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范的来源
尊范武子(士会)为范姓的得姓始祖,追源于三皇五帝之尧帝,往上可追源到黄帝轩辕氏及少典氏。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等资料记载:帝尧裔孙刘累之后,在周为唐杜氏,迁移到了杜邑,周宣王冤杀杜伯,于是儿子杜隰叔逃奔晋国,担任士师(法官),以官名改姓士,生了儿子士蒍(wěi),孙子士缺,曾孙士会(范武子)担任晋国上卿,被封到了范邑,后世子孙以封邑范为姓,称范氏。
范氏的始祖,在得姓之初便已显赫万分,自士会范武子以后,范文子、范宣子以及范献子,世代都是晋国的上卿,可以说是曾经左右早期的世家钜族之一。
扩展资料:
范姓的迁徙分布
范氏是一个很大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五百六十六万一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5%左右。范姓在尧为伊祁氏、在舜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
先秦时期,范姓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西、河南和湖北地区。秦汉时,范姓已经分布到、河北、山东、江苏等长江以北地区,随后进入江南地区。唐安史之乱时,有河内人范坤举家十八口迁杭州,又迁南京,再迁福建宁化黄竹迳,是为范姓入闽始祖。
唐代宰相范履冰(汝南范滂后裔)为唐代范姓的最高官,其六世孙范隋在唐懿宗时调任浙江丽水县丞,后因战乱不得北归,遂定居苏州吴县。
宋时,入闽的范姓有移居广东 海阳县、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地,此期范隋的后裔出了范仲淹,范仲淹去世后葬河南府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今河南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其子孙因守墓之故居洛阳。
宋朝时期,范姓大约有6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9%,为宋朝第二十一大姓。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河北、河南、江苏,这四省范姓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山东、山西、湖北、江西、陕西,这五省的范姓又集中了31%。
四川为范姓第一大省,居住了范姓总人口的20%。全国形成了四川、冀豫、苏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中心。
-范姓
何氏家族的祖先叫韩武子。
何姓出自姬姓。周武王之子封于韩,灭国。其后裔韩武子(另一种说法是韩武子是晋同族曲沃桓叔后裔,即周成王弟姬唐叔虞之后)仕晋,封于韩原,以地为氏。后来与赵、魏三家分晋,成为诸侯。秦始皇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因改姓何。
扩展资料:
何姓是韩姓的误读:
何姓出现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得姓过程非常特殊而且偶然。这要从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说起。司马迁《史记·韩世家》里记载:“韩姓的先祖,出自西周王族、姬姓。”周王室属于黄帝的后代,故何氏家族的许多谱系都把祖先追寻到黄帝。
史料显示,西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一位后人韩万被分封于韩原(现在山西省汾水以北,河津与稷山一带)这个地方,以侍奉晋国。韩万,世称“韩武子”,原本并不姓韩,乃因其封地而为韩。
韩氏得姓是在韩武子后代三世孙—韩厥。按照周王朝的册封,自厥起,他和他的后代才是真正的韩姓。韩厥既是韩姓第一始祖,也应该是何姓第一始祖。韩国灭亡后,公子王孙们或为躲避仇杀战乱,或发愤于重振山河、再创基业,而四处飘泊,散居于四面八方。
而由于地理、交通条件的限制,生产、生活水平的制约,韩氏后人分散于江淮各地者居多。因江淮地区“韩”、“何”谐音,加之古代地方的音变,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久而久之,岁月流逝,人们就逐渐地把“韩”读成了“何”。
—何姓
1、出自祁姓(帝尧),东周时期杜伯之后,以封邑名为氏。明朝姓名名典《姓觽》 [6-8] :“杜伯无罪见杀,其子隰奔晋,为晋士师,子孙以职位为氏,遂为士氏。晋上卿士会佐文公,襄公,又灭赤狄有功,食邑于范,为范氏。”
