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家历史

栏目:资讯发布:2023-12-04浏览:4收藏

胥家历史,第1张

胥(Xū)姓源出:

源流一

出自上古炎帝部落中赫胥氏族人,属于以先祖氏族称谓为氏。

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最擅长农业生产。

炎帝的部落崇拜凤图腾,和崇拜龙图腾的黄帝部落一起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

炎帝的部落中有一支族人叫作赫胥氏,其后代以“胥”作为姓氏,世代相传。

源流二

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公族大夫,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春秋时期,晋国有个贵族就分封在华胥(今陕西蓝田),在他的后裔子孙中,后来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华胥氏,后省文简改称分衍为单姓胥氏、华氏,世代相传至今。

晋国有个大夫叫胥臣,他的儿子叫胥甲,胥甲的儿子叫胥克,胥克的儿子叫胥童。

这是胥姓的一支正式形成,世代相传,是今天胥姓的一个主要来源。

始祖

胥臣。

晋国臣子中有一位胥臣,根据历来学者的考证,便是中国胥氏家族的始祖。

胥臣,字季子,于晋文公称霸诸侯之后,论功行赏,曾被封于一个叫臼的采邑,所以又称为臼季。

依照《左传》的记载,胥臣当时在晋国官拜司空,世代的子孙都是晋国的大夫,像其子胥申,其曾孙胥童,便曾相继叱咤风云,使得胥氏家族一开始名气异常。

发源于山西的胥氏,经过了漫长时间的播迁和繁衍,到了宋、明之际,便已满布天下。

望族居吴兴郡(今浙江省吴兴县)。

故胥氏后人奉胥臣为始祖。

姓氏来源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司空季子,字胥臣,他的后代以祖先的字“胥”为姓,其姓氏发源地为古琅玡郡,即今山东省诸城市。

(资料来源:湖北美术出版社《百家姓》285页)

姬姓胥氏 在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97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万分之14

国有史,省有乘,县有志,家有谱,皆明史明宗之举。

古人云:“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郡县之有志也”,谱记一姓之渊源,志叙一方之全史,史载一国之兴衰,缺一不可。

谱牒上溯姓原之始,下逮继世之宗,明昭穆以尚祖,系所生以尚嫡,序长幼以尚齿,列像赞以尚思。

宗谱如实地记载了宗族的起源、流派的盛衰变迁、祖先的功名业绩,是一部诏示后人,流芳百世,亲族传家之宝。

中华民族自古重家族血缘,每个家族成员都按字派(辈)命名,虽历经多年,又或远隔万水千山,同一家族成员均能按家谱论出辈分高下或亲疏,可以说,没有家族史,就没有细致入微的国家史和文明史,有鉴于此,历代都提倡修家谱。

升平盛世,修志续谱,以寻根聚族访祖,知先祖之渊源,融血脉之亲情,求和谐之发展,追先辈之美德,承祖宗之遗风,集宗族之芳名,以兴国家之念,光大前人业绩,忠诚赤心为国,善良正直为人,勤奋开拓创业,传胥氏之清史。

自古以来,为国尽忠,为人尽孝,乃炎黄子孙之美德;缅怀先祖,承前启后,光宗耀祖,逐辈延续,乃立世为人之根本。

为继承先辈之事业,弘扬家族之传统,使后世崇尚列祖列宗,并佳行懿德,故续修《胥氏宗谱》。

九江原《胥氏宗谱》(民国以前编修)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期遭焚毁,虽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回忆补修,但记载的历史不全,脉络不清,缺漏甚多,很不完备,身为胥氏略有文化之子孙,我心有不安。

修祠续谱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虽久有重修完善宗谱之心,奈资料残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

戊子(2008)年冬,丰城、进贤诸支宗亲力邀修谱,九江族人共商大计,并前往进贤麻山,合议与江西胥氏进贤的麻山上、麻山中、麻山下、白墟乡麻山胥家、高子岭、湾头、濠上、丰城的白土、廖墩、闵桥、筱塘中保、铁路鸥冈、杜市星桥、小桥、印山等支同修宗谱事宜。

逢此良机,在族人立荣、立森、立柱、立章、德明、德清等努力下,多方寻找资料文献,积极筹措修谱资金,寻先人古迹,觅典籍史记,查族谱碑记,实现了九江与丰城宗谱对接,使九江胥氏宗族的历史向前延伸到春秋时期。

追踪溯源,胥姓历史久远,早在公元前七千多年的原始初民时代,有燧人氏自立姓氏为“风”,燧人氏女儿“华胥氏”生伏羲,开创华夏历史的三皇五帝时代,公元前6477年至前6352年有伏义、娍义、肆杤、归纹、伏秧五位帝王为“赫胥氏”,据《续通考·同性异派》载:“赫胥氏后亦为胥氏”;四川盐亭射洪县馆光绪六年庚辰编制《胥氏宗谱》序言载:“母华胥孕帝华胥之渚”。

胥姓最早应由“华胥氏”、“赫胥氏”演化而得,因岁月流失,沧海桑田,历史衍进及秦始皇焚书坑儒,很多史实已难以考证。

据我族先贤记载和考证,九江胥氏起于风姓,出于姬姓,始自春秋时期晋国曲沃桓叔姬成师第七子姬伋。

春秋初期,晋国内部出现了公室与贵族长期的权利斗争,当时,晋国第九君晋穆侯生有姬仇和姬成师二子,晋穆侯死,晋穆侯之弟晋殇叔篡位,四年后,太子姬仇杀掉晋殇叔,夺回君位,是为晋文侯。

