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曾经智答两宰相的小神童,后来怎么样了呢?
我国历史上不乏神童,唐代刘餗撰《国史纂异》中有一段有关于神童的记载:
唐贾嘉隐年七岁,以神童召见。长孙无忌、徐世绩,于朝堂立语。徐戏之曰:“吾所倚者何树?”曰:“松树。”徐曰:“此槐也,何得言松?”嘉隐曰:“以公配木,何得非松邪?”长孙复问之:“吾所倚何树?”曰:“槐树。”长孙曰:“汝不复矫邪?”嘉隐曰:“何烦矫对,但取其鬼对木耳。”年十一二,贞观年被举,虽有俊辩,仪容丑陋。尝在朝堂取进止,朝堂官退朝并出,俱来就看。余人未语,英国公李绩,先即诸宰贵云:“此小儿恰似獠面,何得聪明?”诸人未报,贾嘉隐即应声答之曰:“胡头尚为宰相,獠面何废聪明。”举朝人皆大笑。
唐朝曾经智答两宰相的小神童,后来怎么样了呢?
大致的意思是说:
唐朝7岁小神童贾嘉隐扬名天下,皇帝要召见他,当时,长孙无忌和徐世绩站在朝堂与他对话。徐世绩先问他:“我靠的是什么树呀?”贾嘉隐道:“松树。”徐世绩道:“这是槐树,怎么能说是松树呢?”贾嘉隐道:“以公配木,怎能说不是松呢?”
长孙无忌又问他:“我依靠的是什么树呀?”贾嘉隐道:“槐树。”长孙无忌又道:“你不再更正了?”贾嘉隐道:“哪里用得着再更正。只要取来一个鬼对上木就可以了。”
贾嘉隐到了十一二岁时,被选入举,他虽有才智和善辩,可是相貌丑陋,于是召他进朝堂请皇上决定其去留。当时朝堂官员们退朝后一齐来看他。还没等别人说话,英国公李绩抢先道:“这小孩的脸长的象獠面一样,怎么能够聪明呢?”其他人还没答话,贾嘉隐就应声道:“葫芦脑袋还能做宰相呢,獠面怎么就该失去聪明啊?”满朝官员都大笑。
唐朝曾经智答两宰相的小神童,后来怎么样了呢?
长孙无忌和徐世绩都是才华横溢之人,面对两人的故意刁难,小神童贾嘉隐并不怯场,而是充分发挥了他的机智,使得两人无言以对。贾嘉隐够聪明,不愧为神童,不过小编却认为,这件事情在历史可能并不真实。理由如下:
1《国史纂异》又名《隋唐嘉话》或《国朝传记》,是唐代笔记小说集,可信度并不高,唐代其它史料也并没有贾嘉隐的相关记载。
唐朝曾经智答两宰相的小神童,后来怎么样了呢?
2从原文内容上看也有矛盾之处,例如长孙无忌、徐世绩明明立于朝堂之上,又何来“所倚者何树”?朝堂之上会有树吗?有人说可能是指朝堂上的柱子所用的材料,这种说法有点难以理解。
3徐世绩即李绩,原文中上面用徐世绩,下面却用李绩。李绩原名是徐世绩,武德二年(619年)被李渊赐姓李氏,改名李世绩,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即位,李世勣为避李世民之讳,又去除姓名中“世”字,改名为李勣,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封为英国公。可见,贾嘉隐贞观年被举荐至少是时贞观十一年(637年),当时他年十一二岁,那么他七岁时应是贞观七年(633年)前后,那时徐世绩早已改名为李绩,而原文中仍称为“徐世绩”。
李世民,是唐朝的建立者,也是有名的治世局面贞观之治的开创者。虽然李世民的皇位得来并不是名正言顺,但是的确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贡献。凌烟阁,我们都知道,李世民为了纪念那些跟随他征战的功臣们,将他们的画像都挂在了凌烟阁之中。在这些功臣中,我们知道的很有功绩的,诸如秦叔宝、尉迟恭等,但是在李世民眼里,他们都算不上是唐初三大名将。那么,到底谁才算得上是三大名将呢?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人才辈出,秦叔宝,尉迟恭,李孝恭、李靖、李勣、薛仁贵、郭子仪、李光弼、李晟、韦皋等一大批名将,有的为大唐的建立征战四方,有的在维护边疆安全中战功累累,有的在维护中央统治,对地方藩镇的战争中屡立战功。唐太宗李世民虽然不是唐朝的建立者,但确实唐朝和历史上最出名的皇帝之一,唐太宗李世民本身就是卓越的军事家,那么被李世民称为唐初三大名将的人是谁那?