2、出自楚国,以地为姓:楚国有范地,左传文公九年,有范山。
3、源于西南夷,出自晋朝末期林邑王范文,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晋朝时期,南蛮有林邑王(亦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范文。林邑,在汉朝时期为象林郡,“林邑”就是象林之邑的省称,其地境在占城一带(今越南中部地区)。
4、源于满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5、源于鄂温克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6、源于其他各少数民族,属于文化上汉化改姓为氏。
扩展资料
范氏名人
1、范武子
范武子(约前660年—前583年):祁姓,士氏,名会,字季,因封于随,称随会;封于范,又称范会;以大宗本家氏号,又为士会。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蒍之孙。2006年,范武子之墓在河南范县高码头乡老范庄被发掘。
2、范文子
士燮(?—前574年),祁姓,士氏(按封地又为范氏),名燮,谥号“文”,又称为范文子。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士会之子,祁姓刘氏第55世祖。士燮在士会引退后担任晋景公的上军佐。
为人道德高尚,才能卓越。在鄢陵之战中,晋军最终胜利,士燮看到晋厉公对战胜楚共王十分自满,不愿看见晋国局势进一步恶化,在家自己诅咒自己死去。死后儿子士匄继承他的职位。
3、范雎
范雎(?-前255年),字叔,魏国芮城(今山西芮城)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秦国宰相,因封地在应城,所以又称为“应侯”。
范雎本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客,因被怀疑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鞭笞致死,后在郑安平的帮助下,易名张禄,潜随秦国使者王稽入秦。
参考资料:
文/范伟平
根据桐庐县瑶琳镇范家村范顺陆保存的《分阳范氏家谱》记载:“分阳范氏家族自明景泰元年(1450),从兰溪村迁居分水五管潘岭脚罗家畈。始祖:范荣,字式玉,行崇一。系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陶朱)、北宋名臣范仲淹后裔。第二世范澳迁卜善村(百岁里范家),范清迁安乐村(百岁外范家),第八世孙范有社赘居马雪塔,第十四世孙范荣贵迁桐邑大奇,荣富迁潘村(瑶琳镇),第十五世孙范生富迁潘畈(钟山乡),尚球迁何宋(瑶琳镇)。”又据浙江丽水青田县章村乡陈山头村《范氏家谱》记载,他们村范氏家族的祖先是明朝的时候从分水迁居青田县的,系范仲淹后裔。近代青田范仲淹后裔迁居建德,在建德也有了范仲淹后裔。
在古代分水县被称为分阳,明代范仲淹后裔分布在分水县管辖的瑶琳镇范家村以及分水镇的外范村、富源村的范家坞等地。目前从保存下来的《分阳范氏家谱》来看,桐庐境内的光祖堂、光裕堂,善庆堂等分支均为范仲淹后裔。
在分阳范家代代相传一个故事,相传范仲淹后裔范荣从兰溪定居分水五管潘岭脚罗家畈后,他的妻子一连生了六七个女儿,一直不见男丁,这可急坏了范荣。范荣于是到分水镇蠡湖村范家走范家宗亲,经过蠡湖村范家的同意,把范蠡后裔的男丁抱给了范荣做儿子,自从抱养了范蠡后裔的男丁以后,范荣的妻子终于生了一个男丁。这个从蠡湖村抱养的儿子就叫范澳,他就是范蠡的后裔,对于范荣来说,这个儿子是“大门外”的儿子,他后来迁居在百岁里范家定居,他的后裔堂名改成了光祖堂;这个范荣自己生的儿子名字叫范清,这个儿子是“大门内”的儿子,他后来迁居在百岁外范家,他的后裔堂名改成了光裕堂。所以说,范蠡后裔和范仲淹后裔在桐庐相互融合成了一家人,但堂名还是分开的,也就是说分阳范氏分两班人马:一班是光祖堂,这班人是范蠡的后裔,第二班的堂名是光裕堂,这班人是范仲淹的后裔。但无论是范蠡后裔还是范仲淹后裔,他们相互融合成自己人了。由于百岁范家在深山老林里,过去交通不便,清代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范家人躲过了一劫,所以直到今天,光裕堂和光祖堂后裔各半,人数不分上下。但对于分水镇外范村来说,这里以前也有光裕堂和光祖堂,但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以后,只剩光裕堂后裔,光祖堂后裔和其他堂名后裔已经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被“长毛”杀光了。我们这里也看到了范家在百岁也好还是在分水也好,均分成外范家与里范家两个自然村,在兰溪的范家村也是这样,一个外范家一个里范家,也许这就是范仲淹后裔取村名的共同特点吧!