公元前745年,晋文侯之子晋昭侯继位,封其叔父姬成师(公元前802~前731年)于曲沃(今山西闻喜),姬成师号曲沃恒叔,桓叔分封子姓,功臣共十八族,其第七子姬伋列为公族之一,食采于蒲地(今山西临汾蒲县),授姓胥,为胥伋,乃胥氏肇姓之始祖。

桓叔姬成师出生于周宣王姬静时,亦有说胥氏出自周宣王姬静支子,即周幽王异母弟,周幽王十一年,犬戎攻镐京,杀幽王,太子姬宜臼即位,号平王,公元前770年迁都洛阳,胥祖年幼,无奈朝中诸侯,迁山东琅琊定居,易姬为胥姓伋公在蒲地做诸侯,其孙胥懿为蒲邑长,懿公之孙胥臣曾随晋文公重耳流亡,在晋楚的城濮决战中虎皮蒙马建奇功,官拜司空,胥氏遂显赫于晋国。

公元前614年,秦晋两国交战,臣公之子胥甲因贻误军机被削官爵到卫国,甲公之子胥克被起用,晋厉公时,克公之子胥童拜为卿,童公与权臣栾书等有积怨,后童公与晋厉公一同被害,童公之子胥何因父难迁徙于齐国(童公幼子胥仪后代改童姓),何公之孙胥泽为穆陵牧,泽公四个儿子胥启、胥毕、胥度、胥思都在齐国做官,深受百姓爱戴,祖孙父子聚族琅琊,形成胥氏之郡望——琅琊郡(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

源于太原(晋国都城在山西太原南),盛于山东、江浙的胥姓历经秦、汉、晋至南朝梁(公元502—557年)时,世籍西川的第三十六世祖胥庆云任富春令,传六代生胥玉湖(翰林讲官后升侍御史),玉湖公生子十二(天应、天名、天显、天云、天瑞、天顺、天槐、天松、天彬、天常、天粹、天将),得三十一个孙,都很显贵,当时子孙众多,便分居于顺天、金陵、太原、西安、仙桂峰、西大渡,也有回琅琊、也有留西川,玉湖公第三子为胥天显,天显公第三子乃胥元翅,元翅公长子胥绪,宦寓长沙,绪公之子为胥献和胥猷,猷公守长沙,第四十六世祖献公于乾符年间(公元874年)因黄巢之乱,弃御史,省祖墓,由长沙迁到江西临川,献公后嗣繁盛,有二子(胥圻、胥埏)、四孙(胥泰等)、八曾孙(胥彦聪、胥彦明等)、十五元孙(胥仕衡、胥仕隆、胥仕权等)。

胥仕衡(南唐洪洲节度使通判)之子胥一峰(官江西行省司户黍军)住洪洲杏花村,一峰公五世孙胥潜夫于南宋建炎年间返临川省墓时,率子若孙迁往临川独古狭,潜夫公五世孙胥坛于元世祖至元年间迁徙到进贤南乡麻山;胥仕权后裔居花园、湾头、管坑、罗溪、枫林桥等地;胥仕隆(西安府判)之幼子胥宣(第五十一世)由临川仙桂峰迁徙到宜黄的大岭,传至第六十二世祖胥原召,因元末(1368年)兵乱,原召公又迁徙到丰城县广丰乡檀树坳,其长子胥季谌居檀树坳,次子胥季诚徙居落星桥,幼子胥季让徙居桐树桥。

季谌公之长子胥永龄,永龄公之长子胥弼(必)堂于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和妻子黄氏素安携子胥海迪由洪都丰城县广丰乡檀树坳迁到德化县仙居乡河西社高良山下(今九江县新合镇尖山村胥家山)结庐创业,择地名为胥家山。

九江胥氏由弼堂公传胥海迪,海迪公传胥澄堂、胥清堂,清堂公有三子:胥志聪、胥志江、胥志奇,志江公回原籍丰城檀树坳;志聪公生子三:胥龙堂、胥凤堂、胥虎堂,因龙堂英年早殇,志聪公弃儒修术,其后为长房;志奇公之子胥虎,耕读立业,虎公生胥朝明,朝明公生胥庭瑚,庭瑚公生六子:胥君先、胥辅卿、胥俊卿、胥武明、胥行素和胥友生,于是辅卿公之后为二房,俊卿公之后为三房,武明公之后为四房,行素公之后为五房,友生公之后为幺房。

明清两朝时,人财兴盛,太学生及文武官员辈出,咸丰年尤盛,时在朝二十四位顶戴花翎于清明同归祭祖,盛况空前。

而今九江胥氏经明清,历民国,入共和,已越六百春秋,子孙繁衍更盛,祖基难载,先后有迁小石山胥家墩,有迁牛角龙廖家岭,有迁县城、市区,有迁永安、港口,有迁瑞昌、南昌,有迁徐州、大连,有迁广东、广西、北京、上海等,散居各地,然追根溯源,皆为胥家山弼堂公之后裔。

欣逢盛世,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祖地福荫,人才辈出。

族人秉先人之遗风,铭先贤之家训,或务农耕,或营工商,或事教育,或理政务,求生存,图发展,虽贫富不一,穷通有异,然忠于道义,勤于职守,勇于开拓,其进取之心,奋发之举,尽皆可歌可颂。

为承先人之贤,报功崇德,光前裕后,胥家山和胥家墩均重修宗祠,以妥先灵。

饮水不忘挖井人,幸福犹感先祖恩,水有源头树有根,世代勋业寄寓文。

胥氏本宗,往无详志,宗亲由来,众说纷纭,今经考之,源宗亲之始终,悉祖系之由来,明修谱牒,绵延后世,为人立身,不忘根本。

只有铭记历史,只有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开创未来!族谱面世,夙愿得偿,唯望我族子孙善加利用,妥为珍藏。

