾、武解匾、文魁匾多达22面,还有各种楹联10余对,最著名的是这一副林氏宗祠对联,此联已被列入中华名联。

家庙第二进有一厅堂叫“四知堂”,内悬林元美传神造像。

据说“四知堂”是林元美早年致仕,自称“四知居士”而取名。

林元美曾先后任知县、知府、知州,最后一“知”是其自为“知天命”而激流勇退之意。

林浦诸多祠堂、家庙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墙粉刷白灰,梁柱俱漆黑色,其寓意是林氏历代为官清明廉政,“一清二白”。

求通民情;愿闻已过。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勉联。

若问梅消息;且待鹤归来。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同为北宋·林和靖(林逋)祠联。

祠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

全联典指林逋事典。

九牧家声远;十德世泽长。

——佚名撰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林氏宗祠联 海口镇牛宅村的“林氏宗祠”,属于姓氏祠堂。

该祠特别之处在于有两座,按座落地点分为东祠、西祠。

东祠为兄,西祠(又叫霞田祠、石狮祠)为弟。

东西两祠均建于明万历年间(约1573—1620年),历代均有修葺。

1990年经侨居海外的本宗华侨捐资重建,面貌焕然一新。

现在东祠长46米,宽19米,占地面积874平方米;西祠长59米,宽19米,占地面积1121平方米。

两祠结构样式大体相同,均面宽五间,进深四间,硬山结构,琉璃瓦面,整个建筑物飞檐画栋精雕细琢、美仑美奂。

祠内大柱悬有这副楹联,此联点出此宗属于“九牧林”,其堂号为“十德堂”。

祠堂正中立有清内阁大学士董浩、户部尚书曹振镛、兵部右侍郎胡长龄、内阁大学士文宁为林则徐所立的“进士”横匾。

民族英雄林则徐之五代孙、原中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凌青(原名林墨卿)为宗祠落成题写“九牧之光”,使祠堂增色不少。

牛宅林姓家族仁人志士络绎不绝,最有成就的当属本宗二十二代孙林绍良,他不仅是印尼首富,也是世界排名前列的大富豪。

西河世泽鼎盛;九牧流芳无疆。

——佚名撰广东省南雄县梅岭山珠玑巷林氏宗祠联 南雄珠玑巷位于梅岭山下,是广东仅存的宋代古巷道,被称为“广东第一巷”珠玑巷的得名始于唐代张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为表彰其孝义特赐珠玑绦环。

自梅关开通以来,梅关驿道就成为中原和江南通往岭南的唯一一条大道,也是北上商贸交易和南迁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线,珠玑巷便成了这条驿道上的一个重要墟镇。

前人杨廷桂在《南还日记》中描写:“途中行旅如蚁,挤拥甚于观剧。

大量来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进入岭南珠玑巷,又经此转至珠江三角洲及广西以至海外谋生,其后裔遍布岭南、港、澳、台和海外各国。”看来珠玑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发祥地,海外华侨的祖居。

据珠玑巷南迁后裔联谊会搜集的各地南迁后裔143姓族谱记栽,由珠玑巷播迁粤、港、澳、台及海内外的后裔数千万人,都承根认脉,均称珠玑巷为“七百年前的桑梓乡”。

十德堂中深树德;九龙门内再腾龙。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林氏宗祠“十德堂”联。

全联典指上联典指战国赵·林皋事典(见《林姓宗祠四言通用联·九龙衍派;双桂遗风》联上联的联释)。

草舍百篇集清气;虎门一炬振国威。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贡生林时跃,字遐举,号荔堂,鄞人。

授大理评事不就。

晚与徐霜皋等共撰《正气集》。

自著有《朋鹤草堂集》、《明史大事记》等书。

下联典指清代大臣林则徐(1785-1850)的事典。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竢村老人。

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人。

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

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粤查禁鸦片。

十九年,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严处受贿官吏。

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万八斤。

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当众付之一炬,全部销毁。

梅妻鹤子和靖士;竹笔译文冷红尘。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诗人林逋事典。

下联典指近代古文家、翻释家林纾(1852-1924)事典。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闽县人。