目前瑶琳镇范家村还流传着一个传奇的故事呢!相传明朝时期范荣是一个地理风水先生,他落户分水五管潘岭脚罗家畈以后,他走到范家村发现范家是一个风水宝地,于是安排两个儿子分别占领外范家和里范家,在范家村有一个巨大的石笋,在石笋的平顶上竟然有一个棋盘,传说每天晚上两个“神仙”就会准时来这里走象棋,按照当时的说法,只要定居这两个地方,这里将来是出将相的地方。当时范荣和桐庐的姚天官(1414--1473)正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由于姚天官是桐庐人,父亲在他还是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姚天官七八岁的时候,他的母亲改嫁给了江西人,随后他也随母亲去了江西。由于姚天官不是亲生儿子,当然受尽了后父的冷遇,包括江西那边的孩子也都欺负他。姚天官读书非常发奋,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最后当上了明代的宰相,所以姚天官对江西没有归属感。在姚天官母亲做八十大寿的时候,姚天官才抽出时间回江西一趟准备给母亲做寿。姚天官回家的时候竟然不按照常规出牌,穿了一件旧衣服回家,没想到在家门口被当地官员拦着不让进家门,姚天官于是拿出皇帝写的对联,当地官员一看上面的官印竟是当朝皇帝的官印,才知道这个人就是姚天官,当地官员于是全部过来朝拜姚天官。给母亲做完八十大寿以后,姚天官回到了朝廷,皇帝想问问当地官员对姚天官的态度,结果姚天官一句话也不说,把头摇了一摇,结果皇帝认为江西官员是对他的不满,于是下命令把江西对朝廷有意见的官员抓了起来,后来竟造成了冤案,江西官员被冤杀掉一大半。如今现在还流传一句顺口溜:“姚天官把头摇一摇,江西杀掉大半朝。”这对江西的官场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于是大批的江西地理先生纷纷来浙江破坏浙江的风水。有一天一个江西地理先生来到百岁外范家,发现这山顶上的巨大石笋,他一看这里将会出一对将相,将来会对江西的官场构成威胁,于是想法破坏范家的风水。这石笋附近的山想种点庄家,什么都种不起来,今天劈山了,明天就杂草长绿了。当范家人把这件事告诉风水先生时,风水先生说:“杀一条狗,杀一只鸡,沿着石笋山脚拖狗和鸡,这里就能种庄家。”于是范家人请风水先生杀了一条狗和一只鸡,沿着石笋山脚一路拖,当天就乌云黑地下起了磅礴大雨,没多久一声巨雷就把石笋劈成两段,倒下的一段就插在后山中树立着。这时里范家有一个13岁的小孩,力大无比,他正在赶一只小牛过河,由于河水猛涨,他于是背起小牛过河,没想到一脚走滑,被大水冲走消失的无影无踪,据说范家的风水就这样被江西地理先生给破坏了。这当然是传说,当天也许真的发生了石笋被雷公所击倒,小孩背牛被大水冲走这一历史事实,但这一事件被后人传成了一段神话故事。
到了清朝,范家人崇尚武术,咸丰八年,分水县外范村里范家的范启煜成了清代分水县最后一位武举人。据范家人口头相传,他的两个儿子范少成与范少强均是武术大师。太平天国运动,分水县组织了以范启煜为首领的地方团练,分水县地方政府搬到了外范村金桥坞,他们父子兵保护分水县地方政府三年时间,最终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失手,整个分水县城存活的人只有六人,外范村只存活五人,合村乡存活7人。到目前为止,范家父子兵抗击长毛的故事一直在当地流传。到了1949年解放以后,瑶琳镇范家出了一个中国导弹专家,她就是范仲淹后裔范莘,家里小名叫范爱美。改革开发以后,分水镇外范村范华胜和范华勇两兄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在螺钉厂和钢构以及房地产上开创了一片新天地,资产上亿元。
据清代光绪《分水县志》后记记载:“分水范家为清白家风。”范家的规矩是很严的,我们从小不要不拿别人的东西。家父范传贵就是我们的榜样,他当了18年的生产队队长,不贪不拿集体的一分钱,上级组织要发给他个人奖品,他坚决不收,他常常公而忘私,严格要求自己,大公无私,为群众办事说道做到。范仲淹后裔的范家家风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在范家人后代得到传承。本人在2009年开始,为家乡老百姓卖青笋难问题出谋划策,自己出钱连续举办了六届“怡合青笋宴”活动,后来这一活动被分水镇政府接管,到今年第十届“怡合青笋宴”活动的成功举办,老百姓家里的青笋干不出家门就被销售一空。在我的努力之下,我的老家里范家,已经连续三年成功举办敬老活动,过年的时候,全体村民吃一餐团圆饭,六十周岁的老人发一个红包,这一活动辐射到整个外范村,外范村各个自然村都先后开展了敬老活动。作为范仲淹后裔,我们要传承好范仲淹的精神文化,宣传好范仲淹精神,做范仲淹后裔的模范榜样,为社会贡献我们范家人的力量!
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这里是远古洪荒时代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勇敢征 服自然的古老刘姓子孙生活、栖息的地方。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 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 字。上帝对刘姓实在太垂清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基础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子孙。 高扬巨斧——刘姓的最原始根蒂 树有根,水有源。
作为中国第四大姓的刘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中国虽然有“张 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但倘若你去问别人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恐怕时下的人们, 甚至就连刘姓族人也鲜有能明确回答你的!