愿子子孙孙枝繁叶茂,世世代代德厚流芳,是为序。

胥氏五修谱序

江西九江的《胥氏五修谱序》皇清嘉庆十年记载“……胥氏为姬姓……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叔虞(封“唐”地),其子“燮公”,就国君晋(改唐为晋)数传至穆侯(晋穆侯),太子曰:“仇”,幼曰:“成师”(“仇”为“晋文侯”,其子“伯”,为“晋昭侯”),昭侯封邑“曲沃” (今山西曲沃县西南5里凤城村)于叔父“成师”号曰“曲沃桓叔”;桓叔第七子“及 (有单人旁)公”,列为公族,食采于“蒲地”为诸侯,其孙“懿公”为蒲吏,乃以职为氏(吏者,胥也,称胥懿)……自懿至臣(胥臣),止三世,城濮建功,而胥氏遂显于晋矣……

“曲沃桓叔”长子“鲜”为“曲沃庄伯”,孙子“称”为“曲沃武公”就是起代“晋哀侯”的“晋武公”,结束晋17个“侯”开启晋20个“公”的时代(古代爵位分五等:公、侯、伯、子、男)。

因 “晋武公”父亲“曲沃庄伯”“鲜” 与胥懿的祖父“及 (有单人旁)公”分别是“成师”—— “曲沃桓叔”的长子和第七子。

故说:“胥氏系出唐叔虞之后晋七族之一”

史料记载

按《国语-晋语四》、《左传》载:东周(前770--256)春秋时晋国(今山西)晋文公(“晋武公”之孙,“晋献公”之子,名“重耳”居守“蒲邑”)流亡时胥懿之孙胥臣,字季子,追随之,有殊功(是重耳的“姬”姓之族叔、老师、高参身份),《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有一次,胥臣出差经过冀地(今山西河津县), 正好看见没落贵族子弟郤缺在田间除草,他的妻子来为他送水饭,两口子互相尊敬,“相待如宾”(该成语出此)。

他直接把郤缺带走,向文公举荐。

二十年后,胥臣的孙子就是在这个人手下遭到打击,甚至一蹶不振的。

晋楚城濮之战,胥臣蒙马虎皮溃楚军。

官拜“司空”,采邑(封地)为“臼(今山西应城)”又称季臼,后代有的用“邑”为氏称“臼”或“季臼”。

其子胥甲,孙胥克,曾孙胥童、胥午(曲沃大夫)皆为“卿、大夫”。

其弟胥婴做过晋国新下军主将。

胥臣死后,周倾王四年,秦晋两国交战,胥臣之子胥甲与赵穿,泄了军情,七年后,主帅赵盾罚族人赵穿到郑国为人质,削胥甲的官爵,逐到卫国,起用甲子—胥克。

郤缺就以下军佐胥克有“蛊疾”为借口,夺其职。

晋厉公时,克之子胥童借厉公患重臣权势太盛,除了郤缺之后(郤锜、郤犨、郤至)为卿,他与权臣栾书、中行偃有积怨。

后来栾书、中行偃(荀偃)弑厉公。

胥童遂被杀害。

胥何(胥童之子)一支迁至 ——齐国。

胥何的孙子胥泽和四个儿子胥启、胥毕、胥度、胥思仕于齐,有官声,得郡——琅琊《胥氏五修谱序--皇清嘉庆十年》。

其中避仇杀,以祖父名字为改"胥"为"童",称童姓(《通志—氏族略》)。

2胥二出处编辑

胥姓“封地说”与“ 由胥臣始”中的“胥”是否同为一出?按记载:一说胥氏为姬姓周宣王支子;一说胥氏系出唐叔虞(姬姓)之后晋七族之一,可能“胥”真有两出处,也可能记载误笔,实为一出。

因公元前805年晋穆侯与周宣王共伐周边少数民族条戎和奔戎(约在今山西夏县一带),结果打了败仗。

晋穆侯不忘此耻,将这一年生下的一个儿子起名为仇,并立为太子。

前 802年(晋穆侯十年),晋穆侯在千亩(今山西安泽北90里)之战中获胜,又把这年生的一个儿子起名为成师,取“出师成功”之意。

那么笔误之一可能把晋穆侯的幼子“成师”记为“周宣王支子”;笔误二可能把“胥泽和四个儿子仕于齐,有官声,得郡——琅琊”记为“封华胥国,周幽王时因避犬戎居琅琊,易姓胥”,待考,但都为“姬姓”之后不假。

云南石碑《胥氏家谱序言》“…吾胥氏,琅琊郡之后,南迁方面北阙,惠、文晋大夫胥臣即其后也……”。

既然 “胥臣即其(琅琊郡)后”,则“封地说”与胥臣连到一起了。

关键在于,一、“琅琊”是“齐琅琊”还是“陕西省巩昌府陇西县(今甘肃陇西县)琅琊郡(书籍上有此郡,但不可考) ”。

如果指“齐琅琊”那么胥臣仕晋族人不忘祖,设“陕西省巩昌府陇西县(今甘肃陇西县)琅琊郡 ”;有可能“胥泽和四个儿子仕于齐,有官声,得郡琅琊”是打回老家……如果指“陕西省巩昌府陇西县琅琊郡 ”,可能胥泽和四子在齐不忘祖,在齐起郡名为“琅琊”,沿用至后。