李勣原名原名徐世绩,字懋功,一生经历战阵无数,早在瓦岗寨时,他从李密征战,就为瓦岗军立下了汗马功劳;归唐后,又屡从唐太宗征讨,平王世充、灭窦建德、伐刘黑闼,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后来在攻亡东突厥、平定薛延陀、击灭高句丽等重大军事战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他出将入相,功勋卓著,被朝廷倚为干城,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历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司空、太子太师等职,累封英国公。
669年12月31日,李勣病逝,李治命令百官送葬到未央旧城西北,所筑的坟依西汉名将卫青、霍去病的先例为准,仿照阴山、铁山及乌德鞬山建筑,以此表彰李勣击败突厥、薛延陀的功劳,唐初得到相同待遇的,只有李勣。
李道宗为唐高祖李渊的堂侄,一生参与破刘武周,破王世充,灭东突厥、吐谷浑,征高句丽等诸多战役,为唐王朝的统一和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作为大唐的皇亲国戚,犹如汉朝的卫青和霍去病,在唐初宗室之中,只有他和河间郡王李孝恭最受时人的称赞,。对于他陷害薛仁贵,但其实那是小说之言,不是历史,也被小说严重丑化,但是晚年遭长孙无忌、褚遂良的陷害,流放象州,途中病死。历史上的文成公主不是李世民的女儿,是李道宗的女儿。
薛万彻本为隋将,后与兄长薛万均同自幽州降唐,因征讨梁师都有功,授车骑将军,随罗艺四处转战其他起义军,投入太子李建成幕府,受其赏识。玄武门之变时,带领东宫兵马力战,甚至反扑秦王府,直到李世民派人出示以太子首级,他才放下武器带领数十骑逃入南山。后来唐太宗赏识其武勇,屡次遣使招谕才复出拜将。在平突厥、薛延陀部、征高句丽时屡立大功,尚太宗妹丹阳公主。
薛万彻入朝,与房玄龄之子房遗爱关系密切,谈话中,薛万彻再次表示了对朝廷的抱怨,而且说:今虽患脚,坐置京师,诸辈犹不敢动。房遗爱对他说:公若国家有变,我当与公立荆王元景为主。以推翻高宗李治的统治。不久,事泄,薛万彻被捕,但拒不承认,后来房遗爱出面作证,薛万彻这才伏罪,临行前,薛万彻大声说:薛万彻大健儿,留为国家效死力固好,岂得坐房遗爱杀之乎!说罢,解开衣领对监斩官大声喊道:亟斩我!但刽子手刀下无力,第一刀没有砍准,万彻大声呵斥:何不加力!连砍三刀才斩下他的首级。
害人终害己啊!长孙无忌在宫廷斗争中败下阵来,也走上了李道宗的那条路,被流放黔州,后被迫自缢而死。长孙无忌间接帮了武则天的大忙,他将李唐宗室中一些颇有能力的人,比如李道宗、李恪全部害死,到头来没人能阻止武则天夺取唐朝的江山。
一、房玄龄:房遗爱
房玄龄是李世民的得力谋士,他眼光长远,在李世民率领军队攻破城池时,他便向人才抛出橄榄枝。正因如此,李世民登基后,才能有人可用。
可是,房玄龄万万没想到,自己为朝廷竭尽全力地服务,却被儿子毁了前途。房玄龄的儿子名为房遗爱,因房玄龄的功劳,房遗爱迎娶了高阳公主,走上人生巅峰。可是,房遗爱从小便不学好,专门和父亲对着干。
高阳公主本身就不是个“善茬”,嫁入房家后,她便陷害房遗爱的哥哥对自己无礼(非礼),好让自己的丈夫顺利继承爵位。高宗得知姐姐被非礼后,决定亲自审查案件。不料,在审查过程中,竟审出高阳公主和遗爱想要谋反,还没来得及实施计划,便被发现了。因为此事,房家上下全部受到牵连。
二、杜如晦:杜荷
杜如晦和房玄龄被后人称为“房谋杜断”,曾参与策划了宣武门事变。事情成功后,杜如晦受到了李世民重用。虽然,杜如晦在官场得意,可是,他却教育不好自己的儿子。
杜如晦的儿子名叫杜荷。贞观十七年,杜荷竟联合几位大臣,建议太子李承乾起兵造反。(臭鱼找臭虾组合)不料,他们的计划,却被李承乾的侍卫纥干承基秘密告发。最终,杜荷等人被李世民斩首示众,从此以后,杜如晦在朝廷中的地位一落千丈。
三、狄仁杰:狄景晖
狄仁杰是唐朝的一代名相,他不畏权贵、清正廉洁的事迹,一直被后人传颂。可是,清官也难断家务事。
狄仁杰的儿子狄景晖是个“惹祸精”,喜欢打着父亲的名号,为非作歹,欺压贫苦百姓,无恶不作。最后,百姓忍无可忍,竟集体砸毁为狄仁杰修建的祠堂,狄仁杰的一生英明都被狄景晖毁干净了,真是个专门“坑爹”的猪队友呀!