那 么“刘”字到低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不 妨借助汉语古文字学和现代语源学的钥匙,从“刘”字的字源着手进行寻根溯源。 刘字的原始形象 人们在介绍刘姓时常说:“姓刘,文刀刘”。这便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代表着华人世界数 千万刘姓族人的血缘徽记刘字。
其实,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刘字,只是在中国大陆和新加 坡等通行的现代简化字。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要探究“刘”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 意义,不能只看简化汉字,而必须看繁体的“刘”字。在中国人们现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汉 语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遗憾的是无论是在甲骨文、金文还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我们 至今都尚未发现“刘”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现在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文字学大师许慎 著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当时堂堂国姓的“刘”竟无处觅迹。有人认为,这是出于避讳的 缘故。
现在见到的最古老的“刘”字形体是汉代的小篆和隶书。 战斧——刘字的本义 在现代汉语里,“刘”字除了用来作姓氏外,别无其它任何意义。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释 得出来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 其实,在古代汉语中“刘”字有着极其丰富而神奇的含义。根据《辞源》、《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辞典》等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汉语文字辞书的统计,“刘”字在古代有多达 11种不同字义和解释。 一、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广雅·释器》:“刘,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释 说:“刘,钺属”。 二、动词,诛杀、杀戮。《尔雅·释古上》说:“刘,杀也”。 三、动词,克、征服。《尔雅·释古上》又说:“刘,克也”。 四、动词,陈、铺陈。《尔雅·释古上》又说:“刘,陈也”。 五、动词,凋残。《中文大词典》说:“刘,树木枝叶稀疏而不均也”。 六、名词,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郭璞注释 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七、形容词,通“ 忄刘 ”,“女刘 ”,美好貌。 八、通“浏”,回也。《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释说:“刘 览,回观也”。 九、与“镏”字通用。《集韵》“镏或作刘”。 十、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一取邬刘……”。这个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郑 州附近。 十一、河流名,《水经注·洛水》记载:“合水北与刘水合”。
在如此众多的字义中哪一个才是“刘”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呢?当初人们采用“刘” 字作为血缘和刘氏徽志又是取的哪一种字义呢?姓氏学家认为,最原始的姓氏,往往来源 于最原始部落民族的图腾崇拜。因此,作为姓氏的汉字,它作为姓氏的意义就是该字的最 原始、最根本的字义,也往往就是指称某一种具体的事物、实物。
从上面罗列的“刘”字 的11种字义看,只有“斧钺”这种解释有可能是“刘”字的本义。也就是刘姓的初始的含 义。根据语源学的规律,我们可以推出刘字的本义与“刀”和“金属”有关。可见,“刘 ”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是指一种“战斧”。 “刘”字的本义既然是指一种斧钺,那么刘姓又与这种斧钺有什么符合逻辑的内在联系呢 ?我们的古老祖先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斧钺的名称来当作自己血缘徽记——刘氏呢? 崇拜巨斧的氏族——古老的刘人 原来斧钺这种最古老而又常见的工具在人类进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曾经具有极其伟大的作 用和意义。
现在的人们当然不会体会到斧钺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人类原始生活中,斧钺 的作用和意义之巨大,绝不亚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汽车、飞机、火箭和导弹的地位。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认为,人类告别猿群由动物进化成人的标志是:人能制造工具。斧钺便 正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刘”正是原始斧钺中的一种,或者说, 在某一支原始氏族中,他们把斧钺称为“刘”。
当然,最原始的“刘”,或者说:最原始的斧头,并非金属制品,而是用石头制成的。它 们最初也许极为简陋,并不如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斧头那么锋利。这从考古发现的大量原始 人类使用过的石斧就可以看出。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人类正是靠着“刘”这种粗糙原 始的石器,才得以抵御猛兽的袭击和击杀野兽猎物。 可以设想,没有“刘”(也就是斧头)这种原始的工具,我们的祖选——原始人类根本无 法走出那暗无天日的茂密森林来到平原大地;没有“刘”,原始人类也无法击退那些凶猛 无比令人恐怖的吃人野兽,保护自身;没有“刘”,原始人也砍伐采集不到更多的果实, 猎获不到大量的野兽。