但,查陕西省古郡名,没此说;而且分天下36郡由秦朝始,并且“琅琊古国”也在齐。

二、胥懿子胥臣父是否由“蒲邑”到“琅琊”再仕晋。

这些不清,如果湖南、江西和“北京所藏”族谱无笔误,那——“胥氏姬姓”不假,但有两出处,待考。

B、“胥”姓得来:易“姬”为“胥”。

“华胥国”系上古之国,周宣王支子,封“华胥国”是借古名还是新封名,不得而知,但可推测易“姬”为“胥”一则可能是谐音,一则可能是借封国的“胥”字,以国为姓。

“以职为氏”,因“懿公”为蒲吏,吏者,胥也。

从我见过的资料有四:

一、从甘肃宗亲所编修《幸氏宗谱》中,所撰《幸氏源流及播迁概况》一文中写到:“江西还有另一支幸姓人家不容忽视。始祖幸灵(不是晋代幸灵),在南宋初年任南昌知府,做官清康,为人正直,卸任后落业于丰城县幸家村,以后迁移到泰和县鹅掌大丘置业定居。至宋朝末年,传续七代,每代除最小的儿子留泰和故居守业外,其余的都迁至本省的赣州、高安、永丰、吉水、新余、安福、抚州、饶州和湖南、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河南、山东、山西等外省。以后可能因朝代更替、战乱频繁和自然灾害等原因,或蒙不幸,或发展滞后,少有踪迹。”这里提到了“鹅掌大丘”是在江西泰和县。

二、又从幸氏家族网论坛中,幸大伟发表的《继湖广填四川》中提到“四川南川县的移民都是来自湖广省,尤其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这里提到“鹅掌大丘”是在湖北麻城孝感乡。

三、《幸氏通讯》第二期,“幸氏起名与字辈”栏目中,“重庆南川水江幸氏字辈(祖籍江西宁江府鹅掌大丘)”,这里“鹅掌大丘”又属江西宁江府。

四、据泰和县志办肖文定先生介绍:“鹅掌大丘”在泰和县有两个地方叫此名,一是禾市镇的禾院村,一是在灌溪镇。很多姓氏来查鹅掌大丘,但都没有此姓的记载,按历史分析,鹅掌大丘像山西洪洞大槐树一样,是一个移民集中点。”按湖北黄岗县志记载,迁到麻邑的江西移民,为纪念江西的移民点,也在麻邑取了“鹅掌大丘”这个地名。

]

御姓为天国始祖汤古氏后裔。《纲鉴易知录》证曰:“盘古氏首出御世,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变化而庶类繁矣,相传首出御世者曰盘古氏,又曰浑敦氏”。汉代盘与汤同义通用,盘古氏即汤古氏。因汤古氏为天国始祖,所以是首出御世者,其后裔则以御为官名,掌历算星象之职。《左传·桓公》曰:“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于卿的地位以推算历象,这是合于礼的。日御详细记载每月大小和干支,无所遗漏,在朝廷上授给百官。”夏商时,御为天子马车御者。《正义》曰:“御为统也”。《说文》曰:“御为使驰。”《释名》曰:“御语也,尊者将有所御,先语之也。亦言卑职者,有所勤御如御牛马然也。”周时,设有女御官,《周礼天官女御》曰:“女御掌叙于王之燕寝。”《蔡邕独断》曰:“御者进也,凡衣服加于身,饮食适于口,妃妾接于寝,皆曰御。”周时有御人,《正字通》曰:“周有御鞅。”《周语》曰:“内官不过九御。”秦汉时设御史大夫,为相。《疏》曰:“御为主事也。”《笺》曰:“傅御贰王治事谓冢宰也。”而后御成为天子专用名称。《礼王制》曰:“千里之内以为御。”帝之使者曰:“御史”;帝之禁兵为“御林军”;帝之文书曰“御书”。御官的后裔以御为姓。

共工氏汤明,始创“阴阳五行之术”。为帝王治国的洪范宝典。《正义》曰:“幽,阴;明,阳也,占数也。”因而又称“幽明之术”。《史记五帝本纪》曰:“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获宝鼎,迎日推筴。……顺天地之祀,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共工氏汤明之后,因精于阴阳之术,被历代帝王和诸侯奉为国师,主掌朝政和历算。因而汤明后裔世为御官,其后亦以御为姓。

轩辕氏取代炎帝为天子,以大鸿、常先两族掌御官之职;汤尧即帝位,改任羲氏、和氏两家族执掌御官之职,因而鸿氏、常氏、羲氏、和氏的后裔均有御氏。夏时,唐侯刘累因善豢龙,夏天子孔甲赐其为御龙氏,其后有御姓。周时陈有御邑,为陈公子御寇封邑;宋有御邑,为宋公子御说封邑;鲁有御邑,为鲁御叔封邑。《左传》载曰:“鲁襄公22年春,臧武仲赴晋前,冒雨去看望御叔,御叔在自已封邑中准备喝酒曰:那里用得着圣人,我打算喝酒,而他自己冒着雨出行,还要聪明干什么?穆叔认为御叔是国家蛀虫,命令把他的赋税增加一倍,以示对御叔的惩罚。

汉时有司空长史御长青,为避汉天子称谓之讳,改御为阳氏。《路史·国名纪》证曰:“阳出于御姓。”隋时阳氏因避隋天子姓讳,又更为汤氏。”春秋时,宋桓公御说平定南宫长万叛乱,封三子原为荡邑大夫,史称“荡原”,其后裔荡泽因欲篡国,被宋国华氏所灭,余者为避祸,以去草字头而为汤氏。因荡氏为宋桓公御说之后裔,因而古代姓氏学家认为:“汤氏源于御姓”。《潜夫论》证曰:“荡(汤)、番(潘)、锡(阳)皆御姓”。所以,御氏改汤氏,成为汤氏的一支。

一共五十个。

无论天南地北的“孔孟颜曾”后人,取名字都有固定的辈分排字。

孔氏行辈字,明洪武年间定十字(自五十六代至六十五代):