光绪举人,曾任教于京都大学堂。

翻释英美待国小说一百七十余种,影响颇大。

根盘江南莆田县;叶茂山东不夜城。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东省文登市林氏宗祠联。

上联典出了本支林氏由福建省莆田县迁徙而来。

下联“不夜城”,指文登,据《齐地纪》载:“古时候,有太阳夜里出现,在东莱可见到。

所以莱子立此城,以‘不夜’为名。” 祖举添朝家声远;盛世文明光大贤。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西省东乡县林氏总祠联。

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林氏宗祠“济南堂”联。

联以鹤顶格嵌“济南”堂名,全联典出秦昭王死后,依次由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和赢政继承王位。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正式完成中国的统一。

赵国灭亡之后,原居于赵国九门的“九龙堂”林姓望族就迁徙到齐郡邹县(址在今山东省境内)。

至西汉之初,分邹县之地置济南郡,故后来统称“济南林氏”,其居住中心在今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古平陵城。

因此,“济南”成为继“西河”之后林姓的第二个重要的发祥地。

这一名门望族以“济南堂”为堂号,以“济美衣冠承恩宠,南郡吕格世泽长”为堂联。

林坚的50世孙林尊,在汉宣帝时代官至太子太傅,成为“济南林姓望族”的开基始祖。

后来衍分的支派,如广陵林姓、郯城林姓、平原林姓、下邳林姓、晋安林姓、寿州林姓、光州林姓、三原林姓和陇西林姓等都以林尊为先祖。

行事莫将天理错;立身当与古人争。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题赠联。

应视国事如家事;能尽人心即佛心。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题联。

敦和气而聚国族;积阴德以福儿孙。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浯江镇海云村林氏家庙联(1)。

祠祀开基祖林安及列祖列宗(下同)。

忠孝有声天地老;古今无数子孙贤。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林氏大宗祠“九龙堂”堂联。

大志禁烟,御夷留恨; 求救,为夫解围。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末政治家林则徐,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人。

嘉庆年间进士,曾与龚自珍、魏源等人提倡经世之学。

任东河河道总督时,尽心修治黄河;在江苏巡抚任上,又兴修浏河等水利。

道光年间,先后任湖广总督、钦差大臣、两广总督,严厉禁烟,卓有成效,曾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多斤;并积极筹备海防,屡次抗击英军挑衅。

鸦片战争爆发后,严密设防,使英军在广东无法得逞。

因受诬陷被革职,充军新疆,曾在那里兴办水利,开辟屯田;后历官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

工诗、能文、擅对联,有《林则徐集》等。

下联典指林则徐的女儿,嫁沈葆桢(字幼丹,侯官人,道光年间进士,历官九江知府、广信知府、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等)为妻。

沈葆桢守广信府时,太平军攻城,林氏刺手指写 ,向玉山镇总兵饶廷选求援,经七战而胜,沈葆桢从此名闻天下。

西山瑞满,三仁著绩;河水祥垂,双桂流芳。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林氏宗祠“西河堂”联。

联以鹤顶格嵌入林氏“西河”郡望、堂号名。

双桂指林禄之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撰自勉联。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清·林则徐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林则徐题赠联。

幼敏绝伦,京都景仰;才高压重,状元世家。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进士林文秩,福州人。

少颖不凡,拜监察御史,立朝有直声。

下联典指明代林大钦、林宣德皆中状元。

唐宋元明,五百进士三顶甲;高曾祖考,十二宰相九封侯。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江西省东乡县林氏总祠联。

捷报新传,百载冤仇今尽雪;将军虽去,千寻大树永凌云。

——胡乔木撰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岑兜村黄螺山林氏宗祠联 海口镇岑兜村黄螺山麓的“林氏宗祠”,严格意义上属于姓氏宗祠,但如今把它列为历史名人专祠也未尝不可——因为该祠已被辟为“林则徐纪念堂”,而林则徐为历史名人。