到了稍后一个时期,“刘”又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武器,这时因为斧头与战争相连,又被称 为战斧,“刘”就是战斧中的一种。特别是在人类发明弓箭和长矛之前,“刘”更是人类 兵器中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总之,“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常见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人类用以创造文明的工具。
中国人在谈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时,喜欢用“混沌初开”一词来形容,而使人类从混沌走向 文明的正是“刘”。不但如此,中国人还认为整个世界宇宙,都是由“刘”开辟创造的。 宇宙形成学上又有开天辟地一说:中国人在追溯人类历史的起源时常常是这样描述的:“ 自从盘古开天地……”。而在传说的神话中人类和宇宙的创造者——盘古当年用以开天辟 地创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刘”。
早在远古洪荒时代,我们中华民族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认识和感悟到“刘”这种工具的神 圣作用和赫赫威力,于是便用“刘”来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开始对他顶礼膜拜。久而久之 “刘”便成为这支氏族区别于其它氏族的血缘徽记,并逐渐得到其它氏族的认同。于是, 世界上古老的原始刘氏族便形成了。
刘氏最原始的发源地——今河北唐县 据现有资料证明,最古老的刘地,在今河北唐县。三民书局《大辞典》400页对“刘”的 解释:“刘,地名”,帝尧陶唐氏后裔的封地,在今河北唐县。宋代大史学家郑樵的《通 志·氏族略以邑为姓》刘条也说:“帝尧陶唐之后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
古地名学的理论认为,有的地名因人而得名,而有的人群又是因地而得名,帝尧陶唐氏后 裔封于刘地,说明这里先有刘地,那么刘地的地名是怎样得来的呢?我们认为:刘地仍然 是因人而得名,不过他的得名不是因为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受封于此而得,而是因为最古老 的以斧钺“刘”为图腾的刘氏族曾经居住、活动、生息于此而得名。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大胆的推测,现在可知的最古老的刘氏族发源地,就在今河 北省唐县,这里就是远古洪荒时代那支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和血缘徽记的刘氏族在勇 敢的征服自然开辟文明的过程中生活栖息的地方。
帝尧苗裔——刘姓的主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众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同时在中华姓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也常 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个普通的现代姓氏其产生和形成也往往是多源的,而非单一的。 当然,现代刘姓的来源也非单一的,而是多源的。归纳起来有五个源头:其中一支源出帝 尧之后,被称为祁姓刘氏;一支出自周成王最小的儿子被封于刘邑建立刘子国,改姓刘氏 因周成王姓姬被称为姬姓刘氏;三是汉高祖赐娄敬为刘姓,其后裔发展起来的一支被称为 赐姓刘氏;四是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改姓为刘的一支;五是其它姓氏因各种原因改姓刘 的。
在众多的刘姓形成的不同源头中,帝尧祁姓之后的这一支刘姓又为中华刘姓的最古老最主 要的来源。 帝尧——刘姓的血缘圣祖 翻开各种姓氏学经典或任何一部普通的刘氏族谱,我们发现在追溯刘姓的起源时几乎都追 溯到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的帝尧。
据史书记载:尧姓祁,名放勋 。传说于甲申(公元前2377年)出生于丹阳(今河北唐县 ),自幼聪明,年轻时就以擅长制作陶器在远近部落中著名。十五岁因能力出众而被推为 本部落的酋长,并被当时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帝喾封为唐侯。从此他和他的氏族又被当时 的各部族称为“陶唐氏”。大约公元前2357年,尧20岁就接替帝喾当上了中原华夏酋邦的 君主。《史记》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孙也”,“娶女敢訾氏女,生挚”;娶陈锋氏女 名庆都生放勋,帝喾崩,挚代立,挚立,不善而崩,弟放勋立。尧的母亲庆都是母系社会 人,姓祁(或姓伊祁),因此尧按照母系社会的制度从母姓祁。尧在位78年,于公元前22 59年去世,享年118岁。 尧当上了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后,在向 四方征伐的同时,也征服了原始的刘氏族,并将 刘地封给了自己的家族成员,使其担任被征服的刘邑的首领。这位刘邑的新统治者及其家 族从此都以“刘”为“氏”。那些原来居住在刘邑的原始土著刘氏族人,逐渐被征服和融 合到帝尧后裔的祁姓刘氏之中,他们虽然仍保留着刘氏族的徽记,但已由原来独立的刘氏 族衍变为祁姓的刘氏族了。
那么帝尧的祁姓刘又与当代刘姓有什么关系呢?当代刘姓的开 基始祖又是谁呢? 关于帝尧之后的祁姓刘与当代刘姓的关系早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左传·昭公二十九 年》中就明确说:“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此后无论儒家经典、正史,还是姓氏学经 典和各类刘氏谱碟都一直承袭了这一说法。 《唐书·宰相世系表》:“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就 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其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 县者为唐侯,以奉尧祠”。
这就充分说明帝尧是当今刘姓的血缘圣祖。但尧姓祁而不姓刘 ,那么刘姓的开基始祖是谁呢?