希、言、公、彦、 承

宏、闻、贞、 尚、衍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二月十七日定十字(自六十六代至七十五代):

兴、毓、传、继、 广

昭、宪、庆、 繁、祥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定十字(自七十六代至八十五代):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后来,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报当时的北洋政府批准,又续了二十字: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这二十个字,定下了孔子第八十六代孙至一百零五代孙的行辈。

扩展资料

始祖起源:

1、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君主成汤之后裔,其子孙中有一支以商族的姓「子」以成汤名字中的「乙」组合起来,为子姓孔氏。

2、源于子姓。出自宋国司马孔父嘉之后,西周初期,成汤的后裔微子启被封于宋国,微子启死后,其弟宋微仲继位。微仲九世孙孔父嘉为宋国大司马,遭受迫害,他的后代逃到鲁国,以其名字中的「孔」为氏,也是子姓孔氏。孔父嘉的六世孙为孔子。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卫国大夫姬孔悝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卫国大夫中有姬孔悝,所以在姬孔悝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

4、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陈国大夫孔宁,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等有关资料记载,春秋时陈国(今河南淮阳)有个大夫叫妫孔宁。

在妫孔宁的后裔子孙中,有的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孔氏,是为陈郡孔氏。

5、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穆公姬兰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君主郑穆公姬兰有后人名姬孔张,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世代相传至今,史称郑国孔氏。

6、出自古佶姓的孔氏。

7、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孔姓

找到的 慢慢看

孔氏宗族的族谱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罗内容最丰富、谱系最完整的族谱。孔氏宗族视修谱为合族大事,通过修谱可以把居住分散、血缘关系相对疏远的孔氏族人组成一体,从而达到“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照穆、备遗忘”的目的,修谱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清查“外孔”的渗入。

最初的孔氏家乘,只是以抄本传世,记载世袭奉祀的宗子名字。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官居朝议大夫的孔子四十六代孙孔宗翰深感个别抄本易于散失,而且每代仅录一人,使家族中许多贤达之士未能载入史册,年代久远后必被湮没,决定广收资料,创修孔氏族谱。这是孔氏宗族的第一部族谱,将本族嫡系及支庶一并收入,正式镂版印刷。

孔宗翰之后的四百年间,宋、金、元历朝更替,屡值兵燹战乱,其间孔氏谱牒虽曾进行过重修,但没有正式刊刻。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才又一次组织重修并付印。这次重修的族谱接受以往濒于失传的教训,特对修谱之事作了文字上的规定:此后族谱“六十年一大修,三十年一小修,大修以甲子为期”。按此规定,应当在嘉庆四十年(1561年)左右修谱,但由于种种原因,修谱工作比规定时间向后拖了六十多年,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才纂修族谱,这距上次修谱已有133年的时间。而后的康熙、乾隆朝的甲子年均按时修谱,但乾隆甲子(1744年)负责修谱的是孔继汾,他后来因被告触犯了清朝《会典》而陷入文字狱,充军到新疆伊犁。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没有再大修过族谱,直到民国九年(1920年)倡修全族大谱,经土7年努力,在民国二十六年方大功告成。这部民国族谱是最大规模的一个孔氏全国合族大谱。

北宋元丰及明弘治年间所修的孔氏族谱,久已亡佚,今天能看到的只有天启、康熙、乾隆和民国所修的四部。从这四部族谱的纂修人员的设置来看,可以发现,随着世代推移,修谱机构的设置规模逐渐扩大。

为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衍圣公府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组织机构和人事安排,如乾隆九年(1744年)修谱时,设立鉴定一人,由衍圣公担任;监修二人,由三品执事官和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担任;提调二人,由正一品荫生候选员外郎和曲阜县世职知县担任;以下编次、掌收、校阅、誉录、督刊、收发等职,也是各由四品执事官、候选州同知之类有官职者及有科名的人员担任。到民国时期最后一次大修时,衍圣公孔德成主持,专门设立了“曲阜全国孔氏合族修谱办事处”(简称“谱馆”,古时称:“纂局”),孔德成任总裁,由族长孔传蜻等三人主持日常工作,谱馆有职员66名,另有一些勤杂员役。

修谱时,衍圣公府要先行制订条规、颁布榜示,制订统一格册和修谱誓词。然后择吉日举行仪式,告庙致祭后,各执事人员进入修谱的专设机构纂局内办公。族谱纂修完成,要在孔庙举行隆重的告祭仪式。各户族众按规定领到新谱后,即将旧谱交至族长,立即焚瘗。如有失落旧谱者,即声明,该户头户举出具证明,刻附谱后。

孔氏历代修谱都非常严格,明天启年间修谱规定义子不能入谱,违者重究。清康熙时修谱,规定更加详细:一,凡不孝、不悌、犯义、僧道、邪巫、优卒、贱役等,都被认为是“辱祖玷宗,丧名败节,皆不准入谱”;二,因修谱都是集资,所以规定族人每丁交银八分,违者不准入谱;三,孔氏子孙不仅行辈字有一定规定,即使用字亦随行辈而定,不准乱用。修谱时,如有不依规定乱取用者,必须改正,否则不得入谱。乾隆甲子修谱除继承康熙时的规定外,又提出凡“养异姓为子、赘婿冒姓、子随母嫁携来同居”者,亦不得入谱。对以上各方面,不仅各户头要认真作保证,而且还发动族人知情者履行检举之责。