“林氏宗祠”为六代祖林榕山和其子林存素建于明代,原为悬山顶土木混合结构,六扇前后院,两进。

1998年重建后的宗祠比原祠略大,祠宽153米,深288米,面积830平方米。

祠堂两进三厅,为混凝土半框架结构。

前厅正上方挂有“民族英雄”巨匾和林则徐玄孙凌青书写的“林文忠公祠”横匾。

另有胡乔木题写的这副对联,林则徐外玄孙、著名书法家沈觐寿书写的牌匾,以及大量反映林则徐生平业绩的挂图。

该祠1993年被市 定为福清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

敦谊明伦,即此是敬宗尊祖;本修德立,如斯乃孝子贤孙。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南投县竹山镇林氏“敦本堂”联。

联以鹤顶格嵌“敦本”堂名。

祠旁水仙王,北宋尚留高士塔;树成香雪海,西湖重见古时春。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北宋·林和靖(林逋)祠联。

祠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孤山。

聚族衍象山,仁义礼智绵世泽;斯堂开麟野,士农工商振家声。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和溪林氏家庙“聚斯堂”联。

堂祀开基祖林长清及派下列祖列宗。

松木公,椒木叔,木木成林皆公叔;崇山宗,岐山支,山山叠出亦宗支。

——林召棠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中山市大涌镇安堂村林氏宗祠联。

安堂村是个有630年历史的古老乡村。

唐朝末期,其高祖林披公居福建莆田,有“九子十登科”的美誉,得朝庭追封他为睦州刺史,有子9个、女1个。

子皆成为唐朝命官,官至刺史、府史不等。

唯有其女婿三次赴考均落第。

一日林太夫人把裙褂挂在门楣上,叫女婿经此门而入岳家。

之后,女婿真的高中。

这传说虽带有封建迷信色彩,但从中可见林家激励子弟参加科举的愿望是十分强烈的。

安堂村林氏宗祠正堂挂的“十德图”,就是为纪念林披公九子一婿均科举高中拜官的盛事而绘制的。

林披公第六子允文公为安堂村林姓始祖,官拜蕴州刺史,其从国家安定的愿望出发,曾劝喻当时在广州作乱反唐的刘×,被刘把他的头作磨刀用。

此事,《成语考》、林氏族谱皆有记载。

允文公子玄兴公来到安堂开枝散叶、后裔蕃昌。

至今,仅在村里常住的林姓人口已超过5000人;玄兴公祖屋,据说是10多年前拆掉的。

百多年前,安堂已是隆都地区的望族名乡。

唐朝之后,受历代世人虔诚敬仰的妈祖(又被尊为“天后”),同为林披公后人,安堂林姓林姓后人,世代尊称妈祖为姑婆,并建有妈祖天后宫祀奉。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唐·林嵩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进士林嵩抒志联。

家之兴在礼义,朔望参谒者礼义之本;族之大在孝敬,春秋祭祀者孝敬之源。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漳浦县浯江镇海云村林氏家庙联(2)。

自长仄开基,积厚流光,克继九龙绵世泽;由万安卜宅,地灵人杰,足追双凤振家声。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梧宅镇林氏大宗祠联。

祠祀开基祖林希逊及派下先祖。

崇以忠,崇以信,忠信承先,本本源源绵世泽;德言孝,德言慈,孝慈裕后,支支派派衍长林。

——佚名撰林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南靖县新村镇林氏祖庙“崇德堂”联。

堂祀开基祖林广明及派下先祖。

振作那有时,少时、壮时、年老时,时时须努力; 成名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

——佚名撰福建省永定县林氏宗祠振成楼堂联 永定林氏客家人因中原战乱被迫不断南迁,饱尝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痛苦,从中孕育出爱国爱家、顽强奋斗、寻求解放的革命精神。

客家人在历史上英雄辈出,爱国爱家,报郊祖国。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在客家社会的土壤中孕育出一代代爱国英豪。

客家宗祠祖屋中,爱国爱家内容的族训堂联比比皆是。

我妈妈姓林,我知道的五个辈分是:邵殿广来朝,我妈妈是殿字辈。北京人,听说和福建的林姓是一家,我大舅年轻的时候去福建出差,遇到了同族人,那边殿字辈是很大的辈份了。我大舅现在八十几岁了。

林氏家族的祖先是谁?

林坚。林坚(公元前1029年~?),子姓,林氏,长林(今河南省卫辉市狮豹头乡龙卧村)人。周朝时期大臣,商朝太师比干之子,母为妫氏。林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