三、刘累是刘姓的始祖,祖根在鲁山县
谈刘姓的形成,必须先搞清楚刘姓的开基始祖是谁?笔者认为当年第一个得刘姓的那个人 应该是当今天下刘姓的开姓鼻祖。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由于年代久远,史书记载不详, 民间传说各异,现存的文献也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到底谁是刘姓的始祖,一直未能解决 。
据史书记载尧有10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监明早亡。(《史记》云:“舜年二十以孝闻 ,三十而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 以观其外”)史书所说的九男分别是丹朱、开明、启明、胤明、觉明、卧明、晦明、源明 、少康。
因此关于刘姓的开基鼻祖就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当年刘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尧的长子监明。 另一种说法认为受封于刘地的得姓始祖,不是监明,而是他的儿子式。这种说法最早见于 汉代流行的纬书《尚书中侯》,该书记载:“尧之长子监明早死,不得立,监明之子式封 于刘,朱又不肖而弗获祠”。 三种说法认为,当年受封于刘邑的是尧的第九个儿子源明。这一说法很少见于世传文献, 但在刘姓族谱中有流行。 四种说法认为刘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尧的次子丹朱,这一说法见于一些与刘姓同源的唐姓 族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唐姓的介绍也采此说。
五种说法认为祁 姓刘氏的开基始祖不是尧的儿子或孙子,而是数百年后的尧的裔孙夏朝 的刘累。此说法在刘姓的源流史上比较流行。
六种说法认为,刘姓的受姓始祖是尧的儿子源明,并且强调说,源明与丹朱、监明是同一 个人的不同名称。这种说法,不见于传世的史传文献,只见于形成较晚的刘氏族谱。
在众多的刘氏成员受封开姓始祖说中,笔者认为:刘累说是最确切、最有说服力的。
因为虽然在古老原始氏族人群中的一支氏族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形成世界上最古老 的刘氏族,这支刘氏族居住地即今河北唐县,史称刘地或刘邑。以后这支刘氏族又被帝尧 后裔祁姓刘氏族征服融合衍变为新的祁姓刘氏族。因为在当时任何一个氏族成员,若被封 到刘地都可以称为刘氏,他的族人可以称为刘氏族。同时,在当时姓从根本上也就没有独 立的分离出来。
历史上正式见于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是夏朝后期的 刘累,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关于刘累这个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载于《左传》、《史 记》、《唐书》和大量刘氏、唐氏、留氏等族谱中。 文献记载,刘累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生于夏朝后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刘累 学扰(训养)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曰御龙氏,以更豕韦之, 后龙一雌死,潜酱以食夏后,夏后食之,既而伎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 《史记·夏本纪》云:“孔甲立,好方鬼神,事*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二龙 ,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 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 事孔甲。孔甲赐之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伎求,惧而迁去” 。 《水经注》云:“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今 鲁山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故张衡《南都赋》曰:“远世则刘后甘劂龙醢,视 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尧山在太和川,太和城东北 水出焉 , 水又东经鲁阳县故城南,城即刘累之故邑也,有鲁山,县居其阳,故因名焉。王莽 之鲁山也”。 传说刘累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是当时象 形文字的“留累”(先秦时“留”与“刘”通用)二字。古人很迷信,刘累的家人认为这 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这位新出生的圣婴取名叫刘累。
在一部《清源留氏族谱》上还有这样记载说:刘累生下来两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 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名“留累”,“留”姓的 得姓就因此产生。这支“留”姓也公开推刘累为肇姓大始祖。所以刘累既是刘姓的始祖又 是留姓的始祖。
另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刘累事夏孔甲,赐御龙氏。其生也,两掌成‘刘累’ 二字,因以为姓氏”。《安徽凤阳刘氏谱序》云:“我刘氏之先本出于帝尧苗裔,夏之时 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刘氏。此我刘氏之端也”。