在孔氏宗族中,除大宗主衍圣公主持纂修的全谱外,各户、各支派还有自己纂修的小谱或支谱。这些谱牒各具特色,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比如,《林前户支谱》记载了从汉至清历代皇帝对孔氏优免赋役的敕文,并收入嘉庆年间立于孔庙毓粹门下的蠲免碑文。《大宗支谱》则收入了更为详细的资料,在人名之下不仅载有字号、功名官职,还有妻妾娶自何家、其子娶何家之女、其女嫁与何家之男等内容。由于支谱所刊印数量较少,留存下来的仅有八部,它们是:《东家小谱》、《嫡系小谱》、《续修支谱》二种,《大宗支谱》二种,《林前户支谱》、《林前户重修孔子世家谱》。

凡是流寓外地的孔氏族人纂修的支谱,必须获得衍圣公的批准,加盖衍圣公府大印后才能成立。各级官府主要根据衍圣公府钤印的有无,来判断内孔与外孔,决定是否给予优免差徭及有别于齐民的特权。

内孔和外孔

一般说来,作为圣裔的孔氏宗族常常自称“内孔”或“真孔”,而把同姓不同宗的孔氏称为“外孔”或“伪孔”。这里的里外、真伪,是以圣脉的流传作为对照的。

圣裔们所强调区别的“外孔”,其情况大致有二:

一是与圣裔同姓不同宗的孔氏。如本书第一章中所述,在古代,也有几支孔姓并非出于子姓之后,在孔父嘉至孔子一系后世的繁衍、扩大的同时,这些“圣裔”之外的孔姓渐渐淹没无闻,也无世系资料存世,然而这为数不多非圣裔的孔氏有时会想方设法混进圣裔中去,以图享受到朝廷对孔子后裔的优厚待遇。正是“累朝优礼”、“与常人异”的待遇,在孔氏宗族史上引起了大量伪孔冒宗的现象,在曲阜县之外的其他州县,时有和孔子后裔并非一脉的外孔假冒“圣裔”,以期得以优免地方差徭,这种情况每朝每代都有发生。而在曲阜,由于管理严格,冒宗易于识别,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一是出于衍圣公府的奴仆孔末所传的后代。据载,孔仁玉的后裔在北宋时期传至五十三代而分为“孔氏五位”的同时,洒扫户孔末的子孙也已立为“五院”,分布在曲阜的小薛社、张阳社、西隅社、东忠社、西忠社。到清代,这些所谓“仆随主姓”的外孔,又发展到曲阜之外的邹县等地。既然同属一姓,又并非同脉,为了明确主仆、圣裔庶民之区别,以衍圣公府为代表的孔氏宗族“不准其随钦赐行辈取名,以免混乱”。外孔如冒宗续谱,则要因“冒宗谱,滥邀恩崇”而获罪。

孔府档案

1来源及形成

孔府档案属于私家档案,由于历代帝王对孔子后裔逐步封官加爵,官至一品,因此,孔府与皇帝关系逐渐密切,上下行文接连不断,全国各州府衙亦相继行文接洽关系。而用于孔府祭祀孔子的祀田达三十六万亩,分布在五省数百个县,因此县级政府与孔府间的关系亦非常多,再加上土地纠纷处理,更是文案复杂。孔府是一品官的衍圣公府,府内除三大公堂外,还有十大厅办事机构,各机构都有日常的工作文件,再加上祭林庙的各种帐册、府内生活的规定及帐册等,因此,资料极为丰富。

孔府档案以其历史长、数量多、内涵丰富而成为中国著名的私家档案。由于战乱孔府档案过去曾有损失,现存档案记录了孔府从明代嘉靖十三年(1534年)至1948年8月400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族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历代衍圣公府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我国封建社会的珍贵原始资料,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孔府档案也为中国文献档案学提供了一个特有的典型范例,在档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2档案整理

文件的保存原来较为分散,孔府凡属于上下及各州府县行文均保存在掌书厅书房内,由典籍官掌管,地亩册、契约、收租册,均保存在册房内;婚丧嫁娶及林庙祭祀酒席帐、祭品帐均保存在司房内;内务日常开支、工资帐和来往宾客帐均保存在帐房庶务室内;呈禀号簿、收文簿、发文簿、送文簿均保存在启事厅承启处内。以下族长衙门、百户衙门、管勾衙门、礼学、乐学、古乐传习所等,各厅房均有零星文件。1948年8月古物保管所成立后,把这些零星文件均收归书房保存。

1956年春,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同志来曲阜检查文物保护工作时,发现了这批历史文物档案。回京后,派专家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专门整理档案,故宫博物院保管部主任李鸿庆专门整理文物。把文物分成33大类,以后由文管会继续整理;把档案分存后五间房,单独列项,专库保管,以便以后整理。1956年 8月开始,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家档案馆,派南京档案史料整理处 (现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专家常住曲阜进行分类整理,由金佳任组长,成员有郭鹏、丁家襄,参加整理的还有南京装裱工程先道。第一次整理工作截止于1958年9月。1959年夏季至国庆节,孔府进行复原陈列,将档案由后五间迁移至东大楼下保管,并批拨50方香樟木制成档案箱保护。1960年春中央委员国家档案局局长曾三同志来曲阜检查档案工作,指示:“要片纸不丢,只字不损,把档案保护下来。”从此又加强人力糊耳装订,至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停止。1972年夏季又开始裱糊装订,建新帐登册,至1987年已编至9200余卷号。以后继续整理裱糊装订,现在还有部分残破卷页没有整理。

3现存档案的基本内涵

按照南京档案馆协助整理的分类,共分八个阶段(解放前孔府档案分类是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八个阶段时:明代、清代、民国、北洋军阀、国民党、敌伪时期、1946年解放、解放战争时期,始于嘉靖十三年,止于1948年8月。