四、李泌:李繁
李泌官至丞相,是唐朝中期著名的政治家、谋臣。但他的官途,却被亲生儿子李繁给毁了。
这日,李泌准备上奏弹劾奸相裴延龄,碰巧李繁来书房找自己,儿子是自己人,因此,李泌并未将弹劾的奏折收起来。可是,千算万算,李泌怎么都没想到,李繁看完奏折后,竟将内容原封不动地告诉给裴延龄。
裴延龄收到消息后,竟倒打一耙,诬陷李泌兵变想要造反。最终,李泌失去皇帝的信任,并且有很多人平白无故地丢失了性命。
五、李绩:李敬业
李绩原名徐世绩,他是为唐朝开疆拓土的大功臣,因此,被李渊赐“李”姓。
李敬业是李绩的孙子,但他却没有继承李绩的优点,勇气可嘉,才学不够。公元683年,李敬业竟在扬州集结兵马,想要起兵造反。虽然,李敬业有十万大军,但是他根本没有率领的能力,最终,被武则天的军队击败。
武则天得知李敬业造反后,便下了一道圣旨,收回“李”姓。
前人努力得来的家业与功劳,后人不珍惜,竟动手将其轻易摧毁,这不是“坑爹”又是什么呢?
1、李光弼
李光弼(708年-764年8月15日),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人,契丹族。唐朝中期名将,左羽林大将军李楷洛第四子。李光弼出身“柳城李氏”,初任左卫亲府左郎将,袭封蓟郡公。天宝十五载(756年),经郭子仪推荐而任为河东节度副使,东出井陉,参与平定安史之乱。
乾元二年(759年),任天下兵马副元帅、朔方节度使。上元二年(761年),以河南副元帅、太尉兼侍中出镇临淮,震慑诸将,次年又命军镇压浙东袁晁起义,以功进封临淮郡王。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获赐铁券,名藏太庙,绘像凌烟阁。
2、高仙芝
高仙芝(?—756年1月24日),唐朝中期名将,高句丽人。姿容俊美,善于骑射,骁勇果敢。幼时随父入唐。20岁时被授予将军。官至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等职,封密云郡公。吐蕃占领小勃律,唐王朝三次出兵不捷,遂于天宝六年(747年)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
率军出击,智取小勃律,升安西节度使。天宝九载进攻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先约和,后突袭,生俘其国王和部众。次年,石国引大食来攻,高仙芝出击大食败归。后入朝,授开府仪同三司,任右羽林大将军。
3、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630年—689年11月26日),百济(位于朝鲜半岛西南部)人,黑齿氏,唐朝著名军事将领。黑齿常之生在百济。黑齿常之的早年事迹不详,善于用兵,史称其“骁勇有谋略”。
在百济任达率(百济官名)兼郡将。降唐后数十年,黑齿常之屡建战功,纵横青藏所向披靡,数破突厥,威震天下,进爵燕国公。永昌元年,受酷吏周兴诬陷,黑齿常之含冤自缢而死。
4、李晟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人,唐代军事家。因爵封西平郡王,世称李西平。李晟原为边镇裨将,以战功累迁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封合川郡王。后来,李晟入朝任右神策军都将。
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锋都知兵马使讨伐反叛的河朔三镇。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鄜坊、商华兵马副元帅。
5、薛仁贵
薛仁贵(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
薛仁贵出身于河东薛氏南祖房,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唐高宗时,薛仁贵累官至瓜州长史、右领军卫将军、检校代州都督,封平阳郡公。
参考资料来源 :-李光弼
参考资料来源 :-高仙芝
参考资料来源 :-黑齿常之
参考资料来源 :-李晟
参考资料来源 :-薛仁贵
唐朝曾经智答两宰相的小神童,后来怎么样了呢?
本文2023-12-04 23:59:4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18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