又据《中国通史全编》第70页记载:“刘累自先祖时候,就向豢龙氏学习训龙,而且是时 代相传的训龙能手,刘累也继承了祖业,能够饲养龙。孔甲把从黄河、汉水中捉到的两条 龙交给刘累饲养,并赐刘累为御龙氏,代替豕韦的后代。过了不久,因雌龙在捕捉时受了 伤而死去。刘累暗中把龙肉剁成肉酱,献给孔甲吃。孔甲食后觉得味道甚美。既而求之, 刘累惧怕而逃到鲁县(即今河南鲁山县)”。
据传说:“刘累逃鲁县时很仓促,一家人已跑散,刘累跑到鲁阳故城即后来的邱公城,老 伴跑到婆娑街;儿子跑到刘相公庄,儿媳和女儿跑到姑嫂石”。此传说为后人留下了神密 的回忆。 刘累迁鲁隐居以后,果然躲过了灭族之灾,原来的刘氏族,也即御龙氏中的一部分也先后 随刘累迁到鲁县一带居住下来。
为了避免招遥刘累和他的族人,主动放弃了夏王朝赐给他 们的御龙氏名号,仍以原来的旧氏族刘氏相称。 这支迁居鲁县的刘氏族,仍然尊尧帝为本氏族的血缘圣祖。在大尧山建立尧祠。《南都赋 》云:“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祀于尧山”。
在今县城西北三十里的小尧山 建尧帝庙, 《方舆记要》:“尧山在县城西北四十里,夏孔甲时刘累迁鲁立尧祠于山上 ,因名”。时之今日这里的香火还十分兴旺。早已成为全社会香客们的朝祖圣地。
刘累迁鲁县后,就住在鲁阳故城,即邱公城。《水经注》曰:“ 水又东经鲁阳故城南 ,城即刘累之故邑也”。( 今县西三十里,地名,邱公城,即其地)。
刘累迁鲁居于斯,死也就葬在邱公城的东侧。据原籍耿集镇西边(邻近邱公城)的白沙咀 庄现年98岁的雷平新老先生讲:“邱公城东侧有个刘累墓,墓比一般墓大的多,小时候读 私塾时经常和同学们在刘累墓地玩,墓前还有个三四尺高的石碑,上面刻着‘豢龙故里, 吾臣刘累之墓’”。(2002年调查口传材料)。
刘累死后,世人为了奉祀他老人家还在鲁 县城北牛兰山修建刘累亭以作纪念。《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记载:“鲁阳有鲁山, 有牛兰累亭”。又云:“鲁阳有牛兰累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胆肯定的说:不仅帝尧的裔孙刘累是当今世界刘姓的大始祖,而且 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由于刘累家族长期居住在鲁山一带,所以鲁山境内留下一系列 与刘姓有关的地名,据不完全统计仅大小刘庄就有十多个,还有刘相公庄、刘泽庄、刘山 门庄、刘河、刘寨、刘沟、刘铁沟、东、西刘湾、灌刘、王虎刘等。
四、刘姓的衍变
从刘累的御龙氏到其后裔的豕韦氏 刘累在夏朝为孔甲养龙时,曾被孔甲赐“御龙氏”,受豕 韦之。意思是说,刘累在被孔 甲赐御龙氏的同时并把原大彭氏的封地豕韦,赐给刘累作食邑,当刘累因死龙事件迁于鲁 县后,孔甲不仅取消了刘累御龙氏称号,而且收回了食邑地豕 韦,把它重新赐给它的旧 主大彭氏。原居住豕韦的刘氏族被驱逐出境。被驱逐的刘氏族大部分随刘累迁鲁县定居下 来,其余散居其它各地。
公元前十八世纪,夏商鼎革之际,原被驱逐的刘氏族,势力日益发展壮大,因不堪忍受夏 朝的压迫,投靠了新兴的殷商王朝,商王成汤在消灭了亲夏王朝的大彭豕韦以后,又将刘 累后裔的这支刘氏族重新封到豕 韦故地,并让他们继承豕韦氏的称号。正如《左传》杜 预注说:“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后世,复其国为豕韦氏”。 在商汤建国之后,为了兴灭国继绝世,又允许彭姓的豕韦复国,并封豕韦为伯爵。这时刘 累的后裔,只好再次被取消豕韦称号。直到商朝中期,商高宗“武丁中兴”再次消灭了彭 姓 豕韦国,又复封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为豕韦氏。从此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便以邑为氏 ,由刘氏改为豕韦氏。成为依附于商王朝的部族政权。
从豕韦氏到唐氏、杜氏、唐杜氏 刘累后裔由刘氏族改为豕韦氏后,在豕韦(今河南省滑县韦乡)一带又生活了数百年。至 公元前12世纪,周成王伐纣灭商后大量追封,三皇五帝后裔,在将尧帝一支后裔封于蓟( 今北京市)之后,又将同属于陶唐氏后裔的豕韦氏刘累之后封于陶唐氏旧地(今山西冀城 西)。
商周之际,这支刘累后裔,以地为氏衍变为唐氏。 几十年之后,因唐人与商人关系密切,周成王大概是对原来亲商朝的祁姓刘累后裔的唐国 不放心,便又废掉刘累后裔的唐国,把唐国故地封给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将刘累 后裔迁到杜城(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改封为杜氏,降爵为伯爵。
至此,刘累后裔 的这支刘氏族就在杜城建立自己的部落国家,并从此由唐氏改称为杜氏,或称唐杜氏。另 一部分唐国成员,没有迁到杜城,而分散在其它诸侯国仍以唐为姓氏,便成为今日唐姓的 祖先。
杜伯的故事 西周晚年,刘累后裔的杜国君主,开始在西周王朝为吏任职。周宣王时,最后一个杜伯在 周朝任大夫 之职。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累后曰振、曰隗、曰仲、曰堪、曰 杭、曰颂,咸有嘉德,不坠家声。颂八世孙叔假,商时为豕韦侯, 豕韦者国名也。叔假 遂以为氏焉。假十二世孙有敬蚁者,周成王灭唐取唐地封之,为唐杜伯,遂以唐杜为氏。 嗣其景伯名忽,穆伯曰元、庄伯曰栗、桓伯曰褚、惠伯曰将、僖伯曰睿,皆身通显有令闻 ”。西周晚年,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在西周任职的最后一个杜伯被周宣王 无辜杀害,刘累后裔的祁姓杜国同时也被周朝灭亡。 周宣王死后,继位的周幽王宣布为杜伯平反昭雪,并为其立祠以表其终。其祠叫杜伯祠, 墓称杜陵,均在杜城(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杜伯被杀和杜国灭亡之后,他的子孙纷 纷逃往他国避难。