每一阶段又各有分类,多寡不同,清代最多。每个阶段分类是:袭封、祀典、先贤、宗族、家谱、属员、庙庭官员、府内官员、学录、庶务、租税、林庙管理、徭役、刑讼、宫廷灾异、财务、文书等。

孔府档案内容非常丰富,涉及中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方面。

宫廷政治方面的资料,记载了封建王朝登基、建储、巡幸、崩逝、柑庙配天、庆典朝贺等皇室大事,以及各种典籍制度。形式有奏折、京报、邸抄、公文簿册等。

祀典方面的资料,记载皇帝驾幸阙里,御祭孔子,赐给供器、匾联,遣官祭祀等。

袭封方面资料,记载孔氏子孙袭爵受封,设置孔氏职官以及家学、庙学职官、奉祀各先贤等。

宗族方面的资料,记载孔氏宗族支谱宗法族规、家庭事务,优免孔氏杂差徭役赋税等。

另外还有林庙管理、庄务管理、府务管理等。

家谱文件

孔姓字辈

孔姓在自孔子之后的两千多年里,族属繁衍日众,遍及全国各州府县。为了使族属代代不乱,长幼有序,老少尊卑各有条理,孔氏宗族逐渐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条例。

在明代以前,孔氏后裔没有固定的行辈,那时人数尚少,各家取名很随意。从四十五代起,已注意订定行辈,但还不严格,同辈人多采用同一偏旁或同一字作行辈字。明代初年,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五十六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衍圣公府还专门颁布了《孔氏行辈告示》:“……今依所定吉字开列于后,凡我族人俱当遵照所开列行辈,取名训字。有不钦依世次随意妄呼者,不准入谱。”明崇祯年间,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报请皇帝,又立十字十辈。清同治年间,七十五代衍圣公孔祥珂经皇帝核准,又立十字十辈。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以上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

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以上第六十五代本为“胤”字,衍圣公孔胤植为避皇帝庙讳,而将“胤”字改为“衍”字。

到20世纪90年代,曲阜当地的孔氏已传至八十代“佑”字辈,以下尚有25字可续。

曲阜衍圣公府的历代衍圣公,是孔孑嫡系后裔中的长子长孙,长子是诸兄弟中的老大,往往是长子已经结婚生子,而幼子却是年龄很小的孩童,长此以往,同辈之间的年龄距离越拉越远。从孔子算起到20世纪40年代,二千余年中,在曲阜的孔氏族人上下已相差到12代之多,当时辈份最大的是六十六代的“兴”字辈,最小的是孔子嫡裔孔德成之子孔维益,为七十八代。到 90年代,在曲阜孔氏族人中上下相差11代,最大的是六十九代的“继”字辈,最小的是八十代的“佑”字辈。因此,孔姓中人见面,有时不好称呼,因为按孔氏家规规定,同姓同宗不能乱称,晚辈见到长辈一定要按辈份来称呼。衍圣公府里面不用孔姓为佣人,主要的原因就是衍圣公往往比大多数同里同宗穷人辈份要低几辈,面对面时虽是主仆关系,但依家规又应按辈份称呼,彼此都易尴尬。但实际上,由于衍圣公府里做活待遇高,可以养家糊口,一些孔姓贫穷人家便改名换姓进府为奴,改姓一般是改成母姓。

==

孔姓出自殷商 三千悠久历史

实际上,孔姓本身就是一个十分古老的姓氏,他们的祖先,可以远远地追溯到4400多年以前的帝喾高辛氏。帝喾是黄帝的孙子,曾经继黄帝及其父少昊之后,领导中华民族70年,因此孔姓的人,当然也是黄帝的后裔。

关于孔姓的来源,《广韵》上面有这样的记载:“殷汤之后,本自帝喾次妃兰狄吞乙卵生契,赐姓子氏;至成汤以其祖吞乙卵而生故名履,字太乙,后代以子加乙,始为孔氏。至宋孔父嘉,遭华父督之难,其子奔鲁,故孔子生于鲁。”

由此看来,孔性是出自殷商的子姓,而殷商的开国之君殷汤,则是帝喾的次妃所生的儿子契的后代,殷汤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是吞乙卵而生,就取字为乙,传了若干代,到了春秋时代,在宋国的孔父嘉,为华督所杀,他的儿子就跑到鲁国避难,并且在鲁国定居,所以孔子才会是鲁国人。

《史记孔子世家》上面,对于孔姓的渊源,有更为详细的说明:“孔子,宋微子之后,宋襄公生弗父何,弗父何生宋父周,周生世子胜,胜生正考父,考父生孔父嘉,五世亲尽,别为公族,姓孔氏。孔父嘉生木金父,木金父生睾夷,睾夷生防叔,防叔畏华氏之逼,奔鲁。”

从这段记载,可以明显的看出,殷汤的后代以孔为姓,是始自孔父嘉。孔父嘉是春秋时代宋国的人,所以孔氏之得姓,应该也已经有了三千年的悠长历史。

《广韵》和《史记》上面对于孔姓的记载,内容大致相同,唯一的不同,是关于孔父嘉的后代奔鲁的记述:《广韵》上说,避华督之祸跑到鲁国的是孔父嘉的儿子木金父;《史记》上则说,奔鲁的是孔父嘉的孙子睾夷。实际上究竟是谁最先到鲁国开基,迄今仍众说纷纭,找不到确定的答案。

不过,无论哪一位才是鲁国孔氏的真正开山始祖,孔子之为孔父嘉的六世孙,已经是个不争之论。据考证,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祖父是伯夏,伯夏则是防叔之子。由此可见,孔父嘉不但是孔姓的创造人,而且的确是2000多年来举世同钦的至圣先师孔子的六世祖。