杜伯有个儿子叫隰叔,逃到晋国受到重用,官任士师(主掌刑法的官员,又称“理”)。 从此杜隰叔的后裔便以官为氏,改为士氏,在晋国繁衍开来。 从士氏到司空氏、隋氏、范氏 春秋时期的刘氏,大概是因在为帝尧和刘累的神灵保佑,逃到晋国的杜隰叔后裔在晋国兴 旺发达起来。杜隰叔生两个儿子,荐和 。其中 《 左传》称之为士 ,字子舆 , 继承父业,最初在晋国任士师。据说在他任职期间“朝无奸官”。因政绩突出升任司空( 古代掌管土地、水利和建筑工程的大臣),晋国君主为奖励士 的功绩,特将隋地(今 山西介休东南)赐给他作领地。于是士 的族人又来到隋地定居。这样来到隋地的士 的后裔,就以他们所封的采邑隋地的地名为氏,改称为隋氏。
士 的后裔除一支改为士氏,一支改为隋氏外,另有一支以士 所担任过的官职(司空 )为氏,即今日司空氏的来源。除此还有一支以士 的名子为氏,形成历史上的士 氏。
士 在晋国生子名叫成伯缺,伯缺生子士会,士会后又被晋国国君赏赐领地——范(今 河南范县)。随士会到范地的士会族人,又以采邑“范”为氏,称为范氏。这便是今日中 国又一大姓范姓的来源。
正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和《国语·晋语八》关于御龙氏的 传衍情况记载:前549年鲁卿叔孙穆叔去晋国访问,晋卿范宣子在欢迎宴会上以十分自豪 的口吻大谈本族的光荣史,“我的祖先在舜以前是陶唐氏,在夏代是御龙氏,在商是豕韦 氏,在西周是唐杜氏,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族。现在晋国成为华夏盟主,我们范氏又是晋国 的卿族,古人所谓‘死而不朽’大概就是指我们这种绵延不绝、世代荣显的大族而言的” 。当时叔孙穆叔对范宣子的自吹自擂非常反感,当场驳斥说:“这种保姓受氏以守宗访、 世不绝祠的事根本算不上‘不朽’,只能算作‘世禄’;只有那些能够立功、立德、立言 的人才能‘虽久不废’,是真正的‘三不朽’。”值得注意的是叔孙穆叔只是对范宣子所 说的家史采取了不屑一顾的态度。但他并没有否定从陶唐氏到范氏的传承系统的真实性。
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 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实际上除六大著姓外还应加上士 氏、司空 氏、隋氏、士氏。就此六姓而论,祁氏为尧之本姓,韦氏是豕韦演变而来。从尧之陶唐氏 到刘氏的发展过程中士氏和范氏是 非常重要的一环。
五、刘姓的发展
在刘姓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历史上,没有出过多名人。刘累之后,除了杜伯因被周宣王冤杀 而产生一些影响外,大多数刘累子孙是默默无闻的,这个家族真正闻达诸侯是在士氏、范 氏时期。正如王符在《潜夫论》中所称赞的“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 会之最盛也”。 士会与刘氏的复兴 士会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曾食邑于隋称隋会。又食邑于范称范会,史也称范宣 子。他出身于宦官之家,是春秋早期活跃于晋国政治舞台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个显赫 人物,早年任晋国大夫,辅佐晋文公、晋襄公,是晋国称霸中原的功臣之一。 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为了国家的前途, 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废除太子,另立襄公的弟弟即当时在秦国任亚卿之职的公子雍为新的 晋国君主。因公子雍是士会的姑姑杜祁与晋文公的儿子,与士会有亲戚关系,于是晋国就 派士会和另一个大臣先篾一同出使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继位。但是,当士会和公子雍在 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尚在途中时,晋国国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公元前620年,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迫于晋襄公夫人缪赢的压力,背叛了士会和公子 雍,在晋国国内改立年幼的夷皋为晋国的国君(即晋灵公),并派兵阻击秦军,阻止士会 和公子雍回国。秦、晋双方在令狐至刳首一带展开一场大战,结果秦军因无备而败。此次 战后,士会已不能再回晋国,被迫逃到秦国避难。接着其妻子儿女和部分族人也先后到秦 国定居。士会在秦国受到重用,任秦军谋士,为秦军攻打晋国出谋划策。对晋国造成很大 威胁。 晋灵公七年(公元前614年)晋国六大臣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一致认为士会无罪,必须 想办法使士会回到晋国。随后就派魏寿余到秦国假装叛晋降秦,施计把士会劫持回晋国, 并委以重任,先后任晋三军统帅和元帅。士会在晋国逐步掌握了军政大权,史称“士会辅 成、景军无败绩”,“端刑法,辑训典,国无奸民”。晋国在士会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起来 。 由于士会对晋国的卓越贡献和不朽业绩,公元前592年士会退休时被晋景公在其已有随地 的基础上又加封一个领地——范邑。最后在范邑终老去世,被赐谥号“武”。因此史书也 称士会为随武子、范武子。 士会生三个孩子,长士燮名富仙字美荣,次士鲂名富仁字祥耀,三士球名富任。“士燮子 留秦不返者复姓刘氏”。刘氏复姓当在士会归晋之后,至今已二千六百多年。查阅有关经 典和姓氏书均言“士会之裔留秦不返者复更为刘氏”。《唐书·宰相世系表》即采此说。 大梁普通元年修的《刘氏家谱》载:“士会公三子均仕晋,惟士燮之子在秦者为刘氏”。 《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载:“士会当鲁文公世,出奔秦,
姓氏范的来源
本文2023-12-04 21:36: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618235.html