孔子以下的孔氏家谱,历2000余年如一日,把每一代子孙都记载得源源本本。因此,孔子的历代子孙究竟都做了些什么,各种史书上的记载也未曾间断过,而且交代得清清楚楚。

像这样,能够把孔氏的世系追溯得分毫不爽,岂不是孔姓的人比别姓的人幸运,而又足以自豪自傲的地方!孔,的的确确是一个尊荣无比的汉族姓氏。

孔姓辈份:

惟/戈 温 扌/纟 昭/昌 光 仁 宀/曰 延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宗 若 端 王 扌/应 元 之/万 氵 思 克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以下由中央政府颁布

希 言 公 彦 承 弘/宏 闻 贞 尚 胤/衍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兴 毓 传 继 广 昭 宪 庆 繁 祥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令 德 维 垂 佑 钦 绍 念 显 扬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建 道 敦 安 定 懋 修 肈 彝 常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裕 文 焕 景 瑞 永 锡 世 绪 昌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盐城杨氏(四知堂)并不是来自苏州阊门,而是 大运河的下一站 无锡洛社镇。

传说中的苏州阊门是水路的中转站,所以,被移民人的都说是阊门。

盐城杨氏可以搜到一段:

《盐城杨氏源头》

版谱上,盐城杨氏始祖杨青字清之,生卒娶葬均失考,明洪武初公自雒社迁居盐城,按父老相传,公葬李家伙。雒社就是今洛社镇,无锡惠山西北,洪武元年是1368年,明朝初年先祖怎么从无锡洛社到了盐城呢。先说说源头再谈移民。

从版谱的姓名执事表判断,盐城谱可能正式大修过两次,第二次就是到了民国初年,才考证出源头是无锡鸿山杨氏:民国十一年, 无锡鸿山谱主编杨楫(字榆庵)在盐城杨氏宗谱序中写到,鸿山杨氏续谱(1917年)不到四年,遇到由扬过江相访的杨同升(字酉山)杨同璌(字芷矼),二君说远祖杨青不详,不知来自何处。看到杨楫所拿的鸿山谱后,检至小六派世表,光彩焕发…远祖之名临之在上,稽其年世正相符合,则大喜奔走来告…疑为神助…欢欣鼓舞;另一篇谱序说,昔客皖省军幕统领少彭(杨瑞文)握手谈史事辄娓娓动听,今春又遇少彭于淮上,执鸿山杨氏宗谱示余曰:吾族公支由鸿山继迁盐城,吾方纂盐城宗谱,请子为吾族序之。

从这两段判断,在民国之前五百年间一直不知支派源头,原因是盐城杨氏修谱的次数少,许多先祖生平史料缺失,生卒娶葬不详,靠布祖等民间记录才得知名字。

提起移民就不得不说洪武赶散,这段历史在盐阜民间流传甚广,所谓洪武赶散,就是明朝初年洪武年间的移民垦田。元朝末年,淮河下游沿海地区几经战争动乱,死伤者无数,破坏惨重,再加海潮漫溢、淮河泛滥、旱灾蝗灾连续发生更是雪上加霜。那时偌大的一个盐城县,只有六千五百多户两万一千多人。天灾人祸造成到处田荒灶废,一片萧条景象。朱元璋做皇帝建立明王朝,在部分地区实行屯田制度移民垦殖,以恢复经济,淮安府是屯田的重点地之一(今盐阜地区当时属淮安府)。据史书记载,洪武初(一三七O年前后)一次就从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等地迁来四千余户,进行屯垦。以后,朱元璋又连续搞了几次大规模移民,一次迁江南民十四万到安徽凤阳,一次迁苏州、松江民万余来盐城。到洪武二十四年(一三九一年),盐城居民猛增至八千九百一十二户,六万一千零八十人。始祖杨青正是因洪武赶散在一三七几年被迫从江南富裕水乡移民到荒芜的苏北艰难地开垦,苏北许多姓氏的家谱详细记录了这段悲怆移民的辛酸史,离乡背井的民众连梦里都想回到江南家乡。明府为发展经济提供优惠政策,开垦荒地插草为标,先祖们不得不留在苏北这片大地一代一代地生存下去。六百年来民间传说移民皆来自苏州阊门,其实这只是民众记忆中的一块圣地,是水路运输的起始或中转站点,一船一船的众多移民是被逼着从水路沿着大运河北上的。鸿山杨氏宗谱记载杨诩次子杨青十世居雒社迁居盐城关西里。雒社即洛社临靠京杭大运河,这正是被迫移民的原因之一,杨青所属的鸿山杨氏是很大的家族。

新谱将在2009年完稿付印

从古至今,《孔子世家谱》已有2500年的悠久历史。最近一次《孔子世家谱》修订数据截止到1937年,收录56万人。

据《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会长、孔子第77代孙孔德墉介绍,受国际儒学联合会的委托,1998年孔子的后人在香港注册了《孔子世家谱》续修工作协会,开始收集族人资料,进行第五次修订,目前协会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450多个续修机构,至今已收到世界各地120多万份孔子后裔的资料,证实孔子后裔繁衍到83代,辈分最小的是“念”字辈的一名十多岁的小女孩,现在辽宁省。

据续修工作协会续谱办公室主任孔德宏介绍,现在续修工作已全面进入编辑阶段。据其预计,新谱将在孔子诞生2560周年(2009年)完稿付印。据估计,目前健在的孔子后裔至少有300余万人,在大陆的孔子后裔有250余万人。在香港、台湾地区以及韩国、美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地,也分布着大批孔子后裔。

胥家历史

胥(Xū)姓源出: 源流一 出自上古炎帝部落中赫胥氏族人,属于以先祖氏族称谓为氏。 炎帝是著名的氏族首领,他的部落最擅长农...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